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朱熹感想体会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5    阅读:

感悟朱熹、感悟理学
朱熹感想体会(一)

感悟朱熹的理学

摘要: 朱熹继承了北宋以来的儒学思潮,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的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朱熹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了佛学与道家、道教的方法论或理论思维。理学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突出且重要的新思想典范,它构建了道德理论,其最高人格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朱熹理学 理 格物致知 人欲

正文:学习了宋明理学,我对于朱熹的理学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与重点部分在于道德道义价值系统。

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 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维护统治者的地位。主要可以概括为:1、理是世界的本源(或心即理说);2、“格物致知”论;3、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下面介绍一下我对朱熹哲学的认识。

首先,朱熹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对理的态度及认识。朱熹的“理”就是“道”,他继承了二程“万物皆是一个天理”的思想,把“理”看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人生之生,不能离开“理”,理在时间、空间上是无限的,是可以修炼“想”出来的。

“理”是仁义礼智的总称,主要内容就是三纲五常。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说明了三纲五常的必然性、合法性。当然,朱熹的“理”虽是“凭空想象”,但也不是完全不讲逻辑,在朱熹看来,这些都是有合理的内涵,不排斥客观事物的存在。这些“理”并非不可捉摸,理在事中,无论事之大小,都有一个道理存在,大至宇宙,小至蚂蚁,都各有一个道理。学习就在于理会这许许多多的道理。只不过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理是一种难知而无形的东西。虽然难知而无形,但是我们都拥有“理”,只有认真理会才能认识理。

其次,朱熹哲学的重点是人伦哲学,是成为圣人。人伦哲学的中心是心、性、情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朱熹说:“有是行则有是心,而心之所以得乎天理则谓之性(仁、义、礼、智是也);性之所感于物而动则谓之情(恻隐、羞恶、是非、辞逊是也);是三者人皆有之,不以圣凡为有无也。但圣人则气清而心正,故性全而情不乱耳。”朱熹的“理”有两种,一种叫做事理,一种叫做天理,在心而言,称之为性,在事而言,称之为理。“万理具于一心”,故性即理,这是就事理而言。万物的形态气质都是由上天授予的,当上天授予万物各种性质的时候,万物之中也就蕴含着理,所以对于万物,性即天理。由此可知,天理和事理其实是一样的东西。这也是朱熹的“性即理说”。此外,朱熹认为,理是天地共有的,性则是人物各别的。理是先天的,性是后天的。

在朱熹的哲学中,成为圣人是目的,方法论则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在即物穷理,通过研究物,而获得知,达到穷理的目的,由物及理。人接触物,以自己的“心”去体会,认知。此处的物包括一切自然现象,也包括一切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然后致知,致是到达的意思,知即知识和认识。不难看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固然指三纲五常,在当时“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的主体。其主要内涵,是理与欲的对立。合乎道理的是天理,需要泯灭的是人的欲望。在他看来,排除过分的私欲便是去恶,循道而行的便是存善。人心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而不考虑到合理不合理;道心则在考虑到自己需要之外,还要考虑是否合理。凡事如果不掺杂私心贪念,坚守道心,则办起事来可以执中不偏、恰到好处,这自然合乎天理了。所以人在社会活动中,要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宋明理学也被称之为新儒学,它的精神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体现,朱熹的思想无疑是这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其一,是求理精神。朱熹理学讲究格物致知,这是朱熹理学的最基本的特点;其二,力行精神。它是朱熹入世的品格和刚健精神的凸显,是其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体现。朱熹强调知的先行性,主张“先知后行”,又重视行的重要性,坚持“行重知轻”,只要沿着格物致知的路线走下去,就必定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成为“圣人”;其三,道德精神。重伦理,是朱熹理学道德精神的重要特征。在功利与理想,利益与道德、公与私的冲突中,拔高理想、道德和公的地位,主张以公灭私,以理灭欲,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其四,开放精神。朱熹哲学是吸收了儒、佛、道等各家所长,为我所用,表现出极大的兼容心态和开放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朱熹思想所依赖的时代背景已经消失,其具的主张思想观点也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蕴含在这一哲学思想中的求理、力行、道德和开放的精神,任然存在于民族文化之中。理学所体现的这些精神,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意义深远。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但人的精神文明却每况愈下,沦丧殆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互信力消失,个人主义盛行于世,这一切都导致社会丑恶现象不停地上演。在这种形势下,极需“天理”“良心”来洗涤过分的人欲。可见,对于朱熹理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传承美德,共创中国梦!

感悟朱熹的教育智慧
朱熹感想体会(二)

感悟朱熹的教育智慧(a)【朱熹感想体会】

朱熹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哲学家,也是重

要的教育家。他热衷于教育活动,积极从事教育活动约

五十年。即使在从政期间也不曾间断。他长期在实践中

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一、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

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

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儒学原则的有道德的人,即“明人伦”的人。他认为要以“明人伦为本”。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盖民有是身,则必有是五者,而不能以一日离;有是心则必有五者之理,而不可以一日离也。是以圣王之教,因其固有,还以道之,使不忘乎其初。”“明五伦”即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和宗法等级制度,在这个目的的指导下,朱熹进一步提出了应培养怎样的人才类型,即要培养自觉恪守封建纲常等级制度的“醇儒”。

在培养“醇儒”的基础上,朱熹按照个体差异,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他首先划分了人性,认为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指出“天地之性,不可形容,不须赞叹,只得将它骨子实头处说出来,乃于言性为有功。故熹只以仁、义、礼智四字言之,最为端的。”,而气质之性是“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的,同时,“气”又具有“清”、“浊”、“偏”、“正”等特性,进而,朱熹得出了“四等者”的结论:“人之生也,气质之禀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谓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或得于清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小有间隔,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大贤也;或得于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纯粹者,则必其窒息不同,然后知学其学,又未必无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至于昏浊偏驳又甚,而无复少有清明纯粹之气,则虽有不通而懵然莫觉,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其通也。此则下民而已矣。”

他指出,要成为圣人,必须要通过学习,从而提出了他“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

尽天理,方始学”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要使人立志,他谆谆告诫他的学生“圣贤,只是做得人当为底事尽,今做到圣贤,止是恰好,又不是过外”。

二、“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认为小学是基础。想要培养人才,便要从儿童时期抓起,从具体生活细节入手,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之习,并且要加强练习,使之从小便养成合乎“孝悌诚敬”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为大学的学习夯实基础。而大学,朱熹认为应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究。大学主要教育如何探究穷理的功夫,着重讲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道德修养和学识上由更深的造诣。

(一)、重视儿童教育

朱熹在《小学题记》中指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也就是说,如果儿童时期便灌之以封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那么,儿童就会随时间推移养成合乎封建社会要求的思想习惯。这一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人“打胚模”的阶段,“古人便都从小学中学了,所以大来,都不费力,如礼乐射御书数大纲都学了,及至长大,便只理会穷理致知的功夫,而今自小失了,更补填实是难。”于是朱熹又提出了“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格不胜患也。”即要重视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在知识才干的增长的同时,思想到的品质同步发展。

(二)、强调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连贯性

朱熹不光注重学习阶段的划分,又充分考虑到了二者的连贯性。这是他教育思想的进步之处。他在《小学辑说》明确指出:“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察其以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非若古今之辨,义利之分,判然入熏莸冰炭之相反儿不可以相入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而不可哉!”。也就是说,小学时大学的基础,只有打好、打牢小学的基础,才能在进入大学后不打费力气的了解诸如穷理等的功夫。而大学则是在小学基础上做

【朱熹感想体会】

更深入的研究和提炼,从具体的实物中学会归纳、总结一般规律的本领,探究“形而上”的东西,同时将这些总结出来的道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目标。

三、教育内容

在小学阶段,朱熹主要规定了两方面作为教学的内容,一是基本的行为规范,二是礼乐和日常的技能。其特点是从实际练习入手。为此,他专门编写了《蒙童须知》,对儿童然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做了详细的规定。内容涉及“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扫洒绢洁”、“读书写字”、及“杂细事宜”等几项。除此之外,他还编写了《小学》作为小学的教材,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格言、故事,包括学习和道德方面的典型,具体易懂,注意对儿童认识能力的适应性,这些都是朱熹教育思想的进步之处。

在大学阶段,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并作为学生必读的典籍,始于朱熹。他反复强调,“六经是三代以上之书,曾经圣人之手,全是天理。”“以圣贤之学,观圣贤之书;以天下之理,观天下之事。”“学者于”《庸》《学》《论》《孟》四书,果然下功夫,句句字字,涵咏切己,一生受用不尽。”他还规定了学习四书的次序:“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朱熹还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注释工作。如《诗集传》、《周易本注》等。他抛开汉儒传统,不重诂训,重在议理,以二程以及程门弟子的观点来解释,虽然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但是朱熹在学术观点上,往往也有一些自己的新见解,如“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等等。

学习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封建统治阶级所建学校,目的在于培养封建王朝所需的人才,而这种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本领呢?朱熹对此也有回答“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于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朝廷之用也。”“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修己”和“治人”是高级教育的首要内容,它要求人们应该有一个合乎封建主义道德准则的精神境界。在朱熹看来,这也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出发,他说:“盖周人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其德六:曰智、仁、圣、义、中、和;其行六:曰孝、友、睦、姻、任、恤;其艺六:曰礼、乐、射、御、书、数。

是于学者日用起居食饮之间,其德业者,又皆交相为用而无所偏废,此先王之世,所以人才众多,风俗美盛,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由于风俗败坏,“而不得以入狱圣贤之域,于是时也。异端杂学之士,阿世徇俗之流,又或鼓其乖妄之说而乘之。”,根据这种情况,朱熹认为要恢复三代的圣人教育,使人们明确:“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

一、历史上教师职业的功能

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从历史上来看,经

历了以长者为师,

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

再到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的演

变过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教师职业功能的核心内涵就是:【朱熹感想体会】

教师是社会上传播文化

知识的人。

【朱熹感想体会】

二、传统教师角色的几种论断

教师是社会上传播文化知识的人这一观念形成以后,

教师角色被用各种比喻性的

说法来加以描述、概括和定位。较为流行的话语是:教师是照亮学生的蜡烛;教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等等。这些观点被概括为“蜡烛论”

“工程师论”

、【朱熹感想体会】

“园丁论”和“桶水论”等。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21

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扮演多重角色,现代社会的教师应有多副笔

墨。主要内涵有:

1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在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要针

古诗观书有感的诗意_观书有感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
朱熹感想体会(三)

<观书有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诗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言]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古诗观书有感的诗意_观书有感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古诗观书有感的诗意_观书有感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翻译]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观书有感其二的诗意_观书有感其二原文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
朱熹感想体会(四)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朱熹。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观书有感其二的诗意_观书有感其二原文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鉴赏]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这首诗是<观书有感二首>之一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