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6    阅读:

教案淮安市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第一篇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信息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正是在那段并不陡峭的山路上,赫尔岑开始了思想家的思想,奥加辽夫则开始了诗人的创作。麻雀山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也成为他们 ▲ 的开端。尽管他们的父辈都是沙皇宠爱的大臣,都是家财万贯的贵族,他们在原有的体制下 ▲ 的话完全可以拥有无比美好的前程,但他们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容忍邪恶如此 ▲ 地存在,他们将至高无上的沙皇陛下看作罪恶的根源。

A.反抗 顺服 无所不至B.反叛 顺从 肆无忌惮

C.反叛 顺服 肆无忌惮D.反抗 顺从 无所不至

2.下列诗句与“雪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月临秋水雁空惊 B.江弄琼花散绿纹

C.月明林下美人来 D.云开汶水孤帆远

3.劝说他人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应因别人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下列句子体现这一原则的选项是(3分)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B.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美双方决定把自卫队和美军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规模,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无缝”合作的构想。

B.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盈利和“填坑”。

C.《速度与激情》在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左耳》也迎来了两天近两亿的好消息,这个票房表现显得异常珍贵。

D.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5.下面的语段已被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

②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

③“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④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

⑤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 A.②③①⑤④ B.⑤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⑤④ D.⑤④③②①

1.C 2.C 3.B 4.D(解析:A成分残缺,在合作后加“构想”,B项语序不当,“盈利”和“填坑”调整,C项中途易辙,改为:“在《速度与激情》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 5.B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赫赫乎,洸洸乎,功业逐日以新,名声随风而流,宜乎..欢呼海隅高谈之士,奔走天下慕义之人。使或愿驰一传,或愿操一戈,纳君于唐虞,收地于河湟。然而未

至乎是者,盖亦有说云:岂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礼未甚优?请粗言其事,阁下试详而听之: .夫士之来也,必有求于阁下。夫以贫贱而求于富贵,正其宜也。阁下之财,不可以遍施于天下,宜择..其人之贤愚,而厚薄等级之,可也。假如贤者至,阁下乃一见之;愚者至,不得见焉。则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远矣。假如愚者至,阁下以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欲.求得士之道,尽于此而已;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鉴博采之而已。精鉴于己,固已得其十七八矣;又博采.于人,百无一二遗者焉。若果能是道,愈见天下之竹帛,不足书阁下之功德,天下之金石,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故六月往焉,来观其师,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阁下之义,愿少立于阶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居十日而不敢进者,诚以无以为荐,惧阁下以众人视之,则杀身不足以灭耻,徒悔恨于无穷。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幸甚,幸甚!愈再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之士,身居穷约 约:卑微 .B.朝廷高枕而不虞 虞:忧虑 .C.惧阁下以众人视之 众人:一般人 ..D.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形容:形体容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戎狄弃甲而远遁 生七岁而读书 ..B.赫赫乎,洸洸乎 然而未至乎是者 ..C.夫士之来也 欲求得士之道 ..D.功业逐日以新 阁下以千金与之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4分)

(2)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4分) 9.韩愈认为邢尚书怎样做才能“得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6.D(盛德。)7.A(均为承接。)

8.(1)他们在情势上互相依存,因而他们一先一后互相帮助。(每个分句2分)

(2)所以我先写了这封信,叙述我此次到来的原因,希望您千万不要认为我狂妄,而应该按照礼仪对待我。(每个分句1分)

9.①士之贤愚不同,接待与帮助的程度也应不同。②明于鉴别。③广泛地调查了解。(第1点2分,第2、3点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东鲁门泛舟 【其二】

李白【其一】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②?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①。

注:①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指晋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事。

②剡溪:王子猷雪夜访戴之事即发生于此地。

(1) 请具体分析第一首诗是如何紧扣题中的“泛舟”二字展开的。(4分)

首句以“天倒开”写天在水中的倒影,暗写泛舟之事;(1分)第二句以水流、波摇,让人产生石动的幻觉,来写人在舟中(1分);第三句直写轻舟泛月;(1分)结句以东晋王徽之(字子猷)雪夜乘舟访戴的故事写自己泛舟访友。(1分)由写景到叙事,紧扣“泛舟”二字展开,妙趣横生。

(2) 试分析第二首诗首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分)

比喻,(1分)写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写出了作者泛舟访友途中的愉悦心情。(1分)

(3)两首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诗人月夜泛舟,满怀兴致地欣赏水上夜景,自比为古代名士(2分)。两首诗共同刻画了一位豪迈洒脱、闲适恬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3)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6)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中庸》) (7)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水中藻荇交横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故君子慎其独也 (7)成由勤俭败由奢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大山深处的织女

聂昱冰

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名字叫王碯。它距离最近的城市邢台,也有一百多公里。这个小村庄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半山腰,在村子里,沿着弯曲而狭窄的小路朝前走,几乎每一条小路的尽头都是悬崖。这里的山层层叠叠,无边无沿,一眼望去,你会觉得即使肋生双翅,也飞不出这群山。这里的日落让人荡气回肠,一轮浑圆的、已经几万岁的、熊熊燃烧着的太阳,与已经几万岁的、嶙峋而幽暗的山,完成了一次次生命的交错。

在这个小村庄中,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还活着”的老式织布机——因为村子里的织布机仍旧都在吱吱呀呀地工作着,仿佛一直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一幅原本存在于传说中的画面,一段已然随历史远去的音乐,此刻,却明明白白呈现在我眼前、响彻在我耳畔。

织布机的高度超过一米八,长度超过两米,宽度也有一米多。因为使用时间久了,有些凹槽的边缘处已经有了裂痕。

“这是我们家传下来的老东西,有二百多年了”,主人道。对这个年龄,我深信不疑。这台织布机与这个家族相伴了二百多年,它一定记住了这二百年里家族中每一位女性的双手和容颜。现在,它的主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此刻,这位年轻的妇人就端坐在织布机前,一边织布,一边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始至终,所有对话都没有影响到她织布的节奏和速度,她的目光也一直停留在眼前的棉线和布匹上。

妇人挽着最简单的发髻,别着一个鲜艳的塑料发夹,留着齐眉的刘海,穿着一条黑绸和碎花布拼接的连衣裙。她的发髻、发夹、裙子,本都是街头最常见的式样,包括她的容颜,都是一个最普通的乡间农妇,可现在,却因为这台织布机,她变得非常非常不同了。

妇人的双脚控制着踏板,双手交替操作着梭子和那根推动整个织布机工作的巨大横梁。所以她必须端坐,双膝摆放端正,腰背和脖颈都挺得笔直,双肩自然下沉,双臂每一下伸出、收回都沉稳有力。但手指又必须轻柔灵活,才能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并且保持匀速循环。这样的体态,让她自然而然就拥有了一种端庄娴雅的气度。她右手边放着一盆清水,水中浸着六个枣木制成的梭子。梭子的外壁打磨得光滑如镜,六个梭子依次在她眼前这片方寸之间来回穿梭——从右向左滑过白色的纬线丛林,拉一下横梁,“哐当”一声,再由左向右滑回来,再拉一下横梁,又是一声“哐当”。 几个来回,几下声响,一寸花色鲜艳的布匹就织了出来。伴随着她的动作和声音,织布机另一端那个巨大的缠绕着白色棉线的卷轴一点点变细,她脚边堆积的彩色布匹一点点叠高。从清晨到日

落,从少年到白头,一代又一代,山里的女人,就这样把光阴编织成了生活。

我站在织布机的另一端,久久望着她。在织布机的中央,几百根白色棉线高高挑起,分成三层,每一根细线都穿过不同的针孔悬挂在三根交错着的横杆上,于是我和她之间就仿佛有了一层半透明的屏障。白色的光影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我再一次被带入了历史的长河。

几千年来,古老中国的土地上,有过无数台织布机;每一台织布机前,都有过这样一个普通但却坚毅的妇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也有过这样一张织布机,她为了训导儿子,用剪刀剪断了我眼前这几百根细细的白线,然后再一一接起。

这些普通但却坚毅的妇人,就这么年复一年纺着,织着,把地里的棉花纺成线,把线织成布,再用这些布换回一家老小的被褥衣裳、柴米油盐,让家中有了温暖、色彩和滋味。所以在古代神话中,那些让人心动的仙女一定都是特别善于纺织的——织女,七仙女……因为只有家中有一个会织布的女人,这个家才算是有了家的模样。

山里的女人们织布是没有固定花样的。布的花色,全凭她们在织布的过程中用眼睛看,然后凭着自己对美的感悟去选择下一种颜色。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从来没有织出过两匹完全相同的布。

这些女人和她们织出的布一样,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但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太行深处的男人、孩子和家。

(摘自2014年11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2.简要分析第一小节所描写的环境特点及其作用。(6分)

13.作者为什么说她见到的老式的织布机还活着?(4分)

14.简要概括大山深处的织女的形象特点。(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深意。(6分)

12.特点:偏远、闭塞,古朴、雄健。(2分)作用:为古老的纺织技艺得以保存提供环境依据;为表现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质朴的风俗民情没有受到外界冲击埋下伏笔;与后文织女们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形成呼应。(4分)

13.①织布机存在并工作着,而且将继续存在;②织布机真切地将传说中的画面与历史中的故事活生生地呈现于眼前;③织布机融入了织女的生命。织女使织布机有了灵性,织布机使织女不再普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4.①心灵手巧,织布技艺娴熟高超;②工作专注认真;③坚毅勤劳;④热爱生活,心系家庭。(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①对织女们高超织布技艺的赞叹;②对织女们勤劳坚毅精神的赞美;③对远离现代文明的山村质朴生活方式的认同。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多样性:文化讨论的起点

单世联

①人类和世界的文明化,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更多是一种和平的交流而不是冲突的交流。因此,在有关文化多样性的讨论中,不应把尊重和维护多样性当作讨论的结束,而应当视之为文化讨论的起点。

②一种文化首先应发现并张扬自己的优点和特殊价值。一种文化只有在有了比较和鉴别,能够发现并辨识自己的美时,其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因此也养成了妄自尊大、坐井观天的文化观。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在遭遇西方的挑战时一败再败,不得已而形成一种“文化失败”的观念,以至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揭发和自我批判。有学者认为,只有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揭发和批判,中国文化的“美”才真正呈现出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不但没有割断儒家,而且还是儒家新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来说,“五四”批判也是积极的、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也才是清醒的,才可能真正发现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真价值。

④在文明社会中生活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承认。贺麟在1947年说:“我们从一

开始,认识西洋文化的方法就错了。……直到最近十年来,才渐渐地有一种觉悟,觉得西洋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而在物质文明的背后,有很深的精神文明的基础。”综合地看,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有值得中国欣赏学习之处,这里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只有全面认识西方文化,认真反省中国文化,才能对西方之“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⑤不同文化之间没有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没有自觉的交流和交融,对其他文化的承认也可能是被动的、消极的。但若因此而以为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欣赏来消除文化冲突,显然是不清醒的。就一种文化而言,可以发现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就不同文化而言,可以发现人类精神创造的共同法则。“共性”或普遍性不是存在于各个文化之外、之上的另一种文化,而是体现、蕴含在各个文化之中的为全人类所实践并能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意义、形式和风格。只有在着眼于文化的个性或特殊性的同时,又能坚持文化的共性或普遍性,才能进入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最高境界——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倾听、模仿、学习,自觉地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建立共识。

(摘自2014年12期《上海采风月刊》有删改)

16.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6分) 18.结合全文,你认为在文化多样性时代,不同文化间交流应有什么样的的认识和态度。(6分)

16.①首先提出观点,应该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维护作为文化讨论的起点;②对自我文化,应该在鉴别和批判的基础上,清醒地发现和张扬自我文化的优点和特殊价值;对其他文化,应该认识、承认和欣赏,全面认识;(或答:从对自我文化和对其他文化两个方面论述文化交流应该具有的认识和态度;)③不同文化之间应该自觉交流,互相模仿和学习,形成文化的共识。

17.①对文化的自我批判不会影响其存在的特殊价值;②对文化的自我批判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③缺少自我批判和审视,文化可能会陷入妄自尊大或“文化失败”的困境。

18.①在认识和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文化间交流;②对自我文化和其他文化持有清醒的认识和认同;③既坚持文化的个性与特殊性又坚持文化的共性或普遍性,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建立共识。(或:不抱残守缺,不完全照搬,在相互欣赏彼此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间交流,互相交融并建立文化共识)④文化互赏、交流,最终形成融合是一个漫长甚至是没有尽头的过程。(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9.作文(70分)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爱是美好的,也是艰难的。真正的爱是以“人”去爱“人”:这应该是我们的必修课,是人生考场中最难的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盲目地去爱,我们必须学习怎样去爱人。

审题立意指导:

材料主旨:爱美好而艰难,真的爱在于以人去爱人,只有这样去爱人,人生的一切才会变得美好而有意义。然而学会以人去爱人,却是人生考场中最难的考试,年轻人更要学习怎样去爱人。 主流立意方向:人应该怎样去爱人?

其他立意方向:

1.青年人不能盲目地爱,不迷失自身的爱和不淹没对方的爱才是真正美好的爱;

2.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

3.懂得以人去爱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工作。

注意:这里的以人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可能有的一切人际关系之间的爱。所以,爱不能只局限在一般男女之爱,它还包括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爱等。

青年人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201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第二篇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思想品德试卷

(注:淮安市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采取合场合卷,各50分,现按学科分别整理,保留原题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 ▲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依法治国 B.从严治党 C.对外开放 D.深化改革

2.2015年2月,第6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于2015年5月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周年特别会议。9月3日,我国也将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 A.六十 B.七十 C.八十 D.九十

3.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这说明宪法 ①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不得与普通法律相抵触

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④是“法律的法律”,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右侧漫画所示内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题4图

5.淮安教育部门近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活动,发现部分同学存在课间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拥挤推搡等现象。这些现象最有可能侵害到同学的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消费权 D.休息权【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6.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日益突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垃圾短信骚扰、社交账号被盗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遭遇到网络诈骗。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得到保护 B.要依法保护个人隐私,提高防范意识 C.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隐私 D.保护个人隐私的最佳办法是避免网上交友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制度 8.2014年,以“运河之都”远近闻 名的淮安,再次上交一份靓丽的

金湖县、清

浦区在苏北生态成绩单(如右图所示)。这表

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县区

明 考核验收,

省级以上生

A.环境保护是淮安一切工作的中心 态县区比例

达到85.7%

淮安PM2.5日均浓度值比2013年同期下降13.9%,下降幅度列全省第二

淮安市争取到国家财政部、环保部白马湖江河湖泊治理与保护专项资金2.28亿元

全市累计建成8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为56.5万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B.淮安已建成国家生态市 C.淮安雾霾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D.淮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携手建设生态市 共享美丽新淮安

题8图

9.某校报小记者报道了一则新闻:“在淮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为实现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的双提升,很多市民踊跃参与‘文明交通岗’志愿活动,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疏导交通,劝导市民文明出行。”你认为这则新闻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

A.文明交通,志愿我先行 B.法律护我健康成长 C.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D.人贵诚信,诚实做人

10.某同学在微博中写道:“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心里越来越烦躁不安,彻夜难眠,我害怕考不好,

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下列描述符合该同学状态的是

A.心理承受能力强,有一颗平常心 B.学习压力适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学习压力过大,考试过度焦虑 D.考试压力大,学习动力足

11.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

自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这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此举

A.切实保障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B.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C.实现了同步富裕,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D.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2.2015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他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

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表明

①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③我国积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④我国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26分。)

25.(6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契合。

请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26.(8分)2015年淮安开展“两为”专项整治行动,向违规决策、错误履职、以权谋私、滥用职

权等“为官乱为”情形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慵懒散拖、监管不力等“为官不为”情形果断亮剑,曝光和查处了一批“糊涂官”、“腐败官”和“混事官”、“逍遥官”。专项整治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忱欢迎和积极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专项整治开启“探照灯”,编织“强电网”,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的生存空间。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生存空间的现实意义。

(2)部分同学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反应漠然,他们认为:“‘两为’专项整治行动离我们青少年生

活太远,我们无需关心。”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7.(12分)何为创客?“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利用互联网把各种创意转变为实际产品的

人。2009年创客潮流从美国硅谷来到中国,时间虽短却发展迅猛。目前国内初步形成了以

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三大创客文化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创客时代】

“创客”们利用互联网和新工具,实现了产品自制造,越来越多的创意产品问世,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经济发展从“中高速”转为“中高质”提供不竭动力。他们创新的科技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革。创客已成为时代的领跑者。 (1)根据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创客是时代的领跑者。”

【创客校园】

在创客潮流的引导下,许多校园的“创客社团”纷纷兴起,同学们通过参与具有鲜明创造性、实践性的社团活动,体会到要做一名创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只要学会Do it your-self(自己做),更要学会 Do it together(一起做)。 (2)同学会的体会对我们学习方式有什么启发?

【创客淮安】

2010年,被人称为中国创客空间元年。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推动创客活动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3)为更好地推动创客活动在淮安的发展,你对政府有哪些好的建议?

整理人:淮阴区开明中学 祝金鑫

201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第三篇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5?淮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干冰升华 C. 矿石粉碎 D. 蜡烛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冰雪融化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解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炽热的熔融物;

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解答: 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图中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图中操作错误.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瓶底放水,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图中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2015?淮安)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粘合剂.硅酸钠(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硅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5.(2分)(2015?淮安)下列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缺少碘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B. 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

C. 油脂会使人发胖,应避免食用

D. 高楼着火,应迅速乘电梯下楼

考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均衡营养与健康;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吸烟有害健康;

C、根据油脂的生理功能和合理膳食原则判断;

D、根据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正确;

C、油脂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是人体的备用能源,要适量摄入;故错;

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

考点: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NH3+H2O+CO2=NH4H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2A1+3H2SO4=A12(SO4)3+3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D、CuSO4+Ca(OH)2=CaSO4+Cu(OH)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2015?淮安)淮安是一座美丽的水城,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

B. 加洗涤剂使油污溶解在水中

C.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

考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可节约水资源;

B、洗涤剂能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

D、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

解答: 解:A、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可节约水资源,说法正确;

B、洗涤剂能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促使油污和水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而不是使油污溶解,故错误;

C、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故正确;

D、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关于水的基本知识,如节约用水、软水和硬水的区分、水的净化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目的考查.

8.(2分)(2015?淮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物质可作为氮肥的是( )

A. CaCl2 B. Ca(H2PO4)2 C. K2SO4 D. NH4HCO3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A、CaCl2不属于化肥,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9.(2分)(2015?淮安)ZPT常用作洗发液的主要去屑因子,分子式为C10H8N2O2S2Zn,ZPT不溶于水、无异味,具有极强的杀灭真菌作用.下列关于ZPT说法正确的是( )

A. ZPT中有25个原子

B. ZPT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ZPT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不溶于水、无异味属于物理性质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D.根据物理性质来分析.

解答: 解:A.ZPT是由ZPT分子构成的,一个ZPT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故错误;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ZPT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8+14×2+16×2+32×2+65=317,故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C.由ZPT的化学式(C10H8N2O2S2Zn)可知,它是由碳、氢、氮、氧、硫、锌六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和气味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以及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含义,比较简单.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蒸发与蒸馏操作;气体的干燥(除水);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水的沸点低,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得到蒸馏水分析;

B、根据蛋白质的鉴别方法分析;

C、根据氨气能够和浓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解答: 解:A、水的沸点低,加热时易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得到蒸馏水,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化纤没有,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氨气能够和浓硫酸反应,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实验,涉及蒸馏、鉴别、除杂干燥、元素的检验等,难度不大,依据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越,共18分)

11.(3分)(2015?淮安)请从①氯化钠②盐酸③氮气④氧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供给呼吸的是 ④ .

(2)能用做调味品的是 ① .

(3)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② .

考点: 氧气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食盐常用作调味品,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

解答: 解:(1)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所以本题答案为:④;

(2)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所以本题答案为:①;

(3)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从而将其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②.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2.(3分)(2015?淮安)淮安市某盐化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氯化钠 .

淮安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第四篇

江苏省淮安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幸福从没截径,也没有完美无瑕。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地呼吸,悠然地眺望,微笑.

着生活。幸福,其实在路上:进一步,有一步绮丽的风景;退一步,有一步甜淡的心境。只要付出真心,潜心经营,幸福就会悄然到来。 .

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静: 悄: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该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②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

修改①: 修改②:

3.班级开展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同学们就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6分)

①鲁智深的绰号为什么叫“花和尚”?(2分)

答: ②林教头被刺配沧州道的“前因”和“后果”分别是什么?(2分)

答: ③林冲、鲁智深等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 白《行路难》)

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海日生残夜, 。(王 湾《次北固山下》)

⑤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选答题:

⑦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⑨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⑩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二(68分)

(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5——8题。(17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巨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乙】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何坐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③生以乡人子谒余 ④言和而色夷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②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译文:

7.如果去掉【甲】文中加框的“酒酣”一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答:

8.楚王称晏子为“圣人”,马生求学过程中“流辈甚称其贤”,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晏子与马生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共同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6分)

舞蹈的建筑

刘心武

(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在建筑与舞蹈之间嵌入一个“凝固”的限制词,把某些建筑比喻为“凝固的舞蹈”,也是可以的。

(2)在中外古典建筑里,要找出“凝固的舞蹈”的例子来,似乎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古典时代人们的思路不像如今这么多元狂放,更因为建筑设计手段与施工技术远没有如今这么先进,所以难以“舞动”。如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建筑设计师们好比巧妇拥有了

庞大的米粮库,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炊事中大显身手。因此,舞蹈性思维进入建筑设计师大脑后,舞蹈元素运用在建筑中成为可能,一些“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

(3)最先把舞蹈元素糅进设计中的,可能是某些大型运动场馆的天棚。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运动场开风气之先,把天棚设计成仿佛往巨人肩膀后甩去的风衣,生动活泼,诡奇醒目。此种设计后来渐成范式,只是在新的设计中不断花样翻新。韩国世界杯比赛场地,就是最新的一个变体。这种糅进舞蹈元素的设计方式也在世界各地的机场设计中流行开来。美国丹佛空港的天棚就恍如一大匹在风中呈曲波状舞蹈的银缎。

(4)人们不禁会问,如果不仅仅是糅进舞蹈元素,而是完全地“舞蹈化”,这样的建筑有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美国建筑设计师欧·盖里为西班牙毕尔巴鄂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几乎完全由“扭动的肢体”构成,没有一个立面是规整的。不仅天棚,所有的使用空间,包括走廊,充满了舞蹈的曲面和曲线。建成后的博物馆,通体仿佛是几个穿着紧身衣的舞蹈家在忘情的舞动中绞缠在一起。

(5)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建筑艺术的新胜利,但这种完全“舞蹈化”的建筑恐怕只能作为一种流派,而且是小流派而存在。这一流派的设计,要化为大地上的实际存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的机缘凑集。

(6)特别看重建筑设计艺术创造内涵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尤其是年轻一代,据我所知,有的事在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舞蹈性思维”。中国传统艺术里,跟舞蹈最相通的领域是书法里的狂草,舞剑器与挥毫墨绝对是异曲同工。他们在借鉴舞蹈时也借鉴书法,这构成一种创新优势,是特别可贵的。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相关探索目前只是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舞蹈的建筑”?不着急,早晚会出现的吧。

(选自《百年美文》,有改动)

9.阅读文章,概括“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4分)

答:

10.文章第(3)段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答:

11.文章第(4)、第(5)两段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4分)

答:

12.文章第(6)段加点词“一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7分)

听雁

付秀红

(1)去听大雁的叫声吧。我总以为,那“飞啊飞啊”、“嘎嘎”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天冷了,树变瘦了,一地枯黄。高粱只剩下了茬子,落寞地立在地里,早已没有了刚成熟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的神气。傍晚的冷云酝酿着秋雨。此时,正是“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的时节。

(2)在这肃杀的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呜叫。它们极为守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3)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鼓舞同伴。那高亢的呜叫,似呼朋引伴般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里之外都听得到。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

(4)“头雁”是雁阵的灵魂。在“飞啊飞啊”的呼喊声中,雁一只又一只,次第展开,如一章章无尽的诗篇。在“人”字尖上飞动的“头雁”最费力,它用翅膀的扇动为后面的大雁带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送,这阵风依次传递下去,能把后面的小雁和老雁轻轻地抬起来,这样小雁和老雁才不会掉队。雁阵这种节省体力的方法,让人感动。而“头雁”是没有那阵风能利用的,它是创造者,不是享受者。为避免疲劳,迁徙中的雁阵会不断更换“头雁”。一旦雁阵整体减速,在头雁“嘎嘎”的提醒声中,队伍便会由“人”字换成“一”字。它们懂得智慧、互助和合力的内涵,高旷的风不断跑来,拂过一只一只的雁翼,把仁爱洒落一路云空。

(5)大雁南飞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挚爱。在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的爱情尤显坚贞。大雁一生从不独活。一只母雁若在半途死去,另一只公雁也会自杀或郁郁而亡。我听大雁叫,有时会听出那声音里的凄楚,或许是单雁不远飞吧!雁在,爱才在。

(6)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感动。雁是秋天的胡琴,胡琴是南飞的雁。岁月里还有什么声音能够这样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闭着眼听,在心中画一种境界。风吹过,发微动,能陪我来听这场雁的艺术表演的,是心。

(7)秋空出奇地静谧,然后是雁声穿越而来,蔚蓝而又澄明。情依依,霜淡淡,用心灵来听雁。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第5期,有改动)

13.文章第(1)段描写秋天原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4.赏析文章第(3)段中的画线句。(4分)

答:

15.简要概括文章第(3)~(5)段是如何围绕“听”来组织材料的。(4分)

答:

16.综观全文,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从大雁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5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8分)

胖石匠

张爱国

(1)胖石匠十五岁就跟着师傅跑江湖。

(2)后来,同行都不干了,只有胖石匠还干着。他实在丢不下自己的手艺。

(3)夏天的早上,胖石匠早早起来,光着膀子,坐在院中心,左手的斧凿一会儿是尖的,一会儿是扁的,一会儿又换成弧形的;右手的铁锤适时地敲上几下,石头就听话地有了点、线或圆弧。不久,太阳照到身上了,胖石匠就转到东墙根。下午,再转到西墙根。等西墙的影子舔到东墙根了,胖石匠又回到院中心。偶尔,胖石匠会举起铁锤砸向自己的脊背,头也不回,只听见“啪”的一声,一只苍蝇或蚊子的尸体就烂泥一样粘在他古铜色的脊背上了。

(4)胖石匠对手艺要求严。一件石器出来,只要他认为有缺陷,就立即砸碎。因此,胖石匠的石器件件是精品,石磨、石舂等普通物件也有人争相购买。往往,来人问:“这个多少钱?”胖石匠头也不抬:“我侍弄它花了七天,七天的茶水值多少你就给多少。”

(5)当胖婶发现这些人低价甚至不花钱从这儿弄走的石器到了城里一转手就是一个令人 吃惊的价钱时,就不让他再卖给这些人,要自己拿到城里卖。胖石匠说:“何苦呢?有人为钱,有人为面子,我只为手艺。”

(6)胖石匠人长得胖,做事又慢腾腾的,于是大家就叫他弥勒佛。胖石匠很受用。

(7)这一年,胖石匠足不出院雕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弥勒佛:圆头亮顶,慈眉善目,笑口大开,项挂念珠,袒胸露乳,大腹雍容。这石像很是神奇:在一边赞叹“好一尊弥勒佛”一边继续往里走的时候,来人却发现那石像又不是弥勒佛了,而是胖石匠自己。到跟前细细看,石像上唇“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一行隶书小字清晰可见,排列工整。于是说:“也给我弄一个弥勒佛吧,要多少钱你开口。”胖石匠摸摸大肚皮,笑着对来人说:“你啊,满脑子都是钱,不行!”

(8)胖石匠常常端把椅子坐在石像旁,陶陶然。一天,五岁的孙子说:“爷爷,你怎么不再雕一个自己呢?”

(9)胖石匠觉得很在理,就决定再雕一尊远看是自己,近看是弥勒佛的石像。

(10)胖石匠对这尊石像的要求更严了,严得半年里整了好几个毛坯却只因对某一凿不满意而弃掉。直到第二年秋,石像快完工了,只剩文字还没雕上。看着每一凿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石像,胖石匠拿凿的手竟然微微颤抖。

(11)这次,胖石匠要在石像肚脐四周雕“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人”几个字。三天后,还有最后三个字了,胖石匠不禁激动起来。

(12)当发现“容”字下的“口”被雕成了“日”的时候,胖石匠傻了。等回过神,他想砸,却下不了手。胖婶更是拼命拦着。

(13)胖石匠没办法,开始怨恨自己,骂自己那一刻为什么要激动?为什么舍不得一锤砸掉?现在为什么更舍不得砸??

(14)胖石匠病倒了。

(15)胖婶劝他:“你啊,不是弥勒佛吗?弥勒佛什么都能容,你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一笔之误呢?”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3期,有改动)

17.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胖石匠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4分)

答:

18.第(7)段胖石匠完美地雕成了第一尊弥勒佛,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5分) 答:

19.阅读第(11)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胖石匠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5分)

答:

20.文章结尾胖婶劝说胖石匠的话意味深长,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答: 三(60分)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中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第五篇

恒谦教育研究院

淮安市2015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思想品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依法治国B.从严治党C.对外开放D.深化改革

2.2015 年2 月,第69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于2015 年5 月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 周年特别会议。9 月3 日,我国也将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

念活动。

A.六十B.七十C.八十D.九十

1~2 题为时事题。

3.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以立法形式将12 月4 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这说明宪法

①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不得与普通法律相抵触

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④是“法律的法律”,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D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此题意在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①表明了我国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

地位,故正确;②错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③错误,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④正确,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是“法律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

【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

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D。【注意】宪法是“法律的法

律”,并不等于“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因为宪法和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4.右侧漫画所示内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4.A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保护”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难度容易。

区分“四大保护”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实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从漫画中“本校网站提醒您:游戏时间过长,请下线休息”可知识保护主体是学校,故选A。

5.淮安教育部门近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活动,发现部分同学存在课间追逐打闹、上下楼梯

拥挤推搡等现象。这些现象最有可能侵害到同学的

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消费权D.休息权

5.B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能力。难度容易。题干材料中“部分同学存在课间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拥挤推搡等”可能会危及学生的生

命健康,据此选B。

6.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日益突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垃圾短信骚扰、

社交账号被盗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遭遇到网络诈骗。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得到保护

B.要依法保护个人隐私,提高防范意识

C.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隐私

D.保护个人隐私的最佳办法是避免网上交友

6.B 【解析】本题考查“保护自己的隐私”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容易。A 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现代科技使人越来越透明,但只要提高防范意识,个

人隐私是可以得到保护的,据此A、D 错误,B 正确。C 错误,没有绝对的隐私,个人

题4 图隐私如果涉及到危害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就是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制度

7.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容易。此题为识记型选择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他选项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但不是民族政策,

都不符合题意。

8.2014 年,以“运河之都”远近闻 名的淮安,再次上交一份靓丽的

生态成绩单(如右图所示)。这表

A.环境保护是淮安一切工作的中心

B.淮安已建成国家生态市

C.淮安雾霾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D.淮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8.D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容易。

A 错误,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B 错误,右图所示表明淮安正在建设生态市;C

错误,“淮安PM2.5 日均浓度值比2013 年同期下降13.9%”,表明淮安雾霾问题没有得到

根本解决。右图材料表明淮安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此选D。

9.某校报小记者报道了一则新闻:“在淮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为实现城市品质和

市民素质的双提升,很多市民踊跃参与‘文明交通岗’志愿活动,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疏

导交通,劝导市民文明出行。”你认为这则新闻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

A.文明交通,志愿我先行B.法律护我健康成长

C.不以规矩,难成方圆D.人贵诚信,诚实做人

9.A 【解析】本题考查“自觉服务社会”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很多市民踊跃参与‘文明交通岗’志愿活动”是题干材料的中心句,据此选A。B

强调的是法律保护作用,C 说明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D 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及做一个诚实的人,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0.某同学在微博中写道:“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心里越来越烦躁不安,彻夜难眠,我害怕

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下列描述符合该同学状态的是

A.心理承受能力强,有一颗平常心B.学习压力适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学习压力过大,考试过度焦虑D.考试压力大,学习动力足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压力”、“考试焦虑”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能力。

难度容易。“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心里越来越烦躁不安,彻夜难眠,我害怕考不好,对不

起父母和老师……”这是学习压力过大,存在过度的考试焦虑的表现,据此选C。A、B

不符合描述事实;D 错误,“学习动力足”不符合描述事实。

11.2015 年1 月14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决定自2014 年10 月1 日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这标志

着存在了近20 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此举

A.切实保障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B.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C.实现了同步富裕,维护了国家的稳定D.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1.D 【解析】本题考查“关注民生,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

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难度中等。“养老金并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据此选D。A 不符合题意,“养老金并轨”不是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措施;B 错

误,“养老金并轨”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而不是生态文明成果;C 错

误,同步富裕的说法是错误的,且“养老金并轨”也不能实现共同富裕。

12.2015 年3 月2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他在演讲中指出:“一带

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

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表明

①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③我国积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④我国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我国的国际地位及作用”等知识点。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容易。“‘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 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包容的”说明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故①正确;“不 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 不开中国,故②正确;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指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 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③不符合题意;④“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 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计26 分。)

13.(6 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契合。

请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仿照示例, 完成表格。

13.【答案】友善、爱国、诚信。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和再现能 力。难度容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体现了友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爱国;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体现了诚信。

14.(8 分)2015 年淮安开展“两为”专项整治行动,向违规决策、错误履职、以权谋 私、滥用职权等“为官乱为”情形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慵懒散拖、监管不力等 “为官不为”情形果断亮剑,曝光和查处了一批“糊涂官”、“腐败官”和“混事官”、 “逍遥官”。专项整治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忱欢迎和积极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为 专项整治开启“探照灯”,编织“强电网”,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的生存空 间。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生存空间的现实意 义。

(1)【答案】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为专项整治开启“探照灯”,编织“强电网”,合力挤压“乱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作文,话题:书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