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六上数学三疑三探教案1-3

一、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概括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4.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总结概括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总结概括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模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复习铺垫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蛋糕,每人吃2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师:用加法怎样列式?乘法呢?你是怎样想的?那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错误!未指定书签。9分之2个,3人一共吃了多少个?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题,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

(1)要求3人吃了多少,用加法怎样列式?乘法呢?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它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3)怎样把9×3 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4)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5)想一想,计算分数乘整数时应注意什么?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交流反馈,师生互动,提问学困生,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2.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加法表示3个9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3.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即时练习:同桌比赛写分数乘整数的式子,并交换说意义。

交流:有两种意义。表示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还表示几分之几的几倍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用心地读两遍,背给同桌听。

5.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即时练习:在练习本上写做一做的第一题流订正,同桌互批,有错的说出错误原因。

6.自学例2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师:关于分数乘整数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预设:怎样计算才简便?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计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我当小老师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互编习题,并解答。

全课总结: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例1 :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9个,3人一共吃了多少个?用加法算::2/9+2/9+2/9=

用乘法算:2/9×3=2/9+2/9+2/9=

答:一共吃了2/3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活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概括的能力。

3.通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算理。

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模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一:(8分钟)

1.复习(1)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 4 × 3 × 6

(2)王师傅粉刷一面墙,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 导入新课:

如果老师把上题中的“4小时”改为“ 小时”又该怎样列式呢?(生: ×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看到这个课题,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问题预设: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②分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③分数乘分数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出示例3及自探提示:

【例3】李伯伯家有一块2分之1公顷的地。(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自探提示:思考以下问题:拿出你准备好的那张纸,折一折,涂一涂,

(1)2分之1的5分之1怎样涂?

(2)2分之1的5分之1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3)5分之3呢?尝试涂出并计算。

(4

)观察算式及折出的结果,你发现分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

二、解疑合探一(6分钟)

1.自探结束后,找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师生交流。有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即时练习:同桌互相写出三个分数乘分数的式子,互相说意义。

(2)分数乘分数,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即时练习:在练习本上写做一做的第一题。

交流订正,同桌互批,有错的说出错误原因。

三、设疑自探二:(5分钟)

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每分钟可游10分之9km(1)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45分之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2)乌贼30分钟游多少千米?

自探提示:

(1)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想一想,分数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解疑合探二:(6分钟)

逐一反馈上述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所以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路程

(2)分数乘分数也可以不用写成分子与分钟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形式后再约分,而是直接将分母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进行约分。

五、质疑再探(5

分钟)

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想到什

么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六、运用拓展(10分钟)

1.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编题。学生编题,学生解答,学生评价。

2.练习二的第3——6题

3.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例3】李伯伯家有一块2分之1公顷的地。(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活动理解小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概括的能力。

3.通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模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8分钟)

1.复习

(1)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 4 × 3 × 6

(2)王师傅粉刷一面墙,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 导入新课:

如果老师把上题中的“4小时”改为“ 小时”又该怎样列式呢?(生: ×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分数)

看到这个课题,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问题预设:①小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②小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③小数乘分数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出示例5及自探提示:完成例5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解疑合探一(6分钟)

1.自探结束后,找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师生交流。有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三、质疑再探(5

分钟)

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想到什

么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编题。学生编题,学生解答,学生评价。

2.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小数数乘分数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4分之3,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运算定律计算有关的分数乘法。

2.经历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情感3.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式题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式题的简便算法

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模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一)(7分钟)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乘法交换律:a×b=

乘法结合律:(a×b)×c=(a+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3

×4 4×20

×5 8×(9+125)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计算时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引入新课:

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带有“?”的课题:“整数乘法运算

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自探提示:

(1)每组算式中,每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每组算式中,都是什么数在参与运算?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3)通过自学,你发现了什么?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二:三疑三探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 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 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 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 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 、关于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 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 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 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 的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 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三、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 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 境中把握数的相对 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 号来表示;理解符 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 号所表达的问题。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 出实物的形状,进 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 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 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 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 过收集数据、描述 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 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 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 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 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 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

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 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 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 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一)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 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 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1]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 例2和例3]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 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参见例4 至例6]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参见例7]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 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参见例8]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参见例9和例10]

(三)案例

例1 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 00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100万张纸有多厚?

例2 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 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 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9532012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 的?几年级几班的?学号是多少?是男生还是女生? 例3 你是否喜欢数学?如果用5,4,3,2,1分别代表 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种程度 ,你选哪个数?说明理由。如果小明选择2,说明什么?如果小立比较喜欢数学,他最可能 选几?

例4 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 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

例5 92×71的结果大约是多少?1 2+47的结果比1大吗?

例6 估测一粒花生的质量。

说明 可以通过称50粒花生的质量进行估测,也可以通过数100克 花生的粒数进行估测。

例7 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 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对所得结果 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利用计算器) 例8 彩带每米售价4元,购买2米、3米、„„彩带 分别需要多少钱? 填一填:

长度/米 0 1 2 3 4 5 6 7 ......

价钱/元 0 4

把上表中长度和价钱所对应的点描在坐标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a.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b.估计一下买15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

c.小刚买的彩带的长度是小红的3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 例9 完成序列,并说明理由。

05, 15, 45,——。

例10 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 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说明 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如,用A表示红气球,B表示黄气球,C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可以写成AAABBCAAABBC„,从而找出第16个字母,并推出第16个气球的颜色。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

步学习图形变换 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 重 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

(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10)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参见例1]

2.测量

(1)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 45°, 60° , 90°角。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参见例2]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 、 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6)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7)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参见例3]

3.图形与变换

(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参见例4]

(4)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

(1) 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三:六年级下册数学三疑三探教案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和所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图片、磁铁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老师原来的班六(1)班的那群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他们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踢毽子……真是各式各样,为了知道喜欢各种项目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 大家请看(出示小黑板:表格出示数据):

1

师:课前,老师就要求大家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小组绘制统计图,相

信大家一定完成的非常的出色,那现在就进入我们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的成果展示。

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绘制好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

比较两种统计图,选出最合适的一种。(条形统计图)

师: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老师也绘制了一幅条形统计图(出示教学

图片: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种数量、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量最少、各种数量之

间相差多少、总数量等)

师小结: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数量

的多少。

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还特意仔细地算了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小黑板出示:(出示表格第三行数据)

师:大家看看,第三行的数据我们的条形统计图能很直观地表示出来吗?

(不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的统计图(出示扇形统 2

计图),它的名字叫——扇形统计图。(板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个扇形统计图就是根据黑板上的数据绘制成的。

活动二:观察发现。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观察,我发现。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扇形有大有小,扇形越大,所占的百分比越大;……

生:橙色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绿色扇形表

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20%;……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是一群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孩子。

活动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师:我们不仅要培养自己观察发现的能力,还要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来,

让我们“小试身手”吧。

大家看,老师这有几个关于今天我们要讨论学习的扇形统计图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小试身手”提纲),同是也是“小试身手”环节的学习提纲,等会每个小组老师也下发一张这样的提纲,先请各小组认真地讨论交流,一起解决提纲中的问题,能解决的就在问题前的序号上标上“√”,暂时不能解决的就标上“?”。

(老师下发学习提纲,学生讨论交流。)

3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1、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表示(全班的人数,也就是单位“1”),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怎样算出来的?(喜欢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所有百分比的和是(100%)。

3、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1)整个圆代表(总数量),扇形代表(各部分的数量)。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圆——总数量

扇形——各部分数量

(2)为什么扇形的面积有大有小?从扇形的大小可以看出(各部分数

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的大小。

4

(3)圆和扇形的关系表示出了(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

活动四:再显身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并且还能够从统

计图中获得相应的数学信息。那现在我们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综合起来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的优缺点吗?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但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百分比,但是不能清楚地显示各部分的具体人数。)

师:那能不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计算出各部分的具体数

量呢?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能解决吗?

(40×30%=12人,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看来我们能算出各部分的数量来,那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

几个数学问题呢?

(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显身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己的

练习本上先提出这个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抽生板演,集体订正。)

活动五:巩固、拓展。

师:学会了新知识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不过新知识也要“学以致用”才能 5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五:扇形统计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六: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灰山港镇河溪水完小 丁 梅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和所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图片、磁铁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老师原来的班六(1)班的那群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他们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踢毽子……真是各式各样,为了知道喜欢各种项目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 大家请看(出示小黑板:表格出示数据):

1

师:课前,老师就要求大家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小组绘制统计图,相

信大家一定完成的非常的出色,那现在就进入我们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的成果展示。

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绘制好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

比较两种统计图,选出最合适的一种。(条形统计图)

师: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老师也绘制了一幅条形统计图(出示教学

图片: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种数量、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量最少、各种数量之

间相差多少、总数量等)

师小结: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数量

的多少。

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还特意仔细地算了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小黑板出示:(出示表格第三行数据)

师:大家看看,第三行的数据我们的条形统计图能很直观地表示出来吗?

(不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的统计图(出示扇形统 2

计图),它的名字叫——扇形统计图。(板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个扇形统计图就是根据黑板上的数据绘制成的。

活动二:观察发现。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观察,我发现。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扇形有大有小,扇形越大,所占的百分比越大;……

生:橙色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绿色扇形表

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20%;……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是一群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孩子。

活动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师:我们不仅要培养自己观察发现的能力,还要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来,

让我们“小试身手”吧。

大家看,老师这有几个关于今天我们要讨论学习的扇形统计图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小试身手”提纲),同是也是“小试身手”环节的学习提纲,等会每个小组老师也下发一张这样的提纲,先请各小组认真地讨论交流,一起解决提纲中的问题,能解决的就在问题前的序号上标上“√”,暂时不能解决的就标上“?”。

(老师下发学习提纲,学生讨论交流。)

3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1、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表示(全班的人数,也就是单位“1”),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怎样算出来的?(喜欢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所有百分比的和是(100%)。

3、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1)整个圆代表(总数量),扇形代表(各部分的数量)。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圆——总数量

扇形——各部分数量

(2)为什么扇形的面积有大有小?从扇形的大小可以看出(各部分数

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的大小。

4

(3)圆和扇形的关系表示出了(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

活动四:再显身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并且还能够从统

计图中获得相应的数学信息。那现在我们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综合起来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的优缺点吗?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但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百分比,但是不能清楚地显示各部分的具体人数。)

师:那能不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计算出各部分的具体数

量呢?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能解决吗?

(40×30%=12人,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看来我们能算出各部分的数量来,那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

几个数学问题呢?

(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显身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己的

练习本上先提出这个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抽生板演,集体订正。)

活动五:巩固、拓展。

师:学会了新知识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不过新知识也要“学以致用”才能 5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七:2015新人教版六年级下期数学第一单元(“三疑三探”模式)教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用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结合具体数据说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难点: 理解负数的含义。

关键: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温度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 谈话交流(板书:相反)你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这样的现象呢?

2.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对刚才讨论和看到的现象作抽象概括,就会得出这样的数学问题。

(1)

图书管理员婀姨记录遇到麻烦了,你能帮助她记录吗?

小明同学的记录如下,你觉得他把情况表示 清楚了吗?你是怎样想的。

(2)服装店一月份亏损900元,二月份盈利1500元。

(3)本学期我们班转来1人,转走2人。

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板书补充: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负数。(板书课题:负数的意义)

3、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问题预设:(什么叫做负数?学习负数有什么用处?)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提出的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从课本例1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表示什么?

(2)例2中存折上的支出或存入的数各表示什么?

(3)结合例1和例2想一想什么叫做负数?什么叫做正数?0呢?

(4)正数和负数各应怎样表示?又该怎样读呢?

(5)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情。

二、解疑合探(16分钟)

1、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3、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点拨,并板书重点内容。

(1)例1中6个城市的温度。℃表示摄氏度。北京:“-12 ℃”表示零下12 ℃。“-”是负号,在这里表示比0℃还低的温度。上海:“1 ℃”表示零上1摄氏度。

(2)例2中的“2000”表示存入2000元, “-500”表示支出500元。“2000”表示存入2000元,“-132” 表示支出132元。“500”表示存入500元,一个表示存入,一个表示支出,其意义正好相反,这也是相反意义的量。

(3)认识正、负数

(学生尝试概括,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教师进一步说明)

师: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2、-500,像-12、-500、-3/8、

-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12读作负十二

-3/8读作负八分之三

-4.7读作负四点七

师:什么叫做正数?

生:像1、20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师:正数前面为什么不写“+”号?

生: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也可以省略。

(强调指出:为了区别于正数,负数前的负号“-”不能省略。)

师:像这样的正、负数我们能写得完吗?(板书:…)

小结:我们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很显然,正、负数是无限的。

(4)进一步认识“0”

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那么“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此,我们对数可以重新分类: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0 。

5.介绍负数产生的历史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损为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7 2.5 +7 0 -5.2 -3 41

2.表示海拔高度。(P6的第5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

3.表示温度。(播放DVD教学光盘出示)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三)全课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做题时哪些地方要注意?

让学生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负数的意义

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 0 负数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八:2014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课堂教学设计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九: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三疑三探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单位1是( ),甲队修的相当于乙队的( )。 6

12、去年产量比前年产量增产,单位1是( ),去年产量是前年的( )。 5

3、一件商品,降价了12%,单位“1”是( ),现价占原价的( )。

124、香蕉100千克,是苹果的,苹果又是桔子重量的。苹果有多少千克?列式55

是 ; 桔子有多少千克?列式是 。

5、打一份稿件,单做小明要5天,小江要4天。小明每天完成这份稿件的( ),小江每天完成这份稿件的( ),如果两人合做,几天可以完成这份稿件?列式是 。

6、甲乙两队合做一件工作,要6小时,乙队独做要9小时,两队每小时完成这份工作的( ), 甲队每小时完成这份工作的( )。 1、甲队比乙队少修了

37、 36÷ 所表示的意义是( )。 4

8、50的( )1414 是35; 米是( )米的; ( )米是米的。 ( )2525

39、2小时=( )小时( )分 4

4 3吨=( )吨( )千克 25

( )2810、4÷ = 12 :( )=( )[小数] 15( )

二、列式计算

111、比40千克多千克是多少千克? 2、比40千克多是多少千克? 55

113、35比40少几分之几? 4、减去的差除以50,结果是多少? 45

1225、40比35多几分之几? 6、一个数的与的和是,这个数是多少? 2515

1

7、一个数的122与它的的和是,这个数是多少? 2515

三、解方程:(10分) 3121237 x—= X÷=25 X—X= 44553816

2222X - X = 4÷ X = 3935

四、应用题。(22分,第七题4分其余各3分)

11、一件毛衣单价比一条裤子单价贵30元,裤子的单价相当于毛衣的,毛衣和裤子各是3

多少元?

12、林场今年植松树540棵,比去年多植 。林场去年植松树多少棵? 5

3、用8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4、桂园小学同学在“迎奥运”活动中共放飞了2008只鸽子,其中低年级同学放飞的有508只,中年级同学与高年级同学放飞只数的比是9︰16。高年级同学比中年级同学多放飞多少只?

425、果园里有桃树80棵,是梨树的 ,梨树又是 苹果树的 ,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53

2

六上数学扇形统计图三疑三探模式教案篇十:2014年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