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4    阅读:

十八大新党章修改详细解读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第一篇

党章修改内容介绍

1922年我党召开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以后每一次党代会都有修改党章的内容(16次),每次都关乎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修改党章,是1982年重新制定中共党章以来的第六次修改。党章的修改可以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重大战略思想纳入“党内根本大法”,也有利于执政团队与执政思想的平稳有序衔接。本次党章的主要修改主要在总纲部分,修改主要有八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将“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

总纲第二自然段把“科学发展观”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纲第七自然段中增加了对“科学发展观”产生过程与实际意义的阐述,增加内容如下: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这段话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这个新的发展要求就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是十八大党章修改最大亮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为便于理解,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以下几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章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增内容。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去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90周年七一讲话的时候首次提出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开始更加注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始终对制度有争论,究竟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选择欧美成熟的政治制度。这其实涉及群众对制度的选择,党内的干部思想对制度的选择,涉及到全党的信仰问题和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遇到四大危险,并不是

空穴来风。现在这种制度已经越来越明确清晰,我们对这套制度也越来越有自信,写进党章,既解决了“举什么旗”的问题,也是我党理论成熟的标志。

十八大报告中有过一段论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最终理想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前进的保障,三者有明确的定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写入党章对于全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新增“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自然段中把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在第十八自然段单独地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现在又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其实就是强调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思路。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全面协调发展。十八大报告中讲了很多关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等内容,都是老百姓特别关心的。“我们不仅要有GDP的发展,还要有青山绿水,有生态环境,还要保护好资源。”所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加进去生态文明,代表着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更加注重人的幸福感。

四、强调“改革开放”重要意义

总纲第十三自然段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视拥护,也唯有改革开放,才能让我党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判断和处理问题。改革开放是保证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党章中突出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是因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五、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

新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体现在它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实践新认识,对总纲中相关部分进行了充实和调整,除了添加了之前单独探讨的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4个自然段充实了内容。

总纲第14段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全党更加全面地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15段调整和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

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16段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17段充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六、充实完善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内容【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总纲第23段增写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新形势下,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党的建设第一条基本要求中,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第四部分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实的这些新内容,集中体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

2016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党章修改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第二篇

2016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党章修改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八十多年间,历经十三次修改,共产生过十四部党章,而每一部党章的产生,每一次条文的改动,都曾经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因为,对党内,它是团结和统一的法权基础;对党外,它是人们判断共产党理念和实践活动的主要根据。这十四部渗透着历史烟云的党章文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到成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一、中共一大并没有制定党章

解说: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是专门收藏革命历史文物的国家级博物馆。在这里,可以见到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各种早期党章文本。这些从外观和版式都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叶笃初(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章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根本大法。共产党内部的根本大法。【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记者: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张晓燕(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党内的规定、决定、规章制度,从效力来讲它是有一定的层次的。比如说中央有关职能部门的一些规定,从内容到精神都不能跟党章的规定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抵触,否则的话其它的行为规范是无效的。可以做类似的比喻,在党规体系里相当于国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这样一个地位和作用。

解说:中国共产党党章是党的纲领和组织章程的总称,它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全党的名义加以确认。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党的正式创立。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次会议,只通过了一个500多字、内容简略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并没有制定党的章程。

记者:既然党章对共产党来说是这么重要,那为什么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时候没有制定一部党章?

石仲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开这个代表大会的时候也还是不像我们现在准备

得很充分,条件也比较优越,那是在秘密状态下。

叶笃初:当时我们的党还是一个幼年的党,思想的准备、组织的准备,包括这些法规准备都还欠缺。

解说: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政治纲领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区分。这个纲领为党章的正式创立打下了基础。

记者(现场解说)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和最高纲领。但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党章,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是在一年以后召开的二大上制定出来的。这里是上海市成都北路七弄30号,历史上的地址是福德里625号,是上海的党代表李达同志的寓所,因为他是一排石库门房子中的一家,具有隐秘性,很难被人发觉,所以中共中央决定在这里召开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尤启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当时二大就在他家的底层召开的。这里就是当时二大的会场的原貌,那么现在的摆设我们是根据当时李达同志和他的夫人王会悟的回忆经过我们历史考证以后把它恢复起来的。

记者:从一大到二大这一年间,中国共产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石仲泉:当时因为我们党刚刚成立,对中国的国情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直接讲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是经过这一年以后,随着我们参加一些国内的一些政治活动,深入工人群众,了解我们中国的国情,然后认识到了在中国要直接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实际的。因此对党的纲领就做重大修改,把它分为我们党当前的奋斗目标和我们党将来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按照我们现在说法——当时没有这个说法——叫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就是推翻封建制度,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最高纲领就是在实现了最低纲领之后再来为将来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

记者:这就是二大的党章和一大党纲的一个最大的区别?

石仲泉:我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起来了,中国革命不能一步到位,不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马上就搞无产阶级专政,马上就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的升华。

记者(现场解说)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从此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而随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不断成熟,党章的内容也会得到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它将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解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自身经验的积累对党章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但是从三大到六大,党章的内容只做过局部调整,没有大的改动。

张晓燕:党章的修改是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准备得越充分,实践经验总结得越完善、越丰富,那么,这个党章的修改反映到党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体例上就更加完备。

叶笃初:简单地说,就是先有事实后有概念,先有经验后来定规。

二、七大党章: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

张晓燕:七大党章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那么它恰恰是经过了长期的思想理论方面的积累,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霍静廉(延安革命纪念馆副馆长):这个地方就是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是延安时期中央机关的所在地,现在这个建筑物就是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在这里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开了50天,代表是七百多人,五十多天的时间开了全会是22次。

记者:从六大到七大经历了十七年,十七年过去了,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朱总司令在会场上说:这一次七大是在我们自己修的房子里边召开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六大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这个条件,我们党当时因为大革命失败以后一片白色恐怖,国内要想召开这种(代表大会)根本没有条件,基本的安全都没有保障,所以最后共产国际提出来是不是把代表大会就挪到莫斯科去开,这个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以说党的抗战的初期的时候,我们共产党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完了以后只有4万多人,那么到了抗战结束就是召开七大前夕的时候,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就是91万人了,共产党员那就更不要说了,参加六大的时候只有13万人,到了召开七大的时候一共是1211186个人,你想,这个发展壮大是非常明显的。

解说:七大召开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24年艰苦卓越的历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党,是一个全国人民所集中仰望的党,是一个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炼,并且已经熟练掌握了领导革命战争艺术的党,是一个带领敌后9500万人民建立了强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党,是一个在整风之后,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团结和一致的党,是一个拥有了自己的伟大领袖的党。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它已经成为当时政治生活中绝定性的因素。在这样条件下产生的七大党章将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党章。

记者:七大党章较之以往的历部党章它的突破是什么?

2016学习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心得
党章的每一次修订 第三篇

公文

学习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心得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认真做好教育工作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于2016年11月14日正式通过,为了全面掌握党章的基本内容,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牢固树立党章意识,12月4日,经济系党支部组织召开了以“解读新党章”为主题的学习活动。经济系、思政部全体教工、学生党员、团学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协会主席、各班团支书参加学习,高幸乐、李定、李生敏同志负责组织。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它集中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党章是至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22年的中共二大到2016年的中共十八大,在长达90年的历史进程中,党章共修改过16次,几乎每一次修改都赋予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党的任务需要的新鲜内容,几乎每一次修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发展。如果我们把党的发展成熟列成一副表格来加以概述的话,那么不同时期的党章就是这一发展成熟的重要参数。尤其是这次修改党章,更反映出党建工作的时代性特征,更反映出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说其时代性特征,新党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这一总体布局之中。新党章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根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新党章突出强调坚持改革开放,郑重地提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党章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此外,新党章还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说其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最为突出的,也是党章的最大亮点就是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既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曾为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艰辛探索。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就反复告诫全党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要科学地办一切事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英明思想始终没有上升到指导性的高度,更没有明确地写入党章。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再次把按科学规律办事提到议事日程,并针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出现的某些失误,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科学发展规划。但由于个别地区、个别领导干部急于求成,忽视客观发展规律,致使有些地方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一切均成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进入21世纪以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明确写入党章,其创新意义就在于它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定位的内容。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1835年的夏天,年轻的马克思如是说。党员纷纷表示,党章是各级党组织坚持从严治党的依据、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标准,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公文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白事邀请函范文十一篇
  • 白事邀请函四篇
  • 关于收受礼金违纪检讨书收受礼金礼品...
  • 部队万能检讨书5000字【七篇】
  • 白事邀请函范文(通用6篇)
  • 白事邀请函5篇
  • 白事邀请函【四篇】
  • 白事邀请函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