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一: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第一章 绪 论(3学时)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一 人文地理学的性质*1 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2 研究主要方面:1) 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3)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4)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人地关系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一、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 古代 :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2.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三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

。在出现人口、资源、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二:经济地理教案

《经济地理学》教案

一、使用班级:2002级地理本科班。

二、主讲教师: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杜娜副教授。

三、选用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

四、使用时间:2004年9月——2005年1月。

五、授课体系: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概念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其他工业区位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区位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

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第九章:区域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区际联系

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

第四节: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第一节:汽车工业

第二节:电子工业

第三节:服务业

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二节:全球化与本土化

第三节:发展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第一节:新产业区研究

第二节:经济地理研究的社会化

第三节: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

六、参考书目:

1、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区域经济地理学,陈才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3、地理区位论,张文仲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4、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陆大道著,科学出版社,1999年。

6、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区域管理与发展,王铮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8、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刘厚俊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城市经济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世界贸易地理概论,张学政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

1、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四、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有两大分支:部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等。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进行系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如中国经济地理等。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思想方法:包括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二、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等。

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进入被考察对象所在区域,是其它形式不能代替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统计图表:是指显示统计数字的图件,它使统计资料更直观地表示出来。

经济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是对经济地理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和表述的一种方法,如农业分布图。

三、现代技术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土地利用研究、趋势预测与动态分析。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三:经济地理教案

经济地理学》教案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

1、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四、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有两大分支:部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等。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进行系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如中国经济地理等。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思想方法:包括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二、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等。

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进入被考察对象所在区域,是其它形式不能代替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统计图表:是指显示统计数字的图件,它使统计资料更直观地表示出来。

经济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是对经济地理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和表述的一种方法,如农业分布图。

三、现代技术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土地利用研究、趋势预测与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广,主要用于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在16世纪以前,经济地理学只是逐步积累着有关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其分布方面的知识,谈不上有规律性的知识。

二、近代经济地理学

16世纪到19世纪是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时期,表现出如下特点:

1、由现象的描述发展到理论的整理、分析,从直觉的、零散的知识,逐步演变成为系统的科学;

2、在商业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学中的区位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

3、主要在欧美、俄国发展。

三、现代经济地理学

二战后,经济地理学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化”趋势愈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高;

2、城市化及城市地理问题、区域与区域规划问题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活跃领域;

3、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开拓了资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国土整治规划等新方向;

4、朝着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区域综合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2、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3、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4、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

第一章 复习思考内容

1、 说明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2、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特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概述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industry):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体(如工业企业的集合体构成工业这一产业),它是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一种中观经济层次。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等。

一、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大分类法)

分类依据: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分类情况: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industry)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次、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文教与卫生、信息与通讯、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其它劳务性服务行业。 分类方法评价:该分类方法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这是因为该分

类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运用此法对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时,存在一些矛盾。

(二)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标准产业分类的优点在于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并且使其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而且与三次产业分类法联系密切。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从就业人口在一、二、三(次)产业间比重的变化看,存在着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看,存在着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而第二、三(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重要因素。

(1) 要调整已经落后的产业结构,必须实现经济增长。只有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才能有相应较快增长的国民收入。而在较快增长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将较多的资金集中于有增长前景的产业,使他们实现高于平均值的增长,其结果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

(2)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资本、原料、土地等要素可以较顺利地实现行业上的流动和转移,其结果是导致要素组合的优化,可加强某些优势产业的发展。

(3) 经济较快增长与总量的扩大,必然引起城市化的发展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城市化的发展要带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在产业总体结构中地位的提高。至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更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必要前提。

(4) 经济较快增长与总量的扩大,会促进外贸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增加,其结果会引进外部的技术,进口外部的商品、设备。这样,将会改善国内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新产业的引进、发展及原有产业的改造。

(三)产业结构状态与结构性调整

1、产业结构状态:指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即产业结构的“年轻化”、“成熟化”、“老化”状态。 产业结构的“年轻化”:指一个区域中,总是具有若干个行业或部门的新产品不断开发研制并走向区外市场(包括国外市场)。

产业结构的“成熟化”:指一个区域中,具有实力强大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产业,产业结构表现有合理的层次,即产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支持、适应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老化”:指一个区域中,主导产业技术发展停滞,产品更新换代慢甚至不更新,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愈来愈小,失业人口愈来愈多,人口与劳动力大量迁出,导致区内税收大幅度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2、结构性调整

对地区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是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老化”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措施有:

一是在新的生长点上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产业群体;二是创造条件,转换主导产业。

第二节 产业布局概述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分布形态),不同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

一、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结点(增长极)、轴线和网络(域面)。

(一)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所提出的。此后,许多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转换到地理空间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起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包括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增长极开发模式较适合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二)点轴(线)开发模式

点: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通信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点轴开发模式较适合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

如何选择重点开发轴?需考虑:一是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二是有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三是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三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三)网络开发模式

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果: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 网络开发模式较适合经济发达地区。但新区开发一般应先采取点轴开发模式。

二、产业布局的演变

各国各地区产业布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均质布局 → 点状布局(增长极)→ 点轴布局 → 网络布局。

第二章复习思考内容

1、解释产业、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产业布局等概念。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3、分析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4、产业布局有哪些主要模式?为海南省(或某个区域)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布局模式。

第三章 产业布局条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一、基本概念

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存所依赖的自然部分,包括人类改造利用与未改造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人类可利用的自然条件。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

(三)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四)影响产业分布的空间界限。

第二节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是传统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影响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是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将引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经济基础与地域分工状况、市场条件、体制、政策和文化背景等。

一、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与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经济地理位置:是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原、燃料产地,交通设施(港站,线路)等的空间关系。其实质是一地理实体(国家、地区、城市或企业)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交通条件:是指某地区(点)与外界进行人员来往(客运)和物质交流(货运)的方便程度。交通条件的好坏可用交通线路、交通工具和港站的设备状况来反映。

信息条件:是指获取和传递信息(科技文化、市场商贸、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信息)的设备与方便程度。

(二)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是重要的经济资源;2、直接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布局;

3、间接影响第一产业和采掘业的布局。

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看,人口越多越好;但从区域发展来说,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越多负担越大。

(二)人口素质及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素质对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愈显重要。

人口性别、年龄、民族、城乡结构对产业布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分布与迁移与产业分布变化是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人口移动是社会发展和地区开发的积极因素。但大量移民会带来明显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第一、二、三产业设施,过去积累的文化和科技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经验等。

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四、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市场条件是从生产目的方面影响产业分布的,是制约产业布局的决定因素。

五、体制、规划、政策与法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体制

体制包括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计划体制强调整体的平衡与优化;市场体制更多地考虑局部利益。计划体制易出现僵化与绝对化;市场体制易出现布局的盲目性与重复性。

(二)规划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四:11地理科学导论教案

地理科学导论

一 课程和教材内容介绍

(一)课程的性质

地理学系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后续专业知识的先导课程

(二)课程的研究内容

本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 地理系统,介绍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宇宙知识、地

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效应、地球表层和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第二部分 地理

空间,介绍介绍地理空间规律、区位理论、行为地理理论、区域理论、地缘理论;

第三部分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介绍人地关系、经济、文化与环境和关系等方面

的理论;第四部分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地理科学体系、地理学方法以及地理科

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等等。……可读性很强。

(三)对教材的评论:

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介绍前人理论成果方面,个人独创性理论不多;在编写

体例(篇章结构)方面可以说是思维一片混乱,特别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与后续专

业课内容完全重复,只是起到一种画蛇添足和故弄玄虚的作用;序号也混乱不堪。

二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科学研究门类的区分

恩格斯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

于 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自

然辩证法》)

毛泽东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

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每一

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彼此相属或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

而“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的连续发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矛盾论》)

2.课本提出批判的两种错误观点:

空间科学(p301)。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这样认为。正确的概括是空间(地表或地域)

差异,或者说是对地表分异规律的研究。在人类认识还不深刻的情况下,这是完全

正确的。这称为描述性地理,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必然, Geography就是它的概

括和总结。

人地关系(p302) 。有人这样认为过。但这里的地不是作者所认为的整个大自然,

而是和人类生存发展直接相关的地理环境。并且着重点是从经济和生产活动切入的,

不是去研究所有方面的关系。不像作者所说的是整个自然环境。

3.作者的观点:

研究“地球表层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的。(讨论:对不对)

4.本人观点: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特定地域上与生存环境系统实现良性耦合机制(生产力地

域布局)的科学。

三 地理学的科学性质与特征

(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

1.毛泽东对科学门类的划分

“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 叫做阶级斗争知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的的概括和总结。”(整顿党的作风)

2.近代以来科学门类性质划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边缘科学:界于两门科学之间的科学。

3.新科学门类性质的划分

综合科学:由两门以上科学知识组成的科学。

横断科学:是研究认识论和方法的科学。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

4.钱学森的地理科学思想

(1)按照毛泽东的思想,根据研究不同矛盾,将地理学划分为十大科学部门之一。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

马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

克 →数学哲学(元数学)———数学科学

思 →系统论—————————系统科学

主 →认识论—————————思维科学

义 →人天观—————————人体科学

哲 →美学——————————文艺理论

学 →军事哲学————————军事科学

→社会论(?)——————行为科学

→(人地关系 )——————地理科学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综合性大科学,是为社会建设服务的应用性

科学。

5.关于性质的结论

(课本所提的“大科学”性质是不准确的。从宏观角度来看20世纪是知识分化的世

纪,21世纪,几乎所有知识领域都进入了综合的时代。技术也是一样……最典型的

就是手机的发展和进步。)

(二)地理科学的特征——(P320)

1区域性

2综合性

四 地理科学体系

(一)传统结构——P313

(二)现代结构——P314

五 与相邻科学的关系(317)

1.地学的关系 ————地学是基础的基础

2.环境科学的关系 ——借鉴其环保技术层面的知识

3.生态科学的关系 ——借鉴其生物学技术层面的知识

4.区域科学的关系 ——解决区域人地关系的哲学依据

5.社会学 ——————一切区域开发的主导方向和根据

6.经济学——-————一切区域开发的目的论依据

7.技术科学 ———一切区域开发的方法论依据

总的是自然基础要好,技术知识要懂,经济理论要深

外行人即说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

六 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地理学

1.西方古代地理学:重视地球整体数理性质的研究,最终导致地理大发现,为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古代地理学:重视为政治服务的区域研究——方志学特别发展,另外是

为农业服务的江河治理的研究,从而带来了测量和制图学的发展。

(二)近代地理学

1.西方地理学成了一切现代科学的母体,对人类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2.近代中国地理学受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已完全落后了

(三)现代地理学

1.西方进一步分化和计量化、系统化、信息化

2.中国正在追赶中

七 地理科学的主要理论

(一)人地关系论

1.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进程)论

2.可能论(或然论)(203斯大林前半句话语)

3.非决定论(否定论,环境虚无主义)

4.国家有机体进化——生存空间扩展理论

5.共生和保护环境理论

6.协生和(共同)可持续发展理论

① 内涵:(实质上是一个道德问题);②切入点(320):③原则(320~321)

(二)区位理论

1.区位的概念及与地理位置的区别

区位是“立地”(standort)意思,特点有空间性、结构性、环境性、文化性 地理位置是区域分布地点的意思,有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等内容

2.对区位的认识与评价(视角)

尺度观、时序观、行为观、场势观、结构观;最容易发财的区位就是最好的区

3.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①假设条件;

②产业布局决定性因素;

③布局定位选择条件;

④产业圈;

⑤意义:

4.韦伯工业区位论

①假设条件;

②决定产业布局的3个指向;

③产业布局定位选择条件;

④理论和实践意义:

.杜能与韦伯区位论通称为最低成本学说

6.廖什市场区位论——P126

①出发点:追逐最大利润

②假设条件:均质农业平原,居民偏好和需求相同

③销售需求与产品运销距离成反比

④需求园形空间演生出所谓六边形市场占有范围

7.非产业区位论133

非产业部门的划分是值得讨论的

◆生产知识化(电气化、自动化)与全球化对区位论的挑战——使原材料、劳动

力、市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讨论,正确的应称为信息化时代(石器、青铜、铁器、机

械化、电器化、信息化——自动化时代)

(三) 区域理论

1.区域的概念

根据人们不同需要划分的相对的地域空间范围。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划分的区

域间具有严格的界线和层次关系。在自然科学方面划分的区域则服从于其内在差异

性。

2.区域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科学

①区域地理学:传统的定态地理现象研究

②区域经济学:经济学从抽象的经济关系研究发展为具体的经济空间活动过程的

研究

3.区域科学:侧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运动机制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对发展前景预

测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因此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社会需要。

三者的共同特征是空间思维。后二者其实都是地理学发展自然延伸的结果。

3.区域发展理论

① 发展与增长的区别:

量上的增加和质上的提高。质上的提高主要表现为社会和谐度的增加,着重是政治

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并不等同。社会进步是什么(讨论)?

我国近年所谓发展——增长的代价

发展中国家——是泽东提出来的,当时他定义为第三世界,当时存在的6个问题我

国目前依然存在。

② 经济发展过程的内在机制

A.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区域发展包括众多因素,各因素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中心地分布的制约因素137

区域发展是各因素正负效应累积的结果。解决的办法首先是从制度入手,特别是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B.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③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A.内涵:充分发挥区域内的比较优势,实行产业优化

B.原则:a~e

C.存在问题:产业结构雷同,地方保护主义和两极分化

④产业集聚理论

⑤梯度推移理论

⑥点轴发展理论

⑦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⑧区域演化理论

A.区域发展阶段论;

B.区域发展波动论

C.区域理论研究的意义

(四 ) 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理论的内涵和意义136

2中心地理论假设136

3中心一的功能136

4中心地的结构形态136

5中心地分布的制约因素137

我的观点:这个理论应该称为居民聚落结构和系统关系学说。这种结构和关系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一种历史(时间)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机遇适合,其中心地位会发生反客为主的变化,如合浦和北海的关系,将来钦州和北海的关系等等

(五)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理论

1.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引力模式

2.空间扩散(原理)类型

[结论:这个理论可以称为“地域有机生产综合体”的生长过程学说。这个综合体可以小到居民点,也可以大到国家——经济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化]

(六)行为地理理论

1.定义:研究人类不同类群(集团、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决策行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学。是在行为科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地理学新分支。广义还包括感应地理学。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一种感应过程,即人们对环境的地理物象、信息的处理与知觉的判断等知觉过程;而人类的行为是对感应过程的反应结果,最后决定人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采取一定类型的决策行为。虽然每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带有不少主观成分,但对特定的集团或阶层而言,其行为的统计效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五:湘教版地理七年级教案

新课标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

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五、板书设计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第一章第二节地图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系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种地形。

4、能在东高线地形图上估算图上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目的地及类型极其比例尺。

6、距离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象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想有的是什么呢?

2、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

二、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关于“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出示台湾地图,计算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4)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后,想想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有什么表示方式?

(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

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

3、练习从地图上辨别方向。

(1)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教师出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2)教师出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3)启发学生归纳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4、关于“图例”,思考下列问题:

(1)请学生总结: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重要的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2)请学生尽快记住一些重要图例,相互交流。

三、合作学习,巩固知识。

1、学生活动,讨论书第15页习题。

2、师生共同研讨答案

四、学生分组活动,探讨书中练习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问题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内容

五、课后作业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测量,要求每个学生都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地图要有学生自己的图例及其

他要素。

第二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第二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四、纬线和经线

第三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呼伦贝尔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____自然界的水循环_____设 计 者______栗娜___________

单 位__满洲里市第七中学___授课年级__高一年级__授课时间__________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七:安徽地理(教案)

安 徽 地 理

一、安徽地理位置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 面积的1.45%。安徽省名取安庆、徽州二府名字第一个字组合而成。省会合肥。

二、安徽省行政区划

巢湖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巢湖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合肥市代管。

行政区划调整的利弊分析

利的方面:拆分巢湖、做大合肥会产生“一箭三雕”的效应。“从长江划界到跨江发展,再到长江两岸整合发展、建立大合肥的理念,有利于推动泛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和协调发展的进程;从长远看,不仅对安徽、江苏两省的发展有利,还将对调整‘皖江’和‘苏江’的发展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达到中东部联动、长江中下游合作发展的效应;未来还有可能形成宁、合、芜的新‘金三角’。

弊的方面:对老百姓而言,巢湖的拆分也将影响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此次调整会对南京都市圈产生巨大影响,南京对安徽尤其是对东部城市的影响力近期将受到“阻隔”. 16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天长市、界首市、明光市、桐城市、宁国市、巢湖市

三、安徽省地质、地形地貌特征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1)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 部分;

(2) 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3) 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省地跨三大构造单元,淮北和沿淮两侧属于中朝准地台南部,地层中富含前震旦纪的沉积变质铁矿(如霍丘)和二叠纪煤层(如淮南、淮北);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地区部分为秦岭褶皱系的东端,分布有前震旦纪沉积变质磷矿层(如宿松、肥东);沿江和皖南属于扬子准地台的东北部分,古生代和三叠纪为海水淹没,广泛沉积了层厚、质纯的白云岩和灰岩。

四、安徽气候特点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一月气温低于0度。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一月气温高于0度。

地区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安徽气候特征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 800-1800毫米。

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

安徽植被的分布

自然植被和土壤亦因此自北而南更迭,即落叶阔叶林-棕壤;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和常绿阔叶林-黄、红壤。

在主要栽培作物方面,也依次有小麦、杂粮、麦稻过渡和水稻占优势的差异。 淮河以北,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玉米。

淮河以南,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和棉花。

五、河流和湖泊

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六、安徽地震带分布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Ⅰ3)和华北地震区(Ⅰ4)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断裂以南隶属华南地震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Ⅱ4)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麻城—常德地震带 (Ⅲ

7)和扬州—铜陵地震带(Ⅲ8) ;合肥—明港断裂以北,隶属华北平原地震亚区(Ⅱ6)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许昌—淮南地震带 (Ⅱ9)和营口—郯城地震带 (Ⅲ10) 。

七、安徽省土壤分布规律

 安徽省土壤分布,过渡特征非常明显。

 在水平分布上,淮北平原为棕壤带,江淮丘陵和大别山为黄棕壤和黄褐土带,皖南山区

为红壤和黄壤带。

 在垂直分布上,大别山北坡基带土壤是黄棕壤,350~800 米为暗黄棕壤,800 米以上

为酸性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大别山南坡的东面和东北面,基带土壤为黄棕壤,400~800 米为暗黄棕壤,800 米以上为酸性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大别山南坡南面,基带土壤是红壤,450~1000 米为暗黄棕壤,1000 米以上为酸性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皖南山区基带土壤是红壤,600~1000 米为黄壤,1000~1600 米为暗黄棕壤,在山顶平台和鞍部有山地草甸土。

八、安徽自然资源

湿地资源:

 安徽现有湿地总面积约2918804hm2 ,占省国土面积的21.0%,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

4.4%,为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 安徽湿地分为五大类16种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

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水库、池塘和水稻田,其中,淮北煤矿塌陷湖泊是我国极为特殊的人工湿地类型.

 巢湖、石臼湖、升金湖、太平湖、扬子鳄栖息地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升金湖同时又被

列为亚洲重要湿地和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 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草地1.6 6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 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 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淮南、淮北的煤矿、马鞍山的铁矿、铜陵的铜矿。

九、安徽省自然灾害的特点

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 “三年一旱, 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是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干旱、洪涝、寒潮、连阴雨、暴雨、冰雹、龙卷病虫害等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季节性

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十、安徽人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2年,全年人口出生率为 13 ‰,比上年上升 0.77 个千分点;死亡率 6.14 ‰,上升 0.23 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 6.86 ‰,上升 0.54 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 6902 万人,比上年增加 26.1 万人;常住人口 5988 万人,比上年增加 20 万人。城镇化率 46.5% ,比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

十一、安徽农业分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淮北平原旱作粮、棉区

②江淮丘陵水旱作物过渡区

③皖西大别山山地林茶区

④沿江平原水稻、油菜、水禽、渔业区

⑤皖南丘陵山地林、茶区

淮北平原农业区:该区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光热水等条件较好,适于农业的综合发展。作物布局以旱作为主。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夏、秋旱涝发生机率大、危害重,是决定该区农业丰欠的主要气

象灾害,其次夏收时的“烂场雨”,干热风和晚霜冻害也常有发生,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江淮丘陵农业区: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水热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利于发展农林牧生产,种植业以稻麦生产为主。本区湖泊、水库、塘坝众多,可供发展渔业生产,还有200多万亩草坡、草滩可发展牛、羊等食草牲畜。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主要气象灾害是夏季的丘岗、河湖平原的旱涝,以及春季低温阴雨和秋季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本区位于大别山东段,地处北亚热带,水热条件也较优越,但地貌类型复杂,垂直分异明显,气候条件适合松、杉、竹及茶树等亚热带经济林木及蚕桑等发展,农业生产以林茶为主。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该区多暴雨,常引起山洪爆发,带来巨大损失以及伏旱和夹秋旱造成大秋作物减产。春季低温阴雨和秋季低温(秋分寒)常造成早稻烂秧,晚稻不实造成减产。冬季强寒潮侵袭,茶树、油茶造成严重冻害。

沿江平原农业区:本区地跨长江两岸,水热条件优越,加之以平原为主的地貌,适宜发展耕作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结构以粮油(菜)棉为主,是稻油(菜)棉的生态适宜区,适合以双季稻为主的多熟高产,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产区。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本区由于降雨变率较大,春夏水涝、夏秋干旱都较突出。

皖南山地林茶粮区:本区位于长江(干流)平原以南,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农业生产以林茶为主。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由于气候条件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多暴雨,常易发生洪涝、干旱和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十二、安徽文化的特点

安徽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三条水系孕育了三种文化。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恰巧从地理上把安徽三等分,分为皖南、江淮之间、淮北。淮河孕育了淮河文化,有老子、庄子、建安文学等;江淮之间就是皖江文化,桐城派是典型的代表。再有皖南山区的新安江水系,孕育出新安文化,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徽文化。

名人:老子、曹操、包拯、朱元璋、陈独秀、陶行知、邓稼先、胡适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

曲目:主要曲目有:《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 名角: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吴亚玲

徽商:即徽州商人,通常指明清时期徽州府商人集团。以经营盐、典、茶、木为主,徽商又是徽州文化的“酵母”,在徽商资金的扶持下,徽州文风兴盛,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派篆刻、徽派建筑等一批学术、艺术流派,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文化: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领域。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商、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盆景、徽派篆刻、微雕、徽墨歙砚、徽派教育、徽剧、徽菜、徽派建筑等等。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史志学家罗愿;明代著名学者朱升、潘之恒,医

学家汪机,戏剧家王道昆,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数学家程大位;清代理财等

幻灯片33

宣纸: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质原材料所制造出的安徽宣纸,作为艺术的载体,能独特体现出质感、量感和空间感,宣纸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息息相关。

徽菜:菜特点:重油、重色,重火功名

茶文化:祁门红茶,瓜片,毛峰三茶在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纳入中国十大名茶。安徽师大名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岳西翠兰、霍山黄芽、涌溪火青、敬亭绿雪、泾县特尖。

徽州建筑:马头墙、蝴蝶瓦

宏村 黄山脚下的经典

宏村,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

 阜阳地区称中秋节为火把节。

 徽派建筑特点:砖木结构的楼房。

 原始徽菜烹调的特点为“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

 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

 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齐云山,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安徽省文化创意旅游资源

 淮河文化探访之旅:推荐线路 合肥,淮南,寿县,阜阳,亳州合肥游景点有省博物馆、

包公祠、包公墓园、李鸿章故居及墓园、安徽名人馆等。

 佛教文化之旅:九华山游览天台、百岁宫、肉身宝殿等景点.

 红色旅游:金寨县是大别山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著名的将军县。

 历史文化之旅: 琅琊山,该山有琅琊寺、醉翁亭、二贤堂、酿泉、醒园等景点。

十三、安徽旅游

 “两山一湖”指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及宣城市 部

分区的旅游经济区。

 安徽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

 齐云山 位于安徽休宁

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对琅琊山美景有详尽的描述,琅琊山在安徽省滁州

市境内。

 黄山风景区成立于1979年,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

遗产名录》,为国内第二例文化自然双遗产,2004年2月以第一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 九华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

道场。

十四、安徽特产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八: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全套教案

环境保护全套教案选修6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环境管理

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本讲重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讲难点: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经典例题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正确认识乙图中人地关系模式图,结合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生产活动分析相关问题。

【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概念

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

(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经典例题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了解。(1)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破坏森林所致。

(2)分析环境问题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

(3)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更重要)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九: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教案

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

神采飞扬的个性空间

点石成金的课后反思

孜孜不倦的辅导纪录

2015年9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

【教学过程】

1.地球的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

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

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第二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会制作简易地球仪。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归纳出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科学思维及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制作简易地球仪。

【教学难点】制作简易地球仪,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合作探究等。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教学挂图(一幅),制作地球的材料一份,学生分组(2-4人一组)。

学生:每组准备一套学生地球仪,乒乓球(一只),适合制作地球仪的圆形物品若干,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

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四、纬线和经线

第三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观察地球仪,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及相关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纬线和纬度的判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地球仪,经纬仪。

学生:学生地球仪,用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能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能在地图上正确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对部分时间问题作出简单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等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教学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表格的填写。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0 ,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五、练习与拓展:见《地理填充练习册》

古代数学和地理学教案篇十:测量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 绪论

1.1 测量学的任务与应用

测量学定义

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给物体安排数字;

如:铯原子的振动周期作为时间度量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定义1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秒移动的距离,最初规定通过法国巴黎的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 1 米,并按照这个长度用铂-铱合金铸成一根“米原器”。

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使我们的世界用同样的目光看同样的物体,进而为各行各业,为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

本课程定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位(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以及对于这些空间位臵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管理的科学。

测量学的分类:

测量学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分支学科:

1、大地测量学: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地区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的学科。

可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

2、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研究利用摄影或遥感技术获取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臵(影像或数字形式),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地形图或获得数字化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可分为地面摄影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水下摄影测量学和航天摄影测量学。(军事侦察、打击评估、地下摄影测量、地形图、军事地图等更新)

3、地图制图学:利用测量的成果来绘制地图的理论和方法。

4、海洋测绘学:研究对象为海洋和陆地水体。

5、普通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小范围测绘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看待,是测量学的基础。

6、工程测量学

①研究内容

有关城市建设、矿山工厂、水利水电、农林牧业、道路交通、地质矿产等领域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生产经营,变形监测等方面的测绘工作。 ②主要工作

测绘;测设;变形监测

测量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测量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国防、军事、经济建设都离不开测量学,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测量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勘测设计阶段: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供工程的设计使用。

如修公路,为了确定一条最经济合理的路线,必须预先测绘路线附近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进行路线

设计。

2施工阶段:把线路和各种建筑物正确地测设到地面上。

如将设计路线的位置标定在地面上以指导施工

3竣工测量 :对建筑物进行竣工测量。(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4运营阶段 :为改建、扩大建而进行的各种测量。

5变形观测 :为安全运营,防止灾害进行变形测量。

如:98年武汉上游长江支流大坝监测

1.2测量学的发展及现状

测量学发展简史

测量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科学。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

如: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开始有测量工作。公元前21世纪,中国夏禹治水就使用简单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和高低。《史记²夏本纪》中有“左准绳,右规矩”的记载

(注:准: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木受绳则直;圆曰规,方曰矩;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平”、“直”、“方”、“圆”的概念,就是对测量工作的描述,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测量仪器。)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在军事、交通运输的需要,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测绘学的发展。 如:约在战国后期的一个秦国古墓,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形图。(地形图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的测绘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在之后300年的马王堆汉代古墓中,发现了至今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地图。

测绘学是技术性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量方法和仪器工具的创造和改革。

如: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尺、木杆尺等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1617年创立的三角测量法,开始了角度测量。1730年英国的西森制成第一架经纬仪,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1794年德国的C.F.高斯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发表。1806年法国的A.-M.勒让德也提出了同样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1859年法国的A.洛斯达首创摄影测量方法。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出现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可以将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

如:电磁波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机器人、3S技术。

发展到今天,成为一门综合科学。它应用当代空间、遥感、通信、电子、微电子等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以及光学、机械、电子的实用技术设备,采集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空间位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解释和管理,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各个部门和行业提供服务。

现代测绘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军事上需求为背景而出现的,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精细农业、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等。在测绘工作中主要用于大地测量、变形监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一个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空间部分由

24颗卫星组成。它是一个军民两用系统,提供两个等级的服务。

2.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俄罗斯要用20年时间发射76颗GLONASS(格罗纳斯)卫星。1995年完成24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加1颗备用卫星组网,耗资30多亿美元,由俄罗斯国防部控制。

3.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Galileo)

欧洲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该方案由21颗以上中高度圆轨道核心星座组成,另加3颗覆盖欧洲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辅以GPS和本地差分增强系统,首先满足欧洲需求,位臵精度达几米。

4.我国的北斗星定位系统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2000年、2003年发射的3颗“北斗”卫星组成,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一个区域性的定位系统,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但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用户数量受一定限制。

遥感

美国数字全球(Digital Globe)公司的QuickBird-2(“快鸟-2”)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商业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一颗卫星。其全色(黑白)波段分辨率为0.61m,彩色多光谱分辨率为

2.44m,幅宽为16.5km。

如:PPT图中显示了QuickBird卫星从450km高空探测到的北京市公主坟立交桥的图像,图中车辆和树木清晰可辨。

IKONOS-2(“艾科诺斯-2”)卫星是美国空间影像(Space Imaging)公司于1999年9月发射的高分辨率商用卫星,卫星飞行高度680km,每天绕地球14圈,星上装有柯达公司制造的数字相机。相机的扫描宽度为11km,可采集1m分辨率的全色(黑白)照片和4m分辨率的多波段(红、绿、蓝、近红外)彩色照片。由于其分辨率高、覆盖周期短,故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均有重要用途。

地理信息系统

GIS系统处于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和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地带,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最近的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1.3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几个概念

从整个地球来看: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因此地球可称之为一个水球。从地形上来看,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极不规则,很难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如:最高海拔8846.27m(我国西藏与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最低海拔11022m(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但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371000 m,因此地球表面的起伏可以忽略不计,而将地球看成是一个椭球体。

铅垂线——地球上的任意一点都受到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它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具有的性质:大地水准面上任一点处的铅垂线(重力方向)与该点处切面正交。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由于地球内部质量不均匀,引起铅垂线产生不规则变化,使得大地水准面形成有微小起伏的、不规则的、很难用数学方程表示的复杂曲面。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计算起来非常困难。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测量工作计算和绘图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由地表任一点向参考椭球面所作的垂线称法线,除大地原点以外,地表任一点的铅垂线和法线一般不重合,其夹角称为垂线偏差。 我国采用的参考椭球

世界各国都采用适合本国情况的参考椭球。

解放前——海福特椭球等

解放后——1954年北京坐标系:前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其大地原点位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天文台中央)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国际75椭球(IAG1975推荐值)

目前——两个坐标系并行使用。

参考椭球的定位:确定参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相对位臵的测量工作。

定位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在某个区域,参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吻合。因此各个国家采用的参考椭球通常都不相同,定位点也不同,就是为了在本国区域内,参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吻合,从而有利于测绘工作的进行。

定位点,即大地原点。我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永乐镇。在大地原点上经过精密测量,获得大地原点的起算数据,由此建立的坐标系称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由于参考椭球的扁率很小,当测区范围不大时,可以将参考椭球看作半径为6371km的圆球。

测量坐标系(重点)

空间是三维的,表示地面点在某个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需要三个参数,确定地面点位的实质就是确定其在某个空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

测量上将空间坐标系分解成确定点的球面位置的坐标系(二维)和高程系(一维)。确定点的球面位置的坐标系有地理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三类。

(1)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al reference system)

地理坐标系又可分为天文地理坐标系和大地地理坐标系两种。

1) 天文地理坐标系

天文地理坐标又称天文坐标,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臵,它的基准是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它用天文经度λ和天文纬度φ两个参数来表示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臵。

过地面上任一点P的铅垂线与地球旋转轴NS所组成的平面称为该点的天文子午面,天文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称为天文子午线,也称经线。称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G的天文子午面为首子午面。过P点的天文子午面与首子午面的二面角称为P点的天文经度。在首子午面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取值范围为。同一子午线上各点的经度相同。

过P点垂直于地球旋转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P点的纬线,过球心O的纬线称为赤道。过P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P点的天文纬度。在赤道以北为北纬,在赤道以南为南纬,取值范围为。

2) 大地地理坐标系

大地地理坐标又称大地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臵,它的基准是法线和参考椭球面,它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小拜年教案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