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2    阅读:

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一)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水珠从哪里来教案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5 节《水珠从哪里来》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难点

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3个玻璃杯,清水,冰块,抹布(纸巾)。 六、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刚才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的杯子里都装入了一些冰块,让我们一起期待奇迹的发生„„„,请大家认真观察杯子的外壁,你发现了什么?

(2)发现问题:那对于外壁上的这些小水珠,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做出假设

(1)引导做出假设:

这些水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猜一猜这些水珠的来源,比如说:水珠可能是从„„„(板书:假设) (2)学生自主猜测: 预设:

1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 ○

2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 。 ○

3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

„„„

3、分析假设【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

(1)分析假设:这些假设都合理吗?

你们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假设进行分析,判断一下吗? (2)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如:

1 “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 ○

2“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溢出来的 ” 因为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溢出来 。 3不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因为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

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

(3)修正假设:

大家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知道杯子外壁上的水珠不是杯内的冰块融化形成的,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怎么办呢? 4、实验验证

(1)设计实验方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上,为了证明我们的假设是合理的,我们常需要设计对比实验来进行验证,既然是对比实验,我们拿什么把使杯壁上形成水珠的物质和冰进行对比呢?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是什么?实验中要观察什么呢?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制定各个小组的实施方案。

“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实施方案(分组制定实施方案,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2)交流实验方案

从同学们充满自信的笑容里,我知道你已经设计出了好的方案了。哪一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呢? 预设:

1实验材料的选择(杯子中分别放入水、冰块或空气) ○

2实验的相同条件:○杯子要完全一样并放在同一地方„„„,不同条件是杯子中装入的东西不一样。

3实验中要观察杯子的外壁是否出现小水珠。 ○

【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

(3)明确“实验要求”

有了好的实验方案还不能急着动手,大家先来看一下“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轻拿轻放。 ○

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

3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求助。 ○

(4)选择实验材料【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

老师这里有个实验小超市,请小组长到这里来选择你们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5)实验观察记录

“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帮助)

(6)交流实验成果:

1师:实验都完成了吗?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 ○

2小组交流实验成果。 ○

3师:○为什么装水和装空气的杯子外壁都没有出现水珠,只有装冰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呢?冰具有什么其他东西所没有的什么特征吗?(冷) 5、修正假设

(1)又是什么东西遇到冷产生小水珠并附着在杯壁上呢?(水蒸气) (2)经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我们能在此修正我们的假设吗?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板书: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3)师小结水珠形成的条件是:水蒸气,冷。 6、解释应用:

(1)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见过类似的现象呢?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你们所看到的现象吗?

(2)对于水蒸气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水蒸气和小水珠的秘密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们还把小水珠请到了课堂上,大家请看。(出示视频材料)

水蒸气、小水珠、云、冰、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又是什么使它们之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呢?大家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回去后查阅资料,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的“水和水蒸气”中继续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7、总结回顾

同学们,回首刚才的探究过程,我们能总结一下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吗?(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的过程,知道了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珠)爱迪生经过了一千多次的实验才发明出了电灯,在科学的道路上要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就算跌倒了100次,也能101次再站起来。

五、板书设计

5、水珠从哪里来【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

假设-------验证:

-------修正:冷 小水珠)(对比实验)(水蒸气

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水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课件吧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3.学生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

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课件

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珠从哪里来》习题

《水珠从哪里来》习题

一、判断:

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我们能在窗户玻璃外壁一层看到水珠。 ( )

二、选择:

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 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

C.可能是加水的时候漏出来的 D.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三、填空:

我们观察到装有冰的杯子外面会出现( ),这种现象叫(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