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7    阅读: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第一篇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随着越来越多豪华影城的建设,以及电影院与商业广场的物业形态的结合,都使"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行为呈现出远远超过看电影本身这一活动的文化意义,而具有更多的消费意义。豪华的电影院中,一流设备的电影厅,绵绵不断的精彩场面令我们充分体会了一把国际大片的魅力。但冷静下来,却不禁想问,大片在带给我们令人愉悦的享受之外,还带了些什么?国产影片的处境如何?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一、调查数据

进口大片与国产影片对比,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更爱看大片;37%的被访者则更喜欢国产片;看来,进口大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居民更加偏好进口大片,65%的男性被访者表示最爱看进口大片;而女性居民中的这一比例要小得多,仅为57%。从年龄结构上看,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是进口大片的主要拥护者,在这一年龄段中72%的居民表示更爱看进口大片;而51岁至60岁的中老年居民则是国产影片最忠实的观众,表示更爱看国产影片的比例达到了54%。

看重影片的内容是否好看,并不是看影片究竟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片,也不是先看票价多少再做定夺。这充分说明国产影片在和进口大片的碰撞中败下阵来并不是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色不足,观众都是识货之人,当然挑好的看了。从影片类别上看,虽然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从整体上看,生活片、喜剧片、动作片还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种类,分别把这三类影片作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24%。不同性别的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别有所不同,男性观众最爱看生活片(27%),女性观众则更爱看爱情片(31%)。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也有不同的口味,20岁至30岁的青年人最爱看动作片(29%);20岁以下(43%)和41岁至50岁(36%)的观众最爱看喜剧片;31岁至40岁(44%)、51岁至60岁(46%)和60岁以上(67%)的观众最爱看生活片。4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近期将上映的影片;只有28%的受访者知道最近将要上映的影片;另有2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一部分,但不全知道。看来影片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了解大片信息的渠道中,报刊和电视排在前两位,分别有63%和60%的人选择了他们。另有16%的人表示通过影院广告了解到影片上映信息,其他渠道还包括互联网、广播和朋友及家人介绍。59%的受访者表示将有选择地观看大片,29%表示不准备观看近期上映的大片,只有13%的居民表示将观看近期所有大片。从年龄分布上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大片最重要的观众,只有8.57%的这一年龄段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上映的大片;而40岁以上的受访者对大片的兴趣明显降低,60岁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不看近期大片的比例高达67%。对目前进口大片的数目,43%的观众认为比较合适;38%的观众认为太少;18%的观众认为过多;1%的观众表示感觉不出来。

在观看大片的方式访问中,59%的人表示观看大片一般是通过VCD;去电影院观看大片的人只有41%。看来大片虽火,烧得却不是地方,VCD的光芒盖过了电影院。原因何在呢?选择观看VCD的观众中,44%认为VCD的观赏时间和地点比较自由;34%把原因归结为便宜;还有人表示VCD可以反复观赏,可以与家人及朋友共同欣赏和随意品头论足,这都是在电影院无法达到的效果。电影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观众的矛头并未过多地指向影院的硬件设备,48%的观众对影院的硬件设施表示满意,4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2%的观众对硬件设施表示不满意。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票价问题,67%的受访者表示影院的票价太高,难以承

42%的观众认为应该把影片选题及情节设计放在第一位;18%的观众认为演员的演技亟待提高;16%的观众认为急需加强影片的后期制作;对导演水平、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由此引发的哲学反思

通过一段时期的调查和研究,我发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观众们的电影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就是更多地关注进口大片,而不是国产片。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那些80后的年轻人。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20世纪的发展真可谓是方兴未艾。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引入,改变着人们对传统的电视、电影等影视文化消费的兴趣和习惯。可以说,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网络,而不是通过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介来了解信息、娱乐生活。而且,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影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的关注,开始改变技术手段,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使得影片更加惟妙惟肖,逼真和震撼。通过这种技术的改进,电影仍然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在看电影的消费习惯方面,观众更喜欢看进口大片,一方面是因为进口大片投资大、成本高,因而更加的好看,另一方面是因为外来的电影更能激发中国观众的兴趣。相比而言,国产电影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的限制,在画面效果、情节设计等方面,要比进口大片相差很多。即使是投资数亿的06年国产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与好莱坞等进口影片相比,也是有明显的差距。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更为重要的是,进口影片在故事情节方面更能吸引观众,在叙事过程中更为曲折和微妙,在对电影文化的理解方面更加的细致。相比而言,国产影片则在内容上比较贫乏,在技术上略显粗糙,在对电影艺术的理解方面不够精致。一言以蔽之,中西方在电影理念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国产电影与进口影片之间的巨大差异。所以,国产影片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赚取更多的票房,就要在理念、技巧两方面狠下功夫,而不能一味地倚赖某些明星的明星效应,制造那种千篇一律、情节拖沓的影片。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影院正逐步被互联网所代替,这应该引起电影行业的深思,完善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观影环境,不断推出新的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人到电影院观赏国产电影。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第二篇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报告内容:

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进口大片。记者近日在中影公司放映厅感受到了美国进口大片制造的奇妙气氛和震撼,有幸先期欣赏了将于今年暑期在北京上映的进口大片《角斗士》、《u-571》和动画片《恐龙》。一流设备的电影厅,绵绵不断的精彩场面令记者充分体会了一把大片的魅力。但冷静下来,却不禁想问,大片在带给我们令人愉悦的享受之外,还带了些什么?国产影片的处境如何?老百姓对此又是怎么看的?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对北京市的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看进口大片比国产片过瘾

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更爱看大片;37%的被访者则更喜欢国产片;另有两位20多岁的年轻小姐告诉记者对进口大片和国产片同样喜欢。看来,进口大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居民更加偏好进口大片,65%的男性被访者表示最爱看进口大片;而女性居民中的这一比例要小得多,仅为57%。从年龄结构上看,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是进口大片的主要拥护者,在这一年龄段中72%的居民表示更爱看进口大片;而51岁至60岁的中老年居民则是国产影片最忠实的观众,表示更爱看国产影片的比例达到了54%。

对影片的偏好 男 女 总计

进口大片 65% 57% 62%

国产影片 35% 41% 38%

无所谓 0% 2% 1%

总计 100% 100% 100%

■进口大片靠好看取胜

进口大片是靠什么取胜的呢?我们的调查表明,90%的观众在选择影片时,更加看重影片的内容是否好看,而并不是看影片究竟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片,也不是先看票价多少再做定夺。这充分说明国产影片在和进口大片的碰撞中败下阵来并不是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色不足,老百姓都是识货之人,当然挑好的看了。

从影片类别上看,虽然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从整体上看,生活片、喜剧片、动作片还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种类,分别把这三类影片作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24%。不同性别的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别有所不同,男性观众最爱看生活片(27%),女性观众则更爱看爱情片(31%)。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也有不同的口味,20岁至30岁的青年人最爱看动作片(29%);20岁以下(43%)和41岁至50岁(36%)的观众最爱看喜剧片;31岁至40岁(44%)、51岁至60岁(46%)和60岁以上(67%)的观众最爱看生活片。 4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近期将上映的影片;只有28%的受访者知道最近将要上映的影片;另有25%的居民表示知道一部分,但不全知道。看来影片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了解大片信息的渠道中,报刊和电视排在前两位,分别有63%和60%的居民选择了他们。另有16%的居民表示通过影院广告了解到影片上映信息,其他渠道还包括互联网、广播和朋友及家人介绍。59%的受访者表示将有选择地观看大片,29%表示不准备观看近期上映的大片,只有13%的居民表示将观看近期所有大片。从年龄分布上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大片最重要的观众,只有8.57%的这一年龄段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上映的大片;而40岁以上的居民对大片的兴趣明显降低,60岁以上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大片的比例高达67%;50岁以上的居民没有一个表示将观看近期上映的全部大片。对目前进口大片的数目,43%的观众认为比较合适;38%的观众认为太少;18%的观众认为过多;1%的观众表示感觉不出来。

■是vcd抢了影院的钱

观看大片的方式 男 女 总计

看vcd 64% 51% 59%【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去电影院 36% 48% 41%

没看过进口大片 0% 1% 1%

总计 100% 100% 100%

在观看大片的方式访问中,59%的居民表示观看大片一般是通过vcd;去电影院观看大片的居民只有41%。看来大片虽火,烧得却不是地方,vcd的光芒盖过了电影院。原因何在呢?选择观看vcd的观众中,44%认为vcd的观赏时间和地点比较自由;34%的观众把原因归结为便宜;还有人表示vcd可以反复观赏,可以与家人及朋友共同欣赏和随意品头论足,这都是在电影院无法达到的效果。

电影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观众的矛头并未过多地指向影院的硬件设备,48%的观众对影院的硬件设施表示满意,4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2%的观众对硬件设施表示不满意。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票价问题,67%的受访者表示影院的票价太高,难以承受;而影片的配音不好以及环境卫生、服务等也是让观众远离电影院的原因。

■电影票价应在20元以内

影院票价定位在多少比较合适?超过2/3以上(69%)的观众认为进口大片的价格应定在10-20元;59%的观众认为国产片的价格不应超过10元。

国产影片该如何提高与进口大片的竞争力呢?42%的观众认为应该把影片选题及情节设计放在第一位;18%的观众认为演员的演技亟待提高;16%的观众认为急需加强影片的后期制作;对导演水平、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第三篇

报告内容: 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进口大片。记者近日在中影公司放映厅感受到了美国进口大片制造的奇妙气氛和震撼,有幸先期欣赏了将于今年暑期在北京上映的进口大片《角斗士》、《U-571》和动画片《恐龙》。一流设备的电影厅,绵绵不断的精彩场面令记者充分体会了一把大片的魅力。但冷静下来,却不禁想问,大片在带给我们令人愉悦的享受之外,还带了些什么?国产影片的处境如何?老百姓对此又是怎么看的?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对北京市的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看进口大片比国产片过瘾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更爱看大片;37%的被访者则更喜欢国产片;另有两位20多岁的年轻小姐告诉记者对进口大片和国产片同样喜欢。看来,进口大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居民更加偏好进口大片,65%的男性被访者表示最爱看进口大片;而女性居民中的这一比例要小得多,仅为57%。从年龄结构上看,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是进口大片的主要拥护者,在这一年龄段中72%的居民表示更爱看进口大片;而51岁至60岁的中老年居民则是国产影片最忠实的观众,表示更爱看国产影片的比例达到了54%。对影片

的偏好 男 女 总计进口大片 65% 57% 62%国产影片 35% 41% 38%无所谓 0% 2% 1%总计 100% 100% 100%■进口大片靠好看取胜进口大片是靠什么取胜的呢?我们的调查表明,90%的观众在选择影片时,更加看重影片的内容是否好看,而并不是看影片究竟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片,也不是先看票价多少再做定夺。这充分说明国产影片在和进口大片的碰撞中败下阵来并不是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色不足,老百姓都是识货之人,当然挑好的看了。从影片类别上看,虽然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从整体上看,生活片、喜剧片、动作片还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种类,分别把这三类影片作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24%。不同性别的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别有所不同,男性观众最爱看生活片(27%),女性观众则更爱看爱情片(31%)。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也有不同的口味,20岁至30岁的青年人最爱看动作片(29%);20岁以下(43%)和41岁至50岁(36%)的观众最爱看喜剧片;31岁至40岁(44%)、51岁至60岁(46%)和60岁以上(67%)的观众最爱看生活片。4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近期将上映的影片;只有28%的受访者知道最近将要上映的影片;另有25%的居民表示知道一部分,但不全知道。看来影片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了解大片信息的渠道中,报刊和电视排在前两位,分别有63%和60%的居民选择了他们。另有16%的居民表示通过影院广告了解到影片上映信息,其他渠道还包括互联网、广播和朋友及家人介绍。59%的受访者表示将有选择地观看大片,29%表示不准备观看近期上映的大片,只有13%的居民表示将观看近期所有大片。从年龄分布上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大片最重要的观众,只有8.57%的这一年龄段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上映的大片;而40岁以上的居民对大片的兴趣明显降低,60岁以上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大片的比例高达67%;50岁以上的居民没有一个表示将观看近期上映的全部大片。对目前进口大片的数目,43%的观众认为比较合适;38%的观众认为太少;18%的观众认为过多;1%的观众表示感觉不出来。■是VCD抢了影院的钱观看大片的方式 男 女 总计看VCD 64% 51% 59%去电影院 36% 48% 41%没看过进口大片 0% 1% 1%总计 100% 100% 100%在观看大片的方式访问中,59%的居民表示观看大片一般是通过VCD;去电影院观看大片的居民只有41%。看来大片虽火,烧得却不是地方,VCD的光芒盖过了电影院。原因何在呢?选择观看VCD的观众中,44%认为VCD的观赏时间和地点比较自由;34%的观众把原因归结为便宜;还有人表示VCD可以反复观赏,可以与家人及朋友共同欣赏和随意品头论足,这都是在电影院无法达到的效果。电影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观众的矛头并未过多地指向影院的硬件设备,48%的观众对影院的硬件设施表示满意,4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2%的观众对硬件设施表示不满意。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票价问题,67%的受访者表示影院的票价太高,难以承受;而影片的配音不好以【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及环境卫生、服务等也是让观众远离电影院的原因。■电影票价应在20元以内影院票价定位在多少比较合适?超过2/3以上(69%)的观众认为进口大片的价格应定在10-20元;59%的观众认为国产片的价格不应超过10元。国产影片该如何提高与进口大片的竞争力呢?42%的观众认为应该把影片选题及情节设计放在第一位;18%的观众认为演员的演技亟待提高;16%的观众认为急需加强影片的后期制作;对导演水平、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第四篇

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进口大片。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第五篇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今年国内电影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进口大片。近日我先后在电影院感受到了美国进口大片制造的奇妙气氛和震撼,先后欣赏了最近上映的进口大片《金刚狼》、《博物馆奇妙夜2》、《星际迷航》。一流设备的电影厅,绵绵不断的精彩场面令我充分体会了一把大片的魅力。但冷静下来,却不禁想问,大片在带给我们令人愉悦的享受之外,还带来了些什么?国产影片的处境如何?老百姓对此又是怎么看的?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我有针对性的对一些观众群体进行了一些随机调查。

一、看进口大片比国产片过瘾

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更爱看大片;37%的被访者则更喜欢国产片;另有两位年龄阶段在20岁左右的朋友对进口大片和国产影片同样喜欢。看来,进口大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更加偏好进口大片,65%的男性被访者表示爱看进口大片;而女性中这一比例要小得多,仅为57%。从年龄结构上看,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是进口大片的主要拥护者,在这一年龄段中72%的人表示更爱看进口大片;而51岁至60岁以上的中老年则是国产影片的最忠实观众,表示更爱看国产影片的比例到了54%。

对影片的偏好 男 女 总计

进口大片 65% 57% 62%

国产影片 35% 41% 38%

无所谓 0% 2% 1%

二、进口大片靠好看取胜

进口大片是靠什么取胜的呢?调查表明,90%的观众在选择影片时,更加看重影片的 内容是否好看,而并不是看电影究竟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片,也不是先看票价多少再做定夺。这充分说明国产影片在和进口大片的碰撞中败下阵来并不是国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色不足,老百姓都是识货之人,当然挑好的看了。 从影片类别上来看,虽然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从整体上,生活片、喜剧片、动作片还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种类,分别把这三类影片作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24%。不同性别的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别有所不同,男性观众最爱看生活片(27%),女性观众则更爱看爱情片(31%)。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也有不同的口味,20岁至30岁的青年人最爱看动作片(29%);20岁以下(43%)和41岁至50岁(36%)的观众最爱看喜剧片;31岁至40岁(44%)、51岁至60岁(46%)和60岁以上(67%)的观众爱看生活片。

4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近期将上映的影片;只有28%的受访者直到最近将要上映的影片;另有25%的居民表示知道一部分,但不全知道。看来影片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了解大片信息的渠道中,报刊和电视排在前两位,分别有63%和60%的观众选择。另有16%的居民表示通过影院广告了解到影片上映信息,其他渠道还包括互联网、广播和朋友及家人介绍。59%的受访者表示将有选择地观看大片,29%表示不准备观看近期上映的大片,只有13%的观众表示将观看近期所有的大片。从年龄分布上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大片最重要的观众,只有8.57%的这一年龄段的观众表示不看近期上映的大片;而40岁以上的居民不对大片的兴趣明显降低,60岁以上的观众表示近期不看大片的比例高达67%;50岁以上的观众没有一个表示将观看近期上映的全部大片。对目前

进口大片的数目,43%的观众认为比较合适;38%的观众认为太少;18%的观众认为过多;1%的观众表示感觉不出来。【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三、是DVD影碟抢了影院的钱

观看大片的方式 男 女 总计

看DVD影碟 64% 51% 59%

去电影院 36% 48% 41%

没看过进口大片 0% 1% 1%

在观看大片的方式访问中,59%的居民表示观看大片一般通过DVD;去电影院观看大片的居民只有41%。看来大片虽火,烧得却不是地方,DVD的光芒盖过了电影院。原因何在?选择看DVD的观众中,44%认为DVD的观赏时间和地点比较自由;34%的观众把原因归结为便宜;还有人表示DVD可以反复观赏,可以与家人及朋友共同欣赏和随意品评,这都是在电影院无法达到的效果。

电影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观众的矛头并为过多地指向影院的硬件设备,48%的观众对影院的硬件设施表示满意,4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2%的观众对硬件设施表示不满意。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票价问题,67%的受访者表示影院票价太高,难以承受;而影片配音不好以及环境卫生、服务等也是让观众远离电影院的原因。

四、电影票价应在20元以内

影院票价定位在多少比较合适呢?超过2/3以上(69%)的观众认为进口大片的价格应定在10—20元;59%的观众认为国产片的价格不应超过10元。

国产影片该如何提高与进口大片的竞争力呢?42%的观众认为应该把影片的选题及情节设计放在第一位;18%的观众认为演员的演技尚待提高;16%的观众认为急需加强影片的后期制作;对导演水平、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