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由此及彼造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9    阅读:

《说说小学生的造句》
由此及彼造句 第一篇

说说小学生的造句

造句就是把词组成句子。它是写话的一种初步、简单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小学年段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较多,如果利用造句来巩固则容易让学生记住词语。对写作文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我发现,造句确实有许多好处。但是,目前学生所造的句子中,出现了明显的失真现象,显得随心而欲。请大家先看以下几个句子:

1.快乐„„小明语文考了100分,心里真快乐。

2.不但„„而且„„小明不但语文好,而且数学好。

3.虽然„„但是„„虽然小明语文考了100分,但是他也不骄傲。

只要是造句,学生就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就是这些司空见惯的句子。一年级的学生造这样的句子,五年级的学生也造这样的句子。小明或者小红该有五十岁了吧,我们读书时造句中出现的人物是他们,现在我们教的学生同样重复着我们的故事。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中间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课程对学生写话与作文的基本要求。强调真实性,不但能提高学生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的作文及做人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我的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用“不但„„而且„„”造句时说:“我爸爸不但会骑自行车,而且会开汽车”。我当即就问:你的父亲真的会开汽车吗?她摇摇头加以否认。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要说假话呢?她说:我以前也这么造的,没有老师说过我错。一切根源都在这里。

二、缺乏创造性

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小发明、小制作,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创新意识,表现出

自己的个性。同样,造句、作文也需要个性。在简单的造句上都体现不出自己的个性,怎么可能由此及彼,在其他的事情上表现出多少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呢?学生的这些造句,应该引起教师思考。

钟祥市胡集镇第四中学 严恒

《四年级造句》
由此及彼造句 第二篇

四年级造句

十四 让它们自由生息{由此及彼造句}

1虽然他做错了,但是他没有觉得难过。

2虽然我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去。

3虽然天下着雨,但是班上没有人迟到。{由此及彼造句}

4虽然他很孤独,但是有永恒的音乐为伴。{由此及彼造句}

5虽然题目难,但是我还是做出来了。 6虽然今天太阳很毒辣,但是有风也还不是太热。

7虽然我题没做完,但是我做完的全对,我还是全班第一名。

8虽然很困难,但是我还是不会退缩。 9虽然雨很大,但是我还是会去上学。 10妈妈说:“虽然我很过分,但是都是为了你好。”

1听了妈妈的话,他几乎要哭了出来。

2他太小了,几乎就要相信那个骗子的话。

3她的变化太大了,我几乎都认不出来她了。

4这篇文章好感人,我几乎要沉醉在其中了。

5这音乐太优美了,我几乎沉醉于其中了。 6这次考试题目太难了,几乎没人做对。

7这次考试题目太简单了,几乎没人做错。

8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几乎耗尽了医生的全部体力。

十五蒲公英的梦

1. 他愁眉苦脸地趴在书桌上,担心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

2. 他们中有很多人总是愁眉苦脸的。

3. “门打不开了。”他愁眉苦脸地咕哝。

4. 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家的路上,他愁眉苦脸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5.她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6.得知他勉强地通过了资格审查,那人不再那么愁眉苦脸了。

7. 他愁眉苦脸地看了看课桌上的一堆作业。

8.看到你这样一个堂堂男子汉愁眉苦脸,我很难过。

1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2我生日那天,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我 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3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不断向前,永远也不回头。但小时候老觉得时间过得慢, 迫不及待地想长大。{由此及彼造句}

4小猴子看见架上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它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葡萄架。

5上午出去买了几件清凉的衣服.下

午迫不及待地穿上了.结果被冷气吹了2个小时.后背发凉. 由此得出了如天算.

6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用"天真"造句,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道:"今天真热!"

7在我10岁生日那天,一个不大的盒子落在我的怀抱中,我迫不及待拆开盒子一看,呀!原来是一个精致的小闹钟. 8刚刚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9下雪了,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的,于是,我迫不及待的走出门。

10看到桌上的美食,他迫不及待的夹 起来吃.

11在考完试的第二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打电话问老师成绩如何。

12 刚打下课钟,小朋友就迫不及待的跑到操场打球。

13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他的答案。

1、妈妈工作的地方环境不但恶劣,还发出一阵阵响声,震耳欲聋。

2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 3晚饭刚吃到一半,我就被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了过去。

4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无数朵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5最后我们放了一挂1000响的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6新年到了,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到处一派生机,瞧,大年初一,街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敲锣打鼓声震耳欲聋,怦的一声,一束礼花射向天空。

7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8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由此及彼造句 第三篇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由此及彼造句}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例句】

(1)、梧桐树叶 像 手掌。

(本体) (比喻词)(喻体){由此及彼造句}

【分析比喻句方法: 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者 用(喻体)比喻(本体),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把或用。】

把 梧桐树叶 比作 手掌 ; 用 手掌 比喻 梧桐树叶

【练一练: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比喻什么】

(2)十五的月亮像玉盘一样。{由此及彼造句}

(3)火红的太阳好像大火球。

(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的辛勤园丁。

(5)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6)党是阳关,我是花。

(7)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8)蒲公英的花好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9)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

(10)我家的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

【例句】

(1)小树在向我们招手。

(2)花儿向我们点头。

(3)小鸟在树上唱歌。

(4)天空中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5)夜晚,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金鱼悲伤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7)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

(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

【例句】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6)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热情的祝愿。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的种子撒播,它把美好的祝福传达,它把人间的真情传递。

4、 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

(1)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2)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3)大海会呼吸吗?会。

(4)什么东西最宝贵?时间最宝贵。{由此及彼造句}

(5)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由此及彼造句}{由此及彼造句}

(7)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5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4)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吸毒难道是正确的吗?

(6)我难道不是好学生吗?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具体见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

例:武松打死老虎,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武松打死老虎,这是事实。

6、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1)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5)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我风一般的跑回了教室

(8)他一声吼得天塌地陷{由此及彼造句}

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今天学习了说明文《太阳》一课,课文在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特点的时候,用到了说明方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方法,所以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残缺也是一种美”。虽然课文的内容没有讲完,只解决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应该已经掌握了说明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高兴。下面我就小学阶段的说明文的方法及其作用进行整理,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

(1)举例子

定义: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

(2)列数字(列数据)

定义: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

(3)打比方

定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例句: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②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4)作比较

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例句:①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②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③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5)分类别

定义: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 主题教育党史新中国史知识题库
  • 2021年单位开展控烟宣传工作总结
  • 完整版思政课教案
  • 预备党员培训
  • 党员工作职责及责任区划分方案模板
  • 赞美护士的七律诗
  • 思想汇报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