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杜牧枫林晚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1    阅读:

杜牧枫林晚篇一
《杜牧》

杜牧

中文名: 杜牧

别名: 杜牧之

国籍: 中国

中国陕出生地: 西 出生日期:公元803年 逝世日期:公元852年 职业: 文学 诗人 代表作品:《阿房宫赋》;《遣怀》

目录

五律·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五律·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五绝·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登紫工山 垂钓池边见老翁,戏言与鹤赴紫工。 临峰之上知尧存,可怜秦皇梦如虹。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绝·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七绝·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七绝·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七绝·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杜牧枫林晚篇二
《杜牧》

浅谈杜牧

——道是俊爽也多情

摘要:晚唐日渐衰弱的国势让士夫文人的心理变得细腻而敏感,忧国忧民的他们的心灵时常感到抑郁感伤,哀伤不已用一切皆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伤悼似乎成了晚唐诗人的普遍情调。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也毫无疑问的成了当时的“意外”。化哀伤为俊爽,道是豪放也多情。杜牧虽然一直追求释怀,在自身的多情还是在其诗中展露无疑。

关键词:俊爽、苦闷、杜牧、多情

杜牧(803---853),晚唐时期杰出诗人,出身高门士族、长于京城富贵之门的豪贵公子,祖父杜佑为当朝元老,曾任宰相,年幼时的杜牧幸运的赶上了这一家族最为显赫鼎盛的时期,并且深受其祖父影响,主张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

“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是杜牧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要求,而他也的确做到了。不满当时诗坛绮靡倾向的他,虽自身亦绮情柔思,但其诗却依旧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①

清明,一个缅怀纪念逝去亲人的时节,四处弥漫着哀伤与悼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杜牧并没有刻意用哀伤的字句去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相反他用“春雨”如此充满希望清新之感的景象来进行描绘。“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牧行走在纷纷细雨当中,薄如烟雾的细雨氲绕着他犹如他的哀伤,为了减少断魂的愁思,他只能牧童“借问酒家何处”,通过借酒浇愁以慰藉自己的心灵,“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遥”字写出了杏花村之远,前往杏花村的路上到底会发生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细雨连绵,前程未知,杜牧会选择先避雨吗?而他又是否能顺利找到酒家呢?关于这一切杜牧都没有细细道出,这似乎也在暗喻着他当时的境况,失意与对前程的迷茫。或许不是杜牧不愿道出接下来的情境,而是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接下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诗中虽有“欲断魂”,而通篇杜牧都有没有提到如何断魂,没有借机长抒悲伤,抑郁之情。而这也是杜牧的高明之处,道出豪迈俊爽却也暗藏抑郁苦闷之情。

从“我家公相家,剑珮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的荣华富贵生活,杜牧继承了祖父杜佑以《通典》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可惜,不幸9岁时,家道中落,原本养尊处优的他经历了一段“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的艰苦生活。才气纵横,抱负远大,却又偏偏遇上了亡国之势,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却也报国无门。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让杜牧铸就了他对感情和生活的独特看法与把握,而也往往仕途的不畅,政治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郁愤更有助于诗人在创作上获得卓越的成就。杜牧的经历,理想和感情让杜牧的诗感情真挚,深入人心。

对于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杜牧颇感哀伤,对于他的国家,他是多情哀伤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道出了杜牧的多少无奈,真的是歌者不懂亡国恨吗?是听者!是那些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已是国家的危急关头,可是这些执政者掌权者却不以国事为怀,仍满怀兴致的听着靡靡之音,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他担忧历史重演,可他也无能为力。

无奈苦闷,让本对“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有所研究的杜牧选择了怀古咏史,通过对过去历史的评价以寄托自己对于现实政治的不满和讽刺。在杜牧一生的创作当中怀古咏史诗占其诗作比例是相当大的,而其中有不少更是表面为借景抒情,而实质是暗含历史感慨,是对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伤悼的诗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杜牧对于项羽乌江自刎这一历史的看法,无处不展现出了他的豪迈俊爽之情。在他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敢于忍辱负重的才算的上是真男儿,要有敢于卷土重来,再震雄风。而那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让我们看出了,杜牧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而这一切也只得怪生不逢时。

他曾尝试通过游历寄情山水以缓解自己的苦闷,他热爱秋天。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让许多文人见识到了秋天的另一番风景,没有肃杀,也没有绝望。杜牧笔下的秋天打破了过往文人“悲秋”的常规,一反将秋天视为衰杀之季的传统,转而歌颂大自然的秋色美,展现豪爽向上的精神,让人颇感英爽俊拔之气。“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题白蘋洲》),“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三),“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他笔下的秋色似乎有写不尽的灿烂明净,充满色彩,景物栩栩如生,充满劲健之美,丝毫无绝肃哀伤之意。其所作《晚晴赋》更是一篇不择不扣的秋日赞歌。②但从他的诗作当中我们却也不难发现,诗中虽未接触较大的社会问题,但是写景真切而言情深婉,能丰富读者的内心世界,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六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么美丽的江南春天,但我们都知道杜牧是反对佛教的,且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佞佛著名,所以其后明显是蕴含了对统治者希望借助佛教的力量,维持皇位长久的痴想的讽刺。

与一般的士夫文人一样,杜牧还选择了沉醉于酒乐之中,奢华作乐。对此他有过“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的忏悔之情,但前程恍惚,现实无助,还不如恍如一梦,也不至于每日伤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本想借酒浇愁,却落得愁思更深,在告别时他想以笑来显示自己多情,但面对离人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相反总显得无情似的,只得借“蜡烛垂泪”以暗喻人的垂泪惜别之情。③一心“遣怀”,却无法真正释怀,这就是无奈又矛盾的杜牧。

除了对于自己经历的感情,杜牧也有他男儿的多情的一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只是扮演人生过客的妓女的惜别之情,还有“十年之约”,杜牧的一见钟情,让我们看到了杜牧对爱情的执着,但只怪命运弄人,“自是寻春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叹花》)。而对于深宫中的宫女哀怨,他有他的无限惋惜,那首《秋夕》写出了多少深宫怨女的真实心情,“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一片凄凉空寂的情境,而宫女由于深居宫内无处可去,只得在凉凉的秋季依旧用扇子轻扑流萤,坐看“牵牛织女”想象着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化哀伤为俊爽,道是豪放也多情。纵观杜牧的诗作,杜牧的一生似乎都是为了摆脱自己无奈,用“生不逢时”来形容杜牧是再合适不过了。满身才气却无处施展,国势当前却无能为力。他曾以紫薇花自喻,“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或许杜牧一直以来只是想做一个看似平凡却不乏独特之处的紫薇花,做个简单却不平凡的“杜紫薇”,但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在仕途无法得以

施展,在感情上也无法得到最终的解脱。但是在诗作中他做到了,虽然他创作的水平还无力追赶李白,杜甫等这类大诗人,但他也算是写出了自己的一番风格,在他笔下,深婉细腻与轻快流走变得和谐完美,在豪迈俊爽之中却可以感受到风华多情。

杜紫薇,他的诗作就是平凡而又长期的紫薇花。

参考文献:

①《杜牧与晚唐诗》

②《唐诗文士与唐诗考论》吴在庆

③《唐代妇女生活与诗》

杜牧枫林晚篇三
《杜牧》

杜牧《山行》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山行》作者,号 朝诗人,人称,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山行: ②寒山: ③石径: ④斜: ⑤爱: ⑥坐:

⑦枫林晚: ⑧霜叶:

二、文本研讨:

1.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杜牧的《山行》一诗中,表现视线由近到远

直入云宵的两句诗是: 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写出了枫叶尽染美丽景色(深秋枫林的美景)(富有哲理)的

两句诗是:

2.《山行》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一句诗是:

3.与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

( )

三 重点研讨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深秋季节,从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可见,诗人写的是枫叶红了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深秋。

2、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枫叶。

3、“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和“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寒”字写出了天气的的寒意,时令已至深秋时节。

4、有一种版本将“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生处”更好,一个“生”字,形象的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生”比“深”更具有

深美的文学意境。

5、有读者认为应该将“停车坐爱枫林晚”改为“停车坐看枫林晚”,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我认为原文更好。“爱”字暗含着欣赏美景后的喜悦爱恋之情,由景及情,更有韵味,更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6、“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字用的无比精妙,试着分析它所蕴含的深意。 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诗人流连忘返,到了晚上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7、这首诗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其他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

8、这首诗和一般写秋诗在意境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杜牧笔下的秋天打破了常规,秋天不再是肃杀的,色彩不再是暗淡的,而是比一般的春天的景色还要明丽。

9、从形式上看,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找出这首诗的韵脚。

10、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写出本诗所展现的优美画面。

1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对《山行》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B 第一句用“寒”字,是为了唤起第四句“霜叶”;第二句写“白云”,是为了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反衬第四句的“霜叶”异常“红”艳,给人以“红于二月花”的感觉。

C “停车”是因为天色已晚,山路难行。

D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杜牧枫林晚篇四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人物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称:杜紫薇。(来源: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

《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文学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义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作品风格关键词

时政之作,感时伤世,忧国忧民。

抒情小诗,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意境深远。 作品一览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古·登紫工山

垂钓池边见老翁,戏言与鹤赴紫工。

临峰之上知尧存,可怜秦皇梦如虹。

七绝·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七绝·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七绝·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七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七绝·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七绝·赠别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七绝·赠别 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七绝· 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七绝·沈下贤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七律·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七律·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五律·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杜牧枫林晚篇五
《杜牧诗选及鉴赏》

杜牧诗选及鉴赏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文学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江南春(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①郭:城郭。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②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③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④楼台:指寺庙。

【译文】

辽阔迷人的江南水乡,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随处可见酒家迎风招展的旗子。南朝统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般的细雨之中。

【赏析】

本篇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历来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就把它描绘得如诗如画。不过白诗展示给我们的是江南风光大的轮廓,是江南风光的整体感官形象。而杜牧则不同,他不仅从整体上描绘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还具体到描写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到处酒旗招展,具体到描写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景点去体会江南风光细微之处的色彩多姿,妩媚动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开篇,诗人首先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柳绿花红,燕舞莺歌的境界,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处处迎风招展的繁荣与祥和。“千里”极言地域之辽阔广大,一个“千里”把“莺啼”响彻了整个江南,把“绿映红”掩映了整个江南;“水村”与“山郭”又把迎风招展的“酒旗”挂遍了整个江南。令人迷恋,令人心驰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是把诗作由写自然景观转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转就巧妙地揉进了历史的沧桑,也使其自然地融进了诗人对南朝朝政的讥讽与批判。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更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不仅是为了写眼前的景致而写景,而是在赏叹之中蕴含着讽刺,这一来无疑就大大地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既有体现具体时代特征的景观,又有渗透着历史沧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时还以“千里”一词形象化地概括了整个江南,难怪诗人选择了《江南春绝句》这一命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①山行:在山中行走。②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③径:小路。④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⑤坐:因为;由于。⑥斜:此字读xiá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

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①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②销:锈蚀。③前朝:以前的年代。④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⑤铜雀:即铜雀台。⑥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译文】

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草还没有腐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①银烛:一作红烛。②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③轻罗:柔软的丝织品。④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⑤天阶:露天的石阶。⑦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初秋时节,屋内烛光摇曳,那摆在一隅的画屏被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执小团扇,在屋外追捕着飞萤。夜色渐深,凉意渐浓,她来到宫殿台阶旁的草地上,侧卧在上面,仰头观看那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阴冷索寞的环境的描绘,暗示出宫女孤凄索寞的命运,表现出宫女孤寂的情思和幽怨。通篇未写一个「愁」字,而愁情浓郁,意在言外,极委婉含蓄之致。清人孙洙评此诗说:「层层布景,是一幅暮色人物画。」,说得极是。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②倚:靠着,倚立。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④外:上。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⑥毫:非常细小的东西。⑦气势:景象、气派。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赏析】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杜牧枫林晚篇六
《杜牧》

杜牧枫林晚篇七
《杜牧》

杜牧枫林晚篇八
《杜牧七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绝·赠别 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七绝·赠别 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枫林晚篇九
《杜牧及其代表作》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

宕而又精致婉约。

杜牧枫林晚篇十
《名家名篇:杜牧》

名家名篇: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阿房宫赋

【题解】

文见《樊川文集》。作于宝历元年(825),时作者二十三岁。“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宫赋》。”(杜牧《上台已文章启》)本文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来讨论六国和秦灭亡的内在原因。阿房宫,秦始皇时所建宫殿。项羽入感阳,纵火烧宫,大火三月不灭。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三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余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

土之城郭;管弦哎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题解】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此为其一。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乐。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南春绝句

【题解】

《江南春绝句》选自《唐宋诗举要》。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

【题解】

出自《樊川文集》,清人沈德潜把此诗推为绝唱,认为是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说《说诗晬语》)。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题解】

七绝《赤壁》是杜牧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时(842—844)所作的咏史抒情之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曾在赤壁(山名,位于今湖北蒲圻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击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黄州城外也有叫赤壁(又名赤鼻矶)的地方,和真正古战场赤壁相距不算太远。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赠别

【题解】

《赠别》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一般据第一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句,断为文宗大和九年(835),行将离扬州幕府、赴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与歌女分别而作。

【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解】

见《樊川文集》。作者于大和年间在扬州为淮南节度使府掌书记,与韩绰同僚交好。此诗当是离扬州去长安后作。诗中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并于戏谑中表现出对扬州的深情依恋。

【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山行

【题解】

见《樊川文集》。诗以秋日明丽山景,写出欢快情怀。寥落悲秋,是诗歌

常调,此诗推陈出新,不仅绝无悲凉意,更唱出春不如秋,霜叶红于春花之情。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题解】

唐人、北宋人所编作者文集及《全唐诗》未收,初见于南宋谢枋得所编《千家诗》。相传杜牧任池州(今安徽贵池)刺史时,颇好当地名酒。年年清明,就饮城西杏花村黄姓酒肆。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比的成语

下一篇: 化妆品促销语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