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29    阅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

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进行新课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问题2、如何理解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乡是不是自治地方?什么是自治机关?包括地方检察院和法院吗?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范畴。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属于民主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体系。

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问题3、什么是自治权?包括那些方面?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0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问题4、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78-79页内容。

问题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显著的优越性?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课堂小结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课后习题

A组题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除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外,还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据此回答1-2题。

1.《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上述规定表明(A)

A.民族自治地方有立法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有变通执行权

C.民族自治地方有经济自治权 D.民族自治地方有文化管理自治权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B)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B)

A.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B.坚持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组题

4.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l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繁荣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

5、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体现了(C)

①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该地方唯一的自治机关 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6、分析讨论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

(1)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3)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C组题

7.问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①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阐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欣赏歌曲,探究主题: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出主题。 歌曲中有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国家的五十六个民族为什么会和睦相处,像一家人一样?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歌曲《天路》中唱到“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另一个重要原因还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就是本节课需要探究的主题。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法制化的意义: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P77 如何理解民族自治地方? ⑵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省一级

设立区市的市级 县一级

注: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⑶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注意: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包括自治地方的检察院和法院。

②、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⑷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① 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 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内容: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知识拓展:

立法自治权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

经济自治权

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变通执行权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

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

文化管理自治权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近十年来,共计援藏干部2000多人,援助资金及物资101.66亿元(不含中央同期的117个援建项目的资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自治机关根据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有权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有权根据法律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等。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批准后生效。

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⑴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⑵ 现实情况: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⑶ 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⑷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制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误区警示】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有立法权。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性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问题总结:

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地基本政治制度?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⑴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⑵ 现实情况: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⑶ 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⑷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制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含义 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机关

含义

自治权

内容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四个“有利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掌握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时事政治事件,认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从而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话题导入:暑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去了我国西部旅游,回来后,他兴致勃勃的给大家讲起了一路上的见闻。突然,他提出来一个问题:我到的很多地方,为什么有的叫做自治区、自治州啊?它们和是省市有啥区别?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你能帮小明解释清楚吗?

二、推进新课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活动一:民族知识知多少:

我国的多少少数民族?他们的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满族、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多媒体呈现:

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民族团结: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民族共同繁荣: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活动二:说一说

多媒体呈现:

(1)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占我国人口8%的55个少数民族应选代表360人左右,并保证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从实际看,少数民族代表达415名,占总额的13.91%。

(2)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民族平等)

(3)为了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2000-2004年,国家实施了在西部地区投资总规模达8500亿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交通干线建设等一批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解读:

前提: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实行地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实行什么:区域自治

目的: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活动三:考考你

你知道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三级

(2)、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意义: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活动四:时事追踪

多媒体呈现:乌克兰局势、2009年3月14日,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讨论: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是,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 维护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尊重、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讨论: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做些什么?

(2)、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

始终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援助;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等等

(3)、我们中学生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不说有损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积极支持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在学校生活中,与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等

三、总结延伸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个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下,五十六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平等、团

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是,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地位

(3) 意义

4、 维护民族团结

(1)国家

(2)青少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第七课第二框题 08政治本二 安海远 0851021010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着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一) 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省级)、自治州(地级)、自治县(旗,县级)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0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1-82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扞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课堂总结:

本节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五、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六、 巩固练习: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

A.坚持党的领导 B. 设立自治机关

C. 坚持民族平等 D. 保障自治权

---答案:D

2、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

① 人民代表大会 ② 人民政府 ③ 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答案 A

3、2004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 ( )

① 维护国家统一 ②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③ 促进现代化建设发展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D 七、思考题:

1、分析讨论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得相同点和不同点?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