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9    阅读: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一:2015年厦门中考语文试题

2015年厦门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 语言积累

1.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3)晓雾将歇, ;夕阳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张岱《湖心亭看雪》)

(5)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二、语言运用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中山公园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妇女正焦急

地张望着,你上前热心询问:“ (1) ”

她说:“我急着要到轮渡和旅行团会合,可等

了很久也没车。公交车啥时候能到这儿呢?”

你马上拿出手机,查了“无线城市掌上公交”

之后,告诉她:“ (2) ”(提示:请

参照右图作答,汽车图标表示公交已到达的

站点。)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家谕。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yù户晓..

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B人声顶沸....huì。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C锐。岸上喝彩,水上声嘶,D气冲,热闹非凡。 .nuì不可当.....chōng斗牛..

(1) 请讲文中的词语“龙舟竞渡”,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 端午“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飞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 )( )( )

4.综合性学习。 2015年1月23日,“翰墨清雅——文房四宝展”在厦门华侨博物馆开展。最早的笔和纸、最美的砚和墨让大家眼界大开。观展之后,同学们围绕着“走进文房四宝,弘扬传统文化”

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翰墨意】

(1)小文收集到了如下资料:“文房”古时专指文人书房而言,“文房四宝”则是对笔、墨、纸、砚四种必备文具的统称。四宝中以湖州产的湖笔最为著名,徽州为名墨产地,宣城产的宣纸最佳,肇庆的端砚则是砚中精品。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以上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文房四宝”?

【古砚情】 (2

)古砚清雅,多雕刻图案以示主人的品味。小彦收藏了几款中意的砚台,请你从一下三款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款,从图案表达的内涵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

【出巧思】

(3)小思介绍了一款毛笔和雨伞相结合的新用品

(如右图)。请你发挥想象,在“笔墨纸砚”中任选一种,

与其他物品项组合,参照示例,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创意。

小思的介绍(示例):这是一款毛笔雨伞。它将毛笔

与雨伞巧妙结合。伞柄如一根笔杆,伞尖用软橡胶制成

笔头形状,雨伞束起像是一支毛笔。伞面无水是白色,

遇水则变黑色。有这样一把伞,你就可以在骤雨初停的

广场上即兴书写。

【善妙辩】

(4)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传统的“文房四宝”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房四宝”迟早要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也有人认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得到更好地传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第二部分 阅读

三、名著阅读

5.按照要求,完成(1)-(2)小题

(1)《简·爱》深受读者欢迎,各出版社不断再版,其封面设计也各具特色。请从以下封面中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幅,结合你对《简·爱》的阅读体验,说说选择的理由。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令人玩味。他们的关系如何?请你结合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

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

①②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尾焦秃,③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

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节选自张骞《朝野佥载》) .

【注释】①敕:帝王的诏书命令。②挽硙(wèi):拉磨。③齿口并平:指马老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

(3)鬃曳地 (4)饲以钟乳 ..

7.找出与甲文“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何陋之有 B.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 ..

C.辍耕之垄上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帝得之甚喜

9.简答题

(1)乙文体现狮子骢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 。

(2)甲、乙两文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伯乐”的重要性。

五、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目前尚不得而知,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凭票,仅由服务人员领座,领座员将卖座情况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划上一笔,划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后来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玉”字虽也是五画字,但与“正”字相比,“正”字的字形更规矩简洁,它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⑤“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刚正不阿„„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⑥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采用正字计数不仅仅因为它字形方正简洁,也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和“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形神兼美计数方法了。 (有删改)

10.通读全文,说说“正”字计数法的好处。

11.本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12.以下标题,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请结合文意和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A.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B.趣谈计数法

六、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13-16题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冯唐

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我又对体育运动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被打。只剩读书,于是我就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③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太站在报刊栏前看当天的报纸。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又问:“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再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我接着问:“那你是干什么的?”A她说:“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

位。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B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忽然变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书;16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项运动:开会、应酬,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满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有删改)

13.请简要概况“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14.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请说说A句的言外之意。

(2)从修辞角度品析B句。

15.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6.作者是一个跨界人才,这与他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读书的回馈”为主题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链接:冯唐,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得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2013年,冯唐登荣“第八届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

第三部分 写作

七、作为

1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

(1)“品”,三个“口”。造字本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别滋味。 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脉温柔,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品评世态是一种情怀,伴随我们成长前行„„

请以“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2)题目:我的世界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二: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唐太宗在翠微殿,问侍臣:“自古以来的帝王,虽平定中原华夏,但不能使西北方少数民族臣服。我才能不超过古代帝王,而成绩比他们大,不知什么原故。请你们坦率说说。”群臣都说:“陛下功德像天地一样广大,其他万事万物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唐太宗说:“不能这么讲。我之所以有如此功劳,不过做到五条罢了:

一是自古帝王多忌妒胜过自己的人,我见别人优点,把它当作自己的优点对待,好像自己优点一样。

二是每人的行为能力,不能十全十美,我弃其短取其长。

三是一般的君主,看到好的,恨不得把他抱在怀中;看到不好的,恨不得把他推到深渊之中。而我见贤才,则尊敬他;见表现不好的人,则从爱护的角度教育他。使贤与不贤的人都各得其所。

四是君主多半不喜别人当面批评,对直言者暗中加害或公开打击,没有那个朝代不这样。而我即位以来,直言者比比皆是,没有一人因此而免职。

五是传统以汉族为贵,歧视少数民族,而我独一视同仁加以爱护,所以少数民族依靠我,像依靠父母一样。

以上五条,是我能有今天成就的原因。”

关于武则天驯马的故事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她自称“神圣皇帝”,后人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是一个敢于向封建社会宗法思想挑战的伟大女性。她在位50多年,表现出盖世的智谋和才干。

武则天自小聪慧勇敢,除读书识字外,还习武健身。14岁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女神童,名声远播,被唐太宗李世民选进皇宫,封为“才人”。

有一次,西域来的使节,不远万里特向太宗皇帝献上一匹宝马,名为“狮子骢”(cōng)。唐太宗皇帝很高兴,叫来文武大臣一起陪同观赏。并命令宫廷里的驯马官骑上跑几圈。哪知驯马官骑上去还未坐稳,那“狮子骢”就前腿腾空,一声长嘶,把驯马官掀翻在地。面对桀骜不驯(jié ào bù xùn)的宝马,前后又有七八位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将上场,但全都制服不了“狮子骢”,不是被咬伤、踢伤,就是被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一个个狼狈不堪。

唐太宗愁眉紧锁,问身边侍卫:“你们有谁敢来驯服它吗?”侍卫们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这时候,14岁的武则天走了出来,说:“请陛下让小女子试一试。”太宗大吃一惊:“你小小年纪,又是文弱女子,怎能降服烈马?不行,不行。”

武才人不慌不忙地说:“陛下过虑了。只要陛下给我三件东西,我就能驯服了它。”太宗问:“哪三件东西?”

武才人说:“钢鞭、铁锤和匕首。”

太宗不解地问:“你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武则天说,“马就是让人骑的。它不让我上马,用蹄子踢我,我就用铁

鞭抽;再不服,我就用铁锤敲它的头;它再不老实,我干脆用匕首宰了它,这样的顽劣不驯之马,要它何用?”

“好!”唐太宗叫人给她拿来了这三样东西。

只见武则天腰插铁锤、匕首,手执钢鞭,一步一步向“狮子骢”走去。那马蹶起蹄子不让她靠近。武则天“咻”( xiū)地举起铁鞭,重重地抽了它几鞭子,趁机骑了上去。

“狮子骢”哪里愿意就范,它纵身跃起,想要把武则天从背上掀翻。武则天早料到啦,她抓紧缰绳,拳起铁锤,狠狠地敲了一下它的头。

这下“狮子骢”变老实了,发出一声哀嘶,乖乖地听从了她的摆布。 要知道,武则天的匕首还没派上用场呢。

这一年,武则天只有14岁,是个刚进宫不久的“小才人”。

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首先就要具备过人的胆量,勇于尝试,不怕失败。这样的人,即使失败,也会有再次挑战的勇气。他每一次挑战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都会朝着成功又迈进一步。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

武则天为反贪发明汉语大写数字

现在我们都经常接触汉字的大写数字。“壹、贰、三、肆、伍、陆、柒、捌、玖等”。你知道这些汉字是怎么来的吗?居然是古时皇帝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而发明的。

一种说法是朱元璋皇帝为了防止贪官涂改账册而发明了大写数字。 但其实不是,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汉字,出现在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这是在唐代石碑上就有的,这比朱元璋早了七百年。

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三、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武则天认为,自己是开天辟地第一位女皇,不但把唐的国号改为周,也自己制造出很多汉字。这些汉字大多被她身后的学者给“肃反”了。流传至今的,除了有名的“照”字,也就剩下上述可以防止涂改的大写汉字了。

大写数字在则天朝以后,不仅使用在碑石上,也出现在诗文中。唐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有这样的记述:“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漆”后简为“柒”,又省作“七”。

在那个使用墨书的时代,防伪反倒比今天更容易,人也不会挖空心思去制作更复杂的防伪技术。叹之!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三:谏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四:谏太宗十思疏[1]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五: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1.晋阳起兵

〔材料一〕是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相告,惧不见听。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

〔材料二〕十三年,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俄而马邑校尉刘武周据汾阳宫举兵反,太宗与王威、高君雅将集兵讨之。高祖乃命太宗与刘文静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各募兵,旬日间众且一万,密遣使召世子建成及元吉于河东。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解读】《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是记载唐代历史的主要著作,各有特点。《旧唐书》较为冗长,《新唐书》在《旧唐书》的基础上有所删减,并且补充一些史实。欧阳修的《新唐书》是在宋代儒学复兴后的背景下完成的,有强烈的儒家伦理标准。《旧唐书》和《新唐书》在文字上繁简不一,通过对比阅读,能对唐代历史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唐太宗的皇位不是合法继承得来的,而是通过杀兄逼父取得的。这种行为不合乎封建法统和封建伦理,在统治者看来,是不能贻给子孙,垂为法鉴的。因此,唐太宗在夺取皇位后,就着手修改国史,为自己辩护。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事铺陈太宗在武德时的功绩,竭力抹杀太子建成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贡献,并且大大贬低高祖的作用。所以从晋阳起兵到玄武门之变,其中的史实多被太宗集团篡改或删除,乃至歪曲,甚至虚构。因此,对于这一时段的史料在解读的时候要注意甄别。通过对比《旧唐书》和《新唐书》,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晋阳起兵是反隋的活动,是在极端隐蔽的情况下策划的,其真相本不易知,及贞观史臣篡改国史以后,就更加难以探明其究竟,所幸史料还不算少,通过比较模糊的记载还是能窥探其大略。

材料说明:①唐太宗在起义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唐高祖李渊起兵时,唐太宗才18岁;而他的哥哥李建成已经26岁了,在阅历和经验上要比李世民丰富,可以独当一面。②李渊让李建成独自去经营河东地区,说明李建成在王朝的建立之中也起了较大的作用。

2.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之间的冲突

〔材料一〕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纳山②③

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

〔材料二〕太宗将诛萧墙之恶,以匡社稷,谋于卫公李靖,靖辞;谋于英公徐勣,勣亦辞。帝以是珍此二人。

──[唐]刘《隋唐佳话》卷上

〔材料三〕后(建成)又与元吉谋行鸠毒,引太宗入宫夜宴,继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

高祖幸第问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饮,更勿夜聚。”„„是时,日夜阴与元吉连接后宫,谮⑥

诉愈切,高祖惑之。太宗惧,不知所为。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材料四〕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太宗患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

【解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花了十九年时间,把从战国到五代(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写成了编年体的著作。本书以记载政治史为主体,专取关于国家盛衰,生民所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而成。所以,本书对历史上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记载较为详细。《隋唐佳话》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刘所著,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开元间一些历史事件。

以上材料说明:①李世民在和李建成争夺王位中,充分准备,在京城和地方树立了自己的势力。②用武力解决皇位问题是李世民早已预谋好的计划。③贞观史臣虚构了许多史实,把兵变责任推到李建成一方,把李世民塑造成一个无辜者。实际上,李建成要下毒毒害李世民,根本就不可能让他活着出宫,所以有些材料是杜撰的,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④李建成等人在争夺皇位过程之中,注意取得了高祖妃嫔中的支持。⑤李建成逐渐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注释】①形胜之地:指地理位置很重要的地方。②山东:崤山以东,大致是今陕西东部,河南西部一带。③俟:等待。④萧墙:兄弟之争。⑤连接:收买。⑥谮诉:说坏话诬陷控诉。

3.玄武门之变经过

〔材料一〕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上从之,命元吉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

秦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与之偕行,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率更丞王密告世民曰:“太

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

〔材料二〕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

〔材料三〕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

【解读】以上材料说明:①李世民收买了李建成手下,虽然不是重要人物,但能发挥重要作用,说明李世民计划更缜密。②李建成利用突厥犯边,向高宗推荐李元吉作出征统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和骁将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移到自己手里,然后杀掉李世民。③李世民在发动兵变之前,已经控制了宫中侍卫,收买了李建成属下,所以能在玄武门设兵。

【注释】①率更丞:太子属官,从七品以上。②彀:射中。

4.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评价

〔材料一〕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

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

〔材料二〕臣祖禹曰: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古之道也。„„王魏以辅导东宫为职,当劝建成以孝于高祖,友于秦王,则储位安矣。秦王有定天下之功,高祖苟欲立之能为太伯,

不亦善乎。且建成既为太子,则国其国也,安在于有功乃使之击贼以立威,结豪杰以自助?是导之以争也,祸乱何从而息乎!夫以王魏之贤,其为建成谋,犹如此,况庸人乎!

──[北宋]范祖禹《唐鉴》卷一《高祖》

【解读】范祖禹所著《唐鉴》评论了唐代自高祖到唐亡近三百年间治理国家的得失,对唐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以上材料说明:①嫡长子继承制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②司马光对唐太宗先发制人不是很赞成。③唐高祖在兄弟之争中立场不明,对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也负有一定的责任。④唐太宗武力夺权开启了一个坏的先例,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使得唐代以后出现了几次类似的兵变。⑤司马光和范祖禹的观点有一定不同,司马光主张李建成让贤;范祖禹主张李世民让贤。

【注释】①隐太子:李建成。②泰伯:又做太伯;周朝先祖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儿子昌时有圣瑞,昌被古公认为是光宗耀祖的人物;因此想立季历以传昌。太伯和虞仲知道后就主动逃走。③王魏:王珪和魏征。

贞观之治的出现

5.唐太宗对魏征的任用

〔材料一〕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

〔材料二〕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唐]刘《隋唐佳话》卷上

〔材料三〕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郑公尝扫拜还,谓太宗:“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装了,而竟不行,因何有此消息。”帝

笑曰:“时有此心,畏卿嗔,遂停耳。”

──[唐]刘《隋唐佳话》卷上

〔材料四〕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刘《隋唐佳话》卷上

【解读】材料说明:①唐太宗任人唯贤,即使是敌对阵营中的人才也为他所用。②魏征为人刚直,即使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也敢于说实话。③唐太宗对魏征的意见,还是比较尊重的。

【注释】①阋:争吵。②文德后:长孙皇后。③郑公:魏征。④嗔:生气。⑤梁公:房玄龄。

6.唐太宗对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任用

〔材料一〕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更封魏。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

①②

此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

〔材料二〕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六《房杜传》

〔材料三〕史臣曰: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创,东里润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贤达用心,良有以也。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六《房杜传》

【解读】以上材料说明:①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唐太宗夺取政权中发挥重要作用。②唐太宗知人善用,扬长避短。

【注释】①牒讼:法律诉讼公文。②细务:细小的事情。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六:盛世明君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 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

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②自是数年之后( ) ...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

怏怏不乐 .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

(2)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共九个字)(1分)

(二)

第五文段(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

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秀而繁阴。秀: ②遂书以名其亭焉。名: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三) 第七文段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八:2015年厦门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2015年厦门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语言积累

1.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3)晓雾将歇, ;夕阳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张岱《湖心亭看雪》)

(5)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二、语言运用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中山公园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妇女正焦急

地张望着,你上前热心询问:“ (1) ”

她说:“我急着要到轮渡和旅行团会合,可等

了很久也没车。公交车啥时候能到这儿呢?”

你马上拿出手机,查了“无线城市掌上公交”

之后,告诉她:“ (2) ”(提示:请

参照右图作答,汽车图标表示公交已到达的

站点。)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家谕。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yù户晓..

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B人声顶沸....huì。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C锐。岸上喝彩,水上声嘶,D气冲,热闹非凡。 .nuì不可当.....chōng斗牛..

(1) 请讲文中的词语“龙舟竞渡”,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 端午“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飞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 )( )( )

4.综合性学习。 2015年1月23日,“翰墨清雅——文房四宝展”在厦门华侨博物馆开展。最早的笔和纸、最美的砚和墨让大家眼界大开。观展之后,同学们围绕着“走进文房四宝,弘扬传统文化”

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翰墨意】

(1)小文收集到了如下资料:“文房”古时专指文人书房而言,“文房四宝”则是对笔、墨、纸、砚四种必备文具的统称。四宝中以湖州产的湖笔最为著名,徽州为名墨产地,宣城产的宣纸最佳,肇庆的端砚则是砚中精品。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以上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文房四宝”?

【古砚情】

(2)古砚清雅,多雕刻图案以示主人的品味。小彦收藏了几款中意的砚台,请你从一下三款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款,从图案表达的内涵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

【出巧思】

(3)小思介绍了一款毛笔和雨伞相结合的新用品

(如右图)。请你发挥想象,在“笔墨纸砚”中任选一种,

与其他物品项组合,参照示例,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创意。

小思的介绍(示例):这是一款毛笔雨伞。它将毛笔

与雨伞巧妙结合。伞柄如一根笔杆,伞尖用软橡胶制成

笔头形状,雨伞束起像是一支毛笔。伞面无水是白色,

遇水则变黑色。有这样一把伞,你就可以在骤雨初停的

广场上即兴书写。

【善妙辩】

(4)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传统的“文房四宝”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房四宝”迟早要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也有人认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得到更好地传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第二部分 阅读

三、名著阅读

5.按照要求,完成(1)-(2)小题

(1)《简·爱》深受读者欢迎,各出版社不断再版,其封面设计也各具特色。请从以下

封面中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幅,结合你对《简·爱》的阅读体验,说说选择的理由。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令人玩味。他们的关系如何?请你结合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

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

①②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尾焦秃,③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

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节选自张骞《朝野佥载》) .

【注释】①敕:帝王的诏书命令。②挽硙(wèi):拉磨。③齿口并平:指马老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

(3)鬃曳地 (4)饲以钟乳 ..

7.找出与甲文“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何陋之有 B.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 ..

C.辍耕之垄上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帝得之甚喜

9.简答题

(1)乙文体现狮子骢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 。

(2)甲、乙两文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伯乐”的重要性。

五、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目前尚不得而知,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凭票,仅由服务人员领座,领座员将卖座情况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划上一笔,划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后来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玉”字虽也是五画字,但与“正”字相比,“正”字的字形更规矩简洁,它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⑤“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刚正不阿„„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⑥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采用正字计数不仅仅因为它字形方正简洁,也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和“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形神兼美计数方法了。 (有删改)

10.通读全文,说说“正”字计数法的好处。

11.本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12.以下标题,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请结合文意和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A.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B.趣谈计数法

六、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13-16题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冯唐

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我又对体育运动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被打。只剩读书,于是我就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③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太站在报刊栏前看当天的报纸。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又问:“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再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我接着问:“那你是干什么的?”A她说:“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

位。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B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忽然变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书;16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项运动:开会、应酬,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满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有删改)

13.请简要概况“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14.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请说说A句的言外之意。

(2)从修辞角度品析B句。

15.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6.作者是一个跨界人才,这与他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读书的回馈”为主题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链接:冯唐,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得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2013年,冯唐登荣“第八届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

第三部分 写作

七、作为

1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

(1)“品”,三个“口”。造字本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别滋味。

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脉温柔,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品评世态是一种情怀,伴随我们成长前行„„

请以“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2)题目:我的世界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九:家国天下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篇十: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高考资源网(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知识模块]

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1、公元617年 乘隋朝太原起兵。 年唐朝建立。

2、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中国从此进入一个重要的时代,中国出现了有名的清明政治 。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执政期间,吸取了 朝灭亡的教训,发展和完善了隋朝的 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也加强了皇权。

2、唐太宗在维系《隋律》的基础上颁布了《 》。对贪赃枉法和私占民田给以 重惩。

3、为了提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唐太宗发展了隋朝的 制度。扩大 人选, 使 地主有升迁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4、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唐太宗继续实行 制和 法。全面 用实 物代役的“ ”法,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问题探究]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佃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不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 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执政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思路点拨:

1)唐太宗在执政时期,认真吸收了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具体的制度有: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制度,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等;

2)唐太宗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

[选择题]

1、使唐初经济得到逐步恢复的政策措施主要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既能扩大唐朝统治基础和提拔有才能的“寒门”出身的人做官的措施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3、唐朝的措施中对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起到非常大作用的措施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4、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最主要经济条件是

A、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 B、开辟大量荒田

C、人口大量增加 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高考资源网(

5、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扩大了贡士人选,重视进士科 B、科举考试重视士族

C、修改完善了法律 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6、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B、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C、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 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7、下列对隋唐科举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打击了士族 B、选拔了人才 C、发展了教育 D、禁锢了思想

8、“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雠不弃。”,下面对这段话的诠释不正确的是

A、“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B、求贤若渴,不拘一格

C、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D、知人善任

9、下列关于唐初与汉初统治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实行宽舒政策

B、都出现了治世局面,经济发展、政治清明C、都采用科举制度 D、都加强中央集权

10、唐太宗的开明政治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唐朝出现下列哪些时代风貌 ①兼容并蓄 ②博大开放 ③昂扬进取 ④经济繁荣、无土地兼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请从“时会”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课外拓展]

一、唐朝严刑峻法,惩治贪官污吏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反腐败立法工作,一些王朝还制定了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如秦朝的《为吏之道》、唐律中的《职律》、明朝的《大诰》等。古代反腐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刑治贪。如秦律规定贪污与“盗”同罪;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宋律徐重申唐律对贪污行为的规定外,还利用“准敕”、“臣等参详”等形式加强对赃罪的惩处,且对犯赃官员实行连坐制。

只有立法而没有执法,法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严格执法、审明政纪是吏治清明的关键。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与他的严格执法是分不开的。《资治通鉴》记载:当时有广州刺史党仁弘因“赃百万”而被弹劾,按律处死。太宗“哀其死而有功”,免其死,废为庶人,流徙钦州。事后太宗下诏罪己,认为自己犯了三条罪:“纵舍任心,以欺众庶罪一也;知人不明,委用贪冒罪二也;善善未赏,恶恶不诛罪三也。”以后高官多有因赃下狱者,如功臣庞相寿、皇叔李道宗等。后世评价贞观时认为“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袭细人。”——(赵翼:廿二史札记》)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高考资源网(

二、《唐律》“治吏不治民”

作为封建社会法律的代表——《唐律》,继承和光大前世统治经验,以等级秩序的“礼”为核心,宗法制为原则,对封建官吏实行严格的权限划分,严惩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达到最终“治民”的目标。对《唐律》众多复杂的针对官吏犯罪条文的背后,体现出“治吏”的原则,但结合维护封建统治政权的目的和人主处心积虑的统治政策,我们发现,《唐律》流露和体现的是封建君主对官吏的爱护和关爱,从整体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尽其所能的为官吏提供特权和优遇。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君主掌握着国家的所有最高权力,熟练运用手中的各种资源和手段统治着松散的国家,修订和颁布法律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但“徒法不能自行”,必须依靠庞大的官吏系统组织和行使国家的权力运行,贯彻着君主的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选择优良的官吏,操纵赏罚二柄,驱使官吏,俯首听命。那么没有严厉的程序和权限,乖张君命,擅权腐败,徇私枉法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所以历代君主都明定君臣之分,唐太宗明言:“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所以历代君主都敬奉“治吏不治民”的统治原则,制定严格的法律措施来保证官吏队伍的纯洁,提高行政秩序,达到最终控制百姓的目的。

参考答案

[知识模块]

一)、1、李渊 618年 2、贞观之治 二)、1、隋 三省六部制

2、《唐律》 3、科举制度 贡士 庶族 4、均田制 租庸调制 庸

[选择题]:1——5 DBDDA 6——10 CDCCA

[非选择题]

原因:从时会方面看:唐太宗即位时国家已经统一,又有隋朝一系列制度作为借鉴,这些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从人力方面看:唐太宗在执政时期,认真吸收了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发展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制度,延续均田制和阻庸调法,使社会经济逐步复苏;又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布《唐律》;唐太宗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等方面体现出的开明,促成了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发展。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