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喝茶诗歌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2    阅读:

自编有关饮茶诗歌
喝茶诗歌(一)

茶 兴

美丽神话伴茶饮, 山树总爱勤劳人。 文人墨客把盏品, 谈笑风生话异珍。

惜 茶 春染带露闲情问君 叶芽沐山临君可识

绿,崖。家,茶。

饮茶与咏茶诗文
喝茶诗歌(二)

饮茶与咏茶诗文

品茶自古以来就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品茶中文人萌发感想,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回文诗、回文联。这些回文诗、就像品茶一样令人回味无穷无穷。

饮茶者的茶杯茶壶很注重集诗和词联句于其上,得以“杯随字贵,字随杯传”,特别有玩味的是茶杯上请书法家题写的回文佳句,有的写“清心明目”,四字随便从哪个字破读皆可成句:“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意皆不变。还有的茶具上写上“可以清心也”。这一回文句也趣味盎然,回环可读成“清心也可以”“以清心也可”、“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

苏东坡不仅嗜酒,而且好茶,他用那枝生花妙笔写茶诗茶词,令人拍手叫绝。如:“酡颜玉碗棒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二是:“空花落尽酒缸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雪。”这两首回文诗妙就妙在只要从反时针循着规律读,皆可读出两首韵味甚浓的优美动人的茶诗,给人在品茶之中仔细品读,得到美的感受。

还有一些茶楼,喜欢挂上“天然居”楼名。两侧配有一副回文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幅对联浅近明白,上联平平写去,下联则利用回文,一下子改变了茶楼的环境,尊客为“天上客”,表明了主人的服务态度,平中出奇,妙笔创新,并且上下联正反嵌入了“天然居”茶楼名,读来耐人寻味。

也有这么一副茶馆回文联写道:“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回过来读,联语焕然一新:“意适能言趣;心清可品茶。”

品茶赏文可以使茶客们领略到深刻的美的陶冶,而且还得到丰富的知识,正是“杯中日月长,可清天地心”!

茶的诗歌散文
喝茶诗歌(三)
【喝茶诗歌】

一、《人生况味——咖啡与茶》

我当初喝咖啡纯粹为了提神,后来渐渐喜欢上了那种苦涩,爱闻热咖啡浮上来的香气,沉醉其间。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则是源于喝咖啡的那种氛围,喜欢独自在咖啡厅里泡一个下午,因为有书有咖啡有音乐,这种感觉很舒服,偶尔孤独很惬意。咖啡厅大都临街而立,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并且室内一般都浅放着靡靡的轻音乐,令人有种飘在云端的感觉。如果拣一个临窗的角落,一边品着香浓色佳的咖啡,一边看着街头行人的参差行色,细细品味那种斜阳物外咖啡人生的感觉。惟觉得天地之清悠漫漫,自有氤氲蕴藉。所谓浮生若梦,一点不假。 很小就开始喝茶,倒没有什么高雅的目的,纯粹喜欢那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品过许多茶后,发现最醇香的还是莫过于西湖的龙井。龙井之恬淡清冽,微微的苦涩过后涌上舌间的甘甜,似足了中年男子的人生况味,那种举手投足间的悠然沉稳,和西湖龙井的湛然韵味仿如一脉相承。人常说:茶如人性,百茶百味,品茶需要时间和心境。久饮绿茶,才了然,古人为何将茶水称谓茶汤,那样绵长、芳香、清澈的绿茶,初浸入水,于唇齿萦回间,确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稠厚。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当沸水注入,每一枚干绿的茶叶,皆蓦然地舒展、翻飞,仿佛风吹过绿野。品得茶中真味,方为世上仙人。好茶既得,好友当聚, 友情生处,人生其乐无穷。

咖啡特别适合与朋友谈心时喝,看书时喜欢泡杯茶放在一旁。我喜欢品味不同的风格。体会不同的人生。香茗令人陶醉,咖啡令人沉醉,可是行走于都市的人,又有几个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

二、品茗

俗话说,茶可清心,品茶,讲的是心情,求的是心静,品龙井茶时尤其如此。品茶切忌大口畅饮,那是口到极渴时大碗茶的喝法。无论你坐在老龙井的任何一处地方,沖泡好的一杯龙井茶放在面前,静静观察茶叶经水后渐渐变化的情景,并体会由杯中散溢出来的缕缕清香,然后一口一口细细品味,单单这样的感觉,已经妙不可言。何况面对眼前道不尽的良辰美景,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消除精神上的浮燥,去除心头上的烦恼,心境如同龙井泉水一样的清澄明彻,与茶,与景,与风,物我两忘,归于一体。这就是在老龙井品茶的妙处,没有来过的朋友,都不妨来此一试,或许会有更加奇妙的感受也未可知。【喝茶诗歌】

三、《茶语》三首

(一) 如果昨夜是一江的春水 那么你我的故事 就是此刻杯底的茶 在水落的瞬间 绽放所有逝水的年华

(二)而又有谁能决定自己生命的色泽 是高山处的云雾 是春风中的怀柔 还是在炉红汤沸后 那一番不愠不火的功夫

(三)入水是为了出水 相煎是为了相知 在苦,涩,甘回,旗枪鲜明的瞬间 我问你 是否依然记得我的名字

四、散文:茶乡之咏(三章)

茶马古道: 一部普洱茶史的线索,被马蹄缝补着岁月的补丁,一段被时间溶解在记忆深处的故事,总是有茶魂让铃声唤醒。烹调传说的茶罐,烘烤着千年的神秘,一片从普洱府启程的芽叶,怎样被风雨撰写出清芬的诗篇?被徐霞客脚步丈量过,因此给《滇游日记》添了精彩的一页,被皇帝召见的普洱茶,一泡就泡出了极具香味的时间。 断碑残石,聆听出远去的赶马调门,一芽二叶的香茗,总是排版着普洱茶不朽的人文。一盏又一盏明明灭灭的香油灯,【喝茶诗歌】

是古道绽放的花朵,青花瓷斟着客栈老板的虚寒问暧,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小说家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章节。走在茶马古道,总是要想,如果说普洱茶是一篇佳作,茶马古道则是作品中精彩的一章,当沸水冲泡出渐渐明晰的线索,轻轻品味,便偿到国饮沉积在记忆中五味苍桑。 千年古茶树:虽说有千年,摘一片芽叶,仍然年轻得像一滴露水。虽说有千年,泡一杯香茗,仍然品得出茶魂年轻的气息。浓密的苔鲜,却告诉我古茶苍桑的滋味,斑驳的躯身,正讲解古茶的不平常的岁月。我听到铃声,押韵着乡间平平仄仄的马蹄,我听到鼓乐,彩排着茶农心里的感恩。 随意往红土地上一站,便站出云南大叶种茶最早的一章。有一万场暴雨的洗沥,有一万阵滚雷的侵袭,有一万次旱情的包抄,有一万回劫后还生的喜悦。身上的刀伤已经结痂,但还能品出愚味的疼痛,断臂的悲剧还在上演,不法分子看准的是古茶的利益。千年,我阅读着文字无法记载的树轮,那是一只歌,灌制着春风吹又生的故事。千年,我铺展一片古茶,除了绿色,我还看到黎民祭祀的香火、听到百姓潮颂的笙歌。捡到一粒古茶籽,那是一次萌芽的机会,但我不会把它种植到地上,我的心灵正需要古茶轻洒的荫凉。

土茶罐:随便抓一把红泥,就可以完成茶具最经典的造型。上色阳光,上色月夜,烘烤谷雨或者春风的茶芽,唱歌的汤水,溶解着乡村古朴的风情。用手抖动,茶在罐里舞蹈,像采茶的少女在山中嬉闹。用手抖动,茶香在泥土的温暧中,滋生千年不变的味道。不变的泥香溶解着千变的茶味,不熄的火塘燃烧着永恒的茶魂。茶罐与父亲围着火塘,沸水奔腾的是命运,涨涨落落的是生活。茶罐烹调的时光,茶农在春天吹凑唢呐唤喜讯入门,在秋天擂起铜鼓迎丰收进屋。进入徐霞客滇游日记里重要的一章,茶罐煨出的茶香,成为漂洋过海的名片。文火微笑着,让茶罐升温,茶香渐渐浓烈的,是乡间的诗魂。

五、品茗居 茶点人生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的一首《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将华夏民族对茶饮的钟情抒发得淋漓尽至。 我国是最早饮用茶的国家,早在西汉时就把茶作为饮料来喝,到唐代饮茶已成了人们的习惯。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将茶与我们的生活搅拌成了一体,茶已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它不但以能给我们带来享受的物质形式存在,还以一种能给我们欢乐、沟通、陶冶的精神方式支撑着我们的生活习俗。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在于能使人把心带进一种空闲的境界,使人们始终保持心境中的一点清纯,一点清新,一缕温馨。

正如欧阳修在《茶歌》中所说:“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维饮茶。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

【喝茶诗歌】

茶叶从被人们发现利用,到今天已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在享用它的同时,更给予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创造了太多的关于茶的文化。

《茶经》。唐代陆羽所撰,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为我们开辟了茶文化的先河,陆羽也被后人尊称为“茶仙”“茶圣”。紧随其后,世人不放松对茶的研究,先后已有了一百多种关于茶的著作问世,对茶的认识、应用大大行进了一步。除了这些理论性的著作外,苏轼、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陆游、郑板桥、郭沫若、鲁迅、老舍等等一大批文学先人还将自己对茶的感怀、情感用不同的文学体裁来表现,为我们积累了数不尽的艺术财富。

茶道。茶道是将茶与艺术真正结合起来,使品茶的感受从味觉上升到视觉、嗅觉乃至全身器官的享受,他们注重的是表演,追求高尚的、优雅的美的境界。茶道及相关礼仪源于

中国,但目前风行于日本。在唐时,国人品茶“工于煎”,重在茶的汤花,在色、香、味上,以色为主,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讲究。后来,这一脉的品茶技艺传入日本,发展成今日颇为繁杂、十分郑重的“茶道”。十六、十七世纪的日本大兴“茶道”,其沿袭唐风,注重礼数和仪式。举凡“茶道”必在专门的“茶室”内,以一首应景诗、一幅适时的画、一盆空灵的插花,配上几件朴实的茶具,在文静的交谈中进行。“茶道”对程序要求异常严格,主持者需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经过专门培训。表演中每一个动作细节,每一个表情,每一种茶类、茶具、水的搭配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构思,都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情感,都能让品味的人感觉到美的艺术。

茶宴。据有关史料记载,茶宴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而到唐代进一步得到发展,茶宴成了一种社会新风尚。宋代,茶叶生产区域日益扩大,茶宴更是盛行,特别是皇宫内,茶宴的仪式肃穆庄重,礼节严格:主持按一定程序冲沏香茶,再依次递给大家品饮,人们举杯闻茶香,齐声赞茶恩,颂盛世。在茶宴上,不但可以领略名茶的美味,而且可以欣赏环境和茶具美之趣,感受太平宁静。后来,茶宴进一步发展为“斗茶”,三五知己相约,就一典雅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各自捧出自己的精品心血,轮流品尝,决定胜负。而今,斗茶更演化成了各种评比会,对创制、发掘名茶,提高茶叶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茶馆。指那些固定的用来饮茶的场所,一般有典雅的装饰,有的还配备茶道表演,茶艺宣传。人们在这里品茗、休闲、娱乐、议事、叙谊。这里是自由、清闲的空间,与生活密切相关。这里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业好坏,你可以在里面精心品尝佳茗,也可以尽心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可以探听消息传播新闻,可以抨击世事切磋技艺,可以高声谩骂或埋头沉思,甚至可以买卖交易策划前程。只要细心观察,在这里你可以发现世界的美丑真假,是社会的缩影。此外,茶馆还成为茶楼、茶肆、茶坊、茶亭、茶社、茶室、茶文化风情园等。

有人说,世间最富于想象的莫过于人类了。确实,我们将丰富的想象附加在茶叶这一实在的物件上,一种物质效应的本能却一下子变得五彩耀眼起来,拥有了自己的礼节,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拥有了自己的歌谣,自己的舞姿,自己美丽神奇的艺术。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也是一曲与我们息息相连的茶叶之歌诀。

六、茶叶的美丽旅行 谁的纤纤柔指摘到了茶叶,让它们从枯老的树枝上幸福地流落到一个女人的体温里。在温润的掌心作短暂停顿,便被送到背篓,等着过秤。摘茶的人其实也太粗心了,不经意的采摘,这一个在乡村谁都会的动作,劳动者细微的动作,就把一首首诗给摘到了竹味很深的背篓里了。

真的,叶脉正反两面都写着诗,随便一品都会读出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陆游、范仲淹。细细一看,还真的能看到那位写过“大江东去”的苏轼,正在庭院里煎茶,微笑的火苗舔食着铜质的茶壶,飘出丝丝缕缕的香味。茶还在杯中随着沸腾的水起落,诗却已在苏老先生的肚里出笼。“我今贪病长苦肌,分无玉盘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罩行相随。”

读着这样的诗,与其说是闻到了茶香,倒不如说是读到了真正的茶味,只是茶叶题诗不像红叶题诗那么出名,就是我这个茶农的儿子,也只在离开老家多年之后的某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偶然之间才采摘到诗里的茶叶。

生长着茶树的地方一般都在云雾缠绕的高山之上,雾雨是茶叶最喜欢喝的饮品,潮湿的风洗涤着芽叶上栖落的尘灰,给我们的国饮注进大自然的灵气,在故乡,春天最先不是在花朵上表达,而是让茶芽展示。人们也无法考察出在《神农本草经》里的茶与人的关系,但他们知道,茶是生活里基本的介质是无法忘却的元素,它滋补着忠贞不渝的爱情,丰富着迎娶亲人的欢喜,陪伴着婴孩成长,最后与死去的人合葬。这一片片茶叶,都是村姑用手采得,

科学技术再发达,但也没有人研究出合格的采茶机器,要是有,也很难按标准将该采的茶一叶也不留,该蓄的芽一尖也不摘。

采茶季节是爱情的季节,因此,更多的时候,采茶只是女孩子们的活儿,父母们一般都让她们去做,乡村没有电影院供谈恋爱的男女看着爱情片复习自己的心跳,也没有咖啡馆儿女情长的对饮时间,“高山顶上一棵茶,不等春来早发芽,两边发得绿叶叶,中间开的白花花。大姐讨来头上戴,二姐讨来诓娃娃。惟有三姐不去讨,手摇棉车心想他。”

好茶在民间,在吃不上化肥农药的山上,老家人没有钱采购工业生产的化肥供给茶树,茶树所依赖的只有风与雨水,他们的根部是瘦得不能长青苔的红土,要不是春天邀请,他们可能永远处于一种睡梦状态。

季节的神奇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力,这种力胜过无法用重量计量的肥料,也因为这种艰难的环境,民间的茶保持了它的纯洁的一面,它的鲜香来自泥土,它的韵味体现自然,它的汁液能消渴解毒。

民间的茶从村姑手上采下,就是一家一户待客的礼品,远亲也好近邻也好,一杯清茶里蓄满了主人的敬意,也泡着一种心情,看茶在杯里漂亮地旋转着,年轻人能听到远山的山歌。

茶随着婴儿降生而摆到了“抓周”这样的礼仪上,成为许多父亲喜欢让自己小孩抓到的物品中的一种,因为茶就是钱,就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柴米油盐的开支,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后与茶有缘分。年轻人出门,父亲都会把自己种的茶交给儿子一包,让儿子带着上路,路远路难都是不可预见的事,但遇事不惊不慌,处事果断自如,则又是许多出门在外的儿女他们的父母的最大奢望,因此,茶充当了一种角色,是清醒剂。

只到一个人老了,围着在他身边的不是什么成群的儿女,而将是一个似乎有些孤单的土茶罐。浓得像血一样的茶,浸润了他们多少有些枯燥的人生,就是不幸去世,儿女们准备最多的还是敬茶。那是一杯通过茶罐烤制的黑茶,在没有人喝过时倒出来,斟在牛眼杯中,献到棺材前面,或者放入一些米粒和酒菜,就是敬畏死去的人灵魂的一种礼俗。

茶随着人一生旅行,甚至进入棺木,埋藏到泥土下,其实那茶叶的另一种回归,泥土养活着它们,它们又归于泥土,这不是人生是什么。

七、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八、人生亦如茶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

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表情,

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喝茶诗歌】

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暖意,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哉!

【喝茶诗歌】

如是,爱喝茶。说行随心性也好,说附庸风雅也罢,至今仍不敢称“品”而只称“喝”,却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涩,到“嗅”得出茶的清香,至如今。无茶的日子,真的觉得平淡、索然无味。

于我而言,最喜欢在一个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落叶飘零,听雨敲窗棂,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

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忽上忽下,簇拥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

九、清清淡淡一杯茶

听茶,听茶的传说,听的神秘和渊远,听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礼节和礼貌,是对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来交友待客,用茶来消渴,用茶养心养性,茶从文化符号过渡到了实际生活中,茶就是实实在在的颜色和气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浓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喜爱独自静坐慢慢地喝茶,喜爱在茶馆的寂静中细斟慢酌,喜爱一个人新茶浅尝,喜爱独自陈茶浓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静,在一个人的静静中品浓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烦燥之时、在身心疲乏之时泡一杯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开出美丽的花,看着黄色的花瓣染透整杯的水。茶香弥漫开来,而岁月和心情就浓缩在茶叶的纹理和淡香里,在茶花茶叶或晶莹鲜翠或朦胧陈红中,忘记了。

身在北国的无边风雪中,仿佛身临江南有雨的茶园,仿佛是在与茶花随风起舞,仿佛听到了茶花安静的诉说。一茶在手,在茶香中听风听雨,看书看画写字。或浓或淡一杯茶,或长或短一段静。

十、独白(诗歌)

不是我性格开朗,我也有许多忧伤。也有许多失眠的日子,吞噬着我,生命从来不是只有辉煌。 只是我喜欢笑,喜欢空气新鲜又明亮,我愿意像茶,把苦涩留在心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

十一、茶与禅

茶与禅一直有着神秘的关联,茶意可通禅,至于是渐悟还是顿悟,就要看你的造化了。传说达摩祖师因为面壁九年,出关后眼皮无法张开,便把它们撕下来,丢在地上,那地方长出一株矮树,他的弟子们摘下树上的树叶泡水饮用,发现这水竟然神奇异常,可以令坐禅的人保持头脑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彻地领悟佛的真谛,于是便有了“禅茶”一说。

虽是传说,但在寺院中茶事与禅事确是密不可分。在宋代便有《赴茶汤》的种种清规,寺院中喝茶的礼仪就像佛门中必守的清规一样,比如:吃茶不得吹,不得掉盏,不得有声等

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喝茶诗歌(四)

1、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2、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10、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11、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1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1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14、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15、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1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7、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18、烟自抽,茶自酌,19、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20、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21、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22、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23、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24、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25、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26、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27、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28、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29、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30、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31、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32、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关于兴趣的诗歌
喝茶诗歌(五)

篇一:兴趣组合


作者:默然孤山


1、兴趣

猪当然只对吃感兴趣 
人如果只对钱感兴趣 
去掉弯子,两者足以互相代替 
 

2、留名 
 
政治家歌唱家都可以名噪一时 
但又都随时间销声匿迹 
诗人的名,那是一个时代结束以后的事 
 

3、时空 
 
时空里有皇帝,穿越时空就没了皇帝(李煜除外) 
但依然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苏轼 
一个赢了当前,一个赢了未来与过去 
 

4、显赫 
 
显赫揭示的是,不可恒久只能一时 
当皇帝是选择显赫而放弃永恒的壮举 
因为王朝更替对于龙脉的手法完全一致 
 

5、绝迹 
 
一代一代传下去就不是绝迹 
人绝迹人,喜欢用凄风苦雨
天绝迹人,却神秘的难寻蜘丝马迹


6、恐惧

除了天道规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恐惧
其实任何一个王朝都可以千秋永继
而背道,却构建了形态各异惊心动魄的覆灭与绝迹


篇二:兴趣点

作者:wish

兴趣点是一个细节
兴趣点是一个眼神
兴趣点是一个连接
兴趣点是一个连通
兴趣点是一个连带
兴趣点是一句话
兴趣点是一个字
兴趣点是气势
兴趣点是喜爱
兴趣点是声音
兴趣点是排比
兴趣点是希望
兴趣点是希翼
兴趣点是愿望
兴趣点是心愿
兴趣点是梦想
兴趣点是理想
兴趣点是思想
兴趣点是人气


篇三:我对完美的东西不感兴趣


作者:王者兮


我不喜欢整齐的庭院
我不喜欢规规矩矩的家
喜欢小孩子乱蹦乱跳
喜欢小草在石缝里发芽
我对完美的东西不感兴趣


喜欢你在雨天湿漉漉的
走进我的书房
我会为你和书拭去尘土
然后为你沏一壶好茶


我对完美的东西不感兴趣
我愿意时间寂寞
不打断梧桐细雨落花
我愿意我聋了哑了
好好看着你
听你说话


我不喜欢深情的语言
我不喜欢完美的朋友
用秃秃的笔绘画
用发黄的纸写诗
用掉瓷的杯子喝茶

让缺憾的人生能开心
让有限的生命能深爱
慢慢喜欢你憔悴的脸
喜欢你渐渐花白的头发
我对完美的东西不感兴趣


篇四:兴趣


作者:yqf

日有所思夜有梦
选词炼句添情趣
不想青史能留名
只为直抒胸中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