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生命意义的找寻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21    阅读:

寻找生命的意义 分析 心得 体会 感想
生命意义的找寻 第一篇

<寻找生命的意义> 心得体会(一)

总体的心得:

整本书的核心就在于两个字——“意义”。生命真的存在意义吗?如何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吗?意义来自于什么,又能带给我什么?在那样的苦难生活下是什么意义支撑着作者?作者又利用意义做了什么?种种问题充斥着大脑,但在本书的阅读中我们已渐渐有了答案。

在集中营生活的作者,立足自己的内心,极力诚实不欺,同时又以医生的专业冷静态度,超越当时严酷的环境,不自怜不抱怨,写下此书。人生的最终结果便是死亡,活着还面临着各种苦难,那为何而活?为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常常被教导说:过程高于结果。大概用于人生也是合适的。书中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各种苦难的经历中穿插着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苦难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人的强大来自于内心,内心的强大来自于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无论是作者在集中营中某一瞬间闪现的带来希望的美好事物、还是他遵从命运的决定时的内心思考,很多细节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感悟。第二部分是对意义疗法的介绍,从精神治疗的角度,通过寻找每个人独特的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摆脱精神上的困扰。

下面从几个具体的方面来分析这本书:

1、 我们应该去找寻生命的意义

我们不少人都曾经迷茫地问过自己: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作者选择了避开,而是巧妙地回答道:“人不应该问他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正是我们自己,需要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是独特的。书中提到年轻人当中普遍流行的三大症状:抑郁、侵犯和成瘾依赖,在意义疗法中这些行为都源于“存在之虚无”——空虚与无意义感。

抑郁:十分常见,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与压力,例如现在的失业、房奴、车奴等让他们看不到未来的曙光,开始认为生活不再具有意义。

侵犯:源于空虚,是寻找发泄目标的行为。

成瘾:毒瘾、酒瘾、烟瘾,用这种强烈的依赖性来掩盖自己的空虚与无意义感。 寻找生命的意义够重塑自己,开启新的人生。

2、 如何发现生命的意义?

三种方法:

1、 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项事业

有了奋斗的目标,自己投入的心血都是有价值的,自己的工作体现出你人生的意义。

2、 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主要是——爱!)

从小我们就被告知,爱是伟大的,亲人的爱、朋友的爱、恋人的爱,都是最最宝贵的东西。然而,在极端恶劣、收到虐待、人们思想扭曲的环境中,爱的想法真的还能够带给我们幸福的能量吗?作者将答案带给了我们。在极其残酷恶劣的集中营生活中,作者在雪地里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我听见她回应我的话,看见她向我微笑和她坦承鼓励的表情。不论真实与否,我都坚信她的外貌比冉冉升起的太阳还要明亮。”在对爱人的回忆中,作者忘却了自己的处境,而是感受到一种幸福,“爱是人类终生追求的最高目标。”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爱让他能在痛苦的环境中得到解脱与满足。

3、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我们活在世上,我们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时事件,因此陪伴我们的不仅仅是幸福与欢

笑,挫折与苦难会让人垂头丧气,然而不被苦难所打败,而是正视它,从苦难中找寻生命的意义,这是作者教会我们的宝贵的人生态度。本书的作者应该是对苦难最有发言权的,在集中营的生活常常会让他困惑,忍受着这些苦难而活下去的生命真的是有意义的吗?作者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理性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若是没有意义,为何要忍耐苦难而活着?于是,他努力减轻自己在集中营中失去宝贵手稿的痛苦,在心中不断想象离开集中营后应该如何重新写出新的手稿,在新的手稿中加入集中营的哪些案例,通过这样不断的想象振奋自己。这样的人生态度——直视苦难、提升自己,无论什么时候看都是充满启发的。

作者也提到,遭受痛苦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

3、负责任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4、我们并不需要不紧张的状态,而是为目标付出努力和奋斗

《寻找生命的意义》摘抄
生命意义的找寻 第二篇

(1)“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2)意義療法的目的是幫助患者找到他生命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講,意義療法也是個分析過程,因此它類似於心理分析法。不過,雖然意義療法試圖喚醒患者潛意識中的某種東西,但其方法不僅僅限於講患者的活動限制在個人潛意識中的本能事實,而且還關注諸如存在的潛在意義以及對意義的追求。然而,儘管任何心理分析師都會避免將意識層面包含在其治療過程中,他們仍會試圖使患者意識到他內心深處渴望的東西。意義療法把人看成這樣一種存在:他主要的擔憂是實現某種意義,而不僅僅是滿足慾望和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調和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慾望的衝突抑或適應社會和環境,在這一點上,它與心理分析分道揚鑣。

(3)存在之虛無還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和偽裝出現。有時,遭遇挫折的人對意義的追求會通過追求權力(包括追求權力之最原始的形態即金錢)得到替代性補償。還有一些時候,遭遇挫折的人對意義的追求會被追求享樂所替代。這就是爲什麽存在之挫折常常會轉向性補償的緣故。

(4)人主要關注的不是獲得快樂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爲什麽甚至準備著去受苦,在這個意義上,他的痛苦有了意義。„„無論如何,遭受痛苦不是尋找意義的必要方式。我的意思是說,即使在遭受痛苦時,人們也有可能找到意義——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話。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麼有意義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無論這種原因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政治的。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其說是英雄行為,不如說是自虐。

(5)通常,人們只想到短暫性本身,而不去想它之前有過的豐富果實,他曾經歷的快樂和痛苦,曾經做過的一切事情。那一切都不會被否定,也不會被忘卻。我應該說,“曾經存在”是最為確定的一種存在。

意義療法因為牢記人類存在的短暫性,所以不是消極悲觀的,而是積極向上的。我們形象地表達這個意思:悲觀主義者好比一個恐懼而悲傷著看著牆上的挂曆每天都被撕去一張,挂曆越變越薄的人;而積極地應對生活問題的人好比一個

每撕掉一張就把它整整齊齊地摞在一起,還要在背面記幾行日記的人。它可以自豪而快樂地回憶日記中所記下的所有充實的日子,那些他曾經有過的全部生活。即便他意識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麽關係呢?他沒有必要嫉妒年輕人,更沒有必要為虛度的青春懊悔。他爲什麽要嫉妒年輕人呢?嫉妒年輕人所擁有的可能性和潛在的遠大前程嗎?“不,謝謝你”,他會這麼想,“我擁有的不僅僅是可能性,而是現實性,我做過了,愛過了,也勇敢地承受過痛苦。這些痛苦是我最珍視的,儘管它們不會引起別人的嫉妒”。

(6)完全解釋一個人的犯罪相當於開脫他的所有罪過,不是把他看成是一個自由而負責的人,而是有待修復的機器。即使是罪犯自己也厭惡這種解釋,反而更願意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在伊利諾伊州監獄服刑的一名“罪犯”給我寫過一封信,譴責“罪犯從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解。人們總是為犯罪者提供無數個開脫自己的理由,當社會應該為犯罪事件負責時,受害者卻往往成為了替罪羊。”我在給圣昆廷的犯人做報告時,告訴他們:“你們跟我一樣,也是人,因此你們是自由地做了違法的事情,成了罪人。不過現在你們有責任通過超越罪過、超越自己、重新做人并戰勝它。”他們感到我理解他們。

(7)人們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暫,而忽視和忘記了它過去的輝煌,在那裡他們收穫過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諾言、付出的愛及勇敢而有尊嚴地忍受過苦難。

《活着》——寻找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的找寻 第三篇

【生命意义的找寻】

《活着》,仅仅为了活着

——寻找生命的意义

理工平台0901班 范恒桢 3090000208

【摘要】

《活着》中福贵对于死亡和生活的态度都在告诉着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其实就是好好活着。这些都引到着我们去探索,究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思考呢?

【关键词】

生命的意义 苦难 活着 人性

从余华的《活着》到张艺谋的《活着》,从白纸黑字到光影声音。不一样的形式确实同样的冲击。看着电影里葛优的那双眼睛,觉得那道目光直直的刺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如果说从这双眼睛里我看到了什么,或许就是一个小人物内心最直接的独白:活着,能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活着吧。

还是先从电影说起吧。战争年代的福贵大少爷,天性懒惰嗜赌,欠龙二的一屁股赌债让徐家到他这一代彻底一贫如洗,老父气死,他只能靠皮影自食其力。后来,他被国民党拉了壮丁,两年后再回到家,母亲也去世了,女儿哑了,龙二被定成地主,执行枪毙,家珍和福贵决定重建他们的生活。再后来,有庆的死,凤霞的出嫁,馒头的出生,凤霞的死„„死死生生之间,悲悲喜喜不断,随着电影剧情的不断发展,我的心也是起起落落。看着这些回想起余华的原著,不禁要感叹张艺谋导演的分寸和艺术,他准确的从原著中抽离了内涵和精神,又成功的避免了让最现实的那一面直接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想想原文中那个与老牛共度晚年的福贵,一生见证了六个亲人的别离,这是一种何等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啊!

看完了电影,一个问题很自然映入脑海,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而人,又为什么活着呢?看完了电影,我们又能够得到哪些启发,能做些什么呢?这里,希望能够从一些表面的现象剖析其中深层次的内涵。

“活着是一种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正像余华自己说的那样,他相信,在那些底层农民和市民中,“绝望”是不存在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而恰恰对于这些人来说,生存的过程其实是不断遭遇苦难甚至死亡的过程。

再看看福贵吧,他不断的遭遇亲人的死亡,可以说死亡是他生命里无法摆脱的悲剧。但每一次亲人的死亡,对于他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都是福贵对于生命的一种直接体验。而面对着所有的痛楚,福贵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眼泪。最终,在原著里面,

由于经过了太多的苦难见过了过多的死亡的他渐渐变得坦然、平静。

生存是苦难的,但每一个人都拥有他自己化解苦难的方式,直面苦难,福贵并没有因为凄惨的一生而拒绝活着,他坦然的承受了命运和死亡,或许,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姿态。

“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等,仅仅是认得欲望或者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对抗死亡!《活着》是余华和张艺谋共同选择的一个由死亡连缀的生命悲剧,直接的将主人公置身于生与死的搏斗和抉择中,以此来考量人保持“活着”的基本的生命信念。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发现一切的人生追求也好,人生抱负也好,都显得那么苍白,因为当一个人真正受到死亡和生存威胁的时候是根本不会去追求所谓的金钱与名利。但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反映出一个人以生拒死的勇气和卑微表面下充沛的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才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体现。

正像余华自己说的那样:“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就是福贵,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最本真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活着”恰恰反映了存在主义的一大命题,为了“活着”,可以把生活的高度降下来,也正是有了这种态度,人的生活才免于彻底的毁灭。

从福贵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我想也应该主动思索,尤其是对社会现状和生活态度的反思„„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我想都存在着难能可贵的思考。在那个自然灾害、政治灾难并存的时代,对人性恶的拷问无疑变得十分有力量,金钱是滋生人性恶的温床,而饥饿又给了恶一个看似正义的理由。当今社会,许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毫无顾忌的宣扬着人性恶,人类本真的美好被他们摒弃和漠视,这是整个人类的悲哀,我想提倡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正是作品的现实意义。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我们应该对社会弱势群体存在一个怎样的态度,他们对于苦难和灾祸没有能力去抵御,那么只能选择沉默和忍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活着》反映的现象在宣扬生命顽强坚韧的同时,对于社会也做了无情的批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而当自上而下的俯视成为习惯,视这些生命为“草芥”成为资本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人性就会荡然无存,这个社会的利令智昏就会完全颠覆人性善的一面。

好在电影最后给了人一个积极向上的结尾,其实当人们都能卸去伪装,用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生命在自己身上的本真和存在时,一切都会变得很坦然,社会也会少很多急功近利。而正是在这种不断对抗死亡和苦难的审视自身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到一条人类精神超越历史,超越生命艰难的自我救赎之路,找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屈服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余华. 《活着》

[2]姜飞. “活着”——过程和意义

[3]张炎. 以生拒死以死求生——《活着》的生存哲学

[4]昌切. 苦难与救赎

[5]王益. 活着——永远的追问

[6]《从余华到张艺谋》

寻找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的找寻 第四篇

生命的意义

当一个人降临人世间,便拥有了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是十分宝贵的。

凡是世上平庸之人,都是以白色降临人间。但是如果以黑色结束一生,那么它就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没有光明,没有温暖,只有预示着黑暗的死亡。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

也许生命的意义的并一不定限定于某一种行式,因为评判的标准不一样,快乐与幸福的来源就不一样。有段网络流行语说“多年以后,学校中各式各样的人不见得谁混的一定比谁差,整天泡自习室的人也许成了教授,翘课做兼职的人也许成了公司老总,宅在宿舍玩游戏的人也许进了知名游戏公司做高级工程师,出去旅行的人也许单反玩的很溜成了摄影家,收获爱情的人也许此生和爱的人过着平淡的生活,但只要这是他们定义的幸福,他们就是幸福的!只要你做的是你的梦想中要做的事,你就是站在属于你自己的巅峰上,这也就够了。”

改变世界的天才发明家——乔布斯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我觉得用“调皮”来形容可能太便宜他了,实际上,无论从行为还是学习成绩上,他都是一个“差”等生,在学校搞恶作剧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例如把鞭炮放在老师的椅子下点燃。这样一个学生,在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坏学生”,生命已变得毫无意义。可是他从小对电子产品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更是在大学退学后做电子工程师,然后一步一步朝着梦想靠近,成就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巨人的时代,成就了伟大的苹果科技帝国!他生命的意义在于“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便是生命的意义!

现实中,大学生活绚丽多彩的,有人大清早就去了自习室,直到熄灯才回来;有人整天宅在宿舍里玩游戏,熬到半夜中午才起;有人在学生会社团工作很出色,为人行事各种通达;有人收获了爱情,每天从早到晚,眼里只有一个人;有人热爱运动,运动场上永远少不了他的身影;有人找兼职赚钱,为此逃了不少课;有人喜欢旅行,翘课,哪怕没钱,也风雨无阻;有人做科研项目,白天黑夜,完全忘我。大家好像都坚持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在大学里很多学生都缺了一点奋斗和坚毅的力量。宅在宿舍整天玩游戏的同学只是因为无聊了打发时间而已,根本没有想过以后成为游戏工程师,却浪费着自己的青春;热衷于风花雪月场所的同学也许仅仅是因为寂寞了而需要一个人的陪伴而谈着一场毫无结局的恋爱......是的,实现梦想是艰难曲折的,经常会遇到挫折、失败。面对种种逆境,我们必须有百折不挠的卖劲,有泰山压顶不动摇的毅力,决不可畏难退缩。

因为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于我们我而言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

美的青春。在生命的长河中,用奋斗和勤劳的汗水浇灌那朵梦想之花,使之花开四季,生生不息,生命的意义便涓涓流淌开来!

孙支富

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对生命意义的寻找
生命意义的找寻 第五篇

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对生命意义的寻找

“人类可以经由爱而得到救赎。我了解到一个在这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仍有可能在冥想他所爱的人时尝到幸福的感觉,即使是极短暂的一霎那。”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被剥夺,除了一样东西,那最后内心的自由——面对不可逆转的境遇,选择自己的态度与方式。

——弗兰克

1942年,纳粹逼近奥地利,27岁的维克多·弗兰克(Victor Frankl,1905—1997)犹豫着要不要到美国避难。他已申请迁往美国的签证,但不能带走家人。凭借自己作为心理治疗师的那点小名声,留下来也许还能保护家人,可家人却催促他快些离开。签证通过了,弗兰克内心的矛盾也随之激化。别上那枚标志着犹太人身份的黄色小星星,步入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圣斯蒂芬教堂,维克多静默祈祷:“主啊,请给我一个启示吧!”他究竟该带着一起被救的希望与家人留在维也纳,还是该只身前往美国,到那里去继续自己的心理学事业?当弗兰克回到家,发现父亲在流泪:“维克多,纳粹刚毁了犹太会教堂。”父亲手中紧握着的那块大理石碎片上刻着《十诫》中的首条:“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得到延续。”弗兰克拨通美国大使馆电话,取消了签证。他觉得自己已得到上帝的启示„„ 命运终究无法抗拒。1942年至1945年,从奥斯维辛到巴伐利亚,辗转四个集中营,弗兰克发现自己几乎丧失了一切,父母、兄弟、妻子或病死于营中,或被送进了毒气室。当他在每天的饥饿、寒冷、拷打中意识到自己“除了可笑的赤裸裸的生命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失去”时,他还能做些什么,还能发现生命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让我们按弗兰克划分的从“入营”到“出营”一个人所经历的三个心理阶段的顺序向你一一道来,看弗兰克是如何在一个极端残酷的境遇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如何将亲身经历融入其“意义理论”之中的。

初入集中营——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我只乞求你们一件事,每天都要刮胡子,尽一切可能!哪怕你不得不用一块玻璃去刮,哪怕你要用最后一片面包去换„„这样你会看起来年轻些,面色光润些。如果你想活下去,只有唯一的办法:看上去有力气干活„„你知道什么是我们所称呼的‘穆斯林’吗?——那些看起来凄凄惨惨、落魄潦倒、病病歪歪、不能再干重体力活的人,迟早,通常很快,他们就被送进毒气室了。所以,记住刮脸、神气而有力地站立行走,这样你就不用害怕毒气室了。”这是位比弗兰克早到几星期的难友对初入奥斯维辛者的忠告。

入营的第一件事是分组,90%左边一组,10%右边一组。军官灵巧的手指漫不经心地左右点晃着,命运的第一道判决将弗兰克幸运地推向了10%的劳工组。等待他们的是超出想像力边界的饥饿、劳苦与侮辱。而更大的考验是,有没有意志力日复一日去拼命争取那哪怕1%可能性的生存机会。

弗兰克说:“对一个变态环境的正常反应是反常的行为。”面对微乎其微的生存机会和时时刻刻面临的生存威胁所带来的精神折磨,几乎每个人脑海中都会闪过自杀的念头——早晚都得死,早死少受折磨。但对于弗兰克,在奥斯维辛的第一晚,他对自己立下承诺,绝不自杀。为什么?来集中营之前,弗兰克的妻子将他未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手稿缝在他的衣服夹层中,对弗兰克来说,这部手稿是自己精神的孩子。天真的弗兰克也知道,如此命都难保的境遇,哪有存留一份手稿的幸运?到了除了自己的命外就一无所有的境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同父亲手中的那块石碑碎片,命运又给了弗兰克一个启示。在第一天衣物上缴换上破旧制服的那会儿,他从口袋里摸出一页从犹太祈祷书中撕下的纸,上面是祈祷文中最重要的一段。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巧合?与其将精神的孩子形式化地存留在纸上,何以不用

自己的生命将之付诸实践?弗兰克这一觉悟使之意识到,尽管自己早晚会死,但在这残酷的境遇中,自己要关注的不是能不能活着走出集中营的问题,而是“所有的痛苦,包括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如果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仅仅取决于能否有活的偶然性,这样的生命根本没有活的价值!

所以,弗兰克告诉自己,决不会因为生存的无望与痛苦而放弃生命,他要做的是,去寻找这苦难与死亡的意义。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能承受几乎任何境遇中如何去活的问题。”——尼采如是说。

适应集中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几星期后,囚徒们从震惊、逃避进入第二个心理阶段:情感的冷漠。这一变化源于个人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所有刚入营的震惊、绝望、对不公的愤怒、无尽的企盼,受够了这些痛苦情感的折磨后,大家必须钝化自己的情感,麻木地对待无时无刻不在的精神打击。人有其脆弱的一面,不可能完全逃脱环境的影响。弗兰克也一样。作为棚屋内的医务员,日复一日,他平静地为不同人覆上白布。每当一个人病死,其他的囚徒一个个来到余温犹存的尸体边,一个人抓起尸体床头,剩余的土豆残渣,另一个决定换上尸体那双相对完好点的鞋,第三个人剥下他的外套„„当生存受到威胁,任何偏离“保命”的话题都不值一提。可当一个人将所有关注仅投向生存危机时,必然又会陷入另一种精神危机——正常价值体系的崩溃、空虚、为人尊严的摒弃。弗兰克清醒地意识到,若此时自己不做出最后的努力去挽回自尊,他将丧失作为一个有着内心自由与意志,有着独特价值的人应有的情感;他将只会把自己看作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与一群在鞭打中前行的绵羊无异;他将彻底沦为被命运玩弄的牺牲品。

精神的空虚与情感的淡漠发展到最后,等待着的就是让所有集中营囚徒既熟悉又恐惧的那一幕了。通常,它始于某日清晨,这位囚徒拒绝穿衣、洗漱、到操场集合,任何哀求、打击、威胁都没用。他只是躺在那儿,呆滞的眼神、冷漠的表情,一动不动。如果这一危机是由疾病引起的,他就拒绝去诊所,或接受任何帮助。总之,他就是意志崩溃、彻底放弃。【生命意义的找寻】

弗兰克还看到许多类似的悲惨结局。他问自己,如果人不可避免地要受环境影响,那人的自由在哪里?人真的没有选择吗?生存以外的事物的价值就这样泯灭了吗?

让我们插入两个镜头,弗兰克还看到了什么?

镜头一:

清晨,步行去工地的途中,刺骨的寒风吹得人们一片沉默。大家在看守不住的咆哮、枪托的驱赶和艰难挪步的刺痛中前行。弗兰克身边走着的囚徒用上翻的领了遮住嘴巴,突然说道:“如果我们的妻子瞧见我们现在这模样„„真希望她们的情形比我们好些,不知道我们所经受的这一切。”

弗兰克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他抬起头,微弱的星光映着粉红色的霞光正慢慢透过厚厚云层弥散开来。他仿佛听见了妻子的呼唤,看见她的微笑,那率直而鼓舞的眼神„„弗兰克心中潮涌浪滚,他觉得自己第一次真正领悟了被那么多诗歌所颂扬、被那么多智者视作终极真理的东西:爱。爱是人类所能企得的最终、最高目标。“人的救赎依靠爱与被爱。”那一刻,他觉得一个在世上一无所有的人依旧可以体验到人间至福,哪怕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在对爱人的冥想中,即使在凄惨的绝境中,当一个人已无法操控环境,他依旧可以通过一种光荣的方式——以爱来充盈内心。“将我牢牢附着在你心中,爱如死亡般坚不可摧。”

镜头二:

奥斯维辛到巴伐利亚集中营的路上,弗兰克和其他囚徒们透过带铁丝网的车厢小窗向外望去,你难以想像紧贴着车窗的那一张张带着神圣宁静的面容,是属于那些已放弃了生与自由希望的囚徒。

人的情感、人的尊严,是凌驾于生命之上而存在的。【生命意义的找寻】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害怕的只有一件事:配不上我的苦难。”对集中营的囚徒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是明知逃脱不了毒气或麻疹的厄运,却还得一天天忍受折磨,等待着它的到来。如果所作的生的挣扎和努力是没用的,这一切的痛苦不是白受了吗?为什么不早点结束?

弗兰克也害怕自己配不上自己的苦难。当苦难作为既定的命运降临到你身上,你能怎样?哀怨、愤恨、意志消沉、不择手段地对抗?你的生理逃脱不了饥饿、寒冷、麻疹的摧残,你的心理不可能不受环境影响而筑起一道冷漠的防御墙。那作为一个人,一个无人可替代的独特个体,你还有什么?弗兰克思索着这一切。

弗兰克想起那些游走在棚屋内给别人带来抚慰、分出自己最后一片面包的人;想着病房里那个垂死的女孩望着窗外的树枝挂着微笑的沉静面容,她对弗兰克说:“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沉重一击,让我清醒,在过去那些年中,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珍惜、思考过自己的生命„„我听到窗外的树在召唤我,它说‘我在这儿,我就在这儿,我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同样都是人,面临着一样的苦难与死亡。这些人,是什么力量,化解了他们内心的冷漠,使之能够如此平静、高贵地去承载自己的命运?这种力量似乎具有一种穿透力,如同金色的光晕从体内弥散开来,甚至可以化解周围人的冷漠。

集中营的生活将人的灵魂撕开一道裂缝,展现其深处的地狱与天堂。在那里,我们学会按照人的本来面目去发现人。毕竟,创造奥斯维辛毒气室的是人;念颂着祈祷词平静步

2015生命的价值演讲稿
生命意义的找寻 第六篇

第1篇:生命的价值演讲稿范文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价值

每个人都只被赋予了一次生命,有些人轻视生命,一辈子轻飘飘的就过去了,庸庸无为,这些人的生命价值是小的。有些人隐忍、坚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活出了精彩,他们的生命价值是大的。

对于你,对于我,对于他而言,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首先,生命是脆弱的,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在一次招聘面试时,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呈上一篇自己的心得文章。细细看罢,为她所讲述的事实感到震撼。她记述了在医院当实习生时真实的一幕:在她照看的病房里有一个花季少女在两个小时前还有说有笑,是那么的活泼和富有生机,可是就在两个小时后却在医生的抢救中一分一秒地在生与死的法门前徘徊、挣扎,最后还是喋香消去。她说那一瞬间她恐惧了、吓呆了,想象中那么坚强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就象烟头上的烟灰一样经不起轻轻的一吹一震。在这里,我希望大家珍惜生命。

生命需要坚强

生命需要坚强,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泥石流……那么多的人渴望生命,那么多人坚强,有些人却因为一些不值一提的事情而自杀,因为失恋,因为成绩不好,因为自闭,甚至因为赌气,但这些小事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吗那对于他们而言,生命的价值就只是这样么那那些在病床上挣扎着,天天都在生死的界限上徘徊着的人,那些在地震中坚强着天天等待救援的人又算什么看过一个纪录片,在汶川地震中一个女孩失去整个下肢,只剩下半个屁股。她依旧快乐的画钢笔画,写小说,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每个人,她是真正的生命的强者。生命需要坚强!

生命唯有忍耐,才能创造辉煌。

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蝴蝶吧,当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时,你可曾想到,蝴蝶的生命来之不易。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了蝴蝶翅膀,让它们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可上天又是残酷的,他让蝴蝶在拥有翅膀的同时,也让它们历尽了磨难。蝴蝶是由蛹化来的,当它们在蛹中挣扎时,它们把血液挤进翅膀。谁都帮不了它,只有它自己努力。不经过挣扎的蝴蝶是飞不起来的。蝴蝶的美是一种悲壮的美。

还有那一对著名的舞蹈搭档,他们一个少了一个手臂,一个少了一只腿,却能顽强地跳出属于他们的舞。对于他们,生命的价值是舞蹈。

还有一个著名的舞蹈演员,事业非常成功,正准备去参加一个国际的比赛。可就在前几天,她被确诊为骨癌。她面临着两条路:要么截肢,要么死亡。身为一名舞蹈演员,失去了双腿就像失去了生命。她进退两难。她不愿,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最终,她选择了辉煌,选择了那一瞬间的美丽。当她站在舞台上时,她步伐轻盈,丝毫看不出她是个有重病在身的人。当她走下舞台时,她再也没有起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的努力,化身为舞台上的一次演出。她将生命的价值定义为灿烂、辉煌。

同学们,对于那些遭遇不幸的人,那些劫后余生的人,患了绝症的人,他们选择了坚强地与死神战斗,对他们而言,生命的价值是活下去!对于那个快要失去生命的舞蹈演员,她选择了用生命去定义辉煌。在我看来,他们都演绎出了生命的价值。而你们,同学们,你们的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

第2篇:

朋友们,大家好!

听完了前几位的演讲,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深受感动,感动我们的除了那些优秀的讲稿外,更多的是她们在平凡岗位上所做出的不平凡的动人事迹。她们都是女中豪杰,是当代女性杰出的代表。和她们相比我不觉有些惭愧。因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所做的也只不过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我热爱我的事业,为此我付出了真情。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的价值》

人活着,就会有价值的体现。

农民的价值,在于一年一度的收获;工人的价值,在于精心制作的产品;医生的价值,在于妙手回春的医术;科学家的价值,在于对科学顶峰的攀登;而教育者的价值,就体现在下一代人的素质上、体现在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身上。

我从事少先队工作四年,四个春秋四个冬夏,为了这些孩子,我哭过,我笑过;我付出过,我放弃过;可我却觉得应该,值得。因为我爱我的事业。

我爱我的事业,我用拳拳爱心和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块红领巾园地。真是这种源于事业的爱,给我和孩子们架起连接心灵的纽带。

12岁正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而五中队的韩建北同学,就在她刚刚12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因病去逝了,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一样给她幼小的心灵沉重的打击。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一夜之间就变得性格孤僻‘郁郁寡欢了。对任何集体活动都失去了兴趣,学习也一落千丈。她就像一只离群的小燕子那么孤独’那么无助。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决心用教师的爱抚平这幼小心灵的创伤,唤回她的进取心。于是我便经常找她谈心,可以安排一些事情让她去做。在生活上,我也加倍地关心她。那是深秋的一天,同学们都快活地在操场上玩,而她却静静地站在班级门口,穿着单衣的她在秋风中显得那么单薄、瘦弱。我的心忍不住一阵疼痛。下班后,我立即到商店给她买了件毛衣和围巾。当她接到这些物品时,她哭了。我感觉到了温暖她的不仅是她的身体,而是那颗幼小冰冷的心。从此,我把慈母般的爱更多地倾注在她身上,我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甚至表情使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感情上的慰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健北终于在我的关怀下恢复了往日的欢笑,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在我暗自喜悦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一封她写的退学信,信上的内容是这样的:敬爱的王老师,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就要离开您和同学们了,离开我喜爱的母校。。。。。。王老师,原谅我,我没有勇气向您告别,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请不要来找我,我不会回来的,我讨厌读书!!!王老师,谢谢您和同学们往日对我的关怀,我会记住你们的。永远。。。。。。永远。。。。。。爱您的学生,韩建北。看到这突如其来的信,我愕然了!她绝不是讨厌读书,我急忙赶到她的家里,经过耐心细致的劝导,她终于扑到我怀里说出了实情:原来她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可是没过几天骗走了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父亲为此气的病倒了,而9岁的妹妹也需要上学。所以她想退学赚钱帮助父亲维持这个家,供妹妹上学。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由于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压力,懂事了。教师的责任感驱使我一定要让她重回课堂,重返校园。我跟校领导商量,决定免除他上学的一切费用,就这样,小健北又回到了校园,她没有辜负老师的一片深情,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中学,被评为黑龙江省首届希望之星。当她拿着奖状回到母校扑到我的怀里告诉我说:“王老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做一名向您那样的人民教师”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

一位哲人说得好“人不可以没有追求。”而当一名好老师就是我心中不懈的追求!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我找到了生命的坐标,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我愿用心尖做笔,饱蘸我一腔的热血,书写下青春的誓言:“献身星星火炬的事业!无怨无悔!!”

第3篇:

一株无名的小花,不因牡丹的绚丽而自卑,因为责任而默默地为春天增添一抹色彩;一棵山楂树,不因苹果的硕大而自枯,因为责任而默默地为金秋捧出几簇红果;一脉小溪不因江河的绵长而干涸,因为责任而默默地滋润一方土地。物皆如此,何况人呢?

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因为责任我们必须在逆境中挣扎,只有挣扎才会使山穷水尽变得柳暗花明,会使悲剧性的生命变得伟大。截瘫的史铁生因为对生命的责任而坐在轮椅上讲述遥远的清平湾的故事;残臂抱笔的朱彦夫因为对生命的责任而写出了30万字的极限人生;“面对瘫痪我不哭”的桑兰用迷人的笑容征服了世界;因为对生命沉甸甸地责任才有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才有陆幼青的死亡日记。

责任不是甜美的字眼,它仅有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了解到责任时,责任如同一份人生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到你背上。他是一个让你时时不得不付出,呵护的。而它时常给予你的往往是灵魂和**上感到的痛苦。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飞也只是梦想。人生是现实的,现实的人生需要用现实的方法来处理。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是这样践踏出来,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走完。如果真以为诗是有翅膀的,能带诗人到天堂,海阔天空地俯瞰这人世间而且能长久地冯虚御风、逍遥于天庭之上,其结果一定是飞得越高,跌得越重,血淋淋地跌在人生现实的荆棘之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的责任感在于他对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履行义务的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念,为历代有识之士所追求。

生命的责任会使你懂得珍惜,珍惜每一个日子,每一阵风雨,每一泓秋水,甚至每一次飘零……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冲突也有和谐,请用你的智慧,选择最佳契机,去寻找最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走过这段肩负责任神圣的人生之路!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只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第4篇: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生命的价值

“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我的教育格言。从教二十六年来,我始终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岗位上做到了敬业、爱生、奉献、开拓,成了教育战线上的一名骨干。现在,我仍在努力地实践着,同时也在幸福的收获着。

一、痴心教改: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凭着刻苦与执着,我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实干加巧干。面对新课程改革,我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再实践。努力追踪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积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用好新教材,探索新课型,及时“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从2015年9月开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鼓励下,我结合本班实际,不断地反思总结,探索并进行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单元开放教学”的实验。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记得刚开始实验时,学生不习惯,家长不理解,我自己也心怀忐忑。经过一次次艰难的挑战,一次次自我的超越后,收获的是一次次甜蜜的果实。这一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县乡领导的认可,2015年被确定为县级科研课题,并在学校实施推广。效果很好。因此,自实施单元开放教学以来,我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笑声,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比如课上学生的一句巧问,就会激起千层浪,引入了探究知识的海洋;学生的一句妙答,又会赢得阵阵喝彩,使人心中激情荡漾……学生们拥有了一片灿烂的阳光,一片自由翱翔的空间。记得在上学期的一个主题班会上,学生这样说:“老师,开放教学真好,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使我们共同品味到了美丽、快乐的人生。”“老师,你像一把火炬,点燃了我们智慧和心灵的灯”……学生的句句表白,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伴着用智慧奏出的美妙交响乐,我写的教改论文、教育随笔,多次在县级刊物发表,2015年我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个人。但我没满足。为了使教育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阅读了大量书籍,做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写了几万字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体会。从书中,我领略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智慧,欣赏着李镇西老师的育人艺术,思索并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建议……特别是《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使我真切地感受到魏书生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确实令人折服。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所以从上学期开始,我结合本班实际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像魏老师一样,给学生设计了一棵语文知识树,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章结构到思想感情等。学生根据知识树进行预习,然后交流、汇报和练习。每天布置的作业,也像魏老师一样,只给学生规定字数,内容自己选择,自己设计,自评互评相结合。经过一年的实践,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能自主探究,愉快交流,认真习作,效果不错。

二、收获快乐

如果说,教学上的创新编织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花环,那么,宽厚的爱和有声有色的活动则成了培养学生人格的摇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标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时时、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告诉学生三句话:每天带着自信来到学校,每天带着微笑善待他人,每天带着成功离开校园。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朗诵一首自作小诗《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给了学生足够的爱和希望,给学生树起了精神之柱,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去年我接的四年级是由四个学校合成的五十二个人的班级,作为班主任,为了尽快了解学生,开学第二天我班就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做到了家、校及时沟通,效果很好。同时,为了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有家的温暖,我对学生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以人格的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比如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认真并努力地去做了;教室里有纸,我弯腰拾起,同学们注意到了;学生进步了,我就奖励学生一个亲情电话,学生和家长体会到了;学生的生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学生们感受到了……此外,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经常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通过学生制作贺卡、表演节目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在“国学诵读”“我爱泉城”“班级是我家,快乐你我他”“安全在我心中”“地震无情人有情”等活动中,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我给了学生一点爱,收获的却是一片爱。在节日期间,那一句句真诚的祝福,一件件普通的贺卡,一个个甜蜜的微笑,总会让我知足的回味许久。今年母亲节,一大早,我就收到了一位女学生的祝福。这个学生叫张萍,自幼失去母亲,我和她从相识到相知,已经整整10年了。这10年来,我从物质上帮助她,精神上鼓励她。我们经常书信来往,电话联系。她在信中亲切的称我为老师妈妈,我也认可了这个可爱、勤奋的学生女儿。今年张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了高考。我很是欣慰。但愿她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就在这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收到了全班学生的礼物:一束野花和一张贺卡。贺卡上写着:祝老师本周快乐。我默默注视着花儿,虽然花无语,但人有情。我心中充满了一份份来自学生的感动……我上课时感谢了同学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再一次刻在了我的心中。我告诉学生:“真情无价,大爱无边。虽然再过两天花败了,叶落了,枝枯了,但是,她永远开在我们师生心中。花儿们不仅给大自然带来了色彩,而且也给人类留下了欢乐和幸福。我们也应该向花儿一样,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三、超越自我

酿的百花方成蜜,淘尽黄沙始到金。真诚的付出总会换来甜蜜的回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运动会上,有雄风夺冠的喝彩;六一节,有观众热烈的掌声;书法、征文、创新作业等比赛屡屡夺魁;学习成绩更上一大台阶,所教班级曾获市、县、先进班集体,我本人先后被评为县百佳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县教科研先进工作者,所写论文、教案及指导学生征文、创新实践等参加市、县比赛多次获奖,我的孩子因品学兼优,所以我也曾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家长。我的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老师、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不断的思索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托,是社会的重托,作为教师,怎能掉以轻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最优质的教育,我们教师责无旁贷。所以,我要用心去爱学生、教学生,用我的“情”和“智”去培育学生,这是我的本分。我相信,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只要我们事事用心,时时开心,不断创新,就能不断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永葆青春。

第5篇:生命的价值

她,一个得了绝症的女孩;她,性格开朗、活泼,在学校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出生在单亲家庭的她并未向自己的不幸低头,但病魔并没有因为她的坚强而向她屈服,她的病情日益加重,初中毕业后她便只能辍学在家。

但她并未等待病魔来吞噬她的生命,反而开始顽强地学起了钢琴,并且自己写谱演奏,在优美的琴声中又是几个春秋过去了。

偶然的一次,她爱上了写作,并写起了长篇小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出版,19时,她又写下了第四部小说《午夜天使》,她曾告诉自己的母亲,在她的有生之年,渴望着这部小说能变成铅字。母亲为可怜的女儿试过了多种渠道,但一直以失败告终,最后她开始尝试着与母亲来到闹市区为自己的文章宣传,但遭到了制止……

她去拜访了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一个多小时的会面,陈主席被女孩深深地感动了,他许诺,将以自己的声望来为她宣传这部书。女孩心头的石头慢慢落下,但她依然说:希望大家认同她的作品去看她的书,而不是因同情她的病情而去选择她的书。

19岁的花季少女,本应快快乐乐地在双亲的膝下承欢,本应在书声琅琅、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跟同学们无忧无虑地成长,享受人生的黄金时段,但她只有为她辛苦奔波的母亲和病魔相伴,是她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的生活,是她对生命的珍惜充实着她生活的意义,不给自己留下一点遗憾。

然而她留给我们的又绝不仅仅是一两部书,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上苍公平地赐予了我们每个人一次的生命,没有传说中的轮回,却给了我们无数条路的选择,崎岖还是平坦由我们去闯,扑朔迷离抑或五彩缤纷靠我们去造。这是我对生命的第一层理解。

有一个美术老师分给每个学生同样的一张白纸和一盒彩笔,要他们用自己的手画一幅不同的画,他说彩笔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教师学习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
  • 护士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3篇】
  • 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十三...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范文...
  • 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心...
  •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