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编辑:huangtingt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6    阅读: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欢迎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25、灰椋鸟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5 灰椋鸟

  2.点明:椋,音liang;灰椋鸟,鸟类的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组词。

  (注意“椋、槐、椭、栖、棱”的读音和“葱、槐、椭”的写法)

  (2)指名接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意。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

  郁郁葱葱:本课指竹林苍翠茂盛。

  排空而至:本课指许许多多的灰椋鸟一个挨一个排满了天空飞来了。

  倾诉:完全说出。

  栖息:停留,休息。

  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人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课文的第3~5自然段)

  3.给课文分段,概括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第l、2自然段):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

  第二段(第3~5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奇景。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我”在归来时的感想。

  4.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布置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5自然段。

  2.能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人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5自然段。

  教学难点:

  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人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3.“我”和同伴准备在什么地方观看灰椋鸟归来的情景?

  4.齐读第1、2自然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本段,思考: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这一段的第3~5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讨论:

  第3自然段:写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第4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第5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后的情景。

  3.“我”和同伴早早来到林场,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喜)

  4.我们惊喜的心情,特别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忽然、翘首遥望)

  5.指名读,读出“我”和同伴惊喜的心情。新 课标第一网

  6.映示课文的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采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先后顺序)

  (2)这样的顺序特别体现在这样几组词上:

  (出示小黑板)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后”。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 ”。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 ”。

  (3)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

  (4)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哪个词?

  ①“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

  ②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③指名读,突出“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体会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5)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

  (6)指导学生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7.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映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1)指名读。

  (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人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①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②“飞瀑落人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

  ③指名读,展开联想,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④齐读。

  三、指导背诵第二段

  1.先帮助学生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再让学生明白第一层的叙述顺序。

  2.学生试背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赏读课文,再次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2.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

  教学重点:

  赏读课文,再次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投影映示“我”的感想。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课文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指读描写水杉林、竹林、刺槐林的句子。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5、灰椋鸟

  开始归林 归林时 归林后

  26.《水》

  设计理念

  《水》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原文题目为《饿水》。本文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所教学生自小生活在江南水乡,水源充足,根本体会不到缺水地区生活的苦涩。据此,教师积极创设有利于唤醒学生主观认知、构建主动学习的情境和活动,补充感性材料,紧扣 “水的珍贵”,通过品词析句,感悟交流,让学生在初读中整体感知,在交流中提升感知,在诵读中内化感知。

  一、 初读课文,感知场面,拨动情感

  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水有关的新课文。(板书:水)读题。

  2. 人们常把地球称为“水球”,但世界上多个国家仍然严重缺水,中国就是缺水国之一。作家马朝虎出生在我国一个缺水的地方,在他眼里,水是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3.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一遍。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4. 师:以你们的生活经历看,什么样的东西称得上珍贵呢?(交流)

  5. 我们生活在江南水乡,水源充足,谁都没有把水和最珍贵联系起来。作者为了说明水是最珍贵的东西,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幅生动的场面。学这篇课文,我们要注意留心场面。大作家茅盾先生教育我们,文章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就是整体阅读全文,了解大意;第二遍咀嚼,就是品词析句,理解文字意思;第三遍就是把自己的理解用朗读、用语言表达出来。请大家鸟瞰全文,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场面描写?(交流) 板书:百里路担水、下雨天洗澡、一勺水消暑

  设计意图:由课前图片自然导入本课学习,由“留心场面”贯穿全课的学习,学法渗透自然巧妙。

  二、 放手试读,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1. 指名学生读读这些场面描写。读得同学做到正确、流利;听的同学做到字字入耳,听出他读书中的优点。(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2. 认读文中的4个新词。请同学领读:水窖 储水 钥匙 一勺水

  3. 教师相机指导,“匙”读好轻声,出示图片理解“水窖”、“勺”,注意“勺”的字型,中间是一个顿点。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放手让学生试读,试读中明确朗读要求,力求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结合图片复现词语,理解并书写,词语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不枯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字效果。

  三、 精读第1节,品读“挑水”的辛苦,咀嚼“水的珍贵”

  1.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那一处很小的泉眼边。指读第1小节,其余同学静静思考,从哪些词、句中咀嚼到水的珍贵?

  2. 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1)“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补充:我们这里一吨的水费是2元3角5分,缺水地方一吨的水费超过五十元,而他们的年收入不到一千。

  (2)“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补充1:“十公里”,到泉边要走十公里,挑水回家又要走上十公里。老师课前做了一个调查,从我们学校到暨阳湖公园来回大约十公里,村民们为了挑上一担的水需要走学校到暨阳湖公园两个来回的路。多么辛苦的一担水。

  板:苦

  补充2: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半夜起来去爬山,爬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多么不容易的一担水。

  3.小结: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细细咀嚼,不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水的珍贵,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村民因缺水而痛苦的生活。小小的泉眼,遥远的路程,长长的队伍,包含了多少艰辛和沉重啊,所以作者说(引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补充相关内容,充实文本。对语句的反复咀嚼品读,感受语言的质朴和表达力。

  四、 精读第2节,品读“洗澡”的快乐,咀嚼“水的珍贵”

  1.一处很小的泉眼成了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这远远满足不了村民用水的需求。观看短片(播放《美丽的大脚》中期盼下雨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2.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期盼,多少个月月年年的等待,终于等来了这一场雨。指读,其余同学还是静静思考从哪些词、句中咀嚼到水的珍贵?

  3.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补充并评价。

  (1)家家户户建有水窖。

  (2)你读出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板书:乐

  (3)带着开心、兴奋、惊喜、快乐的心情自由读这段话。(出示孩子洗澡的语句)

  (4)补充:平日里,妈妈给孩子洗脸,只是朝脸上喷一口水,抹一下。一年中,只有夏天和过年时才给孩子洗上两次衣服。现在终于有水洗脸了,有水洗澡了,有水洗衣服了,怎么能不快乐呢?作者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这份快乐的心情?

  指导句中读好:“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张大嘴巴”、“吃”,表扬不光会咀嚼文字还会用朗读来表达的学生,在学生感悟基础上再诵读。

  4.孩子、大人在雨中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回澡,再来看看,田里的庄稼,家中的动物,路边的树木、小草也在痛痛快快地洗澡、喝水。发挥你们的想象,选择一个内容写一写,说一说。

  田里的庄稼________

  家里的动物________

  路边的树木、小草________

  5. 交流,师生评价。

  6. 下雨了,庄稼笑了,动物笑了,树儿笑了,孩子笑了,所有的动植物,包括干裂的大地都笑了,他们尽情地享受了雨水的抚摸,喝足了水,所以作者说(引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意图:对“洗澡”快乐场面的咀嚼理解,反衬了村民缺雨少水的艰苦生活。引发学生想象庄稼、动物、树木等洗澡的场面既咀嚼到了“水的珍贵”,又培养了学生“说、写”表达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五、 回顾全文,贯通学法,留下思考

  1.带着自己的理解,一起朗读1、2小节。

  2. 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留心了挑水、洗澡的场面,运用鸟瞰、咀嚼、表达的学习方法感受到了水是村里最珍贵的东西。齐读。课后,请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消暑”这一个场面。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挑水”、“洗澡”两个场面,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场面,让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第2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点,指明方向。

  板书

  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挑水  苦

  洗澡  乐

  表达  消暑

  习作7

  教学要求

  1.晴朗的夜晚,远眺皎洁的月亮,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妙的遐想。

  2.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4.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

  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关于月夜的插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想象。

  1.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晴朗的夜空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月缺月圆、繁星点点、流星飞逝……你们还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学生交流谈话)

  2.描述,激发想象:美好的情景总能激起人无限的遐想,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啊飞……

  二、激发情感,放飞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看月夜星空图,进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飞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思考、编撰故事。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期末复习必备无需下载(2015-07-14)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15-08-15)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2015-08-15)
  •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2015-08-15)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设计(2015-08-15)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