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小学音乐科五年下册采花教案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8    阅读:

  采花节是中国白龙江流域甘肃南端的博峪藏区的节日风俗,博峪藏区素有甘肃西双版纳之称。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男女老少一起举行采花节。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小学音乐科五年下册采花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音乐科五年下册采花教案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采花》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采花》,能够准确的感受和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了解四川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民歌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采花》并且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会歌曲《采花》典型节奏,并且能够熟练掌握。

  学法指导:聆听、模唱、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

  1、切分节奏的概念?—当弱位或弱拍上的音延续到强音的位置,改变了其原有的强弱规律。

  2、切分节奏的练习

  (1) × × × (2) × × ×× (3) ×× × ×

  (通过节奏练习,为突出本节课的难点作铺垫)

  3、复习:大小调式—都是由7个音构成的(1234567)

  大调式 音阶:1 2 3 4 5 6 7 1 (主音—主音)

  小调式 音阶:6 7 1 2 3 4 5 6 (主音—主音)

  二、寓教于乐

  新授音乐知识:民族五声调式—由五个音构成,其五个音可分别做主音构成五种不同的民族调式(12356)

  音阶:1 2 3 5 6 1

  三、发声练习:2/4 1 2 | 3 5 | 6— ||

  a

  6 5 | 3 2 | 1— ||

  四、学唱《采花》四川民歌

  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不同种类花朵的图片,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2、播放歌曲《采花》学生回答:歌曲的情绪特点?

  3、简介歌曲《采花》 降E调 节拍2/4 流行于四川南坪的传统小调(四川民歌) 歌曲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4、学生按节奏的形式朗读《采花》歌词并回答: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

  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每一年中每个月开什么花都做了叙述,也使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生产和生活的知识。

  5、 随多媒体视频《采花》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为学生范唱。

  注意:(1)切分节奏 (找找乐谱中哪些地方出现了)

  (2)民族五声调式 (乐谱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音)

  6、填词慢速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准确、吐字清晰。

  7、讨论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速度、节奏、咬字、情绪),并弹琴演唱

  五、创造表现

  分组表演(表演形式多样) 教师指挥

  六、完美结课:

  1、四川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川的山地民歌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但也很富于激情.

  2、民歌的相关知识?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作者传唱着是劳动人民,通过编创民歌传授知识、抒 发感情、记录自己的生活,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

  民歌体裁:号子:伴随劳动的民歌

  小调:旋律曲折

  山歌:声调高亢、嘹亮

  随伴奏欢快地演唱(第一段)来准确表现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

  要求:击拍 2/4 ● ○

  强拍 弱拍

  教学反思

  我所教学的这首歌原名为《盼红军》,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的咏唱,使人们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语言朴素、精炼,每段仅两句歌词。歌曲采用2/4拍。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

  为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先让学生重温一些学过的或流行度高的民歌,然学生说说对民歌的感受和看法。让学生知道民风、民俗、历史以及地理自然环境对民歌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再学习这首四川民歌《采花》,这样一来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而且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紧密相连,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不再是你教我学的单调的音乐课堂了。歌曲的节奏比较复杂,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读那些节奏,再在歌谱中找出按此节奏出现的旋律,唱会它。

  此外,在学会这首歌以后,我安排了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演唱,顺便传授了音乐力度、速度的表现记号以及歌曲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学生的领悟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对歌曲做出了恰当的处理,演唱效果较佳。

  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人音版)

  第一课春景

  一、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五、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 磁带 视频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乐曲的一开始,在右手高音合弦模拟出的流动的感觉的引导下,左手弹奏出清新、舒缓的主题旋律,让人彷佛看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色,大地上到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中间段低沉并且旋律逐渐急促,略显灰暗,似乎在告诉大家,在春天降临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春寒料峭,阴风阵阵的日子,但春天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在乐曲的最后部分,我们又看到了战胜了严寒的春天,为我们勾勒出明媚的阳光下的大地为渐渐茂盛的青草和朵朵绽放的鲜花所覆盖……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最好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第二课《欢乐的春寨》教案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国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打倒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课堂小结: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重点、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X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课后反思: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还要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第四单元飞翔的梦

  一、 单元目标

  1、通过听赏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加强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能主动搜

  集与乐曲相关的知识,培养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养成专心聆听的习惯。

  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蒲公英》,体验歌曲所营造的梦境,并能选择合适的打

  击乐器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动作,创设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单元重点

  体验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情绪,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选择各种表演方式演绎乐曲。

  三、 单元难点

  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能大胆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丰富肢体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 课时安排建议表

  课时 听 唱 动 拓展

  第一课时 《梦幻曲》 《都睡着啦》 听赏钢琴版本的《梦幻曲》

  第二课时 《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 了解俄罗斯的

  相关文化

  第三课时 《洋娃娃的梦》 《蒲公英》 讲讲自己的梦,说说自己的理想

  第一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梦幻曲》2、认:小提琴与大提琴3、动: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二、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

  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

  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

  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难点: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课件出示: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生:…… 给发言积极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设计意图】:初次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听赏与学习做以铺垫。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生:……

  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生:……

  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想象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吗?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

  师:小朋友你能把这段音乐用线条或颜色画出来吗?(在课本上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优美柔和的旋律,使他们在不知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间。

  给表演好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b、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生:……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看画面,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的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

  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

  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会真正的大瞌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请学生

  为乐曲起名字)

  生:……

  给有创新的一组粘上彩旗。

  师: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

  出示主旋律彩页

  师: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学生练

  习。

  给表现好的组粘上彩旗。

  师: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旋律的跟唱,完成本课重点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及

  感受能力。

  C、完整体验

  师: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此时再次完整复听,旨在将分段赏析的参与表现进行连贯的综合体验,巩固学生对各乐段的听辨反应和全曲完整的体验。

  师: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

  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附教师参考表)

  大提琴 小提琴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 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给认真听讲的一组粘上彩旗。

  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睡着啦”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乐器音色的印象;并通过游戏中的节奏,渗透本课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段,巩固学生对本课的掌握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生:……(自由畅谈)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 《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2、动 《俄罗斯舞曲》

  二、课时目标:

  1、视:通过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听:通过听赏三段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独唱形式,管弦乐演奏形式。

  3、动:通过听赏音乐,能根据不同风格作出合适的律动。

  三、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理解音乐美,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折纸船吗?(生:会)[学生把准备好的白纸随老师一起折纸船]

  师:现在正是春天,看!外边阳光明媚,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去郊外游玩了。所以老师把快乐王子找来当我们的导游,瞧!他正划着小船来载我们呢!]

  [课件展示:快乐王子划着船,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师:看了这幅画面,小朋友会联想到什么?你想象中小河两边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生各抒己见)

  [课件展示:河两岸美丽的风景,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生随音乐做划船动作)

  师:快乐王子带我们大家领略了春天的景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折纸船,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感受音乐的旋律,让学生随音乐律动。

  (二)、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1、[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岛,播放《进行曲》,小动物敲着鼓的画面]

  师:呀!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岛,岛上的小动物还敲着鼓来迎接我们呢!听!他们踏着整齐的步子,真威武!(完整听音乐)小朋友,你们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怎样的?能说说它是首什么样的曲子吗?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再次播放音乐,老师拿小鼓随节奏敲打,生随音乐踏步。

  欢 迎 来到这 美丽 美丽的 小岛上 来

  1、学生随老师朗读节奏,让学生按节奏敲鼓,其余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岛上的小伙伴真是热情啊!瞧!他们还架起了火堆,邀请我们来跳舞呢!

  [课件展示:小伙伴跳舞的画面,播放音乐]

  3、听赏音乐

  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情绪?它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4、再次听赏: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

  师:看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们也参加吧!(学生随老师跳起了拉手舞)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音乐,让学生参与表演,加深对音乐的旋律的掌握,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三)、师生总结:

  师:和快乐王子出游,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看!月亮都出来了,我们也该回家了,Let’s go!(播放《快乐王子的小船》,学生划着小船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洋娃娃的梦》2、唱《蒲公英》

  二、课时目标

  1. 视 通过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发挥想象。

  2. 听 通过《洋娃娃的梦》,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 唱 通过学唱歌曲《蒲公英》,体验春天的美景及给人带来的喜悦。

  4. 动 通过听、唱,让学生随歌律动。

  三、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挥想象,发现美,体验美,歌唱美,创造美。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律动

  (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能告诉大家你曾梦到些什么?(生答)洋娃娃自从跟快乐王子出游以后,也做了个梦,能猜一猜他梦到了些什么吗?

  [课件展示:洋娃娃的梦画面,背景音乐《洋娃娃的梦》]

  【设计意图】:用孩子喜欢的洋娃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想象的积极性,通过看、想、说等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梦的美。

  (二)、欣赏感受,描绘梦境

  师:刚才小朋友想象了洋娃娃的梦,描绘了多幅春天的景色,那想不想听听音乐家是如何来表达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

  [课件展示:播放音乐。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师总结:小朋友的想象丰富极了,是的,洋娃娃的梦把我们带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课件展示:流动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蒲公英也忙着寻找他们新的家,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结合画面,第二次欣赏)

  师:洋娃娃做了这么美丽的梦,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听着音乐,等星星睡了,鸟儿睡了,乘着我们的梦之船起航呢?

  [课件展示:星星睡了,鸟儿栖息在枝头,小朋友也睡着的画面,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欣赏,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听赏音乐的同时发挥想象,描绘春景,来感受、听辩、展示春天,在师生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同时,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的渗透在欣赏活动中。

  (三)、歌曲体验,行知相融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但是这幅画有一部分不完整,老师没有画上去,我想让小朋友们听了我放的一首歌以后,来把它补充完整。

  [课件展示:二个孩子在草地上,播放《蒲公英》]

  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知道这幅画上缺了什么啊?来把它画上去。

  [课件展示:出视蒲公英]

  2、教师:哦!原来蒲公英也做起了美梦!他梦到了小宝宝变成了伞兵,在天空中飞翔呢!他们边飞边唱起了歌,那欢快的劲儿也感染了老师,我也熬不住了,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唱。

  (师范唱)

  小朋友如果也熬不住了,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师唱,学生轻声哼唱)

  3、教师播放旋律

  学生:把上面写有歌词的蒲公英依次贴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lu”哼唱旋律,随旋律模仿蒲公英的动作。

  5、跟琴轻唱歌曲,及时纠正难点处。

  6、处理

  7、完整演唱全曲,师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音乐,熟悉歌曲旋律,为新歌教学作铺垫,在听、唱、动的同时,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学歌方式,使学生参与合作。

  (四)、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课件展示:连续的歌曲伴奏]

  1、教师:请小朋友们选择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

  歌词朗诵组。自然音乐组,选择老师提供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歌舞组。

  2、老师分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创编,培养创新能力和表演能力,与横向学科紧密联系,让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和扩散思维。

  (五)、交流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

  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孩子,爱做快乐的梦,老师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有愉快的梦,并希望你们梦想成真!

  2、律动:随歌曲旋律跳着离开教室。

  文 章

  第四课  你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w

  第五课  京韵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第六课  白花园

  第三节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第七课  爱满人间

  第三节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5-09-23)
  • ·哦 十分钟音乐教案(2015-09-23)
  • ·哦十分钟音乐教案(2015-09-23)
  • ·快乐的音乐会音乐教案(2015-09-24)
  • ·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5-09-24)
  •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2015-09-24)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