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作为老师,我们专业吗?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4    阅读:

  作者简介:刘静波,深圳市平冈中学校长、深圳市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作为老师,我们专业吗?供大家参考选择。

  作为老师,我们专业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医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为医生能对自己的职业做专业解释:在治疗什么病;为什么要治疗这种病;治疗这种病有哪些方法,如何选择最适宜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有什么效果;用这种方法治疗有什么风险,或者说有什么不良后果?医生也基本能通过技术解决问题,并拥有自己行业的专门话语。

  医生专业性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门槛比较高,不是只通过两三门课程、普通话好就可以轻易拿到医师资格证,而是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并且开始工作时,还只是个小跟班,不能独立操作。

  相比而言教师资格证就比较简单了,不管你以前的背景如何,只要你有大专学历,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普通话过关,试讲通过,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而在30年前,连教师资格证都不需要,只要当地有需要,或者你有关系,小学文凭都可以当教师,并且不经培训随时可以当教师。

  因此,由于入口不严,教师专业性就被人质疑。

  有人说,教了几年书,专业性就强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从这一几个维度来看。

  维度一:专业解释

  对比医生的专业,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回答这五个问题:

  在教什么?(教学内容)

  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教学目的)

  有哪些教和学方法?如何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教学方法)

  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教学评价)

  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什么风险?有什么不良后果?(风险评估)

  以高中地理“四季更替”为例,看我们能回答这些问题吗?

  第一个问题:教什么?

  “四季更替”这章中,不能简单地说在教四季更替的知识。因为知识有不同类型,四季更替的知识类型是理论,这个理论又由 “地球的光热主要来自于太阳、太阳比地球太得多、地球是个球形、地球在绕太阳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方向不变”等事实性知识和“太阳光线是平行照射到地面的、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地面热量的主要因素、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导致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等原理相互关联,形成了四季更替的知识体系。要知道在教什么,就要涉及知识分类,不懂知识分类何谈专业。但多少教师懂得知识分类呢?正如医生不知自己在治什么病,能专业吗?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教?

  为什么要教“四季更替”?从知识系统性来看,是为学习气候奠定基础;从能力系统来看,是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的能力等。教学目的要从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行为体系和人格养成等方面来思考。

  第三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教?

  不同的知识类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方法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有适合。我认为,现在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才是好的、先进的,而讲授、训练等方法是落后的、被淘汰的”,这种看法是被某些所谓的新课改专家所误导。

  “四季更替”是理论,理论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作为教师,你要掌握多样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学生状况和考试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比如事实性知识学习的办法是理解和记忆,技能的学习的核心方法就是练习。

  第四,要达到什么效果?

  学习后,要达到什么的效果,这是教学评价的重要问题。不同的知识类型学习要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四季更替”这节课的效果是学生要能解释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解释),要能预测各地的四季变化(预测),改变地球四季更替的方法(改变)。因此,学理论并不是记住,而是用它来解决问题,比如用来解释原因、预测后果、改变情景等。

  第五,教与学过程中有什么风险?

  这是我们教师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在医院,做一个小手术,就有很多风险提示,而当教师没有一点风险意识这是不对的。

  比如在网络上有一张图可能大家都看过。在《孔融让梨》这节课时,作业中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作答:“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不让梨”,结果教师打了一把叉,想想这把“叉”对这学生造成什么的后果?这名小学生觉得讲真话后果很严重,以后可能学会讲假话,慢慢变成一个虚伪的人,这就是风险。我们要防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或误导。

  维度二:专业技术

  医生只会解释是没用的,因为医生还要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解决问题就需要各种技术。一个医生水平高,我们会说,他技术过硬、技术娴熟等。医生在一起也是经常谈论的是技术问题,医生的论文也多是讨论很具体的技术细节问题。

  但教师就不太一样,很少讨论教学的技术问题,多讨论的是教学的艺术。

  什么叫艺术?我的看法是,艺术有三个特点,第一就是搞不懂;第二,不容易复制,如果能复制、批量生产的就是技术活、体力活了;第三,不容易传播,因为艺术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所以不容易带出徒弟,或者说不容易带出很多徒弟。

  因此,艺术是不太靠谱的事情。如果一个外科医生天天谈论他的手术艺术、手术创新,你就有点怕他,因为谁也不想成为他的实验品,同行也会认为这种医生不专业。而教师天天谈备课的艺术、上课的艺术、导入的艺术等,我认为这也是不靠谱、不专业、不成熟的表现。

  为什么教师喜欢谈艺术,一是因为不懂技术,只有谈艺术;二是可能受了“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句话的影响。

  那教育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实际上不要这样二分法,教育实际是“科学——技术——艺术”三位一体。科学要变成技术,才能变成有用。当技术变得炉火纯青时,就变成艺术了。

  所以一个成熟专业的教师,主要话题应该是理论、方法、工具、标准、模型、策略、流程等这些科学和技术类语言,而不是谈空泛的艺术。

  还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这句话并没有说清理论与实践如何相结合?其实理论与实践要通过技术来联结:理论转化为技术,才能被实践所用;实践背后要有技术支持,实践才高效,技术背后要有理论,技术才能走得更远。

  维度三 专业语言

  虽然有很多医生实际上也不专业,但医生形成专业语言壁垒,容易让人觉得医生很专业。我们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尽可能通俗易懂,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情。但在家长面前,我们还是应该显示专业水准,用专业的语言谈学习的事情。比如,“学生喜欢不喜欢学习”是日常用语,不是专业术语;如果用“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动机转化技术”等来家长沟通,就是专业术语,如果家长听不懂,就给他们做点解释,这样就显得很专业。专业语言的使用,体现了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准。

  专业解释、专业技术、专业语言这三方面就体现我们的专业水准。通过专业我们就可以变得卓越,成为一名卓越教师。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卓越教师

  什么是卓越教师?简单来说,卓越教师就是把“差生”教得很好的教师。

  中国有一个标志性的卓越教师,他就是孙维刚老师,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北师大毕业的数学老师孙维刚1997年创造了一个高考奇迹,他的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2名考上清华、北大。如果这个成绩放在现在,放在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的实验班,算不上什么。但这不是在人大附中,这是在北京22中,北京东城区很普通的一个中学,连区重点都算不上。

  孙老师的学生不仅会考高分,而且是全面发展,在体育、艺术等方面也很厉害,他创造了教育界的神话。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专门介绍他是如何打造这个神奇的班级的。

  我拜读了孙老师的书,研究他为什么这么牛。我发现他在四个方面都很厉害:很了解学生;数学很厉害,孙老师是奥数教练,不仅数学好,并且对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研究;有很好方法、策略;非常敬业,他得了膀胱癌的情况下,还全心投入教育事业。

  根据孙老师这四个方面的成功因素,我归纳出卓越教师的成功公式:

  学生理解×学科理解×技术×高度敬业=卓越教师

  要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这四个方面都一般,那只是一般教师;只是某一方面比较好,那最多也只是个优秀教师;如果这四个方面有明显的缺陷,那可能就是个差教师。因此,这四大支柱,实际上就是教师发展的方向,是教师培训的着力点。

  学生理解

  医王要治病,首先要了解工作对象——人,因此要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通过这些学科学习了解人。作为教师,我们也要解工作对象——学生。

  要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如何发展的,就要学习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等。比如要知道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布鲁纳的表征理论,才会深刻理解“因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还要知道一些生理学、脑科学的知识,用内分肽、多巴胺、血清素等知识来解释学生为什么喜欢在快乐状态和有奖励的状态下学习。

  微观上,要具体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业状况、智能结构、优势才干、性格特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要真正理解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需要深入学生生活,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还需要专业的分析能力。

  学科理解

  首先,明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的关系是:课程内容是核心,教材内容是课程内容的凭借,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

  许多教师对学科理解肤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材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三个概念没有很多的区分,基本上停留教教材内容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教材”。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举一个例子就能充分说明这个情况:

  台湾赵镜中老师与大陆一位老师同课异构《太阳》一课。前者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后者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赵老师是用《太阳》这篇课文来教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目标指向阅读的方法、策略,很明显,这是课程内容;大陆老师用《太阳》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很明显,这是教材内容,而不是语文课程内容。所以,赵老师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教课文,是在教教材;而不是教语文,不是在用教材教。

  而深刻理解学科,就要站在课程论的角度来分析学科,认真解读课程目标,认真研究课程内容。

  以语文为例,要实现学科理解,就要能回答如下问题:

  为什么要教语文?这是要明白课程目标问题。

  这些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要搞明白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一盘散沙。

  如何建立目标体系?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目标驱动,因此不同的年段实现什么的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很重要。

  基于目标的体系的课程内容是什么?这是对课程内容的安排。

  基于课程内容的要求,如何利用好现有教材和其他教学材料?这就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技术

  许多教师对技术有误解,以为会用计算机、会做PPT才是技术,这是很狭隘的看法。广义来说,教师应该掌握的技术有教的技术、学的技术、课堂管理的技术、学生管理的技术、测评的技术、信息技术等。

  “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就体现了教师看不起技术,以为技术是匠人干的事情,这是教师对技术另一个误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教师的专业性还不如一些匠人。比如,三四十前,你只要读个初中、高中,只要有需要,未经训练马上可以当教师。可是,你能未经训练去当木匠吗?所以,当下教师最缺的就是技术意识和技术,没有掌握系列的教与学的技术,是当不好老师的。

  教与学的技术的理论来源主要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脑科学等,所以,要掌握好教与学的技术,就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教与学技术另一个来源就是实践,要关于归纳、总结、提升经验,把个性化的经验转化为更为普适性的技术。

  高度敬业

  对学科有深刻的理解,有娴熟的教与学技术,这只能说你是一个专业的教师。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你还必须高度敬业,喜欢教育,热爱学生,把工作当成事业。卓越的教师不仅用脑来教学,更是用心来教学。

  根据美国盖洛普公司的分类,可把教师分成四类:高度敬业、比较敬业、一般从业、消极懈怠。

  高度敬业:忠实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工作充满激情,积极参与,乐于奉献,时刻准备把自己的私人时间、知识投入到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中。

  比较敬业:对工作比较有热情,喜欢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私人时间、知识投入到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中,但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选择离开教师岗位。

  一般从业:把教师当职业,对工作软环境不太满意,缺乏工作热情,按部就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偶尔还有消极懈怠情绪,随时可能离开教师岗位。

  消极懈怠:对学校的工作软环境极度不满,或长期被漠视,工作消极懈怠,随时可能把自己的不满情绪传递给第三方。

  根据美国盖洛普公司调查结果,高度敬业的全球平均水平约10%,比较敬业约为20%,一般从业约为54%,消极懈怠约为16%。我自己的估计,平均水平而言,中国高度敬业的教师也不超过10%。

  因此,提高教师的敬业水平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发展的有关键因素。

  教师的敬业水平除了受教师个体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制于社会环境和学校管理水平这两大因素。对学校来说,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能做的就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工作环境满意度,从而提高教师的敬业度。学校管理层主要做好以下八件工作就可以提高学校工作环境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敬业度:

  1.界定正确的工作结果。

  2.提供必要的环境、工具、信息等。

  3.关心很重要。

  4.及时肯定每个人的优点。

  5.倾听员工的呼声。

  6.帮助每个人找到意义。

  7.及时的反馈指导。

  8.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实际上,这八点对后三种教师有效,对高度敬业的卓越教师来说是无效的,因为卓越教师是个自燃体,不管外界环境多么恶化,都阻挡不了对教育教学的热爱。

  • ·争做四有好老师征文(2015-11-15)
  • ·新学期家长对小学生学生学习建议(2016-03-12)
  • ·如何感恩老师与家长(2016-03-15)
  • ·描述音乐老师的词语(2016-03-15)
  • ·幼儿园适合写谢谢老师的栽培吗(2016-03-2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5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范文(...
  • 关于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三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3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四篇】
  • 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三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范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集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