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扶贫工作精神心得体会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6    阅读: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扶贫工作精神心得体会

  深秋十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就包括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贫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简称,又称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设立的一种标准,1986年以来,国家先后三次确定和调整扶贫开发县级扶持单位,目前国家级贫困县是592个。

  2011年底,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国共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涉及县域665个。虽然“集中连片特困区”与“国家级贫困县”概念不同,不过都对我国扶贫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扶贫政策和资金的倾斜,这就赋予了“贫困县”这顶“帽子”不同的意义。

  “帽子”引申义为“标签”,“扣帽子”、“贴标签” 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人身攻击,让人在还无法深入了解、思考之前就被负面的标签所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与认知,一个人如果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在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中,是极其耻辱、伤自尊的一件事,往往让人觉得“没本事”、“懒惰”、“没文化”。

  然而,当贫困“帽子”与扶贫政策挂钩的时候,这顶帽子就成了“高帽子”,成了一种政治资源,成为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的理由,“脱贫不愿脱帽”还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惯性,然而“争当贫困县”,为成为贫困县而弹冠相庆却已经暴露出部分干部政治观、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现实弊病,这些人不仅脑袋上带着一顶“帽子”,脑子里也带着一顶“帽子”,如果不把脑子里的“帽子”摘掉,即使摘掉“贫困县”这顶“帽子”,这样的领导依然会去千方百计寻找另外一顶“帽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风气已经由上至下逐步蔓延到了乡镇、到了村寨,甚至到了个人。部分人已经开始有以“吃低保”、“吃国家补贴”为荣的扭曲价值观,甚至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下,本来是最低生活需求的保障品,变成了政治交易的商品,一些人为了低保名额不惜走关系、请吃喝、装病装残,一些村组干部也把低保名额当成了基层选举的“政治承诺”和“利益输送”,严重践踏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践踏了社会公平和价值观,践踏了人民群众的尊严和民族的自尊。这种价值取向如果不扭转,将严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威胁到政治的稳定,动摇执政的根本。

  正因如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不仅是要向物质的贫困做决战,也是要向这种“安贫”的思想做决战。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自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虽然“贫困县”这顶帽子算不得什么“铁屋”,但我们仍然应该拿出“呐喊”的勇气,以承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的决心去解决脑子“摘帽”的问题。纵然“摘帽”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绝望的过程,“帽子”摘去,意味着不能再享受特别的关照。然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真正清醒,只有直接面对贫困所带来的物质匮乏和“没本事”“懒惰”等舆论压力,人们才会意识到贫困是多么绝望,多么可怕的一件事。鲁迅先生也提到“既然起来,就有希望”。正视贫困是痛苦的,总好过无知死灭,因为中国人并非自古“安贫”,中国人的骨血里依然有应对艰难困苦的正确方法和价值观,那就是“勤劳”和“变通”。

  “勤劳致富”是中国传统的财富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现实中,在农村同样也是这样的,辛勤肯干的人家在村中总是不落人后的,反映在我们的走访情况中也是如此,大部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直接或间接都与缺乏劳动力有关。当然“勤劳”不光只有汗水,脑子也要“勤思勤变”。

  “穷则变,变则通”是中国《周易》中传承千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变通”一词在今看来依然具有活力。应对贫困关键还在于“变通”,即创新,这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扶贫要以改革、创新同步,农村扶贫千万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前几天听到一个村支书,也是他们村致富带头人的一句话:“这几年三七价格不行,别人都不种,我偏要种,等我的三七种出来的时候,别人家都没有三七,(市场上三七少),我的价格就会好。”虽然他一直说自己没有文化,但却通过朴素的观察总结出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确,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什么商品的价格会一成不变,也没有什么产业可以一直兴盛。在农村推广一项产业,与其说是在推广产业,不如说是借转变一种经营方式来推广这种随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的经营方法。要适应市场经济,农民特别是从事种养殖的农民来说,最主要的两条途径就是“从变”、“从优”。“从变”就是运用价值规律调整种养殖的种类,“从优”就是在同等条件下,以产品质量即使用价值来提高商品价值。“从变”即变通,“从优”需勤劳,万变不离其宗,归根到底,只有破除心中的桎梏,摘掉心理贫困的“帽子”,正视贫困,才能产生破除贫困,摘掉脑袋上贫困帽子的勇气和动力;只有被贫困现实逼到绝境,才能唤起骨子里那种不服输,敢变通的艰苦奋斗精神。

  最后,也是做一下自我勉励,那些跟我一样不是在“贫困县”、“贫困乡”工作的同志们,让我们一同坚持正确的贫富观,就算没有额外的政策支持,我们也要用自己的辛勤和变通,为域内还没有脱贫的群众谋一条自力更生脱贫之路;那些在“贫困县”、“贫困乡”工作的同志们,让我们也同样坚持正确的贫富观,把“贫困”当做压力而不是福利,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早日从思想上和物质上都实现“脱贫致富”。

  • ·下乡服务工作总结(2016-02-17)
  • ·教师工作手记(2016-12-01)
  • ·扶贫工作有感(2020-07-13)
  • ·扶贫工作有感(2020-07-13)
  • ·三严三实内容心得体会(共9篇)(2015-08-3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