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2    阅读: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8页第八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的知识结构是:

认识“克”及天平 例1。

认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秤 例2。

解决问题 例3。

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次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

共计2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1课时

解决问题 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1000克=1千克。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质量单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生:一盒饼干110克,一桶洗衣液5千克。

师:昨天你们调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妈妈买的牙膏是9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0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师小结:这些都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准备的东西展示。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教学例1。

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

1.认识天平。

师:(出示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学生尝试活动。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生:盐比硬币重得多。

师: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学生交流,想一想。

师: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2.动手体验,认识1克。

(1)师: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小组相互掂一掂1克的硬币有多重。

(2)师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师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称一称。

小组合作称1克黄豆、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教学例2。

1.体验1千克。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师:你们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

(1)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

(2)观察老师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丰富对1千克质量的感知。

(3)估计1千克重的本子大约有几本?怎么验证同学们的估计准不准?

2.认识各种用千克做单位的秤。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见过其他的秤吗?

(1)体验几千克的质量。

拎拎2千克、3千克重的物品,说说你的感觉。

(2)估计一叠本子的质量。

四、体验克和千克的关系。

1.猜测。

师: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猜测。

2.使用盘秤验证。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

一袋盐重1千克,1袋砂糖重500克,两袋砂糖正好是1000克,即:1千克。 得出:1千克=1000克。

教师小结: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生答: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五、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理解斤和两的实际意义。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表

示。

1000克=1千克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估一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感受估计物品质量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估一估时不能随便估,要根据生活实际,展开思维进行估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笑话。

师:小明的爷爷昨天收到小明写来的一封信,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我们也来看看这封信好吗?

爷爷:

您好,

我已经9岁了,身材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3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小明 2015.5.8

师:爷爷为什么笑了?你能帮小明改一改吗?

小组合作改一改。

师:现在王奶奶也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做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呢?

二、探究体验

出示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师:你发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小组内讨论,想办法解决。

提示:动脑想一想、估一估。

1.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及结果。

生:苹果大小不一样,要根据苹果大小来估计。

学生活动来称一称一般大的苹果几个重1千克,几个重中等个的苹果重1千克。

2.班内评比交流,哪个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选择最优、最合理的方法。

师生小结:估一估时不能随便估,要根据生活实际进行估计。

三、巩固练习

1.一个桃子重200克,( )个桃子重1千克。

一个5分硬币重1克,( )个5分硬币重10克。

2.估一估30个鸡蛋重多少千克。

独立估一估,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汇报。

四、课堂检测

1.一个苹果重150( ) 一个南瓜重4( )

一个排球重450( ) 一个西瓜重5( )

2.小小法官。

(1)一个乒乓球约重三克。 ( )

(2)小胖今年七岁约重三十克。 ( )

(3)一袋洗衣粉约重280千克。 ( )

(4)一包感冒冲剂约重10克。 ( )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包括导语、《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和语文园地八;其中除《数星星的孩子》是老课文外,其余都是新课文。本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本组的学习,我们与学生一起走进科学世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数星星的故事,教学重点主要以分角色感情朗读为主。

《爱迪生救妈妈》讲述了一个机智的故事,发明家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因为光线太暗,无法做手术,爱迪生找来许多镜子,利用镜子将光线聚集在一起,使医生完成手术,教学中也以自由朗读为主,以感情来朗读来感受爱迪生的聪明机智。

《恐龙的灭绝》讲述了恐龙灭绝的两种说法,一是寒冷说,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消失了,二是撞击说,恐龙找不到食物,灭绝了,在教学中可再补充一些恐龙的资料,提高学生的探索的兴趣。

《阿德的梦》讲述了阿德的神奇的美梦,坐着宇宙飞船到月球上去,教学中以默读为主,强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中拿出雪糕,会冒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科学。

教法、学法

1、教法:通过多种方式读,让学生体会、感悟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学法: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

本单元课程预计安排14-15课时,其中课文安排12课时,作业讲解2-3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掌握新的生字、生词;

2、通过自由泛读,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3、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张衡童年对天文执着的爱好,感受研究天文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培养研究天文的乐趣。

【重点,难点】:

1、 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同学们,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星?请大家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星星。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课文里面有个数星星的孩子,他的名字叫什么?请打开课本读一读,讲一讲。

3、齐读课题。

齐读后了解,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教师巡视)

2、同桌读课文,解决生字。

3、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小组读课文,互评。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检查生字

(1)、师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并指名读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3)、游戏“猜字”。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教师巡视)

四、学写生字

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

1、同桌互相指认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字。

4、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写的。

四、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默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天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口头组词,齐读。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集体评议。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

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3)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把所想到的描述出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

(2)提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

(3)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并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

(4)指导感情读文,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

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 ),叫( ),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 ),总是绕着北斗星( )。

(6)、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提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理解“果然”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

2、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六、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天文学家

七、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作业。

30、爱迪生救妈妈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掌握新的生字、生词;

2、通过自由泛读,大致了解爱迪生借镜子的目的;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爱迪生的聪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爱迪生的聪明。

【重点,难点】:

1、 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课:

1、出示镜子,镜子可以用来做什么?镜子可以用来救命,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呢?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三)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第8单元[1]

第 八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要求: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单元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

克和千克 2课时左右

课题一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

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

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3、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天平、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钱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钱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5)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棵轻。

三、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

6、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千克或是1克的? 7、认识常见的秤:

(1)出示图: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秤吗? (2)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秤?

(3)认识常用秤上的数值:(kg表示千克,g表示克) 8、做一做。

(1)找一些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

(2)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 三、课上练习: 1、补充练习:

1千克=( )克 2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8000克=( )千克 2、书上练习:

1)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2)计量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千克和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克、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克

教学反思:

课题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的认识。理解

1千克=1000克。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3、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填空:

2千克=( )克 5千克=( )克 4000克=( )克 7000千克=( )克

3、提问:谁能说说哪些物品1克重?称量什么物品用克作单位?哪些物品1千克重?称量什么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

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钩秤。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 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 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

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三、课堂练习:

1、把昨天调查的结果填在书上。

2、下面的物品有多重?连一连。 见书第106页。 3、在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填上“>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 = ”。

2千克克 5千克克 千克 2500克千克

4、他们说得对吗?试一试。

思考题:丽丽、红红、小芳三人称体重,每次两人一起称,一共称了三次情况如下: 称重人 体重

丽和红 54

红和芳 56

丽和芳 50

你知道她们的体重各是多少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课题三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重量的估测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估测出大致的结果。 3、利用所学乘、除法对多个物品进行估测。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3、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天平、实物等。

一、复习。

1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克和千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说一说用“克”称量什么物体?用“千克”称量什么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重1千克?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鸡蛋? 2、填空。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会写“斗、玉、组”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重难点:标1、标2。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张衡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29课,大家齐读课题。(看文中插图),你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吗?(张衡)谁是张衡?另外两个是谁?在数星星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师范读课文。请生说说张衡在数星星时发现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勾出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它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指名当小老师教读生字、齐读。

3、同桌互相考生字,指名读,开火车检测生字。

4、指名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5、给生字组词。说说它们的偏旁部首和结构。

四、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孩子可爱的词语、句子。

2、 四人小组讨论:哪些句子、哪些词语写出了他的可爱?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3、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指导朗读。

4、小组讨论:他的爷爷奶奶为什么喜欢他?你喜欢他吗?

5、学了课文,你最想对谁说什么?

比如:我最想对张衡说,你真是个认真的孩子!

我最想对张衡的奶奶说,你的孙子多了不起啊!

6、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7、齐读课文,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8、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评议。

9、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回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张衡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二、引导复习课文大概内容。

三、交流收集的有关张衡的故事。

四、学习会写的字。

1、以“我的发现”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

(1)我发现了几个翘舌音的字:勺、珍、珠、数、睡,还有两个平舌音的字:组、钻。

(2)我发现了记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换成点:;“玉”就是“王”字加一点或者“宝”字去掉宝盖儿;“组”就是“祖国”的“祖”左边换成绞丝旁。

(3)我发现了把字写美观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睡”字就是让“目、垂”“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儿。读要求写的12个字,并进行书空练习。

2、用生字口头组词。

3、老师示范写字。学生书空。

五、生描红练习,注意写字的姿势。

六、作业:1、熟读课文,听写生字。

2、预习30课。

板书设计:

一直

总是

29、数星星的孩子 一夜 认真、可爱 (张 衡) 几次 (天文学家)

慢慢地转动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教学后记: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地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

30、爱迪生救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油、检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是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重难点:标1、3。

课前准备:收集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了解他小时侯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以及他长大后在科学发明上的伟大贡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侯的故事。请听老师读课文,看看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二、师范读课文。说一说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合作学习我会认的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全班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车检测生字。

四、齐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读通顺、流利。

五、我会填。

上医院已经来不( )了,爸爸很着( )。

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 )了很多工(

。 )

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五)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单元分析

单元内容: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教材简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的“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质量的机会,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要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单元难点:

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结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基础。

(2)通过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人教二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第一课】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②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学习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学习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学习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载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③展示交流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找一找: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请找一找,掂一掂,你找到了什么?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①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3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习重点: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学习准备:

小黑板、主题图、盘秤、苹果。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填空。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常用( )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 )表示。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一筐苹果重20( ) 一个乒乓球约重( )

一只鸭子约重2( ) 5只鸭子大约重(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①读题

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②怎样解答

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③汇报交流。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20÷5=4(千克)

(2)解答正确吗?

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

分组讨论

②交流方法。

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的苹果。 ③学生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二十第9题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作业设计:

指导丛书练习

板书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5=4(千克)

答: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4千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