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魏征名言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5    阅读:

魏征名言篇一
《魏征的名言 填空》

小学语文练习作业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征

魏征名言篇二
《谏臣魏征流传千古的名句》

谏臣魏征流传千古的名句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5、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9、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魏征名言篇三
《魏征进谏的故事》

魏征进谏故事二则 (一)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因人而异)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ye)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于是便下令停止执行征召中男入伍。同时奖赏魏征金瓮一口,以资鼓励。 (一个深明大义,虚怀博纳;一个忠心耿耿,勇于进谏——主明臣直)在唐太宗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敢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出去,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魏征对太宗说:

“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以后很注意节俭。 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暗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十七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这种君臣关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阳平调 死亡)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魏征成为唐太宗预防自己犯过的一面明镜,这充分体现了魏征在唐太宗治理国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魏征以直谏著称,但并非不讲究进语艺术,他有时也能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的开导太宗,使其醒悟改过。 贞观十一年,太宗到洛阳巡视,魏征随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阳宫西苑宴请群臣,又带群臣泛舟积翠池。太宗指着两岸的景色和宫殿,对大臣们说:“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宫殿园苑遍布京都,结果官逼民反,身死异乡。而今这些宫殿、园苑尽归于我。炀帝亡国,与佞臣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魏征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为戒,理固当然;望陛下以炀帝为鉴,则国家太平,万民幸甚!”——随机发挥式的进谏唐太宗一听魏征之言,觉得很有道理,主张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赋诗助兴,群臣恭请太宗先赋,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声吟道: 日昃玩百篇,临灯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 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天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这首诗,太宗命名为《尚书》,他以《尚书》中的骄奢淫逸的昏君为例,指出他们身败名裂、国

破家亡是由于作恶多端,咎由自取。那些克己俭朴、勤政爱民的明君,尽管在历史上不多,但却名垂千古、青史流芳,这就在于他们注意修养,不断做好事,为民谋利所致。太宗此诗,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立志做一个“克己明君”的襟怀。群臣一听,齐声赞颂。太宗要求群臣逐一赋诗,魏征当仁不让,立赋《西汉》一诗,他朗诵道: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这首诗,魏征以西汉初年几个有作为的皇帝高祖、文帝、景帝、武帝为例,说明帝王贤明,勤劳国事,既建武功,又修文治,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魏征希望太宗向刘邦等帝王学习,既“受降”于秦王子婴,建灭秦之武功;又礼遇儒生叔孙通,开文治之基业。太宗聪颖过人,一听此诗,便知魏征暗含讽意,他激动的说:“魏征忠心耿耿,不仅以奏疏谏我,而且赋诗时,又以礼仪开导于我,真可谓知古德的忠直之臣。”——讽谏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很高。有一次,他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个更为贤良?”岑文本说:“诸葛亮才兼将相,魏征不如他。”太宗却说:“魏征以仁义之道辅佐我治国,希望我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就此而言,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并论。”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征的才德是何等之高“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初政治家魏征的这句话,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历史上大凡开明有为之君,无不是兼听博纳,广开言路,因而,就有可能在理政安邦、成就事业上有较大的建树,开创一代清明盛世、国泰民安的政治局面。这些执政的帝王,所以能取得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统治时期,这跟他们虚怀若谷和从谏如流的作风有着重要关系。反之,那些昏聩残暴的君王,专横

魏征名言篇四
《求知方面的名言警句》

 名人名言__求知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攀登科学文化的同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 巴甫洛夫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

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 《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 《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 赵树理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 爱因斯坦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杜工部集》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 邓拓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 高尔基:《文学书简》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

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 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别林斯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刘向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 雨果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 《赫尔岑论文学》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 别林斯基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 别林斯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 高尔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 《高尔基论青年》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 高尔基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 《高尔基论青年》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 高尔基

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 高尔基:《论文学》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 《高尔

魏征名言篇五
《魏征进谏故事》

魏征进谏故事二则

(一)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因人而异)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ye)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

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于是便下令停止执行征召中男入伍。同时奖赏魏征金瓮一口,以资鼓励。 (一个深明大义,虚怀博纳;一个忠心耿耿,勇于进谏——主明臣直)

在唐太宗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敢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出去,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魏征对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

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以后很注意节俭。

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暗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十七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这种君臣关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阳平调 死亡)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魏征成为唐太宗预防自己犯过的一面明镜,这充分体现了魏征在唐太宗治理国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魏征以直谏著称,但并非不讲究进语艺术,他有时也能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的开导太宗,使其醒悟改过。

贞观十一年,太宗到洛阳巡视,魏征随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阳宫西苑宴请群臣,又带群臣泛舟积翠池。太宗指着两岸的景色和宫殿,对大臣们说:“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宫殿园苑遍布京都,结果官逼民反,身死异乡。而今这些宫殿、园苑尽归于我。炀帝亡国,与佞臣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魏征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为戒,理固当然;望陛下以炀帝为鉴,则国家太平,万民幸甚!”——随机发挥式的进谏唐太宗一听魏征之言,觉得很有道理,主张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赋诗助兴,群臣恭请太宗先赋,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声吟道:

日昃玩百篇,临灯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

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天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这首诗,太宗命名为《尚书》,他以《尚书》中的骄奢淫逸的昏君为例,指出他们身败名裂、国破家亡是由于作恶多端,咎由自取。那些克己俭朴、勤政爱民的明君,尽管在历史上不多,但却名垂千古、青史流芳,这就在于他们注意修养,不断做好事,为民谋利所致。太宗此诗,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立志做一个“克己明君”的襟怀。群臣

一听,齐声赞颂。太宗要求群臣逐一赋诗,魏征当仁不让,立赋《西汉》一诗,他朗诵道: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这首诗,魏征以西汉初年几个有作为的皇帝高祖、文帝、景帝、武帝为例,说明帝王贤明,勤劳国事,既建武功,又修文治,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魏征希望太宗向刘邦等帝王学习,既“受降”于秦王子婴,建灭秦之武功;又礼遇儒生叔孙通,开文治之基业。

太宗聪颖过人,一听此诗,便知魏征暗含讽意,他激动的说:“魏征忠心耿耿,不仅以奏疏谏我,而且赋诗时,又以礼仪开导于我,真可谓知古德的忠直之臣。”——讽谏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很高。有一次,他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个更为贤良?”岑文本说:“诸葛亮才兼将相,魏征不如他。”太宗却说:“魏征以仁义之道辅佐我治国,希望我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就此而言,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并论。”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征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魏征名言篇六
《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敦 亲

112——《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后汉书•宋弘列传》

重 义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尚 勇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好 学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审 势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87.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8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魏征名言篇七
《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4、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6、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9、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0、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11、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12、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13、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4、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5、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6、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7、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0、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1、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5、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26、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7、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2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9、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30、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31、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32、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第一章 地球不曾为谁停止过转动:一分钟的松懈意味着被千万人超越

1、哈佛大学训言:

此刻打吨,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麦克马斯特大学训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南洋理工大学训言:

珍惜现在,别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4、达特茅斯学院训言: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珍惜时间,那么就看看对手那在不停地翻动书页的手吧。

5、南安普顿大学训言: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浪费时间最不费力。

自我提升训练:让你更有作为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二章 努力是人生最好的信仰:奋斗过才不会有遗憾

6、哥伦比亚大学训言:

伟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赢得的。

7、哈佛大学训言:

今天不走,明天即使跑也不一定跟得上。

8、加州理工学院训言:

不要抱怨不公平,一切只因努力还不够。

9、曼彻斯特大学训言:

成功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

10、首尔大学训言:

人生是一种实验,越多的实验,让你变成更好的入。 自我提升训练:怎样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

第三章 勇敢是挑战者的圣经:幸运常常垂青勇者

11、阿姆斯特丹大学训言:

胆怯者当不了命运的捕手。

12、卡内基梅陇大学训言:

敢于超越自我,胆量与成功成正比。

13、法国圣西尔军校训言:

勇士的胜负,只在比对手更强势。

14、布朗大学训言:

果断地做出结论也需要勇气。

15、杜克大学训言: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可能敢为天下先。

自我提升小方法:如何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第四章 “我”就是传奇: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否定你

16、哈佛大学训言:

没有谁比我们更好,我们永远名列前茅。

17、耶鲁大学训言:

在我的平凡世界里,我就是不平凡。

18、爱丁堡大学训言:

多数人的失败,都始于怀疑他们自己在想做的事情上的能力。

19、牛津大学训言:

哪一个登上成功顶峰的人心中没有傲视群雄的霸气?

20、波恩大学训言:

为了太阳升起,我才来到这个世界。

21、哥本哈根大学训言: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自我提升小方法:怎样获得自信的力量

魏征名言篇八
《中国名言警句大全》

中国名言警句大全》简介:

爱 国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midd

《中国名言警句大全》正文开始>>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

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

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魏征名言篇九
《中国名言警句》

一 先秦部分

0 ,谦得益。 《尚书》

1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3 ,固将愁苦而终穷。 《离骚》

4 ,可以攻玉。 《诗经》

5 ,如履薄冰。 《诗经》

6 ,景行行止。 《诗经》

7 ,功亏一篑。 《尚书》

8 ,行必果。 《论语》

9 ,不亦乐乎。 〈论语〉

10 ,必先利其器。 〈论语〉

11 ,勿施于人。 〈论语〉

1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 ,必有近忧。 〈论语〉

14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5 ,智者见智。 〈周易〉

16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7 ,寸有所长。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19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20 ,金石可镂。 〈荀子〉

21 ,教然后知困。 〈礼记〉

22 ,不能成方圆。 〈孟子〉

23 老吾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4 ,,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诲人不倦 〈论语〉。

26 ,不耻下问。 〈论语〉

27 ,如琢如磨。 〈诗经〉

28 ,患不知人也。 〈论语〉

29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论语〉

3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1 ,乐以忘忧。 〈论语〉

32 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 ,小人常戚戚。 〈论语〉

34 ,不舍昼夜。 〈论语〉

35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36 其身正,;其身不正,。 〈论语〉

37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38 ,失道者寡助。 〈孟子〉

39 ,不尤人。 〈孟子〉

40 而死于安乐。 〈孟子〉

41 ,则不如无书。 《孟子》

42 ,百战不殆。 〈孙子〉

43 ,瓦釜雷鸣。 〈楚辞〉

44 ,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45 ,善莫大焉。 〈左传〉

46 ,不以人废言。 〈论语〉

47 ,来者犹可追。 〈论语〉

48 ,审问之,,明辨之,。〈礼记〉

49 人一能之,;人十能之,。 《礼记》

50 富润屋,。 《礼记》

51 蓬生麻中,;白沙在涅,。 《荀子》

52 凡事预则立,。 《礼记》

5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54 失之毫厘,。 《礼记》

55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56 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57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 58 士可杀。 《孟子》

59 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

60 穷者独善其身,。 《孟子》

61 吾日三省。 《论语》 6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

63 玉不琢,;人不学,。 《礼记》

64 生也有涯,。 《庄子》

65 诗言志,。 《尚书》

66 言之无文,。 《左传》

67 乐而不淫,。 《论语》

68 诗,可以兴,,可以群,。 《论语》

69 老有所终,,幼幼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礼记》 70 民不畏死,。 《老子》

71 修身齐家。 《礼记》

72 ,文武之道。 《礼记》

73 天网恢恢,。 《老子》

74 流水不腐,。 《吕氏春秋》 75 天行健,。 《周易》

76 苟日新,日日新,。 《礼记》

77 见善则迁,。 《周易》

78 顺天则昌,。 《孟子》

二 两汉部分

79 失之东隅,。 《后汉书》

80 盛名之下,。 《后汉书》

81 愚者千虑,。 《史记》

82 桃李不言,。 《史记》

83 生年不满百,。 《古诗》

84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 《史记》

85 精诚所致,。 《后汉书》

86 少而好学,;壮而好学,;老而好学,。刘向《说苑》

三 魏晋南北朝部分

87 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88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曹操《步出夏门行》

89 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 90 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陶渊明

91 刑天舞干戚,。 陶渊明《读山海经》 92 弃燕雀小志,。 丘迟

93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 丘迟

94 勿以恶小而为之,。 陈寿《三国志》

95 蝉噪林愈静,。 王籍

96 精骛八极,。 陆机《文赋》 97 观古今于须臾,。 陆机《文赋》

98 笼天地于形内,。 陆机《文赋》

99 立片言而居要,。 陆机《文赋》

100 从善如登,。 《三国志》

101 悟已往之不谏,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02 登山则情满于山,。 刘勰《文心雕龙》

103 操千曲而后晓声,。 刘勰《文心雕龙》

四 隋唐五代部分

104海内存知己,。 王勃

105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6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7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108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

109 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

110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

111大漠孤烟直,。 王维

112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

11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114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

115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

116两岸青山相对出,。 李白

117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

118江流天地外,。 王维

119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

120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12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122冠盖满京华,。 杜甫《梦李白二首》

123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124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125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126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127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

128尔曹身与名俱灭,。 杜甫

129此曲只应天上有,。 杜甫

130笔落惊风雨,。 杜甫

131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

132新松恨不高千尺,。

133读书破万卷,。

134文章千古事,。

135春潮带雨晚来急,。

136谁言寸草心,。

137孤舟蓑笠翁,。

138天街小雨润如酥,。

139曾经沧海难为水,。

140东边日出西边雨,。

141沉舟侧畔千帆过,。

142旧时王谢堂前燕,。

143请君莫奏前朝曲,。

144鸟宿池边树,。

145日出江花红胜火,。

146在天愿作比翼鸟,。

147天长地久有时尽,。

148千里莺啼绿映红,。

149东风不与周郎便,。

150商女不知亡国恨,。

151停车坐爱枫林晚,。

152海阔凭鱼跃,。

153溪云初起日沉阁,。

154去年今日此门中,。

155天意怜幽草,。

156何当共剪西窗烛,。

157春蚕到死丝方尽,。

158夕阳无限好,。

159身无彩凤双飞翼,。

160鸡声茅店月,。

161劝君莫惜金缕衣,。

162剪不断,。

163问君能有几多愁,。

164独上江楼思渺然,。

杜甫 杜甫 杜甫 韦应物《滁州西涧》 孟郊《游子吟》 柳宗元《江雪》 韩愈 元稹《离思》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杨柳枝词》 贾岛《题李凝幽居》 白居易《忆江南》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长恨歌》 杜牧《江南春绝句》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山行〉 僧玄览 许浑 崔护〈题都城南庄〉 李商隐〈晚晴〉 李商隐 〈夜雨寄北〉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乐游原〉 李商隐〈无题〉 温庭筠〈商山早行〉 无名氏 李煜〈乌夜啼〉李煜〈虞美人〉 赵嘏

165吟安一个字,。 卢延让

166居安思危,。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67善始者实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68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169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王勃〈滕王阁序〉

170事修而谤兴,。 韩愈〈原毁〉

171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172焚膏油以继晷,。 韩愈〈进学解〉

173大凡物不得其平。 韩愈

174士穷乃见。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75口舌成疮,。 白居易〈与元九书〉 176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与元九书〉

177不是一番寒彻骨,。 黄蘖禅师

178感时思报国,。 陈子昂〈感遇诗〉

179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致酒行〉

180穷年忧黎元,。 杜甫

181以铜为镜,;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吴兢

182清水出芙蓉,。 李白

183乐极生悲,。 白居易〈遣怀〉

184当局者迷,。 旧唐书

185不塞不流,。 韩愈〈原道〉

186细雨鱼儿出,。 杜甫

187海日生残夜,。 王湾

188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

五宋金部分

189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190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伶官传序〉

191由俭入奢易,。 司马光〈训俭示康〉 192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苏轼〈前赤壁赋〉

193如怨如慕,。 苏轼〈前赤壁赋〉 19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前赤壁赋〉

195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梅花〉

196近水楼台先得月,。 苏麟

197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

198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99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玉春楼〉

200,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201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

20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203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204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05旧书不厌百回读,。 苏轼

魏征名言篇十
《名言警句》

第一节 治国理政篇

爱国奉献

一、爱国

(一)引经据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李清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明代思想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二)经典事例

1.金晶:护卫火炬,大写尊严

金晶,残疾人击剑员,第29届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手。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法国当地时间2008年4月7日中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巴黎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当天,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中国火炬手金晶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坐在轮椅上的金晶面对暴行,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虽然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在事后她又说出:想要抢走火炬,需得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点评】

金晶这位上海女孩用勇敢的身躯捍卫了圣火的尊严,捍卫了奥林匹克精神,她的这种真挚的爱国精神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感动,表现了普通中国人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尊严时的坚强与伟大。金晶护卫火炬是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极佳事例,无论何种题型,但凡涉及爱国主题的都可以运用。金晶的事迹近乎妇孺皆知,在运用时不需要过多叙述,具备要点即可。 感动中国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这勇敢源自深深的爱国情。

2.叶笃正: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1948年,即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找到了一份年薪很高的工作。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祖国的召唤下,他立即起程回国。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取得了诸多的成绩。

叶笃正在国际前沿的工作,并不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的所谓“同国际接轨”,而是做出了系统的原始创新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从而成为这些前沿领域科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叶先生常说的,“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祖国时刻装在这个91岁老人的心中。

【点评】

叶笃正是一位爱国、爱人民的科学家,这不仅表现在他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上面,

也表现在他为国计民生献身科研上面。叶笃正的事迹很好地说明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爱国高尚品质是如何得到发扬与实现的。爱国不必是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爱国是坚持、是求索、是务实、是奉献。

感动中国颁奖词: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愿将血泪寄山河,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

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____。

(——林则徐)

二、奉献

(一)引经据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巴金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

——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着名教育家)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谚语

(二)经典事例

1.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正是这对平凡夫妻的无私奉献,才让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获选为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点评】

李桂林、陆建芬的事迹说明,公务员工作要讲奉献、要向人民负责,这不能是一句空话,而是信念、毅力与行动的结合,奉献也要知行合一。

感动中国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2.林秀贞:30年赡养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一个普通农民,但是他却三十年如一日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她给智障老人喂饭;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洗尿布;为去世的老人送终„„被她赡养悉心照料的孤寡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享年都超过了八十岁。林秀贞在当地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她先后向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并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她还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

入大中专院校,救治并收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

她为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的默默地奉献着,他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感动了整个中国,在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点评】

林秀贞是党的先进性的忠实践行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优秀建设者,她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荣,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平凡事做起,将全部感情倾注给了他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内化为她自觉的道德追求。林秀贞的事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感动中国颁奖词: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

以民为本

一、民生

(一)引经据典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

(注释:百姓治理得好,国家就巩固,百姓搞乱了,国家就会面临灭亡的危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左传》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

(注释:美好的品德,表现在善于治理政事上,治理政事重要在于教养民众。)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魏征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王廷相(明代文学家) (注释:国家能治理的太平,在于人民生活富裕;国家能够和平安定,在于人民心情愉悦。国家能够重视德行,在于人民品德正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二)经典事例

1.温总理为农妇讨薪

2003年10月24日,割猪草的熊德明在自己家门口,见到了来到三峡库区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理询问了她和其他村民很多民生问题。当总理问到村子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有没有欠钱的事时,天性耿直的熊德明在其他人都沉默的情况下鼓起勇气说出了一句话:丈夫在外面打工时有2000多元的工钱被拖欠了一年,影响了孩子们交学费。熊德明没想到,因为他的这一句话,温总理亲自为她追讨工资,被拖欠的工资当晚就送到了她的手上。她更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句实话,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场“讨薪风暴”展开了。

【点评】

总理为农妇讨薪的事件是近两届政府执政基调的集中体现,即关注民生、注重公平、求

真务实。因此这一事件具有很强的论证力度,在回答时事政策、社会热点、政治理论等相关问题时是很好的论据,也是解读民生、公平等问题非常好的切入点,考生要细细领会其中的内涵。

2.温总理救助白血病患儿

河北张家口农民李贵树夫妻的两岁白血病患儿小李瑞是幸运的。2009年2月16日,就在他们一家因凑不齐2160元检查费正准备乘火车离津返家时,幸运地遇到了正在火车站考察的温家宝总理。在总理的指示下,当日下午,小李瑞入住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国务院工作人员还为患儿捐赠1.5万元现金。其实温总理每次深入基层考察中总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因为总理会在当地安排之外进行察看,总会发现或遇到一些不在计画之中的事情,从而了解到更多丰富情况,有的甚至连基层官员也未必都清楚。试想,如果不是温总理来到火车站,走进候车室的旅客当中,要不是他发现并上前了解情况,小李瑞面临的困境又如何摆脱?正是有了温总理这样心中始终揣着人民利益的人民公仆,有了他对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才有了火车站这感人的一幕。

【点评】

温总理对白血病患儿的救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与关注,具体的又可以涉及到医疗、社会保障、增强执政能力等问题。考生在运用这段材料时应当多角度思考、灵活运用,一方面要看到总理表现出的公仆精神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另一方也要认真思考其中体现的各种民生问题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法,不能只就事论事。

心中为念农桑苦,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

天下顺治在民富,__________________。

(——王廷相)

二、教育

(一)引经据典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注释: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施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注释:教人育才,就是成就对方的长处,去掉对方的短处。)

惟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二)经典事例

1.温家宝撰文《科学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于2008年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撰写题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的社论,纵论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的科学成就以及未来的科学发展规划。温家宝说,从根本上讲,中国科技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如何吸引和训练年轻科学家,并发挥他们的才干。因此,我们科技政策的核心是将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吸引到科研创新中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力。

【点评】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依靠的是优秀的科学家。没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没有源源不断人才队伍的延续,发展科技、建设祖国都是空谈。总理强调

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归根到底还是要办好教育事业,有力地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考生应当对其核心观点认真体会、深入把握。

2.温家宝强调尊师重教

近几年来,每到教师节温家宝总理总是会深入到大中小学校,给教师送去节日的问候。2009年9月10日,正值中国第25个教师节,温家宝总理走进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与中学生们坐在一起,连上5节课。他强调,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希望广大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国家从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准。

【点评】

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如何办好教育是另一回事。温总理身体力行尊师重教,为全社会尊师重教树立了榜样,对如何办好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指导。教育的基石在于每一位教师,只有坚持求真务实,让每一位教师生活有保障、工作安心、精神上有尊严和自豪感,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教育水准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庸》)

教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源)

三、服务

(一)引经据典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甘地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

——葛登纳(美国教育家)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

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到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普列汉诺夫

(二)经典事例

1.200万世博志愿者服务世博

志愿者队伍被看作2010年上海世博筹办“一支最重要的工作力量”。世博会倒计时600天开始,上海的地铁车站、十字路口,就出现了志愿者的身影。一遍遍的宣传、劝导,这座城市变样了,上下地铁的人们习惯于排队了,乘坐自动扶梯的人们学会左行右立了„„一系列城市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已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和志愿者文化,在上海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广为传播。“世博会,我们准备好了!万众一心,全力以赴,志愿奉献,为国争光!”2010种声音说着同一句誓言,激昂响亮,在记录着中国历史百年沧桑的外滩上空回荡。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志愿者群体的意外亮相感动了世界,北京奥运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亮丽的名片”,现在,上海世博的志愿者正在成为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生动演绎者。志愿者成为了服务的代名词。

【点评】

现在各行各业都强调服务意识,特别公务员肩负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人民公仆是其基本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年轻励志文章
  •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
  •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
  • 关于坚持的励志故事6个
  • 成功人士的英文故事
  • 古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 变通达到成功的故事_变通走向成功的故事
  • 科比的成功故事_科比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