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高山流水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1    阅读:

篇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乐曲。幻灯片、课文朗诵。

学生:搜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一)、检查预习,直接导入。

师:课前大家预习了《高山流水》这一课,会认课文里的词语吗?一起读读吧! 晋国 奉命 抒情 坟墓 友谊

心急如焚 如泣如诉 风平浪静

气势磅礴 烟波浩渺 催人泪下

一见如故 高山流水

师: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板书)。

(二)、出示导学提纲

1、简要提示

俞伯牙通过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知音钟子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音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己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了友谊的真正含义。

2、认知与探究

(1)知识性问题

a 俞伯牙是怎样一个人,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b课文什么地方写俞伯牙知音难寻

c课文3、4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伯牙弹奏曲子时的景象,请用笔勾画。

d自读5~7段,勾画出写听了乐曲后钟子期的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e自读课文8~12段,说一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2) 探究性问题

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3)梳理与反馈

从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自学

二、合作互动

(一).小组讨论

(二)师生互动

想象画面,导入课文。

师:看到题目(课件),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生答高山流水句子

师:其实呀,高山流水也是一曲古筝曲,这段音乐中还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先听老师朗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课文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板书)

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春秋时期,音乐家伯牙为一直找不到知音感到遗憾。一次,在出使楚国的路上,他遇到了知音子期,感到很高兴,并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聚。然而第二年中秋,伯牙等来的确是子期病逝的消息。他悲痛欲绝,把瑶琴都摔碎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知音,在此建了一座古琴台。)

师:谁知道“知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生:懂音乐的人、好朋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纲自学课文

(三)、教师精讲

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俞伯牙是怎样一个人,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第1段)。抽生读。课文里还有

一个词语也告诉了我们他在音乐上成绩卓著,找找。(琴艺高超)

1.作为音乐家要找到懂自己音乐的人,容易吗?

2.课文什么地方写俞伯牙知音难寻。(第2段)

3.抽生读。

4.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直都没找到知音)

5.在第2段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音乐家知音难寻。(琴艺高超,始终)高山流水句子

6.从“琴艺高超”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始终”你有什么体会。

7.是呀,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伯牙虽“琴艺高超”,但“始终”没有遇到能听懂他音乐的人,能用你们的朗读传达伯牙这种“知音难求”的心境吗?齐读。

师:知音难寻,乐曲无人赏识,作为一位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憾事,就像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伯牙在做官出使的途中,只能面江对月,借曲抒情,弹奏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曲《高山流水》。

师:课文3、4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伯牙弹奏曲子时的景象,请用笔勾画。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美景和琴声相伴的那个傍晚,可以闭上眼想象当时的画面。(放音乐)高山流水句子

3.抽生答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正在伯牙抚琴而奏时,子期来到伯牙的身边,他听到《高山流水》又会看到些

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5~7段。

师:自读5~7段,勾画出写听了乐曲后钟子期的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句子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师: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你是从哪些重点词语体会到的。(啧啧赞叹,意味深长,真妙)

师:“啧啧赞叹”说明了什么,“意味深长”又表示什么?“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赞的是什么?为什么赞叹?他是怎么赞叹的?“真妙”,妙在哪里?

师抽生读。(谁来道出子期那发自内心的赞叹)

评价,从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子期在肯定伯牙的琴声,谁再来再试试。

师:齐读。

师:听了子期的赞赏,伯牙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生:先是看一眼,只觉惊讶,后来再也„„)

师:我们能感受到这时的伯牙心情非常激动,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他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来)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伯牙和子期就这样成为知音。此时也许伯牙还会激动万分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师:是啊,伯牙苦于无法找到知音,却偶然遇到一个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钟子期,子期这样的赞赏怎不让他激动。

教师引读,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通过朗读去体会伯牙激动不已的心情。 师:正因为这样,两人才会“一见如故”,有了来年的约定。第二年伯牙如期来到江边,盼望着子期的到来,而等来的是子期的死讯。

师:自读课文8~12段,说一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生汇报。

师:哪些词语、句子让你受到感动,从“噙着泪水”你想到了什么,从“摔得粉碎”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唯一的知音”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师:大家在读的时候就要通过这些词语把伯牙此时悲痛伤心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谁来读。

师:我们听出来了,子期也许是短暂地离开,不是永别,谁再来读。 师: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

生:强调了„„

师:为什么要强调。

师:是呀,通过伯牙的神态语言动作,表现出他此时的痛苦,咱们再读一读。 师:这样的偶遇让人激动,这样的离别更让人心碎不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流传至今,碎琴山、古琴台也因此得名,成了他们友谊的见证。

齐读13、14段。

三、导学归纳

(一) 教师引导: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听音乐)从故事中你

体会到了什么?

( 二)学生归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音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俞伯牙和钟子期以

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己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了友谊的真正含义。孩子们,珍惜你的朋友,珍惜你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吧!高山流水句子

四、反馈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的主人公是( )和( ),叙述了( )通过一曲《 》遇到了知音( )。通过学习,我从中明白了( )

五、板书设计

19、高山流水

知音

俞伯牙 钟子期

篇二:《高山流水》

26、高山流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对照译文,读懂课文,并能正确理解“鼓”“琴”“方”“志”“善哉”“巍巍”“乎若”“少选”“曰”“洋洋”“破琴”“复”“无足”。

2、能正确区分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了解“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明白知音难得,要珍惜友情。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听一段乐曲。(媒体出示录像)师引语:我们听到的乐曲,就是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它是由著名的古代音乐大师 俞伯牙创作的。(媒体出示)当年,俞伯牙来到了汉阳江口,琴兴大发弹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此时有人大声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您的琴声绝妙!”俞伯牙问:“你既懂琴,请说说刚才我弹的是何首曲子?” 那打柴人笑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俞伯牙忙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他还说了瑶琴的来历,(媒体出示)更让伯牙佩服。于是,俞伯牙又弹曲,钟子期在一旁听之,他们因此而相知相交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补充板书:26)(媒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这个故事又常被后人称为《伯牙绝弦(板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文?谁能说说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了解古文大意。

1、 “读文”:

(1)自由、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看着屏幕,再次朗读课文。

2、“解意”:

(1)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3)质疑

3、师:再读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

方不懂,呆会儿一起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

(媒体出示)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弹(瑶)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听 (——听什么?——听伯牙弹琴——这就是“之”的意思)

2、方鼓琴而志在高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3、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1)理解“曰”、“善哉乎”“巍巍”“洋洋”,比较“巍峨”“洋洋洒洒”, 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自己体会古今字义的同异)

(2)“善哉乎”“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名、齐读)

(3)伯牙是音乐家,那么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

景色?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媒体出示词语)

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

(4)(媒体出示)听着钟子期的赞美,俞伯牙心里会想: (交流)(板书:知音。)

师: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巍巍乎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终于遇到了真正的知音,伯牙的心情怎样?

4、师小结: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钟子期真正地懂得

俞伯牙的琴声,是音乐让两人心灵相通!

5、俞伯牙当时真是惊喜万分,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此时伯牙的心情又怎样?

(1)创设情景背诵:

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可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句子:善哉,峨哦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于是,伯牙(师引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读读译文,注意带点字的意思,理解伯牙为何这样做吗?

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生再读最后一句。)(自由练习——交流汇报朗读——男女生读——全班一起读)

四、课堂小结,加深感悟。

1、俞伯牙破琴绝弦,其实是断了自己的艺术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再觅知音的希望。因为他认为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让我们带着敬意,跟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有感情地读读整篇文章。

2、让我们牢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着板书背诵全文。

3、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4、我们也将永远记住(齐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五、拓展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文。

2、收集并积累有关友情深厚的古诗以及名言,制作一张送给好友的真情交流卡。

附板书:

26 高山流水

伯牙

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

知音 ———— 钟子期 巍巍乎若泰山 洋洋乎若江河

篇三:《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的难寻。

2、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的难寻。

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乐曲,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导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乐曲导入,板书课题。

二、 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三、 出示学习目标:

(1) 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的难寻。

(2)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深情厚

谊。

四、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读课文3、4段,勾一勾描写傍晚美景的句子。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5-7段

1、勾画出描写钟子期听了乐曲后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2、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听了钟子期的赞赏,俞伯牙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五、 出示自学指导(三)

读课文8-12段

1、子期留下了什么遗言?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用“—”画出伯牙语言描写的句子;在描写伯牙动作的词语下面加上“﹒”。想一想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谈体会,教师指导朗读。

六、 出示伯牙悼念子期的诗。配乐范读。

七、 学生伴音乐读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八、 学生联系实际谈在生活中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

九、 教师小结。

篇四:《形容高山流水的句子 》

形容高山流水的句子

1。高山流水,万籁俱静,惟泉水淙淙,疑是十万八千里外,月宫嫦娥抚琴击筑,明快的乐音把人带入了神仙境界。

2。曲子渐渐转为优美明快的格调,就像许多线条一样的流水,和着鸟儿的欢唱虫子的鸣叫而缓缓流下圆润而细腻让人陶醉。形容高山流水的句子

3。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支跳跃的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

4。节奏时而低缓时而急促,跌宕起伏,连绵不绝,余味隽永,好似高空跌落的一团轻云,在大气既将拥抱它的时候,5。叮--叮--咚--咚--,余音绕梁之感于耳不绝,这是一次心灵的滋润,感觉春日里细雨在脸上亲吻,真的有点情不自禁,在心里默默为它合拍,我也化成了一个音符,随它飘起来了,怎一个好字了得。

6。形容高山流水的句子 。尔后,流水渐深,如细丝般润物无声,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然后融会成一个旋涡,越游越远,直到偶尔听到一丝美的旋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