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三国里的名言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2    阅读: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
三国里的名言 第一篇

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的:“今英雄,为使君与操尔”

三国成语 :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三国里的名言}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三国里的名言}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里的名言}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三国里的名言}

周郎顾曲

{三国里的名言}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三国里的名言}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中的名言警句》
三国里的名言 第二篇

1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

2妻子如衣服 兄弟如手足 ——刘备

3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 ——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

4 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

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

6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

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曹操以手指玄德

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评曹操

9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1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三国里的名言}

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

13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4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5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16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7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 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水镜曰刘备(语出《论语》尽管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讲忠信的人)

19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关羽

20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 转至:——杨顒谏孔明 21(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2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太史慈

23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孔明对孙权( 鲁缟,鲁国的丝织品,据说是最薄的 。强力的弩剑到了射程终了时,已经没有力量了,即使是鲁缟也不能穿破。)

24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赞》(徐庶之母)鼎镬,古代烹饪器,此指鼎镬烹人们酷刑。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是一类人。断机堪伍,孟母曾把布机上的线剪断,以“废学如同断线一样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学的孟子。

《三国名言排名》
三国里的名言 第三篇

三国名人名言排行榜

候选: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国里的名言}

马家有五兄弟: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马季常(马良,不时使神笔的那个)、马幼常(马谡),并有才故乡里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在众兄弟中,马良确实才能突出,诸葛亮与兄尊称之,入蜀后,刘备提为左将军掾;马谡,在为平孟获时,也出个好多有利的计谋,但其自身才能的局限,注定了他只能做为一个幕僚绰绰有余,若是走到前台,也就刘备的那句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吕布辕门射戟的回报,就是刘大耳这句忘恩负义的话。虽也曾喊出“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的轰轰烈烈的口号,临了,还免不了丁原,董卓难以善终的命运。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水镜先生的绝妙评论,可是,两人全得的刘备却安不了天下,这冥冥之中,似乎老天就注定着三分天下的局势,谁也不能改变。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好为“月旦评”的许子将的这话,就好似给曹操照了一遍X光,完全将他看透了,治世则为治国能臣,乱世则搅局的奸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伟大,完全体现在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作风,口号谁都能喊,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这句极为自私的话,历来为人诟病,颠覆了传统,颠覆了人格,亏他也能理直气壮地、豪无顾虑地喊出来。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古代社会女人地位低下,这也怪不得刘备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有其拉拢人心的目的,做为兄弟的关张二人,还是蛮感动的。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

田丰的智慧是有的,可惜找错了主人,这智不能用,也就如无智。英雄无用武之地,谋士无

用智之域,同样是,令人可悲的事。

“顺我者昌,逆我者死。”

也只有狂妄的董卓才能说出这般话来,如此嚣张,如此自以为是,不被灭掉,那还有天理吗?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官渡之后,曹操将属下于暗通袁绍的所有书信,都付之一炬,并说下了这句深得人心的话。操的过人之处也就在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曹操说,若是没有他,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纷乱,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加不堪。所以,真是天命所归,他只愿做周文王,而将当皇帝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话是一点没错,这天下本就是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唯有才能者得之。

“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孔融因得罪权贵被逮捕时,两个儿子却没有一点局促之感,下棋依旧,并从容说下此等话语,看来其父优良基因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刘备教导刘禅的话,可扶不起的阿斗,倒是做到“恶不为,善也不为”,整个无为而治。

“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严颜虽然喊出了这等的豪言壮语,可他最后还是降了的。言易行难,从这可以得知。其实我们都不是圣贤,别把自己估计得太高。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碰上克星诸葛亮,也只能是哀叹一声:“为什么受伤总是我?”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张飞惊天动地的一声吼,竟然吓退了数十万曹兵,并附带着将夏侯杰送上了天。后世将领中又有谁能有此等威风!

“我乃常山赵子龙也!”

为何每次读到这句时,便会心血澎湃,云哥的魅力,又是几个人能挡的?

“此城可有妓女否?”

一句话断送了儿子、侄子,外加一个爱将,这赔本的买卖,被阿瞒碰上了,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谁敢杀我!”

魏延自以为很有能耐,也就不把谁放在眼里,当他真正明白了,凡是人,都是有可能被杀死时,已经太晚了。

“吾有头否?”

狡猾的司马懿也能说出这样幽默风趣的话来,确实被诸葛亮吓得不轻,可怜的孩子,不在家享清福,跑出来乱逛什么。

“吾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

吕布的话十有八九不能信,这话也不能例外。他若不好斗,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

“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孔融之名,如此之盛,连刘备也能为得其赏识而没事偷着乐,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

吕蒙的这句话,并不是自夸,只有真正认清了自己的人,才能说出如此自豪的话来。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有本事的人,从来不会自吹自擂,关公的这句话,虽是说张飞,但也暗示了自己的实力,张飞都那么厉害,做为兄长的自己还不是更厉害。这句话余威,最后延续到了长坂坡,令得数十万曹军面对独据木桥的张飞,而不敢有所行动。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老滑头”贾诩要么不说话,一说话,便为曹魏的这场夺嫡大战定下了基调,曹植也只得低声吟唱着他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真不知刘备说这话是何意,若真是怀疑诸葛亮,就不应该说这话,诸葛若有二心,这不更加快了他夺权的步伐;若真是信任,没有隔阂,也就不会有这种话,只要好好地托孤就行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TOP 10

曹髦在皇帝的位置上,没有多大的作为,想闹一次革命,倒把自己的命革掉了。倒是流传下来的这句话,让人们对他有了一些模糊的记忆。

本就是一个“傀儡”的他,很是不心甘,非得跟掌权的司马家过不去,也不掂量自己有多少能耐,赶着鸭子硬上架,失败在所难免。

上榜理由:人,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

评:与司马无异于螳臂当车,很多人懂,可是他就为何不懂?

精典指数:2 影响指数:2 综合指数:2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TOP 9

常山赵子龙,即使别的没有,可这大胆是不缺的。当然,这种大胆不基于莽撞行事之上,只有心细者,方能胆大。

刘备的这句评价,十分中肯,而又细致,将云哥的本身特点,很好地展示出来,令得后辈小生们无限向往。

上榜理由:胆气壮者,无人敢争锋!

评:赵云的风采魅力,确实难以抵挡。

精典指数:3 影响指数:3 综合指数:3

“此间乐,不思蜀也!” TOP 8

有人说,刘禅说这句话,可能就是明哲保身之计,以为韬晦之计,是为了不让司马昭对自己产生疑心,但从刘禅的先前的所做所为,真是看不到他有任何的大智慧存在。

一个没心没肝,到了这个份上,真是让人不知道怎么去评论。

上榜理由:乐不思蜀,忘祖背典。

评:人之无情,乃至于此!

精典指数:4 影响指数:4 综合指数:4

“既生瑜,何生亮。” TOP 7

周瑜大才,与诸葛亮不相伯仲,可注定了这两人生下来就是要敌对的,因为这世界太挤,容

不得两个天才的同时存在。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周瑜成为其中的不幸者,那也只能悲伤地哀叹着这句颇为玩味的话。

上榜理由:各为其主,不相为谋。

评:昔人已逝,只留下无限愁怅。

精典指数:5 影响指数:5 综合指数:5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TOP 6

也只有一代英雄关公才能说出这样的豪言,读来,感觉到一股凛凛之气,直扑面而来,心中涌起一股激情,渺天地间,沧海横流,舍我其谁!

“气节”二字,就是这么神奇。

上榜理由:武神只有一个。

评:身虽殒,名长留,神永存。

精典指数:6 影响指数:6 综合指数:6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TOP 5

“小霸王”孙策除了一身过人的蛮力外,还有这超人的识人之能。

这两人,一人主内,一人主外,配合得天衣无缝。张昭主内,将东吴治理得有声有色,东吴也日益强大;周瑜主外,不断开疆拓土,赤壁之战,更是以弱敌强,化解了被吞并的危险。反之,对于外事,曹操大军一来,张昭就上急下跳地催促着孙权投降,想白白的将江东基为拱手让于他人,不知道还以为他是阿瞒派来的间谍;对于内事,周瑜更是外行,出了个和亲的主意,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使得荆州没有了归还的期限。

上榜理由:这领导,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

评:你太有才了!

精典指数:7 影响指数:7 综合指数:7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TOP 4

人生中,本来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一帆风顺,经历过了,才会明白,我们不是神,我们只是凡人,我们也要为生活的烦恼所困。

《三国演义的名言》
三国里的名言 第四篇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5、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三国演义的名言。??智勇武将

7、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三国演义的名言。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3、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1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18、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19、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20、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

21、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3、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

24、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

25、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着矣。??孔明

26、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7、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2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30、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31、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32、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三国演义名句摘抄》
三国里的名言 第五篇

1、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三国演义名句摘抄

4、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5、生子当如孙仲谋。

6、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三国演义名句摘抄

7、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8、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9、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党,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10、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11、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2、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13、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14、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15、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16、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7、既生瑜,何生亮。

18、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21、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2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23、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24、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25、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26、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27、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28、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2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0、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3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2、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33、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3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5、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36、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年轻励志文章
  •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
  •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
  • 关于坚持的励志故事6个
  • 成功人士的英文故事
  • 古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 变通达到成功的故事_变通走向成功的故事
  • 科比的成功故事_科比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