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道德经》第四章心得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经》第四章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经》第四章心得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何者为“冲”,谓之“冲和”。“冲和者,冲气以为和而不终”。

  何者为“盈”,谓之“溢满”。

  何以谓之“不盈”,虚而不盈。何者为“虚”,大道、自性起用,其化无量无边,是故为虚。虚而不可测,是谓之渊。虚而随缘生化,不生方能生生,不化方能化化,是谓之“万物之宗”,是谓“无用之用”,不宰而宰。

  无“虚”则溢满,人不虚则骄慢,是故佛家谓之“我慢、增上慢”。慢者,满也。心满而溢,是以为骄。小溪何以填大海之水?大海汇百川而不满。心有多大,道有多大,所承受的事物便有多大。是故“锐”者“挫”之,“纷”者“解”之。

  心何以满?因“我”而起。我执而我慢,则溢。是以圣人无我。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哪里称得上真正的法布施,真正的布施是真如自性起念,无我我相。不是我要布施,此称为无相布施。而我们现今所作,只不过是给自己积点福报而已。哪里有什么功德?功德需得了得自性之后方可得。而福报是为了我们修行路上的资粮而努力,资粮不够,业转不了、消不掉,心就开不了。而心开不了,便做不到“虚”。

  隐圣显凡,返璞归真。

  我们遍览武侠小说,其中提到一个人,内功深湛时,总是会说这个人太阳穴鼓鼓着,二目如灯之类的话。那么这是最上乘的内功心法吗?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来描写张无忌在练成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以后的修为。

  “张三丰于刹那间,只觉掌心中传来的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然远不及自己的内力津纯醇正,但泊泊然,绵绵然,直是无止无歇,无穷无尽,一惊之下,定睛往张无忌脸上瞧去,只见他目光中不露光华,却隐隐然有一层温润的晶莹之意,显得内功已达绝顶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师觉远大师、郭大侠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看完这些,我们应该明白一点。上乘内功也好,无上的修为也罢,是掩息锋芒。

  还记得,庄子中“呆若木鸡”的故事,“呆若木鸡”便是“挫其锐,解其纷”的体现,本是形容一种极高的境界,而现在的意义却偏离了。

  《庄子·达生篇》中有这样一个寓言:古时候人们很喜欢斗鸡的游戏,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准备参加搏斗。过了十天,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麽底气。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再过了十天,纪省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国王于是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

  是故打坐时到了某个程度,当你的神内敛的时候,双目垂帘,含光而不露。

  下边说说读书、念书、看书、听书。

  1.读书之意,在于心口。经言,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此意有二。一者,言为心声,以心印心,是为心心相印,真心显现,以了自性。二者,音声之咒,念之共振于身,使之内震,而不使之外散,以达调理身体经络气血之效。多说气散,是因其不内敛而外散。

  2.念书之意,亦在于心口。前念不灭,后念不生,只此一念于当下而不着。所谓“无过去心,无现在心,无未来心”,非为无有,是为不着。

  3.看书之意,在于心眼。此意亦有二。一者,看非向外看,而是向内敛,,把你眼前的一切敛入你的眼中,把天地精华收入你的眼中。此为内观之法要。二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书同样能够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多看神驰,是因你是向外看,而不是向内敛。

  4.听书之意,在于心耳。听也是向内的,不是你把听力探到外边去听,而是声音自然入耳。此为反听之法要。

  以心印心,真心显现,方是真意。故而佛家有言“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附本心”。

  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都在于心,在于你是否了了自性。而在自性未了之时,能否通过诸法来调摄心神,不着于六根六尘。不着非为不有。

  和光同尘亦有另解。《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既然提到“一”,那么就说说这个“一”。

  心经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无明的地方,也没有无明的消失。为什么?一。

  证道歌中说:“无明、实性即佛性”,为什么?一。

  六祖坛经云:“烦恼即是菩提”,为什么?一。

  回归刚才《心经》那句话。有明?无明?

  似或存,归向中道。

  何谓“中道”,达摩云:“非有非无,谓之中道。” 是故,非空非色,即空即色。

  何者为“湛”,是谓“澄湛”。

  神秀大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谓“心如明镜”。我们打坐初始阶段。如何降伏其心?这就要让自己的心犹如水面映澈出万物的影象。我们要“觉”。也就是要“觉”脑海中纷繁的烦恼,还有那一幅幅闪过的画面。这就是察觉心魔。心魔是因果业力所化,大魔到来,一个不慎,心一动,一喜一嗔一恐,便是走火入魔。非得发忏悔心不可。忏悔心如何发,非得要明白为什么忏悔不可。

  “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真的不需要忏悔吗?

  心如明镜,过而不住。不要执着放下,放下你放下的那颗心吧。

  • ·读道德经心得(2016-01-15)
  • ·读教子心得的感悟(2016-04-13)
  • ·红岩第一章感悟(2016-04-21)
  • ·新党章第四章心得体会(2016-07-11)
  • ·党章前四章学习心得(2016-07-15)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