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5    阅读: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一
《2015届浙江省高三政治二轮专题课件: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名言警句题》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二
《2015届高考政治(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名言警句题》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三
《解决问题的方法》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四
《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课题研究总结》

《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教学才智,发展自我,收获喜悦,专业发展成绩显著。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成果。

1.甄别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策略”是什么,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形成。这是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理论基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形成策略。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从以下两点研究总结学生策略形成的过程。

第一,抓住一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现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总觉得缺点什么。就拿列表方法解决问题来说吧:都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解答这题先要列表,然后让学生依据现成的表格把表填完整,再根据表格思考数量关系并解答。但是为什么要列表?学生还是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可能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后解题时,老师没有说,因此就不列了,也就是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策略”的话,它应该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方式方法。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方式方法”的这个具体的点上。但是,教学应该通过这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具体的“方式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价值。

第二,突出一个“面”,让学生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这里所指的“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一种策略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村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策略。另一方面是指整个小学数学阶段不同策略的相互渗透与运用。策略的形成可能是一个学期能养成的,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或更长的时间形成的,是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时效性。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要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及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辅助手段,如“操作与模拟”、“摘录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信息”、“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是算法策略,即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后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二是启发策略,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

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加入这部份内容的确体现了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的重要性。

如果对教学目标中"经历„„过程"的把握不到位,教学中将结果看的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 会忽视学生对方法的获取过程,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内在自主的知识意义的建构,即策略的形成。教学中通过“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让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直观的操作解决过度到方法的抽象,反思提升,实现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使学生养成自觉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择优的品质。

策略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展开数学思维时的尝试、选择、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努力的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向、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对于学习数学来说,策略是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时选择方法的意识。方法是策略的构成要素,策略是方法的概括。策略必须通过方法的展示来感悟和提炼。如果我们能学会“求异+求同”的思维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减少许多类似的困惑,增强对新理念、新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将“策略”诠释为一种选择“方法”的过程更确切。

2.“精彩”计算教学策略的背后,直击学生学习细节。

我们在计算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探索与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枯燥的计算学习也需要交流,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教学策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课题组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注过程中发现,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教学细节之处入手,是实施计算教学策略的两个抓手。

一要直面“出错”,让交流成就课堂精彩。

经过对“家常”课堂教学语言的观察,“你又出错了”是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是在由不会到会,在“出错——似正确——„„——出错——正确”这样的认知矛盾中成长。因此,学生课堂的表现也就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错误。其实,暂时的失败是走向成功之门的奠基石,关键是老师如何直对学生的出错?面对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出错”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应努力探求让“出错”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的方法,使“错误”也精彩。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就曾出了这样的错,我采取“交流”的方法,让“出错”成就了精彩的课堂,合理处理了课堂中的生存现象,使之成为好的教学资源。

二要搭建舞台,让交流彰显课堂内涵。

要设计好一节全新的计算课难度是相当大的,说白了,难“出彩”,难“热闹”。但我们始终认为:一味追求低效的所谓热闹,一味追求愉快不是新课程倡导的。新课程倡导的“热闹”应该是大脑风暴式的(brainstorm)思维碰撞,新课程倡导的“愉快”应该是让学生在历经思考、合作、交流、思辨后获得成功喜悦的一种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往注重教师的“教”变为注重学生的“学”。我们注意到:对于计算方法的探索,不同的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在小组内或班级内形成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时,学习同伴间的交流就非常有必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深化自己对问题

的理解,可以认识、借鉴他人的合理方法,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教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让学生在自己探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合作,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如: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计算9+4,接着再通过学具桃的操作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总结算法。下面是同学们汇报的过程:

师: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结果,真了不起!老师很想听听你是怎样计算9+4的,能说说吗?

生1:因为10+4=14,9比10小1,9加4就比10加4小1,所以9+4=13。

师:这个办法可了不得!掌声送给他!

生2:我是从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这样盒子里有10个,外面有3个,一共13个,所以9+4=13。„„

这种“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共享”的学习模式不仅让教师教得省心,更让学生在交流、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学得开心。特别值得一提时,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合作,因为合作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样的合作才会有价值!这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名同学介绍算法说:因为10+4=14,9比10少1,所以9+4比10+4少1,9+4的结果是13。这名同学的回答充满了智慧!在他的回答里,有化归(学生已经学过10加几),有比较。我想,正是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他才有如此美丽的思维,正是不止一次地得到肯定,他才会勇敢地发表。我想,此刻的他一定是兴奋而快乐的!我想,这才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愉快学习”的真正内涵。

1.渗透的是策略,孕育的是思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思考。 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也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处的三个不同高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建构在具有一定数学思想的高度,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掌握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萧伯纳曾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小学数学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用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度必将有质的飞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要站在数学思想的肩上进行渗透与孕育。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提升,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的地位应是介于数学思想与方法之间,对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首先,渗透数学思想是策略形成的基石。

如何让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度?

综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缺失的是学生用策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觉运用策略。如列表策略,为什么要列表?学生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追究其中原因,就是缺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小学阶段策略学习内容目标的确定,其中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达成这个目标教者就要对某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的思想高度的认识。

其次,孕育策略是数学思想生成的土壤。

教学中将结果看的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

法的获取过程,没有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没有策略的形成。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一般来说,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截然分开,更多的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阶段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高屋建瓴”之效。江苏省特级教师沈重予也认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才能很好地形成策略。

其实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应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之上。策略在小学阶段主要包括列表、画图、枚举、倒推、假设、转化等,这些策略贯穿于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这对学生形成策略,提炼数学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数学思想是宏观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因素。

2.审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基于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解决问题在第二学段安排了策略模块,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本文对相关一些课堂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旨在审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探索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教学策略,指导课堂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课始阶段创设情境,预设质疑,找准策略形成的生长点,为课中合作探究播下形成策略的种子,并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让学生从思想层面理性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材在第二学段有针对性安排了专题性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涉及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一系列策略教学。这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有效的培养。“策略”它不是一种数学知识,应准确理解为一种数学意识,即遇到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并择优出某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迅速作出判断问题的本质,选择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策略,应提升策略教学的教学意识。

(1)预设质疑,为策略形成寻找生长点。 会忽视学生对方

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曾经”,即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构建新知埋下伏笔。因此策略教学的情境设计内容应有较强的指向性。如教学转化策略,可以设计《曹冲称象》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知道要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转化,将大象的体重转化为一块块的小石头,从而解决了问题,为学生接下来运用转化策略解决数学问题作好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策略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策略的形成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策略教学时应注重课前的预伏,创设一个较好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绪代入情境,结合教材,进行前置训练,增加意会。

(2)合作探究,为策略形成“推波助澜”。

学生通过“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即小组合作学习不留于形式的团队协作学习方式,这种形式要源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进行。采取这样的互助学习形式,可汇聚众人智慧,构建智慧型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睿智,去探究策略在解题教学中的运用。这样的活动一般经历学生自己独立、合作两个学习活动后,方能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留下初步的印象,初步知道这类问题可以选用“这种”策略解决。这时教师要体现出学习活动的主导性,把握住适时的火候,进行及时的课中小结式的精讲点拨,使学生对“策略”深信不疑,这样往往对策略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的学生会树立强大的自信: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用这样的策略来解答。策略已在学生心底滋长,且会越长越壮。

(3)精讲点拨,让策略形成“循规蹈矩”。

策略的教学往往有两个错误的教学导向。一是课堂上一味地用策略,缺少了对策略的体悟;一是将策略教学等同于一般的方法,注重形忽略了策略形成的内质。如五年级下册倒推策略的教学如果缺少了感悟,“策略”始终是教师的东西,是你教师说这道题应该用倒推策略解决,学生就无赖地选择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很会“倾听”,会揣摩教师的意思。要是教师说这道题也可以用倒推策略解决吧?或这道题不能用倒推策略解决吗?学生马上能领会教师的意思,体会到那弦外之音:能。接下的学习很显然是被动接受式的,会按教师先前的示范,进行“循规蹈矩”式的模仿。

策略不等同与方法的运用,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某类问题的共同特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用这样的策略。在学习倒推策略的过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学习方法,有画图,有列表,也有条件问题的线形整理„„。但无论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这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从现在情况倒过来推想原来的情况。把握住这一关键,才能让学生尽快形成倒推策略,解决生活中从现在倒过来想原来情况的问题。,教师的精讲点拨很重要,要指导学生运用倒推策略有序解决问题。这里需要的就是一种有序的循规蹈矩式的解题思路,学生也才有了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方向灯。

三、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在《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许多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和不少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五
《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场竞争力] “赢”的五项修炼之“亡”字篇

胡绍宏(努客文化首席顾问)

[本文导读]

上一期在《赢的五项修炼》一文中,概括性的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提升员工职场竞争力的“赢的五项修炼”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职场竞争五大能力系统。本期开始,我们将逐一讲述“赢”字拆解之后的“亡、口、月、贝、凡”五大能力的核心内容,帮助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进一步了解并全面完善个人竞争能力。

本期我们将首先讲解“亡”字所代表的能力系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对手每进步一点,就代表我们退步了一点。一项调查表明,美国100家处于鼎盛期的优质企业,70%认为自己处于危机之中,因此,比尔•盖茨总是告诫自己和公司:“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已经必然招致失败。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惟有“以变应变”方能求存。《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赢”,或者要想保持“赢”,都必须“存不忘亡”,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为明天、后天以及更远的未来做好应对的准备——存不忘亡,赢取未来。 这就是古人造字时,将“亡”字作为一个部首放在“赢”字之上的原因。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高度概括的智慧,同时,又必须学会解析高度概括之下的具体含义。 因为仅有“危机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危机意识,但仅止于此,依然找不到出路。 不要让问题总是问题

危机意识是指一个人能够感知未来可能出现哪些危机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发现问题、预见问题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明显的问题谁都能发现,而成功者更善于发现隐藏的问题。因此,善于发现和预见深层次的问题肯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然而,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对问题的不断抱怨和束手无策。

因此,要想成功,要想“赢”,仅仅发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让问题总是问题,就必须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

“亡”的能力系统

“亡”字的本义是死亡、灭亡,引申为危机意识,目的是为了“不亡”。

因此,与“亡”所对应的能力系统是:

1.

2.

3.

4. 发现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能力

企业是一种永远有问题的组织,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不断解决问题。而企业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是由人去解决,因此,企业内各级管理者以及员工解决工作职责内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

如何发现问题——刨根问底

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包括长期经验积累之后所具备的感知能力。但经验有时候也会成为负累,使人陷入固有思维,反而熟视无睹,停在问题的表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我推荐一个具体的方法:

五个为什么——发现问题的根源

五个为什么(5 Whys),又称为“五问法”,是一种通过连续提出问题来确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初是由丰田佐吉提出的,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就是丰田汽车的创立者,因此,“五问法”后来成为丰田汽车公司成功的重要法则之一,被称为“丰田科学方法的基础”。目前,该方法在丰田之外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包括在持续改善、精益生产以及六西格玛之中也经常应用。

案例:大野耐一运用五个“为什么”发现停机的真正原因

有一次,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发现一条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停转的原因都是因为保险丝烧断了。每次虽然及时更换保险丝,但用不了多久又会被烧断,严重影响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也就是说,更换保险丝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了以下的问答:

一问:“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二问:“为什么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三问:“为什么润滑不够?”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四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五问:“为什么磨损了呢?”再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连续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追根求源的精神来发掘问题,就会像以往一样,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其实,这“五个为什么”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发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碰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中国还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打破砂锅问到底”,说的也是这么回事。

可见,管理并不一定是非常深奥的学问,只要回忆一下,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早就学到了很多管理的道理,但我们就是熟视无睹,信口拈来,却很少深究。越是“熟话说”如何如何的事情,我们反而越是做不好,做不到。比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比如“可想而知”,比如“知止有定,宁静致远”,比如“将心比心”,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将心比心”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就是我们在管理中经常说的“换位思考”吗?管理有时候就是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经验加以放大,重复的应用,使之成为我们的一种工作习惯。

“五个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将这种提问进一步扩展到六问、七问,甚至是更多的“为什么”。到底该是几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刨根问底,把最深层的原因找出来。

如何分析问题——善用分析工具

其实,很多时候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甚至包括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同时进行的,比如说前面所说的“五个为什么”,在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完成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个为什么”是一种刨根问底的直线思维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单一性问题。

但很多问题往往都是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因此需要借助更

多的分析工具或方法。常用的工具有:

 因果图:也叫鱼骨图、树状分析法,或者叫思维导图 曼陀罗(Mandal)表 柏拉图(Pareto)法 检核表法 SWOT分析法 波特五力分析法 麦肯锡7S法

尽管工具很多,但如何使用工具并解读结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只能在错误的结论上寻求解决方案,反而南辕北辙,更行更远。

如何解决问题——突破思维局限

尽管解决问题一定需要方法,但是光有方法就一定能成为解决问题得高手吗?如果对问题的判断本身有问题的话,方法再好也没有用。所以,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学习方法还不够,还要搞清楚原理,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否则照搬照抄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遇到重要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拿着这个问题硬来,因为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往往还不在问题的表面,而是需要对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进行界定。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有句名言:正确的界定问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答案就藏在问题里面,正确的界定问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战期间,有一天夜晚,苏联红军准备趁黑夜向德军发起进攻。可是那晚天上偏偏星光灿烂,大部队出击很难做到高度隐蔽而不被对方察觉,很多将领都认为这次偷袭行动必须取消。

利用黑夜偷袭敌人是一种常用的战术手段,因为敌人不容易发现你。可是星光灿烂的情况下,这一招就行不通了,按照常理,偷袭只能取消。可是兵贵神速,对于弱小的一方来说,打常规战,与敌人硬碰肯定是要吃亏的。如果连续几天晚上都这样,苏联红军肯定耗不起。

是放弃进攻还是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苏军元帅朱可夫对此思索了很久,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立即发出指示:将全军所有的大探照灯都集中起来。在向德国发起进攻时,苏军的140台大探照灯同时射向德军阵地。极强的亮光把隐蔽在防御工事里的德军将士照得睁不开眼,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挨打而无法还击。苏军很快突破了德军的防线。

在这个著名的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按照常规推理是这样的:

 因为天黑的时候敌人看不见,所以我们好发动突然袭击。

 但是今夜星光灿烂,所以不具备突然袭击的条件。

普通人的思维活动一般就到此结束了。可是朱可夫元帅作为二战中的“传奇元帅”,总

是能用超常的思维来创造传奇。

在这个问题中,朱可夫元帅重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了界定:

去掉原来的限定条件“天黑的时候”,问题的本质是如果敌人看不见,所以我们就好发动突然袭击。

看不见的方法之一是月黑风高之夜,伸手不见五指,但是今夜星光灿烂,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那么,这个问题能否重新界定为:我们怎样才能让敌人看不见呢?于是,新的答案就呈现出来了:

 如果让敌人看不见,我们就好发动突然袭击。

 人在遭受强光直射眼睛的时候,也会看不见。

 所以,我们可以将全军所有的大探照灯都集中起来,在向德国发起进攻时,所有大

探照灯同时射向德军阵地。

因此,如何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局限,站在一个视野更加开阔的角度重新来审视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你认为问题是什么比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更重要

卡尔·波普(1902-1994年)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在《走向进化的知识论》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问题的重新简洁陈述常常碰巧能够向我们揭示出它的几乎全部解决办法。”说的正是重新界定问题。

所谓“正确的界定问题”,就是要我们对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多时候,你认为问题是什么比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更重要。

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几千年,历经十几个朝代,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帮人认为社会有问题,到了必须推翻另一帮人的时候了,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并没有改变,因为没有人认为是制度本身已经有了问题,因此,新王朝很快又会陷入旧的历史循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都出席了大会。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它呢?

那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一个王朝走向腐败和衰落的时候,造反的方法几千年前我们就会了,但造反始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看待问题的观念没有改变,造反的结果就不会有什么不同。

辛亥革命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我们对问题到底是什么的本质看法发生了变化。有识之士不再认为是一个君主王朝应该被另一个君主王朝取代,而是认为一种君主专制制度应该被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六
《换个方法解决问题》

换个方法解决问题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平明中学 薛武 指导老师:王春杨

“同一个问题,或许只有一个答案,却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老师常说的话。虽说算不上是名言,但也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同学们在做题时,常常会走进死胡同,从而难以自拔,最终搞得一头雾水,费时费力。而在这时,我们何不从中跳出来,换个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

方法是可以通用的,其实不只是在数学中,生活中也是如此。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我国人民从生活中总出结的经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而对于一些有才能的人,这个道理又会有新的用法。《格列佛游记》——一部世界性名著,对于初三的我们来说早已是人人皆知,所以内容我也就不必详谈。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他是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而《格列佛游记》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了写作的方式,巧妙地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进行无情地讽刺和批判。《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其实就是当时英国的精缩版。

在小人国中,作者写了许多搞笑而愚昧的事。如:小人国中靠在绳上跳舞选拔官员,主人公一泡尿灭了宫廷大火等。也许大家会认为这很虚假,然而也正是这份虚假,才使文章具有了“神”,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使得文章的主旨更为突出。我想如果是用直白的话语批判的话,那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说到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用委婉的方法向大王表达了他的建议,从而让齐王接受了他的建议,为齐国带来不尽好处 。这便与斯威夫特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与之相反的便是直谏,关于直谏的例子与结果大家也都该略知一二,由此可见,换个方法解决问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当我们遇到问题而又一筹莫展的时候,何不试着换个方法解决呢?

点评:

这篇文章短小而深刻。小作者没有去具体谈名著中的内容,而是从小说作者写作的表达技巧上来谈自己受到启发,而且见解独到。可见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相信将来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人。(王春杨)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七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面对鸦雀无声的会场》一文引发的思考

缘由:

《报刊文摘》2007年3月28日的第3版有一则报道《面对鸦雀无声的会场》,

内容如下:

2004年,有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北京演讲,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场演讲结束后,他们都会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提出各种问题。但他们感到十分意外和难以理解的是,全场一千多人鸦雀无声,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问题。

这使几位演讲者发出了一一个共同的感叹:“难道我们的理论就如此完美无缺了吗?难道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了吗?如果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怎么可能有完

善和创新呢?太不可思议了!”

现象:

读了这则报道后,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笔者听了不少公开课,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仍然很淡,还不够重视,虽然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安排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但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挖掘、对教材的质疑,学生还不能主动提出问题,每节课课尾总结时,教者总是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往往齐声回答:没有。难道真的没有吗?难道我们的课堂探究的知识就如此完美无缺了吗?难道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了吗? 如果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怎么可能有完善和创新呢?这就说明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提出不同的问题,还不多见,学生还缺乏问题意识,如何纠正这一现象,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笔者认为采用以下策略:

感悟:

策略之一: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好奇心是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成功前提,强烈的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源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揭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漏洞”,把学生逐步引入发现问题的轨道,使学生发现并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哪怕是错误的。

【案例描述】:《商不变的性质》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学“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生: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生:为什么商不变?

生: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

生:既然是商不变那一定在除法里,除法里含有被除数和除数,那么,被除

数和除数怎样变?

生: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施教,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产生问题为终结。以上教学片断,教者的一个引导语,“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那些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许多问题,这种做法,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放学生嘴巴,解放学生大脑,让学

生敢想敢问,使学生遇到需要用数学知识解释的现象和事实。

策略之二:引发学生质疑意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疑问,处处问个为什么,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了这个求知、求疑的欲望,就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氛围,教者的启发和培养。课堂教学中,每当学生回答有关问题时,反问学生说:“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为学生作示范,使学生受到启迪,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发现并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案例描述】:《商不变的性质》

师:同学们已经通过验证、归纳总结出商不变的性质,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有个问题,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一个数,商是否也不变呢?

生: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数,商是否也不变呢?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提的好,现在大家来举例验证一下。

出示:36÷12=3,学生举例验证。

生:(36+4)÷(12+4)=40÷16=2„„8

生:(36+5)÷(12+5)=41÷17=2„„7

生:(36-4)÷(12-4)=32÷8=4

生:(36-5)÷(12-5)=31÷7=4„„3

师:观察这些算式,验证的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以上两个结论不成立„„

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对“商不变的性质”,学生有疑可发,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0除外),商是否也不变呢?学生联系生疑,由疑引发探究欲望,由探究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策略之三:引发学生课后反思意识——你还能设计哪些问题吗?

学会研读教材,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能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教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新遽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处处都闪烁问题的火花,设法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起一座

桥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逐步会问善问。

【案例描述】 《圆锥的体积计算》

„„

师:学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你还能设计哪些数学问题?课后请把你设

计的问题交上来,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有奖励。

学生课后反思,呈现上交问题设计:

生:如果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相等,高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否是圆锥底

积的。

生:如果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圆锥的体积是否也是圆柱的。

生:如果用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材料一样),分别来称出它的

重量,如果圆柱体的重量是圆锥体重量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否也是圆柱体体积

生:如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圆锥体的体积是否也是长方体

生:如果圆柱体的体积和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它们高有什么

关系?

生:如果圆柱体的体积和圆锥体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底面积有什么

关系?

„„ 的。 的。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经过筛选,作为学生课后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把探究的结果公布到黑板上,让大家讨论,这样安排适量的有一定意义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不但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意识,还培养了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

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在创新的道路上,当我们找不到方法的时候,就要找问题。问题找到了,

办法自然就出来了。在创新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可以嘲笑的提问者。”

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名言篇八
《名言警句》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 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成大事者必知必学60句名言

01.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0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生祸福,皆多年累积。

03.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04.命运总是光临在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

05.思想→观念→行动→习惯→个性→命运。

06.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07.唯有行动才能改造命运。

0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09.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10.可以解决的事情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事情担心也没用。

11.当大难临头,需要协助时,你才会看出谁是真正的朋友。

12.人生的烦恼,多在于知道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13.大凡快意处,亦是受痛处。

14.天才其实是经验的累积。

15.人的意念可以改变一切。

16.完成小事是成就大事的第一步。

17.生命的动力,来自参与的精神。

18.天下最奢侈的事,莫过于浪费时间。

19.付出最多的人,也是收获最多的人。

20.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输在犹豫,赢在行动。

21.坚持到底,成功降临;半途而废,希望破灭。

22.祸从口出,身败名裂;福由心生,我身自在。

23.事事计较,痛苦相伴;时时盘算,恶梦不断。

24.少许的主动就可以使你生活中的运气大增。

25.人要有足够的压力,才能超越颠峰。

26.成功无须解释,失败却有许多托辞。

27.行动未必总能带来幸福,但没有行动一定没有幸福。

28.真正伟大的人,是由行动使他人见识其不凡之处。

29.不保护就是一种保护,过度保护反而是一种伤害。

30.读书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事情。

31.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32.没有所谓幸运或厄运,每件事情有因必有果。

33.不求快,不求多,不间断。

34.‘自我要求’是迈向成功的捷径。‘恒心’是离成功最短的路。

35.好好把握身边的朋友,他们都是缔造你生命意义的人。

36.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37.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38.知识决定竞争力。

39.逃避只会带来更大的阴影。

40.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41.人如果没有诚信,就算有聪明、能力,永远只是个危险人物。

42.说话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

43.失败只是代表你的努力还不够。

44.成功方程式 = 能力 x 机会 x 意愿

45.安逸的生活使人腐败。

46.你脑子里东西的多寡,就关系着你将来的前途。

47.只要热情犹在,哪怕青春消逝。

48.一个人能力当中所蕴藏的潜能,远超过自己想像以外。

49.事情做到完美,就是艺术。

50.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击不倒。

51.承认失败,就是进步的原动力。

52.征服困难,就是荣耀。

53.‘行动’永远比‘空谈’有用。

54.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而败事。

55.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56.成功无捷径,努力再努力。

57.培养实力,等于累积财富。

58.运用宝贵时间,努力充实自己。

59.人生有无穷的希望,不要轻言放弃。 60. ?

帮忙想一下第60句吧~~

名言警句经典励志名言精选:教育·读书·学习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

在书本之外。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

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

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

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学习 永远不晚。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陶行知名言

下一篇: 语言描写段落

最新成考报名

  • 年轻励志文章
  •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
  •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
  • 关于坚持的励志故事6个
  • 成功人士的英文故事
  • 古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 变通达到成功的故事_变通走向成功的故事
  • 科比的成功故事_科比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