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9    阅读: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一:劝学(练习)

劝学

荀子

一、基础知识

1、荀子,名__________,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_________(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2、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3、《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二、课文字词句梳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中绳,輮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5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7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

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祝曰:“必勿使反” ⑥老妇必唾其面 ⑦秦伯说,与郑人盟 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⑧ C.③⑤⑥⑧ D.①②①⑥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全属于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①金就砺则利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鸡豚狗彘之畜 ④是社稷之臣 ⑤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⑧封之以膏腴之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 ③①⑦⑧

4.跟“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未之有也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学不可以已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跟“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越国以鄙远 C.没死以闻 D.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6找出与“非能水也”一句中“水”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B、手长铲,为除不洁者,引入C、席地而坐D、书“晋王右军墨池”

7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8.这节文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说说下面句子各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在论述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二:《劝学》同步练习(附答案)[1]

《劝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 狐假(借助,利用)虎威 不假(借助)思索

B.冰,水为(做,凝成)之 行将为(被)人所并 为(为了)之奈何

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专心致(尽,极)志 闲情逸致(兴致,情趣)

D.劝(劝勉,鼓励)学 劝(用道理打动人)导 劝(劝说,阻止)架

2.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假设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g.代词,同“尔”,你,你的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

(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________

(3)顺风而呼,声非如疾也________ (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 (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4.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上食埃土

A.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 B.物价上涨

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 ]

(1)青出于蓝 (2)冰寒于水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车柔以为轮 (6)金就砺则利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1)(3)(5)(7) B.(1)(2)(5)(6)

C.(2)(4)(7)(8) D.(3)(5)(6)(8)

6.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雁荡具体而微者。

D.今战士还者不足两万耳。

7.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

①车柔使之然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科己

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⑤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⑥吾妻之美我者 ⑦其至又加少也

A.①② B.⑤⑦ C.④⑥ D.②③

(二)阅读

1.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中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②而临百仞之渊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④庶人不服

2.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B.其质非不美也

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而临百仞之渊

参考答案

(一)1.B 2.B 3.(1)c (2)d (3)f (4)a (5)e (6)f (7)b 4.B 5.B 6.A 7.D (二)1.① 拴着 ② 对着 ③ 浸 ④ 百姓 2.A 3.D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三:劝学练习

《劝学》同步练习 基础卷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 )绳 輮( ) 槁( )暴( ) 就砺( ) 参( )省( ) 须臾( ) 跂( ) 舆( ) 楫( ) 生( )非异 跬( )步 骐骥( ) 1.劝_

(1)劝学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2.于

(1)青,取之于蓝_________ (2)而青于蓝_________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_________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 驽( )马十驾 锲( )而舍之 金石可镂( ) 二、画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通“___”;“___”通“___”,_____ 3.知明而行无过“____”通“____”,___________ 4.君子生非异也“___”通“_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并解释该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2.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__ 3.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4.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 5.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6.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 7.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 四、画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的词并翻译。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5.其曲中规 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特殊句式下列的类型。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句) 2.冰,水为之(______句)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句)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句) 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句) 7.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意为“_______________”)

六、一词多义 鳌( ) 3.中

(1)木直中绳_________ (2)见其矢十中八九_________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_________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 (5)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_________ 4.然

(1)輮使之然也_________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_________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 5.故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 (3)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_ (4)桓侯故使人问之_________ 6.知

(1)则知明而行无过也_________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_________ (3)其真不知马耶_________ 7.过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 (3)过故人庄_________ 8.望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_________ (2)先达德隆望尊_________ (3)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 (4)适冬之望日前后_________ 9._疾

(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 (3)君有疾在腠里_________ (4)海瑞素疾大户兼并_________ (5)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_________ 10.假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________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_ 11.见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_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_________ (4)曹刿请见_________

12.绝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 (2)抚尺一下,群响毕绝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 (4)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 (5)以为妙绝_________ (6)绝无仅有_________ (7)络绎不绝_________ 13.得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__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我欤_________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 14.而

(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________)(3)吾尝终日而思矣(表_________)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_________) (5)蟹六跪而二螯(表_________) 七、其他重点实词

1.学不可以已_________ 2.金就砺则利_________ 3.而闻者彰_________ 4.而致千里_________ 5.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 6.风雨兴焉_________ 7.锲而不舍_________ 8.用心一也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輮(róu)以为轮 金就砺(lì)则利 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1òu) D.跂(qì)而望 骐骥(jì) 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⑥蟹六跪而二螯( )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课文阅读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1.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3.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6.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7.本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1.注音 ①衢( ) ②( ) 2.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段的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渗透训练】

老约翰过去是个商人,但后来破产了,他孤身一人搬到约克镇的乡下,过着冷清的生活。一天晚上他在卧室中生了一个炭炉,接着便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原来的仇家趁他不备,用绳子勒死了他。

第二天早晨邮递员进一封电报,却发现老约翰家门窗紧闭,敲门里面没人应。从卧室的窗户看到老约翰已经倒在床下死了。警方没有找出任何他杀的痕迹,便断定老约翰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上面叙述的老约翰临死前和死时的情况,都是约克镇的乡民们讲述的。细心的读者,你发现其中的谬误吗?

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_[_____]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____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本文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说说下面句子各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_____]

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节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节文字的议论中心是[_____]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4.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_[_____]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四:《劝学》同步练习

《劝学》同步练习

1、区别下边各句子里加点的词的用法。

(1)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A、知明而行无过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B、吾尝终日而思矣 .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2、翻译下面三个句子,要特别注意加点词词义的落实。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3、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A、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C、 B、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5、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7、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1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10、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有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的原因啊。

11、下面是对该文段的分析理解,请在正确的后面打上“√”号。

A、这个文段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

B、从这个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

C、从这个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 )

D、这个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

课外文段阅读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①鲁孔丘与?”曰:“是②也。”曰:“是③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④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

⑵“滔滔者,天下皆是⑤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世哉?”耰

⑶⑷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1]长沮、桀溺,都是当时的隐士。耦(ǒu),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人并耕。

[2]以,与。[3]耰(yōu),播种以后,用土盖上。[4]斯人之徙,即世人,人群。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五人。

B、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四人。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 夫执舆者为谁 ⑴

A、责备 渡口 发语词 B、经过 船夫 那个

C、责备 船夫 发语词 D、经过 渡口 那个

(3)对文中的五个“是”字依次作出解释。

(4)对文句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们跟谁去变革 它呢?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避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若是太平了,我就不同你们一起从事改革的工作了。

(5)全文体现了孔子________的政治态度。

参考答案:

1、(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

(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3)A、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以不译出来。

B、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de)。”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

2、(1)假:借助、利用。(2)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上:向上,名---状;一:专一。翻译略。

3、C

课外文段阅读:12、(1)BC (2)D (3)①判断词 ②判断词 ③代词“这”(这个人) ④判断词 ⑤代词,这样

(4)B(错在“正常人群”) (5)积极入世

4、D 5、D 6、A 7、A 8、D 9、B 10、A 11、全部正确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五:劝学1

劝学

一.学海拾贝

1.文学常识

(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并提出“ ”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

(2)《荀子》,《论语》《孟子》的 ,发展为 ,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字音

靛青 ( ) 蓼蓝 ( ) 中绳 ( ) 槁暴( ) 参省 ( ) .......

跬步 ( ) 骐骥 ( ) 埃土( ) 螯(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 .

(2)木直中绳 .

(3)虽有槁暴 ..

(4)金就砺则利 .

(5)而闻者彰 .

(6)假舆马者 .

(7)善假于物也 .

(8)用心躁也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通 ,释义: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释义: 。

(3)君子生非异也 通 ,释义: 。

5.古今异义词辨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

今义:

古义:

今义:

(2)声非加疾也 古义: .

今义:

(3)假舆马者 古义: .

今义: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

今义:

(5)用心一也 古义: .

今义:

(6)金就砺则利 古义: .

今义:

(7)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

今义:

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6)用心一也 :

7.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闻博闻强识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挽弓当挽强

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望日夜望将军至

先达德隆望尊

适冬之望日前后

8.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无以至千里

9.翻译重点句子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温馨提示:常用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 定

语后置 主谓倒装)、固定句式等。每一种句式一般都有其标志特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定语后置句式的特点。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

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

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

者”的格式。例如: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

置。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求人

可使报秦者。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

语+者”的格式。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二.整体感知

1.内容感知

(1) 思路结构

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

第二段:论述 。

第三段:论述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

人,而是 。

第四段:论述 。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 ,二是 ,

三是 。

(2)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 ”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不同方面论

述 ,从而勉励人们要 ,只有这样,才

能,。

2.写作特点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

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4)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5)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试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温馨提示: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

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荀子的散文说理透辟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结构谨严,

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劝学篇》比喻层

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三.思考探究

1. 第一段第一句话包含哪两方面的意思?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

“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3.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

4.《劝学》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有生命力?

温馨提示:本文有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句,颇为后人传诵。如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

“青出于蓝”,就是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演变而来的,用来比喻后来居上;“锲而

不舍”比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只要勤勉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这些都是督促人们不断上进的有益格言。

五.随堂检测

(一)语基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

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

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 ...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六:劝学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狐假(借助,利用)虎威不假(借助)思索 ...

B.冰,水为(做,凝成)之行将为(被)人所并为(为了)之奈何 ...

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专心致(尽,极)志闲情逸致(兴致,情趣) ...

D.劝(劝勉,鼓励)学劝(用道理打动人)导劝(劝说,阻止)架 ...

2.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

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假设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g.代词,同“尔”,你,你的。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________(3)顺风而呼,声非如疾也________(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4.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上食埃土

A.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 B.物价上涨

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 ]

(1)青出于蓝(2)冰寒于水(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车柔以为轮(6)金就砺则利(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1)(3)(5)(7) B.(1)(2)(5)(6)

C.(2)(4)(7)(8) D.(3)(5)(6)(8)

6.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雁荡具体而微者。

D.今战士还者不足两万耳。

7.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

①车柔使之然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科己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瑜等....

率轻锐继其后⑥吾妻之美我者⑦其至又加少也 ....

A.①② B.⑤⑦ C.④⑥ D.②③

(二)阅读

1.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中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

②而临百仞之渊 .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

④庶人不服 ..

2.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

B.其质非不美也 .

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3.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而临百仞之渊

参考答案

(一)1.B 2.B 3.(1)c(2)d(3)f(4)a(5)e(6)f(7)b 4.B 5.B 6.A 7.D (二)1.①拴着②对着③浸④百姓 2.A 3.D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七:《劝学》练习卷含答案

《劝学》练习卷

一、基础积累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zhòng) 参省(cān) 锲(qì) 跬步(guǐ)

B.輮(róu) 槁(gǎo)暴(pù) 螯(áo) 骐骥(jì)

C.虽有槁暴(yǒu) 砺(lì) 驽马(nǔ) 蚯蚓(yǐn)

D.生非异(shēng) 须臾(yú) 镂刻(lóu) 闻者彰(zhāng)

2.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3、下列句中加黑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学不可以已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5、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7、下列句中的“而”与“蟹六跪而二鳌”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黑质而白章

8.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 )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9.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10.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

A.无可寄托者 寄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臣以大事

B.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

C.不能十步 步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步 步余马兮山皋

D.下饮黄泉 中军置酒饮归客 日食饮得无衰乎

二、阅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7~10题。

11、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荆州之民附操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下列加点的 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舍之 锲:刻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语气助词

C、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D、而神明自得 得:获得

1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1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有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三、阅读“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段,回答问题。

15、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輮以为轮 ⑥君子生非异也 ⑦王无罪岁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③ C.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⑥

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全属于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①金就砺则利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鸡豚狗彘之畜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⑥数罟不入洿池 ⑦颁白者部负戴于道路也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①⑧②⑤

17.跟“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忌不自信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学不可以已

四、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两段,完成问题。

18.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选文的文段看出,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说,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特点是以喻代议。

19、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0、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冰寒于水的事列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她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23、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八:劝学

《劝学》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粗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靛(dìnɡ)青 金就砺(lì)则利 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1îu)

D.跂(qì)而望 骐骥(jì) 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粗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⑥蟹六跪而二螯( )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常识填空。

《劝学》作者_________,名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劝”是________的意思。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这节文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说说下面句子各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节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节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4.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D

2.C

3.(1)C (2)A (3)B (4)C (5)D

4.①A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

5.B

6.荀子 况 战国 劝勉、鼓励

文言文阅读 )

1.D(例句和A、B、C三句都是定语后置)

2.①排比 ②对偶 ③对比

3.B

4.C

《师说》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l.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chuán) 贻(yí)

B.句读(dîu) 苌弘(chánɡ) 聃(rán)

C.阿谀(yú) 授之书(sî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2.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也难矣 则耻师焉 AB 也 则必有我师

于师 乎吾 DC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不拘于时,学于余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王夫之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夫之认为,张纲单车至贼营,劝得张婴归降,虽然是有智有勇之举,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B.王夫之认为,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反叛,这是张纲的悲剧,说明他的方式并不能平息寇乱。

C.王夫之认为,反叛的民众已经处在非逆非顺的境地,没有了顺从的意愿,

不是容易归顺的。

D.王夫之认为,张纲只是缓和了一时的灾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值得效法。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张纲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九:《劝学》练习卷含答案

《劝学》练习卷

一、基础积累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zhòng) 参省(cān) 锲(qì) 跬步(guǐ)

B.輮(róu) 槁(gǎo)暴(pù) 螯(áo) 骐骥(jì)

C.虽有槁暴(yǒu) 砺(lì) 驽马(nǔ) 蚯蚓(yǐn)

D.生非异(shēng) 须臾(yú) 镂刻(lóu) 闻者彰(zhāng)

2.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3、下列句中加黑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学不可以已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5、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7、下列句中的“而”与“蟹六跪而二鳌”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黑质而白章

8.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 )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9.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10.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

A.无可寄托者 寄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臣以大事

B.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

C.不能十步 步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步 步余马兮山皋

D.下饮黄泉 中军置酒饮归客 日食饮得无衰乎

二、阅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7~10题。

11、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荆州之民附操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下列加点的 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舍之 锲:刻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语气助词

C、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D、而神明自得 得:获得

1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1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有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三、阅读“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段,回答问题。

15、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輮以为轮 ⑥君子生非异也 ⑦王无罪岁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③ C.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⑥

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全属于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①金就砺则利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鸡豚狗彘之畜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⑥数罟不入洿池 ⑦颁白者部负戴于道路也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①⑧②⑤

17.跟“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忌不自信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学不可以已

四、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两段,完成问题。

18.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选文的文段看出,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说,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特点是以喻代议。

19、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0、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冰寒于水的事列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她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23、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是A.马之篇十:《劝学》练习卷含答案

一、基础积累 《劝学》练习卷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zhòng) 参省(cān) 锲(qì) 跬步(guǐ) B.輮(róu) 槁(gǎo)暴(pù) 螯(áo) 骐骥(jì) C.虽有槁暴(yǒu) 砺(lì) 驽马(nǔ) 蚯蚓(yǐn) D.生非异(shēng) 须臾(yú) 镂刻(lóu) 闻者彰(zhāng) 2.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3、下列句中加黑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学不可以已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5、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7、下列句中的“而”与“蟹六跪而二鳌”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黑质而白章

8.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 )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9.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10.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

A.无可寄托者 寄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臣以大事

B.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

C.不能十步 步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步 步余马兮山皋

D.下饮黄泉 中军置酒饮归客 日食饮得无衰乎

二、阅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7~10题。

11、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荆州之民附操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下列加点的 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舍之 锲:刻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语气助词

C、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D、而神明自得 得:获得

1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1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有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三、阅读“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段,回答问题。

15、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輮以为轮 ⑥君子生非异也 ⑦王无罪岁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③ C.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⑥

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全属于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①金就砺则利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鸡豚狗彘之畜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⑥数罟不入洿池 ⑦颁白者部负戴于道路也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①⑧②⑤

17.跟“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忌不自信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学不可以已

四、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两段,完成问题。

18.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选文的文段看出,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说,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特点是以喻代议。

19、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0、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冰寒于水的事列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她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23、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