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闻见的成语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03    阅读:

成语带闻
闻见的成语 第一篇

与“闻”匹配的四字成语193条,带解释,请按需使用:【惨不忍闻】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传闻失实】传闻:辗转传述听到的。由于辗转相传,已不符合起初的情况。【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单见浅闻】指见识短浅。【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道路传闻】在道路上传播听到的消息。指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消息。【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耳闻目览】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耳闻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闻眼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僾见忾闻】僾:隐约,仿佛;忾:叹息。仿佛看见身影,听到叹息。多形容对已过世尊长的怀念。【博见洽闻】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博识洽闻】见多识广,学识博大。【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博闻辩言】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博物洽闻】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博闻强志】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臭不可闻】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方闻之士】有道而博闻的人。【亘古奇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亘古未闻】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亘古新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广见洽闻】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寡见少闻】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鼓角相闻】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诟如不闻】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秽德彰闻】秽德: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彰:明显。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恢奇多闻】恢奇:特别奇特。形容人壮伟杰出,见多识广,不同寻常。【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骇人闻见】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同“骇人视听”。【骇人闻听】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同“骇人听闻”。【呼天不闻】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听不到。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罕闻寡见】罕、寡:少。见识不广,知识有限。【晋惠闻蛙】比喻愚昧寡闻。【惊见骇闻】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同“惊耳骇目”。【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着名。【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旷古奇闻】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事情。【旷古未闻】旷古:自古

以来。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款启寡闻】款启:见识狭小。形容学问浅、见识少。【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目见耳闻】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没没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漠漠无闻】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昧昧无闻】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没世无闻】指终身不为人知。【昧死以闻】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名闻利养】佛家语。指名声远闻,以利养身。【名闻天下】形容名声极大。【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碌碌无闻】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览闻辩见】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令闻广誉】令:美、善;闻:名声。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令闻嘉誉】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洽博多闻】指知识和见闻广博。【洽博德闻】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前古未闻】指从来没有听说过。【强记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强识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同“强记博闻”。【前所未闻】前:先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洽闻博见】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洽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浅闻小见】闻:见识。学问浅薄,见解不高。【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如是我闻】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碌碌无闻】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览闻辩见】指见识多,能说会道。【令闻广誉】令:美、善;闻:名声。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令闻嘉誉】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闻见的成语】

【洽博多闻】指知识和见闻广博。【洽博德闻】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前古未闻】指从来没有听说过。【强记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强识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同“强记博闻”。【前所未闻】前:先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洽闻博见】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洽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浅闻小见】闻:见识。学问浅薄,见解不高。【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如是我闻】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闻风而逃】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闻风而兴】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闻风逃遁】风:风声,消息;逃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闻风远遁】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闻风远扬】风:风声,消息。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闻风自遁】闻:听到;风:风声,消息;遁:逃跑。听到风声自己逃跑了。形容非常怕对方。【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闻呼即至】闻:听到;呼:呼唤;即:立刻;至:到。听到呼唤立刻就到。形容动作迅速。【闻鸡起舞】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闻融敦厚】待人温和宽厚。【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

见。【闻声相思】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闻香下马】闻:嗅;香:酒香味。闻到酒的香味,尽管正骑马赶路,也要下马品尝。形容酒非常好。【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听到符合道义的事就心动神往,虚心相就。【闻噎废食】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闻一增十】闻:听到;增:增加。听到一点夸张十倍。形容把听到的事大肆渲染。【闻者咋舌】闻:听到;咋舌:咬住舌头。听到别人讲的话,咬住自己的舌头。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腥德发闻】腥德:秽恶的行径。指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先断后闻】指先处理后奏闻。【洗耳不闻】比喻不愿意听或不愿过问世事。【遐迩闻名】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遐尔闻名】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遐迩著闻】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遐迩着闻】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喜见乐闻】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謏闻浅说】謏闻:小有名声。小有名声,学识浅陋。【謏闻之陋】謏闻:小有名声。仅有小小的名声,很浅陋。【腥闻在上】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轶闻遗事】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同“轶事遗闻”。【逸闻轶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厌闻饫听】指充分听取。【囿于见闻】拘泥于所见所闻。【湮坠无闻】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昭然着闻】昭然:明白的样子;着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昭然著闻】昭然:明白的样子;着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朝闻夕没】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尊闻行知】尊:尊重。重视听到的意见,实行已懂的道理四字以外 的成语30条:【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传闻不如亲见】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久而不闻其香】在有香草的房子里呆久了,就闻不着香草的香味了。比喻处在某个环境中的时间长了,对周围一切都觉得很平常。【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目不忍见,耳不堪闻】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千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象看到某个人,听到他的声音一样。形容刻画、描写人物生动逼真。【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鲍鱼:咸鱼;肆:店铺。好像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虽然望着,却没看见;虽然听着,却没听到。形容不关心,不注意。【视而弗见,听而弗闻】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

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作战时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后退。指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一举成名天下闻】举:举动、行动。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天下闻名。【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讲出口。【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闻鸡起舞 闻所未闻 耳闻目睹 不问不闻 博闻辩言 博闻多识 博物多闻 博闻强记 博物洽闻 博闻强识 博闻强志 兵闻拙速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不相闻问 不相问闻 臭不可闻 惨不忍闻 充耳不闻 传闻不如亲见 传闻异辞 杜耳恶闻 殚见洽闻 单见浅闻 多闻强记 多闻阙疑 独学寡闻 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面见 耳闻目睹 耳闻目击 耳闻目见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耳闻则诵 亘古奇闻 亘古新闻 广见洽闻 寡见少闻 寡见鲜闻 孤陋寡闻 诟如不闻 寡闻少见 骇人听闻 骇人闻见 骇人闻听 晋惠闻蛙 惊见骇闻 寂寂无闻 鸡犬不闻 鸡犬相闻 举世闻名 久闻大名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旷古奇闻 旷古未闻 款学寡闻 碌碌无闻 了然无闻 览闻辩见 目睹耳闻 目击耳闻 目见耳闻 默默无闻 没没无闻 没世无闻 昧死以闻 名闻遐迩 洽博多闻 千古奇闻 前古未闻 强记博闻 浅见寡闻 强识博闻 前所未闻 千闻不如一见 洽闻强记 区闻陬见 如是我闻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仁心仁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束教管闻 所见所闻 耸人听闻 声闻过情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听而不闻 逖听远闻 逷听远闻 闻宠若惊 闻风而动 闻风而起 闻风而逃 闻风而兴 闻风而至 闻风破胆 闻风丧胆 闻风响应赞同0|评论

2010-01-14 19:34cfgmn| 一级 惨不忍闻】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传闻失实】传闻:辗转传述听到的。由于辗转相传,已不符合起初的情况。【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单见浅闻】指见识短浅。【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道路传闻】在道路上传播听到的消息。指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消息。【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耳闻目览】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耳闻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闻眼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僾见忾闻】僾:隐约,仿佛;忾:叹息。仿佛看见身影,听到叹息。多形容对已过世尊长的怀念。【博见洽闻】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博识洽闻】见多识广,学识博大。【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

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博闻辩言】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博物洽闻】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博闻强志】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臭不可闻】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方闻之士】有道而博闻的人。【亘古奇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亘古未闻】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亘古新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广见洽闻】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寡见少闻】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鼓角相闻】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诟如不闻】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秽德彰闻】秽德: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彰:明显。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恢奇多闻】恢奇:特别奇特。形容人壮伟杰出,见多识广,不同寻常。【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骇人闻见】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同“骇人视听”。【骇人闻听】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同“骇人听闻”。【呼天不闻】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听不到。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罕闻寡见】罕、寡:少。见识不广,知识有限。【晋惠闻蛙】比喻愚昧寡闻。【惊见骇闻】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同“惊耳骇目”。【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着名。【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旷古奇闻】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事情。【旷古未闻】旷古:自古以来。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款启寡闻】款启:见识狭小。形容学问浅、见识少。【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目见耳闻】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没没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漠漠无闻】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昧昧无闻】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没世无闻】指终身不为人知。【昧死以闻】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名闻利养】佛家语。指名声远闻,以利养身。【名闻天下】形容名声极大。【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碌碌无闻】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览闻辩见】指见识多,能说会道。【令闻广誉】令:美、善;闻:名声。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令闻嘉誉】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

【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洽博多闻】指知识和见闻广博。【洽博德闻】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前古未闻】指从来没有听说过。

【强记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强识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同“强记博闻”。【前所未闻】前:先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洽闻博见】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洽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浅闻小见】闻:见识。学问浅薄,见解不高。【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如是我闻】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

含有人的成语
闻见的成语 第二篇

含有"人"字的成语

暗锤打人 暗箭伤人 暗箭中人 矮人观场 爱人好士 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爱人利物 爱人以德 不步人脚 不齿于人 不得人心 不当人子 北道主人 不乏其人 不甘后人 不敢后人 薄寒中人

不近人情 不可告人 薄命佳人 百年树人 避人耳目 饱人不知饿人饥 步人后尘 傍人篱壁 傍人篱落 傍人门户 逼人太甚 巴人下里

避人眼目 百世一人 悲天悯人 不省人事 不恤人言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别有人间 不因人热 婢作夫人 百载树人 成败论人 不足为外人道 楚楚动人 楚楚可人 仓卒主人 春风风人 穿井得人 不以人废言 醇酒妇人 齿颊挂人 从井救人 醇酒美人 惨绝人寰 草菅人命

草芥人命 耻居人下 察己知人 出口伤人 沧浪老人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春满人间 才气过人 差强人意 持人长短 侈人观听 朝里无人莫做官 稠人广众 稠人广座 稠人广坐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催人泪下 出入人罪 痴人说梦 出人头地 出人望外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出人意表 出人意料 出人意外 成人之美 成人之善 趁人之危 乘人之危 才识过人 春色撩人 寸铁杀人 惨无人道 惨无人理 才秀人微 耻言人过 才子佳人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咄咄逼人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大得人心 东道主人 东风人面 达官贵人 地广人稀 地广人希 达官要人 杜绝人事 大快人心 地旷人稀 地利人和 地灵人杰 斗南一人 大人虎变 待人接物 蹈人旧辙

打人骂狗 代人受过 夺人所好 得人死力 代人说项 得饶人处且饶人 动人心魄 大人先生 动人心弦 丢人现眼 代人捉刀 达人知命 端人正士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大失人望 达士通人 得失在人 斗筲之人 睹物思人 赌物思人 度外之人 刀下留人 东西南北人 蹈袭前人 东野巴人 大有人在 独异于人 盗怨主人 道在人为 盗憎主人 二八佳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恶语伤人 伏地圣人 泛泛之人 富贵逼人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富贵骄人 富贵逼人来 风流人物 锋芒逼人 飞鸟依人 妇人醇酒 夫人裙带 妇人孺子 发人深思 发人深省 逢人说项 妇人之仁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风俗人情 风土人情 方外之人 非异人任 风云人物 俯仰随人 俯仰由人 伐罪吊人 狗傍人势 观场矮人 肝胆过人 肝胆照人 蛊惑人心 孤家寡人 贵极人臣 甘居人后 光可鉴人 更阑人静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鬼怕恶人 贵人多忘事 贵人多忘 感人肺腑 感人肺肝 贵人贱己 故入人罪 贵人善忘 感人心脾 高人一筹 高人一等 高人雅士 高人逸士 寡人之疾

故人之意 各色人等 更深人静 拱手让人 鼓舞人心 各人自扫门前雪 狗眼看人 姑射神人 狗仗人势 和蔼近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祸福惟人 祸福由人 后发制人 户告人晓 后继无人 后继有人 河清人寿 诲人不倦 害人不浅 诲人不惓 豁人耳目 黄人捧日 黄人守日 骇人视听 骇人听闻 骇人闻见 骇人闻听 坏人心术

汉人煮箦 好为人师 荒无人烟 含血喷人 含血潠人 皇天不负苦心人

含血噀人 慧业才人 慧业文人 家败人亡 迥不犹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 精彩逼人 家传人诵 绝代佳人 夹袋人物 借刀杀人 纪纲人论 嫁祸于人 瘠己肥人 家骥人璧 久居人下 家给人足 攫金不见人 借剑杀人 蒹葭伊人 酒阑人散 九流人物 假力于人 解铃还需系铃人 家破人离 家破人亡 见弃于人 佳人薄命 钜人长德 解铃还是系铃人 假人辞色 佳人才子 瘠人肥己 金人缄口 觉人觉世 解铃还须系铃人 假人假义 尽人皆知 济人利物 寄人篱下 解人难得 解铃须用系铃人 拒人千里 距人千里 尽如人意 金人三缄 蹇人上天 蹇人升天

荆人涉澭 吉人天相 寂若无人 加人一等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寄人檐下 金人之缄 急人之困 急人之难 兼人之勇 拒人于千里之外 金人之箴 济世安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济世救人 吉人自有天相 绝色佳人 绝世佳人 敬授人时 家散人亡 假手于人 居停主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局外之人 家殷人足 解衣衣人 见物不见人 金针度人 家至人说 旷古一人 快人快事 快人快性 快人快语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行事 扣人心弦 愧天怍人 看人下菜碟儿 宽以待人 脍炙人口 乐成人美 路断人稀 路绝人稀 慷他人之慨 利己损人 流脍人口 笼络人心 邻女詈人 黎丘丈人 礼轻人意重 令人齿冷 立人达人 令人发指 鲁人回日 路人皆知 令人莫测 令人喷饭 令人捧腹 令人切齿 令人起敬 令人神往 掠人之美 令人瞩目 令人注目 令人作呕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礼顺人情 两世为人 论世知人 脸无人色 冷语冰人 名从主人 马翻人仰 名公巨人 名公钜人 灭绝人性 妙绝时人 盲人把烛 明人不做暗事 美人迟暮 盲人摸象 盲人扪烛 木人石心 盲人说象 盲人骑瞎马 美人香草 盲人瞎马 迷人眼目 谋事在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渺无人迹 面无人色 渺无人烟 渺无人踪 妙语惊人 马仰人翻 腼颜人世 马壮人强 目中无人 汝成人耶 耐人咀嚼 耐人寻味 泥足巨人 贫贱骄人 判若两人 旁若无人 傍若无人 破鼓乱人捶

平易近人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千古罪人 强加于人 赔了夫人又折兵 迁客骚人 迁怒于人 千秋人物 阒其无人 沁人肺腑 墙倒众人推 齐人攫金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强人所难 千人所指 求人不如求己 欺人太甚 沁人心肺 沁人心腑 沁人心脾 千人一面 情人眼里出西施 杞人忧天 倩人捉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欺人自欺 欺人之谈【闻见的成语】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杞人之忧 秋水伊人 欺天罔人 起死人,肉白骨 前无古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阒无人声 阒无一人 起死人而肉白骨 取信于人 强作解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不聊生 起死人肉白骨 人百其身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自安 人才辈出 人不可貌相 人才难得 人才出众 人材出众 人才济济 人财两空 人不知,鬼不觉 人财两失 人稠物穰 人存政举 人多口杂 人多阙少 人单势孤 人地生疏 人定胜天 人多势众 人多手杂 人丁兴旺 人多嘴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非草木 人非木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土木 人非物是 人浮于事 人浮于食 人各有志 人逢喜事精神爽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杰地灵 人间地狱 人迹罕至 人极计生 人急计生 人给家足 人尽其才 人间天上 日久见人心 人间天堂 人急偎亲 人己一视 人急智生 人困马乏 人间重晚晴

【闻见的成语】

人来客去 人来客往 人来人往 人离乡贱 人老珠黄 人民城郭 人命关天 人面狗心 人模狗样 人面兽心 人面桃花 人满为患

人命危浅 人莫予毒 人贫智短 人琴俱逝 人琴俱亡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去楼空 人情冷暖 人琴两亡 人强马壮 人千人万 人情世故 人强胜天 人情世态 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 人情汹汹 人情汹汹 人情之常 人穷志短 人穷智短 人人皆知 仁人君子 人人得而诛之 任人唯亲 任人唯贤 仁人义士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入无人之境 攘人之美 仁人志士 人人自危 人涉昂否 人事不省 人事不醒 人事不知 人生朝露 人世沧桑 人声鼎沸 人事代谢 人神共愤

人神共嫉 人所共知 人死留名 人寿年丰 人山人海 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如寄 人生若寄 人生如梦 人神同嫉 人手一册 人生路不熟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头畜鸣 人亡邦瘁 人文荟萃 人生面不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亡家破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微权轻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人我是非 人微望轻 人生如朝露 人亡物在 人微言贱 人微言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亡政息 人心不古 人心大快 人心归向 人心惶惶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皇皇 人心涣散 人心莫测 人心难测 人心叵测 人心隔肚皮 人心如面 人心所归 人心丧尽 人心所向 人心惟危 人心齐,泰山移 人心向背 人烟稠密 人约黄昏 人欲横流 人烟浩穰 人一己百 人言藉藉 人言籍籍 人言可畏 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 人以群分 人怨神怒 人怨天怒 人云亦云 人言啧啧 人之常情 人足家给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中龙虎 人中骐骥 人众胜天 人中狮子 人自为战 人自为政 人中之龙 授柄于人 世道人情 世道人心 深得人心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室迩人遐 室迩人远 室迩人遥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四海他人 舍己从人 审己度人 舍己救人 舍己就人 损己利人 舍己为人 市井小人 舍己芸人 素口骂人 诗礼人家 善马熟人 神怒人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盛气凌人 善气迎人 损人不利己 三人成虎 骚人词客 属人耳目 杀人放火 损人肥己 杀人不见血 随人俯仰 损人害己 十人九慕 淑人君子 授人口实 杀人不眨眼 损人利己 视若路人 骚人墨客 杀人灭口 骚人墨士 杀人如草 杀人如蒿 杀人如麻 视人如伤 杀人如蓺 深入人心 视人如子

拾人涕唾 拾人唾涕 耸人听闻 拾人唾余 三人为众 三人行,必有我师 授人以柄 杀人越货 拾人牙慧 损人益己 骚人逸客 射人先射马 骚人雅士 顺人应天 杀人盈野 随人作计 顺水人情 率兽食人 顺天从人 视同路人 世态人情 顺天应人 书香人家 兽心人面 神仙中人 善与人交 事在人为 受制于人 天不绝人 天从人愿 天从人原 天道人事 天工人代 桃花人面 推己及人 替古人担忧 天理人情 徒乱人意 头面人物 天怒人怨 听人穿鼻 替古人耽忧 天人共鉴 拖人落水 拖人下水 天人之际 天上人间 天时地利人和 天随人愿 天随人原 天与人归 腼颜人世 天灾人祸 枉道事人 王公大人 委过于人 位极人臣 枉己正人 万人空巷 文人墨客 文人墨士 文如其人 为人师表 为人说项 无人问津 文人无行 文人相轻 文人学士 万人之敌 无人之地 误人子弟 为人作嫁

无人之境 文似其人 物是人非 违天悖人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窝停主人 物在人亡 委罪于人 香草美人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秀才人情 先发制人 小户人家 羲皇上人 小脚女人 虚己受人 学究天人 血口喷人 下里巴人 羞面见人 小鸟依人 羞人答答 小人得志 袭人故智 先人后己 新人新事 形势逼人 先声夺人

息事宁人 夏雨雨人 刑余之人 闲杂人等 语不惊人 先小人,后君子 一表人才 一表人材 雁泊人户 一表人物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以辞取人 以德服人 用非其人 余光分人 一干人犯 玉关人老 以己度人 有己无人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以理服人 以力服人 夜阑人静 一鸣惊人 以貌取人 遇人不淑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仰人鼻息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因人成事 一人敌 渔人得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阅人多矣 掩人耳目 因人而异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以人废言 弋人何篡 郢人斤斧 郢人斤斫 贻人口实 依人篱下 咬人狗儿不露齿 倚人庐下 仰人眉睫 以容取人 雅人清致 言人人殊 引人入胜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以人为镜 以人为鉴 与人为善 野人献曝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野人献芹 野人献日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郢人运斧 一人有庆 雅人韵士 郢人斫垩 以人择官 一人之交 渔人之利 引人注目 野人奏曝 庸人自扰 雅人深致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因人制宜 倚势凌人 英声欺人 言是人非 夜深人静 应天从人 玉堂人物 应天顺人 怨天尤人 怨天忧人 颖悟绝人 杳无人迹 杳无人烟 有我无人 尤物移人 贻笑后人 月下老人 游戏人间 游戏人世 以言举人 以言取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妖由人兴 庸医杀人 一语中人 治病救人 钟鼎人家 振奋人心 震撼人心 尊己卑人 中馈乏人 臧否人物 自欺欺人 政清人和 罪人不孥 贼人胆虚 在人耳目 真人不露相 遮人耳目 照人肝胆 众人国士 众人广坐 正人君子 知人论世

郑人买履 哲人其萎 郑人实履 知人善任 助人为乐 众人拾柴火焰高 至人无梦 着人先鞭 知人下士 助人下石 贼人心虚 遮人眼目

知人之明 郑人争年 做人做世 仗势欺人 诸色人等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志士仁人 曾参杀人 政通人和 作育人材 自作解人 天无绝人之路 只重衣衫不重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闻见的成语】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成语大全 置若罔闻_成语词典
闻见的成语 第三篇

成语大全 置若罔闻

成语典故: 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成语例句: 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置若罔闻。

论语中的成语
闻见的成语 第四篇

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中的成语。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示例:徐迟<牡丹>:“她果然成为一个——的教师了。”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3、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论语中的成语。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示例: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

6、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示例: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示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8、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9、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示例:——,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1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14、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5、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示例: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近义词:废寝忘食用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

16、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17、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1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19、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2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22、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示例: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23、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2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示例:<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一个老成人在旁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梁实秋<雅舍小品·职业>:“至于弈棋,虽曰小道,亦有可观,比饱食终日言不及义要好一些。”刘心武<钟鼓楼·不是结尾>:“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既然是该办的事就不要等!就不能慢!”

25、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26、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7、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2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29、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30、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31、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32、简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33、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34、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5、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36、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3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38、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三章:“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不能一革命什么都平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反义词:一步登天。

39、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40、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近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43、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44、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45、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46、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4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48、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示例:方之<内奸>:“我要对党对同志负责,即使严赤、杨曙是内奸,我也该对他们负责,不能把——都写上。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4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5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5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示例: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52、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示例:薛姨妈是个——的人,倒还易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5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4、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55、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示例:趁你们——的时候,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56、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57、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58、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示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反义词:成人之恶、掠人之美。

59、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60、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示例:刘征泰<苏步青>: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61、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6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示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6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65、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6、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近义词:待价而沽。

67、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示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脆而不坚……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反义词:表里如一典故:<左传·文公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68、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示例: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69、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示例: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反义词: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70、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71、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示例:“陈教授——从容不迫地说:……”(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72、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3、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示例:我没有——的能力。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74、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5、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76、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77、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78、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79、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示例: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这种事搁在心上已有多年了。(<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六回)

82、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83、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示例: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84、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示例: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8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6、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87、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88、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89、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

表示马虎的成语
闻见的成语 第五篇

丢三落四
[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麻痹大意
[解释]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表示马虎的成语
[出处]我要当心,不能-,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巴金<坚强战士>


徙宅忘妻
[解释]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处]<孔子家语·贤君>:“寡人闻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


丢三落四
[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
草率从事
[解释]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出处]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唐书本纪书法>:“欧公本纪,则不免草率从事,不能为之讳也。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粗心大意
[解释]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学四>:“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粗制滥造
[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出处]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不是这班人干的,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


敷衍了事
[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敷衍搪塞
[解释]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粗枝大叶
[解释]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三心二意
[解释]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郁金香描写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