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7    阅读: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一)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徐悲鸿励志为中国人争气而勤奋刻苦

学习的可贵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探究励志原因。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第6课,板书,齐读课题。

2、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徐悲鸿立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呢?(板书:

立志)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齐读。

4、徐悲鸿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志向呢,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相信你会

找到答案的。

5、 交流。

师:(侮辱、瞧不起)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种侮辱?注意他的口气,谁来读?

师:他仅仅是在嘲笑徐悲鸿一个人吗?(你们中国人„„) 那是在侮辱我们的民族,羞辱我们的国家啊!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哪,听了这话,我们心里?

师:(稍停,压低嗓音)然而同学们,有一段历史你们或许并不知道,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老百姓生活十分疾苦,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可言,我们中国人在国外也是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看不起的。此刻,徐悲鸿他也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齐读——(靠争论„„!)他心中有着满腔的愤怒,但他很快冷静了下来,他深深地知道,范读——(靠争论„„!)谁再来读?(声音响不代表决心大,你读出了他内心的坚定!)徐悲鸿在心里默默地、默默地发誓——齐读(必须„„!)

二、赏词品句,感悟励志过程。

1、徐悲鸿将满腔的愤懑化作了不懈的力量,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用怎样

的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4—6自然段。

2、同学们读得多专心,多投入啊,你们一定被徐悲鸿感动了吧。再一次默

读4—6自然段,看看徐悲鸿学画的画面有哪些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

3、读书交流。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他像一匹„„)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尤其擅长画马。看,这就是徐悲鸿画的骏马,四蹄有力,鬃毛飞扬,老师看着看着,(稍停)怎么觉得这匹马和徐悲鸿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啊——徐悲鸿不就是这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吗,这匹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最好的写照吗?

师:再来读这段文字,读—— 看着这幅图,你会自然地想到了这句话,谁都记住这段话了,大家齐背——

师:这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是如何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谁来接着读第五段。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每逢、就)老师读这个句子也很感动,老师读着这个词的时候( )仿佛看到„„好不容易一个节假日,别人都去休息,去放松了,可是徐悲鸿呢?他丝毫没有放松,读出他的勤奋。

(画呀,画呀,一整天)你写作业,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五个小时,你有什么感受?徐悲鸿呢,每天早上,博物馆的门还没开,他就已经——晚上,人家催着要关门了,他还——画着画着,肚子饿了,他——(有这样一段资料,指名读) 他每天画画的时间多达10多个小时,忘记了休息,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他是如此的用心,这就叫“潜心”(板书)。

师:此时此刻,一个怎样的徐悲鸿出现在你的眼前?(板书:勤劳刻苦,发愤图强„„)5,6小节,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徐悲鸿攀登在绘画艺术的山路上,他要登上最高处,让所有的人重

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谁再来读这一小节,读出这一路的辛勤,这一路的汗水。齐读。

三、理解熟语,感受励志结果

1、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7、8

小节。

2、徐悲鸿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这就是——轰动。他的付出,他的努力

没有白费,这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出示)

3、此刻,巴黎的展厅里是多么热闹的一番景象啊,这边一些外国知名的绘

画大师们聚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徐悲鸿的画,一边说些什么? 当他们知道这幅画竟然出自一个中国人之手,他们震惊了!„„那边围着几个徐悲鸿的好朋友,他们深深地知道徐悲鸿的成功来之不易啊,他们会说„„此时,那个外国学生也来了,他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出示,齐读)

4、在这里,(出示)“泰山”是指—— (徐悲鸿,更指像徐悲鸿一样有才

能的中国人)

5、此刻,我们再来看看徐悲鸿立下的志向(出示:必须„„!)他实现了

这个志向吗?“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

师:真正的中国人是像徐悲鸿一样勤奋刻苦的人,是有骨气的人。

四、拓展小结、情感升华。

1、当时,徐悲鸿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这是一条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振奋的消息。可此时,远隔万里的中国人民却全然不。国内的大小报社,也都期待着能够有一篇关于徐悲鸿学画的长篇报道从巴黎发回,来长长咱中国人的志气!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板书副标题:——记青年画家徐悲鸿)你会用怎样的新闻标题?让人一看,就觉得扬眉吐气了。

2、现在,谁能说说“立志”与“励志”有什么不同吗?

师:如果说“立志”是站在山脚下仰望理想的高峰,“励志”则是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勇攀高峰,它需要坚守清苦的生活,它更需要勤学苦练的精神。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一个有一身傲骨的中国人。

板书:

徐悲鸿励志学画 立志

潜心 勤奋刻苦 发愤图强 „„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二)
徐悲鸿励志学画公开课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励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充分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争气争光,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质疑:(课件课文中的奔马图片),你们知道是谁画的?(生答:徐悲鸿!)

2.激趣:你们了解徐悲鸿吗,谁来交流?

师相机点评:你知道的真多呀!说说怎么查到的,你不但爱学习,还很会学习。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了解主人公,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哟!如学生所谈有限,师相机补充:打出投影,师读。

3.揭题: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关于徐悲鸿的故事,题目是——(生齐读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指导写“励”。“励”下的“万”红笔描出。书空。

4、揭题、释题

(1)再读课题,哪个是关键词?这叫题眼。读文章抓住题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理解文章。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励志”是指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把书打开,自由放声地读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出示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哪些节分别写了徐悲鸿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可以在书上做记号。

三、检查预习。

大家学习热情很高,要表扬。但老师还是要检查一下才放心。

1.(课件出示)认读生字词:一二类分开读。

这是一类生字词:绘画 承认 疲倦 陈列 租阁楼 一杯开水 购买 成绩 错误 自己读一读,红色的生字哪些字容易读错或写错,你能提醒大家一下

吗?齐读。

这一组是二类字生词,有点难,会读就行。开火车读。我提醒一个“嫉妒”的“嫉”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还有谁也要提醒?

2. 生字大家会读了,也会写了,相信朗读课文难不倒大家。

出示: (1)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

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3. 哪些节分别写了徐悲鸿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四、课文精读

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1.读读1-3节,那句话说明了徐悲鸿要立志学画?用浪线画出来。

(1)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你们真会读书!

出示第三节,“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齐读。“别人”和“他们”指谁?外国人有什么偏见,原来他们是怎样认识中国人的?

再读1——3自然段,用浪线在书上画出答案。

(2)交流,课件出示: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的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外国学生的话什么意思呀?(天堂,字典上指美好的生活环境,文中条件最好的学校。这句话意思是中国人不行,愚蠢,没有才能,就算到了条件最好的学校学习,也不会成才的)

从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那些词语中读懂的?““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 “你们中国人”“就是„„也”所以这段话要读出嫉妒、傲慢、瞧不起的语气。谁再来读读?请同学们注意这儿“你们中国人”,他嫉妒徐悲鸿,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要说“你们中国人呢”(外国人歧视的不仅是徐悲鸿一人,而是所有的中国人!)

教师叙述:同学们,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我们中国人在国外是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看不起的。

(3)因此,出示:“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这里“必须”什么意思?这个词让你读懂了什么?(决心)“真正的中国人”指的

是什么样的人?( 是指有骨气、勤奋刻苦、爱国的人!

是指有智慧、有本事的人,指能让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徐悲鸿没有和他争论,把愤怒化作力量,决心要立志学画成才,不但要为自己争气,更要为所有的中国人争气!再读读这句话,谁能读出徐悲鸿决心。

(4)引读——从此,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 „„勇往直前。

(1)进行句子比较。

①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

②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读读想想:同样都是表现徐悲鸿发奋努力的。②后加上一个比喻,与①的表达效果哪一个更好?

引导体会:第二句加上一个比喻句,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徐悲鸿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刻苦学画,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是马的特点,也是徐悲鸿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也是徐悲鸿爱马、画马的缘故。出示,再齐读这节话。

五、再欣赏《马》(书上插图)

引导1:你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这是一匹高大的黑骏马——老师:表扬,你注意了马的外形,而且从整体观察。 全身的毛又黑又亮。一块块肌肉向外凸起,显得很健壮。它高昂着头,双眼注视着前方——老师:赞一个,你注意观察了局部。撒开强健有力的四蹄正在向前飞奔,老师:好,你注意了动态。背鬃和马尾都随风飘了起来。)板书:外形:整体——局部。动态。

引导2:这匹马仿佛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引导3.指名连起来说说。

教师小结:这幅名画不但把马的外形、动态画得惟妙惟肖,还传神的展示出了马不畏艰难,朝着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了很多自强不息,人为了理想。

六、布置练笔。机动,时间不够可以放到课外。

附板书: 7.徐悲鸿励志学画

冲着 蔑视

激怒 励志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三)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7、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有感情朗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临摹、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词句的意思。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励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难点: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情,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马的姿态,有什么感觉?

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幅画吗?(画上的马惟妙惟肖)

2、教师小结:《奔马图》是徐悲鸿先生创作的一幅精品佳作,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马神采飞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所有看过这幅画的人无不为之振奋。他为什么画得这么传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徐悲鸿励志学画》。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里有一个新词,“励志”,谁来告诉老师“励志”是什么意思?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4、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你一定能找到准确答案。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课文,老师检查一下生字,请大家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达仰 嫉 妒 礼貌 激怒 疲倦 陈列 临摹 购买 绘画 泰山

成绩 震惊 错误

指名读新词,并及时纠正读音,再齐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生字都认识了,预习中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一起解决。师生交流。

2、整体感知

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徐悲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以找出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一说?(不知疲倦、奋发努力、勇往直前)教师板书

他不知疲倦奋发努力的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如何?谁能把他们的回答连起来说一说?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词语说一说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经常使用,你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三、精读感悟,学习课文

(一)品读感悟,体会外国人的傲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那些自然段写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那些写了经过,那些写了结果。生交流。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1至3自然段并在书上找一找哪些词句说明了原因,在书上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指名说交流。

3、我从————句话中体会到————————--

3、生读外国学生的话?他的话是是么意思?他的看法对吗?外国人为什么瞧不起中国人?(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外国人看不起)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什么?(侮辱)把这个词写在这句话旁边,记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就是批注。学生赛读。听了外国学生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

4、听了外国人的话,徐悲鸿是什么表现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激怒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被激怒了?

5、他下定了什么决心

6、谁来读,读出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决心。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中国人?

7、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齐读第三自然段。

(二)自读感悟,感受徐悲鸿的勤奋。

1、引读第四段,在这一段中,你关注到了哪些词语?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学画呢?

请大家读5、6自然段。把找到的词句画下来。生默读。

生交流。

2、生读第五段中的重点句:每逢节假日,他就到博物馆去临摹。 “每逢”是什么意思?(每一个,每次遇到)设立节假日是为了什么?他平日在学校刻苦学习,连节假日也舍不得休息真的是不知疲倦啊!

3、生读: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中,那些词深深打动了你?(常常、一整天)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勤学苦练、日夜奔驰)

4、徐悲鸿就是这样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中国人!)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话?把你的感动表达出来。生赛读。

5、你还找到了那些句子?生读:第六段话。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他的生活十分艰苦)那些词最令人感动?(清苦、一间阁楼、一杯白开水、两片面包)他为什么这样做?(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为的是不断地练习绘画)(为的是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国人)为了绘画,他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真的是勇往直前。誰想来读一读这一段?学生赛读。

5、齐读四五六段课文整体感知徐悲鸿的奋发努力。

(三)研读思考,领悟外国人的变化。

徐悲鸿这样刻苦努力,结果怎样?请同学同们读7、8自然段。

1、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轰动。

2、“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什么意思?有心人是指谁?用心做什么事?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3、看来想要成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让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4、他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那个曾经嘲笑他的外国学生有什么表现呢?

5、指名回答“震惊”什么意思?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6、这位外国学生前后都有哪些变化?读第二段和第八段,

7、这位外国学生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8、现在你就是那位外国学生,站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徐悲鸿面前,你该怎么读。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再读课文,力图对徐悲鸿励志学画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2、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谈收获既可以谈感受,也可以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更可以谈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搜集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阅读,准备在班内举行故事会。

2、学一学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写一写“我的志向。”

板书设计:

7、徐悲鸿励志学画

不知疲倦

激怒 奋发努力 为国争光

勇往直前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四)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课时划分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具准备

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图片,引导讨论:

图上的马给你什么感受?

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你了解徐悲鸿吗?

2、板题、解题

理解“励志”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开火车领读。

师生讨论提醒注意:

鸿 躬 (后鼻音)

励 (边音)

怒 (鼻音)

租 (平舌音)

指名读、齐读

3、多音字

看重 重新 冲着

4、指导长句朗读

出示、讨论停顿:徐悲鸿 | 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 | 以优异的成绩 | 通过了结业考试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初步感知内容,理清段落

1、自读课文,思考:

(1)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2)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2、练习分段

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划分段落:第一段(1 —— 3自然段)第二段(4—— 6)自然段 第三段 (7—— 8自然段)

四、质疑,适时师生讨论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注意点【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2、教师指导:

(1)“倦、绩、鞠”笔画较多,要注意匀称,左窄右宽

(2)“倦”右下不要多横

(3)“改”左边第三笔是“ ”,不要写成“ ”

3、教师范写“疲、倦、改、躬”,学生描红、临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皮 且

二、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字

再接再(厉 励) 礼貌(代 待)人

(奋 愤)发努力 日夜奔(池 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具准备

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复习段落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2)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齐读句子

②“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③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国学生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材。由此可见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

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看出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⑤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外国学生的话多们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预期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7)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第一段段意。(徐悲鸿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争气)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2、精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奋发”什么意思(振作精神,情绪高涨,刻苦学习)?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

2)比较句子: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道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

比较句子,读感受(第二句后面加上一个打比方的内容,形象地写出了徐悲鸿立下崇高的志向后,情绪高涨,力量无穷,不知疲倦地刻苦努力学画)

3)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的读,可以先用两种预期读上下两句话,让学生评讲。

过度: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5、6自然段

1)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全班交流,朗读体会: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投入,很认真)

有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

自读课文后填空

指名说说括号里的词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徐悲鸿为了学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正像一匹骏马“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有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4)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概括段意。

①齐读第二段。

②思考第4自然段与第5、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小结第二段的构段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叙述(先总后分)

④教给学生运用总起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让学生概括第二段段意。

3、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3)“震惊”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儿看出外国学生的态度改变了?

指导朗读

(4)小结第三段段意(徐悲鸿以友谊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总结全文

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四、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1919年出年,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

2、轻声自读课文,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

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组词

坡( ) 组( ) 引( ) 奴( )

疲( ) 租( ) 躬( ) 怒( )

二、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3、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冲着 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潜心 努力

一间 一根 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结果)

补充:

徐悲鸿: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油画擅长于任务、风景,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尤善画马,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五)
徐悲鸿励志学画 公开课教案 李艳

徐悲鸿励志学画

门河镇中心小学 李艳

一、复习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谁能用文中的话来说说?(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二、紧扣关键词句,研读课文

1、课件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思考:

(1)“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有骨气的人)

“他们”是谁?(那些外国学生)

“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2)还有哪些词看出外国人瞧不起人?(很不礼貌、冲着)

(3)外国学生的话多么的令人气愤,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呢?(泛读,生读)

2、那么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怎样努力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段。

(1)一起读第四节,理解“奋发”,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2)这节里有个比喻句,你知道是哪句?

为什么把他比喻成骏马?骏马有何特点呢?

(3)自由朗读第5、6小节,边读边画出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和生活清苦的句子。

(4)齐读第二段,想想第4、5、6三小节是什么关系?(总分)

交流:请你想象一下,徐悲鸿潜心临摹的时候,他的神态是什么样的 ?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

生1:盯着大师的作品全神贯注。

生2:双手不停地画着,一刻也没松懈过。

生3:目不转睛,眼睛都不眨一下。

同学们,你们说的真棒,你来想想看,他这一整天里会忘记什么呢? 生1:忘记了吃饭。

生2:忘记了睡觉。

…….

是啊,他就是这样勤奋努力、这样的刻苦,是为了什么呢?

3、指名读第7、8小节

(1)“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里的“功夫”是什么意思? 徐悲鸿在巴黎求学时是怎样下功夫的?“有心人” 你认为有哪些心呢?

(2)通过勤学苦练,他取得了哪些成绩?你能用哪几个词来概括一下?(优异、轰动)

(3)“震惊”是什么意思呢? 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非常震惊?

- 1 -

(大吃一惊、极度讶异)(说明了徐悲鸿的画的成绩非常出色、出人意料) 你是如何理解“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呢?

(4)那个外国学生的态度前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说明了什么呢? 你能读一读前后的对话吗?(生读对比)

三、拓展延伸

欣赏徐悲鸿的作品,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勤学苦练的名言吗?

四、小练笔:此时此刻,你想对徐悲鸿说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很不礼貌 冲着

震惊 鞠躬

- 2 - 徐悲鸿 被激怒 每逢……就 一杯 两片 优异 轰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