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4    阅读:

《古诗鉴赏--《天平山中》》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第一篇

天平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释

①天平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平,称望湖台,山上有白云泉、白云寺、万笏林等名胜,杨基家在赤山,离天平山很近。

作品概况

②茸茸: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楝: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 ③枇杷: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

④徐行:慢慢地走。山深浅:山路的远近。

⑤楝: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译文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

赏析

天平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这首诗剪取了他闲居时的一个生活片段,写得自然典雅,情深意重。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

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令人感到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着婉转的歌,令人感到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杨基的作品以写景状物见长,在这首诗中,他牢牢地把握了情与景两条线索,由景生情,情中寓景,情与景,人与物,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亲切自然,充满了清新芬芳的田园气息,令人神往。

本文链接:/gsdq/gssbs/mingshi/224.html

作者:古诗词学习网 更多古诗,文言文,诗句,古文 网站地址:

《2015年13市中考题-诗歌赏析》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第二篇

2015年13市中考题-诗歌欣赏

1.(2015年江苏苏州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

7.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分)

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

近?(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答案:

6.歌或白雪歌

7.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给出判断,理由陈述合理即可。答案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

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

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

前后矛盾(违背逻辑)。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

8.A

2.(2015年江苏无锡市中考)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答:

(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

答: 答案:

(1)暮。 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

(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

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

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

互融。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

悲伤之情。

3.(2015年江苏镇江市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①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②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②霁(jì):雨止天晴。

6.请根据诗意,在下i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先遣。(2分)

( )→松径(或松林)→( )

7.登高远眺,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2分)

答:

8.“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达了“望者” 怎样的情感?(2

分) 答案:

6.溪上或船上(1分)柏林寺(1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溪上” “柏林寺”等关键词中得到启发进

行作答。

7.一是雨后,青山加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更显苍翠。(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青山霁后云犹在”一句中的“霁”字表明雨后初晴,

以“青山如洗”,“云犹在”写出雨后天空中飘着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显得更加苍翠。

8.“惊喜”或者“惊奇与愉悦”。(答对“喜爱”“赞美”“热爱”等情感,而无“惊”或意外”

之意,得1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从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和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望

者”内心的愉悦,“雨后初霁”可谓“惊喜”。

4.(2015年江苏南通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答: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答:

答案:

6.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

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3分)

7.“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

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 ①

5.(2015年江苏泰州市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

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答案:

(1)只似当时初望时

(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

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

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

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

“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

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

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

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3)B

【解析】(1)“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

意思相近。(2)重点是指出“望”的三层不同意思。(3)“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

即丈夫。

6.(2015年江苏扬州市中考)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分)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答案:

⑴(2分)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评分要点及说明】仅答“久别重逢”之类不得分;答“高兴”“喜悦”之类,得1分。

⑵(4分)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

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评分要点及说明】适当扩展情景,2分;两层情感,各1分。

7.(2015年江苏盐城市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7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8.阅读中间两联,完成以下两题。(4分)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2分)

答:

(2)第三联多角度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2分)

答:

9.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请分别回答。(3

分)

答:

答案:

8.(4)(1)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

湃,滚滚而来。 (2)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

9.(3)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

8.(2015年江苏淮安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答案: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

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9.(2015年江苏宿迁市中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①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答: 答案:

(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

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

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

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

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10.(2015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6分)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5.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 ,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

6.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

7.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2分) 答案:

5.旧时王谢堂前燕

6.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

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

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

(答到三点即可)

7.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

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11.(2015年江苏徐州市中考)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②(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答:

《江苏省南通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第三篇

2015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烙印。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 A (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òliàn……直面内心,我们的目光更为mǐnruì;畅诉心曲,我们的心灵更加chúnjìng。

1.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4分) ..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

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 。(《诗经》)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不仅写

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

在《爱莲说》中所说:“ ,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①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①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

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②②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③③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

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

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⑤④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

⑥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 ..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

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

其 亦 知 勤 事 之 酬 耶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 ) .

(2)临水坐 ( ) .

(3)即港之阳 ( ) .

(4)太息而返 ( )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11.文章第③段分别从 、 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 、 的特点。(4分)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④①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漫画《少一点》

【B】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对白(节选)

(虎妈一毕胜男,猫爸一罗素)

毕胜男:你说咱们这两年为孩子做了什么呀?跟别的家长相比,我们根本不够资格。 罗 素:咱原来不是说好了吗?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所有的风雨都咱俩扛。 毕胜男:那咱俩要死了呢?

……

毕胜男:从前我太大意了,以为竞争只是在大人之间,根本没把孩子当回事,没想到咱们孩

子比别人落了那么远。

罗 素:怎么远了?

毕胜男:还不远吗?茜茜到现在说话还跟动画片里似的。

罗 素:那她天天看动画片,她可不就是跟里头学嘛,等她到了不看动画片的年龄,她自然

说话就正常了。

毕胜男:罗素,我已经决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两个自己带茜茜。我不要她再生活在童话

世界里了,我要把她带进现实。

(第二天早晨,毕胜男坚决制止了罗素为茜茜刷牙的行为。茜茜哭闹无效,自己刷

牙。)

【C】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再论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杨东平

①与当今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很“低”的。鲁迅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而这恰恰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②那么,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呢?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③首先,必须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身体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让他们热爱户外活动。而身体健康、热爱户外活动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④其次,必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幼年与书

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⑤孩子的“精神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但是,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俞平伯的教子方法,叫“大水养鱼”,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否则,杨振宁将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⑥再次,必须关注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早期教育急功近利,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挫伤、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除了阅读和艺术教育,还包括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以及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

⑦龙应台有一本畅销书,叫《孩子你慢慢来》,我觉得书名就很有道理: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输掉的,只能是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

(有删改)

13.材料【A】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

14.材料【B】对白中父母二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4分)

15.材料【C】中画线句写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对于“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问题,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与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看法。(6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

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7.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4分) ..

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9.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

分)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4分)

21.【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6分)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

【乙】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

《天平山中翻译赏析_作者杨基》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第四篇

<天平山中>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杨基。其诗词全文如下: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译文]
细密的蒙蒙小雨,湿润了淡紫色的楝花;南风吹来,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都成熟了。天平山中翻译赏析_作者杨基。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一路上黄莺婉转啼鸣,一直伴我回家。
[鉴赏]
天平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这首诗剪取了他闲居时的一个生活片段,写得自然典雅,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天平山中翻译赏析_作者杨基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令人感到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着婉转的歌,令人感到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杨基的作品以写景状物见长,在这首诗中,他牢牢地把握了情与景两条线索,由景生情,情中寓景,情与景,人与物,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亲切自然,充满了清新芬芳的田园气息,令人神往。

《归嵩山作阅读答案_归嵩山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天平山中杨基思想感情 第五篇

<归嵩山作>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山作阅读答案_归嵩山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前言]
<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注释]
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归嵩山作阅读答案_归嵩山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靠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翻译]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赏析]
<归嵩山作>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安详闲适的心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诗人归隐嵩山的情景。清澈的水流环绕着绵延不绝、草木丛生的林地,诗人的车马悠闲地行进,描绘出一派从容自在的景象。诗人浮宦一生,终于可以辞官归隐,得以享受山林之趣,心情自然是安详闲适的。“闲闲”一词既刻画出车马徐徐前行的从容,又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颔联紧承“清川带长薄”一句而来,进一步描摹途中景色。河中水流潺潺,仿佛也似人一般有情意,跟随在诗人左右;林中暮鸟归栖,也好像在和诗人一起结伴而还。此处移情及景,把流水和暮禽拟人化,写景生动活泼。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对山林的亲切和归隐的怡然自得之情。诗人的辞官归隐正如暮禽的倦归一样,此时的诗人超然世外,寄情山林,可谓景中有情,意蕴深远。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照应题目。点明隐居主题。“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安心地过自己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诗人的心境重又回归于淡泊闲适。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此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王维后期的山林隐逸诗歌受当时禅宗思想影响,多写空明澄澈之境,而此诗写于王维归隐之初,因此和其他诗歌颇为不同。全诗层次分明,景中有情,意境悠远。从开始的闲适自得到后来的萧瑟凄清再到最后的闭门谢客,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清川”“长薄”“流水”“暮禽”,这些山林中的景物使诗人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归的欣喜。“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一方面显示出诗人归隐后心境的寂然,另一方面又有几分失意和清冷。不过从总体上来说,诗人的心境还是闲适从容的,全诗塑造的也是一种安然闲适、宁静淡泊的意境。诗人随意写来,却真切动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思想心得格式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5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范文(...
  • 关于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三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3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四篇】
  • 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三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范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集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