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2    阅读: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一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完整版》

宿州学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级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尚

学 号: 2011103133

班 级: 11地质工程

实习课程: 构造地质学

实习时间: 2013.10.13

指导老师:

2013年10月26日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实习目的任务及成果 ................................................................................................. 1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 1

二、实习要求 ................................................................................................................... 1

三、工作方法 ................................................................................................................... 2

四、成果 ........................................................................................................................... 2

第二节 巢北地区地理概况 ..................................................................................................... 2

1、位置 ............................................................................................................................. 2

2、地貌 ............................................................................................................................. 2

3、气候 ............................................................................................................................. 3

4、物产 ............................................................................................................................. 3

5、交通 ............................................................................................................................. 3

第二章 区域地质测量 ..................................................................................................................... 3

第一节 地层 ............................................................................................................................. 3

(一)志留系(s) ......................................................................................................... 4

(二)泥盆系(D) ......................................................................................................... 4

(三)石炭系(C) ......................................................................................................... 5

(四)二叠系(P) ......................................................................................................... 6

(五)三叠系(T) ......................................................................................................... 7

(六)侏罗系(J) ......................................................................................................... 9

(七)第四系(Q) ............................................................................................................. 9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9

一、 概述 ......................................................................................................................... 9

二、 褶皱的描述 ............................................................................................................. 9

三、 断层的描述 ........................................................................................................... 13

四、构造应力分析 ......................................................................................................... 15

第三节 岩浆岩 ....................................................................................................................... 15

一、 矿产资源: ........................................................................................................... 16

二、旅游地理资源 ......................................................................................................... 17

第三章 地质发展史 ....................................................................................................................... 18

一、震旦纪阶段 ..................................................................................................................... 18

二、早古生代阶段 ................................................................................................................. 18

三、晚古生代至三叠纪阶段 ................................................................................................. 18

四、侏罗~白垩纪阶段 ......................................................................................................... 19

五、新生代阶段 ..................................................................................................................... 19

第四章 具体实习路线 ................................................................................................................. 20

一、集体实习阶段: ............................................................................................................. 20

二.室内绘图阶段: ............................................................................................................. 33

第五章 编后语 ............................................................................................................................... 35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习目的任务及成果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信手剖面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

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姚家山等地,共计5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共计3天。

第三阶段:地质测量填图,共计5天。

四、成果

(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

(2)、实测地层剖面图2张;

(4)、1:10000地形地质图1张;

(5)、1/2千综合地层柱状图1张;

(6)、1:10000图切剖面图1张。

第二节 巢北地区地理概况

1、位置

实习地区位于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区北部山区,三面环山一傍水,南临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区南缘,西北距合肥市约65公里,南距芜湖市80公里,东距南京市约120公里。(图1-1)。

图1-1

2、地貌

巢北地区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

最低处20 m。

3、气候

巢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季风副热带 湿润气候,但盛夏之际非常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温度可达39℃,一月份气温可降至-13℃,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无霜期230天。

4、物产

(1)、农副产品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矿产资源

巢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磷矿、硅石、耐火粘土及煤矿等,其中石灰岩、白云含量均属大型,是安徽及华东经济区水泥、化工、冶金熔剂、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区内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油苗显示,对于寻找石油天然气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5、交通

本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主要干线可通合肥、南京、芜湖、徐州等地。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如图1-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测量

第一节 地层

巢北地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区内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特别是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是国际地科联印度阶和阿勒尼克阶“金钉子”被选层型之一。也是进行科研、教学、地质旅游的良好地区。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到三叠系的东马鞍山组,在实习区内出露较好,化石丰富,是实习的良好地区。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二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012年)》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导师:

时间:

巢北地区地质调查 实习报告 朱智清 20094690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02班 贾志海老师、施小平老师、吴道祥老师 2012年6月18日-2012年7月6日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目录

前言…………………………………………………(1)

一、 实习目的、任务及意义……………………………(1)

二、 实习区的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3)

三、 区域地质研究史…………………………………(4)

第一章 地层……………………………………(7)

第二章 构造……………………………………(20)

一.褶皱…………………………………………

二.断层………………………………………… (20) (23)

三.节理…………………………………………(26)

第三章 岩浆岩…………………………………(27)

第四章 矿产……………………………………(29)

第五章 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0)

一、环境地质……………………………………….(30)

二、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35)

第六章 专题研究………………………………(39)

一、专题内容………………………………………(39)

二、专题结论………………………………………… (41) 结语………………………………………………(43)

一、实习认识、成果及致谢…………………………… (43) 参考文献…………………………………………(47)

前 言

一、实习目的

巢湖北部地区作为扬子地区地层典型代表,这次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测量学》、《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大学三年来所学习的基础地质工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实习期间主要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系统训练,让我们掌握地质踏勘、剖面测量、地质填图、数字填图和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培养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勘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野外实习,根据地质调查工作流程进行,可分为室内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地质现象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址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学习,使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二、实习任务

1) 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2) 用肉眼能够比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包括碎屑岩、粘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标本的描述。

3) 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

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 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

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5) 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旅游地质等特征。

6) 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剖面图(或信手剖面图)、路线

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

7) 掌握直线法、导线法实测地层剖面以及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综合地层

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等主要图件的编制方法和绘图基本技能。

8) 掌握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

9) 实习结束以后,每人须提交:

(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

(2)、实测地层剖面图1-2张;

(3)、1/2.5万实际材料图1张;

(4)、1/5万地形地质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1张;

(5)、1/5万构造地质图(或构造纲要图)1张。

三、巢北地区地理概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471万。巢湖,又称焦湖,是安徽省内最大的湖泊。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合肥、南京腹地,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合芜、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依托合肥骆岗机场和芜湖万吨级外贸码头直达世界各地。

图0-1 巢北实习地区位置

巢北实习地区位于巢湖市区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区内三面环山,南面近邻巢湖。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图中黑色圈出处为实习地区所在位置)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

巢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季风副热带 湿润气候,但盛夏之际非常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温度可达39℃,一月份气温可降至-13℃,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无霜期230天。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三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市北山地区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丁月 社会发展学院 张岩

二零一二年四月五日

前言

区域地质调查(亦称区域地质测量)是地质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地学领域中来,但是迄今为止,解决地质问题地新技术、新方法所需要的大量原始地质信息(资料与数据),主要还是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现场搜集而获得。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础资料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涉及到众多基础地质理论,如生物学、地史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貌学、矿床学等学科,因此它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一次综合性的实习,同时也是一次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的综合而有系统的的训练。

一、实 习 目 的

野外实习,根据地质调查工作流程进行,可分为室内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实习,要求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二、实习内容

1、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黏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表本的描述。

3、认识实习区沉积岩中的原生构造,并能运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5、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

地质等特征。

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破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

7、掌握地址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内容 第一章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交通 三、地形 四、气候 五、经济地理

第二章 实习的组织及安排 一、组织划分 二、日程安排 第三章 地层 一、下古生界 二、上古生界 第四章 岩石 一、沉积岩 二、岩浆岩

第五章 地质构造 一、褶皱 二、断层

第六章 地下水作用考察 一、王乔洞 二、紫薇洞 第七章 结束语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这次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º35¹-31º42¹,东经117º47¹ -117º54¹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二、交通

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巢湖铸造厂,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图。

图1—1 巢湖市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108m3。见巢湖市北山地区地质图。

四、气候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早在20世纪50年代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开辟为教学实习基地,其后又有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此实习。目前在此实习的高校达30所,均在不同方向上作过地质研究。

第二章 实习的组织及安排

一、组织划分

此次野外地质实习的班级为阜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一名申请生。共有曾承老师、白如山老师、陈玲玲老师三名指导教师。其中,曾承老师担任本次实习任务的实习队长,对整个实习工作负全部责任。每十二个人划分为一组,各组设小组长,共10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如协调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确保小组成员不掉队等。小组成员每人一把地质锤,其余工具为每小组一套。我就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申请生。

二、日程安排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四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引言

二、实习的目的

三、实习地区简介

四、实习内容记录

五、结束语

六、致谢

一、引言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租用的一门学科,它把地质学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地质调查与理论性综合研究,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工程地质学的实习是至关重要的,大的工业需要的矿产资源、农业所必须的矿物材料、国民经济先行官的交通运输研究。需要地质工作者去调查研究,使我们更加合理的去运用资源。

二、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所在。

三、实习地区情况简介

土木工程地质的实习基地位于土默特左旗万家沟地区。该路线对于山区公路颇具代表性,诸如路线勘测、过岭高度选择、桥、涵、隧道的定位、路堑及边坡的开挖等。万家沟地区的基本地质情况简介如下:

1) 自然地理概况如下:太古界、魏家窑子群石英片岩组、元古界、马家店群大理岩组、中

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界

2) 区域地质构造:万家沟测区内广泛出露的是一整套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由于构造应力

作用的结果,岩石的变质程度大、节理发育、岩层陡立,多数近于直立。其构造极为复杂,断裂十分多。

3) 区域地质简史:该地区长期处于上升状态,自太古代接受魏家窑子群沉积后,地壳上升

而使沉积间断并伴随着有构造运动,造成魏家窑子群石英片岩组与马家窑店群大理石组角度不整合接触,新时代时期,万家沟地区出现了三级阶地,四级在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中处于持续的间歇性的上升,由此形成了多级阶地。

4) 区域地貌形态、类型:1、山岭地貌,构造剥蚀低山区2、构造侵蚀峡谷地形3、河流侵

蚀堆积阶地4、河漫滩及山前冲洪积平原。

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由于长期的构造运动的变动的影响,加上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形

成了以裂隙水为主,其次为风化裂隙水,均以下降泉的形式向河流下泄,个别的地段也有以上升泉的形式出现。

四、实习内容的记录

时间:2010.6.11 路线一:基地(旧水委会)——庙沟——返回

(一)、观测点

①、地层:侏罗纪系大青山组、马家店群大理岩组,变质岩,变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程度为微风化或中等分化。

②、断层的发育程度:没有发育完成

③、断层的产状就由断层面的产状确定

④、处理方式:地表清除或锚固

⑤、主断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80度 倾向167度 倾角50度

(二)、观测点

①、地层:侏罗纪大青山组 中生代 侏罗纪 大青山组

②、岩性:沉积岩系,包括砾岩,砂岩,页岩

③、风化程度:中等风化

④、根据倾角判断其影响范围

⑤、马家店群大理岩组与侏罗纪大理岩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⑥、通过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可以判断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单位

⑦、产状的三要素:走向101度 倾向14度 倾角65度

(三)、观测点

①、岩性:沉积岩系;砂岩、页岩;有凹陷,风化程度:中等风化

②:右翼为人工治理边坡,左翼人工天然边坡

③、处理方式:半填半挖,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的倾角基本稳定

④、同样一条路线,选在左翼,占地面积小,防护量低,稳定性好,对环境影响小,但一次性的投入较大,路线选在右翼则与上相反。

(四)、观测点

观察断层的发育

①、根据断层面上的擦痕来判断断层的存在

②、擦痕:岩体的移动后所留下的痕迹,从擦痕的大小可以判断这个岩体的滑动方向为向下运动;下盘向上运动,上盘相对向下运动,则该岩体所处的段刺猬正断层。

(五)、观测点

细砂岩的性质

①、胶结钩:铁质

②、颜色:暗红色

③、岩性:含卵石

④、风化程度:弱风化或中等风化

⑤、构造:裂隙的分布与发育,裂隙只破坏岩体的强度,没有破坏岩体的连续性 ⑥、此处岩体的裂隙属于张裂隙的范畴

(六)、观测点:成因类型

1、类型,此处山体的土层的产状风不如下:

①、山顶:残积层、砾的磨圆度为棱角状、无层理、无极配

②、山脚:坡积层、砾的磨圆度为棱角状、微具斜层理、基本无极配或级配较差 ③、脚下的土层:洪积层、具层理,但层理杂乱、砾的磨圆度为圆状

2、坡面岩石:孤岩,抗风化能力强、具有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时间:2012.6.12 路线二:沿左岸——万家沟水库坝址——沿右岸——返回

(一)、观测点:

区域构造简史

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岩体在整个方向发生了倒转的现象,如图所示;有魏家窑子群与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曾有地壳上升并沉积,间断造成魏家窑子群与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后越过了漫长的古生代直到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地壳沉降接受沉积形成了大青山组。

(二)、观测点

断层的产状:

1、太古界魏家窑子群的石英板岩组、石英片岩组。花岗岩的岩脉很清晰,紧挨着的是一个断层,风化程度较低,并且是一个刚刚发育的断层

2、相对的新老关系:

①、断层是最晚形成的

②断层产状的测量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五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巢湖北山地质地貌

学 号:170212064

姓 名:王洋

专 业:地理科学

届 别:2012级

班 级:地理科学二班

实习单位:地理科学专业

目录

绪言

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和交通概况………………3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4 实习的概略过程………………………………………………4 实习区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9

本区的地层与矿产

地层……………………………………………………………9 矿产…………………………………………………………13

地层的构造特征

本区所在的大地构造位臵…………………………………16 褶皱…………………………………………………………18 断裂…………………………………………………………19

地质发展简史及古地理环境………………………………21

小结…………………………………………………………22

一、绪言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臵和行政区划

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辖区面临长江,濒临巢湖,市域内巢湖水面面积

511.88km2,约占整个巢湖水面面积的 2/3。全市现辖四县一区(居巢区、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人口 453 万,土地总面积 9423km2。

巢湖北山是指巢湖市北郊、青苔山以东、汤山以西、白虎尖以南的一段褶皱山地。该区域地质构造典型,尤其是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出露明显。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和交通概述

1、位臵

实习地区位于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区北部山区,三面环山一傍水,南临我国五大淡水湖泊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区南缘,西北距合肥市约65公里,南距芜湖市80公里,东距南京市约120公里。(图1-1)。

2、地貌

巢北地区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最低处20 m。

3、气候

巢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季风副热带 湿润气候,但盛夏之际非常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温度可达39℃,一月份气温可降至-13℃,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无霜期230天

4、物产

(1)、农副产品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盛产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矿产资源

巢北地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磷矿、硅石、耐火粘土及煤矿等,石灰岩、白云含量均属大型,是安徽及华东经济区水泥、化工、冶金熔剂、建材原料的基地。此外,区内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油苗显示,寻找石油天然气有着的指示作用。

5、交通

本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主要干线可通合肥、南京、芜湖、徐州等地。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如图1-

2)。

(三)、实习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通过对巢湖的地质考察,再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地层、岩性和古生物;掌握巢湖的成因,地质构造和一些自然地理状况。同时充实了对《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基础地质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收集地表地质信息等资料,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性特征,地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地质图件。如地质剖面图、信手剖面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

(四)、实习的概略过程

我们于 5 月17日上午到达巢湖,5 月20日下午离开巢湖。为期 4天的野外地质实习,虽然爬高山、走远路,但我感受到野外实习所带来的极大乐趣。实地的观测,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间的激烈讨论,使我在此次实习中得到了许多收获。现将实习的过程罗列如下:

1、17号下午:麒麟山采石场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①、测量方向:利用地质罗盘上指南的功能(当指针与镜上的中线相吻合时,指针就可以指示南北方向,南是180°北是0°)

②、测量走向:用一石子从岩层表面滑过,石子运动轨迹即为岩层的倾斜线,使地质罗盘的短轴与倾斜线平行,则长轴与走向平行(走向与倾斜线相互垂直),以长轴为轴线转动地质罗盘,当圆形水泡居中时,指示针所指的度数即为岩层的走向。岩层的走向有两个,彼此相差180°.

③、测量倾向:使地质罗盘的长轴与倾向平行,以短轴为轴线转动地质罗盘,当圆形水泡居中时,指示针所指度数即为倾向。倾向与走向相互垂直。

④、测量倾角:将罗盘长侧边顺倾斜线贴靠岩层竖起,并与走向线垂直,罗盘针上挂的倾斜仪所指度数就是所求的倾角。

⑤、测量数据:NE 35°/SW 215°,SE 125°,∠45°

SE 15°/WN 295°,EN 25°, ∠60°

2、18号上午:炭井村——金银洞——巨障山

NO.1、金银洞西坡金银洞

金银洞为喀什特溶洞。此洞可连通金银洞山坡的数个落水洞。此洞发育于栖霞组上部含燧石结核层,沿节理发育成地下河。

①、 金银洞成因:a、金银洞为喀什特溶洞,两侧分布有广泛的石灰岩,石灰岩具

有可溶性,故易侵蚀成洞;b、金银洞发育于节理之上,故透水性较好。C、金银洞水中含有CO2,故易溶于水形成碳酸,故水具有溶蚀力;d、金银洞水的流动性。(补充: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

②、 金银洞(地下河)的走向:270°(90°),为东西走向。

③、 发育该洞的栖霞组上部的岩石含燧石结核(主要成分为SiO2),两岸石灰岩

呈黑色质点。

④、 金银洞水质特征:水温清凉、无氺味、浊度小、水清澈、无色(补充:水质

特征包括:ph值、浊度、色度、高锰酸钾指数、总碱度、电导率、水温、氺味等)

NO.2、金银洞山东坡——巨障山西坡谷地

从信手剖面图上岩层的新老关系和走向容易判断该地为背斜构造。由于中部岩石主要由石灰岩组成,易被侵蚀;且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故该地发育为谷地。所以,金银洞山东坡——巨障山西坡为次生谷地。

1、首先在这一地质考察点主要了解三个地层,现分述如下:

(1)、上泥盆系统五通组(D3W)

①、时代:晚泥盆世;②、厚度:176cm;

③、岩性特征:下段的底部为乳白色或浅棕色中厚——厚层石英砾岩,砾岩含沙量之下而上减少,过渡到含砾细粒砂岩。上部为灰白、粉紫色中至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少量薄层泥岩或粉砂岩,局部夹凸镜状铁矿层。

上段为灰白,灰黄色薄至中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与灰白、黄绿、棕红薄层杂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含炭质泥岩互层,其上部夹四至五层耐火粘土,偶夹一至三层赤铁矿及厚度不等的劣煤层,同时夹厚至中厚层灰白色石英细砂岩。

与上下覆地层假整合接触。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六
《巢湖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报告编写 所属小组 学 号

小组成员: 张水兵、徐无茗、刘道椿、林长贤、吴奕平、罗涛

指导老师 施国栋 提交日期

前言

地质野外考察是高等院校地质工程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质学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让学生掌握地质考察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

地质野外实习是地质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地学领域中来,但是迄今为止,解决地质问题地新技术、新方法所需要的大量原始地质信息(资料与数据),主要还是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现场搜集而获得。

地质野外实习涉及到众多基础地质理论,如生物学、地史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貌学、矿床学等学科,因此它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一次综合性的实习,同时也是一次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的综合而有系统的的训练。

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锻炼学生运用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学习编绘、编写某些图件和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3

1.1实习目的....................................3

1.2实习任务....................................3

第二章 实习区地理环境.......................5

2.1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5

2.2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5

2.3地质调查史..................................6

第三章 实习前期准备.........................7

3.1实习区资料收集..............................7

3.2实习工具及其使用............................11

3.3实习队的组成................................12

第四章 野外实习路线.........................13

4.1路线一......................................13

4.2路线二......................................19

4.3路线三......................................25

4.4路线四......................................29

4.5路线五......................................30

第五章 节理玫瑰花图和实测地质剖面图.........33

5.1麒麟山节理玫瑰花图的作法和分析..............33

5.2狮子口实测地质剖面图的作法..................40

第六章 结束语.....................................43

参考文献..........................................44

第一章 绪论

1.1 实习目的

1、通过地质野外填图实习,使我们初步具备一个地质工作者的素质,学会如何在一个地区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与要求(如资料的收集,编制地质图,编写文字报告等)。并同时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简明教程》、《古生物地史学》、《结晶矿物学》、《水文地质学》、《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在自然界中研究发掘书本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中观看地层系统的接触关系,研究各个地层的特性等。观察地貌形态,研究地貌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在实际中学习书本的知识,更好的把握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地质野外实习是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面对大自然的许多地学问题,都能促进我们去思考、探索,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野外实习中我们要爬山、走路、去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活动,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会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并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3、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需要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劳动观点,扩大视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1.2 实习任务

1、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标本的描述。

3、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5、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特征。

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剖面图(或信手剖面图)、路线平面地

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

7、掌握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

8、实习结束以后,每人须提交:

(1)、原始记录本

(2)、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书1份;

(3)、实测地层剖面图1张;

(4)、手绘地层剖面图1张;

(5)、节理玫瑰花图(倾向、倾角,走向)3张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七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实习区位置及自然地理………………………………………………(1)

第二章实习的组织及安排……………………………………………………(2)

第三章地层……………………………………………………………………(3)

第四章岩石……………………………………………………………………(6)

第五章地质构造………………………………………………………………(7)

第六章地下水(作用)考察……………………………………………………(9)

第七章矿产………………………………………………………………(11)

第八章结束语……………………………………………………………(12)

第1页共12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采矿工程04-1刘方健

第一章实习区位置及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º35¹-31º42¹,东经117º47¹-117º54¹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2.交通

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巢湖7410兵工厂,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

-1。

3.地形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

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

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

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

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

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

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

湖水容量18×108m3。

4.气候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5.物产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此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菜籽、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滩梨、桃、杏等。水产有鲜鱼、银鱼、毛刀鱼、虾米、湖蟹。

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开辟为教学实习基地,其后又有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此实习。目前在此实习的高校达17所,均在不同方向上作过地质研究。

总而言之,该区山清水秀,城乡交织,交通便利,地质内涵丰富,是地质实

习的好去处。

第2页共12页

第二章实习的组织及安排

1、组织划分

此次地质野外实习的班级为04级采矿工程1、2、3班。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由一名带队教师负责,各班长协助本班带队教师作好本班的各项工作。04级采矿工程1、2、3班的带队教师依次为严家平教授、姚多喜教授、宋珍炎教授。其中,姚多喜教授担任本次实习任务的实习队长,对整个实习工作负全部责任。每个班每八个人划分为一组,各组设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如协调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确保小组成员不掉队等。小组成员中每两个人搭档,共用一套实习工具。我所在的班级为采矿工程04-1班,所在的小组为2组,组长为余柱,组员为刘方健、柏跃扬、吴少龙、时创新、王学强、高驰、成容。我的搭档是柏跃扬。

2、日程安排

2006.06.23

下午4:30,04级采矿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在校本部2104教室召开了矿山地质野外实习动员大会。

本次动员大会由我们的辅导员王军老师主持,本系张书记和资环系华主任分别对这次地质实习作了初步的介绍并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宋教授对本次地质实习工作的安排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动员大会确定了以下事宜:

实习地点:安徽省巢湖市

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四一零工厂招待所

乘车时间:6月25日早上6:50

车次:K61(西安——扬州)

实习工具:地质包、地质锤、放大镜、罗盘

2006.06.24

为明天的巢湖之行作准备工作

2006.06.25

K61次列车于9:40到达巢湖站,接着乘坐7410专用车来到我们的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410工厂招待所。

整理内务,稍作休整后便在楼下集合。

宋教授为我们介绍巢湖北部地质情况,王教授补充讲了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要求及作息时间等。

下午2:00,从招待所集合出发,正式开始地质实习。今天下午的实习地点为龟山。

沿龟山脚下一路边走边观察,测量产状并听老师的讲解分析。最后沿龟山分水岭登上山顶,体会龟山岩层走向。

2006.06.26

出发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410工厂招待所

目的地:凤凰山

实习项目:认识三套地层(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第3页共12页

观察地层分布特征

断层的观察及产状测定

2006.06.27

目的地:马家山

路线:环穿马家山向斜,沿途注意观察断层,并测定相关岩层产状,采集化石标本。

2006.06.28

上午目的地:炬嶂山西坡

实习项目:观察岩浆的侵入构造、灰岩的颜色、地层的重复、测定岩层产状、闻灰岩的气味。

下午目的地:半汤温泉

2006.06.29

上午目的地:凤凰山背斜

实习项目:观察土层、测定产状、采集化石标本并绘制凤凰山背斜剖面图。下午目的地;紫微洞天

实习项目:主要观察了江北第一洞—紫微洞,了解该洞的形成。

晚上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学校。晚上9:57,我们登上K62次列车,大约在凌晨00:40返回学校。

2006.06.30~2006.07.02

提交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至此,实习任务全部结束。第三章地层

实习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六合巢湖地层小区。除第三系缺失,小区内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其中震旦系至下,中三叠统为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泥岩,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型建造,地层发育齐全、化石丰富。中、新生界则以陆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发育为特征,属活动类型建造。

一、下古生界

本区下古生界仅见志留系,下统高家组和中统坟头组,缺失上统。

1.统高家边组

主要为黄绿色页岩、黄绿色薄层粉沙质泥岩,上部夹黄绿色薄-中厚层粉沙岩和细粒石英砂岩。本组中下部富含笔石。

发现李氏锯笔石,如图3-1

本组岩性以泥质岩、粉沙岩等细粒

碎屑沉积为主,盛产浮游生物笔石,说

明沉积时水动力条件弱,水体深,属海

洋深水盆地相。

实习区高家边组处于背斜核部,或

被掩盖,未出露完整剖面,其真实厚度

不详,根据邻区资料,厚度应大于300

米。

第4页共12页

与下伏奥陶系上统五峰组整合接触。

2.中统坟头组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后层岩屑砂岩、

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多为泥质胶结。

局部夹粉沙岩、粉沙质泥岩。含砾岩屑石英砂

岩中的砾石成分主要为泥质、硅质和磷质,大

小0.5~3cm不等。在该组中发现霸王王冠虫

化石,如图3-2

本组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岩层中丘状交

错层理发育,岩石中多见砾石,分选差。

实习区内坟头组厚271.20米,与下伏高家边组整合接触。

主要分布于炬嶂山东坡,狮子口附近较为完整。

二、上古生界

1.泥盆系

实习区泥盆系仅发育上统,缺失中、下统地层。

上统五通组

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及古

生物特征,五通组下部为陆地河糊

相沉积,上部则为滨海沼泽和泻湖

相。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

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内通常分布

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

好。

实习区五通组总厚度为

176.70米。与下伏志留系坟头组整

合接触。

2.石炭系

实习区石炭系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且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1)下统金陵组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灰岩中生物种类繁多,保存较好,易于发现。发现多枝笛管珊瑚,如图3-3

实习区金陵组厚度不稳定,在凤凰山一带厚10.7米,狮子口一带却无出露,五通组与高骊山组直接接触。区

域平均厚度约5米。与下伏泥

盆系五通组整合接触。

(2)下统高骊山组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灰紫、

灰绿色等杂色页岩,局部夹杂灰

色泥灰岩,顶部为薄层细粒石英

砂岩。实习区厚度11.57米。

(3)下统和州组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

中-厚层生物碎屑石灰岩,

夹灰

第5页共12页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八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3、了解岩石的构造、结构、主要含有的矿物成分

4、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实习地点

焦作地区可进行实地实习的部分山区:缝山针地质公园、焦作市辉县薄壁宝泉水库、刘家后沟。

实习时间

2013年4月9日、4月14日

三、实习内容

(一) 缝山针地质公园实习内容

对于土木工地质这门学科,是离不开实地实习的。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将它学好。所以,我们土木工程学院在焦作地区进行了一次生动的 地质实习活动。

4月9号上午,在老师及班委的带领下来到缝山针地质公园。起初韩老师向我们讲解这一地区的岩石走势,岩石分布状况,滑坡等

情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北部地面主要为中奥陶统、晚奥陶统形成的的石灰岩山脉。

岩石特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角砾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透镜状石英砂岩,与下统治里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治里组主要为条带状白云岩。

在缝山针公园,我们还看到了太古界的片麻岩。 奥陶纪的石灰岩颜色为灰色,块状构造,在规模上也比较大,由于石灰岩的坚硬性能,所以注定了它是作为建筑用的材料。故在早期这里被作为采石场采石,山体受到破坏。随后韩老师又结合课本向我们讲解了焦作市政府面对山体的乱采所做的一系列治理,给我们具体实例对边坡治理方式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放眼望去,部分山体还处在裸露之中,滑坡处理还存在部分不足。最后老师主要讲解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地质罗盘的使用:使用前先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

缝山针测量数据:

走向:162° 倾向 : 77° 倾角:27°

(二) 薄壁及刘家后沟实习内容 在百家岩地区我们学院进行了第二次地质实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焦作地区的岩层有了详细的认识,而且锻炼了我们的体魄,从而取得了双重的收获。百家岩地区

首先由老师给我们讲解百家岩地区岩层分布,岩石结构。脱落下来的岩石大多为片麻岩,片麻岩主要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浅色矿物多为粒状的石英、

长石,深色矿物多为 片状、针状的黑云母、角闪石等。深色和浅色矿物各自形成条带状相间排列,属于深变质岩。然后我们开始爬山,在上山的过程中有一些底砾岩,其成分与片麻岩相似。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九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论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习时间:

一、 前言

为期五天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结束了,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好像还沥沥在目,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巩固课堂地质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帮助我们理解课堂理论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个人实践经验,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必须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短短几天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能基本利用书本知识进行野外的观察,也渐渐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以前对于书本只知道死记硬背,没有整整掌握,而这次实习加深了我们的理解!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地质实习,天气炎热,我们却精力十足,对于知识的渴望带着我们走向了各实习地点。

二、 地质实习的目的

1. 学会肉眼判别各类岩石 2. 了解基坑支护的方法 3.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 4. 了解边坡的支护手段

5. 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三、 地质实习的意义

了解一些常见的与工程地质有关的现象,加深对书本的理解,为大三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基坑和边坡的支护基本方法,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地质实习过程

实习第一天: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参观了各类岩石的产状,虽然整个过程很短,我们也一样感触良多,各类岩石异彩纷呈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使得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的兴趣,以前在书本上只知道死记硬背,现在看到实物了,还真想一探究竟,目前器材有限,所以在将来一定要去野外考察,亲自去探究各类岩石的奥秘!

第一天的实习看上去枯燥无味,进入教室后,满目全都是石头,各类岩石感觉只是普通生活中的一些石头,可看了名字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对于有的矿石看到了却不认识,这是多么大的悲剧啊!

下面是一些实习期间岩石的图片: 大理岩:

钾长石岩:

水晶:

……

伴随着这一张张的图片,我们离开了实验室,脑海里却仍充满着回忆,第一天的实习,时间很短,短到一个小时都没有,与本来期望的去山上实地勘察有很大的区别,可是我们并没有失望,期待着下一个实习项目的到来,炎炎夏日,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哪怕再累,也无怨无悔!

实习第二天:今天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马鞍山市公路局、安监局综

合业务楼的施工现场,该工程由安徽华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对基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认识,在工程地质的学习中,有关基坑支护非常重要,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问题,很多建筑上的事故都是由于对基坑支护的关注不够,对于我们学土建的,必须认真对待,安全问题来不得一丝马虎。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马鞍山市公路管理局综合业务楼工程 建设单位 马鞍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建筑面积 21277平米 建筑层数 16层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

设计单位 南京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 监理单位 安徽省恒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开工日期 2012年2月1日 竣工日期 2013年3月26日

基坑的施工要求:

基坑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几口,可以再设计高程上保留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当施工便道需经过基顶时,坑顶与便道之间设置1m宽的护道。并在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所有墩台基础开挖时应做好防水设施并及时浇注基础,以免基坑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响地基承载力,基础施工完成后基坑需及时回填,回填部分应夯实。 对岩石地基采用松动爆破法开挖,控制装药量,以保证基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其底层基础基坑开挖应尽量不超挖,在施工最下层基础要求不得立模,满基坑灌注混凝土。

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桥梁基础施工时对环境的污染。 扩大基础在施工开挖至基底标高后,需对基础范围内四角及中心深约5m的范围内地质资料进行验证,以确保基础范围内不存在溶洞、溶槽:若在基础范围内发现溶洞、溶槽或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在经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并作出相应变更设计等处理后方可以设计单位的变更设计等处理意见为依据继续施工.

基坑开挖到距设计基底标高30cm左右时,禁止爆破开挖,以免对基底的持力层产生扰动,此30cm岩石禁止爆破,采用人工风镐或风钻进行开挖,以免破坏桩身混凝土质量。

规划图:

下面是一些有关基坑支护的图片:

这一张张图片都见证着一个建筑基础的建设,看着那些错综复杂的钢筋交错在各个地方,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其位置都是有规范的,整个基坑的深度有好几米,基坑周围由钢筋混凝土支护!在这样的一个夏天,我们见到的是工人们汗流浃背的身影,如此的一个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跟着实习老师,我们来到了办公室的房间里,听着老师介绍有关这个工程项目的情况,项目负责人也将一些建设图纸拿出来让我们看,说实话,我对于那些图纸有些还是不懂,感觉自己学习上真的不够认真,听着老师一段一段的说,真是获益匪浅啊!

工程详情:

1, 本工程为马鞍山市公路管理局综合业务楼基坑支护工程,该地下车库由1栋

16层高层及附属2层及3层的一个联体地下车库组成,地下建筑总面积约5000㎡高层基础采用Ф800~1000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正式施工前,必须将北侧、东西两侧围墙拆除换成临时彩钢板围墙

2, 图中场地标高统一为建筑假定标高,即绝对标高16.10相当于±0.00m 3, 基坑开挖设计标高为:-9.10m(已考虑可能的加深,垫层底),按现场平均

标高-2.10,基坑开挖深度为7.00m,对于基坑南侧及西南侧场坪标高高于本设计高度地段,必须预先挖去一层至本设计标高,挖除范围为基坑顶边线往外至少6m

4, 开挖设计标高为结构物底板垫层标高,施工前必须按照结构底板图核对各部

位开挖深度,两者一致方可施工,开挖严禁超过设计挖深。

5, 场地基本底层条件为:杂填土-----可塑性粉质粘土-----可塑性粉质粘土

-------硬塑粉质粘土,其中第四层厚度较大,是主要的基坑上下组成土体

6, 场地周围条件为:北侧为交通局,距围墙0.36m,距传达室1.87m;东侧为

招标拟建场地,距围墙3~6m;南侧为花园路,距用地红线围墙16~20m;

土木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篇十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11年6月21日至30日,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土木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习的目的主要有,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现场地质实习,巩固学过的《土木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土木工程地质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下面我会就在实习中与老师给我们做的补充性报告中,学习到与接触到的问题做一下回顾,并深入的讨论一下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特殊土的简介及处理、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简介、单桩竖向静载实验等几方面的问题,汇总成一篇实习报告。来为我的课外实习和《土木工程地质》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不良地质现象

在好几个带我们实习的老师的报告中都多次提到,不良的地质现象对工程建筑有严重的影响。更不幸的是我国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现象又是极其多种多样的,一般山区(地)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其他还有岩溶、风砂等。下面做具体概述。

1.崩塌是岩块从陡峭边坡(山坡)向下崩落的现象。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2.滑坡是大量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是山区主要病害之一。对于滑坡应以防为主,整治为辅。对于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滑坡可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及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善滑动面土石性质的工程措施。

3.泥石流是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或山前区,与水文气象、人类活动有关,是突然爆发的、由泥砂石块组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防治可考虑水土保持、跨越、排导和滞流拦截等措施。

4.对于岩溶地区修路应注意了解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和分布规律,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态,避让或防治岩溶病害对路基稳定造成的影响。

5.风砂地区的道路应注意对路基的防护和防止砂埋,植物固砂是防治砂害的根本措施。

二、特殊土

特殊土质对地基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给与充分的考虑。所以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些特殊土的处理方法。

特殊土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

1.由淤泥和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为主组成的软土在我国南方有广泛分布,这些土都具有较高的天然含水量、大的孔隙比、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软土路基的主要破坏特征是路基的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在较大的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陷和路基失稳。容易因孔隙水压力过大(来不及消散),剪切变形过大,造成路基边坡失稳。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等。选择处理方法除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外,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和工期等问题。

2.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由于大量节理和裂隙的存在,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曰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时应注意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减轻和消除其湿陷性。可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成本低、施工简便、效果好的方法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加筋土挡土墙是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的防护措施。

3.膨胀土主要由具有吸水膨胀性和失水收缩性黏土矿物组成的,该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质较好。但其显著的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

膨胀土路基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路基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用石灰桩、水泥桩等其他无机结合料对膨胀土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也可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如设置排水沟,采用不透水的面层结构,在路基中设不透水层,在路基裸露的边坡等部位植草、植树,可调节路基内干湿循环,减少坡面径流,并增强坡面的防冲刷、防变形、防溜塌能力。

4.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冻土在冻结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压缩性提高,地基容易产生融沉。而冻土中产生的冻胀对地基不利。一般土颗粒愈细,含水量愈大,土的冻胀和融沉性愈大,反之愈小。在城市道路中,土基冻胀量与冻土层厚度成比例。土质与压实不均匀也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发生大变形而破坏,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处理原则和方法来防止路基冻害:

4.1应尽量减少和防止地面或地下水源的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路基上部。可抬高路基,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

4.2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了解不同路面材料、土基及路面下的冰冻深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使土基冻层厚度不超过一定限度。限制土基的冻胀量不超过允许值。

4.3对于不满足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的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

4.4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应不小于规范要求。

三、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基础下的受力层进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强化处理。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

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振冲法

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法

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高压喷射注浆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8、夯实水泥土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

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10、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12、柱锤冲扩桩法

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14、综合比较法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四、桩基工程

我们在黄海明珠二期住宅小区的施工现场看到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下面结合老师在报告中为我们介绍的一些关于桩的基本知识,对桩基工程做一下简要概述。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现在,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70年代,中国曾发生了几次大地震。以其中的唐山大地震为例,凡采用桩基的建筑物一般受害轻微。这说明桩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好,是解决地震区软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桩基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

(1)桩支承于坚硬的(基岩、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层,具有很高的竖向单桩承载力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偏心荷载)。

(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端承桩)或群刚度(摩擦桩),在自重或相邻荷载影响下,不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并确保建筑物的倾斜不超过允许范围。

(3)凭借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大直径桩)或群桩基础的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抵御由于风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保证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4)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而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在地震造成浅部土层液化与震陷的情况下,桩基凭靠深部稳固土层仍具有足够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从而确保高层

建筑的稳定,且不产生过大的沉陷与倾斜。

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等,其适用条件和要求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均有规定。

五、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试验

实习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了位于莱山区的黄海明珠二期住宅小区的施工现场,看了现场正在做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试验,下面做简要概述。

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实验时应在桩的底部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分为三倍。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当测读支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稳定。

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2.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宽修正。

六、总结

通过为期近一周的地质课外实习,我们参观了很多以前只有在课本上在老师才可以了解到的地质问题,和很多铁路工程基础处理问题,高层、超高层建筑基础处理问题,基坑支护,桩基类型,不良地质问题,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地质现象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之重大。也深深的了解到,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学好土木工程地质学的重要性。

马 灿

200928501121

13210920907

2011年7月1日、星期五

  • ·土木工程巢湖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15-12-29)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政治素质五个方面自评报告【9篇】
  • 政治谈话十个方面自查报告五篇
  • 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报告范文十篇
  • 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
  •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自查自纠报告集合5篇
  • 个人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通用6篇)
  • 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范文(通用14篇)
  • 实习周报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