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一: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鉴赏

古诗鉴赏

0304 1739

定风波 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鍾”,那么,连喝千怀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什么叫“病酒”?欧阳修《蝶恋花》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老去逢春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怎么知道是小房子呢?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片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片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其实不然。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观察外边的变化。外边有什么变化呢?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如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不就完了吗?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试问春归谁得

见?”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伊所思”,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那么,她们彼此讲了些什么呢?

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亦不例外。而这首《定风波》却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可谓另辟蹊径,富有独创精神。

把春天拟人化,说她离开这里,又走向那里,最早似乎见于白居易的《浔阳春·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黄庭坚的《清平乐》,则遵循这种思路自制新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构思也很新颖:“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辛弃疾《定风波》的下片和上述这些作品可谓异曲同工,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霍松林)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二:醉白堂记 苏轼+《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

醉白堂记 苏轼+《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 苏轼+《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醉白堂记 苏轼+《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蔷薇-静语

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注】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表露

B.文致太平

致:传达

C.而皆有侈心焉 侈:夸大

D.方其寓形于一醉也 寓:寄托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泣而书之 物过盛而当杀

B.其有羡于乐天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死生,昼夜事也

D.忠彦以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首叙述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从而见出了他恬淡的志趣。

C.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表现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

格。

D.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说明韩琦离君子还有一定的距离。

19.“/”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美不

厌以

而自

渊。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4分)

(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茶瓯:一种茶具。 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21.

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和“老去”时的行为表现和

的对比,抒发了

的感慨。(2分)

22.

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5分) (一)16.B.(致:取得)

17.B.(A表修饰/表承接

B.均为代词,他

C.表句内停顿/判断句的标志

D.把

/拿)

18.D.(错在“从而说明韩琦离君子还有一定的距离”,应该是“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19.(3分)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

20.(1)(4分)忠献公既不因为自己所拥有的而自夸,也不因为自己所缺少的而自卑。

(2)(3分)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始终不赞同他。

(二)(6分)

21.内心感受(1分)

春光易逝,人生易老。(1分)

22.运用拟人手法,(1分)想像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2分)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1分)想像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1分)

【参考译文】

已故魏国忠献公韩琦在自己府第池塘之上建造了一座厅堂,取名为“醉白”。选取白居易《池上》一诗,作醉白堂歌。意思好像是羡慕白居易并且认为自己有不及白居易的地方。天下士人,听说后心生疑虑,认为忠献公已经无愧于商代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却还羡慕白乐天,是何道理。

我听了这些士人的议论感到好笑,我说:忠献公哪里只是羡慕白乐天啊,人家忠献公正想做一个普通人却得不到。老天生出这个人,将要让他担当天下重任,那么受冻的人找他求衣穿,挨饿的人找他要饭吃。凡是不能满足的都想要得到满足。如果有谁能够帮助他们,那他将穷于应付。因此他将一辈子处在辛勤劳苦之中,遭遇各种利害冲突。这难道是人所愿意做的吗?忠献公治理国家已经辅佐三个皇帝。晚年萌生告老还乡的强烈愿望,可是大家一起挽留他继续任职,他不能够放弃。在这个时候,他对白乐天有羡慕的感情,是不值得奇怪的。但是把白乐天平生行事和忠献公比较,人生收获的大小多少,那么后世的评论,相信一定会公允无欺。治理天下,平定叛乱,安抚国家,却不居功自傲。渴求贤才,拿爵禄赏赐天下贤才,而世人并不知道对他感恩。勇敢征战,安定六军。遥远边陲地域的人也仰慕他的风采,而国家安危系于一身。这些都是忠献公做到的,而白乐天没有做到。在自己身体强健时乞求告老还乡,退隐田园十五年,每天和朋友们饮酒赋诗,尽享山水田园乐趣。家里有穿不完的布帛,吃不完的粮食,歌舞作乐享受不尽。这些就是白乐天所拥有的,而忠献公享受不到这些。忠诚言论,美好计谋,为国家效劳,而且灿烂文采在后代显露;处境困穷,不改变操守,道德人品比古人还高,这些方面忠献公和白乐天都是一样的拥有。忠献公既不因为自己所拥有的而自夸,也不因为自己所缺少的而自卑,而是推崇两人共同的地方作为寄托。

当他在一醉之中寄托自己的情怀,看淡得失,忘记祸福,混淆贵贱,等同贤愚,等同世间万物。完全融入自然之中,不仅仅是和白乐天相比较。古代君子对自己要求繁多,对个人身名要求低廉。因此他们实际才能超过名声,因而世人对他们盛赞不厌。圣人如孔子,却把自己比为左丘明,自认为不如学生颜渊。后世君子,他们的实际才能不能达到,可是都有奢求名声的愿望。杨雄自比为孟轲,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人始终不赞同他们。由此看来,忠献公之贤能比他们要高出很多。

过去忠献公曾对他儿子忠彦说,想求我为醉白堂写一篇记没有实现。死后,忠彦告诉我,我认为自己义不容辞,于是流着泪写了这篇记。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三:2011如皋市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1届如皋市高三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

B.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

C.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

D.倾轧/轧钢 呼吁/ 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厂家认为,电动车之所以“超标”的原因,是因为时速20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

要求;40公斤的车辆配备的电池,最多跑20公里的路程,连基本出行需求都不能满足。

B.作为人口老龄化大省,江苏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加快了养老服务设施步伐,全力推进

养老服务工作,让“老有所依”落到实处。

C.弃不弃核这一实质性问题,朝鲜的诉求是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因而改善朝美关系,

而核武器是朝鲜最大的砝码,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D.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

览会。本届世博会共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3.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等机会,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这本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但遗憾的是,有些人在农家乐里玩些啥?在树干上荡秋千,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到小河

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甚至在农家乐里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

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4分)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就我国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

科问题公开征求意见。请在下面两个观点中选定你支持的一个,并陈述你的理由。(至少

写出两点理由。) (5分)

①反对文理分科。②赞同文理分科。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

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②,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 ▲ ▲ ▲ ▲ ▲ ▲

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③喜。公以是益.

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

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故其为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

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⑤。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

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

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

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

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

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⑥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

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

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

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选文有删节)

注:①明代经过省各级考试录取为府、州、县学的生员,统称诸生。

②胡宗宪总督南直隶、浙、闽军务。

③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古时常用陵墓名来称谓该皇帝。

④曲蘖:酒母,代指酒。

⑤韩、曾,指韩愈、曾巩;流亚,同一类人物。

⑥间世:间隔几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数奇,屡试辄蹶 数:礼数 .

B.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把„„比作 .

C.好奇计,谈兵多中 中:切中要害 .

D.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雅:平素,向来 .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③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②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

⑤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⑥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恃才自傲,性格狂放不羁,因而不容于世俗,政治上很不得志。

B.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纵情山水。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

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虽然与韩愈、曾巩一样,是一流的文章家,但他

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

C.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所以疯癫也更加厉害了,最终因为病情加重,带

着对世道的愤恨离开了人世。

D.本文既有对徐文长的高度推崇,也有最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

摧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3分)

(2)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4分)

(3)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9. 译文: ▲ ▲ ▲ 译文: ▲ ▲ ▲ 译文: ▲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⑴~⑵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①②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⑴上片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⑵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2) ▲ ,以光先帝遗德, ▲ 。(诸葛亮《出师表》)

(3)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 ▲ ,凝绝不通声暂歇。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独学而无友, ▲ 。 (《礼记·杂记》)

(6)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自题小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扛 椽 树(节选)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

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②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春秋,花开花落 ▲ ▲ ▲ ▲ ▲ ▲

五百年,星转斗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来沓至,应接不

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吟出了“风”,

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

佳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子孙竞相模仿,竞相依依——但,它却与这柳

无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

——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③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

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废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

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

④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

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

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

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

⑤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

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

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

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

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

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

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

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⑥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

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

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⑦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

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 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

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

但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

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就是陕北的柳。

⑧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

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

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

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暴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

—扛椽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

煤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

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

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

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

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

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11.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解释划线的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这就是这柳。

(2)这就是陕北的柳。

13.扛椽柳为什么千百年来不为众多作家欣赏,却能激发本文作者如此浓烈的情感?(6分)

14.请从语言特点或情景关系中选取一个角度对本文进行简要的赏析。(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 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

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

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

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

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

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

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

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

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

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

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四:江苏卷高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2

座号: 江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 (江苏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4分)

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场考 题 答 要 不 内 线 :封号密考 :级班 :名姓A.抉.择 矍.铄 咀嚼. 大放厥.词 群雄角.逐 B.赝.品 筵.席 笑靥. 笔墨纸砚. 狼吞虎咽.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C.没.落 陌.生 蓦.然 顶礼膜.拜 秣.马厉兵 D.皈.依 瑰.丽 龟.裂 循规.蹈矩 岿.然不动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分)

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A.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文裁定:长虹并未对竞争对手厦华构成侵权。至此,围绕“CHDTV Ready”的商标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

者也。 标识之争尘埃落定。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B.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引起高度重视。

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C.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强调,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言文字的纯洁。

D.著名制作人张纪中先后把金庸武侠力作《笑傲江湖》等搬上荧屏,遭到各方批评,实为对原著的狗尾续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貂。

乎哉。

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为“遗传”下定义。(3分) 【注】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A.养尔气,畜.尔力 畜:积蓄 (3)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表明 (4)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 . 慑:屈服,改变 D.和而有制.

,严而不离 制:规定 4.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文化内涵。比如,“家”,上面的“”表示大房子,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下面的“豕”表示一头猪,因为古人认为有猪才是家,有猪,人们才有了生活的来源和依靠。又如“人”,...于.阐述志向的必要性或重要性的一组是(3分) 一撇一捺,表示相互支撑才是人。选取任意两个汉字,从结构上分析其文化内涵(不要再写“家”“人”)。①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4分)

②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③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第一个: ▲ ④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⑤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 第二个: ▲ ⑥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尚志斋说 [元]虞集

...

的一项是(3分) 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

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

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A.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

认识。

B.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者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立目标是

成功的首要条件。

C.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旨在强

调“善教”的重要性。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苔藓

(1)苔藓。苔藓。苔藓„„

D.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4分)

▲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3分)

▲ (3)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3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9~11题(10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9.上片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心境?(4分)

▲ 10.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4分)

▲ 11.这首词“表为惜春,实有所指”,请根据作者身世,说说这首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弟走从军阿姨死, ▲ 。(白居易《琵琶行》) 13.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荀子《劝学》) 15.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1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17.(《诗经·氓》) 18.言者无罪, ▲ 19.他山之石,

(2)忍不住轻轻喊了三声苔藓,一些古老的凉意,便从舌尖上生起,继而蔓延到口中、胸中、足底,最后整个身心都浸润在一片古老而幽深的凉意中。

(3)苔藓。苔藓。苔藓„„

(4)当我禁不住连续写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感觉到满纸都是碧绿和幽蓝。

(5)我在森林里见过苔藓,满怀敬畏地从它身上轻轻踩过。下面是厚厚的腐殖土,留存着鸟声、落花和生灵们的故事。踩着柔软而潮润的苔藓,我知道,我是踩在千年万载的时间上。

(6)我在悬崖上见过苔藓,在那样陡峭的命运里,石头们站立着,使劲支撑着庞大的山体。多少世纪过去了,它们也不歇会儿肩,改变一下姿势,这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了!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们一边负重站着,一边尽力挽留一丝一缕水土,营造和培育属于自己的绿色!那薄薄厚厚的苔藓,收藏着也分泌着天地间最珍贵的水分。谁不会为造化的艰辛和伟力而深深感动!大自然的每一笔都是杰作,即使最漫不经心的随意涂抹,也足以让我们心惊。

(7)我在寺庙里见过苔藓。寺庙是尘世的净土,是修身养性的宁静栖园。修道者们苦苦寻觅的无非是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不管红尘千丈,我自守住心性,守住人与天、心与道最本源最深妙的血脉关联。世俗文化随着物欲的膨胀日益远离人与世界的真谛,求道者们以他们舍身求道的苦行精神维系了世界和人在根上的联系,这也为返本溯源的后来者保留了一条条秘密幽径。入定、静观和冥思,就是古人悟道和修行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在超越之路。我每一次谒访寺庙,踩着那铺满苔藓的小径,就仿佛看见了僧人们宁静淡远的背影,习习秋风,犹回荡着诵经的声音;而飞檐上的月亮,莫非是他们留在天上的面容:似笑非笑,是不是他们久久冥思禅坐,忽然顿悟时绽放的喜悦而吉祥的神色?

(8)我在诗经中,在陶渊明、谢灵运、李太白、王维、苏东坡的诗文中见过苔藓。“苔痕映阶绿,草色入帘青”、“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读着这些诗句,我好像一步返回古代,返回到诗经时代的大自然,返回到那长满苔藓、车前草的阡陌、小径和古道!返回到那生长明月清风白云,孕育诗情画意哲思的田园和山水中!想想这样的情境吧:天上白云飘过,地上众鸟啼鸣,远处是葱茏无边的林莽,眼前是原野、小桥、流水、人家,一条铺着苔藓、摇曳着苇草的小径将远山近水和三五行人连接起来,将人与无边的自然连接起来。世界,是一首怎样浑然纯静的诗!

(9)是的,大地上的苔藓越来越少了,到处是人的潮水,人的声浪,人的侵入!都市在扩张,水泥在扩张,废气和噪音在扩张,而田园在萎缩,山水在日益脱去它天然的风骨和神韵。

(10)我们踩在水泥地上,踩在钢铁上,踩在消费和效益的高速公路上,踩在一切人造的坚硬冰冷的物体上,我们的身和心都日益变得坚硬冰冷而缺乏弹性和水分。

(11)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苔藓吗?不,我们失去的是这个世界最古老最朴素也最纯真的记忆。 (12)苔藓是我们的老师。你看,它那样谦卑地倾听大地的心跳,不动声色地营造着一片又一片碧绿和幽蓝,守护古老而纯真的记忆。

(13)苔藓。苔藓。苔藓„„

20.作者为什么说“寺庙是尘世的净土,是修身养性的宁静栖园”?请分点概括。(6分)

▲ 21.“苔藓。苔藓。苔藓„„”这段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4分)

▲ 2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请赏析其特色。(4分)

▲ 23.文章的标题是“苔藓”,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有哪几层深意。(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你在高原》对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但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2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25.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6分)

▲ 26.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作答。(6分)

七、作文(7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闸门是装在水闸或流通管道上,用来控制、调节流量的的门或开关。其实,生活中也不乏闸门。请你以“闸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附加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以柔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先 其 无 以 易 之 柔 之 胜 刚弱 之 胜 强 天 下 莫 不 知 莫能 行。

2.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 ▲ 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鲁迅在《呐喊》的《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B.巴金的《家》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

C.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强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书中那个美国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子”形象的原型其实就是他自己。

E.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4.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常有个性化语言。请写出下面个性化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5分) A.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 】 B.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

C.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 D.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

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

5.《三国演义》中有一副对联:“一龙并一凤,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请指出这副对联所说的两个人物,并说出对联所提到的事件。(5分) ▲

三、阅读短文,归纳要点,分析问题。(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7题。

近年来,有的地方发展没有同人们的生活改善联系在一起。表现在有的地方经济每年都在快速发展,但

人民生活提高却不明显,有的地方由于物价增长等因素,人民生活可能还会不升反降。发展没有向生活倾斜。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每年以8%-9%的速度提高,但许多人的收入没有明显变化,并没有相应同比例增长。所以,尽管社会发展了,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

种情也表明社会发虽然发展的平均数提高明显,但绝大多数人提高不明显,因此造成幸福指数下降。打个比方况经济收入,你可以用个别地区、少数人的高收入,平均到多数人的身上,看上去平均收入提高不少;但,幸福感却不能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有的人收入提高明显,有的人收入变化不大,从而导致,幸福下降了”的现象。

另外,近年来社会虽“平均”,个别地区、少数人幸福指数的提高,不能“平均”到多数人身上,所以才会出现“经济发展了,有发展,但不少人的生活负担也不断加重,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远不及负担增长的速度,因此也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下降。如教育、医疗、住房等,近些年费用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发展给人们带来实惠的增长,从而降低了幸福指数。这些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同幸福指数不同步,值得社会警惕。文明社会发展的唯一目的,应该就是增,也最直接,民众又怎么会感到更幸福呢?加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如果有发展没提高,多数人享受不到发展实惠,这说明社会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发展出现了偏差。这种情况应该纠正。

6.请概括当前人们的幸福感下降的原因。(答案不超过60个字)(6分)

7.试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地增加人民的幸福感。(答案不超过70个字)(9分) ▲

语文 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

1. A

( A.均读作(juã) B.筵席(yán)笑靥(yâ) 其它读yàn C.顶礼膜拜(mó)其它读mò D.龟裂(jūn) 岿(kuī)然不动 其它读guī) 2. A

(B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应为“不闻不问”;C “三令五申”是“多次命令和告诫”的意思;D“狗尾续貂”指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头,不适用于“改编”。“尘埃落地”指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3、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4、

例1:“染” 的意思是为物体着色。“氵”表明在水中浸泡,“九”表明多次; 例2:“教”左为“孝”,右为“文”,说明教育是让人既学会孝敬又学会文化 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B(谕:通“渝”,改变) 6.(3分)C(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途径,⑥是作者对黄济的劝告。) 7.(3分)C(并非强调“善教”的重要性,而是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8.(10分) (1)(4分)起初没有固定的目标,也不期望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

他结为朋友,因为他没有志向。评分建议:“期”、“偶”、“以”、语句通顺,各1分。 (2)(3分)“立志不分心,就能精力集中,聚精会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分建议:“凝”、“此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3)(3分)恐怕不能不把重视立志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来对待啊,慎重啊。

评分建议:“其”、“审”、语句通顺,各1分。

诗词鉴赏

9.(4分)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通过少日逢春的狂态反衬老去逢春的伤

感,抒发了人生已老而无可奈何的孤寂的心境(2分)。 10.(4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1分),想像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

遇(1分),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1分),想像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1分)。 11.(2分)因年老而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之情。 名句名篇默写 文学类文本

20.(6分)①让修道者寻觅到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②让求道者领悟到人与世界的真谛,维系世界和人在根上的联系;③通过入定、静观和冥思的方式,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每点2分)

21.(4分)①线索(1分);②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1分)。③抒情载体,渲染、升华情感(2分)

22.(4分)①排比、比喻、夸张;(任选两个手法,2分)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扩张的后果(1分,意思对即可),以及人纯真纯静品性的丧失(1分,意思对即可)。 23.(6分)①在自然面前,懂得敬畏、谦卑,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守住世界纯真的记忆、天然的风骨和神韵;②在世俗文化颓靡之时,能够宁静淡远,明了人与世界最本源的联系,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③在物欲膨胀的当下,应该超然物外,寻求浑然纯静的精神家园,以及不为物役的生活方式。(每点2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24.答案:首先,交代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1分);其次,高度评价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2分);再次,从五部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综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2分);最后指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1分)。

25. 答案:以历史性的高度(1分),为中国文学立标杆(1分),为往圣传精神(1分),为未来寻道路(1分);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2分)。

26.答案:思想深刻(或 “坚实深刻”);融合传统,贯通中西;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或“叙事个人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言要有概括性)。

27.作文 略

附加题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一处1分)

2.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勇于示弱,学会以柔克刚(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

3.AC(A两人的诗句颠倒了;C《天狗》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而不是写实手法) 4.A.阿Q B.觉慧 C.周朴园 D.桑地亚哥 E.哈姆雷特 (每空1分)

5.(5分)一龙(卧龙)指诸葛亮,一凤(雏凤)指庞统。(2分)对联说的是庞统随刘备入川时不听诸葛亮和刘备的劝阻,执意先自入川,结果在落凤坡被张任射死。(3分) 6.①地方发展没有同人们的生活改善联系在一起;②社会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人收入 提高不明显;③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远不及负担增长的速度。(三点,每点2分) 7.①发展向生活倾斜,让人们感受到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②增加教育、医疗等投资, 控制房价,减轻人民生活负担;③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逐年增加生活水平较低人口的收入。(每点3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五:2016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与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与答案

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画家在花卉的品性中,既________了其外在的美,更体悟了其内涵的善,在创作中用心至深,用情至纯,故而能栽培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他们的花卉作品,风韵________,灵性四溢,色彩缤纷,将木刻水印技法表现得________,展现了花卉蕴含的精神境界。

A.提取 犹存 淋漓尽致

B.摄取 犹存 痛快淋漓

C.摄取 独特 淋漓尽致

D.提取 独特 痛快淋漓

解析 提取:①从负责保管的机构或一定数量的财物中取出(存放的或应得的财物);②提炼而取得;经分辨而取得。摄取:吸收(营养等);拍摄(照片或影视镜头)。根据后面的“其外在的美”可知,用“提取”不合适,故第一个空选“摄取”。犹存:还在。独特:独有的,特别的。前文并未谈及“风韵”,所以谈不上“犹存”。这里主要在说花卉作品的风格不同一般,应用“独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痛快淋漓:形容语言快捷干脆,令人畅快之极。这里指画家将木刻水印技法发挥充分,应用“淋漓尽致”。

答案 C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直至2015年,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行。多方人士尽管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一行业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C.社会诚信缺失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管理社会和谐的职责,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不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因此政府掌握的数据除依法保密外,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加上“价格”即可。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尽

管”应提到“多方人士”之前。C项,搭配不当,“示范、管理”与“社会和谐”不搭配。 答案 D

3.(2015·南通二调)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解析 B项,虽然有“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少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盼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④⑤③ B.⑤④①③② D.⑤①④③②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中等。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似乎是理所当然,与②句连接最紧密;④①两句句式严整一致,应在一起;④句由实到虚,由盼望到遥想,照应了⑤句中“渐渐抽象”;③句作结,说明我到了“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的境地,从而照应了后面的“种种迹象”这一结论。

答案 A

5.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相符的一项是( )

A.赞美动物惊人的智慧。

B.调侃人类的自以为是。

C.启发人与动物平等相处。

D.讽刺机械刻板的科学研究。

解析 巴甫洛夫是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条件反射是他的重要心理学理论,了解这些就读懂了漫画。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2015·苏北四市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________________,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6)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7)流丸止于瓯臾,________________。(《荀子·大略》)

(8)粗缯大布裹生涯,____________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

答案 (1)其叶沃若 (2)定乎内外之分 (3)沧海月明珠有泪 (4)不见曦月 (5)乡为身死而不受 (6)相与枕藉乎舟中 (7)流言止于智者 (8)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②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 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颔、颈两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题是一道炼字型题目。炼字型解题分三步走: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颔、颈两联即第二、三两联。表现手法包括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等。(3)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绝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同时有借古讽今之意。

答案 (1)①“尚”,“尚且”“还”“依旧、依然”之意,先主之庙堂历经千秋,尚且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仍存。②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③表达了作者对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

(2)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意蕴丰富;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

(3)①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②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③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8.(2015·常州一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 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上阕“少日春怀似酒浓”与“老去逢春如病酒”皆用“酒”作比喻,请简要分析“似酒浓”与“如病酒”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下阕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少日春怀”和“老去逢春”显然有对比之意,两者皆用“酒”来比喻,解答时要抓住两个比喻之间的差别,分别分析其作用;还要注意把比喻和对比结合起来分析。

(2)题干要求结合全词来理解此句内涵,也就是暗示考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局限于词句本身,而应把它们放大到全词中去理解。解读时要思考词人写作这首词的主要寄托是什么,即表面上似是伤春之作,实际上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感和期待得到朝廷重用之情。(3)诗歌中的赏析题一般要从手法、内容、情感、表达效果等方面逐一分析。此题应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上加以探究,写“飞燕”“相遇”,应该是想象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答题时还要注意答出效果。

答案 (1)“似酒浓”指词人年少时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其乐无穷;“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通过“少日春怀似酒浓”的狂态反衬“老去逢春如病酒”的伤感,抒发了人生易老而无可奈何的孤寂心情。

(2)“卷尽残花风未定”,风卷残花,暗伤年华老去,抒发词人年老而壮志难酬的忧愤;“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了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之情。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生动形象。以景结情,想象奇特,引人联想,富有情趣。 ①②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六:12级高三语文补充练习及答案(3)

成都七中高2012级语文分推练习(3)

一.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说明:请独立完成。不会做的或拿不准的可以翻字典,然后用红笔写出正确答案,并将之抄写在积累本上。

1. 诰命( ) 18. 戎马倥偬( ) 35. 炮烙( ) ....2. 纨绔.( )3. 油脂.

( )4. 力能扛.鼎( 5. 箪食..壶浆( 6. 伉.俪( )7. 熨帖..( )8. 央浼..( )9. 蚍.蜉撼树( 10. 揠.苗助长( 11. 角.膜( )12. 主角.( )13. 暑假.

( )14. 缉.拿归案( 15. 辑.录资料( 16. 梦魇.( )17. 骁.勇(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 感kǎi____ 2. 慷kǎi____ 3. gài____论 4. 头xù____ 5. xù____论 6. xù____言 7. 吹xū____ 8. 废xū____ 9. xū____妄

19. 大厦.

( ) 36. 赝.

品( ) 20. 厦.

门( ) 37. 义愤填膺.

( ) ) 21. 绿.茵( ) 38. 横剖.

面( ) ) 22. 绿.林好汉( ) 39. 箴.言( ) 23. 咸与.维新( ) 40. 诤.言( ) 24. 应.届( ) 41. 模.具( ) 25. 应.

答( ) 42. 装模.

作样( ) ) 26. 应.

该( ) 43. 模.

仿秀( ) ) 27. 应.接不暇( ) 44. 亘.

古( ) 28. 沙家浜.( ) 45. 付梓.( ) 29. 偏颇.( ) 46. 歆.

羡( ) 30. 市侩.

( ) 47. 栉.

风沐雨( ) ) 31. 桧.树( ) 48. 名噪.

一时( ) ) 32. 如丧考妣.( ) 49. 船舷.( ) 33. 沂.蒙山( ) 50. 旋.律( ) 34. 泡.桐( ) 51. 琴弦.

( ) 10. jī____角

19. 安xiáng____ 11. jǐ____角之势 20. 端xiáng____ 12. 屏bì____ 21. 慈xiáng____ 13. 凋bì____ 22. xiáng____实 14. bì____帚自珍 23. 白内zhàng____ 15. 荫bì____ 24. 屏zhàng____ 16. bì____益

25. 重峦叠zhàng____ 17. bài____官野史 26. 乌烟zhàng____气 18. 纵横bǎi____阖

27. 青纱zhàng____

28. 混zhàng____ 37. lán____言 46. dài____孝 29. 挽zhàng____ 38. lán____珊 47. 披星dài____月 30. 头昏脑zhǎng____ 39. 山lán____ 48. 一衣dài____水 31. 白xī____ 40. cāng____桑 49. 茶zuî____ 32. xī_______沥沥 41. cāng____穹 50. zuî____落 33. 晨光xī____微 42. cāng____海 51. zuî____位 34. xī____皮士 43. cāng____皇 52. zuî____镇 35. 斑lán____ 44. 头等cāng____ 53. zuî____谈 36. 波lán____ 45. 穿dài____

三、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微笑姐”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近20分钟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微笑,像雕像般一动不

动,几千万电视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一赏心悦目的情形。 ....B.在当今各地生源大战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一己私利,不顾当地教育发展的需要,目.无全牛,把一些优秀学生介绍到了外地的学校。 ...

C.在20国集团峰会上,七个新兴国家凭着经济上的重大进步鼎足而立,成为构建多边....经济新秩序的重要角色。

D.在智利矿难中,33名智利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2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身为炎黄子孙,我们....真切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

B.关于房租上涨的问题,出租者和租房者的看法模棱两可,社会上也议论纷纷,住建部....负责人则认为还是由供求矛盾引起的。 C.本次展览涵盖京津画派李可染、海派吴昌硕等五大画派“掌门人”以及诸名家的作品,

幅幅水墨淋漓,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

四、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西班牙文坛巨匠德利韦斯的作品忠实描述了他所生活的卡斯蒂利亚地区并对大自然以

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

B.在宣布采取措施抑制引发公众不满的食品价格波动后,政府又面临着在不影响复苏的

情况下抑制各经济部门不断加大的通胀压力。

C.由于劳动力配置不当以及内陆地区实行鼓励创造就业机会的措施,引起了沿海地区某

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D.据南京警方介绍,2010年,南京地铁百万人年均发案数仅为1.2起,跟全国其它城

市的地铁相比,无论是发案总数还是百万人年均发案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开启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

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树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B.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

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表示了浓厚兴趣。

C.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

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

D.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练习。

(提示:先阅读诗词,然后结合后面的赏析文章,完成练习。)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①②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⑴上片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⑵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4分) 答:

鉴赏:

上片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钟”,那么,连喝千杯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老去逢春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

下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而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不就完了吗?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

“休恨!”为什么?因为 “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试问春归谁得见?”问得突然,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那么,她们彼此讲了些什么呢?这留给了读者无穷的想象。

六、文采训练

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有这么一段比喻相当精彩: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请参考这段比喻,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两个人物作为本体,各写一段比喻,要求比..喻得当,语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每段不少于字。 .....100.... 孔子 孟子 屈原 司马迁 鲁迅

分推03参考答案 一、字音

1. 诰(gào)命 14. 缉(jī)拿归案 27. 应(yìng)接不暇 41. 模(mú)具 2. 纨(wán)绔 15. 辑(jí)录资料 28. 沙家浜(bāng) 42. 装模(mú)作样 3. 油脂(zhī) 16. 梦魇(yǎn) 29. 偏颇(pō) 43. 模(mï)仿秀 4. 力能扛(gāng)鼎 17. 骁(xiāo)勇 30. 市侩(kuài) 44. 亘(gân)古 5. 箪(dān)食(sì)18. 戎马倥(kŏng)31. 桧(guì)树 45. 付梓(zǐ)

壶浆 偬(zǒng) 32. 如丧考妣(bǐ) 46. 歆(xīn)羡

47. 栉(zhì)风沐雨 6. 伉(kàng)俪 19. 大厦(shà) 33. 沂(yí)蒙山

48. 名噪(zào)一时 7. 熨(yù)帖(tiē) 20. 厦(xià)门 34. 泡(pāo)桐

8. 央浼(měi) 21. 绿(lǜ)茵 35. 炮(páo)烙 49. 船舷(xián) 9. 蚍(pí)蜉撼树 22. 绿(lù)林好汉 36. 赝(yàn)品 50. 旋(xuán)律

37. 义愤填膺(yīng) 10. 揠(yà)苗助长 23. 咸与(yù)维新 51. 琴弦(xián)

11. 角(jiǎo)膜 24. 应(yīng)届 38. 横剖(pōu)面 12. 主角(juã) 25. 应(yìng)答 39. 箴(zhēn)言 13. 暑假(jià) 26. 应(yīng)该 40. 诤(zhâng)言 二

1. 感慨 15. 荫庇(蔽) 29. 挽幛 43. 仓皇 2. 慷慨 16. 裨益 30. 头昏脑涨 44. 头等舱 3. 概论 17. 稗官野史 31. 白皙 45. 穿戴 4. 头绪 18. 纵横捭阖 32. 淅淅沥沥 46. 戴孝 5. 绪论 19. 安详 33. 晨光熹微 47. 披星戴月 6. 序言 20. 端详 34. 嬉皮士 48. 一衣带水 7. 吹嘘 21. 慈祥 35. 斑斓 49. 茶座 8. 废墟 22. 翔实 36. 波澜 50. 坐落 9. 虚妄 23. 白内障 37. 谰言 51. 座位 10. 犄角 24. 屏障 38. 阑珊 52. 坐镇 11. 掎角之势 25. 重峦叠嶂 39. 山岚 53. 座谈 12. 屏蔽 26. 乌烟瘴气 40. 沧桑 13. 凋敝 27. 青纱帐 41. 苍穹 14. 敝帚自珍 28. 混账 42. 沧海

三、成语

1.D(A“赏心悦目”不能直接修饰“情形”,应在前面加上“令人”。 B“目无全牛”指技艺十分熟练。这里把它当成了不顾大局的意思。 C“鼎足而立”指三方面的势力相对立。与实际不符。 D“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正确。) 2. C(A项“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应改为“翻天覆地”。B项“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应改为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七:大学语文期末考试例卷

浙江财经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全校公共必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由_________、_________、颂三部分组成。 2、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 3、《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

4、苏轼与_______、________,合称“三苏”。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由元稹的_______和_______的《西厢记诸宫调》发展而来。 6、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中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除《生民》外,还有多篇,下列属于此类作品的有( ) A、《周南·关雎》 B、《大雅·公刘》 C、《卫风·伯兮》 D、《陈风·月出》 2、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

A、初唐四杰 B、吴中四士 C、江南四友 D、关中四隐 3、被人们称为“小李杜”的两位作家是( )。

A、李璟、杜牧 B、李煜、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4、“四大南戏”中不包括下列哪部作品: 。

A、《刘知远白兔记》 B、《拜月亭记》

C、《救风尘》 D、《荆钗记》 5、元杂剧中称“动作和效果”为( )。

A、科范 B、宾白 C、楔子 D、砌末

三、释义题(共5分):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其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为什么说苏轼的词创作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简述鲁迅《伤逝》中有哪些细节描写,有何艺术效果?

五、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二人答道:“小人头是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

结合课文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二)仔细阅读作品,解答题后问题。

[双调][新水令]望蒲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

请回答:

1、该曲表现的是什么情景?(2分)2、这首曲子抒发了张生怎样的感情?(3分)

六、比较题(共15分): 试比较下面两篇作品之异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题不低于200字)

1、结合作品的内容,谈谈你对项羽性格的认识。 2、谈谈《刽子手》中戈蒂埃将军与侯爵一家的精神较量。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八:大学语文期末考试例卷

浙江财经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全校公共必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由_________、_________、颂三部分组成。 2、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 3、《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

4、苏轼与_______、________,合称“三苏”。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由元稹的_______和_______的《西厢记诸宫调》发展而来。 6、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中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除《生民》外,还有多篇,下列属于此类作品的有( ) A、《周南·关雎》 B、《大雅·公刘》 C、《卫风·伯兮》 D、《陈风·月出》 2、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

A、初唐四杰 B、吴中四士 C、江南四友 D、关中四隐 3、被人们称为“小李杜”的两位作家是( )。

A、李璟、杜牧 B、李煜、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4、“四大南戏”中不包括下列哪部作品: 。

A、《刘知远白兔记》 B、《拜月亭记》

C、《救风尘》 D、《荆钗记》 5、元杂剧中称“动作和效果”为( )。

A、科范 B、宾白 C、楔子 D、砌末

三、释义题(共5分):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其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为什么说苏轼的词创作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简述鲁迅《伤逝》中有哪些细节描写,有何艺术效果?

五、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二人答道:“小人头是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

结合课文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二)仔细阅读作品,解答题后问题。

[双调][新水令]望蒲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

请回答:

1、该曲表现的是什么情景?(2分)2、这首曲子抒发了张生怎样的感情?(3分)

六、比较题(共15分): 试比较下面两篇作品之异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题不低于200字)

1、结合作品的内容,谈谈你对项羽性格的认识。

2、谈谈《刽子手》中戈蒂埃将军与侯爵一家的精神较量。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九: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6

综合练6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 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这首诗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5分)

答:

(2)诗中的“断弦”这一细节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①②[注]

注 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上阕“少日春怀似酒浓”与“老去逢春如病酒”皆用“酒”作比喻,请简要分析“似酒浓”与“如病酒”的作用。(5分)

答:

(2)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寒灯欲灭时。

得乐天书

元 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②①

注 ①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时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尚在翰林院任职的白居易连续上书施救未果后而作。②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那年三月元稹被贬谪到通州(今四川达县),而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

(1)白诗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

答:

(2)请分别赏析“欲封重读意迟迟”和“远信入门先有泪”的表达效果。(6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古 树

杜濬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④③②①

注 ①杜濬: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时为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②三株树:隐士邱至山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③草木心:出自唐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

(1)诗中的古树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分)

答:

答案精析

综合练6

1.(1)①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寄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②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通感手法,想象(虚写)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了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了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2.(1)“似酒浓”指词人年少时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其乐无穷;“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通过“少日春怀似酒浓”的狂态反衬“老去逢春如病酒”的伤感,抒发了人生易老而无可奈何的孤寂心情。

(2)“卷尽残花风未定”,风卷残花,暗伤年华老去,抒发词人年老而壮志难酬的忧愤;“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了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之情。

3.(1)①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②对遭贬好友的同情和思念之情,③对朝廷恶势力的愤慨,④对施救未果的现实的无奈。

(2)前一句,通过犹豫不决的动作和神思凝滞的表情这两个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绪,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思念之情。后一句,通过“先有泪”这一细节,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惊喜、感伤、悲恨等情感。

4.(1)①卓然不凡。②年岁久远。③本性坚贞。

(2)托物言志。诗歌借“风霜力”“草木心”一抑一扬,写出了松柏的大节,表达了诗人对具有崇高气节的明朝遗民的褒扬。借“苦楝亦成阴”表达了诗人作为遗民之后辈,多年来砥砺志节,足可追陪为邱氏之小友,以慰其寂寞的心意。诗人在诗中言明了自己怀念故国、蔑视新朝之心。

定风波暮春漫兴答案篇十: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2:诗歌的语言破解

第二节 诗歌的语言破解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二)

杨万里

春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清。一个“清”字不但写出了霜水的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冷冷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 ①谢玄晖,南齐著名诗人,诗风和李白相近,和李白有着相同的遭遇。 颔联中“摇”和“滴”用得生动传神,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凉风吹拂,微波涌动,好像城垣在轻轻摇动;白露从空中垂落而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从月中滴出。“摇”与“滴”使静止的画面流动了起来,情态逼真,使人浮想联翩。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菩萨蛮

[宋]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催”和“留”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①①

分强烈。

4.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 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题干陈述的观点明确表态,或赞成,或反对,不能模棱两可;其次要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诗句阐明自己的理由;再次阐述理由时一定要注意关键词句,如出句中的“应识”,对句中的“无主”、“怜”等;最后,在阐述理由时还必须结合诗人在全诗中所抒发的渴望得到重用而不被重用的感情来理解。

答案 示例一: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词客,指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说,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这里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有才的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晓岚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

示例二:不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诗句中蕴含着极沉痛的感情。一个杰出的人才,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被当世抛弃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杂诗六首(之一)

曹 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②①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这首诗起笔两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分析前两句写的高台、朝日、悲风、北林等事物的特点;其次,要分析前两句运用的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最后,要分析诗句中这些形象的作用:结构上统领全诗,内容上营造了高远的意境,渲染了悲怆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答案 起笔两句在内容上统领全诗,运用了即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所选景物如高台、朝日、悲风、北林等具有悲凉、阔大的特点,营造了高远的意境,渲染了悲怆的气氛,并以“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苏 轼

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 ①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布招牌。

(1)“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子在诗歌中的作用,需要从两个方面解答:首先要回答句子在表达诗歌内容上的作用,其次要回答句子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回答在内容上的作用,要先解释句意,再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本题所考查的句子的前面先写黄昏雨落,一个“犹”字写出了雨落时间之长,人已寂寞;次写早晨开帘看见“欲平檐”的大雪,凄冷、孤独、寂寞之情使人动容。所考查的句子的后面写“孤坐冻吟”无人伴,直接点出孤独寂寞之情。

(2)赏析句子,首先要点明句子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解释句子的意思,最后要点出句子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答案 (1)①描绘出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的大雪景象,营造了寒冷的氛围,衬托出作者的凄冷与孤独。②酒家无觅处,欲借酒消愁而不得的处境表现了作者的无助与①

寂寞。③用“雪”和“酒”引出下阕对故人的思念与赏识。

(2)①“雪”与“故人”互喻(答“以雪喻人”亦可),突出了故人品格的高洁,体现了作者对故人的赞赏和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 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想象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

9.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 ,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 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茂盛的样子。

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支散曲的语言平实质朴,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本词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感受全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景物的,这样的语言跟平时积累的哪些诗歌语言特点接近,然后进行具体分析。有些诗词还可以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来分析,例如山水田园诗的语言一般都是清新、自然、质朴的。

答案 语言清新质朴。例如“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三句,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将桃花、李花、油菜花的色彩直接写了出来,十分质朴。“飏青旗、流水桥旁”“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等句营造出了清新的意境,语言同样也是清新的。全词用清新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毕业后,我会

下一篇: 就业协议书模板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