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6    阅读: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一)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综合测试题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综合测试题 第1页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4分)

1.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负数 B、正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C) 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D) 无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如图,AB∥ED,则∠A+∠C+∠D=( ) ABA.180°B.270°C.360° D.540°

DE4.计算22的结果是( ) 3

441(A) (B)-4 (C) (D) 334

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

A.(x-1)(x+1)=x2-1 B.(a+b)2=a2+2ab+b2

C.x2-x-2=(x+1)(x-2) D.ax-ay-1=a(x-y)-1

6.把多项式2ax-10ay+5by-bx分解因式,结果是 ( )

A.(x-5y)(2a-b) B.(x+5y)(2a-b) D C.(x-5y)(2a+b) D.(x+5y)(2a+b)

7.如图所示,△ABC平移后得到△DEF,已知∠B=35°,∠A=85°, 则∠DFK=( ) EC B F

K (A)60°(B)35°(C)120°(D)85° A 8.下列等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10C

A.a10a9a B.x3x2x

C.(3pq)26pq D.x3x2x6

9.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ac>bc

C.|a|>|b| B.ac2>bc2 D.ac2≥bc2

10. 已知8a3bm÷28anb2=22b,则m、n的值为( ) 7

A.m=4,n=3 B.m=4,n=1

C.m=1,n=3 D.m=2,n=3

11.若0<x<1,则代数式x(1-x)(1+x)的值一定是( )

A.正数 B.非负数 C.负数 D.正、负不能确定

12.2m=3,2n=4,则23m-2n等于( )

A.1 B.927 C. 88D.27 16

22 , 3.14 , 0.3030030003 , 0.10101010 „中,无7

移到位置(2),应该先向_____平移_____格,

0.0000000000010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24分) 13. 在实数—2,, ,27,理数有______ 个。 14.如图,方格纸中的三角形要由位置(1)平再向______平移______格; 15.人体内有种细胞的直径为

个数为 米。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综合测试题

17.若(a1)b10,则a2006b2007_____。

18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第2页 2

19. x

xyy

yx= a

1 b 20.当x 时,分式

21.若方程 1有意义。 x4x3m=+2 有增根,则 m=_____。 x1x1

xy=_______。 xy

23.如图,∠1 = 60°,a∥b , 则∠2 = 度。 22.计算xyx2



24.为了解用电量的多少,李明在六月初连续几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记录如下: 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是 度。

三、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每小题3分,共6分):

7x46x2

25. 4x55x4; 26. 2x1 

4x

37

12

四、计算或化简(每小题4分,共32分)

27. (124xy)·(-12x2y2)÷(-x3y) 33

28.(m3n)-2 • (3m-2n-3)-2 (要求将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数指数的形式)

29.

2230. (2x+y)2-(2x-y)2 31. mnmnmn 

32. 用乘法公式计算:

(1) 9992-1 (2)20062

a21x2

(2)(1) 34. 33. -x-1 a1a1a1x1

五、分解因式(每小题3分,共6分)

35. (x-y)2-x+y 36. 4a2+6a-3b-b2

六、解分式方程:(每小题4分,共8分) 37.53x2162= 38.=1 2x3x1x2x4

七、解下列各题(共50分)

39.(图形变换题):把如图所示的方格中的“机器人”图形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在方格中画出最后的图形(4分)

40.不求根式的值,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6分)

(1)

(2)

1 5

42.若xy9,

43. 填空并完成以下证明(4分): BHFCDAE

xy16,求x2y2。(4分)

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求证:CD⊥AB.

证明:∵∠1=∠ACB(已知)∴DE∥BC( )

∴∠2= ( )

∵∠2=∠3(已知) ∴∠3=

∴CD∥FH( )

∴∠BDC=∠BHF( )

又∵FH⊥AB(已知)

44. 已知,如图,AD∥BC,∠B=

由)(4分)

E AB

45.如图,已知DE//BC,BE平分∠ABC,∠C=55°,∠ABC=70°,求∠BED与∠BEC的度数(要有说理过程)。(5分)

46.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钟后,B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已知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6分)

D70°,∠C=60°,求∠CAE的度数.(写理A

E

C

47.下图是明明作的一周的零用钱开支的统计图(单位:元)(5分)

12

10

8

6

4

2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分析上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 周几明明花的零用钱最少?是多少?他零用钱花得最多的一天用了多少?

⑵、 哪几天他花的零用钱是一样的?分别为多少?

你能帮明明算一算他一周平均每天花的零用钱吗?

⑵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多少?

⑶你认为哪个统计数据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测试题答案

1.D 2.C 3.C 4. D 5.C 6.A 7. C 8. A 9.D 10.A 11. A 12.D 13.2个 14.右,2;上,3 15. 1.05×10-12 16.3,2 17.0 18.a≤2 19. 1 20.x≠4 21.-2

n4

22.-xy 23.120 24.120 25. x9 26. 2x2 27. xy 28. 9m2

1129. 4 30. 8xy 31.m2 –n2 32.(1)998000 (2)4024036 33.1+ 34. ax1203

35.(x-y)(x-y-1) 36.(2a-b)(2a+b+3) 37.x=-14 38.x=-2 39.略40.(1)>(2)>

41.略 42.49 43.略 44.略 45.350 900 46.设A速为xkm/h,则B速为3xkm/h,

151540 解得x=15,3x=45。 x3x60

47.(2)=6 48. (1)=75000÷35≈2143;中位数为1500,众数为1500 (2)≈3271; 由题意,得

中位数为1500,众数为1500;中位数和众数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它反映大部分员工工资状况。

45. 解:∵∠ABC=70°(已知),BE平分∠ABC ∴∠1=1∠ABC(角平分线定义) 2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二)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配套试题

如何学好数学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

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

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

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

“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不怕难题,就怕生题。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

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会总结,还要勤总结。多总结知识内容,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思想。一方面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第六章 实 数

一、知识总结

(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

(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 即:≥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的没有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2)表示:a的立方根记作a,读作“三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

(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

(二)实数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分类:(1)按定义分(略) (2)按正负性分(略)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

6、实数的运算: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7、实数大小:(1)正数> 0 > 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3)数轴上不同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平方法、作商法、倒数法、估值法

二、解题实用

1、1.41421【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2、2a

3、1.73 2 2.236 aa 2a3aa 33 aa b0 b三、典题练习

1、的平方根是 ;-3的算术平方根是 ;-32的立方根是 。 2

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如果一个 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

3、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与他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4、下列各数中一定为正数的是 (填序号)

① x ② ③x2 ④ x1 ⑤ x1

5、当x<-1时,x2,-x,-x3和

6、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的大小关系 。 x

12-2- 21与 3与2 4-4

511与- 27

7、-的绝对值为 ,相反数为 ,倒数为 。

8、已知x3,y为4的平方根,xy0,求x+y的值。

9、已知0,求x2+y的平方根。

10、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为2a-1和a-5,则这个数是 。

11、a为的整数部分,b为的小数部分,则a+2b的值为 。

12、若2011-aa,试求a-2011的值。(提示: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 2

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及其性质【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1、不等式:

(1)定义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ab. cc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性质4:如果ab,那么ba.(对称性)

性质5:如果ab,bc,那么ac.(传递性)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ab. cc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三)
7.4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7.4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授课教师:张士中 授课班级:七(2)班 授课时间:2013.3.26

7.4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待时间最短。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会与同伴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 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排队等待的现象,如医院挂号付费、银行办理业务、车站购票等。有时由于排队的人很多,人们将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等,给他们带来很大影响;如果开设太多窗口又会造成浪费。

如何使投入资源较少,而顾客对服务又比较满意,这就需要研究排队问题,下面我们一块来研究最简单的排队问题。 二 新知探究:

问题1:某服务机构开设了一个窗口办理业务,按先到达先服务的方式服务。该窗口每2分钟服务一位顾客,已知当窗口开始工作时,已经有6位顾客在等待,在窗口开始工作1分钟后,又有一位新顾客到达,且预计以后每5分钟都有一位新顾客到达:

(1)设e1 e2 e3 e4 e5e6表示窗口开始工作时已经在等待的6位

顾客,

c c cc

1

2

3

4

„表示窗口开始工作后按先后顺序到达的新顾客,完

成下列表格:

出他的到达时间

(4)在第一位不需排队的顾客到达之前,该窗口已经服务了多少位顾客?为这些顾客服务共花费多长时间? (5)求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3)由表格可知c5是第一位到达服务机构而不需要排队的顾客,他的到达时间是21分钟。

(4) 10位顾客,共花费了20分钟。

(5) (0+2+4+6+8+10+11+8+5+2)÷10=5.6分钟

上面问题中,如果问题的条件变复杂(如,当窗口开始工作时已经有很多顾客在等待),使用列表方法就很不方便,你能否用代数式表示出上面的数量,总结上面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问题2 问题1 中,当窗口开始工作时,已经有10位顾客在等待,且当新顾客cn离开时,排队现象消失,即cn1为第一位不需要排队的

新顾客:

(1)在第一位不需要排队的“新顾客”cn1到达之前,已经服务了多少位顾客?共花费了多长时间?

生答:10+n位; 2(10+n)或2n+20分钟 (2)“新顾客”cn1到达时间是什么?引导学生从问题1中的表格找出表达式 生答:5n+1

(3)“新顾客”cn1到达后不排队的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39页右下角方框内文字,寻找答案。

生答:在“新顾客”cn1到达之前,该窗口为顾客服务时间小于等于“新顾客”cn1的到达时间。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2n+205n+1

19

n

3

师问:问题解决吗?能否确定n+1的值?还需要什么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新顾客”cn到达之前,该窗口为顾客服务时间大于 “新顾客” cn的到达时间。 2n+18>5n-4

22 3

所以 n=7,n+1=8 即第八位新顾客不需要排队。 三 归纳总结:

请学生小组选代表谈谈解决问题后的感受,教师再概括总结归纳: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会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本节我们就是建立并利用不等式模型解决问题的。 四 课后作业:

请你选择一个排队现象进行调查,并就你调查发现的问题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n<

7.4 《综合实践 排队问题》知识解读与说课设计

《综合实践 排队问题》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中新增加的内容,所涉及的“平均等待时间”是排队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服务质量指标,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排队等待的现象,例如,到医院挂号付费、银行办理业务等,除了上述有形的排队,还有大量的无形的排队现象。例如,生产线上的原料等待加工工,因故障停止运转的机器等待工人修理等。

某些场合下,由于排队的人很多,人们将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等待,这使人们的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四)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卷

合肥大地学校七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共10题 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算术平方根是4 B.两个无理数之和必为无理数

C.近似数3.0与3的大小不能确定 D.最小的自然数是1

2、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为( )(AB=AC)

A.-2- B. -1- C. -2+ D. 1+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m²+m³=m5

B.(-bc)4

÷(-bc)²=b²c² C.-(-3a²b)4

=81a8b4

D.-2(a+b)=-2a+b

4、若2X=3.4y=5,则2x-2y的值是( )

A.-2 B. C. D.

5、已知:x²+3x+1=0,则x²+的值是( )

A.5 B.7 C.9 D.10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6、已知:a.b为常数,若ax+b>0的解集是x<,则不等式bx-a>0的解集是( )

A.X>-3 B. X<-3 C. X>3 D. X<3

7、若不等式组

a

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 a≤1 C. a>1 D. a≥1

8、平面内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

A.3个 B.1个或3个 C.1 个或2个或3个 D.不一定是1个、2个3个 9、若平行直线EF、MN与相交直线AB.CD相交线成如图所示图形,共得到同旁

内角( )

A.4对 B. 8对 C.12对 D.16对

第9题 第14题

10、已知25x=2000,80y=2000,则+等于( )

A.2 B.1 C. D.

二、选择题(共4题 每题5分)

11、在与之间写一个无理数__________________

12、关于x的方程=1+无解,m=__________________

13、关于x的多项式2x²-11x+m分解因式后有一个因式是x-3则代数式

(m-15)(m²+7m)+8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14、直线 AB‖CD ∠EFA=300 ∠FGH=900 ∠HMN =300 ∠CNP=500 ∠GHM=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 每题10分)

15、先化简:÷(a+),当b=-1时,请你为a任选 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

16、已知:ax+by=3 ay-bx=5 求(a²+b²)(x²+y²)的值

17、已知(2014-a)(2012-a)=2013,求代数式(2014-a)²+(2012-a)²的值。

18、足球比赛的记分方法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球队在某个赛季要比赛14场,在前8场比赛中,该队至少输了一场,且积分为17分。

(1)这支球队在前8场比赛中至少胜了多少场?

(2)这支球队打满14场且积分不低于29分就能保证出线进入下一轮比赛,请你分析一下该队至少要能胜多少场,才能保证出线。

19、有浓度3%、8%、11%的甲乙丙三种盐水各为50kg\70kg\60kg,现在用甲乙丙三种盐水配制浓度为7%的盐水100kg,则丙种盐水最多可用多少千克? (盐水浓度=)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五)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经典版)

如何学好数学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

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

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

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

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

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

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

“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不怕难题,就怕生题。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

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

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会总结,还要勤总结。多总结知识内容,总结

解题方法,解题思想。一方面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第六章 实 数

一、知识总结

(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

(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 即:a≥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 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2)表示:a的立方根记作a,读作“三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

(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

(二)实数【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分类:(1)按定义分(略) (2)按正负性分(略)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

6、实数的运算: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7、实数大小:(1)正数> 0 > 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3)数轴上不同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平方法、作商法、倒数法、估值法²²²²²²

二、解题实用 1、a2a

2、aa 2a3aa 33ab abaa b0 b三、典题练习

-3的算术平方根是 ;1的平方根是 ;2 2的立方根是 。3

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如果一个 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

3、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与他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4、下列各数中一定为正数的是 (填序号)

① x ② x1 ③x2 ④ 3x1 ⑤ x1

5、当x<-1时,x2,-x,-x3和

6、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与2-2 21与 35与2 4-1的大小关系 。 x4

511与- 27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4综合与实践】

7、7-2的绝对值为 ,相反数为 ,倒数为 。

8、已知x3,y为4的平方根,xy0,求x+y的值。

9、已知x3y-20,求x+y的平方根。 2

10、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为2a-1和a-5,则这个数是 。

11、a为5的整数部分,b为的小数部分,则a+2b的值为 。

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及其性质

1、不等式:

(1)定义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略)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有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这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的步骤:

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 ⑵设未知数→ ⑶列出不等式(组)→

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 ⑹作答。

二、 解题技巧

1、特征解问题:

解题步骤:把原式中的要求的量(以下简记为m) 当作已知数,去解原式——→得到原式的解(含m)——→根据解的特征列出式子(关于m的式子)——→解出m的值。 例:已知ax2x1的解集为x1,求a的值。

解:解不等式ax2x1 ²²²²²²把a当作已知数,去解原式 得xa1 ²²²²²²得到原式的解(含a)

则a-11 ²²²²²²根据解的特征列出式子

解得a2 ²²²²²²解出a的值

三、典题练习

xm1

1、若关于x的不等式x2m1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若无解呢?

2xy1m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x2y2的解满足xy0,求m的取值范围。 

3、解不等式(组)

2x53x,(1)x2x (2)-5<6-2x<3 32

3x2yp1,4、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y,求p的取值范围。 4x3yp1

xb0

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2x45的整数解共有3个,求b的取值范围。

6、已知a是自然数,关于x的不等式组3x4a,的解集是x>2,求a的值。 x20

7、某种商品进价为150元,出售时标价为225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品准备降价出售,但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0%,那么商店最多降价多少元出售商品?

8、某零件制造车间有20名工人,已知每名工人每天可制造甲种零件6个或乙种零件 5个,且每制造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50元,每制造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60元。在这20名工人中,车间每天安排x名工人制造甲种零件,其余工人制造乙种零件。

(1)若此车间每天所获利润为y(元),用x的代数式表示y。

(2)若要使每天所获利润不低于24000元,至少要派多少名工人去制造乙种零件?

第八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一、知识总结

(一)幂的运算:

mnmn1、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aa

mnmn2、同底数幂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aa

3、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

mnamn mm4、积的乘方: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abab

0注:(1)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1;a1 a0

(2)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p为正整数)指数幂,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