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一: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

曲阜市王庄镇蔡庄小学 吴振生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更是全人类的精神营养品。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白事理,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精彩言行,宋人赵普曾有半部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见孔子的言行对于我们所产生的作用是多么重要,通过学习《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一书,我从字里行间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孔子的一生是精彩辉煌的一生,无论是从为人处世,教书育人以及个人的学习态度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为人诚实守信,做事以身作则,束己约之以礼

古人云:“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说的就是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石,而能够令人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生追求的秘诀更在于诚信。因此孔子十分重视诚信。单从《论语》字面上看,在论语中共出现信字38次。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生存发展、做事创业,讲诚守信是一个道德基础,只有讲诚守信,才能赢得各方面的支持和信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才能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页才能使这种关系得以维系和保持。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自己也是诚信的表现,让弟子以及后人受益匪浅。

孔子自身非常注重身教,他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孔子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注重自己的处事行为,牢记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所谓以身作则,就是通过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身教”。《论语·于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的这些话,似乎专对从政者说的,但对教师来说,却更为贴切。因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给学生以直接的良好影响,就必须注意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将身教与言教有机结合起来。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因为教师的身教不仅捍卫了言教的严肃性,而且证明了言教的真实性与可行性,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特殊意义。孔子本人正是以身作则的模范。

孔子虽然重视知识的学习,但他并没有把求知摆在第一位,对于孔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行”,先做好为人的最基本的事情,然后再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学习知识。孔子一生做事十分踏实,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他与人相处时,待人宽厚,搞好团结。孔子对弟子的言行举止、思想行动的要求,一层一层、由内向外形成了一整套的标准体系,弟子们就在老师约之以礼的要求下不断地向君子人格靠近。

二 、教学因材施教,学思并重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地位是非常卓著的。孔子的学生众多,而且每人资质、秉性各异,怎么把这些人教育成材呢?孔子的办法是分门设科,因材施教。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对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仍然是我们职业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需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即:如果一个人不发奋求知,我是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惑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启发。他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仍有一些教师在“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

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学习,启发诱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做学问诲人不倦,注重终身学习

孔子出身贫苦,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生活贫困,这些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孔子从小立志,树立起“学而优则仕”的远大思想,曾自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他自觉学习了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发愤读书,自学成才,在学习过程中,拜能者为师,不耻下问,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为了搞清楚周礼中的一个问题,远去千里之外,请教于老子,直到搞弄通义为止。孔子这种好学、乐学精神,应值得我们当教师的学习。当我们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必须有一桶水或者更多。所以我们更要应该像孔子一样,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孔子在三十岁就从事教育事业,在长达五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他一生,收教学生三千多人,培养出贤人有七十二人之多,在二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了不起的,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一生漫长的教育工作中,孔子不断地总结教育经验。得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孔子不仅好学终生,还努力做到学思结合,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用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如不及,有恐失之。其为人也,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由此可见他的学习态度。直至生命的将息,他还说:“加我十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真是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精神。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教学的正确对待。总之,孔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读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二: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体会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体会

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感受颇多,特别是对于我们教师如何教育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下面谈一些感受: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以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所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可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他们的缘故,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一来因为自己确实饱读诗书,才干超绝,二来也因这这份理想志趣,久积于心,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知根知底,巧于设问,善于启发,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

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二)兼容并蓄,鼓励个性。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孔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从“子路率尔对曰”到“曾皙鼓瑟而谈”,我们分明看到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鼓励。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学习。

(三)自主互助,赏识学生。孔子深谙教育之道,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孔子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说,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三:读 《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有感

读 《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有感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对这六个字非常熟悉,但是,对其间的奥秘以及对这蕴含的要求,我的认识是在当了老师以后才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其实,因为教师的职责如此,我们作为老师就更应该毫无懈怠地去学习、积累、探索以及创新。平时,因为工作的繁琐,事务的繁重,我觉得自己少了很多新鲜血液注入,为何?经过反思悟出:学习少了的缘故。再看看书架上的书,好些几乎是被自己无意识地尘封起来了。我们孔圣人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是保持我们教育工作生命力的基本,过去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其实,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一桶水又如何能满足教师这个岗位的要求呢?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要从“一桶水”,成为“一条小溪”、“一条河流”、“一片大海”、“一泓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想要做个好老师,就要学习,坚持学第一,教第二,这才能给自己的工作注入活力,让自己与教学一同成长,与社会一同进步。

古人云:“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也还记得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说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对我们教师当前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其实,我们的孔圣人,他也曾颠沛流离,他也有过失意与惆怅,但是,他对教学的追求,对学生的忘我大爱,我们无法不为之感动。对学生的大爱,是源于他对教学的追求。当老师,是我喜欢的职业,其实,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幸福。我不敢说自己有多伟大,更不敢拿自己跟孔子比,但是,我体会到的是:老师,必须用心教书,用心去育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要满足他们成长的知识需要、心理需要,我们要教授的除了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如何做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再说教学生学会做人又谈何容易?对学生,要言传身教,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相信,我能做到这些,我的学生也能做到。所以,我的又一深刻体会:静心教好书,潜心育好人。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让我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动。那是写崔永元和一个美国年轻人丁大卫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里的谈话以及作者的一些感受。1998年底,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最让我深刻的是他的全部家当就很简单:大卫家乡足球队

的队帽、一本相册(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两套换洗的衣服、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他带着国旗,目的是时刻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还有就是作者写到:最后节目放了大卫同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大卫的评价,叙述他的可敬与可爱之处,有的泪盈于眶。一个美国青年,却在中国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教育,我的心为之一颤。我想起了我在师范学校的时候我的导师讲过的话:等你当老师了,你就会发觉老师这职业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俱全,但是,只要你用心去教书,真正投入这份工作,你会收获快乐。而今,在我又看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这书以后,我更加觉得:教书,要用心教,用自己的爱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那种“苦”带来的“乐”。用心,就意味着要付出,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在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用心去探索更好的方法对学生“授之以渔”。这又谈何容易啊?释放思想,解放自己,把握好主导这个角色,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他们快乐,我就快乐。那是不容易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受益了。所以,今后的教学之路,我更要用心经营我的教书舞台。 现在,我们学校的改革正大步向前,广大老师在校长的正确指引下,高举课改兴校的指导思想,反串互动模式使学校焕发了生机,课堂活起来了,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平台,我的课堂我主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教师的穿针引线,更好的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亲爱的朋友们,加油吧!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这个职业,在三尺讲台上,尽情的绽放自己的青春吧!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四:读《今天怎样做教师》心得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心得

杨 松

假期,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感受颇深。觉得这是一本既能给一线教师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好书。

首先读这本书,你不会感到辛苦,因为书中到处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从小徒弟带着寻常的小石头到市场问价,领悟到一个人的价值关键要看他把自己定位在哪里;从小伙子手抓小鸟逼智者卜问生死,让人们明白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此书能够用独特的眼光看教育,以负责的态度提建议。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是许多人都在探索的问题。是啊,在当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认为教师的成就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也是无人能及的,教师的价值是永恒的。那么,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呢?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给我很多启示。

(一) 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孩子就需要与孩子沟通,与家长沟通。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二) 教师要把强烈的责任意识放在首位

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如重庆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在两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护和抢救学生,他们在做这种选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老师。”“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它掷地有声!“我是老师”反映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三)教师要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生活

魏书生说: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今天,我们教师要充满爱,爱人生的每一段时间,爱生活的每一个空间,爱他的职业,爱他的事业。让我们的爱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我们的爱不断发展自己,以完善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用我们的爱到笑对人生的境遇,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总之,我认为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拥有教育的智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的要求我自己,积极进取,尽早地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五:读《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一书有感

读《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一书有感

中洞完全小学教师:姚杰

有人问起你的职业是什么?当你说是教师时,人们会对你很尊敬。因为从古至今,教师一直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当今社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呢?最近我利用暑假闲暇的时间仔细阅读了著名教师白金声所著的《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书中全方位阐释了白金声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的重心是师爱之源。这本书包括如下七十二个内容:● 语文教育的前进方向;●语文教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小学语文整体人格教育;● 语文教育的几个辩证统一关系;●积极汲取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百年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育中的“教”与“学” ;●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成果 ;● 语文课堂教学美感教育原则 ;●当代语文教学名家的个性心理品质 ;●小学语文教学的“蟾蜥现象”; ● 语文教学德育错位与回归 ;●语文教学应“三思而行”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 ;● 古典诗歌章法与现代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的感情倾注;●艺谚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基本功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张志公的语文教学效率观;●张田若的识字教学研究;●

潘自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贡献;●“注?提”实验基本做法的科学性 ;●对“注?提”教学指导原则的再认识;● “注?提”实验指导原则的学习论思想 ;●“注音识字”理论体系的特点 ;●语文学法概念的内涵及其本质;●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 ;● 语文学法指导因材施教论;●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度”;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学习思想 ;●古诗教学学法指导操作程序 ;● 比较学习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学法指导;● 汉语拼音教学的经验与教训 ;●小学生写字姿势与习惯的培养 ;●积极预防和纠正错别字;●小学高年级汉字教学艺术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把字写好;● 情趣识字十法 ;●古代阅读教学经验;● 阅读教学学法指导基本结构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 小学语文导读教学法 ;● 在古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古诗教学误区 ;●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背” ;● 范读教学现状审视与对策 ;●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读书法;● 教学语言设计 ;●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 语文教学离不开“咬文嚼字” ;● 词语教学中的误区;●板书四忌 ;● 我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关于作文教学积蓄的理性思考 ;●作文训练与审美教育;●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作文教学的八种不良倾向;●口头作文训练 ;● 开放式作文训练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下水”――作文教学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小学作文教学错位与回归;●正确认识命题作文;

● 合理、善用虚构;《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演省,撼人心魄,让我这个读者感触颇深。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日学生是明日之栋梁。我们给每位学生提供的机会是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有所贡献。我们爱学生,不是像父母那样盲目的溺爱,而是要以适度的疼爱,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校园的温馨,从而自觉的遵守学校的制度,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每个家长所期望的,也是每位老师所希望的。因此热爱教育事业,首先要爱学生,要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把每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我早就是孩子的父亲了,我早就发现,父母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他们的孩子能如此放心的交给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教好他们。我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工作神圣而又责任重大,这是我以前所感受不到的。所以,我们既然踏入了教育这个行列,就应好好的工作。那么在教育中,我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首先教育内容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学生经常接触的感兴趣的,在学习中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从而能学习轻松。

其次,教师要重视各个领域知识的互相渗透,新《纲要》中各领域的知识是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机应变,教育才

能得心应手。再次,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环境对学生学习很重要,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提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那么怎样因材施教呢?新《纲要》中指出:尊重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满足和成功。其实个体差异包括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不同。以前我们只是理解为孩子智力的高低和发展快慢,忽略了特点的发展。但毕竟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个人的喜欢不同。

从这本书中,让我明白到:作为教师,首先要自身素质好,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样才能爱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家长放心,孩子们开心,领导称心的好老师。

20140830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六: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

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

一个教师的思考

——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

当了教师好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确实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教师。这段日子,我阅读了《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感触很深。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是一本案例式的教育书籍。俗话说得好:开卷有益!翻开书后,我就被它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吸引了。细细品味,让人感觉平时那些不能理解的理论知识离我们是这么的近,这也许就是文章的可贵之处,品读全文,带给我很多的感触,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文章中的案例阐述能理论联系实际,让人感觉更易理解。在每篇的理论知识讲述过程中,都恰到好处地穿插着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更是激发了我的强烈好奇心。因为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我们认识的人身上,然而我们都不曾去了解。在第一章的第四节中,在阐述未来社会需要道德高尚的人时作者举了3个例子,分别发生在美国、英国和中国。其中中国的案例我也有所耳闻,一直受我们爱戴的周总理在国际上同样有非常高的威望。案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976年一月八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联合国降半旗致哀!要知道,这面于1945年在美国升起的旗帜目睹了众多国家元首的去世,30多年来从没为哪个国家元首的去世降半旗致哀。为此一些国家的外交官有意见,他们质问联合国总部官员:我们国家的第一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高高飘扬,中国的第二元首去世,你们却为其降半旗,这是为什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奥地利人库尔特先生挺身而出,在联合国大厦门前做了不到1分钟的演讲:“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是我的决定,原因有2个,一个是中国的金银财富多的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的数也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但周总理却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点,我便为他下半旗。”看了这个例子让我为我们这位伟大的领袖感动,也让

我深深感到什么是道德高尚?道德高尚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只有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高尚的民族才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爱戴。

其次,这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新课程,让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在书中,林老师分析了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将新课程从理念-课堂-教师扮演的角色-策略-教学方法等等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阐述。让我对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学习方式等有了全新的理解,提升了我的认识。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如果孩子们对答如流,活动开展很顺利,没有意外(都是在老师的意料之中),这次活动就很成功。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才让我恍然大悟,这不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而真正的好课是让孩子们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向老师提问,甚至问倒老师,这才是一节成功的活动。在这本书中,林老师对我们老师在新课程下如何扮演角色、如何开展好活动都有详尽的描述。在第二篇第三章中很清楚的将衡量一位好老师的十个标准进行罗列,看了这十个标准,对照了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其实有些道理我们平时都知道,然而在操作中我们却会盲目。重新审视新课程,我觉得它的特点首先就是要爱孩子,其次就是要以孩子的发展为主,最后是在活动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平时设计活动应遵循的,所以这本书里介绍的很多知识都为我们所用,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去认真研读的。

再者,这本书让我更多的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教育。在这本书中,林老师举了很多关于各个国家教育特点,都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我们解说。如美国的诚实守信(价值3000万的梦想)德国的诚实认真(认真的德国人)日本的诚实坚强(中日两国孩子的较量)等等,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注重诚实,认为一个国家应以诚实为教育的根本,一个人的诚实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珍视诚信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这也让我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我们的身边的不诚信的例子,小的是成人的一个谎言,大的就是假货遍地,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孩子要诚信,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是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做诚信,否则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要求我们的孩子讲诚信?

因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诚信教育,对孩子允诺的每一句话必须兑现,树立好自身的榜样。

读过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自己收获极大!我想我一定会再去研读它,绝不能因为当了教师好多年,就固步自封。我们要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使我们的教育收到实效。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七:《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读书心得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读书心得

王晓慧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著作,很受感动。本书所写内容贴近教师的生活,话语真挚,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读完之后受益匪浅,在此和大家一起他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教师本身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在教育实践中更容易发人深省。对此,我们也有很深的体会:生活中许多时候身教胜于言教。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学生本身智商不错,但由于自身的懒惰,加上教师的渐渐放弃,成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其实,教师应关注这类学生,例如:在课堂中,作为优秀教师,应该顾及到全面。

二、教师有一颗宽容的心,给学生有改错的机会。

书中所述“教师关爱还表现在能够原谅学生的过失。适时地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有时候,教师只需一个严厉的眼神,就已让学生心怀愧疚,又何必训斥。说真的,教师也是人,不是神,也应有休闲、浪漫轻松的时光。这样,工作效率会更高。更何况,“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其实有很大的潜力,他们会有更广阔的天地,会有更精彩的人生,教师应信任学生,有些事情该放手就放手。

三、教师有时应担当起心理医生的角色。

书中所述“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时,也应适当地担任起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在平时,学生会在日记中向教师倾诉内心的烦恼,学习上的困惑等。我班有位女同学,她父母离婚后,父亲又再娶了。她有时在日记中向班主任透露出内心的苦闷,家中的没有欢笑,以及对父亲的不满。其语文老师在作业本上给这位学生写信,真诚地与她沟通。以长辈的口吻,劝慰她理性地对待家庭的变故,而且,对父母的离婚应给予理解。有时候,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你的父亲是无心的,是你多心的缘故。

四、坚持写教学反思,成为反思者。

写教学日志能及时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成败,能对平时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等加以消化,做到学以运用。

总之,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把自己学到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八:《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因爱而教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近期读了《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感想颇多。大学时期学习了《教育学》,我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今读了《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才切实全面的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个主题都用了四个部分来诠释:苏氏语录、苏氏思想、苏氏措施和案例点击。一环扣一环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展现出苏氏教育思想。对于一个刚上岗的新教师来说,苏的思想和教育措施让我感到无比新奇,为之振奋。无论是帮助学生减负,帮助差生还是写教师日记等等,无不散发着苏氏教育思想的源头、核心: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我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开始走上学习的道路,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基本为零,对于他们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对于新教师来说无意也是一次挑战。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这句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的疑虑,给了答案:爱心。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姐姐,像个大朋友。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及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并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

教师热爱学生是对每一位学生而言, 在一个班级体里差生只是一个相对感念,帮助差生在苏氏教育思想中有很具体的阐释。高里亚就是很好的例子,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对待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不要让高里亚那样的孩子默默“死”去。一年级的学生并不能称之为差生,因为年龄的问题部分孩子注意力集中困难,老教师曾说过上课每隔五分钟就要纠正一下坐姿,提醒一下注意力,还有部分学生接受能力相对慢一些。如何不让其掉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劳动者的自豪感。”我和一年级的另一名搭班老师一起想了一个办法:制作了两个表——学生成绩一展表和学生劳动成果一展表。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成就,无疑给这些孩子增添了学习和劳动的趣味,只要是在学习基础知识小测试或者是学习有进步或是卫生打扫优秀的同学,老师就会给画一个小星星,十颗小星星可以兑换一本本子作为奖励。同学们对这两个表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都比一比看看谁又有小星星了,谁又该加油努力了,该加油的同学会有其搭档来督促。在设计基础知识小测试的时候要有难易差别,这样就算是差生也会有机会拿到星星,还有的在卫生方面成果显著,让大家为之骄傲,无形之中使差生融入这项活动中,让其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九:《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心得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心得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因此,当我看到《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

是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

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

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读《学学怎样当老师》体会篇十: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心得体会,梁峰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心得体会

育才双语高中部 梁 峰

放假时,学校布置每个老师读一本书,给了好多书的题目,当我看到《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名时,我就认定了一定要看要读这本,因为之前学习时就有很多教师在“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就有所耳闻,何不趁着假期拜读一下,假期里,读了这本书,我渐渐就被它吸引了,越读越觉得闫老师写得贴近我们教师的生活,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明灯,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1、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老师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还要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 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即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

2、 一个爱学生、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姐姐,像个大朋友。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3、让孩子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学生负责的老师

教师的责任感,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平时工作的细节之中。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告诉我怎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老师,并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它像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成为一名好老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