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30    阅读:

县2014年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一篇

**县2014年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2014年,我县农民工工作按照省市农民工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强化农民工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意识,围绕“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工作重点抓落实,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现将我县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民工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稳定和扩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和返乡创业,摆上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我县采取了六个方面工作应对措施:一是继续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动态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我县已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全面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城镇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设,对我县的人力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我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平台对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动态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最新就业现状,并把返乡人员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开展就业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劳动力资源基础数据。二是畅通就业信息发布通道,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加强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深入相关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将企业缺工岗位和数量收集整理及时发布到各乡(镇)和村(社区),今年共发布各

类用工信息36期,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其中县内就业岗位8000余个。重点是将圣农公司的用工需求信息及时发布到农村,满足农民工转移就业需要。2014年,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3762人,完成年任务3500人的107.5%,其中新输入圣农公司就业的农民工达1800人,同时圣农公司还储备了3000个就业岗位供农民工转移就业选择。三是组织开展就业专项服务活动,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牵头组织工会、妇联、公务员局、残联及乡(镇)劳动保障事所与我县重点缺工企业联合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专场”等一系列专项活动。2014年以来,组织各种招聘宣传活动15场,参加企业达23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各类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2800余人次,累计发放“春风卡”、“就业政策明白卡”等宣传材料4860余份。四是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根据部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已积累了一定的原始创业资本和经验的情况,引导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同时,对参加过SIYB创业培训的200人,跟踪其创业发展情况,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五是改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14年,我县认真研究调整培训计划,结合我县实际,将培训资金用于农民工最多最需要开展培训的圣农公司开展企业直补培训和新录用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目前已完成新录用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038人(其中;农民工852人)。全年计划开展企业直补培训鉴定1863人(农民工1532人),其中通过技能鉴定合格人员1600人以上,目前培训鉴定工作已接近完成。六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农民工水平。组织局各股室、中心业务骨干开展对基础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和村级协管员的业务培训。

二、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我县高度重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把社会保险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来认识,把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作为 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的重点来抓,促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进入新水平。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的社会保险法宣传。大力宣传依法参加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有些私营企业主拒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制性、强制性等问题,把政策宣传与劳动保障监察相结合,以正面引导与限期整改相结合,着力宣传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制性和强制性,建立了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联合执法机制,对参保情况实行联合执法检查,增强了企业法人代表的参保主动性。二是加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权益保护意识。随着县域经济中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私营企业中农民工已成为当前参保扩面的重点。针对农民工思想保守、政策不清,普遍存在小农思想,对社会保险认识不到位、不想参保的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剖根究源,对症下药,突出解决农民工思想中存在的“即得利益思想和传统的家庭养老”的观念问题,深入企业与广大农民工进行面对面地宣传,静下心来替他们细算养老帐,用数据,用事实,用通俗的政策说明社会保险事业是一项福利性事业,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农民工“挣现钱、存银行、不参保”的观念问题,帮助农民工认识社会保险,形成人人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良好氛围。 三是树立社会保险诚信形象。建立基金发放速效工作平台,每月按时发放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无一人拖欠。服务方面,从细处着手,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亮明政策,对社会做出承诺,亮明程序,亮明时限,亮明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业务工作程序,方便群众

办事。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情况

由于农民工岗位特殊,临时性、流动性特点明显,劳动合同签订工作难度大,始终处于低位状态,用工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我县充分认识到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劳动监察、劳动关系的机构人员力量,为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条件。积极向县委、政府和县编委汇报,争取县委编办、县公务员局等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经县编委批复同意成立了光泽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配备了3名财拨事业编制,并公开招聘了2名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在局机关“三定”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劳动关系股,并配备了2名的专职人员;同时努力改善工作条件,为劳动监察大队和劳动关系股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相机、录音笔等相应办公设施。二是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奠定基础。为切实做好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请县政府研究,先后下发了《关于成立光泽县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局际联席会议的通知》、《关于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意见 》、《光泽县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联合县法院、县总工会出台 《关于构建劳动争议化解新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制定了《光泽县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实施方案》,指导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了信访稳定机制,为我县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采取印

发宣传资料、上街咨询、召开座谈会,开展春风行动、运用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还专门抽调人员整理编印《劳动法律法规须知》、《企业用工须知》、《建筑企业用工须知》等15000余份,结合专项行动、上街咨询、下企业调研,检查等发放给企业和劳动者,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同时形成制度,每年5月份为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月,组织劳动监察、仲裁、社保、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企业负责人,采取召开座谈会,上街咨询等方式开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专项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的专项宣传活动,为农民工欠薪工作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四是扎实开展维权活动,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形成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局际联席会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三个会议制度;建立起咨询、举报投诉、劳动监察、人民调解、仲裁一条龙维权体系,为广大农民工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举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开通了畅通渠道,加强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组织开展了规范劳动力市场执法大检查和以清欠民工工资为重点的执法大检查;切实落实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到专户预存工资保证金施工单位共14家,达421.5万元。五是及时纠正用人单位侵权行为。今年1-10月,劳动监察受理投诉案43起,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032万元,涉及劳动者761人。劳动争议仲裁在处理农民工的争议案件工作中,按照“快受理、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的原则,及时妥善依法处理案件,今年以来,共受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7起,全部以农民工胜诉结案,有效地化解了部份劳资矛盾,预防了劳动纠纷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二篇

扶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汇报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出发点,采取积极措施,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农民工方面的工作。现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就

(一)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抓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1、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及时查处劳动投诉举报案件。深入各建设企业做好用工备案、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2次,共检查用人单位286家,涉及劳动者8300多人,受理并立案查处劳动举报投诉案件23件,为劳动者追回被克扣、拖欠的工资和押金共计120万元,涉及劳动者280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2、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公正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成立了扶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规模企业工会和乡镇司法所建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

绳”,按照公开、公正、及时、合法原则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今年以来共接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12件,其中立案受理12件,立案受理的12件案件中,已下达裁决书3件,成功调解并下达调解书4件,正在审理5件。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合同签证和签订工作,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做好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工作,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我局共完成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505人。

3、着力抓好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整体移交及试点申报工作。根据自治区和崇左市的部署,于5月31日前完成我县农村养老保险整体业务从民政局移交到我局的工作,并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申报工作。

(二)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始终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相继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招商引资”、“返乡创业”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认真落实就业政策,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县城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1、借助主题专项行动。2011年“春风行动”活动期间,我们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次,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8550份,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269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356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2315人次。还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66428人,完成全年任务数69000人的96.27%;全年新增外出务工12495人,完成全年任务数8600人的145.29%;劳务经济总收入4798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62307万元的77%。

2、依托招商引资项目。为了深入实施“城际型经济强县”和“首府后花园”发展战略,我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以来共引进自治区级和市级重大项目265个,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61.95 亿元。随着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扶绥海螺水泥公司投产后,我县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在政府的引导下,组建了一支支工程承包队,承包水泥装卸和运输业务,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并与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劳动合同。目前,我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为4850多名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3、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我县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和“你投资我服务”的观念,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税收扶持、

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微型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县政府帮助本县老板黄善斌理顺关系,租用扶绥麻纺厂闲臵车间搞编织袋生产,并帮助招聘工人,组建了扶绥县祥发实业有限公司,使企业越办越壮大,不仅自己富了,还安排115名农民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到该厂就业。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全县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6880人就业。

4、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有经验、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是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投资来源,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息回到了家乡,创办企业,实现了由打工仔、打工妹到创业者、企业家的跳跃,也带动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我们制定出台了鼓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建立引导农民工外出与回乡创业的机制,创造比较适合农民回乡创业的投资环境。例如,我县山圩镇青年陆华强,在深圳等地打工期间,勤学技术、积累资金,回到家乡后投资650万元创办了山圩松凯电子工业园,实现总产值500万元以上,年创利税150万元,不仅实现了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质的飞跃,还安排了600多人就

业,带动了更多农村青年脱贫致富。

(三)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安全有效

我县切实加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保障就业补助资金的安全,防范资金运行风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就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我县就业专项资金滚存结余共1046.42万元,其中,县财政专户结余880万元,县人社局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专户结余166.42万元。2011年以来,我县就业补助资金共支出68.18万元,其中,用于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支出即县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支出16.01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支出5.5万元(此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培训时间为2009年和2010年,由于当时市局无职业资格证书,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无法办理职业资格证书,故培训补贴无法申报。至今年2月,该培训补贴方划拨到县就业服务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创业就业基金尚没有落实到位。

(二)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难度大。欠缴的社会保险费难以在近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私营企业参保意识差,特别是失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由于缴费基数逐年提高,灵活就业

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汇报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三篇

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说明

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我县积极行动,认真做好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说明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摸底和上报情况,我县“十三五”期间共需完成XXX户改造任务,其中2016年完成XXXX户,2017年完成XXXX户,2018至2020年完成XXXX户,2016年至2018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XXXX户。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网上录入和“十三五”标注工作,并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标注工作。

针对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我县按照上级会议精神,先期行动,于5月份拟定了《2016年XX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现已报县政府审核,同时对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进行了分解,要求各任务乡镇先期实施,必须按照上级要求时间段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几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我们发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年问题:

1、危房改造任务下达时间晚,任务急,导致任务下达之后,个别乡镇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2、部门协调难,如危改户通过验收之后,财政部门需将危

改资金打入危改对象直补卡,而有些危改对象就没有直补卡,需要确认,造成危改资金拨付缓慢。

3、配套政策下达太慢,造成无法全面开展工作,如我们拟定的《2016年XXX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报政府近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签发下来。 (三)建议

1、我们建议县政府近期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分解工作任务,提前启动,确保2016年危改工作顺利完成。

2、加强部门协调,争取从动工、验收和资金发放各个环节一路绿灯。

3、建议县级给予适当的配套工作经费,确保该项工作如期完成。

4、建议建立严格的危改工作督查制度,县督察局将危房改造工作纳入日常督察内容,定期对各乡镇危房改造工作进度进行督察,将督查情况全县通报。

XXXX年XXX月XXX日

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四篇

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县卫生局【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2011年11月29日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卫生局高度重视,成立农民工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开展了农民工疾病防控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着力开展了疾病监测、健康教育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一是积极主动与聘用民工较多的单位联系,全面落实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定期对农民工进行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人,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确保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截至目前,累计检查747人次,未发现传染病人。二是针对下半年新疆发生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县卫生局认真做好AFP监测各项工作,加强了对所有新疆外来人员和返乡的新疆务工人员的访视工作,做到了访视到户,随访到人,追踪到人。截至目前,未发现发热或腹泻伴肢体无力等症状的病人。截止目

前,应发放糖丸9597人次,实发9489人次,发放率98.87%。三是通过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健康教育工作,让农民工更多的了解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危害因素、防治措施、咨询监测方法等知识。4月24日,我局在政府小区开展了健康教育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画1000张、宣传单12000份,制作展板8面,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四是为了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规划,县卫生局成立了文县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实施文县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通知》(文卫发„2011‟47号),对全县43家有职业危害企业的1000多名农民工,进行了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2、着力开展了入托、入学流动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和漏种儿童补种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了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工作,开学前,查验了入托、入学流动儿童的接种证,是否完成了接种,对未完成的流动儿童进行补种。二是为确保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当地常住居民子女同等接受免费预防接种服务的权利,对农民工子女实施预防接种转卡、转证绿色通道制度。三是在实施常规免疫的同时,开展了流动儿童麻疹疫苗集中强化免疫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及时开展流动人口应急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消除了社会上的免疫空白人群。截止目前,应接种麻疹疫苗33780人次,实种

32808人次,接种率97.12%。

3、着力开展了参加新农合返乡农民工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和医药费报销工作。一是为确保返乡农民工把传染病疫情和慢性非传染病疾病带回我县,今年春节前后,各乡镇卫生院集中对辖区内的参加新农合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免费的健康体检,做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二是为进一步确保参合农民工享受新农合政策,各定点医疗机构在春节前后,集中对外出务工农民工的住院医药费进行报销,报销时限延期至次年3月份前。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农民工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工的生活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住宿、饮食、饮水等环境相对较差,卫生安全、疾病防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二是大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对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不重视,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农民工疾病防控、流动儿童免疫、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知识,使社会各个方面都深刻认识到农民工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强化源头管理。进一步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用人单位台帐,做到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进行申报、审批、立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同时,在招商引资中,对有可能产生健康危害的项目,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从源头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3、继续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大农民工疾病防控工作,从源头遏制传染病的传播,强化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对职业病危害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监督执法力量,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好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对危害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大、不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企业,要坚决依法查处。

2016农民工调查报告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五篇

2016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一)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

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卖血,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农民工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我们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我们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调查内容:

时下正值酷寒的严冬季节,当大多数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窝里时,而那些民工兄弟却饱受严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干工,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在书上看到一篇报导,跟5个老乡租住在xx一带的小李今年20岁,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李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这里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李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

2016民政局农民工工作计划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六篇

按照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农民工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深化和谐社区建设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开放型、多功能农民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并逐步向农民工免费开放;加大对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社区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在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社会治安、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村民自治工作

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居民自治,自觉遵守社区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积极参加社区民间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认真研究解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组织引导进城务工青年中的流动团员在社区进行团员注册,并积极参与社区团的活动。宣传推广工业园区公寓型社区加强农民工自我管理的经验。研究制定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城镇社区建设

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加强对街道、社区建设的指导,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开展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规范社区工作经费投入和人员管理。实行“费随事转”,坚持社区工作经费与社区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2016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七篇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农民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职业性疾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农民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为农民工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以保证农民工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从近年我县工伤事故发生情况看,农民工工伤事故发生人数约占到了工伤事故总人数的65%左右;且农民工在工伤认定、医疗救护、康复及待遇补偿方面颇费周折,因而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在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成为政府不可忽视的紧要问题,由此可见,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2016年12月我对上饶县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对我县现在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共有各类企业近400家,拥有员工近4万人,其中农民工约1.8万人。在调查的100多家企业,500员工中,当问到工伤保险是什么性质的保险,有没有参保时,有87人回答是国家性质的,有300人回答是商业性质的,是要交钱的保险,有115人回答不知道,至于问到这个保险的费用该由谁交时,更是90%以上不清楚,对于问到发生工伤后能得到什么待遇时更是一窍不通。据统计,全县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占了近50%,参保的企业也有58%没有全员参保,有92%的农民工不知道有关伤亡补偿的标准,65%的农民工不清楚是否参加了工伤保险及相关的社保政策制度,很多农民工把工伤保险混同为商业性保险,甚至认为工伤保险是“正式工”的事,与自己这些“临时工”是不沾边的,而且这些人当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有“拿人工资,替人做事”的思想,既然拿了别人的工资就理所应当为老板做事,即使发生了事故,也是自己不小心,活该自己倒霉,赖不上别人,由此可见许多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缺乏必要的了解,对能够切实保障自身权益的工伤保险也迫切需求。

二、大多数农民工享受不到工伤权益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认识不到位。

调查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普遍存在交工伤保险不划算的错误认识,而且他们认为,农民工素质低,人员流动性又大,人员不容易管理,为他们参加工伤保险的话会增大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不愿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且在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许多企业不但不积极救治,反而百帮拖延、拒绝支付农民工补偿、医疗救治等合理费用,根本不知给农民工买工伤保险本来就是用人单位的应尽义务,而且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可以稳定职工队伍,只有做好了工伤保险工作,维护好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才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平稳发展。

2、非法用工现象严重。

在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中,有些单位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根本不具备用人资格。特别是在建筑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现象,包工头大量存在,使得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后不知向谁索赔,而发生了工伤事故后,在治疗阶段,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治疗还是比较积极的,但大多数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有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尚未完全痊愈的情况下就让农民工出院,致使农民工身体康复期变长,严重的甚至可能留下后遗症,还有少部分用人单位以农民工对工伤的发生有过错为由要求农民工自己承担医疗费用或单位承担少量的医疗费用,而工伤保险实行的是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并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故意除外),只要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就应给予承担全额责任,如果是伤残程度较高的工伤,在农民工保住命后,后续治疗的费用是相当大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承担治疗费用,单凭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是根本承受不起的。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旦发生事故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受害人能否享受工伤待遇的关键,但这只受用于那些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或企业。所以说政府保障对于大多数徘徊于法律之外的农民工工伤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办法的,非法用工问题政府方面也绝对不容忽视,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3、农民工发生工伤后,未参保的用人单位不积极主动地申请工伤认定,也不按法律规定向农民工支付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在调查发生工伤案件的单位中,没参保的用人单位没有一家曾在30日内为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94%的农民工都需由自己或其亲属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如果用工单位不给劳动者上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向达到伤残等级的劳动者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相关工伤待遇。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只为农民工治疗工伤,对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及其他工伤待遇根本不予支付,在工伤私了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地位也往往是不平等的,用人单位凭借着自己的优势迫使农民工让步,有的老板公然叫嚣:“你私了可以,你要是告我,老子奉陪,非得把你拖死不可!就是法院判你胜,我也不给你钱,看你能拿我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农民工被迫接受和解,而少部分不满和解条约的农民工通过打官司,千辛万苦拿到法院的判决时,部分用人单位却拒绝履行法院判决所确定的给付义务,往往采用拖延、逃避的方法来应付,这更加重了农民工的负担。

4、农民工工伤保险应与工伤预防相结合,重视职业康复工作是工伤保险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我县的工伤保险一直以来只是着重于待遇的处理(即工伤补偿),对预防和康复没做出特别的要求,但对于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来说,工伤预防--工伤赔偿--职业康复这三个步骤缺失得很明显。发生工伤事故后,由于用人单位大多通过与农民工协商而私了来解决问题,他们仅仅是支付几万或者十几万元的补偿就什么事都不过问了,但这根本无法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有些高残工伤人员一回到家,几个月就把赔付的十几万用光了,对于后期的治疗费用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更不用说康复治疗了。去年年底,我一个朋友的弟弟在外打工时不幸从建筑架上摔下来,当时全身多处骨折,生命奄奄一息,在医院医治了一个多月,就把工地老板私下赔付的20多万元用的所剩无几,回到老家后,由于设施条件差,又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身体情况每况愈下,结果一条鲜活的生命不到半年就郁郁而终了,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当时他参加了工伤保险,那么他的后续治疗费用就不会没着落,还说不定有康复的可能,即使他身故后,他的孩子及家中老人的生活也不用发愁,更不至于家破人亡,然而这样的事例又何止一件两件啊!那是举不胜举啊!因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应与工伤预防紧密相结合,只有重视职业康复工作,提高和恢复伤残职工的劳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和重新融入社会,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保障农民工工伤合法权益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和加强工伤保险工作,让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工伤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对大力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落实农民工工伤保险事业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

1、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要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解答、深入企业和乡镇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工伤保险政策,让广大农民工都正确认识参加工伤保险是法律的规定,有利于雇佣双方,形成积极参保的浓厚氛围。还应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工伤保险普法宣传,使广大职工能够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企业能够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工伤保险工作,充分认识到给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对工伤农民工给予合法补偿和积极救治的重要性,为维护工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拓展工伤保险工作。

工伤保险工作中的参保、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门的人员,工作无法落实,所以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一是推进工伤保险行政、经办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有关经办工作人员的技能;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感,与时俱进,以应不时之需。大家都知道,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功能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目前,我县工伤保险主要是工伤补偿,工伤预防还没有完全展开,工伤康复根本没有开展,可是工伤保险不能仅仅局限于消极的单纯补偿,只有做好工伤预防,减少工伤发生,降低风险,才是我们追求的更高境界。因此,在做好工伤补偿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快推进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

3、社会保险应与商业保险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事业。

据调查,我县虽然很多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买工伤保险,但相当一部分单位却为农民工买了商业保险。由于商业保险特有的盈利属性,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定额缴费,出险后可以定额给付。但是商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定额给付性质,不能满足发生了工伤事故的农民工的给付要求,不能保障农民工在受伤期间能有适当的治疗,不能保证其家庭不至于因工伤而陷入困境,这也就是现行问题中工伤保险给付不足的根本原因,而要改进此点,就意味着很需要工伤保险的介入,用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或有条件、有主次的相结合的方式,来改进、规范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定额性质,极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得到工伤事故给付的权利。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4、有关部门应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

各级劳动保障、人事编制、安全监察、财政、地税、环保、卫生等各相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分别把好用人单位参保关,形成群策群力、环环相扣,互相监督和制约,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在当前维护工伤农民工合法权益具体工作环节中,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比如在工伤认定、待遇补偿方面,政府方面应为工伤农民工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同时,并协调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环境保护、公安司法、信访等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

5、发挥社保基金的保障作用。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或者农民工在非法用工单位打工时,发生了工伤事故后,农民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那么,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一旦农民工发生了工伤事故,社保部门将先行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然后向用人单位追缴。这种保障制度虽然从表面上增加了国家工伤保险基金的风险和压力,但完全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进行化解。例如社保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在提高缴费费率后追缴欠缴的数额,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比例的滞纳金,欠缴的工伤费和滞纳金并入工伤保险基金,为防止用人单位逃避责任,追缴的工伤费应高于基金支付给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费,另外,劳动保障部门还有权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严重的司法部门还可以追究用人单位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016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八篇

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征地后,产生的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为使被征地农民在征地后能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根据有关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区被征地农民的现状

据调查,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区共征地1.81万亩,搬迁房屋2050栋,涉及17个村(社区)、117个小组,涉及被征地农户4313户、被征地农民14244人,与2016年相比,征迁村(社区)增加10个,征迁小组增加76个,被征地农户增加3257户,被征地农民人数增加10911人。

据调查,2016年全区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男性16岁至60岁,女性16岁至55岁)占整个被征地农民的比例为70.3%,其中,男性占比36.4%,女性占比33.9%;全区非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占整个被征地农民人数的比例为29.7%,其中,男性占比13.5%,女性占比16.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区被征地农民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数占比大,引导、推荐就业的任务较重。

据统计,2016年,全区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11092人,其中,外出打工5754人,自主创业986人,其它方式就业1753人。

二、主要工作情况

我们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实现就业、从事创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自2016年以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47期,培训人员2052人,其中:挖机212人,瓦工268人,厨师203人、旅游服务45人,起重工59人,电焊工212人,缝纫工34人,种养植技术员27人,茶叶加工制作工131人,家政服务782人;共举办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289人。

(一)制定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方案。根据中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能力,促进被征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结合我区实际,我局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让被征地农民通过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既能学到一技之长,又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其它就业有效资质证书。

(二)印发《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手册》,开展针对性的就业培训。2016年,我们以倡议书的形式,印制就业创业政策、就业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2万份,组织专班人员到征地任务重的村(社区),进一步开展宣传活动,推荐被征地农民就业。同时,针对我区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普遍偏低,就业难度大等新问题,年初,我们以村(社区)为单位,对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意愿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分片区、分专业开展技能培训。在街办、桥边镇分别举办挖机、电焊工、家政服务培训6期,共培训300余人,其中在街办巴王店村开展挖机、电焊工培训班2期,160人参加培训,分别在石堰村、塘上村举办家政培训班1期,培训72人;在桥边李家湾村、偏岩村举办家政培训班2期,培训69人。

(三)开展“以服务被征地农民”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针对我区被征地农民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局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以“服务被征地农民”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促进就业。活动期间,先后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2场,服务重点企业小型招聘会2场,累计进场企业108家,提供就业岗位4850个,吸引求职者近4000人,达成就业协议650人。

(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将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能力。对其在创业过程中有资金困难的,我局帮助其办理小额担保贷款。2016年,共为27名创业人员申请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83万元,创业人员带动就业60余人。

三、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被征地农民参加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人社部门每年都组织被征地农民参加免费技能培训,但由于培训针对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尽管部分被征地农民手握培训结业证书,但在求职时因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久而久之大家便不再愿意参加培训。

二是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意识不强。被征地农民属自谋职业和转移就业,他们在被征地前靠种植农作物生存,采取“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存模式,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信息闭塞,思想陈旧保守,很多观念都不能及时更新,造成了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无所适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对以后的生活一片空白。再加上很多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普遍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导致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三是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观念有偏差。部分被征地农民还对政府和集体有着“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存在“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观念,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就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因此,被征地农民就业仍十分困难。

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思路及措施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促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大局意识,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为目的,以乡镇、村(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促进被地农民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人员充分就业。

(二)工作目标

以就业、培训、创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抓手,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建立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困难援助、拓展就业空间,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就业,逐步实现被征地农民家庭至少一名人员稳定就业。

(三)工作措施

1、把就业作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根本出路。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组织被征地农民参加和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免费就业服务。二是要求征地企业积极使用被征地农民工,并纳入征用地协议,由区人社部门按企业用工要求培训被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三是积极鼓励被征地农民外出务工实现就业。

2、加强引导,鼓励被征地农民大胆创业。引导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条件,把握市场经济的契机,充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资金扶持政策,积极创业。一是对于农民被征地后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帮助其办理小额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人员解决创业资金困难问题。二是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创业人员,可以列为创业带头人,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并对其带动就业的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根据目前情况看,要抓住区内大量安置房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拓宽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其中有些岗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更适合被征地农民发展;从服务行业入手拓宽就业渠道,如住宅消费服务业的超市、快餐、物业管理、家政服务、搬家公司、社区绿化等。

4、开发岗位,引导被征地农民就业。一是建议在项目落地时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同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要求本地工商企业尽量消化本区被征地农民,解决本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以此增加被征地农民的收入。二是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能力,积极从农业生产方式向服务性生产方式转变,如引导被征地农民承包门面开设餐饮等服务性行业。

五、2016年服务被征地农民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人员深入到有征地任务乡镇(街办)、村(社区)宣传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做到“那里有征地项目那里就有政策宣传”,确保就业创业及社会保障政策家喻户晓。

(二)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被征地农民实际需求,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将培训地点选择在村(社区),方便被征地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重点要增加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

(三)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继续开展以“服务被征地农民”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深入到征迁重点村(社区)宣传就业政策,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结合“就业援助月”、“人才·项目一对一”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四)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对自主创办各类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根据兴办企业或个体经营的规模,为其申报一定额度的担保贷款。对接收符合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企业,按照“社保补贴由本人登记申请、乡镇和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初审、就业局再审、财政部门终审”程序,对其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

2016乡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2016年本地农民工工作综合进展情汇报 第九篇

**乡综合文化站2016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县**乡综合文化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站长王向东同志身体力行,克服经费不足、人员少等不利因素,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精神,创造性的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赢得了辖区百姓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肯定与鼓励。现在,将文化站的全年工作,予以总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都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成了主要工作任务内容,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文化奋斗目标。为所有的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全站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领会内容实质。制定了周密而详细的工作规划。

我们继续从抓紧抓好大秧歌队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入手,新增了红升村腰窝棚屯、五棵树村曲家屯、福兴村大鞭杆子屯、永胜村石家屯、 晓光村南葛家屯、五棵树村五棵树屯、**村乔家屯等七支大秧歌队。协调花嫁之约婚庆公司为这七个大秧歌队购置了秧歌服、彩扇、腰带,大鼓、锣、歘、音响等。使我乡的大秧歌队整体上不仅人数增加到2000多人、质量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此,我们于挂锄季节邀请了县文化馆的舞蹈教师张艳霞深入到部分村屯,组织秧歌队的骨干人员,教授标准的、统一的动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我们重点扶持了晓光村贾家屯农民小剧场。这是我乡农民企业家栾长斌投资70万元,独资开办的。小剧场于1月份竣工,春节期间开业。小剧场的开张,不仅迎来了本村的农民到这里唱歌跳舞,还吸引了全乡各地的农民朋友。就连我们乡里组织的三八节演出、七一演出、国庆节演出都在这里进行。逢年过节,小剧场还请来专业的演艺人员来场献艺,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成为我乡文化站为农民提供文化生活的基地。在此基础上,文化站还在每个村选择至少一人作为乡村文化明白人。成立了乡村文化小剧团。文化站长王向东自任小剧团的团长,利用农闲季节排演节目,到各屯去巡回演出。

依托着文化小广场、小剧场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重点扶持了**村中心文化大院、乔家屯张春荣文化大院、大灰堆郑永利文化大院、韩家屯邱桂荣文化大院、刘家粉房屯孙贵文化大院等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每个文化大院,都有大秧歌、现代舞、健身舞的群体。还培养了说快板书的,演二人转的、说数来宝的、演拉场戏的。总之,大家各取所长,各尽所能,丰富了舞台,陶冶了性情。

今年4月,站长王向东还帮助中心小学校开展了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中心校搞起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提升了文化艺术节的品味,增加了艺术节的内容。在这期间,站长王向东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助中心小学建立了红领巾广播站。他亲自为广播站培训小记者、小编辑、小播音员。设计制作广播站内部设施,提供专业的播音设备。研究站内的管理制度,使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三次播音。现在,红领巾广播站已经成为中心小学校师生们沟通心灵的窗口,锻炼文采的基地,活跃校园文化的舞台。也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乡文化站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挖掘和培养乡村文化能人,是乡文化站的重点工作之一。站长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红旗村战家屯农民刘长林很有绘画功底和热情,特别是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侄女、一个外孙子都很喜欢绘画。就连邻居也成了他的徒弟。全屯有20多位在书法、绘画、剪纸、根雕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王向东因势利导,自掏腰包6000多元,为刘长林送去了大量的染料、画笔、宣纸等用品,购买了石膏像、书籍等,并鼓励刘长林开办农民文化创作室。在站长王向东的鼓励与支持下,全省第一家农民文化创作室开张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本刚、政府副县长王艳枚亲自为创作室揭牌。乡党委书记孙勇、乡长李惠达及所有在家的乡镇领导全部出席。县委宣传部各部门领导和县文体局各位领导都出席了开张庆典。农民文化创作室的开办,为那些有着书画等文艺爱好的农民找到了发挥才艺的舞台。现在,文化室已经拥有会员近20人,成功举办了刘长林等农民书画展。

为了全面反映我乡文化站的工作,展示乡村文化能人的先进事迹,交流乡村文化的工作经验,促进乡村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文化站克服人员少、没有经费等实际困难,创办了全省首家《乡村文化》工作专刊,每年4期,免费发放到乡村干部和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分发到村屯小卖部、沿街商户。还提供给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其上传下达的效能。《乡村文化》的创办,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和全乡农民、教师等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2016年已经接近了尾声,2016年的钟声也即将敲响。**乡综合文化站将继续努力工作,争取更大光荣,实现新的工作目标!

**县**乡综合文化站

2016年10月15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5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范文(...
  • 关于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三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3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四篇】
  • 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三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范文(...
  •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思想汇报集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