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4.25计划免疫宣传资料

编辑:chenghuijun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26    阅读:

  .25计划免疫宣传资料,预防接种的目的: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接种自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使个体和群体产生自动或,免疫力长久持续,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4.25计划免疫宣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4.25计划免疫宣传资料(1)

  预防接种的目的: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接种自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使个体和群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人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终消除或消灭所针对的传染病。

  疫苗的种类和区别

  疫苗有活菌疫苗,死菌疫苗、类毒素三种。具有以下的特色:

  (1)活菌疫苗

  减毒活疫苗作为疫苗用。如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麻疹、BCG(卡介苗)等疫苗皆是。接种活疫苗的话,会发生轻微的感染,血中与细胞双方的抵抗性会提高。免疫力长久持续,所以不用进行数次追加免疫。

  (2)灭活菌疫苗

  杀死病原体,只留下能够产生免疫力的毒素作为疫苗。如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感冒等疫苗皆是。接种灭活菌疫苗,可在血中制造抗体,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灭活菌疫苗无法像活疫苗一样在体内增殖,所以必须经常追加接种,以强化免疫。

  (3)类毒素

  取出病原体的毒素,加以削弱毒性而成为无毒化。接种类毒素的话,血中可制造某种物质,使菌中的毒素无毒化,可借此预防疾病。白喉、破伤风的疫苗即属此类。不过,

  与灭活菌疫苗相同,不具持续力,所以必须经常追加接种。 儿童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孩子出生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虽然有母亲通过胎盘、脐带传给的抵抗力,但由于出生后断了供应,天天消耗,这样先天性的抵抗力下降,到孩子6个月后就几乎没有了。而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侵犯的机会增多,很容易患病。有育儿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孩子满半岁后容易发热、感冒、拉肚子等就是这个道理。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特别是防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发生,如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接种就是把能使人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的疫苗接种于人体。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就会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的免疫力,这样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在孩子临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作五件事:

  1、 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 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2、 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 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因为发热等常表示孩子正在患病,接触了传染病人可能被传染,此时打预防针可能会加重孩子原有的病情。此外,孩子如果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病、癫痫病,或者发生过惊厥等,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打针。

  3、 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4、 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 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磨擦针眼处皮肤。

  5、 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容易发生晕针,所以接种前应让 孩子吃好,休息好。

  接触传染病人后再打预防针还能不能起作用?

  在幼儿园、学校里发生了传染病,以前打过这种传染病预防针的人问题不大,可是有些没有打过预防针的人而又偏偏接触了传染病人,怎么办呢?此时再打预防针还能起到预防作用吗?对这个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作具体分析,有的打了能起预防作用,有的打了不但不能预防,

  反而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一方面,人体从接种疫苗时起,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抵抗力,逐渐发挥预防作用,但不同的疫苗接种后对人产生作用的时间有快有慢。另一方面,任何传染病从接触病人到发病总要间隔一段时间,这叫作传染病的“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的2~3天,有的1~2周或更长。因此,凡疫苗起作用快,而潜伏期又稍长一点的传染病,接触病人后尽快接种疫苗还能起到预防作用,这种接种叫“应急接种”。如在接触麻疹、白喉、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病人后进行应急接种,就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没有传染上的可不再受染,已传染上的可减轻病情。但如果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潜伏期中用乙脑疫苗作应急接种,倒有可能诱发乙脑。此外卡介苗、百日咳菌苗也不能作应急接种。

  接种疫苗后的典型反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出现发烧、出疹子等异常情况,他可能不是生病了,多半是接种疫苗之后出现的正常反应。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疫苗“亲密接触”了。1岁以内的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减轻

  4.25计划免疫宣传资料(2)

  1990年第4届主题: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

  1991年第5届主题:儿童的权利与机会——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2年第6届主题:消灭脊髓灰质炎,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

  1993年第7届主题:社会参与——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4年第8届主题:1995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5年第9届主题:无脊髓灰质炎世界

  1996年第10届主题: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们献出一片爱心

  1997年第11届主题: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1998年第12届主题:免疫——孩子健康与家庭幸福

  1999年第13届主题:乙肝——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

  2000年第14届主题:免疫——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儿童

  2001年第15届主题: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2002年第16届主题:为了孩子健康注射乙肝疫苗

  2003年第17届主题: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

  2004年第18届主题: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2005年第19届主题: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

  2006年第20届主题: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2007年第21届主题: 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2008年第22届主题: 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2009年第23届主题: 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2010年第24届主题: 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

  2011年第25届主题:接种疫苗 宝宝健康

  2012年第26届主题: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2013年第27届主题: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2014年第28届主题: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三、宣传标语口号

  (一)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二)接种疫苗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三)让每一名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四)预防接种,为儿童筑起健康的起跑线

  (五)预防接种,享受健康

  4.25计划免疫宣传资料(3)

  一、孩子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该做什么  在孩子临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做五件事:  1.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2.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因为发热等常表示孩子正在患病,接触了传染病人可能被传染,此时打预防针可能会加重孩子原有的病情。此外,孩子如果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癫痫病(俗称“羊癫风”),或者发生过惊厥等,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打针。     3.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4.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5.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容易发生晕针,所以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  二、儿童为何要进行预防接种  孩子出生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虽然有母亲通过胎盘、脐带传给的抵抗力,但由于出生后断了供应,天天消耗,这样先天性的抵抗力下降,到孩子6个月后就几乎没有了。而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侵犯的机会增多,很容易患病。有育儿经验的妇女都知道,孩子满半岁后容易发热、感冒、拉肚子等就是这个道现。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特别是防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发生,如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接种就是把能使人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的疫苗接种于人体。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就会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的免疫力,这样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三、接触传染病人后再打预防针 ------还能不能起作用 ?  在幼儿园、学校里发生了传染病,以前打过这种传染病预防针的人问题不大,可是有些没有打过预防针的人而又偏偏接触了传染病人,怎么办呢?此时再打预防针还能起到预防作用吗?对这个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作具体分析,有的打了能起预防作用,有的打了不但不能预防,反而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一方面,人体从接种疫苗时起,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抵抗力,逐渐发挥预防作用,但不同的疫苗接种后对人产生作用的时间有快有慢。另一方面,任何传染病从接触病人到发病总要间隔一段时间,这叫作传染病的“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的2~3天,有的1~2周或更长。因此,凡疫苗起作用快,而潜伏期又稍长一点的传染病,接触病人后尽快接种疫苗还能起到预防作用,这种接种叫“应急接种”。如在接触麻疹、白喉、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病人后进行应急接种,就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没有传染上的可不再受染,已传染上的可减轻病情。但如果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潜伏期中用乙脑疫苗作应急接种,倒有可能诱发乙脑。此外卡介苗、百日咳菌苗也不能作应急接种。  四、哪些儿童不宜或应暂缓进行预防接种  有下列情况的儿童不宜或暂缓预防接种。  1.发热的儿童。发热是孩子患病的表现,此时再打预防针会使原有疾病加重,或使打针后的反应加重,应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接种疫苗。  2.已传染上了某些传染病还未发作,或刚患过传染病还未完全恢复的孩子,应暂缓接种疫苗。此时打预防针可能促使潜伏的疾病发病,或是影响孩子对刚患过的传染病产生抵抗力。  3.曾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或经常长风疙瘩(寻麻疹)、哮喘等过敏体质者,打预防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也不宜接种疫苗。  4.有些孩子严重营养不良或有免疫缺陷,表现为身体特别虚弱,易患病,还有些孩子患严重的佝偻病,也不宜接种  5.有慢性疾病,如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的孩子,预防注射可能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不宜接种。  6.大脑发育不全,或有惊厥史,或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接种乙型脑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因此接种疫苗时应仔细看说明书,注意哪些预防针不能打。  7.拉肚子的儿童应等病好后再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腹泻会影响疫苗在肠道的停留,使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抵抗力。在近一个半月内打过丙种球蛋白针的孩子要推迟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和小儿麻痹糖丸疫苗,以免干扰抵抗力的产生。  五、预防接种后会出现哪些反应  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都是安全的。然而,由于预防接种的目的是要让人体产生抵抗力,在刺激抵抗力产生的过程中,身体常会出现一些反应。一般说来,这些反应很轻微,时间很短暂,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某些人在打预防针的第2~3天,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疼痛。红肿一般有5分硬币大小,少数人红肿范围比墨水瓶盖还大一点,个别人甚至有鸡蛋大,腋下淋巴结可肿大。这些反应在2~3天内消退,很少持续4天以上。但卡介苗接种却例外,一般卡介苗接种后2~3周,接种部位出现花生米大小的红肿硬结,随后中心部位逐渐软化,形成小脓疱.破溃后结痂,这个疤叫“卡疤”,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一种表现,整个过程要持续2~3个月。     全身反应:部分人在打预防针后发热,一般在38℃左右,少数热度高一点,但很少超过39℃后。在发热时,有些孩于不想吃奶,哭闹,或是打不起精神,要睡觉等,一般1~2天就好了。

  • ·中国近代屈辱史感悟(2015-12-19)
  • ·银杏树说说(2015-12-22)
  • ·关于变坏的说说(2016-01-04)
  • ·关于毛爷爷的说说(2016-02-08)
  • ·甲午战争感言(2016-05-03)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留言致自己

    最新成考报名

  • 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 主题教育党史新中国史知识题库
  • 2021年单位开展控烟宣传工作总结
  • 完整版思政课教案
  • 预备党员培训
  • 党员工作职责及责任区划分方案模板
  • 赞美护士的七律诗
  • 思想汇报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