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3    阅读:

  你的交往的对象有哪些?你的交往范围有多大?你交网友吗?你有外国朋友吗?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交往的内圈外圈、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一 教与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内外圈”的划分、变化情况,说出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内圈。

  2学生认真分析提供的情境,总结广泛交往的作用、扩大交往范围的方式。通过阅读记住这两个知识点。

  3学生结合所给的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并说出如何过自主的网络生活。标画并背诵此要点。

  4学生参与辩论,明确网络是把“双刃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文明上网的做法。

  二 教与学重点

  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三 教与学难点

  网络是把”双刃剑”的理解

  四 教法与学法设计

  情境教学法、辩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 教与学过程

  课堂序曲:时政播报

  学生对搜集的时政大事进行播报,并对此时政大事谈出个人看法。

  【一】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展示两幅图片:

  没有朋友好孤独

  快乐成长好伙伴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面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老师:高朋满座,朋友如云。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这是关于朋友的几句论述,反映了我们对友谊的渴望。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的良朋好友,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整体感知 信息搜索

  学生先读课本正文部分,解决三个问题:本节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标画答案。说出自己感觉困难的是哪些?困难在哪里?看完后尝试填写网络填空。

  【三】 自主探究 交流共享

  学习任务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以下情境材料的设计以主人公“小凡”的经历为线索展开。

  情境(一)小凡的自我介绍:

  我叫小凡,小时的我主要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长大的我除了和亲人在一起外,又结识了邻居、老师、同学,还找到了几个知心朋友。我现在是初中生了,每天主要和朋友们在一起,可快乐了。

  思考:

  1小凡的交往圈有什么变化?尝试着用图形描绘一下他的交往圈。

  学生先阅读思考,尝试回答。对于形象描绘可先让学生尝试一下,必要时由老师进行提示。

  【阅读相关链接:了解“内圈”“外圈”的内容】

  2现在的你交往的“内圈”和小凡一样吗?是什么?

  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与材料提示直接回答。

  主要观点归纳:

  (1) 一个人的交往,以自我为圆心,由小及大,向外扩展,可划分为几个圆圈。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内圈”向“外圈“扩展,交往的

  范围越来越大。

  (3) 青少年时期,朋友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

  【设计意图】选材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理解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学习任务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情境(二)小凡的日记

  暑假里,小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回来后,小凡在日记中写到:

  “这次慰问活动我又结识了四位好友,他们各有自己的高招,让我受益匪浅。王亮歌唱得好;李文擅长电脑操作,张宇擅长数学,乔晓擅长写作。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学习方法方面的。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起来意犹未尽….”

  思考:

  1他通过什么方式结交到好友?小凡结交的好友对他有什么益处?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必要时可进行合作交流,老师适当提示。

  2让学生说说自己交友的方式有哪些?你认为交往广泛对自己有什么作用?

  这个思考题要注意概括的简洁性。

  主要观点归纳:

  (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

  (2)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的好方式。还有写信交笔友、参加同学聚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交友等方式。

  学生读读这几句话背下即可。

  【设计意图】内容较为简单,让学生注重分析总结,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强化合作学习意识。

  情境(三)小凡的互联网生活

  小凡爱上网,他通过互联网认识了几个外国中学生,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小凡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外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知道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在上网过程中小凡还遇到了几个网友,他们给小凡介绍了几个不良网站,但小凡从未浏览过,并且和这几个人终止了交往。

  思考:

  1互联网带给小凡哪些有益的东西?针对后面的几个网友,小凡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如何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此题有点难度,可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再发表个人看法。老师进行提示。

  主要观点归纳:

  (1) 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拓宽交往渠道,甚至把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2) 正确使用互联网,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不良诱惑,避免负面影响。

  引导学生标画并让其记忆。

  【设计意图】这是生活中较常见的情形,目的是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梳理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 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1 交往由小及大,向外扩展

  2年龄增长,交往范围扩大

  3青少年的交往内圈主要是朋友圈

  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交往广泛的作用

  2扩大交往的方式

  3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基本观点排查:

  1交往有“内圈”和“外圈”之分,交往会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2朋友圈是青少年的主要内圈。

  3由“内圈”向“外圈”发展,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四】 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情境(四)小凡的班会

  星期一下午,小凡班里召开班会,针对张阳和陈鹏晚上外出上网玩游戏进行讨论。

  讨论的内容:

  1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可做出选择,然后搜集本方的论据,(理论和实例都行)参与辩论,证明本方的观点。

  老师认真听取学生的见解,防止学生观点的片面性、极端性。

  老师提供的主要观点:

  (1)网络是把“双刃剑”。正确使用网络,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有利于学习。

  (2)使用不当,迷恋上网,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损害身心健康,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你认为怎样做到文明上网?

  学生先思考,四人一组交流意见,提供看法。

  老师要注意看法的全面性,提供的主要观点:

  (1)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文明上网。

  (2)树立法制观念,不利用网络做危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事。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4)正确利用网络,抵制不良诱惑。

  【设计意图】网络问题在学生中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很多同学对网络无法正确把握,迷恋上网,因此带来很多危害。借此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正确的行为。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让学生记录在课本或课堂笔记本上。

  【五】达标训练 巩固双基

  一 非选择题

  【设计意图】

  材料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考察对“内外圈”的基础知识掌握,加强对“看法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指导。让学生警惕迷恋网络的危害。

  .材料一:小波非常聪明,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班级网络游戏的高手,但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他不屑与周围同学发展友谊,觉得他们太幼稚,却在网上结识了很多同样对游戏感兴趣的朋友。

  材料二:一项调查表明,在网吧上网的人群中,中学生占45%。有些青少年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迷恋网游、网恋,荒废学业,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你赞成小波交友的做法吗?为什么?小波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交友?

  (2)请谈谈你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第二问解题思路:带着问题读材料-----搜索信息圈定答题的方向----联想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方法指导:看法类问题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个材料描述的行为性质是不能正确上网,带来危害。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学会文明上网。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答准“双刃剑”和“文明上网的做法”。

  参考答案:

  1不赞成。因为小波没做到善交益友,不交损友。这会影响他的学习、生活,给他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写信交笔友、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参加同学聚会等方式交友。

  2.( 1)中学生上网有利有弊。

  正确使用网络,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有利于学习。使用不当,迷恋上网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损害身心健康,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2)中学生要学会文明上网,需做到:

  a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

  b树立法制观念,不利用网络做危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事。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d正确利用网络,抵制不良诱惑。

  【六】总结升华 指导践行

  学生说说本节课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做法。

  老师寄语:生活很美,有朋友的生活更美。多交好友,提高自我。网络虽好,正确把握,文明上网,欢乐如歌。

  【教学反思】

  讲完本节课后,感触很深,总感觉有些地方还应该更好一些,特别是导入引用的材料,本来想把具有时代性的的个人和国家的交往融合进来,然后充分利用导入材料,前后呼应,教育效果能更好,但是因为担心时间问题,没有充分利用好,感觉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坚持多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高效的课堂。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万隆会议是我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参加的会议。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3、理解不仅人与人交往有规则,国与国交往也有规则。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难点:理解课文中两幅插图的含义。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和搜集查阅资料来理解课文了。本课有丰富的内涵,而课文内容很少,要想完成这一课题的学习任务,就必须通过拓展资源来完成,所以课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

  行为目标:1、通过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2、通过搜集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涵

  3、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与策略:

  自主学习:阅读文本初步理解内容,提出问题。

  探究学习:通过搜集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解决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叫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我国对外交往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及我国的外交成就、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目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多媒体出示书中两幅插图,质疑: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两幅图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二、学习新课

  1.教师叙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越来越多,许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熟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人与人交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样国与国之间交往也有许多的规则,你们知道在国际大家庭中,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交往的规则是什么呢?

  2.小组交流然后汇报,并板书五项原则的内容。

  3.交流搜集查阅的资料,小组讨论探究对“五项原则”的理解。

  4.小组汇报对五项原则的理解。

  5.多媒体播放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视频。质疑,从视频中我们体会到什么?

  6.多媒体播放中外合资企业落户中山视频,探讨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对外交往的准则。请学生一起大声地读一读教科书第82页资料框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8、朗读完后,根据上面的讨论探究及多媒体内容请学生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想想国与国交往时为什么要遵循这个准则。(为了避免冲突要怎样相处、当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国与国之间也要彼此尊重、平等相待。)

  9.读图学习。“在与各国交往过程中,我们国家一直奉行和尊循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一起看看《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图》吧!”请学生说说读图后的感受。

  10.告诉学生,到2011年7月9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172个。再看书中两幅插图,介绍这两幅图的故事。进一步明白周总理提出的“五项原则”的深远意义。

  11.探讨:对那些还没有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知道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四、布置作业。

  1、你能写出多少与我们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名称。

  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 ·最新教案模板格式(2015-07-07)
  • ·【范文】幼儿园春游主题教案(2015-07-07)
  • ·2015教师招聘试讲说课经典教案模板(2015-07-09)
  • ·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基础教案版图(2015-07-09)
  • ·音乐教师面试经典教案模版(2015-07-09)
  • ·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又有何要求?(2015-07-09)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