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

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3.情感目标:在探索,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引入新课。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开始之前,我由猜图形引出:

1.实物投影:同学们,你们说说这些图形像什么?

师:今天老师先和大家玩一个猜图形的小游戏。出示图形:猜猜它们像什么?

师:很简单,很容易吧!但是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研究。

2.出示基本图形,从而复习已学过的基本知识。

师:在这两个拼成的图形中,有哪些是你认识的图形?梯形是哪里来的?还有一个学过的图形这里没有出现,它是什么呢?(贴出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二、教学新课。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观察、操作、讨论等都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操作及通过观察结果、提出问题、讨论并自己寻找答案。

教学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拼一拼、分一分。根据学生前面猜的结果,提出:自己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1.在拼图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不要小看了这五个基本平面图形,它能把我们带到神奇的图形世界,

请你们也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刚才拼出了各式各样的图形,那么,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拼出的图形像什么?用到了哪些学过的基本图形?

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你们看一看老师和你们所拼的各种不同图形,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生自由发言)

师:虽然拼出的图形它们的形状不同,但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图形叫作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

师:大家做得真不错,都可以成为小设计师了。那你们能不能从组合图形中发现基本图形呢?出示两个图形。

师:说说这里面有你认识的图形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那你能不能做一做 ?(在题纸上做一做)

师:学生展示交流结果。

(选择虚线最合适,和图形中的实线加以区分。帮助我们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的这条虚线我们就叫它辅助线。)

师:刚才大家的学习都很积极努力,接下来要继续加油呀!

2.生:找到了组合图形和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理解了什么是组合图形。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充分看出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看到学生比较积极,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对他们说:“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呢?”孩子们齐声说道:“想!”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出示了书中的例题,于是就分小组寻找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3.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出示例题:

师:小华家买了新房子,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大家看一看,出示图形。

师:现在请你估计一下,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师:这个图形实际上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师:要想做到不浪费,不少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板书:面积)

师:那么你想怎样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学生立即四人一组开始活动,情绪高涨,主动学了起来。有的组找到了不同的方法。

但有的组人数较多,没有参与到其中,浪费了时间,这是我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上的题纸,分一分,算一算。

师:谁能来代表你们组说说是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那么为什么要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或其他图形呢?(学生逐步介绍了自己探索中采用的分割方法)

学生很喜欢在课堂上留给他们自己学习的空间这样的学习方式。接着就是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所说发给他们小贴画,学生非常高兴。根据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问道:“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总结出不同的最基本的求组合图形的方法。

师:根据不同的方法,请学生给这些方法分一分类。

师:板书:分割法和添补法。

师:在这些方法中,第几种解题方法计算起来比较快?为什么?(实物投影展示几种方法)

师:说说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师:虽然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利用比较,深化认识。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不同方法,让学生想: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组合图形,因为组合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我觉得学生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也喜欢在生活找到所学的知识。

三、习题设计:

1.出示图形进行练习(实物投影)。

试一试: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

(1)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2)有一面墙,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需用0.15千克涂料,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3)选择你喜欢的组合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组合图形)。

四、小结。

师:说说你今天最大的收获。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你还有什么不懂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根本目的。于是我出示了学校粉刷墙这道题以及自己选择身边的组合图形来算一算的这个问题,让今天的知识紧密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第一,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组织的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学生的体验。首先让学生看一看我所出示的拼图,让他们先说一说,使他们初步感觉在这些拼图中存在着不同的以学过的基本图形。从而巩固了以学过的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自己拼一拼,主要目的是通过动手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用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了解组合图形的意义,很容易理解组合图形是有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的。反过来又让学生们根据组合图形分割出基本图形,这样更能让学生从两方面思考问题。

第二,通过讨论交流和尝试,逐步让学生找到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有的学生列出各有几种方法后,进一步展示交流,在交流中理解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选择最优的方法,应该问一问你觉得怎样计算更简便?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进行到此,但在课下还是对学生进行了追问。

第三,在这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需要给学生的知识就要准确无误的传授,如,帮助解决面积计算的虚线就叫辅助线。设计和处理问题时,要考虑更全面和细致,如,估计面积的问题。再拼、画时,最好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练习。由于时间关系,又割又补的方法没能出现,导致了联系没有了坡度。力求把新课上成新课不新,也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二:2016-2017年最新审定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案(名校内部资料)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通过将不规则图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来求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用数格子方法和近似图形求积法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将规则的简单图形和形似的不规则图形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

掌握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不规则图形,有很多图形进行分割后仍难以找到基本的图形,这就给学生解决问题设置了障碍,需要学生灵运用各种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

①分割法。

对于有些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分割成几个已学过的规则的图形,先求出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把得出的各图形面积相加,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②方格法。

对于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透明方格纸覆盖在这个图形上,再分别数出位于图形轮廓线内完整的格数和不完整的格数,规定多半格看成整格,少半格舍去,整格和多半格的个数的和就是所求图形近似地的面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秋天的图片。并谈话导人:秋天一到,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老师想把这美

丽的树叶带入数学课里来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它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树叶的面积。

出示一片树叶,先让学生指一指树叶的面积是哪一部分?指名几名学生上台指一指。引导学生思考: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那么面积如何计算呢?

学生通过交流,会想到用方格数出来,如果想不到教师可以提醒学生。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图中的树叶。

引导思考:这片叶子的形状不规则,怎么计算面积呢?

让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将树叶放在透明方格纸上来计数。

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并强调还是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方格进行计数。演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全图:在树叶上摆放透明的每格1平方厘米方格纸。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了一些什么情况?

学生可能会看出:树叶有的在透明的厘米方格纸中,出现了满格、半格,还出现了大于半格和小于半格的情况。

2.自主探索树叶的面积。

明确:为了计算方便,要先在方格纸上描出叶子的轮廓图。

先让学生估一估,这片叶子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自主猜测。

再让学生数一下整格的:一共有18格。

引导思考:余下方格的怎么办?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把少的与多的拼在一起算一格;也可以把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不算。

提示:如果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这片叶子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数方格可以得出:这片叶子的面积大约是27cm2。

质疑:为什么这里要说树叶的面积是“大约”?

学生自主回答:因为有的多算,有的不算,算出的面积不是准确数。

3.让学生拿出树叶及小方格纸,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树叶面积的计算。

小组合作进行测量、计算,并汇报本组测量的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4.引导: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计算叶子的面积吗?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后,会想到可以把叶子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估算。

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近似于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平行四边形)

思考:你能将叶子的图形近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将叶子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即教材第100页第三幅情境图)。

再让学生数一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分别是多少,再尝试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6厘米。)

学生自主解答,并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S=ah

=5×6

=30(cm2)

5.让学生再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树叶的面积?

学生可能会回答:先通过数方格确定面积的范围,再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三、结论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先通过数方格确定面积的范围,再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2.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都不是准确值,而是一个近似数。

四、课堂练习

1.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m2,请你估计这个池塘的面积。

2.

3.

4、计算一面少先队中旗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先互相说一说,再找一面中队旗

测量并计算。

5.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二第7、11题。

六、板书设计

方格图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先通过数方格确定面积的范围,

再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S=ah

=5×6

=30(cm2)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三:2016-2017年最新审定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案(名校内部资料)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通过将不规则图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来求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用数格子方法和近似图形求积法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将规则的简单图形和形似的不规则图形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

掌握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不规则图形,有很多图形进行分割后仍难以找到基本的图形,这就给学生解决问题设置了障碍,需要学生灵运用各种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

①分割法。

对于有些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分割成几个已学过的规则的图形,先求出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把得出的各图形面积相加,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②方格法。

对于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透明方格纸覆盖在这个图形上,再分别数出位于图形轮廓线内完整的格数和不完整的格数,规定多半格看成整格,少半格舍去,整格和多半格的个数的和就是所求图形近似地的面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秋天的图片。并谈话导人:秋天一到,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老师想把这美

丽的树叶带入数学课里来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它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树叶的面积。

出示一片树叶,先让学生指一指树叶的面积是哪一部分?指名几名学生上台指一指。 引导学生思考: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那么面积如何计算呢?

学生通过交流,会想到用方格数出来,如果想不到教师可以提醒学生。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图中的树叶。

引导思考:这片叶子的形状不规则,怎么计算面积呢?

让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将树叶放在透明方格纸上来计数。

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并强调还是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方格进行计数。 演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全图:在树叶上摆放透明的每格1平方厘米方格纸。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了一些什么情况?

学生可能会看出:树叶有的在透明的厘米方格纸中,出现了满格、半格,还出现了大于半格和小于半格的情况。

2.自主探索树叶的面积。

明确:为了计算方便,要先在方格纸上描出叶子的轮廓图。

先让学生估一估,这片叶子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自主猜测。

再让学生数一下整格的:一共有18格。

引导思考:余下方格的怎么办?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把少的与多的拼在一起算一格;也可以把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不算。

提示:如果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这片叶子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通过数方格可以得出:这片叶子的面积大约是27cm。

质疑:为什么这里要说树叶的面积是“大约”?

学生自主回答:因为有的多算,有的不算,算出的面积不是准确数。

3.让学生拿出树叶及小方格纸,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树叶面积的计算。

小组合作进行测量、计算,并汇报本组测量的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

4.引导: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计算叶子的面积吗?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后,会想到可以把叶子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估算。

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近似于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平行四边形)

思考:你能将叶子的图形近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将叶子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即教材第100页第三幅情境图)。

再让学生数一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分别是多少,再尝试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6厘米。)

学生自主解答,并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S=ah

=5×6

=30(cm)

5.让学生再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树叶的面积?

学生可能会回答:先通过数方格确定面积的范围,再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三、结论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先通过数方格确定面积的范围,再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2.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都不是准确值,而是一个近似数。

四、课堂练习

1.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m2,请你估计这个池塘的面积。 2

2.

3.

4、计算一面少先队中旗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先互相说一说,再找一面中队旗测量并计算。

5.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二第7、11题。

六、板书设计

方格图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先通过数方格确定面积的范围,

再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S=ah

=5×6

=30(cm) 2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四:五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案”使用说明

“学案”教学是我旗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翁旗特色的教学模式。“学案”是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师生研讨的平台,它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现将学案的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学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学案”的基础环节及设计意图。

“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是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习体会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设计了一、两个针对行的交流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获,主要是学到什么新知识,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理解。(2)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自我检测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应用拓展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在学案的空白处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的记录。

3、在学案的最后写出学后记,简要记录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五、“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1)根据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已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学案”时坚持三个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学后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学案”,在上课

前必须抽批部分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学案”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本册学案编写人员:李艳梅、井聚红、李智娟、李淑新、李冬梅、赵建平、张晓梅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学习重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 学习过程:

1、小数乘整数:

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

例2:小数乘整数的运算及竖式写法 2、小数乘小数

例3:小数乘小数的运算及竖式写法 例4: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例5: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3、积的近似值

例6: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例7: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8: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9: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建议:

1、“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同学们学习之前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

2、突出计算方法的学习。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3、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学习。 4、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5、按一定的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例1、例2: 1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 例3、例4 : 1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重点上进行适当点拨引导。 例5: 1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重点上进行适当点拨引导。 例6、例7、例8各1课时

三节教学内容均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为主要形式进行学习。 附:案例6课时

第一课时 小 数 乘 法(案例)

学习内容 : 小数乘整数。(课本2—3页例1和例2、)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探究新知: 一、探究新知

你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研究买风筝遇到的数学问题。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先不要看课本,如果有困难再看课本第2页例1)(1)仔细观察看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您能计算买5个多少钱吗?(能用几种方法解决就用几种方法)

(3)你怎样列的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象这样的4.6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试试看!(如果有困难,再看课本第3页例2)

(2) 想一想,例2:0.72×5,是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先把第一个因数0.72扩大到它的( )倍,变成( ),积也随着( ),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 )。 (3)积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

3、思考: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试一试

观察这2组题,想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① 先把小数( ); ② 按( )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起数出几位,( )。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五: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

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

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六: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尚 村 镇 神 灵 寺 小 学 毛倩

数 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1 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

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七:五年级级上册数学教案 (1)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八: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已改)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在学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

学情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让学生感到困难。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不会将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个量,如:苹果2元一斤,香蕉比苹果贵x 元,2+x 既表示苹果价格与香蕉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表示香蕉的价格,很多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而这正是学生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所以要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再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在数学认知上有更高的飞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

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一课时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十二1、3、5、7、8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3、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含有字母的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ppt课件等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现在的年龄加几,n年就用现在的年龄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4、出示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会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

(3)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自学(一)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2、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3、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填写表格。

4、试着用一个式子简明的表示出任意一年爸爸的年龄。(如:文字表示、字母表示等)

5、想一想:小红的年龄用字母a表示的话,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a能表示200吗?为什么?

6、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a+30=?

自学(二)

1、 出示教学教材第53页例2。

2、观察情境图,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3、思考:在地球上能举起l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在地球上能举起2千克的物体、3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呢?

4、填写教材第53页的表格。根据表中的算式,试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5、想一想:6x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为什么?

6、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6x=6x15=?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学生围绕自学提纲,自学课本52—53页。

2、分组讨论自学结果。

3、教师下组巡视指导。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1、抽生在班上汇报交流情况。

2、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例1中爸爸的年龄。

3、强调: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1开始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200岁。

4、小结:用字母表示数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字母表示的数是有一定取值范围的,比如表示年龄时。

5、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6、小结: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过大。

7、点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巧设练习,检测目标。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纸条的面积公式:长×宽。引导:此题的宽是3cm,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方形纸条的面积?

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列式汇报:3x 。教师提示乘号简写的注意事项。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先让学生回忆厘米、千克用什么字母表示(厘米:cm;千克:kg),再自主完成。

六、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一个结果以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

(2)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2、作业: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5、7、8题。

板书设计: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表示数

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乘法简写:省略乘号,数字在字母前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4页例3,练习十二4、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向学生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ppt课件等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让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对应的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

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如下表格:

4.师引导思考: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

(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变简单些?

学生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九: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

【百度参赛】课题:等式的性质(2) 单位:潍坊市临朐县辛寨初级中学附小 姓名:冯颖

教案背景: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 案 设 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规则图形教案精讲篇十: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九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另外,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像会不一样,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臵。

3.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与“中位数”。

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等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内容。

(四)具体措施:

1、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与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 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2、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

2

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练习的安排,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

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 而严格的要求。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

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3

4

教学进度表

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