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形容九月扬州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21    阅读:

爽气九月下扬州(游记2015)
形容九月扬州 第一篇

爽气九月下扬州(2015.9)

岐山书院

扬州第一站,八怪纪念馆。重温一下。感

觉没什么料,除了一些字画,何况多为复

制品。窃谓难以值回门票。郑板桥这幅字

有意思,但我当时并未看见。“城市多嚣

尘”

,在去东关街的路上,所见正是如此。

扬州第二站,史可法纪念馆。名字取得好,总被后人拿来做文章。朱老总的字不错。第一天看扬州的人,明日看景。

在扬州吃扬州炒饭,孰与在家吃家常炒饭?

昔日帝王今何在?龙舟岁岁载新人。

冶春,从王士祯的文人诗歌,走向市民阶层的饮食文化,自上而下,由雅入俗。作为诗歌,它虽是阳春白雪,却和者众多;作为饮食品牌,它似乎比东坡肘子更有内涵。

夏末秋初,秋的气息若有若无。非独具只眼,岂能捕捉她一分颜色?放眼望去,依旧“绿杨城郭是扬州”。开放景点已醉人,何须再问瘦西湖?

清代虹桥休禊,欲追步东晋兰亭雅集。王渔洋以二十首冶春绝句,独领风骚。这些诗歌像王右军的兰亭集序一样,在时间长河中劈波斩浪,流传久远。与此同时,冶春园连遗址也被时间之浪荡涤净尽,如今的红桥,也早已不是昔日见证过名士风流的那座桥。满地文明碎渣,供后人凭吊,或践踏。

描写扬州的著名诗词
形容九月扬州 第二篇

描写扬州的著名诗词

其一: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其二: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形容九月扬州】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其三:

《扬州慢》

作者: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其四:

《忆扬州》

作者: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形容九月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形容九月扬州】

其五:

《解闷十二首》

作者: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其六:

《维扬竹枝词》

作者:黄慎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形容九月扬州】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其七:

《扬州》

作者:郑板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形容九月扬州】

其八:

《登岸见新秧弥望》

作者:黄文阳

水田漠漠碧如油,遍插新秧卜有秋。

一望青青青不断,绿杨回首忆扬州。

扬州饮食诗词
形容九月扬州 第三篇

送当涂赵少府(1)赴长芦(2)

(唐)李 白

我来扬都市(3),送客回轻舠 (4)。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5)。仙厨(6)赵家玉,英风凌四豪。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作者简介】

李 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约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之青莲乡。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写下大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诗篇。天宝元年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后入永王幕。永王事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舎,晚年飘泊东南一带,曾三次来扬州,后病逝于安徽当涂。李白是盛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注释】

(1)赵少府:赵炎,画家。李白写了数首诗给赵炎,如《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寄当涂赵少府炎》等。

(2)长芦: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

(3)扬都市:扬州。都市:大城市。《汉书〃食货志上》:“商贾大者积贝宁 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4)舠(dao):小船,形如刀。

(5)广陵涛:汉代,广陵濒海。枚乘《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客曰: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东汉王充《论衡》:“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

(6)厨:一本作尉。

前 日

(宋)梅尧臣

前日扬州去,酒熟美蟹蜊。秋风淮阴来,沙暖拾蚌蛳(1)。不言尔贫富,只系其鄙夷(2)。汉重二千石(3),后世何忽之?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历知建德(今安徽东至县)、襄城(今河南襄城)。召试,赐进士出身。又官河南主簿、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他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工于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梅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有《宛陵先生集》。

【注释】

(1)蚌蛳:河蚌、螺蛳。

(2)鄙夷:鄙薄、轻视。

(3)二千石(dàn):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汉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后以二千石为饮酒代称。

许待制遗双鳜鱼(1), 因怀顷在西京于午桥石 濑中得此鱼二尾,是时已分饷留台谢秘监,遂作诗与留守,推欧阳永叔酬和,今感而成篇,辄以录上

(宋)梅尧臣

昔时三月在西洛,始得午桥(2)双鳜鱼。墨藓点衣鳞细细,红盘铺藻(3)尾舒舒。麟台(4)老监分烹去,莲幕(5)佳宾唱和初。今日扬州使君赠,重思二十九年馀。

【注释】

(1)许待制:许元。曾任主客员外郎。改任江淅荆淮制臵发运使,驻扬州。欧阳修知扬州时,设宴款待梅尧臣,许元作陪。至始,梅许多次唱和。

(2)午桥:别墅名。唐裴度所居,在今汉南洛阳南。

(3)藻:植物,构造简单。

(4)麟台:唐天授中曾改秘书省为麟台。

(5)莲幕:幕府。李商隐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 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宋)苏 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1),养此肤寸(2)舌。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谬为淮海帅(3),每愧厨传(4)缺。爨(5)无欲倩人,奉使免内热(6)。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7)。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8)。禅(9)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10),鼎(11)器手自洁。金钗候(12)汤眼,鱼虾亦应诀(13)。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受,知我非轻啜(14)。

【作者简介】

苏 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曾任祠部员外郎、太常博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通判杭州,出知密州、徐州、湖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官至礼部、兵部尚书。诗词散文有极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也是著名美食家。

【注释】

(1)方丈:一丈见方。《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谓菜肴罗列之多。

(2)肤寸:亦作“扶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一肤等于四寸,原比喻极小的空间。全句意为“为何办这么多的肴肴,来满足一张嘴。”

(3)谬为淮海帅:我任淮南东路军事长官。淮海,淮河黄海一带,指宋代淮南东路;帅:军队的主将。谬,错误,此为谦词。时苏轼任扬州知州(太守)兼淮南东路兵马钤辖。

(4)厨传:供应过客食宿和安顿车马的馆舍。《汉书〃宣帝纪》:“或擅兴徭役,饰厨传。”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厨谓饮食,传谓传舍。”

(5)爨(cuan):灶。时苏轼等未在馆舍小集,改在石塔寺。

(6)热:内心焦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7)玦:古玉器名,环形,有缺口。

(8)菰黍节:菰,一名蒋(《说文》)、雕胡(《西京杂记》)、菰首(《本草拾遗》),菰草(《食疗本苹》),又名茭白、高瓜。禾木

科植物菰的病态花茎。果名菰米,古人列为六谷之一。黍:黍子。菰黍节:即端午节。

(9)禅:佛教用语,指静坐,泛指佛教的事物。

(10)可人:有长处可取的人。

(11)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多用青铜制成,盛行于殷周。

(12)候:随时变化的情状。

(13)诀:分别。

(14)啜(chuò):喝、吃。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宋)苏 轼

鲜鲫经年秘(1)醽醁(2),团脐(3)紫蟹脂填腹。后春(4)莼(5)茁活如酥(6),先社(7)姜芽肥胜肉。鸟子(8)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

(9)亦时欲。淮南风俗事瓶罂(10),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11)饮麋鹿(12)!

【注释】

(1)秘:隐藏、封闭。

(2)醽醁(líng lù):美酒名。黄庭坚《念奴娇》“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抱朴子〃知止》:“密宴继集,醽醁不撤。”

(3)团脐:雌蟹。团脐,雌蟹圆而扁平的腹部。陆游《记梦》诗:“团脐霜蟹四鳃鲈。”

(4)后春:立春以后。

(5)莼:莼菜,又名水葵,多野生,春夏采嫩叶作蔬菜。

(6)酥:比喻滑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天街小雨润如酥。”

形容九月的句子
形容九月扬州 第四篇

1、九月的天空,格外地高;九月的天气,格外地爽;九月的风儿,格外地柔,九月的大地绿意依然,一大片一大片放肆地铺向远方尽头。九月,没有七八月的炎热,少了寒冬的刺骨,温驯而和熙,平和又安详,九月,真好!

2、突然发觉没有了知了的鸣叫,突然发觉也没有那没完没了的炎热,仿佛就在转念间,武汉就进入了温文尔雅的秋天。虽无菊花遍地金黄,3、九月的天空好清高。形容九月的句子。清风凉爽,高远辽阔。太阳没有办法跨越季节,该凉的时候到了,尽管还是红艳艳地,也只能摆个样子,实在没有夏日的威风可耍。

4、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5、我喜欢凉爽惬意的秋风秋雨,我喜欢金黄飘飞的落叶;我喜欢硕果累累的秋果秋实,我喜欢恬静悠远的月亮。

6、已至九月,乡村里一片安宁。好像是疲累了一夏一秋,此刻,全都累了,安静地歇息了。形容九月的句子。唯有几声鸡啼,几次狗吠,萦绕在安静的天空,打破片刻的寂静。

7、今年的九月,今年的秋天,我总感觉有些不太一样。其实自然界每一年的四季更替,并没有太大的质的差别,夏秋冬春,周而复始。一样的花开花谢,一样的潮涨潮落。我选择了流浪,却不喜欢漂泊。寻寻觅觅风雨兼程,深深浅浅云淡风轻。曾经笑过哭过,曾经痛过悔过。曾经豪情万丈,曾经心如止水。走过不知多少曲直错对的道路,今天终点又回到起点。站在九月的秋天,任凭秋风凌乱我的头发。任凭秋雨模糊我的双眼。用一把灵魂的梳子,整理落英缤纷的思绪。心灵在秋风中依旧呼唤渴望飞翔,生命依旧在秋雨里歌唱热情燃烧。秋风让人清醒,秋雨让人感悟。

8、九月,天高云淡地晴暖走完了前半程,九月,淫雨霏霏地阴冷铺就了后半程。十月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呢?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词“金秋十月”,时过寒露,秋已入了深秋。

9、我深爱着秋天,儿时的我就用稚嫩的思想播种了秋的色彩,闲暇时,我喜欢用自己的油画棒将秋涂抹成五颜六色的,但又觉得十二色描绘不出她的美丽来,于是就哭着闹着要妈妈给我买回更多颜色的画笔。

10、在生命中总会想起那样一个时刻,守望着温柔的九月,静静地看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聆听着秋风心事,映照着枫叶飘落的一汪清潭,倒一杯清茶,轻轻靠着古旧的摇椅,让灵魂仔细搜寻着那些已淡忘许久的。

11、或许是色彩绚丽的秋叶,摇曳了秋的妩媚,或许是成熟香甜的秋果,熏染了秋的韵味。就连林间轻飞的莺雀鸣叫,听起来都是那么婉转动听,它们好像是在歌唱着赞美秋天,山径开拓的林荫处,远远地淌出那条涓涓地清流来。

12、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

13、九月的乡村,没有狂风,即偶有风声,穿过已废弃的苞谷林中,碰撞在枯萎的苞谷杆,泛黄的苞谷叶上,便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谁家调皮的孩子正躲在那里捉迷藏,蹑手蹑脚的前进着,不小心又碰上了叶子,有些懊恼,有些快乐。

14、一夜入秋。没有一个季节比秋天更容易让人忧伤!当枯叶飘离枝头时,那一抹萧瑟便直抵了心底,凉凉的感伤旋即侵蚀满整个五脏肺腑,一些怀念的泪水,就这么轻易地,涌上了双眸。

15、的确,九月的天空,风是秋后爽,雨是秋后凉,天气凉爽好个秋。大地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载歌载舞。但同时又让人怅然若失,让人冷静思索。一年四季,春是希望,夏是耕耘,秋是收获,冬是珍藏。自然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无论你在春天播种了什么样的希望,放飞了什么样的梦想。也不管你在夏天有没有为之去流血流汗,有没有为之坚强执着地去努力去追求去奋斗。但秋天的脚步依旧是迫切又从容地一步一步向你走来。有的人收获了成功和喜悦,有的人收获了沮丧和泪水。有的人收获了充实和幸福,有的人收获了空虚和麻木。有的人一步一个脚印无怨无悔,有的人虚度华年形尸走肉。

形容九月的优美句子
形容九月扬州 第五篇

1、九月,正是霜寒露冷、黄叶凝露成霜时候。九月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的金黄映入人们的眼帘,就连黄昏落幕时的一溪清流,都倒映着金黄的色彩。

2、走在九月的月色下,遐思一如生了双翼的彩凤,从心灵的窗口起飞,拜揖歌舞窈窕的玉宇琼楼。

3、九月的乡村,从未变得空旷萧条,也从未改变过丰腴厚重的景象。形容九月的优美句子

4、九月的手掌拂去小溪夏日的狂躁,用心聆听着秋日的私语,温顺地弹唱着九月醉人的秋歌,惹得天空湛蓝高远,碧空如洗。

5、九月的轻风,像一个神奇的丹青妙手,6、九月,原来只是活在记忆远方的一首离歌,就如雨滴敲打在所有人的心头。

7、从九月金黄的脉络里溢出的几粒清脆的鸟鸣,和着树叶的击掌鸣唱,谱写一曲九月花凋叶落的挽歌。

8、九月的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9、九月,穿过留在夏季的所有温度。在窗棂上刻画成一朵雾花,留下些许在心底的不舍。让记忆在笔尖流逝。形容九月的优美句子

10、九月,记忆开始随着落叶的飘零点缀着某些人的故事,在那些蓝的有些过分的天空下。

11、雷声在秋分的接口收敛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九月里慢慢变得沉寂,温驯。

12、秋天的财富在九月里溢满,这时的九月不仅仅只是一个月份,它是一个季节。()当你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感觉到寒意之时,九月就站在十月的门楣回首,和你微笑着挥手告别。

13、九月的黄昏依然那么美,带着淡淡的忧郁。

14、九月的乡村,是锻铸意志的熔炉。

15、九月,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

16、时间追捕着灵魂最后的归址和恐惧的依托。九月,我再无酒,我虚构着永恒和长久。

17、九月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

18、九月的月,就是一双柔美的眸子,把不尽地爱恋赋予了尘世间多情的苍生。

19、收割和播种将九月瓜分,秋分锋利的刀刃轻轻一挥,秋天的庄稼纷纷倒下。农人把种子和汗水储蓄到秋分的账户上,等待着向来年的滚滚麦浪索要丰厚的利息。

20、九月。过半。请送我一段安静的时光。继续我的梦想,期盼,等待,还有我的未来。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翻译赏析_作者江总
形容九月扬州 第六篇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江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翻译赏析_作者江总。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鉴赏]
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