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八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24    阅读:

  《摇篮曲》由彼得·舒伯特(1797~1828)创作。现这首歌已成为了经典,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八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重、难点:

  1、 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 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教学方法:

  情境法 启发法 听唱法 才能展示法 探索实践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1=C 2/4 1 2 3 4│5 ─│ 5 4 32│ 1─ ‖

  (师) 同学 们 好!(生)老师 你 好!

  【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一举两得。】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每当你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在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古今中外许多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在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下面我们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那位同学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师:而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到大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像一下,你们小时候,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哄着你们睡觉,那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进入今天的主题,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及德国三B

  【设计意图:了解与歌曲有关的更多知识。 】

  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母爱情感。】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5、学唱歌谱与歌词

  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1)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2)教师呈现乐谱,学生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应该在哪换气?

  引导学生标出换气口,引导学生在唱谱时注意吸气和换气。

  (3)强调在八度大跳处,找发声练习中的感觉用气息支持声音。

  模唱歌词,初步唱会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

  (1)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

  (2)在演唱中注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演唱的呼吸,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对孩子真挚的爱,演唱时要将歌曲中母亲慈爱、安祥的形象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解决下列问题:

  (1)注意歌曲情感与弱起拍的歌唱呼吸,把声音唱得连贯、柔和。

  (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

  (3)歌词中“贝”“魂”“帝”“你”等字咬字后牙关应尽快打开,声音要自然。

  (4)注意长音与装饰音的吐字咬字与归韵,并唱得轻松自如。

  (5)随着旋律起伏,要做出自然的强弱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真挚的爱。,

  四、创作与表演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教师负责音响播放及侧面观察、引导。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演唱及表演技能。】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唱。

  2、东北民歌《摇篮曲》

  师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老师随着歌曲一起唱。

  讨论:比较二首歌曲的异同。

  师:不同是前者直接抒发感情,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感情。

  相同是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摇摆的节奏。

  总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安宁、亲切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设计意图: 感受音乐的多元化,让学生感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同一音乐体裁的歌颂。 】

  六、课堂小结

  1、师:通过你们的演唱和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与妈妈的爱是那么深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歌曲,想一想妈妈平时为我们不停的操劳,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师: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

  《摇篮曲》—全国音乐获奖教案

  安徽蚌埠市张公山中学 朱红梅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

  3、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摇篮曲》,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4、通过《摇篮曲》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爱心。

  教学重点:

  学唱《摇篮曲》及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难点:

  歌曲表现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究。

  教具:

  钢琴、水笔(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些照片。大家能不能看出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是些什么照片呢?

  生:略。

  师:不用想,大家一眼便能看出这些都是母子照,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温柔和关爱。相信在坐的同学们都和自己的妈妈拍过合影。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默默地为孩子奉献着。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母亲抚慰孩子的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以母子照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背景介绍

  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略)

  三、歌曲教唱

  1、学生朗读歌词;

  2、欣赏范唱(点击“教唱歌曲”即《摇篮曲》词曲,播放音乐。);

  3、视唱乐谱或用“啦”音模唱;

  4、齐唱乐谱;

  5、视唱第一段歌词;

  6、视唱第二段歌词;

  7、齐唱歌曲;

  8、请一位学生演唱。

  (教师评析略)

  四、体裁特征

  1、师:摇篮曲最初是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但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通过今天学习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考虑,在表现摇篮曲的情感时,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才能使孩子更好地入睡呢?

  生:略。

  2、老师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点。(略)

  3、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感受音乐体裁特征。

  五、歌曲表现

  1、欣赏用英文演唱,以动画形式表现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师: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像?大家可以用一段文字或语言、一幅图画、一首歌曲、一段舞蹈等形式表现。我们来采取比赛的方式,在各种参与形式中,选出一个最佳表现者,老师将有小礼物送给他作为奖励。希望每个同学都涌跃积极地参加,展示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爱好文学的同学,要充分发挥你的口才,你可以谈谈自己对歌曲《摇篮曲》产生的感想,可以谈谈自己的妈妈如何爱护自己,你也可以给大家背诵一些有关歌颂母亲的诗、词、句;爱好绘画的同学,请你为歌曲《摇篮曲》配上一幅画来体现你丰富的想像力;爱好唱歌的同学们,可以唱一首歌颂妈妈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爱好舞蹈的同学可以根据《摇篮曲》的旋律,即兴创编一小段舞蹈来展示你优美的舞姿,可以是独舞、双人舞或群舞。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或文学、绘画、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歌曲,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师:我们除了在每种表现形式中选出一位个人最佳表现者,还要选出一个集体荣誉组。看哪一组参与展示的同学最多,表现得最好。希望每个组的同学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为本组的参与者出谋划策,献出自己的聪明智慧,为本组争得荣誉。每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完成一幅图画,共同创编舞蹈,希望本组的同学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我们比赛的不光是个人的才艺,同时还比赛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合作精神。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希望大家各显风采,各尽其能。现在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构思、边创作。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2、才艺展示

  (1)学生展示。(分别以语言或文字、绘画、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略)

  (2)教师评析。(略)

  (3)师生共同选出个人最佳表现者和小组荣誉组,教师赠送小礼物,并请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敢于展示自己的同学。

  六、拓展延伸

  1、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摇篮曲并哼唱几句。(略)

  2、欣赏印度尼西亚民歌《宝贝》。师:《宝贝》这首歌曲刻画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抚,以及对游击队胜利的期待,感情真挚、热烈,具有浓郁的印度尼西亚民歌的特色。

  3、教师弹唱东北《摇篮曲》,请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展示东北《摇篮曲》歌词二)

  师:此曲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呵护和美好期待。全曲也洋溢着对祖国繁荣强盛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了解其它摇篮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4、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勃拉姆斯《摇篮曲》,再次感受母爱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布置作业:上网搜集各国摇篮曲。

  归纳总结:今天这节课通过学习勃拉姆斯《摇篮曲》,对勃拉姆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学习、欣赏、以语言或文字、绘画、舞蹈等方式,具象地表现了音乐的内涵,十分精彩。

  最后,让我们在舒伯特的《摇篮曲》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伴着歌声,让我们带着希望与祝福,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平安、幸福。(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与反思

  教学意图: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于是借助音乐活动《摇篮曲》。实现这一原则。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运用幼儿已有的哄娃娃经验创设了“娃娃要睡觉”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轻柔、优美的摇篮曲对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复欣赏摇篮曲的过程中,再创编出抱娃娃的不同动作;同时也使幼儿在哄娃娃、抱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关爱他人的责任感,学会将关爱他人的情感迁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长辈的呵护、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妈妈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亲一亲等等。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摇篮曲的安静、优美,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学习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创编抱娃娃的简单动作。

  教学准备:

  1、录音磁带、娃娃人手一个、小床一张。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幼儿抱娃娃进活动室。

  1、师:天黑了,星星眨着眼睛出来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宝宝,你们有什么办法哄娃娃睡觉呀?

  2、幼儿讨论交流,请出个别幼儿来回答。

  二、欣赏“摇篮曲”。

  1、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呀,可是除了这些办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给娃娃听音乐哄她睡觉呢,你们听..….

  2、播放“摇篮曲”(第一遍),幼儿欣赏、感受。

  3、师:我的娃娃听着音乐睡着了,你们的娃娃睡着了吗?(睡着了)那我们一起把娃娃放到摇篮里好吗?

  4、师小结:娃娃睡觉的时候听的音乐轻轻的,柔柔的,很好听,这样娃娃很快就能睡着了,这种音乐我们叫它“摇篮曲”。

  5、再次欣赏(第二遍),我们来听听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师提问:你们听到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哼唱。幼儿学习完整演唱“摇篮曲”,引导幼儿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表现“摇篮曲”的安静、优美。

  三、表演“摇篮曲”。

  1、师播放“娃娃哭声”: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来,我们一起哼着“摇篮曲”,摇着娃娃睡觉吧。

  2、师:xxx的娃娃不哭了,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觉的。请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势的幼儿来表演一下,鼓励其他幼儿模仿他们的抱娃娃动作。

  3、集体完整地表演“摇篮曲”,娃娃睡着后(即歌曲结束后)提示幼儿把娃娃轻轻地放到小床上,盖好小被子,让娃娃安睡!

  四、复习歌曲“不要妈妈抱”。

  师:你们的娃娃还小,需要别人抱。我们小班的朋友们已经长大了,不要妈妈抱了对吗?

  1、复习演唱歌曲。老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自己创编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2、师:哦,我们小班的朋友们真的长大喽!(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活动中创设了哄宝宝睡觉的场景。通过游戏,满足幼儿各种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如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这样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同时,满足了幼儿非常想要模仿成人这类情感的需求。活动给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更是一首让每样事物都入睡的舒缓、安静、优美的摇篮曲。这才是摇篮曲欣赏的更高价值。

  不足之处:

  但在引导幼儿创编抱娃娃动作的时候,如果能再给幼儿多一点拓展的机会的话,也许孩子们创编出来的动作也就更加贴近生活了。

  一次活动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让孩子们真正有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生活感受、艺术感受,教师有责任在天长日久的日常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这种爱的教育价值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延续和升华。

  • ·三年级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2016-01-09)
  •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2016-01-10)
  • ·《摇篮曲》教学设计(2016-05-23)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摇篮曲》教学设计(2016-06-16)
  •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音乐教案(2016-07-11)
  • ·音乐摇篮曲教案(2016-07-16)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