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14    阅读: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一)
书后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 力》

《7.1力》

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1)用力拉皮筋皮筋变长;大风将树吹弯了;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2)用头顶足球,会使足球变向 ;足球守门员将飞来的足球接住;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用力蹬自行车,自行车会加速前进

(3)推一个半开的门,你用力小了门是不动的,大了就动了,你推得方向不同门可能会打开或关闭,作用点是如果你在里门轴远的地方推,很容易推动,距离门轴近的地方很难推动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如图,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

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

么? 不能。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人用力推另一艘船时,另一只船也会给他一个反作用力,故两船都会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

《7.2弹力》

1.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如图)”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说说你的理由。

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因为撤去对橡皮泥施加的力后,橡皮泥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而当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跳板能够恢复原状,所以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2.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刚拉开时没有感到太费力,

可是两手

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试分析一个旧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的原因。

弹簧会因使用时间长了而失去原有的弹性,弹簧的劲度系数k就变了,即F发生了变化,无法与原来的刻度相L

搭配,测出来的力自然不再准确。

4.请读出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圆筒测力计每个小格表示0.1N。

0.3N 1.15N

5.如图,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观察吸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请你从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的角度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因为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当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发生形变,容积减小或增大,玻璃瓶中的水已灌满且体积一定,所以会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或下降。

《7.3重力》

1.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N,它的质量是多少kg? m=G30N3.06kg g9.8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N?

G月= G地=mg=×90kg×

9.8N/kg=147N 16161616

3.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N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FGmg1.5104kg9.8N1.47105N

4.若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怎样操作?请作图说明。

答:还需要重锤线;

操作方法:将直角三角尺的一直角边平放在地面

(或桌面)上,看重垂线和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是否平行。若平行,则表明该面是水平的;否则,不水平。(如图)

5.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

1.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送。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他们说的都不对。

因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2.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这棋子飞出

而上面的棋子又落回原位置。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

吗?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用力击打其中一个棋子时,

其他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它们又落回原位置。

3.分析下列现象是怎样利用惯性的。

(1)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当拍打窗帘时,窗帘上的浮灰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窗帘运动时,离开了窗帘。

(2)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因为助跑后掷出标枪时,标枪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员助跑时的速度,这样可使标枪运动的更远。

4.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挑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能落在原来的起跳点。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他跳起时,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与列车同样的运动状态,跳起的同时继续以与列车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能落在原来起跳点。

《8.2二力平衡》

1.在图中,F和F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些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二)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书后习题答案

五上复习

1、《师恩难忘》

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陶校长的演讲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3、古诗三首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3、解释: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树阴。意欲: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案: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 “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6、变色龙

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端详变色龙部分主要抓住变色龙(外形怪)、(捕食快)、(变色多)的特点来写的。

总是……无论什么样的天气,他总是第一个到校。

不要……而要……我们不要过分地依赖父母,而要学会独立。

《推敲》

(1)“访问”与“拜访”。“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嫦娥奔月》

3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支支吾吾 浩浩荡荡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碧蓝碧蓝: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瓦蓝瓦蓝

4、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因为她心地善良,为了老百姓不受苦,自己吃下仙药,升天成仙,忍痛离开了后羿。

《伊索寓言》

1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

(1)此时的牧童,只是想捉弄村民,拿他们寻开心,并不是狼真的来了,所以,大叫时一点也不紧张,只是装作害怕而已。

(2)“大叫”说明牧童真的害怕、着急了。此时他非常希望村民赶快来把狼打死。

2为什么《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

乌鸦在狐狸的花言巧语面前最终失去了警惕,因而上当受骗了;蝉却不是这样,它对狐狸的“赞叹”始终保持警惕,“察觉其中有诈”并且非常机智地用扔下树叶的办法来试探狐狸。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所以没有上当。

13、在大海中永生

我认为用“伴”更好。“拌”意为搅和,搅拌;“伴”指相随,陪伴。“鲜花拌着骨灰”指鲜花和骨灰在一起,意思不错,但缺乏感情,而用“伴”字,指鲜花陪伴着骨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小平同志的崇敬与无限哀思。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是奉献,拿是索取。给别人欢乐,自己也能得到愉快。

艾滋病小斗士

1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因为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2挺不能换成坚持,因为“挺”更能表现恩科西顽强的意志力。

“痛切”不能换成“悲痛”,因为“痛切”一词表达南非总的悲痛和关切的心情,而“悲痛”一词则不能表达出关切的意思。

16、黄山奇松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二、造句: 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8处运用了数字,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1、 发配:遣送,押解,押送。

2、 非比他人:不比其他人,与其他人不同。

3、 八十万禁军教头:禁军:侍卫皇帝的亲兵。负责教练京城皇帝亲武艺的军官。

4、 流配:流放,发配。

5、 依草附木:比喻依靠有势力的人。

24、少年王冕

1、不是王冕不想在学堂里读书,而是王冕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故意这么说,好安慰母亲,说明王冕十分孝顺、懂事。

2、课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王冕是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人。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三)
皮连生书后习题答案1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米德 。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 知识传授者 ,B、 团体领导者 ,C、 模范公民 ,D、 纪律维护者 ,E、 家长代理人 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 教师期望 效应。由心理学家 罗森塔尔 于本纪60年代 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 热情与同情心 ,B、 激励与想像 .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 问卷调查 ,B、 相关研究 ,C、 实验研究 。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 课前 ,B、 课中 ,C、 课后

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 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 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 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 经验+反思 =成长 。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 胜任水平,D、 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 班杜拉 的 自我效能 概念。 11 低成就感 非人性化 情绪衰竭 情绪衰竭

12 情境认知理论

二、选择题

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

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 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 角色。

A.

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

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

A.、测量方法不可靠;B、.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

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

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多学习,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

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

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的态度;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问题解决过程。

10、情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A、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B、学习者细心观察专家的示范过程;C、在专家指导下主动实践的过程;D、学习者观察和模仿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实践的过程。

11、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则缺乏这样的程序。按照加涅的分类,这意味着专家教师具有:A、高度组织化和精制化的陈述性知识;B、自动化的基本技能;C、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D、诊断专长。

第二章

一、填空

1、个体发展包括A、 生理发展 B、 人格发展 ,C、 社会性发展 ,D、 认识的发展 等四个方面。

2、据加涅素质观,学生素质包括不受教育影响的 先天的 素质, 素质和 不易受教育影响的 自然发展中形成的 素质。

3、学生习得的素质包括如下5个成分:

A、 智慧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态度 ,E、 动作技能 。

4、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主要指A 能力 B 人格特质 。

5、少年期是个体从 童年期 向 青年期 过渡的时期,具有 半幼稚半成熟 的特点。

6、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和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等四个阶段。

7、一般的 、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具体行为

8、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常包括 儿童社会化 、 青年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和 再社会化 。

9、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10、自尊、自卑

二、选择题

1、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学生素质是:A、爱玩电子游戏机;B、做数学题时常

D、写文章错别字很多。

2、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A、幼儿期;B

D、青年初期。

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A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个体主动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和选择榜样,属于:A会化;C、继续社会化;D

、再社会化。

5作用;B、严格要求;C、潜移默化;D、学生的主动学习。

6、b

7、b

8、b

第三章

一、填空

1.人格又称个性,人格差异主要包括---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等方面的差异。

2.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的----比奈---和---西蒙--------编制的,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多次修订,现称-----斯坦福—比奈-量表。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共有12个分测验。其中有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言语--方面的能力,另外的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操作--方面的能力。

4.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中学生的IQ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5—0。6------。

5.-------先天---和------后天学习---是影响人格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

6、根源特质、表面特质

7、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二、选择题

1.场依存且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物理学

C.数学

2.指出下述各点中错误的说法是----------------。

A.IQ分数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

分数可以预测个人的性格特征

C.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对智力测验分数没有影响

D.一个人的IQ保持相对稳定

3.反映儿童的智力水平且能被测量的个人特征是-------------。

B、动作的灵活性

C.社交能力 D。学习成绩

4.对学生的学习速度产生最稳定影响的因素是----------------。

B。性格特征

C.学习态度 D。认知方式

5.程序教材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原因是----------------。

B。系统组织

C.用教学机器呈现 D。给学生个别阅读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四)
模拟电子书后习题答案第6章

【6-1】在图6.11.1所示的电路中,A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的图(e)电路,已知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大于UZ,且电路处于线性放大状态,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

R

2R

uI_

A

uO_

(a) (b)

(e)

解:

【6-21. 写出电路的名称。

2. 若输入信号波形如图(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标明有关的电压和所对应的时间数值。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两个正、反串接稳压管的稳压值为±5V。 3. 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

ui(V)

10

-10

t(s)

图6.11.2 题6-2电路图

解:

1. 带限幅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2. 当| uI |≤1V时,电路增益Auf=-5;当| uI |≥1V时,| uO|被限制在5V。波形如图4-3。

uI/V

10

-10uO/V

5

t/s

t/s

-5

图4-3

【6-3】在图6.11.3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R1=Rw=10kΩ、R2

=20kΩ、UI=1V,设A为理想运放,其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2V,求:

1. 当电位器Rw的滑动端上移到顶部极限位置时,Uo=? 2. 当电位器Rw的滑动端处在中间位置时,Uo=? 3. 电路的输入电阻Ri=?【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图6.11.3 题6-3电路图

解:

1. UoUo1

R2

UI2V R1

2. Uo2Uo14V

3. ri=R1=10k。 【6-4】图6.11.4中的D为一个PN结测温敏感元件,它在20℃时的正向压降为0.560V,其温度系数为–2mV/℃,设运放是理想的,其他元件参数如图所示,试回答:

1. I流向何处?它为什么要用恒流源?

2.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多少?

3.当Rw的滑动端处于中间位置时,Uo(20℃)=?Uo(30℃)=? 4.Uo的数值是如何代表温度的(Uo与温度有何关系)? 5.温度每变化一度,Uo变化多少伏?

图6.11.4 题6-4电路图

解:

1. I全部流入二极管VD。因uD=f(iD,T),为使测温时uD=f(T),应使iD为常数, 此处的二极管电流I要采用恒流源提供。 2. Au1=5;

3. uO1(20℃)=2.8V,uO1(30℃)=2.7V;Up= -3V;

于是,uO(20℃)=0.2V,uO1(30℃)=0.3V

4. uO=0.20V代表20℃,uO=0.30代表30℃,以此类推。总之,在数值上,T(℃)与100uO(V)相当。

5. 温度每变化1℃,uO变化10mV。

【6-5】在图6.11.5所示电路中,运放为理想的,电阻R133k,R250k,

R3300k,R4Rf100k,电容C=100F。设t0时,ui11V,ui22V,

uC(0)0V,求当t10s时的输出电压值。

C

图6.11.5 题6-5电路图

解:

UO1(1

RF

)UI1 = 3 V R2

IR3

UO1UI25V

16.7μA R3300k

IR3

t C

此电流为电容C充电

UOUI2UCUI2

当 t = 10 s 时, UO= -3.67 V

【6-6】用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6.11.6所示,已知R150k,R280k,

R360k,R440k,R5100k,试求Au

的值。

图6.11.6 题6-6电路图

解:

UAR

21.6 UIR1UOR

52.5 UAR4UO

4 UI

【6-7】设图6.11.7中的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的,输入电压的波形如图6.11.7(b)所示,

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为零,试画出uo的波形。

uI1/V

(a) 图6.11.7 题6-7电路图

解:

UO13UI1

UO20.1UI2dt (t的单位为 s )

UO=3UI1+0.1

UI2dt。

uI1/V

O

t/s

uI23

O

t/s

-3uO0.3

O

t/s

-0.3

【6-8】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下列运算关系

uo2ui13ui25ui3dt

O

t/s

uI2/V

3

O

t/s

-3

(b)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五)
VB书后习题解答新教材

程序设计基础

徐 秀 芳

盐城工学院

第一章 Visual Basic导论

1. VB是用于开发________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工具。 (B)

A. DOS B. Windows C. DOS和Windows D. UNIX

2. VB6.0是________位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A)

A. 32 B. 16 C. 32或16 D. 64

3. 一个对象可执行的动作与可被一个对象所识别的动作分别称为________(B)

A.事件、方法 B.方法、事件 C.属性、方法 D.过程、事件

4. 有一个红色、充满氢气的气球,如果人不小心松开手抓的引线,就会飞走;如果用针刺它,则会爆破。请问,对于气球对象,哪些是属性、哪些是事件、哪些是方法?

答:属性是红色、氢气;事件是松开、针刺;方法是飞走、爆破。

5. 简述事件驱动过程程序的设计原理?

答:使用VB不仅可以非常便捷地设计出Windows应用程序的窗口界面,设置界面中各种对象的属性,而且可以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段,为对象规定在被某个―事件‖激活时应发生的各种动作以及所要进行的信息处理的具体内容,这样的代码段称为―过程‖。为各个对象编写的过程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6. VB的集成开发环境都有哪些元素些组成?

答:VB的集成开发环境由标题条、菜单条、弹出式菜单(上下文菜单)、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初始窗体、工程资源管理器子窗口、属性子窗口、窗体布局子窗口、代码编辑器窗口、立即、本地和监视窗口等。

7. 简述用VB开发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答:VB开发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是:

①创建程序的用户界面;

②设置界面上各个对象的属性;

③编写对象响应事件的程序代码;

④保存工程;

⑤测试和调试应用程序,检查并排除程序中的错误;

⑥创建可执行程序。

第2章 程序设计与算法(问题求解)

1. 设X与Y是同一类型的变量,试设计一个算法,把X与Y中的数据相互交换。

答:S1:输入X与Y

S2:X => A

S3:Y => X

S4:A => Y

S5:输出X与Y

界面如下:

程序代码如下: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Dim a As Integer

X = Val(Text1.Text)

Y = Val(Text2)

a = X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X = Y

Y = a

Text3.Text = CStr(X)

Text4 = CStr(Y)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Text = ""

Text2.Text = ""

Text3 = ""

Text4 = ""

Text1.SetFocus

End Sub

2. 设A、B、C是同一类型的变量,并分别被赋予不同大小的数据,设计一个算法,使得执行的结果为A>B>C 答:S1:输入A、B、C

S2:如果A<B,则A与B交换

S3:如果A<C,则A与C交换

S4:如果B<C,则B与C交换

S5:输出A、B、C

界面如下:

【天之未丧斯文也书后习题】

程序代码如下: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Dim C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A = Val(Text1.Text)

B = Val(Text2)

C = Val(Text3.Text)

If A < B Then

x = A: A = B: B = x

End If

If A < C Then x = A: A = C: C = x If B < C Then

x = B

B = C

C = x

End If

Text4.Text = CStr(A)

Text5 = CStr(B)

Text6.Text = CStr(C)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Text = ""

Text2.Text = ""

Text3.Text = ""

Text4 = ""

Text5 = ""

Text6 = ""

Text1.SetFocus

End Sub

3. 设计一个可以判断某数是否是素数的算法。

答:S1:输入一个正整数N

S2:I=2

S3:如果N能被I整数,则转S7 S4:I=I+1

S5:如果I小于等于N-1则转S3

S6:输出N是素数,程序结束

S7:输出N不是素数,程序结束。

界面如下:

程序代码如下: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Dim Flg As Boolean

N = InputBox("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Flg = True

For i = 2 To Sqr(N)

If N Mod i = 0 Then

Flg = False

Exit For

End If

Next i

If Flg Then

Print N & "是素数"

Else

Print N & "不是素数"

End If

End Sub

或用以下程序代码: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N = InputBox("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For i = 2 To N - 1

If N Mod i = 0 Then Exit For Next i

  • ·书愤的赏析译文(2016-03-26)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白事邀请函范文十一篇
  • 白事邀请函四篇
  • 关于收受礼金违纪检讨书收受礼金礼品...
  • 部队万能检讨书5000字【七篇】
  • 白事邀请函范文(通用6篇)
  • 白事邀请函5篇
  • 白事邀请函【四篇】
  • 白事邀请函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