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8    阅读: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报告》

系别: 信息 系

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级: 111 班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日期: 2012 年 6 月 23 日

双绞线的制作

三、课程实训步骤

1. 准备工作:一条网线、两个水晶头、一把专用剪锤、

一个测验器。

2. 过程:按照EIA/TIA 568B的规格,将双绞线的八条线

排列好,八条线一起剪齐,大约留1cm长,再插入水

晶头置顶端,用剪锤把它固定。

四、心得体会

制作双绞线也不容易,在剪得过程要小心,不能太大力,不能刮破线的外皮;认真的看清楚线颜色的不同,按照规格把线的顺序排列好并用力把线拉直;然后用力把线剪平齐,线也不能留太长,得刚好适合水晶头的宽度。最后要观察水晶头的顶端,看线是否都到顶,有些没有的要用力塞,把它置顶。

我的心得体会就是,认真制作就会很简单。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三、课程实训步骤

1. 设置光驱为第一优先启动的设备,插入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光盘,重启计算机。

2. 安装程序。按提示键,进行安装系统。

3. 出现要输入Windows安装密匙的提示,输入无误后按继续。

4. 输入计算机用户名与密码,单击【下一步】。

5. 接着出现日期与时间设置画面,并可选择性的输入本地区

时间和日期作为系统的当前时间。

6. 网络的安装画面,安装的时间较久。

7. 网络设置对话框,按【典型设置】后,选【计算机不在网

络上,或者在没有域的网络上】。

8. 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登陆系统,安装各种驱动程序。

四、心得体会

系统安装前,要先设置光驱启动;在安装过程中,要根据提示一步一步的操作,且要仔细阅读那些条件,等待的时间也会比较长,切勿急躁。

DHCP的安装与配置

三、课程实训步骤

1. DHCP的安装。刚安装完,系统可能没有DHCP服务,所

以要在管理您的服务器里添加DHCP服务。

2. 主机上用手动配置本机的IP地址。

3. 配置DHCP服务。安装完成后,进行DHCP服务配置。

4. 在客户机上自动获取IP地址。查看IP地址是否跟主

机一样。

5. 在命令提示符下执行语句ipconfig /all看是否联通;

再执行语句ping能否行通 。

四、心得体会

刚开始出了一点点的问题,没有设置有效地IP地址结果没有ping通,还请了老师来看看哪里出错;将设置删除后,重新配置了就可以了。

刚开始是完全按着书本看不懂的步骤,害怕会出错,结果还是出错了,后来先是请教了同学,但是还是不行,后就去问了老师的。

此次心得体会是看老师配置真是容易,但自己不懂得操作那么就难。

二、课程实训内容

DNS的安装与配置

三、课程实训步骤

1. DNS的安装和DHCP安装一样,在【配置您的服务器

向导】中的【服务角色】对话框选中【DNS服务器】。

2. 安装成功后,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

—>【DNS】打开DNS。

3. 根据提示创建正向查找区域,【主选区域】—>输入域

名称(如baidu.com)—>【程序】,再创建反向查找区域。

4. 建立和管理DNS服务器的资源记录。

四、心得体会

对于这次的安装与配置,让我更真实的了解清楚DNS服务器的应用:可以对于使用DHCP服务的网络可由DHCP服务器统一指向DNS服务器。

学习DNS服务器,对网络服务也有很大帮助。而且虽然经验不够,不过努力学习,自己可以管理得很好。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二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实训报告

系别:___信息____系

专业:__计算机 ___ _

班级:__111_ ___班

姓名:__岑志海__学号_20___

日期:_2012__年6_月22_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一)

一、课程实训目标

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课程实训内容

认识双绞线,制作网线。

三、课程实训步骤

(1) 剥线。用卡线钳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卡线钳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拨下保护胶皮。注意握钳力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剪断芯线。剥线的长度为大约25mm。

(2) 理线。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将其整理平行,按照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色平行排列,整理完毕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修齐后长度12mm--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3) 插线。一只手捏往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塑料卡子的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橙白色的线,其余类推。

(4) 压线。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卡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卡线钳,压紧线头即可。重复上述方法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一条网线即制作完成。

(5) 检测。使用电缆检测仪检测制作的网线是否正确连通。将制作好的网线的两端分别插入电缆测试仪的两个插口,打开电源,如果接头制作正确,LED会按照序号逐对闪烁。如果有LED不亮或LED不是按序号逐对闪亮,表示此网线接头制作有问题,应重新制作。

四、心得体会

1、剥线时很容易剪开线芯,所以要小心,千万不能把芯线剪破或剪断,否则会造成芯线之间短路或不通或者会造成相互干扰,通信质量下降;

2、在排线过程中,左手一定要紧握已排好的芯线,否则芯线会移位,出现芯线错位现象

3、插线时水晶头有塑料片的一侧朝下,线一定要插到底,否则芯线与探针接触会较差或不能接触

4、压线时一定要均匀缓慢用力,并且要用力压到底,使探针完全刺破双绞线 芯线,否则会造成探针与芯线接触不良

5、测试时仔细观察测试仪两端指示灯的对应是否正确, 否则表明双绞线两端排列顺序有错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二)

一、课程实训目标

为了更好的掌握网络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实训内容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三、课程实训步骤

1、设置电脑从光盘启动后,将 Windows Server 2003 企业版的安装盘放到光驱 内 启动计算机。启动后将自动加载安装所需要的文件。

2、进入欢迎界面,根据 提示按 Enter 键开始安装 Windows Server 2003

企业版。3、进入 Windows 授权协议界面,阅读授权协议后按 F8 键同意协议。4、安装系统开始收集本地计算机上的安装信息。 例如, 该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 询 问用户将操作系统安装到系统的哪个分区中。 如果计算机上还没有安装系统, 那么用光标键 将选定默认的主引导盘 (多数情况下默认主引导盘是 C 盘)后按 Enter 键继续。5、安装程序询问把分区格式化成哪种分区格式,可供选择的分区格式有 NTFS 格 式 和 FAT 格式。如果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建议格式化为 NTFS 格式。另外,对于已经格式化 的磁盘,系统会询问用户是保持现有的分区还是 重新将分区修改为 NTFS 或 FAT 格式的 分区,选定后按 Enter 键继续。6、安装程序开始从光盘复制安装文件到硬盘上并初始化程序。当安装文件复制完毕后,第一次重新启动计算机 (默认等待时间是 15 秒,如果不想等待,按 Enter 键立即重启)。7、重新启动后,再次进入安装程序开始正式安装操作系统。安装程序将检测电脑上的 硬件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8 打开"区域和语言选项"对话 框,设置系统语言、用户信息的配草。这里我们只要使用默认设置即可,直接单击"下一步" 按钮。9 输入用户信息: 打开"自定义软件"对话框,在"姓名"和"单位"文本框中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单位名称,确定输入的信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10 输入产品密钥: 打开"您的产品密钥"对话框,输入事先记录的序列号。只有当我们输入正确的序列号后才可 以进入下一步的安装工作。确定所输入的序列号完整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11 设置授权模式:打开"授权模式"对话框,对于单机用户和局域网内客户来说,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即可,但对子服务器来说,

要设置此服务器供多少客户端使用,此时需要参考说明书的授权和局域 网的实际情况,输入客户端数量。 设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12 输入计算机名和管理员密码: ①打开"计算机名称和管理员密码"对话框,在"计算机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自定义的计算机名 称。 ②在"管理员密码"和"确认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管理员密码和确认密码。 确定输入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 注意:如果是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它的名称不称相同,另外,管理员的密码设置要安全 (当 饿这里我们也可以等到安装完成后再设置),如果输入的密码比简单,单击"下一步"按钮后 会打开弩示对话框, 提示用户按照对话框中的说明输入密码以加强账户安全性。13 设置日期和时间: ①打开"日期禾;时间设置"对话框,设置当前的日期、时间和时区, 一般保持默认设置即可。 单击"下一步"按钮。14 网络设置: ①' 1 打开"网络设置"对话框, 一般默认选择"典型设置"单选按钮, 在安装完毕后再进行调整, 当然也可以在这里先自定义设置。 ②单击"下一步"按钮。15 打开"工作组或计 算机域"对话框,在设置工作组或计算机域 的时候,不论是单机还是局域网服务器,最好 是选择第一项,当把系统安装完毕后再进行详细的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16 当设置完毕后,系统将开始复制文件并安装"开始"菜单项以及对组件进行 注册, 所有的设置完毕并保存后, 系统进行第二次重新启动。 17 第二次重新启动时会出现 Windows Server 2003 的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按 Ctrl+Alt+Del 组合键开始。 注意:启动 Windows Server 2003 时按 Ctrl+Alt+Del 组合键,这样是为了增加操作系统的 安全性,按下组合键后可以保证输入的密 Windows 获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三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教师实验报告》

备注:本实验报告用于各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实验,务必按时完成。不交此报告者,本次实验为

“不及格”。

九江学院

备注:本实验报告用于各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实验,务必按时完成。不交此报告者,本次实验为

“不及格”。

九江学院

备注:本实验报告用于各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实验,务必按时完成。不交此报告者,本次实验为

“不及格”。

九江学院

备注:本实验报告用于各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实验,务必按时完成。不交此报告者,本次实验为

“不及格”。

九江学院

备注:本实验报告用于各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实验,务必按时完成。不交此报告者,本次实验为

“不及格”。

九江学院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四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

第9章 网络实训

计算机网络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实训主要包括3个大的方面:1.网络基础实训;2. Windows 2003 Server 应用实训;3.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训。共15个实训。

9.1 网络基础实训

实训一 ping命令的使用

1.实训目的:

(1)通过使用ping命令,加强对ICMP协议的理解。

(2)熟练掌握ping命令的格式及参数的使用。

(3)能利用ping命令判断简单网络故障并排除。

2. 实训环境:

(1)有Windows98、Windows NT Workstation、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2003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进行连接起来。

3. 实训指导: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你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但由于可以自定义所发数据报的大小及无休止的高速发送,ping也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DDOS(拒绝服务攻击)的工具。

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能得到4个回送应答。ping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发送回送请求到返回回送应答之间的时间量。如果应答时间短,表示数据报不必通过太多的路由器或网络连接速度比较快。ping还能显示TTL(Time to Live存在时间)值,你可以通过TTL值推算一下数据包已经通过了多少个路由器:源地点TTL起始值(就是比返回TTL略大的一个2的乘方数)-返回时TTL值。例如,返回TTL值为119,那么可以推算数据报离开源地址的TTL起始值为128,而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128-119);如果返回TTL值为246,TTL起始值就是256,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

通过ping检测网络故障的典型次序

正常情况下,当你使用ping命令来查找问题所在或检验网络运行情况时,你需要使用许多ping命令,如果所有都运行正确,你就可以相信基本的连通性和配置参数没有问题;如果某些ping命令出现运行故障,它也可以指明到何处去查找问题。下面就给出一个典型的检测次序及对应的可能故障:

ping 127.0.0.1——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该命令永不退出该计算机。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表示本机的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ping 本机IP——这个命令被送到你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你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网络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这个命令应该离开你的计算机,经过网卡及网络电缆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送应答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载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收到0个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分割时,将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的代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系统有问题。

ping 网关IP——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网关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够作应答。

ping 远程IP——如果收到4个应答,表示成功的使用了缺省网关。对于拨号上网用户则表示能够成功的访问internet(但不排除ISP的DNS会有问题)。

ping local-host——local-host是系统的网络保留名,它是127.0.0.1的别名,每台计算机都应该能够将该名字转换成该地址。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windows/host)中存在问题。

ping 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对于拨号上网用户,某些ISP已经不需要设置DNS服务器了)。顺便说一句:你也可以利用该命令实现域名对IP地址的转换功能。

如果上面所列出的所有ping命令都能正常运行,那么你对你的计算机进行本地和远程通信的功能基本上就可以放心了。但是,这些命令的成功并不表示你所有的网络配置都没有问题,例如,某些子网掩码错误就可能无法用这些方法检测到。下面出示ping命令及其输出的例子:

C:\WINIdoWS>ping 198.87.118.1

Pinging 198.98.118.1 whit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8.98.118.1:bytes=32 time=224ms TTL=14

Reply from 198.98.118.1:bytes=32 time=213ms TTL=14

Reply from 198.98.118.1:bytes=32 time=213ms TTL=14

Reply from 198.98.118.1:bytes=32 time=213ms TTL=14

ping还可测试路由问题。当使用一台主机时,如果用ping获取它的IP地址,但Ping未能到达该主机时,那么该主机可能没有列在DNS服务器或是本地的Hosts文件中,或是指定的是一个无效的DNS服务器或该DNS服务器是不可到达的。这时可以通过向Hosts文件中输入远程主机的名字和IP地址(正在ping的那台主机)来缓解这个问题。

在开始用ping工具进行远程主机连接或路由问题解决之前,应该首先用ping测试计算机来验证它的网络接口正在正确工作。要测试自己的机器,可使用下面命令的任意一个(用你的计算机的实际IP地址代替your-IP-address):

ping local-host

ping 127.0.0.1

ping your-ip-address

提示:可通过使用带有—r参数的ping命令判断到远程主机的包所选择的路由。 下面是ping命令的语法:

ping[-t][-a][-n count][-l length][-f][-i TTL][-v tos][-r count][-s count][[-j host-list]]|[-k host-list)[-w timeout]destination-list

ping命令可用的参数说明如下:

-t。引导ping继续测试远程主机直到按Ctrl+C中断该命令。

-a。使ping命令不要把IP地址分解成host主机名,这对解决DNS和Hosts文件问题 是有用的。

-n count。缺省情况下,ping发送四个ICMP包到远程主机,可以使用-n参数指定被发 送的包的数目。

-l length。使用-l参数指定ping传送到远程主机的ICMP包的长度。缺省情况下,ping 发送长度为64bytes的包,但是可指定最大字节数为8192bytes。

-f。使ping命令在每个包中都包含一个Do Not Fragment(不分段)的标志,它禁止包 (packet)经过的网关把packet分段。

-i TTL。设定Time To Live(存活时间)。用TTL指定其值。

-v tos。设置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其值由tos指定。

-r count。记录发出的packet和返回的packet的路由,必须使用count的值指定l到9个主机。

-s count。由count指定的段的数目指定时间标记(timestamp)。

-j host-list。使用户能够使用路由表说明packet的路径,可以使用中间网关分隔连续的主机。IP支持的最大主机的数目是9个。

-k host-list。使用户通过由host-list指定的路由列表说明packet的路由,可通过中间网关分隔连续的主机,IP支持的最大主机的数目是9个。

-w timeout。为包的传输以毫秒为单位指定超时时间。

destination-list。指定ping的主机。

4. 实训内容:

(1)ping环回地址,验证本地计算机上TCP/IP及其配置是否正确;

(2)ping同一子网内计算机的IP地址,验证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

(3)ping不同网段计算机的地址,验证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

(4)ping默认网关的IP地址,验证默认网关是否运行以及能否与本地网络上的本地主机通讯;

(5)ping远程主机的主机名(域名),验证能否进行域名解析及通过路由器通信;

(6)使用ping的不同选项来指定要使用的数据包大小(-l)、要发送的数据包数目(-n)、是否记录用过的路由、要使用的生存时间(TTL)值以及是否设置“不分段”标志等。

5. 实训报告要求:

(1)实训地点,参加人员,实训时间等。

(2)实训内容:对实训步骤做详细记录。

(3)实训分析:

根据实训结果,分析ping的工作原理。如果ping不通,分析可能的原因。

利用ping和分段标志的组合,分析MTU的作用。

(4)实训的心得体会。

实训二 ipconfig命令的使用

1.实训目的:

通过使用ipconfig命令,加强对TCP/IP体系结构的理解。要求熟练掌握ipconfig命令的格式及参数的使用。

2. 实训环境:

(1)有Windows98、Windows NT Workstation、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2003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进行连接起来。

3. 实训指导:

发现和解决TCP/IP网络问题时,首先需要检查出现问题的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ipconfig命令可以用于获得主机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设置是否正确。

ipconfig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ipconfig[/命令参数1][/命令参数2]……

最常用的选项:

ipconfig——当使用ipconfig时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ipconfig /all——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和wins服务器显示它已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如ip地址等),并且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如果ip地址是从dhcp服务器租用的,ipconfig将显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有关dhcp服务器的相关内容请详见其他有关nt服务器的书籍或询问你的网管)。

ipconfig /release和ipconfig /renew——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其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如果你输入ipconfig /release,那么所有接口的租用ip地址便重新交付给dhcp服务器(归还ip地址)。如果你输入ipconfig /renew,那么本地计算机便设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并租用一个ip地址。请注意,大多数情况下网卡将被重新赋予和以前所赋予的相同的ip地址。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95/98,那么你应该更习惯使用winipcfg而不是ipconfig,因为它是一个图形用户界面,而且所显示的信息与ipconfig相同,并且也提供发布和更新动态ip地址的选项。

4. 实训内容:

(1)观察TCP/IP基本配置。

(2)使用各种命令参数后,观察显示的配置情况。

5. 实训报告要求:

(1)实训地点、参加人员、实训时间等。

(2)实训内容:对实训步骤做详细记录。

(3)实训分析:根据实训结果,分析TCP/IP的配置内容。

(4)实训的心得体会。

实训三 网络连接跟踪命令tracert命令的使用

1.实训目的:

通过使用tracert命令,熟悉路由器的具体应用环境。要求熟练掌握tracert命令的格式及参数的使用。

2. 实训环境:

(1)有Windows98、Windows NT Workstation、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2003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进行连接起来。

3. 实训指导:

tracert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数据报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工作原理:tracert诊断程序通过向目标发送不同生存时间(TTL)值的“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应数据包,来确定到目标所采取的路由。它要求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之前至少将数据包上的TTL递减1。数据包上的TTL减为0时,路由器应该将“ICMP已超时”的消息发回源地址。

tracert先发送TTL为1的回应数据包,并在随后的每次发送过程中将TTL递增1,直到目标响应或TTL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路由。通过检查中间发回的“ICMP已超时”的消息确定路由。

tracert命令按顺序打印出返回“ICMP已超时”消息的路径中的近端接口列表。如果使用-d选项,则tracert实用程序不在每个地址上查询DNS。

tracert是一个运行得比较慢的命令,如果指定的目标地址比较远,每个路由器大约需要15秒钟。

命令的语法如下: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computer-list] [-w timeout]target_name 参数:

/d 指定不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目标的最大跃点数。

-j computer-list 指定沿 computer-list 的稀疏源路由。

-w timeout 每次应答等待 timeout 指定的微秒数。

target_name 目标计算机的名称。

例如在图9-1所示的例子中,数据包必须通过6个路由器才能到达主机221.236.31.142(即

在tracert的测试过程中,某些路由器不会为使用到期TTL值的数据包返回“已超时”消息,而且有些路由器对于tracert命令不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将为该跃点显示一行星号 (*)。这就是例子中国的第6个路由器为什么显示(*)的原因了。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五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系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实 训 报 告

目 录

实训一„„„„„„„„„„„„„„„„„„„„„„„„„„„„„„„„„„1 实训二„„„„„„„„„„„„„„„„„„„„„„„„„„„„„„„„„„2 实训三„„„„„„„„„„„„„„„„„„„„„„„„„„„„„„„„„„4 实训四„„„„„„„„„„„„„„„„„„„„„„„„„„„„„„„„„„5 实训心得„„„„„„„„„„„„„„„„„„„„„„„„„„„„„„„„„7

实训一 硬件组装与系统安装

【实训目的】

1、掌握系统安装的基本过程。

2、了解主机箱内部构造与实现系统安装.

【实训条件】

能正常运行的计算机、系统U盘、螺丝刀。

【实训任务】

1、完成主机的拆装与组装。

2、完成系统的安装,并且计算机能够正常的运行。

【实训思考】

1、说明了主机内部硬件每个的功能。

2、电脑不正常运行是主机箱内部的原因吗?

【实训内容】

系统安装:

1、插入带有系统的U盘,启动电脑,不停的按Del.键,进入BOIS界面。

BOIS→First Boot Device→USB-HDD→按F10保存。

2、进入老毛桃界面→WinPE<适用老机>。,

3、进入桌面→按Ghost手动→ok→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寻找U盘里的Winpsp3.GHD文件,按确定→然后按系统默认选项,一直按OK,出现完成进度→完成进度实现后,按确定,电脑重启,并拔出U盘.

4、第二次启动完成,系统装机成功。

硬件组装的主要部件:

cpu(核心部件)、2.cpu散热器、3.主板、4.内存条、5.硬盘、6.软驱、7.光驱、8.电源、9.显卡、10.鼠标、11.键盘、12.显示器、13.主机箱,14.数据条。

硬件组装的过程:

1、拆装机箱:安装底板和挡板;

2、安装电源:将电源放在机箱上,电源的散热器朝机箱后并对准风扇孔。用螺栓将电源固定;

3、连接电源主板;

4、连接散热器电源线;

5、安装CPU散热器;

6、安装内存;

7、安装硬盘;

8、安装光驱;

9、安装显卡;

10、连接机箱内部连线;

11、整理并连接主板电源线;

12、连接外设;

13、完成机箱内部的连接后,合上机箱盖连接网线、电源、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

14、完成以上操作就可以接通电源,观察计算机是否正常运行。

实训二 水晶头的制作和网络的连接

【实训目的】

1、学会制作水晶头与实现网络的连接。

2、掌握网线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实训条件】

双绞线、RJ-54水晶头、双绞线压线钳、剥线刀、测线仪。

【实训任务】

制作RJ-45头的直通型双绞线,并用测线仪测试。

【实训思考】

1、简述制作水晶头的过程。

2、完成网线制作后,使用测线仪是否可以测通?若不能测通,分析不能成功的原因。

【实训内容】

1、取适当长度的双绞线,用剥线刀去掉双绞线两头的保护层大约两厘米。

2、把双绞线里的尼龙绳剪掉,排好线序,将线捋直。

568A类线的顺利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如图A-1。

图A-1 568A顺序规范

568B类线的顺利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A-2。

图B-1 568B顺序规范

交叉线通常用于同类设备之间的互联,如

PCPC、HUBHUB;直通线通常用。

3、使用剪线刀将排好的八根线剪齐,剩余线大

约一厘米。

4、将有次序的电缆插入水晶头,把电缆推入的

足够紧凑,要确保每根线与金属片良好接触,在用压

线钳将水晶头压好。

5、用测线仪测试,如果测线仪上的八个绿灯依次通过,则说明水晶头制作成功。如图所示:

实训三 局域网的连接

【实训目的】

1、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组建局域网的连接。

3、设置共享文件夹和访问共享文件夹。

【实训条件】

两台交换机、五台计算机、一根交叉线、五根直通线、internet。

【实训任务】

1、完成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2、配置IP地址。

3、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共享文件。

【实训思考】

1、简述组建局域网的过程。

2、交换机与交换机、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应用交叉线还是直通线?

3、共享文件怎样设置?

4、当局域网内部不能通信时是何原因?

【实训内容】

(一)内网的组建,如下图所示:

1、使用网络向导: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网络安装向导。

2、配置TCP/IP协议:网上邻居→本地连接→属性→TCP/IP协议。

3、加入工作组: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更改→工作组为MSHOME。

4、设置共享式文件夹:单击右键→共享和安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六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报告 20 11 --2012 学年 第 2学期

系部:计算机系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专业班级: 2010级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董书廷,郭金婷,孙庆玲,周惠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制

填写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要与实验指导书或课程标准中相一致。

2、实验类型:一般需要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实验。

3、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的名称;组别:实验分组参加人员所在的组号。 4、实验方案设计(步骤):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验(验证型),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于创新型实验,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5、实验小结:对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等。 6、备注:分组实验中组内成员分工、任务以及其他说明事项。 注意:

①实验实训分组完成的,每组提交一份报告即可,但必须说明人员分工及职责。不分组要求全体成员独立完成的实验实训项目可由指导老师根据个人完成情况分组填写。

②实验成绩按照百分制记,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考核要求具体区分独立计算、折算记入两种情况。

③本实验实训报告是根据计算机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学院教务处制的实验实训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特此说明。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七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一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学院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信软楼30 实验时间:2014年5月22日

一、实验室名称: 信软楼303

二、实验项目名称:交换机VLAN配置练习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1、交换机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时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 用户模式 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 特权模式 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特权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 全局配置模式 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全局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

 端口模式 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端口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

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命令包括:

 Exit命令是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 End命令是指用户从特权模式以下级别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

 交换机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的简写、命令的自动补齐、快捷键功能。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

 Hostname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

 当用户登录交换机时,你可能需要告诉用户一些必要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设置标

题来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

 Banner motd配置交换机每日提示信息motd message of the day。

 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登录提示信息,位于每日提示信息之后。

 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执行。

a) Show version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可以查看到交换机的硬件版本信息和软件版

本信息,用于进行交换机操作系统升级时的依据。

b) 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交换机当前的MAC地址表信息。

c) Show running-config查看交换机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2、交换机VLAN配置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传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五、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如何给VLAN内添加端口,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六、实验内容:

假设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公司采用全系列锐捷网络产品,首先要求你登录交换机,了解、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技巧,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基本命令进行配置。

需要在交换机上熟悉各种不同的配置模式以及如何在配置模式间切换,使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并熟悉命令行界面的操作技巧。

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不同的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交换机的端口隔离,然后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三层交换机 1台 二层交换机1台 pc机3台

八、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hostname L2-SW

L2-SW(config)#

S3750#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3750(config)#hostname L3-SW

L3-SW(config)#

第二步:在三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 添加端口

L3-SW(config)#vlan 10

L3-SW(config-vlan)#name xiaoshou

!划分销售部的VLAN 10

L3-SW(config-vlan)#vlan 20

L3-SW(config-vlan)#name jishu

!划分技术部的VLAN 20

L3-SW(config-vlan)#exit

L3-SW(config)#

L3-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6-10

!将端口Fa0/6至Fa0/10划分到VLAN 10

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L3-SW(config-if-range)#exit

L3-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1-15

!将端口Fa0/11至Fa0/15划分到VLAN 20

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L3-SW(config-if-range)#exit

L3-SW(config)#

第三步:在二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添加端口

L2-SW(config)#vlan 10

L2-SW(config-vlan)#name xiaoshou

!划分销售部的VLAN 10

L2-SW(config-vlan)#vlan 20

L2-SW(config-vlan)#name jishu

!划分技术部的VLAN 20

L2-SW(config-vlan)#exit

L2-SW(config)#

L2-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6-10

!将端口Fa0/6至Fa0/10划分到VLAN 10

L2-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L2-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L2-SW(config-if-range)#exit

L2-SW(config)#

第四步:设置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为Trunk

L3-SW(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L3-SW(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3-SW(config-if)#exit

L3-SW(config)#

L2-SW(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L2-SW(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2-SW(config-if)#exit

L2-SW(config)#

第五步:查看VLAN和Trunk的配置

L2-SW#show vlan

L2-SW#show interfaces fastEthernet 0/1 switchport

L3-SW#show vlan

L3-SW#show interfaces fastEthernet 0/1 switchport

第六步:验证配置

PC3和PC1都属于VLAN 10,它们的IP地址都在C类网络192.168.10.0/24内,PC2属于VLAN 20,它的IP地址在C类网络192.168.20.0/24内,可以看到从PC3是可以ping通PC1的,而从PC3是不能ping通PC2的。若把PC1的连线转移到属于VLAN 20的端口上去,PC3和PC1将不再能够ping通。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环境: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八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教程》

实训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实训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一、实训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2、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功能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掌握按地理位置分类的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因特网)。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5 种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结构。重点掌握总线型和星型。

5、学会使用网络的软、硬件资源。

二、实训内容:

1.到学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拓扑结构图,分析属于何种网络结构。

2.观察每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网络通信的,了解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设备。

3.掌握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和网卡的配置。

三、实训步骤:

组织学生三人为一小组,分别到学校计算机网络中心,完成本次的实训的内容,并写出实训报告。 第一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2、了解服务器、光盘镜像服务器、磁盘阵列是如何连接到计算机上的?

3、认识并记录网络使用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方法。

4、画出拓扑结构图。

5、分析网络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第二步:参观网络中心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组建的时间等。

2、了解各服务器的功能,认识网络设备,如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及连接方法。

3、画出拓扑结构图。

第三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可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XP下查看。]

1、在“网络”属性对话框中,记下计算机名字、工作组名字和计算机说明;

2、查看网卡型号和网络设置,IP地址的设置以及网络使用的协议等。

四、实训总结

网络拓扑是指局域网络中各节点间相互连接的方式,也就是网络中计算机之间如何相互连接的问题。构成局域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星型、树型和网状拓扑。拓扑结构的选择往往与通信介质的选择和介质的控制方式的确定紧密相关,并决定着对网络设备的选择。

五、实训作业

1)根据网络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分析网络的各部件属于什么网络类型?为什么使用此类型?

2)网络中各部分的网络设备是什么?作用何在?

1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教程

实训二 网络认识

一、实训目标:

熟悉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类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串行接口线缆等。并了解各种线缆的相应标准。熟悉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并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

二、实训内容:

1、熟悉双绞线的线序、种类和各种双绞线(直通线和交叉线)的用途;

2、了解同轴电缆、光纤、串行接口线缆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3、熟悉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关、无线网卡等网络设备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三、实训步骤:

1、双绞线(Twisted Pair)

双绞线也称为双扭线,它是最古老但又是常用的传输媒体。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直,然后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绞合可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使用双绞线最多的地方就是到处都有的电话系统。几乎所有的电话都用双绞线连接到电话交换机。

① 双绞线的种类

a) 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屏蔽层 铜线 聚氯乙烯套层 绝缘

图2-1 屏蔽双绞线结构图 层

b) 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聚氯乙烯 套层 绝缘层 铜线

2-2 非屏蔽双绞线结构图

2

实训二 网络认识

同轴光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现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按特性阻抗数值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50 同轴电缆、70同轴电缆。

图2-3 同轴电缆结构图

3、光纤(optical fiber)

光纤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在发送端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光导体激光器,它们在电脉冲的作用下能产生出光脉冲。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8至100μm。光波正是通过纤芯进行传导。

图 2-4 光纤的结构与传输原理

在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波段的中心分别位于0.85μm,1.30μm,1.55μm。光缆适用于长距离、布线条件特殊的情况,以及语音、数据和视频图像等应用领域;另外,在较大规模的计算机局域网络中,广泛地采用光缆作为外界数据传输的干线。

4、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提供了一种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起这种方法比FDDI,ATM的成本要节省很多。传统的集线器实质上把一条广播总线浓缩成一个小小的盒子,组成的网络物理上是星型拓扑结构,而逻辑上仍然是总线型的,是共享的。集线器虽然有多个端口,但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端口发送或接收数据;而交换机则是采用电话交换机的原理,它可以让多对端口同时发送或接受数据,每一个端口独占整个带宽,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

图2-5 独立交换机

5、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的功能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它的职能性更强。它不仅具有传输能力,而且有路径选择能力。当一条链路不通时,路由器会选择一条好的链路完成通信。另外,路由器有选择最短路径的能力。 路由器的功能示意图如下:

3 图2-6 千兆以太网模块化交换机

图2-7 路由器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6、网关(Gateway)

网关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在高层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段连接在一起的软硬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网络传输协议的翻译和转换工作,因此又叫做网间协议转换器。网关的硬件用来提供不同网络的接口,软件则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网关能够连接多个高层协议完全不同的局域网。因此,网关是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的首选设备。

7、网卡(NIC)

网卡(网络接口卡)又称网络适配器,其作在OSI模型的第2层,它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从功能来说,网卡相当于广域网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过它将工作站或服务器连接到网络上,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

网卡的理论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

a)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送时将上一层交下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接收 时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b) 链路管理 主要是CSMA/CD协议的实现

c) 编码与译码 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注:无线网卡主要用于无线网络(WLAN),它使用无线的电磁波进行连接,具有布线容易、移动性强、组网灵活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四、实训总结

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需要有作为工作站或服务器的计算机以及其他各种连接设备。本实训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在组建计算机网络时常用的硬件设备,包括网络媒介,组网用的集线器、网络互联使用的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网桥等。

五、实训作业

1、网卡的指示灯各代表什么含义?

2、不同类型的网卡的网络传输速率有什么不同?

3、交换机的指示灯各代表什么含义?

4、如何利用路由器上网?

5、双绞线的分类有哪些?

实训三 IP地址计算

实训三 IP地址的计算

一、IP地址的介绍

1、IP地址的表示方法

IP地址 = 网络号(net-id)+主机号(host-id)

把整个Internet网堪称单一的网络,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在Internet网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标示符,Internet管理委员会定义了A、B、C、D、E五类地址,在每类地址中,还规定了网络编号和主机编号。在 TCP/IP协议中,IP地址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出现的,共32bit,1bit就是二进制中的1位,但这种形式非常不适用于人阅读和记忆。因此Internet管理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IP地址:面向用户的文档中,由四段构成的32 比特的IP地址被直观地表示为四个以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其中,每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称为一段)。

A、B、C类最常用,下面加以介绍。本文介绍的都是版本4的IP地址,称为

IPv4.

图3-1

从上图3-1可以看出: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不难算出,A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00000001,最后一个地址是01111111,换算

7成十进制就是127,其中127留作保留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段范围是:1~126,A类地址允许有2 -2=126

个网段(减2是因为0不用,127留作它用),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

24有2-2=16777216台主机(减2是因为全0地址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一般不分配给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 B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10000000,最

14后一个地址是10111111,换算成十进制B类地址第一段范围就是128~191,B类地址允许有2 =16384

16个网段,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2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2=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

较多的网络。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C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11000000,最后

21一个地址是11011111,换算成十进制C类地址第一段范围就是192~223,C类地址允许有2 =2097152

8个网段,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2= 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

少的网络。

x8有些人对范围是2不太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如C类网,每个网络允许有2-2= 254台

主机是这样来的。因为C类网的主机位是8位,变化如下: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00000011

5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九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网络基础部分实验

实验一:传输介质与网线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

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原理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二)实验步骤

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2.抽出外套层,可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到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慢慢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剥掉外套层。

3.排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将线排序。

4.整理,排序后应尽量将线头拉直理平,然后用压线钳将多余的线头剪掉。

5.插入水晶头,将排序后的双绞线线头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头中,插入后用力压住双绞线,尽力的将双绞线头向水晶头中推,以保证线头充分的插入水晶头中。

6.压线,经过上述步骤后,只要使用压线钳将线压紧即可。

(三)回答思考题。

1)双绞线、细缆、粗缆三种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点?

同轴线和双绞线的区别主要是网络拓扑不同,同轴电缆只能是总线型结构,而双绞线则是星型结构。三种介质传输的最大带宽不同,粗缆传输带宽最宽,其次,细缆,最宅的双绞线。不过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比细缆和粗缆长。

2)A线序和B线序有何区别?若不遵循上述标准,是否所做的网线不可用。

两端的线序相同叫直通线,都遵循568B标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连接使用直通线,如网卡到交换机,网卡到ADSL modem,交换机到路由器等;而一端为568B线序,一端为568A线序的为交叉线,即1-3、2-6调换,用于相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如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交换机与集线器连接等。

不按上述标准,只要保持线序正确,就可以正常使用。

实验二:常用网络命令详解

一、实验目的

大家在操作Windows 9X/NT/2000/XP/2003系统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网管员在维护单位的局域网或广域网时候,如果能掌握一些Windows 系统的网络命令使用技巧,常常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有时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要详细了解Windows 常用网络命令详解

二、实验任务

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络命令的使用。

三、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计算机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其网络命令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ping

步骤:1.ping IP地址,此命令被送到本计算机的IP软件,如

果TCP/IP正常,该命令永不退出计算机。

2.ping 本机IP,这个命令被送到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此ping命令做出回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此问题出现时,将局域网用户断开网络电缆的连接,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

3.ping 局域网内的其他IP,这个命令应该离开此计算机,经过网卡及网络电缆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应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载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没有收到回应,表示子网掩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系统有问题.

4.ping 网关IP,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网关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做出应答。

5.Ping 远程IP,如果收到4个应答,表示成功的使用了缺省网关。

6.ping 系统网络别名,每台计算机都有将别名转换为地址的功能,如果没做到这一点,说明主机文件中存在问题。

7.ping 域名,通常是通过DNS服务器,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明DNS服务器的IP地址的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

2>ipconfig

1.ipconfig 表示使用ipconfig不带任何参数值,那么它为每个已配置好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2.Ipconfig/all,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和WINS服务器显示它已配置且所要使用到的附加信息,并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

3.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这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其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输入ipconfig/release,所有接口的租用IP地址便重新交付给DHCP服务器。输入ipconfig/renew,本地计算机便设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心得体会篇十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学时学分: 24学时,4学分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训练课,是一门面向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从事实践性训练的应用技术课。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组建网络、配置网络、加载Internet网络中常用服务的实际动手能力,学会解决网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故障,完成网络技术岗位人员的系统训练过程。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能够熟练的组建网络、并解决Intranet的配置问题,达到网络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的简单配置和使用技能。

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服务器各1台,工作站每人一台。

软件配置:WINDOWS XP 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0,Microsoft OfficeXP等实训所需软件。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训方式:先由教师演示实训操作要点,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上机操作、设置、安装等。

2、基本要求如下: 掌握网络组建,包括:安装操作系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协议和必要的设置工作。 熟练掌握网络中安装IIS的所有组件并配置好服务器。

掌握在网络中安装电子邮件服务器并配置客户端的访问方法,会测试系统的性能。 能够在网络中安装BBS服务器并配置客户端,会测试系统的性能。

四、考核与报告

本实训的考试方式是考核。总评成绩中实验过程和纪律表现占30%,实验结果演示占40%,实验报告占30%,折合成五级记分制。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

2、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

能够出色地完成实训计划并能独立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充实,论述清楚,观点鲜明,现场演示熟练;实训表现实出。

良好:

能够较好地完成实训计划并能独立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充实,论述比较清楚,现场演示较熟练;实训表现较好。

中等:

能够完成实训计划并能独立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比较充实,现场演示一般;实训表现较好。

及格:

基本能够完成实训计划并能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基本满足要求,现场演示需要老师提示;实训表现一般。

不及格:

未能完成实训计划或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不能反映实训要求,现场无法演示;实训表现一般。

制定:赵伟 审稿: 审定: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