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9    阅读: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规律理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多少、大小就是价值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就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就大,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就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少,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就小,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  商品生产者要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但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提高,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数量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买卖要公平,即商品交换中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古今中外商品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由此得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下跌,供给量逐渐减少,消费量增加,逐渐会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供给量会增加,消费量减少,又会出现供过于求。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价值决定价格,这就决定了价格不能远离价值,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三大作用:  ①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即优化资源配置,这是主要作用。)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

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这样,通过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分配。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②刺激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获利较多。获得额外收益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都会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可见价值规律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③分化作用: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就会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理论  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市场竞争来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在市场竞争中,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利益杠杆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③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能调节危害公共安全的商品。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市场调节的危害: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这个弊端会导致下列危害:  ①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

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因为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是相违背的,所以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为什么加强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有两个: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的要求。   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1、 经济手段:最常用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计划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是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提高降低,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2、法律手段: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特点是及时、迅速。  比较明显的措辞有: 行政命令、指示、指令、取缔、取消、打击、没收、罚款、封存等   国家宏观调控意义:  ①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流动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②可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③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货币理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起纸币贬值,人民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出现下降,经济不能平稳运行,生活秩序混乱。  解决办法是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物价;(以上这是国家财政的第三点作用,也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再者是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这也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外汇汇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

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影响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资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资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吸引外资;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外国消费相对便宜,出国旅游留学有利。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0单位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外汇汇率制升高,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和吸引长期投资,不利于进口。反之反之。100单位的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共同富裕,就是要求缩小收入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政策等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我们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消灭它,而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降低,而同一劳动、同一时间的价值总量不变。(由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

品的价值越低,东西就越便宜。价值规律是基础、基石。市场经济要以价值规律为准绳、为依据进行市场经济活动,发挥市场自由竞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理论依据: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的需要,。②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2)现实意义:①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②可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③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体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和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1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二: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揭示出“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原理,指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商品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给予商品购买者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交换的量)。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同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特有的。而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他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 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了。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实用价值同令一种使用价值想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

如 1只羊之所以会有40尺布的交换价值,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这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表明:①商品之所以会有价值是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对于商品来讲 本身只是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明确的价值 价值体现在交换过程中 所以说商品的价值是靠使用价值来体现出来的。

3价值是由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形成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成为价值。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它的价值量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有时用一定的时间单位作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实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的东西价值越高. 越短的东西价值越低。这里面主要是劳动者为这件东西付出的辛劳的价值.但是实际上成本是属于价格里面的.比如做5斤面,用同样的时间[也就是必要劳动时间].你用了5斤面粉.别人只要4斤而生产的面一样多.那你浪费的1斤面粉并没有价值.有价值的只是那5斤面。成本用得多只会让你卖这件东西的价格提高,但是这件东西的实际使用价值并没有提高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什么叫有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指的是劳动的具体形式,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式方法以及产品等。通过实例比较得出:生产两种商品的具体形式是有差别的,因此不是我们要理解的价值。价值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共通的东西,即人类劳动力的消耗,体力和脑力在生产上的支出,这才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是价值。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

农民张某将自己生产的200斤小麦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结果只卖了100斤,另外100斤自己食用了。有的同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既然如此,不管是卖掉的,还是自己食用的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而都有价值。自产自食的劳动产品,只能谈价值无法实现,而不能说没有价值。那么,应该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总的来说,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等于价值,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要认识到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一般人类劳动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性支出。不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总要不停地付出体力和脑力,以生产出各种物质产品,这种付出是以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转移的。不管在什么时代,离开了这种付出,人类就无法生存。

第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才能取得价值的形式。马克思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抽象劳动或一般劳动乃是一个“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范畴,尽管它的适用程度在不同时代可以有很大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55页)但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点,并非在任何时候抽象劳动都形成价值,都采取价值这种形式,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这是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要交换就要确定适当的比例,要确定比例,则要找出两种商品同质的东西。这种同质的东西就是: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也就是都支出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了价值,有了价值,千差万别的商品就可以相互比较。在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采取价值的形式。可见,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第三、凝结在非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需采取价值的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之所以采取价值的形式,是为了按照物化于商品中的劳动量比较其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自产自食的劳动产品,如上述提到的王某自食的100斤小麦,因为不用于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无法形成价值。如果王某把第一次卖剩下的100斤小麦不用于自食,而是再去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重新有了商品这个载体,它凝结在商品中,就表现为价值。可见,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用价值可以把商品和非商品区别开来。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商品和劳动产品的相同点——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同时也应看到商品和劳动产品的不同点——价值为商品所特有。否则就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四: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同样是劳动产品,为什么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有价值,而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答:无论是商品还是一般的劳动产品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耗费了人类的劳动。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而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好像价值是从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其实不然,无论是商品还是劳动产品其中都包含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它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的体力与脑力的支出。无论是商品经济还是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必须付出体力和脑力来生产产品,从过去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以至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支出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任何无差别的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劳动者,交换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在交换时要确定适当的比例。由于双方的使用价值各不相同,而双方同质的东西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时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采取了价值形式。有了价值,千差万别的商品才可以相比较、相交换。农民自产自销的产品虽然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由于不用于交换,也就没必要计算所耗费的劳动,这时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无法形成价值。所以价值不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商品(而非劳动产品)的凝结,离开商品也就无所谓价值。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五:2014高政治一期中测试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政治试卷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40题 ,每题2分)

1.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2元/首。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小王在网络预订车票,网购系统显示:沪宁高铁一等座220元,二等座140元。在这里的货币

A.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C.必需是现实货币

费用。这种结算方式

A.增加了运输部门利润

C.降低了该商品的价值 B.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 D.减少现金使用、方便消费 B.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D.可能是虚拟货币 3.小王从网上成功预定了一张一等票,确认购买资格后,即从其提供的银行卡上扣除车票

4.假设中国某企业每年出口额均为1000万美元。2005年,1美元=8.21人民币元;2013年,1美元=6.82人民币元。该企业2005年的国内生产成本为8000万人民币元,2013年比2005年降低了10%,则该企业2013年的利润是

A.210万人民币元

C.-1180万人民币元 B.-380万人民币元 D.1390万人民币元

5.2013年某企业生产的甲商品单位价值量为22元,共生产10万件商品,2014年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且货币贬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价值量、数量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20元、10万件、200万元 B.25元、10万件、250万元

C.20元、13万件、260万元 D.25元、13万件、325万元

6.2014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517元,刷新一个月来最高点。这是人民币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升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连续升值会使

A.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成本上升 B.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C.我国居民出国旅游成本下降 D.我国居民减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

7.下列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下列关于商品价值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凝结了有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

B.商品的价值是使用价值存在和实现的基础

C.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价值的产品都是商品

D.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9.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0,②>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牛肉价格变化和羊肉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实木家具价格变化和木材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10.假定甲国以前一件10货币单位的M商品出口到乙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6。2014年乙国M商品实行零关税,甲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乙国的价格用乙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60、63 B.63、60 C.63、48 D.63、80

11.受伊拉克政局不稳影响,我国从2014年6月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65元和160元。如其他条件不变,油价的这一调整会引起

①汽车使用成本增加 ②汽车销量正向变化

③汽车使用成本减少 ④汽车销量反向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某旅行网站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上线了高端美食频道,使球迷在旅途中不仅可以订酒店订机票,在想看球的时候还可以查找美食场所一边看球一边享受美食,满足了他们的多样需求。这一新举措也为网站带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的道理有 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消费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

③满足消费需求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④勇于创新是企业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某商品在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的价格走势,

如图所示。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价格从A点到B点,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

增加

B.价格处于D点时,该商品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状态,处于买方市场

C.价格从C点到D点,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D.价格从B点到C点,该商品的生产者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

14.从“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到“向钱葱”,农产品价格上涨关系着农民增收,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也坑了许多农民。什么涨,种什么,到了产出的时候,价格却落到成本以下,这使得农民欲哭无泪。上述现象的成因在于

①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产出率不高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年农产品价格高导致下年供过于求

③市场经济规律对农作物的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

④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根据右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

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6.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2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类似“口红”这一类消费品是一种廉价商品,经济不景气时,这类商品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究其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衰退——收入下降——高档商品需求上升——廉价替代品需求下降

B.经济衰退——价格下降——高档商品需求减少——廉价互补品需求增加

C.经济衰退——收入下降——高档商品需求减少——廉价消费品需求增加

D.经济衰退——价格下降——高档商品需求减少——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

18.月欠族指没到月底就把钱全花光并透支消费的一个族群。前半月拿着票子过着“飞一般的日子”,后半月数着日子犹如“死一般的感觉”成为不少刚出校园的80后、90后职场新人的真实写照。对于“月欠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②要反对超前消费,年轻人要理性消费 ③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④应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3月2日,京华时报以“包子铺效应又现,习近平视察后南锣鼓巷游客暴增”为题对习近平探访雨儿胡同后,游客量大增现象进行了报道。下列选项中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 ②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 ③游客的消费行为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④游客的消费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低碳社区的建设会

①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④减少消费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D.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24.移动4G技术使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视频通话、互联网游戏、高清电影在线观看等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用户在乘坐公交、购物、就餐等场合也能实现刷手机付费。4G技术的应用

①将拉动消费需求,催生增长热点 ②可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③能改善消费环境,满足生活需求 ④能引导理性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5.201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5%;食品价格上涨4.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食品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恩格尔系数降低 B.食品需求量大幅减少

C.食品支出增加,恩格尔系数提高 D.发展资料消费支出增加

26.某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7.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等诸多领域的高温、有毒、有害环节被广泛应用,珠三角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扩大,需求年增速达30%。与此同时,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8.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 B.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优势地位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截止2014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平台。高铁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带动了旅游、购物等一系列的消费,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此材料反映了 ①生产决定消费质量、方式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的导向作用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0.2014伊始,“马”文化”繁荣。在各种玩具马的马背上放上钱,寓意“马上有钱”,放上一只茄子,称为“马上有一切”,放上两只象,预示“马上有对象”……农历马年将至,随着众多版本的“马上体”走红网络,与马有关的吉祥物开始热销,这给玩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说明

①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②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出现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3万头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盗猎者杀害。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国政府公开销毁缴获的象牙及其制品。材料表明 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 ②非法猎杀导致象牙的非法交易

③公开销毁象牙可以减少象牙交易 ④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

A.②③ B.①④ C. ①③ D.②④

32.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一系列的“舌尖效应”:美食类图书销量大幅提升,淘宝网推出的美食专辑仅一天直接成交额就达2 195万元,相关烹饪器具如蒸锅、砂锅、壶等成交量大幅增长;旅游市场也借力升温,各种“美食线路”纷纷推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④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3.千呼万唤之后,我国的民营银行终于在2014年诞生。目前已确定5家民营银行试点,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工作。我国允许民间资本创办银行,有利于 ①扩大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在银行业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

②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问题

③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④打破银行业垄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六:政治(货币)

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政治必修1 专题一 生活与消

考纲解读

第1讲 神奇的货币

知识清单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重要提示】联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衡量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且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重要提示】一般等价物是一种商品,是商品交换过程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能够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金银等贵重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标志着货币的产生。

(4)金银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金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因而最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职能的含义

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二种基本职能。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职能又叫购买手段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的三个派生职能

(1)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一般说来,执行这一职能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银条块等金属货币。

(2)支付手段:指货币用于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和工资等,这一职能是随着商品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3)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等。一般只有金属货币才充当世界货币,现在美元等某些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三)纸币

1.纸币的优点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如下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

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重要提示】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纸币固有的容易被伪造、难以大额携带等缺点,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以电子货币开始出现并广泛使用。 2.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重要提示】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3.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出现。

【重要提示】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达物价总体水平。一般说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5.货币与财富

1.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但由货币的本质来看,它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2.树立正确金钱观的要求: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使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常用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常用的结算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 2.信用卡

(1)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放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信用凭证。

(2)作用及特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 3.支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

2.汇率

(1)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变动的判断: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的汇率则跌落,即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1)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难点突破

难点1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知识归纳】

1.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说明:

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

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2.从内涵把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首先看它是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不是商品;然后再看是否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2)商品身份并非固定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界的物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并非劳动产品就有价值,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意义,所以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才有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例1

】(2005年广东高考单项选择·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解析】选C。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的价值,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难点2 货币流通量的计算

【知识归纳】

1.货币流通规律的作用: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因此,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保持基本一致。否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数量的计算公式:

【例2】(2007年四川高考单项选择·26)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国去

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选C。该题考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一知识点。第一步,先求出货币流通次数。根据题意,去年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万亿元/2万亿元=8次。第二步,根据题目条件,今年货币流通次数不变,仍然为8次,据此算出今年的商品总额=16+16×10%=17.6万亿元。第三步,依照公式算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17.6万亿元/8=2.2万亿元。

重点1 货币的基本职能

【知识归纳】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

(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常用“标价为”、“价格是”等关键词来表达。

(2)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对货币来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商品价值来说,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这是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

(1)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常用“用了、支出了、支付了多少钱”等关键词来表达。

(2)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品如何交换。

(3)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1)前者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后者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2)支付手段首先是针对延时付款(付欠款即还债)等适用的,后来又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和工资等。常用“后来又付了多少钱”等关键词来表达。

【例3】(2005年全国高考单项选择·24)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解析】选B。小张实际付出40元民购买到了打折商品,表明40元充当了交换的媒介,B项符合题意。商品买卖中的支付手段是指先转让商品,再延时支付欠款,故A项不合题意。题干强调购买活动,不是50元的标价,故C项无关。

重点2 纸币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知识归纳】

1.对纸币的含义理解。

(1)从纸币的发行来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应该遵循纸币发行的客观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七: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一课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八: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九: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选择题专项突破

《经济生活》·选择题专项突破

1.2013年中旬,央视曝光了江西南昌用工业硫酸铜腌制“毒皮蛋”事件,引发全国民众担忧。下面对“毒皮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劳动产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B.可以作为商品,因为它凝聚了一定的人类劳动 C.不应作为商品出售,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D.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等等。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商品 ②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 ③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④都是一般等价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烹饪技术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能互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③从消费的目的看,“技能互换”属于劳务消费 ④“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4.有三种不同情形:1克黄金=一只羊;一头牛先换5克黄金货币,再用黄金换回农具;1克黄金=184元人民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黄金三种情形下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②人民币执行了黄金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③第二种情形下的黄金与第一、第三种情形的黄金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④黄金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金属铸币——促进商品流通

③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 ④电子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年小李采用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标价190万的新房,首付现金90万元,然后在2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100万元以及利息。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7.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减少的因素是( ) A.银行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B.人民币流通速度加快

C.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D.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8.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是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是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五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可能会引起____。( )

A.8000 通货膨胀 B.4000 纸币购买力下降 C.16000 纸币升值 D.8000 纸币购买力提高 9.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

①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②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③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法规→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湖北的李先生一家准备春节假期到海南去旅游。最适合林先生携带的信用工具是( )

A.现金 B.现金支票 C.转帐支票 D.信用卡 11.下列对外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外汇是货币间的兑换比率 12.汇率是指( ) ①外汇在比价上的变化

②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值 ③向对方汇钱时所收的手续费 ④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13年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598,史上首次升破6.16关口,并创下汇改以来新高。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路上扬,先后破“6.19”“6.18”多个关口。2013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出现持续快速升值并19次刷新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

①进一步增强美国企业在我国投资的力度 ②中国居民赴美国旅游可以购买更多服务 ③会增加中国商品和劳务出口美国的压力 ④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15.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下列关于商品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 B.商品的价值是使用价值存在和实现的基础 C.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价值的产品都是商品 D.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6.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17.2013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44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5%,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预测 18.去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件乙商品,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假如今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3件丙商品,生产乙商品的条件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今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0件丙商品 ②今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4件丙商品 ③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④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13年某企业的生产水平与全行业平均水平一致,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20元,产量为10万件。2014年该企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00元,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5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 )A.20%,25% B.15%,20% C.20%,15% D.10%,20% 2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商品的供求关系受到价格的影响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1.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2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2014年我国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出境游人数预计达到1.1亿人次,同比增长13%。出现这种消费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出境游价格低廉

C.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D.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26.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购买力低下。全国13.2亿人口,7.3亿在农村,但他们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因此,2004至2014年连续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上述材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B.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消费水平 C.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7.小王在2014年“十一”举办婚礼。他在“五一”期间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23.随着猪肉价格的提高,牛肉,羊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是因为( ) A.牛肉,羊肉和猪肉互为互补品 B.牛肉,羊肉比猪肉更好吃

C.牛肉,羊肉的营养价值更高 D.牛肉,羊肉和猪肉互为替代品

24.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图1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小王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 )

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28.下表是某省近年来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单位:%),从表中可知近年来该省( )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国务院印发《关于健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完成34-35题。

34.《意见》提出,到2015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5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D.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 35.《意见》支持互联网、广电企业等形成合作和公平竞

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②城乡居民家庭食品支出总额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③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完善,消费层次、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④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在“××金,年轻态,健康品”的广告狂轰滥炸下,人们过年的时候经常会选择××金作为礼品。这种消费心理主要属于(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30.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

争机制,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这是为了( ) ①增强公有制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格局 ③有效激发各种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 ④巩固小微企业的社会主义经济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6.近年来,中东部雾霾呈现高发态势,公众恐霾情绪升温,对防霾产品热情高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出现的品种越来越多。这表明( )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有决定作用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37.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3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可持续性消费 B.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C.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D.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32.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A.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B.物质资料的生产 C.生活资料的生产 D.发展资料的生产 33.随着微信的普及,广大商家开始关注并大力开展“微信营销”活动,通过与消费者开展微信互动,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提升人气,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微信营销”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可以通过“微信营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④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

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8.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除了这一方式,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还有( ) ①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人才培养 ②重视科技,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③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④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限制私营经济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39.下列对我国国有经济的认识错误的是( ) ①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②它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③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下列对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占优势

4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应这样理解( )

①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普通竞争行业,国有经济逐步退出 ③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越多越好 ④对于那些重要行业的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国有经济不一定要持100%的股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4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以土地流转为目标,采用出让、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无疑会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 ①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可以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和加强管理 ③完善了农村的上层建筑,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形式必然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3.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业岗位。 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 )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4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 ) A.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起同等作用 C.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规则 D.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平等配置资源 45.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59家民企发起设立、注册资本达到500亿元,首家“国字号”民营投资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2014年8月21日在上海揭牌。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该公司的设立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举措 C.该公司是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 D.该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46.2013年3月20日,某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公告公司破产重整情况。经管理人审查初步确认163笔债务。如果该公司最终被破产清算( ) A.公司应以全部资产为限偿还债务 B.股东负有偿还公司全部债务的责任

A.主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择业 B.认为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C.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否定了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3.“逃离北上广”,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生存成本极高的一线城市。一些毕业生开始避开就业竞

C.股东可以优先退还债务或股份给公司 D.背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47.H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王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转移公司财产以逃避公司债务,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对公司债务应( ) A.以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B.以法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C.以个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D.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48.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9.实施企业破产制度的意义是( ) A.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B.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C.增加了国家的负担 D.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50.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促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③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1.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就业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政府保就业( ) A.是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体现了企业自觉的承担社会贵任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52.读漫画,认为做保洁员、搬运工、建筑工“脏、累、险”的观点( )

争异常激烈的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找就业岗位。这给我们的择业启示是要( ) A.树立自主择业观 B.树立竞争就业观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54.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这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多种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④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的目标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55.近期,福建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小额担贷款和贴息等政策扶持。这表明( ) A.实现就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 B.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平等就业观 C.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D.选择职业只能根据个人兴趣专长

56.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3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储蓄和消费的居民占比均有所下降,而倾向于“更多地去投资”的人数则有所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 ②人们投资理财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③存款利率偏低,消费价格指数(CPI)偏高 ④投资能够获得稳定的高收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7.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 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

A.少141元 B.多141元 C.少150元 D.多150元 58.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进行其他业务的基础是( )

A.吸收公众存款 B.发放企业贷款 C.中间业务收费 D.取得存贷利差 59.下列对商业银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商业银行是惟一有权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 B.银行就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就是银行 C.银行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D.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60.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持有的有价证券的种类越来越多。下列选项中体现凭证持有者与凭证发行者之间所有权关系的是( )

A.股票 B.人民币 C.国库券 D.转账支票 61.A公司以巨资购入S公司发行的股份,双方将在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一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大约3. 8亿美元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 次日,此消息引发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9. 4%。 A

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股价上升,说明( )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

C.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D.股价受公司经营状况预期的影响

62.假定债券市场上一年期债券的利率有2.25%、2.50%和3.0%三档。一般来讲,与此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 ) A.政府 金融机构 工商企业 B.金融机构 政府 工商企业 C.政府 工商企业 金融机构 D.工商企业 金融机构 政府 63.债券与股票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有价证券,都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B.二者的收益都不会发生变化 C.二者都可以到期还本付息 D.二者都可以退还给出资者

64.2013年面向普通投资者销售的储蓄国债将发行9次,每次两期,共计18期。国家发行国债( ) ①目的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②是为了保证企业还本付息

③是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 ④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5.“绿色保险”是环境污染责任的形象称呼,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企业则避免巨额赔偿的风险, 污染受害者也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济。这说明( )

①“绿色保险”是一种商业保险 ②“绿色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③“绿色保险”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④“绿色保险”费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6.“保险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的生活被改变”。这句保险宣传语说明( ) ①保险让每个家庭都拥有平安 ②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订所有保险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④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受保人可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7.在我国,公民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三者的共同点是( )

①均以获得利息为直接目的

②一般说来,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好处 ③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能在市场上流通 ④皆为投资手段,对国家建设有促进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8.以下是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比较示意图,不考虑其他因素,表达合理的是( )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吗篇十:商品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