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9    阅读: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一)
《说说风》

说说风我不喜欢风。纵然,吹面不含杨柳风,但是在这个忙碌的年代,谁又会去驻足享受或由心而发地感叹呢?如此,我更觉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更贴切得多。风,一个萧瑟的代名词,听了更让人感到凉,不是凉快,而是心凉! 荆轲离燕时,即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何等的悲壮与凄凉;姜夔过春风十里,尽芥麦青青又是一派萧条;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悲愤;柳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愁绪。因此,我不喜欢风。是的,我不喜欢风,不喜欢它吹落枫叶时的无情,不喜欢它吹散情人时的冷酷,亦不喜欢它给我们吹来的种种愁绪!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二)
《形容高山流水的说说: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三)
《形容高山流水的说说: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四)
《形容金色秋季的心情说说:一个人在世界旳角落》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五)
《形容压力大的爱情说说:回忆存在的价值》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六)
《很俗气的说说大全:等待了一生最终成风》

形容窗外风大的说说(篇七)
《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

联 考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亵渎(xìe dú) 忐忑(tǎn tè) 强聒不舍 脑羞成怒 B. 商酌(shāng zhuó) 枘凿(rùi zaó) 重蹈覆辙 滋滋不倦 C. 画缯(huà zēng) 谮害(zèn hài) 秀手旁观 吹毛求疵 D. 缟素(gǎo sù) 拮据(jié jū) 为民请命 恃才放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3分) ( )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3分) (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

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

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

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

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5.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13分)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

1

2)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4)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的理想的句子是:

5)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6)《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诗句是 , 。

7)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出边塞的悲凉,这句是: 。

8)“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境丰富,而张元干“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更是把无形的“愁”化为可感的实体,这种写法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 ”;而李煜的“ , ”则让我们看到了词人愁绪之多。

6.我国古典四大名着中,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协理荣国府”“煮酒论英雄”“风雪山神庙”“三打白骨精”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 根据要求作题。(7分)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3分)

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话对他作介绍。 (3) 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

(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2分)

孔 子 屈 原 李 白 苏 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 介绍:____ 8. 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2

分)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

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2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说:“ 9.名着阅读(6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曰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怨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同东南风大起。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着《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分)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2分)

(3)从上面语段看,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原文中再找出一个有关孔明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0——11小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0.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11.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 C. 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 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 (2)度已失期 度: (3)会天大雨 会: (4)宜多应者 宜: 14.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5.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6分)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

4

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

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 ( 2006-04-22 第07版 )

16.本文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 (2分)

1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3分)

18.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分) 19.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4分)

20.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3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 ——我说:“ ”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公交车上的赢家 萧萧眉儿

①和儿子上了公交车,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公交司机开车很鲁莽,碰上转弯和路口时就来个冷不丁的减速。我一手抓紧拉环,一手抓紧儿子的胳膊,儿子则抱紧我的腿,我们就这样在车厢来回晃荡了两站,终于等到旁边座位上的人下车,我赶紧捡了便宜似地把儿子推到座位上占住,然后自己也挤着坐下了。

②舒了口气,一抬头,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伯就站在我们旁边。尽管我刚挂完吊针,脑袋还在药物反应和车厢震荡的双重作用中没有落到实处,但我仍强打起精神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转头看见老爷爷,马上会意,跟我一同站起来把座位让开。我拉拉老伯的袖子,指指座位说:“您赶紧坐吧。”老人“哦”“哦”地应着,慢慢挪动着身体正要落座,一个年轻女人拉着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迅速斜插过来,那女人身形极为灵巧,斜插过来时就已经保持了坐姿,所以很容易就在老人准备落座而拱起的臀部和座位之间

5

插进去,坐定了,年轻女人迅速恢复优雅的姿态,她用中指在老人不明就里的后背上轻轻一点说:“干什么呀!”老人闻声回头,赶紧站直了身体,一脸的窘迫。 ③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还没有等我说什么,她抬起头,也同样看定了我,丢出一句话:“这座位是你的吗?”说完了,完全不屑于知道答案的样子扭过头去,顺便把她美丽的女儿往身边拢了拢。

④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这时,儿子在身下轻轻碰碰我,说道:“妈妈,阿姨问你这个座位是不是你的?”我无奈苦笑,尽量和颜悦色地回答儿子:“阿姨没有问妈妈,她在问自己呢!”儿子有些奇怪,回头看看那女人,她正傲然注视着窗外,一副凛然的样子。儿子又看女人怀里的小女孩,小女孩也正看着他,于是,儿子就把同样的问题拿来和小女孩交流:“这个座位是你们家的吗?”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回答:“不是。”儿子释然地点点头说:“哦,也不是我们家的。”过了片刻,也不知儿子哪来的突发的智慧,他又一本正经地补充一句:“我还以为这位置是你们家的呢!”话一说完,周围的人都呵

呵笑起来。前面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把那位老人让到座位上,旁边一个中学生也站起身,把我和儿子让过去坐下。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

⑤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我明白,我宁可输掉许多次世俗的较量,也决不能输掉儿子。

21.读第②段横线上的句子,儿子会意了什么呢?儿子的行为是偶然的吗?(4分)

22.“我”为什么“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3分)

23.“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我”为何而“吃惊”呢?(3分)

24、说说你对文中“儿子”、“我”或者“年轻女人”的印象。(3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门,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门陪伴着你我一起长大,见证着我们的苦乐年华,还链接着生活的过去和未来,折射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以“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6

7

8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3. C 4. B 5、略

6.王熙凤 曹操(刘备) 林冲 孙悟空

7. (1)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符合活动主题即可(2分) (2)示例: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目的:通过名著阅渎,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方式: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 ②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 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4分,主题、目的、方式各1分) (3)提示: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2分,人物不计分,只引用名人的原话不得分) 8. 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穿了他的大衣。

9.(1)三国演义 罗贯中(2)七星坛孔明借东风或诸葛亮借东风(借东风) (3)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围绕“智”的形象来答即可)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巧说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连、七擒孟获、空城计、病死五丈原等。

二、(一)10.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2分)

11.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3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12.(2分)D13.(4分)(1)指代平民 (2)估计、揣测 (3)适逢、恰巧遇到 (4)应当 14.略 15(4分)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

(二)(16分) 16.引出论点(2分) 17.论点是:善读可医愚(2分);阅读议论文找论点首先要关注标题(1分)后一问若答 “是从题目中看出的”,或“本文题目就揭示了中心论点”等,也正确。

18.善读(2分)道理论证(2分) 19. “善读”的必要性有两点:①书籍太多,人生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l分)②书籍有好有坏,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1分)。还指出:①人们应根据各自需要有选择地读书(1分);②人们应选择好书去读(1分) 20(3分)示例1:书是良师,每看一本好书就如结识了一位良师。 示例2:书是航船,每一本好书都是把我们送进知识海洋的航船。

(四)21.儿子明白妈妈的意思,应该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照顾的老人。儿子的懂事不是偶然的,一定是妈妈平时言传身教的结果。(4分)

22.“我”对儿子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很感动,甚至是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骄傲。(3分) 23.“我”没想到一个年轻女人会抢老人的座位,而且那么理直气壮,那么心安理得,“迅

速恢复优雅的姿态”,明明占了老人的座位还反过来指责老人。(3分)

24.“儿子”天真可爱,尊重老人,正义感强;“我”虽然刚挂完吊针,又要照顾儿子,但仍把座位让给老人,是个心灵美好的人;“年轻女人”虽然“从容优雅”,但行为可耻。(3分)

第三部分(60分)

26.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60-55 二类文:54-48 三类文:47-36 四类文:36分以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爱情说说好累

最新成考报名

  • 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 主题教育党史新中国史知识题库
  • 2021年单位开展控烟宣传工作总结
  • 完整版思政课教案
  • 预备党员培训
  • 党员工作职责及责任区划分方案模板
  • 赞美护士的七律诗
  • 思想汇报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