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抒情和议论,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26    阅读:

《抒情和议论》
抒情和议论, 第一篇

抒情和议论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如:《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背影》中那段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父子分别之际,年事已高的父亲执意要过铁道、爬月台去为

儿子买桔子,他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的动作,无不渗透出对儿子深深的爱,而从这生动描述的字里行间,从目睹此情此景时的潸然泪下,我们也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记叙文中的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鲁迅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就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议论,运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了当时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与这“一件小事”对于“我”的不同影响,文中写道:“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段话,表现了“我”愿以车夫为榜样,改造自己成为真正的人的决心,也点明了“小事”对于“我”的重要意义。使文章的主题在记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记叙中议论,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其次是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

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议论的时候会有感情的流露,抒情的时候往往也同时伴有作者的看法,这时,议论与抒情就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了。然而,不管是记叙中的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为依据,以便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

肖像、言行、心理

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

肖像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决不止在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两次刻画了闰土的形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机智勇敢,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保卫瓜田的小英雄。二十年后的闰土却面目全非:“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而更使“我”感到悲哀的是闰土的神情与态度:“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两处肖像描写通过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更感受到作品所表达出的,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并且用人物的对话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诈多变、趋炎附势的卑劣形象。

行动描写,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人物的行为完全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描写人物的行动,也同样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冰心先生写的《小桔灯》,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在艰难生活的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小姑娘。文中,小姑娘登上竹凳去打电话的神态和制作小桔灯的娴熟动作都会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使我们从中看到她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初中第二册课本有一篇情趣盎然的小说《核桃的秘密》,文中运用了精妙的人物心理描写。其中,有直接倾诉思想活动的人物内心独白;有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还有通过想象表达的美好理想。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一个十四岁的红军小战士纯真的童心。

以上,介绍了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而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其中的几种,以求全面、形象、具体地展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写景应注意什么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如《南京长江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新)》
抒情和议论, 第二篇

写作指导四

细节描写训练之“记叙中议论、抒情的穿插”

让议论抒情成就作文的精彩

精当的议论抒情,有如碧蓝天空中的一片白云,又如斜晖将没时的一抹彩霞;有如山中的一泓清泉,又如平静水面上的一朵浪花;有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又如芳草地上的一树桃花,往往可以成为作文中美丽的风景,生辉的亮点。

记叙文的中议论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一、如何进行议论?有何作用?

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

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 夹叙夹议 :对所叙之事及时进行评析。 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因此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在写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时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

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在记叙中抒情【抒情和议论,】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 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 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一、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间接抒情。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 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①在叙述中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

②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之中。

③在议论中抒情,边发议论边抒情。

(2)直接抒情。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 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 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二、作文中,运用抒情这一表达方式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相比较而言的,没有纯粹的、绝对的直接 抒情。一般地说,在记叙文中直接抒情不应用得太多、太滥,要针对内 容特点,做到适当、得体。

②抒情要有缘有故。抒情不是凭空来的,总是因为对人、事、景、 物产生感情而发,总要有所借助,或借人、借事抒情,或借景、借物抒 情,平白无故的抒情是没有的。因此,作文时要紧紧扣住所记叙的事物 来抒情,不能盲目地乱“抒”一气。

③要抒真情、健康之情,抒情要自然。要抒发的感情必须是发自内 心的,不能以为 文中多用几个“啊”字,多写几句“我多么喜爱”、“他 真伟大呀”之类的空话,就算表达真实而热烈的感情了。只有对人、事、 景、物有深切的感受,强烈的感情,才会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无感而 发,却要生硬地挤情、造情,抒情也定不会自然,文章定会让人厌恶。

佳作范例

一、 议论抒情,成就开篇的精彩 —— 开篇的议论抒情,常用来阐发题意,开启下文,表明思想态度或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等。

例文A:上海市中考一考生所写的《我的视线——爱在我身边》的首段: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要说:生活中也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和体验。我的视线引导着我,让我去发现、去体验:爱就在我的身边。

提示:不难发现,这段文字侧重于议论,其作用在于阐发题意,丰富题旨,开启作文的思路。议论中既有罗曼·罗兰的观点,又有作者的看法,使得开篇情理俱现,十分精彩。

【抒情和议论,】

例文B:河南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我找回了自信》的首段:

岁月在无声地溜走,采野花、数星星的日子随着撕下的一张张日历离我们远去,那份快乐也永远被锁在了记忆的门槛里。随之而来的,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和失落。但,我不甘失败,不甘寂寞,点燃心烛,让它驱散弥漫在我周围的黑夜,使它融化覆盖在我心头的片片寒冰。

提示:这段开篇文字具有很浓的抒情色彩,既抒发了对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的无比眷恋之情,又使文章决心找回自信的主题得以显示。作者的情、文章的意都从这段抒情文字中表现了出来,精练而又精彩。

二、议论抒情,成就篇中的精彩—— 一篇文章中的议论抒情也许只有一两处,也许更多。就作用看,议论在于揭示题旨,升华思想,表明态度,明辨是非等;而抒情则多为抒发内心感受,或是对现实生活和自然景物的赞美。

例文C:福建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植一株阳光在心房》中,有这么一段:【抒情和议论,】

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耀你寒冷的心房时,你会发现爱本身就像那震颤的弦音,弥散的花香。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从一双手传给另一双手,施爱的人便像擦亮一根火柴似的,去温暖另一颗受了冷落的心。尽管火光是那么的微弱,但这已足够,因为从人的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光和热,是人性的芬芳。

提示:这一段文字处于文章的第三段,虽侧重于议论但抒情色彩较浓。作者意在通过这段议论昭示爱的魅力,揭示爱的本质。该段议论不仅语言优美,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也不同一般,情理俱佳,不失为文中熠熠生辉的亮点。

例文D:山东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语文,从我心中出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矿山的黑脸注解你的质朴,草原的马背张扬你的性灵,农妇的家常聊着你的闲适,渔夫的鼾声枕着你的恬静,牛背上牧童的竹笛吹出原版的童话,槐树下老叟的絮叨装订再版的诗韵。“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山野的山歌夹着山野语文的豪爽;“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黄土高原的小曲带着黄土语文的芬芳。南来北往的俗语格言,走街串巷的乡音俚语,融入语文的滚滚长河,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提示:这段文字侧重抒情。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铺陈的方式,酣畅淋漓地阐发了语文的丰富内涵。语言生动,句式整齐,意境优美,气势恢弘,抒发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满腔热情,不失为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 议论抒情,成就结尾的精彩 ——结尾处自然顺畅的议论抒情,必能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认识的提高,感情的触动,审美的升华,并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

例文E:山东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那脚印》一文,结尾是这样的:

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这脚印,与其

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远……

提示:这段结尾文字侧重议论。作者面对父亲渐渐远去的雪地上的脚印,感慨万千,生发议论。虚笔实笔兼用,突出了父子之间感情的深厚,也使文章结尾更加含蓄、深沉、幽远,具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之妙。

例文F:湖北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采撷世间最美的真诚》,这样结尾:

我爱真诚,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清静,它如小桥流水般淡泊,它如梅兰竹菊般高洁,它如高山流水般激越,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因为真诚,我们升腾的思绪在秋日里收获,收获……

提示:这个结尾很美。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尽情抒发赞颂人间真诚的满腔热情。各句妙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得“真诚”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从上述例文可以看出,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是不可低估的。恰当地运用它,文章就会风景迭出,亮点遍布,全篇生辉,从而铸就作文的精彩。

【写作实践】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

撇和捺互相支撑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向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是学习的困惑需要“你”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你”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你”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你”的丰富……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2)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也可以用其他人称来写(3)字数不少于600字(4)必须穿插议论抒情【抒情和议论,】

作文抒情议论训练》
抒情和议论, 第三篇

第一节:结尾议论段

例文:

父亲的格言

父亲的话不多,也极平常时,但在我看来就是闪烁着独特光芒的珍宝。

上小学四年级时,竞选班长,一向学习优秀的我获得了多数人的肯定,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王庆。他的成绩在班上倒数,在我眼里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不过初选时他的票数却和我相差无几。放学之后,我就采取了措施,约了班里的几个骨干到家里,一边请他们吃糖果,一边向他们透露王庆的一些不良爱好、习惯。他们也都点头表示赞成,我心里乐开了花。

等他们走后,父亲就走进我的房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刚才,我无意间听到了你的话,其实当你在说别人坏话时,你已经输了。”听到父亲的话,我恍然大悟,羞愧地低下了头。

是父亲让我明白了,要走正当的竞争道路,要靠实力取胜,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最终会摔得最重,最让人不齿。在人生之始的道路上,父亲的这一番话,教给了我做人的技巧——正直与友善。

已经步入中学,一向学习认真的我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我开始了一段叛逆的生活:说谎、逃课、偷拿父母的钱……虽然饱受良心的谴责,可是我始终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当父母得知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他们走访了我所有的好友和老师,也与我展开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谈心,但他们收获甚微。

一个冬天的夜里,我从家里偷跑出来上网。一场游戏大战后,已是深夜两点,我赶紧起身离开。当我走到网吧门口时,看到父亲正抱着棉衣站在雪地里。我知道迎接我的是什么,我故意执拗地走上去瞪视着父亲。可是父亲赶忙跑过来,把棉衣披到我身上,说:“天冷了,也不知道多穿件衣服。”“你怎么不骂我?”我惊奇地问。“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不能用骂声表达的。而且,你能知道回家,爸已经知足了……”

看着父亲的头发被雪花映得发亮,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真的是一个知道回家的孩子吗?我能改掉这些天养成的一身坏毛病吗?看着父亲的眼睛,我无地自容。

父亲的话让我明白父母始终是孩子的家,只要知道“回家”就是他们的好孩子。有了父亲的信任与疼爱,我终于找回了原来的我。

爱好文学的我已经努力终于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在我们班甚至我们学校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每次发表后我就到处宣扬,同学们的赞赏和羡慕令我觉得幸福极了。

一次,父亲出差回来,我有把握的成就一股脑地说给他听,父亲边看我的文章边微笑着,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你写的东西很有意思,不错。爸爸也为你感到骄傲。

父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用他的语言警示着我,给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提供着前进的动力。父亲的话就像他的那只大手一样,在不断地推着我克服着前进中的每一个困难。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责任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被抱到奶奶家。那时候的奶奶腿脚不灵便,白头发也只有可数的几根,总觉得奶奶家是一片乐土,奶奶能保护我们,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直到那次,我才突然意识到,奶奶已经老了,她是那么的需要我,我的肩膀上似乎有一种无形的责任。

就在上次放寒假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骑车出去玩儿,只见一个老太太拿着一大筐菜往前走,离近一看原来是我奶奶,我赶紧下车去帮奶奶提菜,奶奶看到我特高兴,对我说:“丁丁,很久没来奶奶家了,今天过来吃顿饭,可想死奶奶喽!”我一想,真的好几个月没去了!就答应奶奶了。

中午的时候,我来到奶奶家,看到奶奶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我惊讶地问奶奶:“您今天请谁呀!怎么这么多菜呀?”

“请你呀!你看这都是你爱吃的!”

我一看,可不是!想得到的,奶奶都做了,我连手都没洗,拿起筷子就胡吃海塞,爷爷看着笑,奶奶在一旁说:“慢点吃!别噎着!”

吃晚饭,奶奶又和我睡午觉,她抱着我聊起了我小时候的事。她说:“小时候我就抱着你睡,现在长大了,都抱不动了。唉!小时候你们都在我这玩,长大了,都出去念书了!半年都不回来一趟!”说着,两行热泪从她眼中流出。一瞬间,我发现奶奶老了,已经满头白发,心里酸酸的,我拭去了奶奶的泪,可自己却泪流满面了。

【课堂练习】

以《挑战》或《执著》为题,写一个议论的结尾段。

【抒情和议论,】

第二节:有感而悟

中心思想:懂得亲情是一种幸福 „„

夜,很静,很静。

窗外,柔柔的月光如水倾泻在大地上。远处人家灯火陆陆续续地灭了,而我的书房里的灯仍然亮着。我坐在书桌前,黄色的灯晕投撒在书本上。这时,身后渐渐响起妈妈轻微而细碎的脚步声,轻轻的,轻轻的,生怕影响到我似的。我一抬头,妈妈正微笑着看着我,笑容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他把一杯冒着腾腾热气的奶茶轻轻放在书桌上……

感悟:

中心思想:精神上有满足感是幸福

„„

五月二日,天朗气清。我们一家三口驱车来到了杨镇的一位朋友家中,打算享受一把“农家乐”。

我们来到了田野,惊喜地发现西瓜开始爬秧了。西瓜地旁是几亩绿油油的菜地,野生的二月兰等着淡紫色的花朵盛开在一条条拱起的菜畦上;偶尔地,一两只白蝴蝶有染的舞过。堤旁几棵高大的杨树的阴影里,一位带着草帽的老伯在歇息,他黝黑发红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望向绿色的田地。

感悟:

中心思想:幸福就在身边 „„

那段时间,我的身体很不好,常常往返于学校、医院、家之间。学习成绩也出现了滑坡。我感到了苦恼,甚至是痛苦。一天晚上,我撑着疲惫的身体写作业的时候,电话忽然响起来,我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他温柔的声音:“喂……你的身体好了吗?”

感悟:

《鹊桥仙翻译赏析_作者秦观》
抒情和议论, 第四篇

<鹊桥仙>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秦观。古诗词全文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翻译赏析_作者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前言]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注释]
⑴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鹊桥仙翻译赏析_作者秦观
⑵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⑶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⑷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⑸忍顾:怎忍回视。
⑹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翻译]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句,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