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实习报告 >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7    阅读:

地籍测量实习个人报告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一)

地籍测量实习个人报告

1. 实习简介

1.1实习目的

地籍测量实习作为土地资源管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 通过完整的地籍调查作业,提高全站仪等各种测量仪器的熟练使用程

度,掌握南方CASS软件、南方平差易软件的使用。

(2) 掌握权属调查、地籍图根控制、地籍碎部测量、地籍图成图的基本技

能。

(3) 熟悉地籍调查工作的基本流程及组织过程。

(4)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严谨、认真、求

实、团结的工作作风。

1.2实习任务

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为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山口村地区,实习时间为8月16日-9月7日,包括室内设计准备、野外实习测量、室内成果整理等三个阶段。本次实习拟完成以下任务:

(1) 地籍权属要素的调查:以宗地为单位,主要调查土地权属界线。

(2) 地籍控制测量。

(3) 地籍几何要素的测定:独立完成指定区域1:500地籍图测绘任务。

(4) 以CASS5.0为主的数字地籍测图、成图软件的学习和使用。

(5) 宗地图的测制。

(6) 面积量算与统计。

1.3实习区概况 本次野外测量地点为周口店镇山口村。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距市区46公里,东邻房山,北接燕化,南连韩村河,西与十渡、霞云岭相连,全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处于太行山余脉大房山东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石灰岩丘陵、岗地,最高点猫耳山海拔1307米。东部为山麓平原,最低点海拔44.6米。镇区位于周口店镇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

1.4实习过程

实习过程包括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地籍碎部测量、室内成果整理等。

1.4.1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们小组为:黄晴(组长)、李巍、唐金晨、樊琪等5人组成。

(2)仪器准备

每小组配备全站仪主机、镜箱、对中杆、50米皮尺、记录板、铁锤、油漆、铁钉、铅笔、小刀、作业纸等设备。

(3)资料准备

实习参考资料包括《地籍测量综合实习指导》、《地籍测量软件仪器使用指南》、《地籍调查规程》等。另外为了权属调查需要,我们从Google-earth获得周口店山口村卫星影像图一张。

(4)技术路线设计

在老师指导下,我们通过对地籍调查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实习区实际情况,根据小组情况,设计了小组实习的技术路线,明确了实习目的、方法、内容、精度要求、上交成果等,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专业培训

为了顺利地在周口店开展实习,我们首先在校内进行了为期2天的仪器操作、软件使用的培训学习,并在8月21日对仪器与软件操作进行了考核,小组成员皆顺利通过考核。

1.4.2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以宗地为基本单元开展的,包括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及其位置、界址、数量、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遵循《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本次实习共调查19宗地。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划分街坊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区域范围,采用之前在Google-earth获得的周口店山口村卫星影像图,按照主要街道划分为3个街坊,形成街坊结合图。我们小组主要调查区为第10街坊。

(2)预编宗地号、界址点号

根据调查区的土地使用情况,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由1号起逐宗预编宗地号,并依宗地顺序依次编排界址点号,形成街坊图。

(3)现场调查

经过前面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于8月23日对调查区的所有宗地进行权属调查,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A. 土地的用途、坐落、行政归属的调查

B. 土地权属的调查

C. 确立界址点

D. 实地丈量界址线

E. 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1.4.3地籍控制测量

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碎部测量的基础,所以在精度上要求较高,难度性较大。我们通过以下程序完成了图根控制测量:

(1) 导线设计

根据我们小组权属调查情况,以及已有周口店镇周口村卫星影像图,依照规程室内设计导线形状、导线点位置。本次实习主要采用闭合导线的方法进行,利用测区内给定基本控制点A7、A8作为已知点,小组经纬仪导线设计图如下:(画图)

(2) 踏勘、选点

根据设计的导线实地进行选点和踏勘。选择视野开阔、便于观测、便于安放仪器的点位,然后钉上钉子,用油漆在实地注明,并在点之记表格中对控制点点位进行说明。我们共选点11个,其中A7(J15)、A8为已知点,J1、J3、J4、J5、J6、J7、J12、J14、J15、J16、J17为图根导线点。

(3) 测量

导线点确定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控制测量。主要量测控制点水平角和导线边长,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均按《规程》严格执行。

(4) 平差计算

在完成所有点的控制测量后,利用南方平差易2002进行平差分析,检查导线的角度闭合差、边长闭合差是否超限。

(5) 补测

经过上步计算,发现我们小组的角度闭合差超限,检查计算过程、野外记录手簿都没问题,于是我们重新进行了导线测量。

1.4.4地籍碎部测量

为期2天的控制测量结束后,进行了地籍碎部测量。碎部测量主要是测定界址点,采用极坐标法以及其他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碎部测量。由平面控制网的一个已知点,通过观测方向和距离获得目标点坐标。在实习中,由于建筑物地形特殊,现有控制点无法满足测量要求,我们采用支导线形式进行部分点的观测。

1.4.5地籍调查表检查验收

实习最后一天,我们主要进行了地籍调查表和导线观测手簿的整理,并以小组互查的方式进行了成果检核。组内3人在室内检查地籍调查表、导线观测手簿,另外两人到野外检核勘丈边长、图解边长、实际边长是否一致,以及权属、界线是否完整正确等。

1.4.6室内成果整理

8月28号-9月8号期间,我们进行了室内成果整理。主要包括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与统计、其它成果整理等。

(1) 地籍图制作

实习采用计算机自动成图方法绘制地籍图。地籍图主要内容有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等。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界址、地籍号、土地用途、面积、土地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等;数学要素包括图框线、坐标格网及坐标注记、控制点及其注记;图框外的比例尺说明等;地物要素包括界标物、必要的建筑物、主要道路、水系、土壤植被、注记、其他、内部的主要道路等。

(2) 宗地图制作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通过数字地籍图上直接输出即可得到宗地图。宗地图上要绘出本宗地的界线范围、界址点位置及其编号,界址线的外面注出界址边长。四至的宗地要注出宗地号及四至名称。在本宗地中央已分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数形式注出土地分类及宗地号。在分式右方注出宗地面积。

(3) 面积量算与面积统计

面积量算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主要有解析法、图解法。实习采用图解法,利用生成的数字地籍图,才哟屏幕选择的方法,用多边形圈定各个宗地,同时借助计算机的一些面积量算功能确定面积。

(4) 其它成果整理

整理点之记、控制点成果表等,技术总结的撰写等。

1.5实习成果

地籍测量内、外业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地籍图的清绘和资料的整理工作。最后进行检查验收并存档。地籍测量应上交的成果资料如下:

(1)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地籍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2) 地籍调查表:上墨(含宗地草图),按街坊装订成册

(3) 地籍控制测量资料,包括已知点资料、原始记录、平差计算资

料(控制测量成果报告)、控制点网图、点之记,以及其他成果资料等,以组为单位装订成本

(4) 地籍碎部资料:包括地籍勘丈原始记录、界址点成果表,装订

成本

(5) 分宗、分幅地籍图

(6) 地籍图分幅结合表

(7) 面积量算、计算表

(8) 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9) 个人实习报告

(10) 数字成图部分:界址点资料、地籍图、宗地图、面积量算与分

类统计数据。

2. 实习心得

2.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次实习为期21天,包括1周的室内准备、1周的野外测量、1周的成果整理。对于初次接触技术性如此强的实习,实习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艰巨的。小组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二)

院系:应用技术学院【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2010级

姓名:马元俊

学号:1015070326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其主要内容有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因此,地

籍是反映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等状况的土地档案,是编制国民

经济计划,制定有关政策,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

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地籍资料要为国家的地籍管理提供依据,而地籍管理

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为了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

济状况而进行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工

作称为地籍工作。 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所以,建立并健全地籍

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和质量地动态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地

现势性,而且可以利用它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督。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

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

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

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

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

积。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

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地籍管理从最初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

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在此过程中,测绘手段也取得

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

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 地籍是以地块为基础建立的。在记载地块状

态时,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地籍信息包含着地籍图集,地籍数据集,

地籍薄册,它们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

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

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

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

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

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

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

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地籍管理从最初

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在

此过程中,测绘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

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

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

(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

(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

(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6)地籍调查报告。

二、实习时间、地点

一)野外实习

时间:2013年2月21日--5月15日

地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二)内业资料整理

时间:2013年2月21日--5月15日

地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三、对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 的了解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地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一种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因此,对界址点的测量要求,决定了地籍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精度,甚至也确定了成图方法。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测量的方法主要是解析法,解析法是按照所采集的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坐标作为原始数据,据此绘制地籍图,同时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宗地面积,这种方式称做数字地籍测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 GPS +全站仪+便携机,或全站仪+便携机。

四、地籍测量内涵

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因此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

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具体内容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位置与面积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西邻缅甸,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075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腾冲县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县城海拔1640米。

地形地貌

腾冲境内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

有人说站在高黎贡山之巅,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洲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度大陆。腾冲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并且规模宏大、景观神奇、世界罕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腾冲不但造就了蔚为壮观的火山群、地热群,还生成了诸如火山奇观――神柱谷、火山堰塞湖湿地――北海湿地、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低温温泉暗河――坝派巨泉和黑鱼河等一系列地质奇观。

气候

腾冲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4.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又是干、湿区的分界线,全年适于旅游观光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

人文历史

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二)地籍调查:

我们对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阳3000余户宅基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 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中的重要工作,是界址点精度和地籍图精度得以满足的基础,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严格要求,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 地籍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GPS测量、导线测量、几何水准测量、光电测距(EDM)三角高程测量等。其特点,地籍测量控制点点位要求精度高、密度大。地籍基本平面控制测量包括二、三、四等基本控制测量和一、二级加密控制测量。

数据采集过程

1)我们测量小组是三个人组成,一个主要负责观镜,一个负责画草图,另一个负责立镜。

2)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最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无房屋遮挡和路口交叉处,以避免经常迁站。

3)架置仪器。架置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平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但不能太大,否则造成仪器过低。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三)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

1、学习使用CASS进行图像校正,内业识别图像、矢量化;

2、掌握图斑划分的方法;了解图斑划分的要求;

3、掌握地籍调查中图斑面积的计算方法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

二、人员分配

1.内业识图:

2.内业检查:

3.实地调查:

4.内业修改:

5.图斑计算:

三、实习步骤

提问:图斑的相关内容

图斑调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图斑划分;二是图斑地类认定;三是确定属性。

(一)图斑定义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二)图斑划分要求

(1)按《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末级地类划分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为一图斑。

(2)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划分为图斑。

(3)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分割的地块形成图

斑。

(4)梯田、坡耕地单独划分图斑。

当各种界线重合时,依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的高低顺序,只表示高一级界线。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时不视为图斑界线;作为非符号使用时视为图斑界线。

(三)城镇、村庄等圈斑划分

如前所述,农村土地调查比例尺较小,不能直接使用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而将建设用地划分为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及铁路、公路等用地。因此,图斑划分也依此进行。

1.城市图斑根据建设部门定义,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称为城市,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1)城市建成区图斑划分原则。城市建成区,指市政府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已经配套建成的地区,并具备城市功能(政治功能、交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建筑连接基本成片并由市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区域。包括市辖区建成区。

城市建成区划定,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划分标准。根据对城市的定义,按下列原则划分城市建成区用地范围,一是以近期的遥感影像为依据,以市中心向外,建筑物基本连成一片的,其边缘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二是可参照市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区域,其边缘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指交通设施的公共交通、桥梁、停车场等;水资源与给排水设施的自来水、雨水污水排放和处理等;能源设施的煤气、热力、电力等、通信设施的邮政、通信等;环境设施的工业及民用垃圾运输和处理等;防灾设施的消防、救护、公共安全等)比较完备区域边缘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城市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城中村)视为城市建成区。

建成区内的耕地、园地等农用地,水域(江、河、湖泊)不视为城市建成区。

(2)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图斑划分原则。其他城市建设用地,是指与城市建成区不相连,且附属于城市的建设用地。如近郊区已基本具备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已经配套建成的区域、卫星城、大学城、开发区、住宅社区、休闲度假场所、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的建设用地也视为城市建成区。其外围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

2.建制镇图斑镇是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我国的镇是包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和县以下的建制镇。建制镇是城市的范畴。具体讲,城镇指规模小于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既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点,又是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场所。设有一级政府组织。

建制镇用地与城市用地类似,建制镇用地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政府所在地

建成区,一部分为附属于建制镇的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

(1)建制镇建成区图斑划分原则。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外围界线为建制镇建成区图斑。不包括穿过建制镇的河流、公路、铁路及农用地用地。建制镇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视为建制镇建成区。(2)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图斑划分原则。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指与建制镇建成区不相连,且附属于建制镇的建设用地界线为建制镇用地图斑。如工业用地、住宅小区、仓储用地等的建设用地。

3.村庄图斑城市和建制镇用地以外的乡、村非农建设用地。包括连片的农村居民点;附属于农村居民点且不与其相连的其他非农建设用地,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建设用地范围界线为村庄用地图斑。

(1)农村居民点内外并所属的为其服务的学校、村办企业、供销社等用地

地视为村庄用地。

(2)农村居民点内的国有土地,如信用社等非农建设用地视为村庄用地。

(3)与农村居民点边缘相连的零星树木、晾晒场、猪圈、堆草用地等视为村庄用地。

(4)村庄用地范围内外的农业建设用地不视为村庄用地。

4.采矿用地图斑采矿用地是指用于采矿(如露天煤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如露天煤矿剥离土堆放地)。不包括采矿的地下部分,及用于加工、办公、生活、交通等的建设用地。实际采矿用地(不是

设计范围)范围界线为采矿用地图斑。

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图斑该地类图斑指城镇村庄用地以外,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的管理机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建设(建筑物、构筑物)用地界线。该区域建设用地以外的地类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划分。

其他建设用地图斑指上述建设用地以外的铁路、公路等的建设用地。铁路、公路等建设用地图斑划分方法和要求见线状地物认定标准。

(四)图斑最小上图面积标准

图斑最小上图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

(五)图斑编码注记与要求

为了读图、用图的方便,对数据库输出的土地利用图,以村或村民小组(宗地)为单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对每一个图斑都要标注一个不重复的编码。图斑属性一般包括图斑的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地类编号、顺序编号、图斑面积等。当图斑为耕地时,还包括基本农田、耕地坡度分级、梯田、坡耕地、田坎系数等。编码采用ab/cd形式,a-图斑顺序编号(不能重复);b-图斑为基本农田时注J、否则为空;r图斑地类编号(二级分类);d-耕地坡度分级代号(用Ⅰ、Ⅱ、Ⅲ、Ⅳ、Ⅴ代表5个坡度级)。当图斑较小时,编码用引线引出,标注在图斑外。

(六)耕地调绘

耕地中北方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的地坎(含耕地中田埂、地埂)称为田坎。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大于2°时,可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对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小于等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须外业实地逐条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内业面积量算时逐条扣除。此外,对耕地,不但

要将耕地的位置、范围、权属性质等调绘在调查底图上,还要将耕地划分为梯田和坡耕地两种类型。由于梯田、坡耕地中的田坎数量、表现形式、规律等差异很大。因此,采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时,需要对梯田、坡耕地分别测算田坎系数和扣除,以保证测算田坎系数和扣除田坎面积的准确。

1.图像校正、内业识别图像,划分图斑

① 导入已知栅格数据“H48H023086MAP.jpg”到CASS中

?打开CASS,工具→栅格图像→插入图像

② 图像校正

?方法一:通过参数设置图框,把已知图像的左下角坐标设置为图框的东、北坐标,然后分别对应的选取图上坐标、图框坐标,用图像的四个角点坐标确定图像的位置。

?方法二:把已知图像方格网上的坐标写出来放在一个“*.dat”文件中,通过展入这些点,然后对应选取图像上的点即可校正图像。

③ 划分图斑

?根据图斑定义的划分标准,把不同的地类划分成不同的图斑并编号,然后赋属性值。

2.外业考察

① 打印底图并附上已经识别的地物外出考察,沿着图上已知的道路进行走访,必要时还询问了当地的群众,以区分地物类型。

② 标注出了内业未识别的地物和变化的地物(以备内业修改所用)

3.内业修改成图。把实地考察的结果显示在地图中,在arcgis的属性字段中增加“类型、ID”,并把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号输入其中,共同构成地籍图的属性。

4.整理结果,生成地籍图,并计算平差面积。每一块图斑都是以面状的形式存在的,通过其属性表可以查阅其面积,但是由于有些图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还有田坎,所以必须进行线状扣除和田坎扣除。

线状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d (其中S为:线状地物的面积;L为:线状地物的长度;d为:线状地物的宽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13%(A为平差后的面积,13%是常数,也是田坎扣除系数)

四、实习结果

1.地籍图一份、评差面积表格一份、综合报告一份

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首先是更好地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既然是要绘制图斑,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前在课堂上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些要真正要操作的东西更是一塌糊涂。当调研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可是当真正走出去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当然,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两个小组合作,将整个图分成两部分,分别去调研。

另外一个我的感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完整的实习,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进度快速而高效地进行。这次实习最直接地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我们这次实习的原则就是要让每个组员都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块图斑,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所以我们是最早开始进入计算阶段的小组,又是最后提交完整数据的小组。我们深知搞测量方面的事,就是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容不得作假。

当我们在外面测完所有需要的数据后,还要回来在电脑上进行绘图,标出相应的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可是由于这一项工作操作起来不是很好上手,加上不是每个组员都带了电脑,所以就不能每个组员都充分练习了。所以电脑绘图这一块,我个人而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CASS成图实习报告(四)

[篇一: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

(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

(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

(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

(6)地籍调查报告。

二、实习时间、地点

一)野外实习

时间:xx年6月19日——6月26日

二)校内资料整理

时间:6月27日——7月6日

三、实习具体内容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地籍测量实习报告。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一)地籍调查:

我们对上团城三街1000余户宅基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政治素质五个方面自评报告【9篇】
  • 政治谈话十个方面自查报告五篇
  • 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报告范文十篇
  • 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
  •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自查自纠报告集合5篇
  • 个人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通用6篇)
  • 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范文(通用14篇)
  • 实习周报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