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1    阅读: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一)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单元复习课

八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郑州第八十九中学

政史地组

李继星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三

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用提纲法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

民是战争胜利之本

[教学重点]

整合重点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强化记忆,及时反馈。

[教学难点]

怎样在课堂45分钟内实现强化记忆和知识运用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 展示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图片,提问歌曲中的大别山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展示是什么时期的图片?

老师共同带领大家回顾解放战争的历史,请大家齐读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认

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

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

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4、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过比较国共两次谈判,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

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6、在课本中搜集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总结历史问题

的能力。

2

二、基础回顾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请学三位生回答课件中的基础知识,反馈矫正出示答案,给学生4.5分钟时间当堂记忆。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请学另外一组学生回答课件中的基础知识, 3

反馈矫正出示答案,给学生4分钟时间当堂记忆。

通过刚才的复习,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能否用于实战呢?能否从地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呢?请看屏幕上的四幅图,你能够说出其中一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就可以举手回答,并个同学讲讲你的理由。

三、细节强调

A

AB

CD

四位同学回答得很到位,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识图技巧,并且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同学们,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九年前,为例全民族的利益,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国共两次谈判给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请根据要求,小组讨论。

4

5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丰南区大新庄镇大新庄中学 王老师

一、背景描述:

1、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容,共两课即第17课“内战烽火”和第18课“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意义深远。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过程,最后推翻了国民政府,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学生分析:

(1)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并且借用图片、音乐、视频资料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2)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学生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初步学会在历史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合作探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②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③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

①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②掌握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变化情况,分析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并取得了最终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是学生感知和平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感知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五、教学过程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知道七七事变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贯穿全课,通过列表进行对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教具:多媒体资料 课件

四:学法指导:本单元讲的是抗日战争历史。复习时抓住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大史实。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考查形式多样,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

五、复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 自主温故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战争。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4.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6.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合作温故

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提问,合作探究,形成知识体系。

(三)考点导航

考点一:抗日战争

例1、(2012中考预测题)“为什么要在中国的邻土上进行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 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考点二:解放战争

例2、(中靠变式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了无数胜仗。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四渡赤水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上甘岭战役

(四)检测巩固

1、我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帝国主义国家垂涎欲滴。为了独占这一地区,1931年日本发动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来源:学.科.网Z.X.X.K]

3、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4、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以下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的战役是( )

A、卢沟桥血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材料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可爱的家乡,欢聚一堂”的?

(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导致“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请举出三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会受到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四)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

第17课 内战烽火

中考目标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知识点整理: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⑴抗日战争胜利。

⑵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原因

⑴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⑵为了欺骗人民。 3、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

⑴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⑵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4、谈判时间:1945年8月至10月 5、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 6、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7、认识: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

⑵国民党统治的本质是独裁和内战。

二、挺进大别山 1、时间:1947年夏

2、主要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3、出发地点:山东西南 4、进攻地点:大别山地区 5、选择大别山地区进攻的原因:敌人兵力空虚 ★6、意义:

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⑵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⑶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中考目标要求: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分析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整理:

一、三大战役 1、背景:

(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站,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2)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3)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3、主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概况:

5、意义:(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2、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 3、战果:(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月22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2、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战力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4、广大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如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用小车推出来的”) 5、军事进攻与政治用手段相结合。(如北平的和平解放)

第 1 页 共 3 页

练习巩固: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初期我国面临形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B. 日本宣布投降时,国民党军队少部分在西南、西北大后方 C. 美国对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2. 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 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B. 消灭中共领导的军事力量 C. 帮助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

D. 巩固美国自身在华利益

3.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A.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B.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力量强大

C. 内部准备尚未完成,为赢得备战时间 D. 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4. 1945年8月,毛泽东应邀赴重庆谈判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 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B. 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

C.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 赢得民主人士称赞

5. 被一些民主人士称为“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是 ( )

A. 郭促日本投降

B.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 C. 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

D. “双十协定”签署

6. 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是

( )

A. 周恩来

B. 赫尔利

C. 李宗仁 D. 陈独秀 7. 下列事件发生于1945年的是

( )

A. 国共“双十协定”签订 B.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C. 全面内战的爆发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8. 下列四位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 朱德

D. 贺龙 ( )

9. 1945年,经过重庆谈判,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签订了

( )

A. 《停战协定》 B. 《双十协定》 C. 《共同纲领》

D. 《和平建国纲领》 1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

A.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B. 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C. 1947年3月,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 D.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

12.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 )

A. 粉碎敌人全面进攻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中共进行三大战役

13. 全面内部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哪个解放区

( )

A. 东北

B. 陕甘宁 C. 中原

D. 山东

14. 抗日战争期间及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 ( )

A. 延安 B. 西安 C. 重庆 D. 北平

15. 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 ( ) A. 南京和重庆

B. 武汉和南京 C. 徐州和上海 D. 沈阳和北平

16. 1948年人民解放军进行主力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最主要表现是

( )

A. 人民解放军已消灭了国民党军队200多万 B. 国民党军主力已收缩到重要的战略要地周围 C. 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D. 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

17 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为截断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迅速攻占了 ( ) A. 锦州

B. 长春

C.沈阳

D. 大连

18. 以下辽沈战役中,曾出现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的城市是

( )

A. 北平

B. 锦州

C. 长春

D. 沈阳 19. 人民解放军人数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是在

( )

A. 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后 B. 辽沈战役之后 C. 淮海战役之后

D. 平津战役之后 20. 直接指挥淮海战役的将领是

( )

第 2 页 共 3 页

①刘伯承 ② 邓小平 ③粟裕 ④谭震林 ⑤林彪 ⑥罗荣桓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④⑥

( )

30 下列战役中,不是发生在解放战场期间的是 A. 辽沈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 )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 )

21. 淮海战役胜利的作用是 31.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的时间是 A. 1947年12月—1948年2月 C. 1948年11月—1948年1月

A.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重镇武汉 C. 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的阴谋 D.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22. 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争问题和减轻人民的

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 )

B. 1948年9月—1948年11月 D. 1948年9月—1949年1月

( )

32.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

B. 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了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 )

C. 人民群众从物资、后勤等各方面支持了淮海战役 D. 人民群众的支前小车使国民党害怕

33. 解放战争时期,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 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 )

( )

23. 三大战役中参加两次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是 A. 东北解放军

B. 华北解放军

C. 中原解放军 D. 华东解放军

( )

24. 1949年初,北平接受和平改编时的北平国民党军队总司令是 A. 张治中

B. 傅作义

C. 李宗仁

D. 杜聿明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 )

25. 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决战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34.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被解放的大城市是 A. 徐州→沈阳→北平→南京

D. 渡江战役

( )

B. 沈阳→徐州→南京→北平 D. 沈阳→南京→北平→徐州

( )

26. 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三大战役时机成熟的表现有 C. 沈阳→徐州→北平→南京

①国民党主力基本消灭 ②国民党主军收缩到重要的战略要地周围

③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 ④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取得优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35. 下列关于三大战役伟大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B. 为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C. 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D.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6. 1948年9月-1949年1月 的“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的战略决战。 这一次决战的主要战果是

( )

27.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的敌人数量按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 辽沈、淮海、平津 C. 淮海、平津、辽沈

B. 辽沈、平津、淮海 D. 淮海、辽沈、平津

A.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 )

B.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D. 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8. 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B. 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 D. 北平和平解放

37. 下列战役中,盐阜老区群众作出重要贡献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孟良崮战役

( )

D. 平津战役

( )

29.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黑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

38. 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辽沈战役首先攻占锦州,是为截断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 B.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 平津战役中经过激烈战斗,于1949年初解放了北平 D. 东北解放军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三大战役的胜利 D.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第 3 页 共 3 页

解放战争复习教案(五)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 主审人:★★★

一、【复习目标】

1、复习人民解放战争中的相关历史史实2、培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难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理清时序、知识整合】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1949)战略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1949.4.22-23 解放南京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五、【考点梳理随点巩固】 (一)重庆谈判

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 2、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 3、时间:,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2)转战陕北的时间: ;原因: 2、战略进攻阶段(1947.6)

(1)1947.6 、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2)意义:a、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揭开了进攻的序幕。

b、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3、战略大决战阶段:(1948.9)

(2)在平津战役中,北平获得解放的方式是: ,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是: (三)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1949.4)

1、1949年4月,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命令下达时人民解放军已打下的军事基础是 。

2、1949年4月23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六、【深度拓展 合作探究】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七、【课堂检测】

★ 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 A.《双十协定》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D.《国内和平协定》 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真实目的是:( ) ①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 ②欺骗人民,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到共产党身上 ③积极争取国内和平 ④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③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B.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5、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6、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7、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 9、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立

10、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 非选择题

11、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材料一中“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这一战略部署是在何时实施的?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指挥者是谁?

(3)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发表谈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七律诗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如何?

(2)结合材料二,请你列举最能证明毛泽东所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的三大决战?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一重大战役?

(4)毛泽东七律诗中所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它是何时解放的(年月日)?它的解放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11、

(1)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2)1947.6 刘伯承、邓小平(3)①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揭开了进攻的序幕。②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12、

(1)国民党实力强大,在军队人数、武器装备、拥有人口和地区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而共产党则相对劣势,各方面不如国民党 (2)辽沈战役 、 平津战役 、 淮海战役 (3)渡江战役

(4)南京 1949.4.23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