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陶渊明说的名言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1    阅读:

陶渊明名言及其含义理解
陶渊明说的名言(一)

陶渊明名言及其含义理解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戚戚:忧虑貌。汲汲:急于营求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不忧虑贫贱,不追求富贵。人首先要谋生,但不能为活着而生活。所以不该得来的富贵,不能热中于追求;置身于贫贱之中,也大可不必为此忧愁不休。这两句可用于表现安于清贫的清高人格。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1

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欣欣:草木茂盛的样子。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草木葱茏,欣欣向荣;清泉涓涓,蜿蜒而下。这两句描写了作者辞官归隐后所见到的山村景象。草、木、清泉,这些本是极常见到的景物,但由于作者心情愉快,热爱自然风光,因而这些十分普通的景物,在诗人笔下都充满了生命力,给人以喜悦、明快之感。可用以描写山村风光。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咏贫士》

见晋·陶渊明《咏贫士》。沥:液体的点滴。这两句大意是:倾倒酒壶没有一滴剩酒,看看炉灶没有一丝炊烟。此名句以记实的写作手法,通过生活中典型而微小的细节表现诗人无衣无食,难以为生的贫士生活与尴尬,冷落的现实处境。两个细节,一个空倒酒,一个空看灶,通过一个“绝”字传神。无论是字面上的“绝”字,还是字里含的“空”字,都是表现这种家中景况的绝好形式。一“倾”一“窥”两个动作,写出人物穷窘又无可奈何的心态,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所以,我们说,陶诗看似随手拈来,淡而又淡,其实颇具匠心,意蕴极深。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见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生:指生计。归:归趋。道:常理。固:固然。端:开始。这两句大意是:人的生计归结于一种不变的道理,衣和食固然是这种常道的发端。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起码的条件;无衣无食,生且不能,何论其它!所以古人认为“民以食为天”,“民以衣食为本”,陶渊明的这两句诗,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2

可用以说明丰衣足食是人生的合理要求,进而表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重要。【陶渊明说的名言】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杂诗十二首》

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掷:抛弃。获:能够,骋。指实现壮志。这两句大意是:日月飞速抛弃世人而去,即使有远大志向,也没有驰骋壮志的机会。陶渊明生逢“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到处存在着欺骗与虚伪,面对着世界,他“欲言无予和”,只能“挥杯劝孤影”,在隐逸与饮酒的孤独生括中以沉默的方式来回答。联想到自己少学琴书,游好六经,希望大济苍生的志向,更感到日月飞逝,岁月蹉跎,发出“有志不获骋”的感叹,这是压抑与不甘的心灵的躁动,是人的自我实现本能的流露。诗文质朴冲淡,感情十分强烈,别具一番风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十二首》

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重(chōng虫):再。这两句大意是:年富力强的阶段一旦过去,就再也不会重来一次;早晨这段宝贵的时间,无论如何不会在当日再次重复。此句采用直言其事的手法阐述切莫蹉跎岁月的道理。“不重来”、“难再晨”直言相劝,试图通过最直接、最坦率的方式给人以警示,使人及时自勉,奋发努力,有所作为。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使文风显得简洁、自然,而且给人以坦诚相见的强烈印象,反而比刻意雕琢修饰更能收到劝诫的效果。【陶渊明说的名言】

3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辞三首》 见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山阿:山陵。这两句大意是:死去有什么关系,无非寄身山陵与自然化为一体罢了。此条写诗人对生死的达观。诗人一生崇尚自然,纵浪其中,不畏不惧。在他看来,生是主观能动地与大自然交合,无论生死都在自然之中,所以死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这种轻松愉快地去迎接死亡的旷达人生观,与汉诗所表现的畏惧死亡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我们也可看出诗句在旷达之中带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正确认识人生的因素。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杂诗十二首》 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无予和:无人与我相应和。这两句大意是:想交谈却无人与我应和,举杯劝酒却只有身影与我相伴。此名句用画描笔法勾勒出诗人孤独、寂寞的神态,形象鲜明突出,造型别致新颖,如特写镜头令人难忘,这种画面清晰单纯又传情无限的素描手法,是今天写作时的良好范例。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

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形:身体。宇内:天地间。曷(he河):何。委心:任凭自己的心意。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世,能有几时,为什么不按自己的心意欲进则进,欲止则止呢?此条表现诗人对人生的认识与追求,抒发了诗人委顺自然,超尘脱俗的情志。上句写生命短促之感叹,下句化用《琴赋》:“委性命兮任去留”,写顺乎自然之态 4

度。两句意超言外,情发心际,于嗟叹中露出旷达,在醒悟后表现超脱,是诗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的又一种表达形式。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靠,依。寄傲:寄托傲世之情。审:明白。容膝:只能容下双膝,形容住房极狭。这两句大意是:斜倚南窗,寄托傲世情怀,明白住房狭窄、简陋,却容易得到安适。此名句长于用动词表情达意,前句用一“倚”字刻画人物神态,后句用一“审”字表达人物心理。前者孤傲,后者旷达,两句合在一起,把人物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自满自足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拟挽歌辞三首》 见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一。早终:早死。促:短促。这两句大意是:人有生就必定有死,既然如此,那么早死也不算命短。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一个谁也逃脱不掉的规律。既然如此,晚死也是一死,早死也是一死,那就不必为“早终”而过于悲伤。当然这里有宽慰的意思,但也表现了作者能够正视人生,能够以淡泊的心情对待人生,对死亡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这两句多用于表现达观恬淡的人生态度。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见晋·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吁嗟:感叹词。这两句大意是:可叹死后留名这类事,在我看来就像飘浮不定的烟云。这是陶渊明晚年在“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的情况下所作的人生抉择,表 5

也说陶渊明
陶渊明说的名言(二)

也说陶渊明

宁夏吴忠高级中学 王彩萍 邮编751100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必修②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教材安排意图应该是让学生继续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并感受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思想旨趣。学生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诗歌,也掌握了一些赏鉴诗歌的方法,对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诗歌,学生在分析诗歌主题、语言艺术特色上已没有丝毫难处,所以对这篇自读课文我安排让学生由所掌握的有关陶渊明的信息来评价他的思想和他的选择,学生是有兴趣也有能力完成的。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要有适合的环境,老师要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维。因此,我让学生对陶渊明的思想及选择进行评判,学生就必然要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特点,了解陶渊明诗歌的思想主旨,还能将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学习的方法加上学生个性化的独特体悟,对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个性化的诗歌解读都将是很有好处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独立、辨 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赏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尊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树立在逆境中也不同流合污的高尚人生信念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个体感悟为主,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老师只做课堂的组织者。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陶渊明是东晋最著名的田园大诗人,有人说他是淡泊明志的代表,是志趣高洁的象征,也有人说他是厌弃功名利禄追求灵魂高尚的道德典范。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今天又一起感悟了他的

【陶渊明说的名言】

《归园田居》,对陶渊明这位诗人及其思想,同学们是怎样认识的呢?请大家结合时代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下,学生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陶渊明说的名言】

同学张:在那政治腐败,朝纲颠倒的时代,早日离开官场是明智之举,也体现出他鄙弃龌龊,人格高尚。

同学李:陶渊明回归田园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悠闲自得、醉情山水的同时实在有太多的无奈和伤感弥漫在诗中,在杨柳依依,炊烟袅袅的山水画中,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民风民情背后,试问又有几人能理解他的选择?是辛劳而又贫穷的农人还是宦海沉浮的政客?就算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就算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曲高和寡者在孤高冷傲的同时又怎会不生孤独凄凉之感?是谁在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不过是无奈之余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同学自觉鼓掌,佩服他的见解和口才)

同学黄:陶渊明实在是一个懦夫。(同学面露惊讶神情,该同学继续)作为人,他不单纯属于自己,更属于社会;人,他不仅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所以,一个真正有责任心有道德感的人应时时把国家社会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安危荣辱放在最前面。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知其难为而为之”,对道家子弟隐居山林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他们是逃避对社会的应有责任。如果碰到困难就退避三舍的话,那么何来司马迁的《史记》马克思的《资本论》?何来新中国的光明?这样可歌可泣的事情少吗?这样可圈可点的人物少吗?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社会要进步人类要文明,就必须提倡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故此,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懦夫。

同学孔:(同学黄刚一坐下,他就迫不急待的站起来,情绪有些激动)我认为陶渊明的选择同那些弃人民于水火,置国家于不顾的贪官污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像他这样出身低微的小官员在以门第而不是才能来决定官位的东晋是很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文人的骨气决定了他只能

选择离开。有人以今天的眼光评判当时的他为懦夫是不公平的,小心陶渊明老先生从地下跳起来找某人评理吆!(同学们笑作一团,前面发言的同学气得直瞪眼)

老师:同学们思维很活跃,见解也很独到,咱们就事论事,不能有人身攻击。如果大家因为陶渊明打起来,他老人家要急得从地下跳起来拉架了。(同学们大笑,气氛缓和)请大家继续发表见解。

同学王:陶渊明无疑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可他未必就能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写诗或发发牢骚,或抒写自己的真性情,也许正是这些官场上的不顺才造就了伟大的诗人呢!

同学:„„„„

老师:同学们确实很有思想,教学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大家的想法对我也是一种丰富和补充,老师谢谢大家。对陶渊明及其思想,大家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也可以互相借鉴,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社会需要多元化的思想,多元化的人才,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之处,大家生于这样的社会是幸运的,同学们要懂得珍惜,要为在这样的社会中有所作为做好准备。(同学们若有所悟)

【陶渊明说的名言】

[活动评析]

学生评析 这节课的形式有新意,同学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种形式的课不但训练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我们辨证地看问题也很有帮助,我希望这样的课能多一些。 (学生张丰)

老师自评及教学反思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有些观点是闻所未闻的,但他们都能自圆其说,思维很活跃,体现了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这节课给我的体会是老师只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展示平台,学生就会还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老师要备课更要备学生,把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形式的课。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就会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自学意识和【陶渊明说的名言】

自学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课就应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简介:王彩萍 女 36岁,汉族 宁夏吴忠高级中学中教一级教师 ,199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勤奋,教育教学成绩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多年来承担所在学校尖子班的语文教学,曾多次承担所在县市公开课教学并获奖,发表论文多篇,辅导的学生有多人次获国家级或县市级奖励。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陶渊明说的名言(三)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便是你,五柳先生。你毅然挣脱出世俗漩涡,坦然归隐田园。

我曾怀着一颗好奇心,跟随你的思绪,穿越“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去探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宁静和谐的桃花源。我知道,那是你所憧憬的没有现实中种种纷扰的回归自然的生活。

我曾怀着一颗敬仰之心,透过朴实精炼的文字,悄悄来到你家,凝望你忘我的博览群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又看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我心里不免生起一丝悲凉,你过着如此贫苦的日子。但见你安然自若,忘怀得失,悲凉渐渐消散,又多了一分敬仰。

我曾怀着一颗欣喜之心,踏入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陪伴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丝清风掠过,淡然的微笑荡漾在你脸上,多么超凡脱俗!菊乃花之隐逸者,不奢求骄阳照耀,只掩身于青山绿野间,默默地吮吸甘露。你甚爱菊,是因为你亦是如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固守寒庐,只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遥观日盛月缺,沐浴着寒月的清辉,与雅菊翠山相伴便足矣。

看,是谁在五柳树下尽兴地饮酒?是你,纯朴自然的你,最近人情的你。柳树伴着风儿缓缓摇下柔和的柳条,轻轻抚摸你,与你这是大自然美妙的馈赠。风拂清酒,将醇厚天然的酒香散向远方,这便是你在繁杂尘世中绽放的一抹独特的芳华吧。

听,是谁在饱含感情地吟诗?是你,醉卧与菊花丛中,仰望湛蓝明镜的天空,发出人世间最美的绝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朴实动人的诗给后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飘然而至。每每读到你的诗文,我仿佛远离喧嚣,置身与大自然,世俗的尘埃被悄然拂走。我羡慕你用绝妙的文字勾勒无与伦比的桃花源;称羡你将高洁志趣赋予诗文之中,流芳千;仰慕你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忍不拔。

你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闪耀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须信采菊东篱下,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虽然你理想中的社会没有战争,很和平,人民生活也很安乐,大家按需分配,互相之间没有竞争;但我认为,这样的社会因为缺少了必要的竞争,将永远无法进步. 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很友好,相处很和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追名逐利的本能.因为吃穿住行都一样,他们之间便不会有互相攀比的心理,因为桃花源社会是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但仔细想一想,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竞争,这个社会还能发展,还能进步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渔人按着原来的记号找到了桃花源,随后,太守带着官兵去攻占这个村子,桃花源里的人有能力去抵抗侵犯者吗?我想,他们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因为根据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状况可以推测,他们既没有精良的兵器,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他们如何和外界经常打仗的官兵较量呢?这一次他们躲过了太守的侵犯,但他们能永远躲过吗? 还有,桃花源里的人各司其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早上起来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吃饭睡觉.他们早已习惯了安于现状的生活,只要现在的生活不愁吃穿,他们就满足了.你说,这样的生活有乐趣吗? 再看我们当下这个社会,人们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还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像听歌、看电影、看比赛之类,这都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让我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tpmf942 2014-10-10

陶渊明名言名句
陶渊明说的名言(四)

1、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3、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名言名句

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7、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8、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0、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陶渊明名言名句

11、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2、露凝无游氛,1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4、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5、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1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7、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1、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2、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2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4、不为五斗米折腰。

25、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6、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28、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0、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3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2、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34、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35、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36、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3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3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9、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0、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4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43、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4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5、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46、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7、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4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9、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1、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52、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5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5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5、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5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8、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5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0、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61、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6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3、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64、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陶渊明简介名言(2016-05-1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运动类名言

    最新成考报名

  • 年轻励志文章
  •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
  •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
  • 关于坚持的励志故事6个
  • 成功人士的英文故事
  • 古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 变通达到成功的故事_变通走向成功的故事
  • 科比的成功故事_科比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