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周国平论人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4    阅读:

周国平论人生
周国平论人生 第一篇

周国平论人生之语录

1.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活,实质上都不应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伤不了。

2.聪明的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寻找幸福,两者都不承认现实中有幸福。看来,一个人要想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3.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得让自己满意,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给他(她)们带来快乐。

4.苦与乐不但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苦与乐的数量取决于他的遭遇,苦与乐的品质取决于他的灵魂。

5.可以把生活分为三个部分:肉体生活,不外乎饮食男女;社会生活,包括在社会上做事以及与他人交往;灵魂的生活,即心灵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与体验。

6.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7.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所以,应

【周国平论人生】

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品,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没什么。在根本意义上,作为一个人,优秀就已经是成功。

8.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周国平论人生】

9.真正的享受必定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包含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的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周国平论人生】

10.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11.外在的遭遇受制于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对一切外在遭际态度。内在生活充实的人仿佛有另一个更高的自我,能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对变故和挫折保持适当的态度,心境不受尘世祸福沉浮的扰乱。

12.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13.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

14.和太强的人在一起,我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太弱的人在一起,我会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和强弱相当的人在一起,我才同时感觉到两个人的存在。

15.思考死亡:有意义的徒劳。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以直视。许多时候,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是我们无暇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消遣和娱乐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救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的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雪莱在一篇散文中说道:没有时间、空间、年龄、预见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让我们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是把它当作一件平凡的事来想吧。

16. 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永生是荒谬的,但这仍然不能证明死的合理,承认永生和寂灭皆荒谬,前者不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后者不合生命本能的逻辑。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倘非自欺欺人,从中绝不可能发掘出正面的价值来。但是思考死亡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他是我们能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一切遭际,其中包括作为生活事件的现实中的死,如此看来,对死的思考尽管

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17.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作。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情准备做。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感觉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她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当然,如果一个人在为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周国平论人生】

18.既然一切美好的价值都会成为过去,我们就必须承认过去的权利,过去不是空无,而是一切美好价值存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19.在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蔑视。

20.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

21.极其自信者多半浅薄。对于那些在言行中表现出大使命感的人,我怀有本能的反感,一律敬而远之。据我分析,他们基本上属于两类人,一是尚未得逞的精神暴君,另一是有强

【周国平论人生】

烈角色感的社会戏子。和他们打交道,只会使我感到疲劳和无聊。在我看来,真正的使命感无非是对自己选定并且正从事的工作的一种热爱罢了。遇见这样的人,我的血缘本能就会把他们认作我的亲兄弟。

22.自卑者多是两个极端。其一的确是弱者,并且知道自己的弱,于是自卑。这种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们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种异常天赋的人,他隐约感到却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天赋,于是自卑。这种人往往极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运儿则会成为成功的天才。

23.一切成功的天才之内心都隐藏着某种自卑。我信任每一个怀疑自己的人,我怀疑每一个过于自信的人。

24.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在某方面——例如权力、财产、知识、相貌等——处于弱势状态时,常常也会产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拥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较容易克服这类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荡地站立在世界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又不陷入孤独,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尽管注定孤独,仍然会感觉到可怕和难以忍受。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之所在。

25.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并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

读《周国平论人生》后感
周国平论人生 第二篇

读《周国平论人生》后感

试采大队

刘文

闲暇时光里,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是再惬意不过的一件事。时隔几年,再次翻开《周国平论人生》,谛听大师的足音,感受智者的灵魂,似旧日老友重逢,心灵归于宁静。

在第一辑《论真性情》篇,周国平的话语值得我们反复求索。萧伯纳曾言:“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对此论调,他反其意而行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对此,我深以为然。于我所愿,家庭美满,生活和乐,应爱之,惜之;于我所不愿,飞来横祸,困顿难行,应战之,胜之。生活不似那一马平川,从这一头可以望见遥远的那一头;生活应是那波诡云谲的海洋,我们永远不知何时会风平浪静,何时会波澜起伏。人生总有不可消除的痛苦,我们要学会去用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方可活得自在,活得精彩。

在第六辑《论命运》篇,周国平又解读了人与命运的关系。塞涅卡曾言:“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并肩而行。前两种人,一种谦卑,甘为命运的奴隶;一种狂妄,自称命运的主人;而第三种人,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走运时不得意忘形,背运时不丧魂落魄。就是这样,在客观上

持有一种淡泊超脱的态度,不要因为命运的不公而怨天尤人,在主观上秉持事在人为的信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赢得峰回路转,结局美满。

在第九辑《论做人与处世》篇。周国平提出了“人生在世,第一重要是做人”的观点。做人是蕴含在做事和交友中的一种总体的生活态度。地位、财产、名声方面的境遇,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境遇,往往不能完全受自己支配,所以并不是人生的底线,生活的根基。一个人能够真正支配的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幸福或是不幸,而是不论境遇如何都应该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一个贫困潦倒的人,宁肯以捡垃圾为生,也不允许自己沿街乞讨,吃嗟来之食;一个面对巨大诱惑的人,宁肯放弃金山银山,也不允许自己没入淤泥,与黑暗同流合污,这便是政治与尊严的力量。一个人事业兴旺,功成名就,固然一件十分快意的事情,但是,这背后或许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存在着让人鄙夷的内幕,表面的风光只是满足了一时的虚荣,满足了一时的自我陶醉,而内心的宁静是否依旧呢 ?事业的背后可能是牺牲了自己的尊严,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则,淡忘了感人的亲情,亵渎了纯真的友情,这样的所谓的事业成功当然不是我们追求的。而只有源自内心的高贵而成就的事业才是终生享用的甜蜜果实。事业与做人原则不相违背,才是一件使人倍感温暖与快慰之事。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即使人

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人也比这宇宙间的万物高贵的多,因为人有思想,有灵魂,有信仰,有道德,有爱。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唯愿在今后的生活中,理智上求真,意识上向善,情感上爱美,追求高尚的心灵,追求丰富的人生。

读周国平的《人与永恒》有感
周国平论人生 第三篇

《人与永恒》读书笔记

这本书只有薄薄的181页,但是,却花了我不少时间去阅读它。尽管,我最后将它读完了。但是,我仍不敢说,我读懂了它。然而,尽管在这片海滩上,我根本算不上是一个拾到贝壳的孩子,但我仍愿不自量力地将我之所得展示在人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是,我认为生是一种并不深刻的存在,而死才是生的终极。试想一下,假如人的生命是不息的,那么,生的一天,两天,甚至十年又因何而珍贵?正因为会死,人才穷其一生去创造价值,如此生才显得弥足珍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死还成就了生的意义。还曾在《人生哲理小品》这本书上看到老宣说,“人生就是离了母腹走向坟墓的过程。”可见,死终究是人最后的归宿。

周国平在他的小书里说,“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可能是因为年轻吧,路还很长,我还不曾想到因最终会死而同情自己。但是,我却因经历别人的死而心生感触。其实,对于死,人并不是本能的害怕的,它给带来的伤心绝望,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知道自己最终会死,而是因为看到自己的至亲至爱在自己眼前死去。我看到过一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向上天祈求,让他们代替孩子死。这让我觉得,许多人其实是不畏自己死的,而是担心他人死。然而无论是谁死,最后大家也都“殊途同归”:死。曾经,我因为一个至亲的离世而久久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正如无人不知的谁都必须死,我也深知这个道理。但是,就是不能释怀。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老师对我说,“人就是这样的,来这世上一趟,做完了他该做的事,他也就走了。”多么微妙,我顿时放下心中所有的阴郁。

死,未必应该悲伤的。它有时,只是按程序办事而已。我们人赋予它各种惨白的情感,有时真是太自作多情了。如果,我们豁达一点,心平气和一点,死不也是平常事么? 其实,我一直疑惑,为什么我们总要谈论幸福与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夹杂在幸福与痛苦之间,并且也是我们经历得最多的,不是平淡吗?白岩松也说,“我们的日子80%都是平淡的。”既然平淡占据了我们人生的大部分,那么,它不应该是主流吗?我们不应该谈论它或研究它吗?然而,天空很辽阔,飞鸟才是主角。夜幕也终敌不过,烟火刹那的灿烂。正因为幸福与痛苦给了我们情感上强烈的冲击,所以它们才成了我们永恒的话题。

假设,在痛苦与幸福两者之间,定要你选其一,你会选哪个?我选了痛苦。正如周国平在书中所说,“痛苦使人深刻。”我还不曾感受过幸福给我带来的重大冲击,但是,我却领教过了痛苦赐予我的那份刻骨铭心。恕我冒昧,我有时会在心里偷偷认为,幸福是肤浅的,它的形式也是肤浅。所以,很多人说吃饭、睡觉、玩就是幸福。当然,也有人说要做作业就是痛苦。但我想说,你根本不懂痛苦。痛苦是折磨人却诱使人不断甘愿与它纠缠的东西。它有魔力,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当一个人战胜痛苦时,这种克服痛苦的力量就会成为他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反之,痛苦则将人打倒,吞噬,甚至毁灭。尽管有这样的风险,我仍愿痛苦着思考也不愿幸福着平庸。我始终相信,一个真正痛苦的灵魂是高贵的。 “我不知道什么叫爱情。”

如周国平所言,我也不知道什么叫爱情。但是,我知道它是甘药,也是毒药。俗言“爱之愈深,爱之愈切”。爱是毒药的一面,在某些分手的男女面前会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有人会耿耿于怀,会心有不甘,会怀恨在心,会无法自拔。起初,我对这种反应很是理解,但是,周国平写在他的小书中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在失恋的痛苦中,自尊心的受挫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些时候,人们爱上的不是那个他们口中的人,而是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追求而不可得的时候,其自尊心就会受挫,以至于耿耿于怀,不肯轻易放手。而倘若他们追求且得到的时候,那个爱慕的对象则不再美丽。这可能就是人性,得不到的总是好的,

得到了就不再新鲜。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爱,还是爱吗?显然,那不是爱情。那什么是爱情?我还是不知道。但是,我认为,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即使分手也不要相互恶语相向,不要心怀怨恨,不要冲动偏激。是男人,就该保有自己的风度;是女人,就该坚守最后的矜持。心平气和的给彼此一句祝福未尝不是一种潇洒而优雅的告别。此外,还有一种爱叫人心酸,那就是即使被拒绝也要守护对方。但是,这样做的人不知道,被一个自己讨厌的人爱着,是一种可恼的无奈,而被一个自己欣赏却不能接受其爱的人爱着,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爱一个人不应当固执,不要以为不求回报就可以继续爱对方,这迟早会给对方带来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谁说被爱是一种幸福,不恰当的被爱也是一种痛苦。

你有信仰吗?我没有。

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中国人却为自己开脱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们有道德信仰。”但是,面对道德日益沦丧的现实,我不知道,这句话还能撑多久。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信仰?周国平说,“有两种人不需要信仰,一种是对此问题从不发问的人,另一种是决心自己去寻找答案的人。前者够不上信仰,后者不需要信仰。”周国平的思考总是这样,在对比中给人以震撼。在这组对比中,我想我是后者。不过,尽管如此,我绝不敢亵渎信仰。在我的朋友中,也有基督教信徒。但是,她是在经历了一些极其痛苦的事情之后,才信教的。尽管,她总是对我说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我总感觉这样的信仰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因为痛苦,所以信仰宗教。这是我们所需的吗?周国平说,“有一天人突然发现自己是大地的孤儿了,于是就为自己生下了一个父亲——上帝”。这算是信仰的来源吧。当人无法解决某种困境或者摆脱某种煎熬时,信仰就充当了一种安慰剂。我不否认有绝对虔诚的信徒,但是,就如周国平所说的“有信仰者永远是少数”。许多人“实际上并无信仰,只是随大流罢了”。因此,我宁可直面惨淡的人生与痛苦,也不愿借信仰之名慰藉心灵。

以前总是听到有人说自己很孤独,看了周国平的文章之后,我也想挪用一下他的原话问一句,“孤独,你配么?”【周国平论人生】

无聊的人会寻找消遣,寂寞的人则显得无聊,最后也得找消遣。但是,孤独的人不靠外物排遣孤独,而是享受孤独,甚至用内心的力量战胜由孤独而生的各种问题。比如,不被人理解,不合群等等。寂寞无聊者多无病呻吟之词,但孤独者必怀值得人解读的内涵。当今许多人总是把寂寞无聊挂在嘴边,其实,我认为他们的这种状态源自于对人生的迷茫。他们或许玩世不恭,或许消极处世。但是,孤独者不一样,他们“精神上超群卓绝”,即使不被人理解,也不会走向寻找消遣的歧途。

你有没有追问过人生的意义?我曾追问过,但是现在不问了。因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周国平在他的另一本书《周国平论人生》中说,“宇宙时没有意义的”。另外,毕淑敏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她马上又说,“但是,我们可以为人生加上意义”。这种想法与对待人生的态度,与周国平在这本小书里传达的对人生的看法不谋而合。在书中,周国平列了这样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人生的内容:a+b+c+d+······

人生的结局:0

人生的意义:(a+b+c+d+·······)×0=0

从这个逻辑推理流程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它的内容,也就是过程是有意义的。“意义在于过程”,所以,我不问人生有无意义,只想在过程中像一团火一样,发光发热,忘却青烟消逝后虚无。人生也是在时间的掌控下的,而时间是这样的,不管你用它做了事情,亦或是没做事情它都将飞逝。故此,与其浪费时间不断追问一个已知的结果,不如在过程中做点实际的事,或许,它能让我们在离开世上前感到不虚此行。

其实,阅读完这样一本书后,要写点什么还真是有点难以下笔。因为它不是小说,我无法围绕一个主题来写读后感。这本书虽薄,却讲了很多人生的大话题。我无法一一阐述自己看后的感受,只能将印象颇深的几个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再展开谈一下。另外,我总觉得这本书教给人的真正的东西,可能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思考人生的问题,而不是为了理解而理解,然后,再为了展示你的理解而围绕它传达的信息向他人复述一遍。

我认为看一本书,既可以抱着学习、敬仰或谦卑的态度,同时,也可以抱着交流与切磋的自信。周国平的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思辨。他总是可以收放自如地将或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辨别得恰到好处,令人信服。比如,他写孤独、寂寞与无聊三者的区分的时候说道,“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消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共在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时把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还有,“我相信天才的骨子里有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藏着一段屈辱的经历”、“被人理解的人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曾失意的人不懂人生”等等。任何事情,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而是别有洞天,另涵深意。

“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没有人,宇宙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没有人赋予它意义。如果有了人,却没有思考,人类世界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它没有灵魂。所以,思考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学会的。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有内涵。

周国平论人生经典语录
周国平论人生 第四篇

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周国平论人生经典语录。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4、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5、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6、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7、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周国平论人生经典语录。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8、西来者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在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9、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的宁静了。

10、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确实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11、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

12、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13、一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14、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再信任和关心彼此的灵魂,肉体徒然亲近,灵魂终是陌生,他们就真正成了大地上无家可归的孤魂了。如果亚当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们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园。

15、许多东西,今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

16、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17、名人时写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别的卓越功绩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历史;明星则是在公众面前频频露面因而为公众所熟悉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公众。

18、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亚里士多德

19、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20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21、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22、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这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

23、佛的智慧把爱当作痛苦得根源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人的智慧应把痛苦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

24、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深刻。面对严肃的肤浅,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

25、对于一颗高傲的心来说,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别人,因为这种情绪向他暴露了一个他最不愿承认的事实:他自卑了。

26、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位不让说而不说,那是顺从或者愤懑;因为不敢说而不说,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为不便说而不说,那是礼貌或者虚伪;因为不该说而不说,那是审慎或者世故;因为不必说而不说,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为不屑说而不说,那是骄傲或者超脱。

27、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未可知。开谢盈亏,花月依旧,几度离合,人却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别离,就因为别离最使人感受到人生无常。

28、忘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损失,就当你是赤裸裸的刚来到这个世界,你对自己说:[让我从头开始吧!"你不是坐在废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朝前走去,来到一块空地,动手重建。你甚至不是重建那失去的东西,因为那样你还惦记着你的损失,你仍然把你的心留在了废墟上。你要带着你的心一起朝前走,你虽破产却仍是一个创业者,你虽失恋却仍是一个初恋者,真正把你此刻孑然一身所站立的地方当作了你人生的起点。

29、偶尔真诚一下,进入了真诚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诚感动。

30、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

31、我对任何出众的才华无法不持欣赏的态度,哪怕它是在我的敌人身上。

32、谎言重复十遍未必成为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肯定成为废话。

33、谁老了,世界,还是我?

34、白昼不会消失,因为它藏在夜的心里。

35、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去刻意寻求外在的奖赏,以为故意做作的奖赏对人有时是一种愚弄。

36、目光如水,但比水更清彻透明;目光如海,但比海更宽广无极。仿佛他眼内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远得多。

37、真正的悟者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红尘却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人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38、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间各种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

39、谁的经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内心经历的不同才在人与人之间铺设了巨大的鸿沟。

40、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

41、一切最高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为者本身给行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高尚是对高尚者的最高奖励,卑劣是对卑劣者的最大惩罚。

42、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态者之间往往互相隔膜。

43、 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战。

44、在自由竞争状态,自然选择淘汰了劣者;在专制状态,人工选择淘汰了优者。惟有平庸者永远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45、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平和。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 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46、 幽默是受伤的心灵发出的健康机智宽容的微笑.有超脱才有幽默.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颗受了致命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47、自嘲就是居高临下地看待自己的弱点.自嘲混合了优越感和无奈感.自嘲使自嘲者居于自己之上.聪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误.

48、在较量中,情绪激动的一方必居于劣势.种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或痛苦的姿态,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其中有多少能坚持下去.

49、一个人只要不讨厌自己,是不该怕无聊的.不读别的书,正好仔细读自己的灵魂这本书.

50、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就无严肃可言.平庸就是最大的不严肃.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51、给人最大快乐的是人,给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52、智慧无国籍.全人类共同创造了各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53、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

54、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55、"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则更妙.

56、 怀疑来自过分认真.

57、毁谤的根源是懒惰和嫉妒.因为懒惰自己不能优秀;因为嫉妒而怕别人优秀.

58、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59、一切伟大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永远未完成的.

60、最动人心魄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爱情也是因未完成而成其完美的.[像一个有死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奥斯留。

61、 疾病会使人变得更人性一些,更轻功利,也更重人情。对爱和友谊的体味更细腻。

62、有尊严地正视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一项光荣。

63、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相爱的人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

64、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65、表白是理解的死亡证书。

66、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最后界限(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

67、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68、对于一个高尚的心来说,莫大的屈辱是嫉妒别人。这种情绪向他暴露了一个他不愿承认的事实――他自卑了。

69、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超脱者因其恬淡于名利而远离了嫉妒――既不妒人,也不招妒。万一被妒也不在乎。如果在乎,说明还是太牵挂名利。

70、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凡间仙、世间佛)

71、两种人最自信:无所不知者和一无所知者。

72、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点。

73、没有一个人性的弱点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但有的是出于同情,有的是出于鄙夷。

74、 凡是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猜疑和苛求也决计挽救不了,那就让该毁掉的毁掉吧。

75、健康的全部价值是使我们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

76、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顺应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76、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77、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78、信仰是对人生根本目标的确信。

79、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

80、比成功更宝贵的是追求本身。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软弱的,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浅薄的,它显示了深度的有限。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论人生 第五篇

[篇一: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tǐ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篇三: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选><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

[篇四: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我读周国平写的文章,有的就像他对尼采的作品产生一种无比的喜悦一样,我对他的一些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周国平对人生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我对人生的看法和他是一致的。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去享受我们的人生,这中间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快乐。生活中不免有许多困难挫折,对待它们,我们当然要选择乐观的面对,而不是痛苦的不敢面对。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这是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的。周国平写道,他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而苦苦奋斗。是啊,我们总是想到以后会幸福,只要现在付出自己的全力去苦苦奋斗。生命本身就是很神奇的,为什么总要一味地把幸福向后推,而要放弃享受现在生命的美妙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拒绝幸福的做法。人只有一个青春期,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快乐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整天荒废生命,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快乐也充盈在我们每天奋斗的那份充实感中。这就牵出了第二条指导思想,那就是“可持续的快乐”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悲伤"了。“可持续的快乐”就要求我们既要珍惜真实的今天,也要适当的考虑快乐的持续性,如此,我们必须靠我们的双手来打下我们明天快乐的基础。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不但是快乐,而且具有生长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什么叫做更多的快乐呢?它应是精神上的享受,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好书。我们倘若能够通过读书、艺术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这种快乐时不会变成虚无,它始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这两条指导思想是相辅相成的。顺便提到了读书。如何选书,愉快是基本标准。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能让我们感到愉快的书就是好书,而无所谓它是不是畅销书。

他有一段话我非常赞成,“我不否认,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我们可以形成读书的癖好,读书的癖好与所谓刻苦学习是两回事,它讲究的是趣味。读书癖并不是所谓的“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读书的感觉,如果每天不读书就像是没吃饭一样,可以说是痛苦吧。我想如果不是想要获得立足社会的技能,那些所谓的“无用的书”可能会对我们有更大的益处。总之,多读书,读好书,听从自己的心,重要的是让自己愉快。

[篇五: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读一本书其实是从标题开始,进而是目录,然后是序言,再才是正文。这本散文集的标题很是普通,对内容的了解要从目录开始。散文是按日期分成几个专题的,从专题的名称来看,很富有哲学的味道。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每一个都可以作为一个命题,而写成一篇篇干涩难懂的文字,但是每一篇散文的标题,都是些贴近生活的内容。有旅游(<旅+游=旅游?>)、挤车(<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还有一些有关生活态度的,<消费=享受?>、<愉快是基本标准>。

从生活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哲理,也许准确地说是从我们通常都会需要的情况或是都会思考的问题出发,来谈一些看法。例如在<旅+游=旅游?>一文中,有这样三个问句“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从一个旅游的现象而引出这样三个问题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其实不仅限于旅游,而是我们的生活。

他的文章不仅是故事加感想的散文,也许是我有短时间看了太多的<读者>,基本上对一个故事加上就是论事的一点评论的八股格式,而大多是些信念、注重细节之类的,写出某个具体的道理,而读者很难有自己进一步的思考,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他的散文至少也是事情加思想,而给读者留下了继续思考的余地。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学。有他的散文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深刻,但是不干涩。前几日看了几页<苏菲的世界>,虽然把哲学放在了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之中,但终究是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基本哲学命题,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许也有一些对思想的压力,这样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国平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寻常的命题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思考体验。既有一种思考的快乐,又不至于有思想的压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与社会的现象相违背。<何必名校>便是如此的一篇,记得陈丹青有篇<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主题显然一致。但是陈丹青是借中美教育之差异而同批中国教育体制,也许是因为此文作序的需要,而<何必名校>则是通过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周国平散文,甚至包括今日在看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都是从自身出发,通常用第一人称(我在摘抄中有一段评论),更具主体性,而少一些排他性。也许有对现实的坦然。

也许他的散文的出色之处在于从普通的命题出发,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带动了我的思考。

[篇六: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著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著、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周国平谈爱情经典语录
周国平论人生 第六篇

1、世上并无命定的姻缘,但是,那种一见倾心、终生眷恋的爱情的确具有一种命运般的力量。

2、爱情是盲目的,只要情投意合,仿佛就一丑遮百丑。爱情是心明眼亮的,只要情深意久,确实就一丑遮百丑。

3、一个爱情的生存时间或长或短,但必须有一个最短限度,这是爱情之为爱情的质的保证。周国平谈爱情经典语录。小于这个限度,两情无论怎样热烈,也只能算作一时的迷恋,不能称作-爱情。

4、初恋的感情最单纯也最强烈,但同时也最缺乏内涵,几乎一切初恋都是十分相像的。因此,尽管人们难以忘怀自己的初恋经历,5、我相信成熟的爱情是更有价值的,因为它是全部人生经历发出的呼唤。

6、有无爱的欲望,能否感受生的乐趣,归根到底是一个内在的生命力的问题。

8、两人再相爱,乃至结了婚,他们仍然应该有分居和各自独处的时间。分居的危险是增加了与别的异性来往和受诱-惑的机会,取消独处的危险是丧失自我,成为庸人。周国平谈爱情经典语录。后一种危险当然比前一种危险更可怕。与其平庸地苟合,不如有个性而颠簸,而离异,而独身。何况有个性是真爱情的前提,有个性才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价值。好的爱情原是两个独特的自我之间的互相惊奇、欣赏和沟通。在两个有个性的人之间,爱情也许会经历种种曲折甚至可能终于失败,可是,在两个毫无个性的人之间,严格意义上的爱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9、心灵相通,在实际生活中又保持距离,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

10、只爱自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谦卑的奉献。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11、爱是一种精神素质,而挫折则是这种素质的试金石。

12、凭人力可以成就和睦的婚姻,得到幸福的爱情却要靠天意。

13、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

14、对于灵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而决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

15、看两人是否相爱,一个可靠尺度是看他们是否互相玩味和欣赏。两个相爱者之间必定是常常互相玩味的,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要玩,越玩越觉得有味。如果有一天觉得索然无味,毫无玩兴,爱就荡然无存了。

16、优异易夭折,平庸能长寿。爱情何尝不是如此?

17、断肠人原是销魂客。重情者最知岁月无情,无情岁月卷走了多少有情生涯。

18、一万件风流韵事也不能治愈爱的创伤,就像一万部艳情小说也不能填补<红楼梦>的残缺。

19、爱情与良心的冲突只存在于一颗善良的心中。在一颗卑劣的心中,既没有爱情,也没有良心,只有利害的计算。但是,什么是良心呢?在多数情况下,它仅是对弱者即那失恋的一方的同情罢了。最高的良心是对灵魂行为的责任心,它与真实的爱情是统一的。

20、在爱情中,双方感情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感情较弱的那一方的感情。如果甲对乙有十分爱,乙对甲只有五分爱,则他们都只能得到五分的满足。剩下的那五分欠缺,在甲会成为一种遗憾,在乙会成为一种苦恼。

21、人在两性关系中袒露的不但是自己的肉体,而且是自己的灵魂--灵魂的美丽或丑陋,丰富或空虚。一个人对待异性的态度最能表明他的精神品级,他在从兽向人上升的阶梯上处在怎样的高度。

22、爱就是心疼。可以喜欢许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个。

23、可以不爱,不可无情。

24、情人间的盟誓不可轻信,夫妻间的是非不可妄断。

25、世上痴男怨女一旦翻脸,就斥旧情为假,讨回情书[都扯做纸条儿",原来自古已然。

――情当然有真假之别。但是,真情也可能变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爱的经历。

26、如同一切游戏一样,犯规和惩罚也是爱情游戏的要素。当然,前提是犯规者无意退出游戏。不准犯规,或犯了规不接受惩罚,游戏都进行不下去了。

27、在情场上,两造都真,便刻骨铭心爱一常两造都假,也无妨逢场作戏玩一常最要命的是一个真,一个假,就会种下怨恨甚至灾祸了。主动的假,玩弄感情,自当恶有恶报。被动的假,虚与委蛇,也决非明智之举。对于真情,是开不得玩笑,也敷衍不得的。

28、恋爱是青春的确证。一个人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还能恋爱,就证明他并不老。

也许每个人在恋爱方面的能量是一个常数,因机遇和性情而或者一次释放,或者分批支出。当然,在不同的人身上,这个常数的绝对值是不同的,差异大得惊人。但是,不论是谁,只要是要死要活地爱过一场,就很难再热恋了。

29、关汉卿<一半儿・题情>:[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男女风情,妙在一半儿一半儿的。琢磨透了,哪里还有俏冤家?想明白了,如何还会心乱?

30、风情女子对男人的态度里,往往混合了羞怯和大胆。羞怯来自对异性的高度敏感,大胆来自对异性的浓烈兴趣,二者形异而质同。她躲避着又挑逗着,拒绝着又应允着,相反的态度搭配出了风情的效果。如果这出于自然,是可爱的,如果成为一种技巧,就令人厌恶了。

31、女子乍有了心上人,心情极缠绵曲折:思念中夹着怨嗔,急切中夹着羞怯,甜蜜中夹着苦恼。一般男子很难体察其中奥秘,因为缺乏细心,或者耐心。

32、有时候,女人的犹豫乃至抗拒是一种期望,期望你来攻破她的堡垒。当然,前提是[意思儿真,心肠儿顺",她的确爱上了你。她不肯投降,是因为她盼望你作为英雄去辉煌地征服她,把她变成你的光荣的战俘。

33、性欲旺盛的人并不过分挑剔对象,挑剔是性欲乏弱的结果,于是要用一个理由来弥补这乏弱,这个理由就叫做-爱情。

其实,爱情和性欲是两回事。当然,当性欲和爱情都强烈时,性的体验最佳。

34、性诱-惑的发生以陌生和新奇为前提。两个完全陌生的肉体之间的第一次做-爱未必是最狂热或最快乐的,但往往是由最真实的性诱-惑引起的。重复必然导致性诱-惑的减弱,而倘若当事人试图掩饰这一点,则会出现合谋的虚伪。当然,重复并不排斥会有和-谐的配合,甚至仍会有激-情的时刻,不过这些成果主要不是来自性诱-惑。

35、李寿卿<寿阳曲>:[金刀利,锦鲤肥,更那堪玉葱纤细。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怎生滋味。"

醋味三辨:一,醋是爱情这道菜不可缺少的调料,能调出美味佳肴,并使胃口大开;二,一点醋不吃的人不解爱情滋味,一点醋味不带的爱情平淡无味;三,醋缸打翻,爱情这道菜也就烧砸了。

――此曲通篇隐喻,看官自明。

36、每一个戴绿帽子的丈夫都认为那个插足者远远不如自己,并因此感到深深的屈辱。

37、单思或酸或辣,相思亦苦亦甜,思念的滋味最是一言难荆

38、相思是一篇冗长的腹稿,发表出来往往很短。

39、失眠的滋味,春秋有别。春夜是小夜曲,秋夜是安魂曲。春夜听鸟鸣,秋夜听鬼哭。春夜怀人,秋夜悲己。春夜是色,秋夜是空。

40、美自视甚高,漂亮女子往往矜持。美不甘寂寞,漂亮女子往往风流。这两种因素相混合又相制约,即成魅力。一味矜持的冷美人,或者十足风流的荡-妇,便无此等魅力。

41、恋爱,人生中美丽的时刻。如同黎明和黄昏,沐浴在柔和金光中的一切景物都变美了,包括那个美人儿。恋爱中的人以为那个美人儿是光源,其实她也是被照的景物。

42、只用色情眼光看女人,近于无耻。但身为男人,看女人的眼光就不可能完全不含色情。我想不出在滤尽色情的中性男人眼里,女人该是什么样子。

43、多情和专一未必互相排斥。一个善于欣赏女人的男人,如果他真正爱上了一个女人,那爱是更加饱满而且投入的。

44、痴心女子把爱当作宗教,男子是她崇拜的偶像。风流女子把爱当作艺术,男子是她诱-惑的对象。二者难以并存。集二者于一身,[一片志诚心,万种风流相",既怀一腔痴情,又解万种风情,此种情人自是妙不可言,势不可挡。那个同时受着崇拜和诱-惑的男子有福了,或者--有危险了。

45、在男人心目中,那种既痴情又知趣的女人才是理想的情人。痴情,他得到了爱。知趣,他得到了自由。可见男人多么自私。

46、自古多痴情女,薄情郎。但女人未必都是弱者,有的女人是用软弱武装起来的强者。

47、好女人也善于保护自己,但不是靠世故,而是靠灵性。她有正确的直觉,这正确的直觉是她的忠实的人生导师,使她在非其同类面前本能地引起警觉,报以不信任。

48、他常常用一些小零食去讨好女人,而女人也不过是他生活中的一些小零食罢了。

49、女人比男人更信梦。在女人的生活中,梦占据着不亚于现实的地位。

男人不信梦,但也未必相信现实。当男人感叹人生如梦时,他是把现实和梦一起否定了。

50、在上帝的赐予中,性是最公平的。一个人不论穷富美丑,都能从性-交中得到快乐,而且其快乐的程度并不取决于他的穷富美丑。

51、老来风流,有人传为佳话,有人斥为丑闻。其实,都大可不必,只须用平常眼光去看待,无非是有一分热发一分热罢了。

52、眼睛是爱情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顾盼和失眠。

53、一个男人同别的女人调情,这是十分正常也十分平常的。如果他同自己的老婆调情,则或者是极不正常的--肉麻,或者是极不平常的--婚后爱情新鲜如初的动人显现。

54、吸引异性的两种方式:一、显示风趣、智慧、活力,勾起对方的好奇心;二、显示忧愁、伤痛、深度,勾起对方的同情心。活力和深度的统一,吸引力达于极致。

55、在夫妇或情人之间,恩爱与争吵的混合,大约谁也避免不了。区别只在:一、两者的质量,有刻骨铭心的恩爱,也有表层的恩爱,有伤筋动骨的争吵,也有挠痒式的争吵;二、两者的比例。不过,情形很复杂,有时候大恩爱会伴随着大争吵,恩爱到了极致又会平息一切争吵。

56、再好的婚姻也不能担保既有的爱情永存,杜绝新的爱情发生的可能性。不过,这没有什么不好。世上没有也不该有命定的姻缘。靠闭关自守而得维持其专一长久的爱情未免可怜,唯有历尽诱-惑而不渝的爱情才富有生机,真正值得自豪。

57、有一个字,内心严肃的人最不容易说出口,有时是因为它太假,有时是因为它太真。

58、[看来,要使丈夫品行端正,必须家有悍妻才行。"[那只会使丈夫在别的坏品行之外,再加上一个坏品行:撒谎。"

59、我们两人都变傻了,[这是我们婚姻美满的可靠标志。"

60、有一个人因为爱泉水的歌声,就把泉水灌进瓦罐,藏在柜子里。我们常常和这个人一样傻。我们把女人关在屋子里,便以为占有了她的美。我们把事物据为己有,便以为占有了它的意义。可是,意义是不可占有的,一旦你试图占有,它就不在了。无论我们和一个女人多么亲近,她的美始终在我们之外。不是在占有中,而是在男人的欣赏和倾倒中,女人的美便有了意义。我想起了海涅,他终生没有娶到一个美女,但他把许多女人的美变成了他的诗,因而也变成了他和人类的财富。

61、海涅在一首诗里说:[我要是克制了邪-恶的欲念,那真是一件崇高的事情;可是我要是克制不了,我还有一些无比的欢欣。"

这个原来的痴情少年现在变得多么玩世不恭埃你知道相反的情形是什么吗?就是:克制了欲念,感到压抑和吃亏;克制不了,又感到良心不安。一个男人如果不再痴情,他在男女关系上大体上就只有玩世不恭和麻木不仁这两种选择。当然,最佳状态是痴情依旧,因而不生邪念,也无须克制了。

62、如果你喜欢的一个女人没有选择你,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男人,你所感到的嫉妒有三种情形:

第一,如果你觉得那个情敌比你优秀,嫉妒便伴随着自卑,你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自己的弱点而痛苦。

第二,如果你觉得自己与那个情敌不相上下,嫉妒便伴随着委屈,你会强烈地感到自己落入了不公平的境地。

第三,如果你觉得那个情敌比你差,嫉妒便伴随着蔑视,你会因为这个女人的鉴赏力而降低对她的评价。

63、对于男人来说,一个美貌的独身女子总归是极大的诱-惑。如果她已经身有所属,诱-惑就会减小一些。如果她已经身心都有所属,诱-惑就荡然无存了。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要彼此以性别对待,前提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发生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哪怕他们永远不去实现这种可能性。

64、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贱,男人不睬。

我必须马上补充:所谓男人的坏,是指他对女人充满欲望;所谓女人的贱,是指她希望男人对她充满欲望。也就是说,其实是指最正常的男人和女人。

65、女人对于男人,男人对于女人,都不要轻言看透。你所看透的,至多是某几个男人或某几个女人,他们的缺点别有来源,不该加罪于性别。

66、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远不会最不幸和最幸福。在爱的过程中间,才会有"最"的体验和想象。

67、爱情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情境。彼此太熟悉,太了解,没有了神秘感,就不易发生爱情。当然,彼此过于陌生和隔膜,也不能发生爱情。爱情的发生,在有所接触又不太稔熟之间,既有神秘感,又有亲切感,既能给想象力留出充分余地,又能使吸引力发挥到最满意的程度。

68、我不知道什么叫爱情。我只知道,如果那张脸庞没有使你感觉到一种甜蜜的惆怅,一种依恋的哀愁,那你肯定还没有爱。

69、人们常说,爱情使人丧失自我。但还有相反的情形:爱情使人发现自我。在爱人面前,谁不是突然惊喜地发现,他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平时疏忽的好东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爱人,于是他寻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献的愿望导致了发现。没有呈献的愿望,也许一辈子发现不了。

70、最强烈的爱都根源于绝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于爱。

幸福是难的。也许,潜藏在真正的爱情背后的是深沉的忧伤,潜藏在现代式的寻欢作乐背后的是空虚。两相比较,前者无限高于后者。

71、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72、情种爱得热烈,但不专一。君子爱得专一,但不热烈。此事古难全。不过,偶尔有爱得专一的情种,却注定没有爱得热烈的君子。

73、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得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心窝里,往往不能持久。

74、爱就是对被爱者怀着一些莫须有的哀怜,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怕她(或者他)冻着饿着,担心她遇到意外,好好地突然想到她有朝一日死了怎么办,轻轻地抚模她好像她是病人又是易损的瓷器。爱就是做被爱者的保护人的冲动,尽管在旁人看来这种保护毫无必要。

75、[我爱你。"

[不,你只是喜欢我罢了。"她或他哀怨地说。

[爱我吗?"

[我喜欢你。"她或他略带歉疚地说。

在所有的近义词里,[爱"和[喜欢"似乎被掂量得最多,其间的差异被最郑重其事地看待。这时男人和女人都成了最一丝不苟的语言学家。

76、给爱情划界时不妨宽容一些,以便为人生种种美好的遭遇保留怀念的权利。

让我们承认,无论短暂的邂逅,还是长久的纠缠,无论相识恨晚的无奈,还是终成眷属的有情,无论倾注了巨大激-情的冲突,还是伴随着细小争吵的和-谐,这一切都是爱情。每个活生生的人的爱情经历不是一座静止的纪念碑,而是一道流动的江河。当我们回顾往事时,我们自己不必否认、更不该要求对方否认其中任何一段流程、一条支流或一朵浪花。

77、爱情不论短暂或长久,都是美好的。甚至陌生异性之间毫无结果的好感,定睛的一瞥,朦胧的激动,莫名的调怅,也是美好的。因为,能够感受这一切的那颗心毕竞是年轻的。生活中若没有邂逅以及对邂逅的期待,未免太乏味了。人生魅力的前提之一是,新的爱情的可能性始终向你敞开着,哪怕你并不去实现它们。

78、我不相信人一生只能爱一次,我也不相信人一生必须爱许多次。次数不说明问题。爱情的容量即一个人的心灵的容量。你是深谷,一次爱情就像一道江河,许多次爱情就像许多浪花。你是浅滩,一次爱情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爱情也只是许多泡沫。

79、不要以成败论人生,也不要以成败论爱情。

现实中的爱情多半是失败的,不是败于难成眷属的无奈,就是败于终成眷屈的厌倦。然而,无奈留下了永久的怀恋,厌倦激起了常新的追求,这又未尝不是爱情本身的成功。

说到底,爱情是超越于成败的。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梦,你能说你做了一个成功的梦或失败的梦吗?

80、爱情既是在异性世界中的探险,带来发现的惊喜,也是在某一异性身边的定居,带来家园的安宁。但探险不是猎奇,定居也不是占有。毋宁说,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决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名人书中的名言警句
周国平论人生 第七篇

名人书中的名言警句: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我们每天都该干一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以求心灵平静。

寂地<踮脚张望的时光>:有一天你将破蛹而出,成长得比人们期待的还要美丽,但这个过程会很痛,会很辛苦,有时候还会觉得灰心。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现实觉得自己渺小无力。但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名人书中的名言警句。做好现在你能做的,然后,一切都会好的。我们都将孤独地长大,不要害怕。

虹影<英国情人>:你就是怕爱,谁爱你,你就伤害谁。你在浪费时间,生命却在逝去,等我不存在了,你才会感到没有我的可怕。我本来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安妮宝贝<素年锦时>: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名人书中的名言警句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世上人大概都是离不开又合不拢的。a需要b时,正是b情感自足最不愿被打扰的时候,而当b需要陪伴和慰藉时,他的需求对于a已成了纯粹的负担。不合时宜的陪伴和交流就成了恼人的打扰,为了不被打扰,就不要接受他人的陪伴。人和人不是因为合得拢在一块,而是因为拆不开。

李娟<我的阿勒泰>: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理查德·耶茨: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顾漫<何以笙箫默>: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苏珊·桑塔格:阳刚男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有点女性化的东西;而娇柔女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她有一点男子气概的东西。

波伏娃<第二性>: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周国平<论幸福>: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翁达杰<英国病人>:对于你无法拥有的,你只是逃避,或转移自己的注意。如果你在一件事上失败了,你就拿另一件事当寄托,没有任何事情能改变你。你站在我面前,有时是那么漠然,有时又那么沉默,好像只要暴露一点你的个性,就是对你自己最大的背叛。我知道我无法改变你,所以我离开你。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佩索阿<惶然录>:我希望能够远走,逃离我的所知,逃离我的所有。我想出发,去任何地方,不论是村庄或者荒原,只要不是这里就行。我向往的只是不再见到这些人,不再过这种没完没了的日子。我想做到的,是卸下我已习惯的伪装,成为另一个我,以此得到喘息。不幸的是,我在这些事情上从来都事与愿违。

亦舒<喜宝>: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受一群人影响。

纳博科夫<洛丽塔>: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史铁生<务虚笔记>:不管你对多少异性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永远的动词,无穷动。

昆德拉<不朽>:感情很显然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而且常常是在我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突然发现的。当我们“希望”去感受它,感情就不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模仿,感情的炫耀。

<胭脂>不过女人到底是女人,日子久了就任由感情泛滥萌芽,至今日造成伤心的局面。女人都痴心妄想,总会坐大,无论开头是一夜之欢,或是同居,或是逢场作兴,到最后老是希望进一步成为白头偕老,很少有真正潇洒的女人,她们总是企图从男人身上刮下一些什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年轻励志文章
  •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
  •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
  • 关于坚持的励志故事6个
  • 成功人士的英文故事
  • 古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 变通达到成功的故事_变通走向成功的故事
  • 科比的成功故事_科比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