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艾灸口臭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4    阅读:

艾灸治口臭
艾灸口臭 第一篇

一、艾灸治疗口臭案例一则

王某,男,25岁,工人。于1987年6月10日初诊: 口臭五年余,深以为苦,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特来我科治疗。取双侧劳宫穴艾条悬灸25分钟,患者即感口臭大减,继续施灸,共7次而愈,至今未见复发。

(《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7卷2期,陈喜)

二、案例分析

口臭,很多人因此而苦恼,而为此就诊者并不多见,上述患者王某,多方求治,真可谓深为所苦,最后经艾灸一穴治愈,并非偶然。下面我们看下劳宫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功用: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由此可以推论患者王某所患口臭应为,心火旺,口干苦,或伴有小便黄、大便干等,因而独取劳宫一穴,取其清心泄热之效,即治愈。

三、口臭的证型分析及灸治方案

1、心火旺:

(1)临床表现: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灸治方案:劳宫、曲池、天枢、太溪。

2、胃强脾弱:

(1)临床表现:胃强脾弱,能食而运化不足,胃气上泛而出于口,可表现为寒湿证:畏寒,便溏,喜热饮,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亦可表现为湿热证:口干喜冷饮,多梦,大便秘结,舌苔黄腻。临床上大多口臭为此类型。

(2)灸治方案:寒湿证,脾俞、命门、左阳池、中脘、足三里;湿热证,胃俞、腰俞、中脘、天枢、足三里。

3、肝胆火旺:

(1)临床表现:易怒,易躁,头目胀痛,舌红苔黄,脉弦。

(2)灸治方案:肝俞、胆俞、中脘、足三里、太冲。

四、临床感言

艾灸治疗口臭却有明显效果,很多来治疗的客户(我们习惯称患者为客户),刚来调理时并未说自己有口臭,而是治疗一段时间后,随着病情的改善,客户会很惊奇的告诉我们,患了多年的口臭好了。由此可见,不能见病治病,而应综合调理,身体调和,阴阳平衡了,很多症状就消失了。

艾灸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
艾灸口臭 第二篇

艾灸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

导读:利用艾火长期温灸五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

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

以上穴位怎样灸:

将艾卷燃着一端,在足三里、神阙(即肚脐眼)等五穴位上熏灸。先反复测度距离,感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作为保健可隔日或三日一次。清晨或睡前皆宜,每次10-15分钟。

终年灸五穴,不仅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还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中医诊疗:穴位按摩赶走脾虚

穴位按摩赶走脾虚

揉三阴交穴:

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艾灸口臭】

按揉天枢穴:

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脐旁开2寸处),按揉30次。

中医诊疗:穴位按摩赶走脾虚

揉隐白穴:

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

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揉阴陵泉穴:

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

揉足三里穴:

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

揉公孙穴:

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足内侧,第一跟骨下缘),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

按摩三穴 帮你去燥降火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的做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艾灸口臭】

艾灸常识
艾灸口臭 第三篇

【艾灸口臭】

艾灸常识:

性能: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

适用:身体、四肢等部位或穴位,颈椎病,肩周炎,虚寒咳喘,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面瘫,痛经等症。

使用方法:点燃艾条,对准穴位或疼痛部位上10-30mm,来回旋转进行薰灼,或者一远一近,至皮肤渐红至潮红或微痛,并有得气感,每穴15-20分钟为宜。

禁忌:1、大醉 大怒 大惊 大恐 过劳 过饱 情形下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注意事项:施灸时,认真操作,防止灼伤皮肤;孕妇施灸遵医嘱。

纯天然艾制品,安全无公害,家庭必备!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美容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温灸方式: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 时间:15分钟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艾灸口臭】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接触冷水,不洗手、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使用方法:将一段艾条(3cm左右)/艾柱内置于盒内横针中间位置(不可多放防止温度过高),点燃合上内外盖,套上布袋,根据需要调解通风孔大小,用粘扣扣好在身体需要温灸的部位

性能: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

用:身体、四肢等部位或穴位,颈椎病,肩周炎,虚寒咳喘,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面瘫,痛经等症。

使用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也可以配和各种艾灸器使用。施灸部位用艾草精油按摩后再进行施灸,效果更佳!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美容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接触冷水,不洗手、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菊种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生,叶背白。有茸而柔厚。生田埂地方,靠水向阳及山坡。 蕲艾茎、叶入药。其味苦或微甘,性微温。据用现代医学手段分析,蕲艾含:已酸已酯,水合莰烯、樟脑、松油醇、异丙基苯,四桉叶

油素、龙脑松油醇 、金合欢稀等17个已知化合物。艾叶含腺碱、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淀粉酶等成份,有理血气、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疾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证,为妇科良药之一。内服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能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外用,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疥癣等。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灸经穴,引火点灸柱,滋润灸疮,至愈不痛。

1、关 元

穴位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三寸(即本人三横指)。古人说灸七壮,具有补肾培元、强壮益寿的作用,常灸有明显的保健作用,能增强神经、泌尿、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可防止早衰。

2、足三里

穴位在膝下三寸。以手掌心按膝上,中指尽处向外侧横开一指即是此穴。古人说,灸三壮。可主治消化、神经、泌尿、血液等系统多种疾病,经常灸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可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保持机体生理机能平衡。每日或隔日一次,清晨或睡前皆宜,用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10~15分钟。终年灸此穴,可达到长寿的人屡见不鲜。

家庭保健常用的灸术有艾条温和灸、艾条雀啄灸、艾条熨热灸等。施灸的程序,《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由头向右而渐下。”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胸前)。灸法一般比较安全可靠,需要说明的是施艾(灸)法应在有经验的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古老而神奇的草:艾您听说过“艾”吗?这味古老而神奇的草,几千年来被世人广为应用,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极大。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艾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患了7年的慢性病,用艾3年就可治好。

温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岁。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如此说来,

足见孙思邈使用艾的方法流传之广。

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剂对人畜无害,气味芬芳,又能达到消毒杀菌、除害防病的目的,所以民间至今一直在使用。

艾灸调理痛经--

痛经病因有虚、实、寒、瘀、滞所致,发病机理是一个“瘀”字。《素问*调经论》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温则消而之。”

神厥穴为少腹经脉所聚之处,接近胞宫,使用艾灸热熏,辛温芳香之气容易直入少腹胞中及胞脉气血壅滞之所。使胞脉舒缓,气机畅达,活血通瘀,经血流畅--化则痛止。

功能保健:温经散寒驱风,行气活络,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用于风、寒、湿痹痛,痿证,虚寒咳喘,泄泻,胃脘冷痛,遗精,阳痿等。以及各种灸法的适应病症

艾条作用 :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陈艾条的使用方法

1、穴位艾灸 将一根条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灸。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10-30mm,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灸足三里、气海穴等。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清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能温通带脉、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风池穴到肩部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能受凉。【艾灸口臭】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 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去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清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去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是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严重并伴有经络淤堵,可以用3-5根清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3、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茶。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熏完之后要多吃牛肉、海虾补足能量。

(2)将生姜切成很薄的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3)夏季用6~8根清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后的经络是畅通的,即便整排艾条离后背很近也不会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熏完后拿掉姜片,只要是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常见的几个艾灸常用美容穴
艾灸口臭 第四篇

美容的几个穴位:合谷,太冲,三阴交,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

一、脸颊、脑门子上老长痘痘,口臭、粪便干燥......

坚持每一天艾灸双侧内庭、天枢

二、唇色䀲暗

每一天睡前灸神阙、关元、血海

三、祛斑竟是如此简单

太冲、合谷和血海,人体自生的祛斑法宝。每一晚睡前坚持艾灸三穴位,祛斑,即使您素面朝天,自信傲然满满。

四、留住乌黑秀发的秘密

每一晚泡脚后艾灸双侧太溪和涌泉,从内部来为头发补充营养。

五、怎样让皮肤洁净而清爽

每一天敲打胆经,艾灸太冲,那老爱附在脸上的讨厌灰尘就不在了,皮肤变得洁净,面貌顿时清爽。

六、怎样拥白里透红好肤色

坚持每一天早上7-9点艾灸足三里,不必选用任何极其昂贵的打扮用品,皮肤照样可以白里透红。

七、怎么改善粗糙、爱起疙瘩的皮肤

要想皮肤细腻平滑有弹性,别只盯着化妆柜,坚持每一天前晌9-11点艾灸两侧列缺,半月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八、怎么对付“黑头”

每一天艾灸双侧阴陵泉,晚睡前艾灸双侧足三里,脸就变得光洁无瑕。

九、跟“黑眼圈”说再会

事情学习压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会也现“熊猫眼”,这时候只要每一天艾灸双侧肝俞、膈俞、太溪,睡前艾灸双侧三阴交,就能够跟黑眼圈拜拜。

十、简单消除眼袋、脸浮肿的好方法

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再艾灸阴陵泉,会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肿,做足水灵靓女人。

十一、嘴唇发干老脱皮怎么办

这是阴虚火量,要补阴。身体上有个穴位叫“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艾灸此穴补阴可以事半功倍。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灸疗不断得到发展,其灸法也百家争鸣,创新不断!其中极具代表的就是国家特色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傅氏秘灸”。“傅氏秘灸”相关三个祖传秘制配方,由于技术独一无二,效果实实在在,在中医养生项目中,具有独特的优势。2012年9月,“傅氏秘灸”颈腰椎中医经络调理技术,以及肠胃、头痛失眠、妇科月经不调中医调理技术入选国家构建特色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百项亚健康中医经络调理推广技术。2012年10月,成功入选国家特色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艾灸口臭 第五篇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涌泉穴

功能: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2016最新励志签名

下一篇: 口红怎么送

最新成考报名

  • 年轻励志文章
  •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
  •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
  • 关于坚持的励志故事6个
  • 成功人士的英文故事
  • 古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 变通达到成功的故事_变通走向成功的故事
  • 科比的成功故事_科比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