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一:如何引导学困生自主学习

如何引导学困生自主学习

一、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消极表现

1. 任务应付型。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如学习活动只有在老师或组长安排、督促下,才勉强去完成的。

2. 茫然无措型。面对自学导纲、信息及问题,学困生表现为不知所措,无从入手。

3. 袖手旁观型。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边缘化,如在自主探究中默默无思——不动脑;在合作交流中默默无闻——不倾听,默默无声——不发言;在动手实践中默默无动——不动手。

4. 浅尝辄止型。表现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学困生偶有点滴收获就停止了探索,停止了思考。

5. 机械模仿型。学困生没有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数学知识“结果”,而非知识获取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二、引导学困生参与导学互动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1. 明确责任.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的学生的存在,我们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的兴趣问题,还有更主要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分散造成的。课堂上,教师虽然是面对全班或小组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可提问与检查时通常面对优秀生,学困生少有机会,这让学困生误以为学习任务与已无关,长此以往,学困生的责任意识渐趋淡薄。要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责任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每一次学习活动都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具体地说,每个学生都有收集学习资料的责任,有动手、动脑处理资料的责任,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责任,有参与交流发表意见的责任,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有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探索性学习任务的责任。在组织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学习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与目标。

2. 课前导学,为学困生拓展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困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相对落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应地比其它学生长,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保证学困生有效进行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通常的课堂教学流程:学习任务是在课堂起始的5分钟明确的,然后用3、5分钟学生独立探索,3、5分钟合作学习,7、8分钟组际交流、归纳总结,然后巩固应用。这样的课堂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不可能有充足的探索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学困生没有探索,没有实践操作,没有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发言权,自然也不可能有效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活动。我们的对策是,课前导学,让学生提前一天明确学习的课题——课堂要探究的问题。如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探究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由于是在课外,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相对比较宽裕,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操作实践,独立思考等在时空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学困生在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上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地关注,特别地指导。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前导学呢?方案一,网上或电话个别指导,这在电脑、电话比较普及的城市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农村不现实。方案二,教师面对面指导,算是一个好方法,如果只有个别学生,还行,如果多的话,对教师来说负担过重,显然不现实。方案三,“学习提示锦囊”导学。这是我们设想的一种课前导学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习提示锦囊”的制作: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成相应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案。这样的学习方案通常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几种,并装入信封,供学困生选用。命名为 “学习提示锦囊”,取锦囊妙计之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提示锦囊”的使用策略。我们主张让学生自愿到教师处取“学习提示锦囊”,并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学习提示锦囊”。目的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用“学习提示锦囊”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比较感兴趣。我们的实践表明,课前“导学” ,能有效解决学困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符合学困生操作及思维相对慢一拍的特点。同时,提前一天明确学习任务,还能解决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存在的浅尝辄止现象,有效解决探索学习的不深入,合作学习流于表层等问题。

3. 课堂个别“导学”,帮助学困生拓展自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有了课前“导学”作基础,显然有助于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首先要安排时间和空间进行个别“导学”。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每堂课都应该安排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针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引导帮助。其次,因人而异,掌握时机,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如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

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即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堂个别“导学”是对学困生很有帮助的学习指导形式,首先它做到了师生的面对面个别化交流互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其次它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课堂情景中即时进行辅导比课外离开情景的“补习”更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三是它不占用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时间,保障师生的休息与活动时间。四是它让教师走下了讲台,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角色转换,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之如何考试

现今中国是一个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分分学生的命根”,所有的考核到了老师、父母的眼里都是成绩,如果成绩不好,意味着丧失了很多,甚至是一切。不可否认,在当今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学校上,不容易成功。从个人体会来讲,一个好的大学,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譬如说,同样计算机系,北大的学生就更容易找到工作,工资也更高些。正是由于这样,老师、家长甚至孩子也都越来越看重成绩,只有好的成绩,才有好的出路。

也正是由于孩子被灌输了这个观念,学习成绩才成了重担,原本学习的乐趣成了不断追逐成绩的重担。失衡的心态带来了学习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考试也是一种技巧,熟不知很多人掌握的知识点并不比其他人多,认真程度也一样可就是成绩比其他人高,这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了解了考试的技巧。这个技巧,你一定要了解,这至少可以帮助你提高不少分数。

考试是对我们掌握知识的一种考察,而试卷则是作为这种考察的手段,通过一份试卷去答题反映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考试中我们怎么样才能拿到高分呢?有人说知识和分数成正比,这是不严格的,有知识得到低分很难,但是如果忽略了试卷的答题技巧以及自身的

一些非知识的能力,那么也是很难得到高分的。那么,对于一门考试怎么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得到更高的分数呢?这里我们将谈谈试卷答题的艺术!

试卷答题的优化方法:圈地法

试卷答题的主要环节:

正式答题前(拿到试卷)---答题过程中---答题基本结束(检查阶段)

答题最终的目的:明白出题人的意图,有哪些什么考点,这些考点会设置什么陷阱,我们要做到心理有数,这样我们就站在了出题人的角度,想出错都很难了!

试卷答题优化方法的要点:

[圈地法]:顾名思义这不是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而是像圈地一样将分数一点点地圈到自己手中,这要求我们答题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分层次地将分数一步步拿到手中。这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考试难免紧张,其实有点紧张反而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如果一点紧张都没有反而不正常了。这里的分层次得分,要有一个舍弃的心理。舍弃并不是放弃,相反是为了更好的得分,比如我们做题大家通常的思路由选择题入手,我们在选择题中必然会设置一道中难档的题目,如果一味在这里耗费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

舍弃原则就是:先把它搁置,作后面的题目,将试卷中你会的题目都做完之后,返回来再去考虑这些搁置的题目,这便是一层或两层的“圈地运动”了。

由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一份卷子你最多的得分也是有一定限制的。采用“圈地法”一层层的做题,第一层是我们最有把握的题目,应该保证正确率,可以到达100%的,第二层是稍微要思考点地题目,能保证90%左右的正确率,一层层的圈,这样便优化了我们的做题,由于我们将优势兵力首先集中在了自己会的题目上,作的很顺手,既可以增加信心又尽可能的缩短了做题时间,将做题进行了优化从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分数! 答题的三个环节我们需要注意的事情有:

[正式答题前] :填好该填的内容,然后用两三分钟去浏览试卷,对试卷中题目的难易程度以及试卷题目的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我们分层去做题。不要小看最开始的浏览,我曾经有同学在大学,甚至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居然发现有一道题目没有看到,这不是玩笑! [答题过程中]:根据答题前的工作,对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后,就要用最快时间的进入平时的正常状态,然后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圈地法”层层选题,一步步地将题目解决,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完,同时增加信心,提高正确率!

[答题结束检查阶段]:考试很难有检查时间,即使有了检查时间,也很难在检查中发现错误,正如丰田汽车公司曾经说过的,问题不是在检测中发现的,而是在中发现的。我们在前边提到舍弃的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先放弃那些要花很长时间但可能(很大可能)做不出来的题目(这类题目往往属于最后几道大题的第二或三问,这类题目不多仅一两道),而是,反过来检查自己前边做的题目,从而通过提高正确率最大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数。 下边是试卷答题三个环节的详细分析:

1.正式答题前(试卷刚发下来要做的工作):

除去把该填的东西填上(有人甚至忘记填写准考证号码,不要急在一时!),我们还要对试卷进行浏览,花费2到3分钟对试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于掌控时间,选择做题顺序以及后续我们采用方法的实施很有必要。因为一份试卷虽然大体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的,但是,总有些题目是出离常规不是这样的,出题老师这么做是为了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高考不到是知识的考察,在这些题目上设置陷阱恰恰可以考验一些考生的心理情况,如果把握不好落入陷阱,后边该得的题目就很难做对了。

所以,要重视试卷的答题前浏览工作!

[要点]:试卷发下来,首先填完该填的项目,然后浏览题目,大体上明白题目难易程度,题目知识点的分布,便于分层筛选做题!

2.答题过程中(“圈地法”实施的过程):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二:如何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如何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作者:胡淑华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11期

摘 要:数学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消极表现为:任务应付型、茫然无措型、袖手旁观型、浅尝辄止型、机械模仿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数学知识“结果”而非知识获取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课堂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不适应,新的学困生产生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就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作了一些探索。笔者认为,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如何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流思想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因此在这方面的论述也颇多,如果能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那是太好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是有很大难度的。数学毕竟是抽象的,学习活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艰苦的,并不总是快乐轻松的。我们发现在教师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如上所述的“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的学生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并不是因为学习的兴趣问题,而更多的是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淡薄。要让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就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好数学的责任意识。从大的方面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明确学好数学是学生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每一次课堂活动都是学生的责任。具体的说,每个学生都有收集学习资料的责任,有动手,动脑处理资料的责任,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责任,有参与交流发表意见的责任,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有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探索性学习任务的责任。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参与课堂活动不仅凭兴趣而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责任。当学生明确了责任后,相应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得到提高。

二、指导学法,为学困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支持

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改进,学生的学法也应有新变化,教师要帮助学困生适应新教材,掌握新学法,引导学生变过去那种死读书为学会学习。如帮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

理信息;学会读书观察;学会讨论研究;学会提问质疑;学会实践操作;学会批判创新,标新立异。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水平和能力。使学困生能学,会学,并逐步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课前导学,为学困生拓展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学困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相对落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应地比其它学生慢一拍,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保证学困生的有效进行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通常的教学流程:学习任务是在课堂起始的5分钟明确的,然后用3.5分钟学生独立探索,3.5分钟合作学习,

7.8分钟组际交流,归纳总结,然后巩固应用。这样的课堂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不可能有充足的探索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学困生没有探索,没有实践操作,没有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发言权,自然也不可能有效参与课堂活动。我们的对策是课前导学,让学生提前一天明确学习的课题——课堂要探究的问题。如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探究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由于是在课外,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相对比较宽裕,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操作实践,独立思考等在时空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学困生在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上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特别的关注,特别的指导。

实践表明,课前“导学”能有效解决学困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符合学困生操作及思维相对慢一拍的特点。同时,提前一天明确学习任务,还能解决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存在的浅尝辄止现象,有效解决探索学习的不深入,合作学习流于表层等问题。

四、课堂个别“导学”,为学困生扫清学习的障碍,拓展学困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有了课前“导学”作基础,显然有助于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

首先要安排时间和空间进行个别“导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挤出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针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引导帮助。 其次,因人而异,掌握时机,巧妙引导帮助。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与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即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课堂个别“导学”是对学困生最有帮助的学习指导形式,首先他做到了师生的面对面个别化交流互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其次他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课堂情景

中即时进行辅导比之于课外离开情景的“补习”更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三是他不占用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时间,保障师生的休息与活动时间。四是他让教师走下了讲台,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角色转换,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构建保障机制,保证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我们要构建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保障机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学困生的操作权、猜想权、思考权、表现权、计算权等学习机会与权利被剥夺或变相被剥夺现象。

(1)学习材料的保障机制。师生准备学习材料要充分满足学困生学习的需要。不能因为学习材料的准备不足的原因而造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困难。

(2)学习时间与空间的保障机制。课堂教学的组织进程要充分满足学困生探索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时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一定的个别“导学”时间。

(3)学习组织系统的保障机制。如合作学习的组织要强调或有利于学困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有利于学困生的发言。通常在组际交流时要让学困生先发表见解。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由学困生阐述小组意见的可以加倍计分。如此,小组里发言机会更多地会向学困生倾斜。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三:读懂、引导学困生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四:如何辅导学困生

如何辅导学困生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个班都会有学困生,如何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最为头痛的问题。这些学困生他们有的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有的并不是智力方面有问题,他们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并非易事,因此,哪怕转化一名学困生,都凝聚着我们老师很多的的艰辛。因此,了解和研究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是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辅导学困生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辅导方法。

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学困生不但学习成绩不好,他们的学习习惯也非常差。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大多数都不能认真、按时地完成;课堂上也不能认真听讲,喜欢做小动作等。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所以,要提高学困生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一要谈:我们要经常和他们谈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了解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多么的关心他、爱护他,老师对他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他好的。还要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他也会很喜欢你这个老师,你再对他严厉的批评都能接受还能认识到你这是在关心他。从一年级时候,我就经常对我们班的每一个学生说:“老师

喜欢你!”现在我们班的学生都经常对家长说:“我们班的孙老师喜欢我!”家长听了也很高兴,我们班有好多家长都会跟我说:“我们家的孩子经常回家说孙老师很喜欢他。”因为他感觉到你喜欢他,他们的心就会和你拉近距离,有时那些暂差生因学习习惯不好被我批评了,他们都会说“老师你是为我们好的。”我想一二年级的学生都知道,都能理解高年级的学生更应该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二要盯:班中的那些学困生他们的自觉性不是很好,即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不好想改正但总是三分钟热度,这就要我们老师盯着他,来帮他改正。我们的课堂上要时刻盯着他们,保证课堂40分钟他们能认真听讲,作业我们要盯紧,保证我们布置的作业他们都能按时完成。我想我们能做到这样的盯那些学困生的成绩会很快提高。三要和家长保持联系。有的学困生在学校在我们老师的监督下各个方面都表现很好,但一回到家就又放任自由,这样即使我们教师再用力去抓效果都不会很好,所以我们让家长在家中也能在学习习惯方面紧他们,让他们时刻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惯,我想这样不用很长时间他们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发掘“闪光点”,树立学困生自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一个嘉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

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就显得更为重要。其实后进生也往往有其各自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留心他们的言行,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我们班有个叫毛馨慧的小女孩,以前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这个孩子很聪明,反应快,接受能力强。只要她稍微认真听讲总是第一个举起她的小手,于是我经常表扬她:“我们班的毛馨慧真聪明,每次老师提问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回题!”现在的毛馨慧上课时再也不做小动作了,课堂上都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争当第一个举手回答回题的。所以她现在的成绩很快就赶上来了。

三、正解运用班集体的影响力,引导学困生自省上进。

转化学困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转化学困生,除了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细心发掘“闪光点”,及时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之外,还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学困生共同进步。为此,第一创建一个班风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彻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二是建立各种互助小组,开展“集体带个人,以优带差”等活动,培养学困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我们班我都是把好生和学困生调坐在一起,一个好生带一个学困生,让好生监督学困生,辅导学困生生,影响学困生。

四、对学困生的转化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转化学困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对此我们要有和宽容的态度,除了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外,还要耐心地教育和期待他们,最终使他们转化成为一位好学生。 学困生的转化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我平时工作中的教育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努力寻找、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把班中的学困生都转化成优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五:如何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如何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作者:胡淑华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11期

摘 要:数学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消极表现为:任务应付型、茫然无措型、袖手旁观型、浅尝辄止型、机械模仿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数学知识“结果”而非知识获取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课堂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不适应,新的学困生产生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就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作了一些探索。笔者认为,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如何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流思想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因此在这方面的论述也颇多,如果能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那是太好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是有很大难度的。数学毕竟是抽象的,学习活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艰苦的,并不总是快乐轻松的。我们发现在教师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如上所述的“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的学生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并不是因为学习的兴趣问题,而更多的是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淡薄。要让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就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好数学的责任意识。从大的方面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明确学好数学是学生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每一次课堂活动都是学生的责任。具体的说,每个学生都有收集学习资料的责任,有动手,动脑处理资料的责任,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责任,有参与交流发表意见的责任,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有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探索性学习任务的责任。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参与课堂活动不仅凭兴趣而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责任。当学生明确了责任后,相应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得到提高。

二、指导学法,为学困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支持

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改进,学生的学法也应有新变化,教师要帮助学困生适应新教材,掌握新学法,引导学生变过去那种死读书为学会学习。如帮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

理信息;学会读书观察;学会讨论研究;学会提问质疑;学会实践操作;学会批判创新,标新立异。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水平和能力。使学困生能学,会学,并逐步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课前导学,为学困生拓展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学困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相对落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应地比其它学生慢一拍,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保证学困生的有效进行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通常的教学流程:学习任务是在课堂起始的5分钟明确的,然后用3.5分钟学生独立探索,3.5分钟合作学习,

7.8分钟组际交流,归纳总结,然后巩固应用。这样的课堂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不可能有充足的探索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学困生没有探索,没有实践操作,没有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发言权,自然也不可能有效参与课堂活动。我们的对策是课前导学,让学生提前一天明确学习的课题——课堂要探究的问题。如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探究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由于是在课外,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相对比较宽裕,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操作实践,独立思考等在时空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学困生在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上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特别的关注,特别的指导。

实践表明,课前“导学”能有效解决学困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符合学困生操作及思维相对慢一拍的特点。同时,提前一天明确学习任务,还能解决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存在的浅尝辄止现象,有效解决探索学习的不深入,合作学习流于表层等问题。

四、课堂个别“导学”,为学困生扫清学习的障碍,拓展学困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有了课前“导学”作基础,显然有助于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

首先要安排时间和空间进行个别“导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挤出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针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引导帮助。 其次,因人而异,掌握时机,巧妙引导帮助。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与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即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课堂个别“导学”是对学困生最有帮助的学习指导形式,首先他做到了师生的面对面个别化交流互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其次他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课堂情景

中即时进行辅导比之于课外离开情景的“补习”更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三是他不占用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时间,保障师生的休息与活动时间。四是他让教师走下了讲台,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角色转换,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构建保障机制,保证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我们要构建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保障机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学困生的操作权、猜想权、思考权、表现权、计算权等学习机会与权利被剥夺或变相被剥夺现象。

(1)学习材料的保障机制。师生准备学习材料要充分满足学困生学习的需要。不能因为学习材料的准备不足的原因而造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困难。

(2)学习时间与空间的保障机制。课堂教学的组织进程要充分满足学困生探索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时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一定的个别“导学”时间。

(3)学习组织系统的保障机制。如合作学习的组织要强调或有利于学困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有利于学困生的发言。通常在组际交流时要让学困生先发表见解。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由学困生阐述小组意见的可以加倍计分。如此,小组里发言机会更多地会向学困生倾斜。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六:如何对待学困生

如何对待学困生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前些天,看了一部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一部很现实、很讽刺、很有现实意义的电影。这部电影以现实主义开头,用乐观的态度调侃那些存在多时的沉重话题,用调皮的方式代替粗暴的反抗力图改变令人窒息的制度和惯性,最终以理想主义结束。本片讲述了三个好兄弟(兰彻、法涵、莱俱)的故事:一个缺乏勇气,一个背弃理想,而另一个仅仅是位富家子弟的替身。三位年轻人嬉闹抵抗印度填鸭式的教育,他们学会了坚强、坚持,而与此同时他们教会了一个固守陈规“病毒”院长,什么叫做理想。

“人生就像一次赛跑,你永远得加速否则就会被淘汰”,这是“病毒”院长每次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至理名言。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出来的“病毒”院长,不仅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要像自己一样循规蹈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就得全部听他的,还要求自己的儿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从来不管儿子的兴趣是什么,最后终于亲手“谋杀”了自己的儿子。想想,在如今传统教育模式下,像他儿子这样被“谋杀“的学生还算少吗?

兰彻、法涵、莱俱三个拥有智慧非凡的头脑,各具潜能。因为不喜欢大学的“填鸭式教育”,屡屡搞些恶作剧,捉弄被他们称为“病毒” 的刻板,严谨,守旧的校长,希望改变他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病毒”呢,对于这三个“差生”,不仅没有改变他古板的思想,反而想“谋杀”他们!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现代教师对学困生的态度,真的很值得思考。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平时怠于学习,喜欢调皮捣蛋,而且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学生。且往往有部分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较差,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他们不但给班级工作带来麻烦,而且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成绩。甚至成为某些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于他们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滋味。因此,他们自然而然会受到同学们的冷落,教师的偏见,长此以往使他们丧失自信心,滋长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对学困生应具备“四心”:

一、对学困生要有热心

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表现不好,影响了班集体,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地说,老师比较关心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热情关心。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二、对学困生要有信心

学困生一般自卑感较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会也不敢回答,惟恐答错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作为老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告诉他

们不要害怕,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这样他们会消除胆怯的心理,积极举手回答。老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多的问题应该让学困生来思考和回答,答错也没关系,让其他学生来补充和改正,答对了掌声鼓励,那怕是一点很小的进步,老师也应该给予极大的赞扬和鼓励。给学困生创造得到肯定的机会,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学困生尤其需要。因此教师千万不能让学生给自己定型为学困生,教师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如:老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次亲切的抚摸,都是他们极大的动力。从而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对学困生要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为学困生确定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由于学困生自身的特殊性,与优秀的学生相比较,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不多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提供他们成功的机会。评价他们最好不要进行横向比而进行纵向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不要逼着100%的学生都进行高难度训练,而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对学困生要有爱心

学困生学习较差,不是由于他们太笨,而是由于他们一贯的惰性造成的。我们也不要把他们从身边推出去。学困生的心灵更脆弱,我们应该用爱心接纳他们,用真诚温暖他们,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契机,有情、有理、有度的教育他们。慎重使用否定评价,以免挫伤学困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真诚的信任、尊重和帮助,他们渴望教师的爱心。台湾著名的教育家高存栋说:“爱是教师的天职。”也只有爱心能使学生乐意向老师大开心扉,接受教育,愉快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地冠以“你不行”“你真蠢”之类的评价。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要注意语言艺术,循循诱导,注意抓主要矛盾,发现“闪亮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归之,只要我们有发展的眼光,有真诚的爱心,用适合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使学困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他们的潜力就得以挖掘,就能焕发耀眼的光芒,也许,他们中不乏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栋梁之才,兰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之,引导学困生走向成功对教师而言是一件很富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我们也希望在现代社会能有越来越多的像兰彻一样的孩子能被挖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社会添加更多的宝贵财富。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七:关于“学困生”引导的尝试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八:如何教育学困生

如何面对学困生

学习上困难的学生,是教学工作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困生”,更具有自由散漫性、学习目的的盲目性,在教育过程中,更为困难。

农村学困生的成因较复杂,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家长没有较好的文化水平去教育和督促其努力学习,更谈不上管理辅导,而任其散漫,把离校在家的一大段时间大半浪费掉,甚至全部不用于学习。大部分家长认为:现在读书,作用不是很大,更有甚者,认为读书与子女今后的生活、前途根本无甚关系,念也罢,不念也罢,这就更加给学生造成了思想意识上的阻力,极大地丧失了学习的精神动力,无目的的学习,学生犹如在黑暗里远航,既危险,又无成效。在家庭中:一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包括从小溺爱到大、任由发展,小时宠爱,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等;二是家长言行失当,个别孩子家长,接触黄赌毒,语言行为不文明、不检点,给孩子构成了极坏的影响;三是家庭变故因素,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无不给孩子健康成长投下阴影。在学校教育方面:一是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歧视,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已明令禁止歧视学困生,但曾经的伤害和可能存在的无意歧视不能说荡然无存;二是教学的偏差,给学生一样的要求与标高,有的学生会跟不上,出现知识断层,而教师并没有及时改变为因材施教,强化个别辅导;三是自新失败,一次失败无人指导,再次自新失败无人安慰,总是在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在社会环境方面: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与影响,如大哥意识、迷恋网吧等;二是当前经济意识日趋浓厚,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经商、打工,出现留守母亲、空巢家庭,而一些单独在家的母亲很多不能很好的管好子女,委托监护人更是监管不力。在学生个人自身方面:一是思想不明,结交损友;二是身体状况不佳,影响学习;三是智力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智商欠缺。学困生普遍自卑感强。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心。由于屡屡受挫,他们对自己失去了自信,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没有毅力,遇到困难退缩、畏惧,做事不能持之以恒。逆反心理强,盲目的认为老师家长处处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家长的批评当作耳旁风置之不理,甚至故意和大人对着干。厌倦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和畏惧感。

既然“学困生”有以上一些特点,那么,我们语文教师针对语文学科特点,该如何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有效地改变其状况呢?

一、心理上的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可塑的阶段,他们需要关怀与尊重,信任与鞭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是人自尊自爱之本。现实疗法创始人格拉泽指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特别是学困生,他们身临困境,受人鄙视,缺乏自信心,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在理解、信任的基础上,把激励带进课堂,以此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引导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1、教育学困生,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在学校里,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排挤、轻视,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项活动,更让他们苦恼的是心中有话而无处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不去关注学困生,不倾听他们的声音,那真是学困生的悲哀,校园的悲哀。每一位语文老师可以叮嘱学困生有心里话或疑惑在日记中或者写信中诉说。起初学困生不会主动诉说,这时我们就要做有心人、热心人、知心人,主动找学困生交谈,以我们的主动换取他们的主动,使他们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和教诲。我在教学中就一直鼓励学困生把自己的疑惑和想对老师说的话都说出来,如果写信不想留姓名就不留,这个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困生少了面对面的压力,也没有了让别人知道的尴尬,渐渐就能大胆地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在给老师的信中或日记中说出来了。

2、要给他们客观的鼓励。课堂应有学困生的声音。首先教师的心中应该有学困生的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能照顾到学困生,从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和提问来培养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读写字词,回答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等;还有在学法设计上,尽可能设计几个合作交流的环节,让学困生在小组交流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的点滴表现都要用鼓励的语气和赞赏的心态,以消除他们的胆怯和自卑的心理。就像有位老师那样,为了让一个学生读好一个语句,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她读,直至第八遍这个女生才读正确、流利。这期间,听

不到一句训斥,看不出一丝厌烦,有的只是鼓励和赞赏。再次,可以运用 “你能行”的心理暗示的手法,间接地激起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重树学习语文的信心。如当自学生字新词或练读课文时,我们可以特意来到他们的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们:准备一会儿上黑板默写,一会儿朗读课文,老师相信你能行。比起一般的学生,后进生们更渴望认可与鼓励。我们对后进生应多表扬,多鼓励,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后进生的表扬的客观性,不切实际的表扬不但同学们不认可,后进生自己也不愿接受,这就起不到表扬应有的激励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

3、 开展帮困助学行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让学困生和优秀生交往,那么学困生会受到优秀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学困生不敢和优秀生交往,归根结底是自卑心理在作祟。为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带头确定一个帮困对象,然后教育和引导每个优秀生开展“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积极主动地和学困生共学习、同玩耍,让学困生觉得生活在班集体中,生生之间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自卑。我在教学中就经常尝试让优秀生帮学困生过生字词听写关,帮助他们改正作业错题,检查他们的背书情况等,甚至让个别优秀生和中下生同桌,学困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熏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用爱心、真心、细心、耐心拨去学困生心头的阴霾,给他们一个明媚的天空。

二、学法上的指点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困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有了这位“最好的老师”,学生才有可能学得好。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学生文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语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学生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学困生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因此我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在语文教学中贯穿这些,学生有物可爱了,有话可说了,有情可抒了……

2、 采取“低标准、宽要求”的教学方式。对待学困生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宜,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学困生通过努

力能够达成的中小目标,然后和他们作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约定,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成功目标,继而争先脱困。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对学困生,特别要注意把培养成功心理、强化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坚持对他们施行激励性评价,为他们创设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比如阅读中的朗读课文,在实际操作中,联系每一篇课文,让学困生确定争取的目标,当觉得可以过关时再到老师处朗读,获取相应的积分。这样能让学困生感性地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享受达成目标的喜悦,在目标达成中产生争取更大目标的动力。但是这两项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操作的,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妨以“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帮助学困生脱困。

3、拓展阅读写作空间。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是课外,没有课外阅读是学不好语文的。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困生阅读和作文,我定期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手抄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汲取到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作文素材。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思路就很容易打开……学困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对素材的占有程度直接影响其作文的丰富性和新颖性。文章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一个没有丰厚知识的人,很难读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佳作。因此,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激发阅读写作兴趣,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从而拓展素材积累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困生的认知水平。 学困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看自己想看的书,他们从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课外阅读的兴趣爱好。这些年来,经过引导、推荐、由浅入深的阅读,班上部分学困生还是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特别是在预习课文布置的查资料一项,有些学困生都能很积极去对待,并把查找到的资料写在读书笔记中。

4、在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中培育学困生个性认知 。 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19世纪梭罗就指出:“表达是整个人的活动,我们的语言机制或许连着血管的,如果没有心脏、肝脏和其他所有器官的帮助,智力是没有能力表达思想的。”在智力活动中培育个性认知,对个性语言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观察、在思考、在想象。同是观察,有的喜欢着眼于整体观察,把

握整体特征;有的乐于观察局部,对细微之处也不轻易放过。同是思考,有的喜欢求同,概括出事物一般特征;有的则喜欢求异,追求答案的多样性;有的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体现思维的深刻性;有的却如行云流水,灵活之极。同是想象,有的习惯于由此及彼地联想,有的却常常突发奇想,犹如天马行空,正因为有了智力活动的个性,才会有个性语言的表达。因此,我在指导学困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时,特别注重教给一般的智力活动方法,如观察一般要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思考要从分析到综合概括,想象要有一定的原型等,同时要细心保护学生智力活动的天然的个性,一个徒弟一把尺。

5、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理解能力较慢,特别是现在教学进度快,课文容量大。如果不预习,上课无法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平时我多次讲预习的重要性,并检查学生是否预习。语文教学离不开抄写、默写、背诵。很多学困生碰到记忆类的东西就头疼。比如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就让他们分开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词语和日积月累;而且背前先读熟与理解,然后背。遇到容易写错的字,先分析一下原因,再识记,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很多学困生的差距是不能及时巩固所学而造成的,所以每教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要默写,哪些需要理解,让他们心中有数。很多学困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习惯差,书写马虎,做事不细致,造成记忆模糊不清。所以应该严格要求,让他们把字写端正,写清楚。

6、个别辅导、分类操练

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只听懂或掌握三分之一左右,有的还几乎全盘不能接收,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太差,许多基本的知识都没弄懂,更不要说对新课的理解了。老师在平时课余时间就得做个有心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从最基础的专项训练开始入手,一点一滴地帮他们补起来。只要持之以恒,当他们的基石垒到一定高度时,你就会发现他们上课的专注力会越来越高,接受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我班上七年级时有一个学困生,除了简单的生词会写,课文能结结巴巴地读以外,几乎所有的基础知识都不会,每次测验只得20分左右。我针对他的情况,为他制定了一个帮教计划,每周两次,一次由优秀学生帮他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另一次由老师自己帮他复习,我把初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每次帮他复习一项,并出一些由浅入深的练习,量不能多,当场复习完让他做,错了再帮他纠正,下次复习新内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九:德育论文题目精选

《如何引导学困生 》德育论文篇十:引导学困生做作业走“四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