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7    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堂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

3.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4.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

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知识难点: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能力难点: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来了解维也纳的有关资料,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技术难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自学

1.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

媒体出示: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通过网站,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堂

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⑤媒体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是的摇篮。是。

⑥齐读。

小结: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B——①回答第二个问题:板书: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②网站出示:欣赏维也纳风光。

③抓住“到处、就连„„也”等引读课文。

小结:通过学习, C——①回答第三个问题板书:离不开音乐

②齐读课文。

小结:维也纳人真的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③你喜欢刚才我们学习的哪一节就读。

总结:这里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了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仅仅如此吗? 不!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创建于1869年的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

学习第五节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几句话之后的感受。

2.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追问:哪些词句体现)——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追问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历史悠久——1869年板书: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出示网站上的歌剧院,欣赏

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让音乐之都更美。

4.齐读本小节,通过朗读体现出这座音乐之城的伟大与奇妙。

学习第六节

1.引读第6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

小结:我们知道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全世界的影响。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五、回归整体

1.齐读全文,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2.总结:这篇课文作者怀着赞叹的心情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无限向往。

六、课文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2.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板书设计:音乐之都维也纳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与作者一起踏上维也纳的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

之都的魅力,请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这些问题相信也是大家心中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课文试着去解

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文章扫障碍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课文,现在我想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敢接受

我的挑战吗?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我们来看,这一段当中有一组地名

(出示: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 多瑙河) 谁再来读一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出示:多瑙河是欧洲的第二大河,河水澄净,两岸景色秀丽,被誉为“蓝

色的多瑙河”,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就是赞美它的。)一起读。

4、有些词本身就是一幅画,一支曲

(出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指名读,一起读。

5、维也纳风景如画,它孕育出了哪些音乐大师?谁来读第二段?

6、(出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

开火车读。

7、读得自然,读得连贯。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104部交

响乐,所以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与老师合作一起再响亮地读读他们的名字。

教师读称号,学生读姓名。

8、同学们,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

(是围绕“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来写的。)

9、你能把这句话概括成一个词吗?(音乐摇篮)【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10、请你把摇篮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摇篮)其他的同学们我们接着读书。

维也纳的城市外观有什么特色?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1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很有挑战性,谁来读一读?

12、(出示:优雅轻快 街头巷尾 掺和)这一段中这三个词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领读。

13、课文的三、四两个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的结构一样,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

句话来写的呢?(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14、你能把这句话概括成一个词吗? (装饰)

15、请你上台写下这个词,(生板书:装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

写的?(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16、你能把这句话概括成一个词吗?(离不开)

17、请你把离不开写在黑板上,(生板书:离不开)维也纳有哪些著名的音乐

圣殿呢?谁来读第五自然段?评价:吐字清晰,读得流利。

18、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谁来挑战朗读。

19、读得也很流利,最后一节你来读。

20、课文的六、七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五六七自然段是围绕“在维

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师:歌剧院、音乐厅,这是两大著名的音乐圣殿。

三|、

1、课文我们已经读顺畅了,同学们,这么长的课文我们把它读成了四句话。 出示:共读(1)维也纳是一座古典音乐的摇篮。(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

装饰起来的城市。(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维也纳的歌剧院、音

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两大圣殿最为著名。

2、课文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写音乐之都——维也纳。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看看这四个方面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生:奥地利首都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3、找对了,一起读。

4、我们又把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还可以把它浓缩成一个音符(板书

齐读课题。 )

师: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首曲子,我们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抓住了它的主旋

律,而文中一个个生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这几个音符。

观察一下这2个字哪一个字笔画最多(出示字 “雅、巷”)一起说。

师:这个“雅”字还有特殊的来历呢!左边的“牙”是碧笋,俗称碧芽,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称牙。右边的“隹”zhuī是一种短尾巴的鸟。传说人们看到它飞过的瞬间是一

种幸福、美好的境界。后来人们就把这一瞬间叫做雅。这一瞬间把人的境界引向

大处叫大雅,引向高处叫高雅,引向文明叫文雅,引向优秀叫优雅。每个汉字都

有它的来历,同学们可以多做了解。

师:和老师一起来写好这些字。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课后描一个,再在写字纸上写一个。写字提笔即练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三)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优秀教案设计(精品)

16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理解、思考与体验、感悟相结合,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留下最初的知识积累。教学中根据需要采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展示,加上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对维也纳不再陌生。以读促思、以读代讲、合作探究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蓝色的多瑙河》《月光奏鸣曲》音频文件;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搜集世界著名城市的别称;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3)搜集世界著名城市的别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展示维也纳风光图片。

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又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沐浴着美好的春光,欣赏着优美的

乐曲,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多瑙河畔。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流经一座美丽的城市,她就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有人说,音乐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这座城市。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2.揭示课文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

设计意图:伴着悠扬的旋律,以教师美妙的语言作引导,创设唯美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世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继而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家乡,你觉得什么东西能够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

在欧洲的奥地利,它的首都维也纳的标志就是音乐,古典音乐就是她的城市名片。(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有几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说她是音乐之都?……)

二、初步朗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吧。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本课的生字。【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2、我们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用铅笔轻轻地划下来。

3、我们首先回答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2、提到阿尔卑斯,我想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画面就是奶糖,而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重要的一条山脉。

3、你觉得维也纳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因为当你到那里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用再美的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5、齐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五)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与作者一起踏上维也纳的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

之都的魅力,请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这些问题相信也是大家心中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课文试着去解

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文章扫障碍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课文,现在我想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敢接受

我的挑战吗?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我们来看,这一段当中有一组地名

(出示: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 多瑙河) 谁再来读一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出示:多瑙河是欧洲的第二大河,河水澄净,两岸景色秀丽,被誉为“蓝

色的多瑙河”,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就是赞美它的。)一起读。

4、有些词本身就是一幅画,一支曲

(出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指名读,一起读。

5、维也纳风景如画,它孕育出了哪些音乐大师?谁来读第二段?

6、(出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

开火车读。

7、读得自然,读得连贯。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104部交

响乐,所以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与老师合作一起再响亮地读读他们的名字。

教师读称号,学生读姓名。

8、同学们,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

(是围绕“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来写的。)

9、你能把这句话概括成一个词吗?(音乐摇篮)

10、请你把摇篮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摇篮)其他的同学们我们接着读书。

维也纳的城市外观有什么特色?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1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很有挑战性,谁来读一读?

12、(出示:优雅轻快 街头巷尾 掺和)这一段中这三个词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领读。

13、课文的三、四两个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的结构一样,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

句话来写的呢?(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14、你能把这句话概括成一个词吗? (装饰)

15、请你上台写下这个词,(生板书:装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

写的?(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16、你能把这句话概括成一个词吗?(离不开)

17、请你把离不开写在黑板上,(生板书:离不开)维也纳有哪些著名的音乐

圣殿呢?谁来读第五自然段?评价:吐字清晰,读得流利。

18、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谁来挑战朗读。

19、读得也很流利,最后一节你来读。

20、课文的六、七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五六七自然段是围绕“在维

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师:歌剧院、音乐厅,这是两大著名的音乐圣殿。

三|、

1、课文我们已经读顺畅了,同学们,这么长的课文我们把它读成了四句话。 出示:共读(1)维也纳是一座古典音乐的摇篮。(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

装饰起来的城市。(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维也纳的歌剧院、音

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两大圣殿最为著名。

2、课文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写音乐之都——维也纳。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看看这四个方面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

生:奥地利首都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3、找对了,一起读。

4、我们又把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还可以把它浓缩成一个音符(板书

齐读课题。 )

师: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首曲子,我们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抓住了它的主旋

律,而文中一个个生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这几个音符。

观察一下这2个字哪一个字笔画最多(出示字 “雅、巷”)一起说。

师:这个“雅”字还有特殊的来历呢!左边的“牙”是碧笋,俗称碧芽,简

称牙。右边的“隹”zhuī是一种短尾巴的鸟。传说人们看到它飞过的瞬间是一

种幸福、美好的境界。后来人们就把这一瞬间叫做雅。这一瞬间把人的境界引向

大处叫大雅,引向高处叫高雅,引向文明叫文雅,引向优秀叫优雅。每个汉字都

有它的来历,同学们可以多做了解。

师:和老师一起来写好这些字。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课后描一个,再在写字纸上写一个。写字提笔即练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