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一:三位中国美术家

教案检查签名:

《三位中国美术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美术欣赏以美术作品为对象,美术作品由结合为有机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进而整体地把握和理解美术作品 ——既体验审美感动又获得思想认识,既把握艺术价值,又理解社会价值。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接受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这种作用主要来自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即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形式是美术内容的存在方式。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接受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美术形式无疑具有先行性,欣赏者必须通过对作品形式的感受、释读、体验,才能把握到作品的内在意蕴(即内容),这里的 “内容”不是狭义上指一些主题性绘画中的故事、历史人物或情节,而是指所有美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2)了解这三位美术大师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 (3)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传统的绘画发展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通过作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三位大师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

站,收集、整理和绘画作品和作品相关的信息资料。(可制成读书卡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2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

3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4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5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二: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

教学目标:

1、了解这三位美术大师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重点与难点:

1、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三位大师的美术作品。 2、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1

2

3

4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三:7.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四:3.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五:7三位中国美术家

第七课 三位中国美术家

仔细观察,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528.7×24.8厘米 北宋 张择端

这幅画主要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及汴河 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是一幅风俗画。

认识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 (东武(今山东诸城) 人,自幼好读书,早年 游学汴京,后习绘画。 宋徽宗赵佶(1100— 1125)年间供职翰林图 画院。专攻界画(以宫 殿楼台为题材的画), 传世作品为《清明上河 图》。

艺术特色

1.利用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

和西洋绘画的焦点透视 不同,散点透视不受视点的 限制,画家走到哪画到哪, 看到哪画到哪,将不同时间、 不同空间的景物纳入统一而 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艺术特色

2、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桥下发生了什 么故事? 画家是怎样表 现人们的各种情绪 状态的? 人物虽小,但 描绘得一丝不苟、 笔笔精到,人物的 神情动态呼之欲出。

《清明上河图》是一部研究北宋生活的“百科全书”, 你从中能观察到什么?

从画中找出 商铺的招幌,看看 这些店铺经营的 是什么?

找找北宋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独轮车、驴马、轿子、船只„„

从《清明上河图》我们能了解到北宋的哪些风俗?

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斗茶

张择端的写实画风影响了后世都市风俗画的创作。

皇都积盛图 (中国画)局部 明代 仇英

南都繁会图 (局部)明代 仇英

在中国现代美术家 中,有一位画家继承了 写实的传统,并以画马 著称,你知道是哪一位 吗?

前进(中国画,130厘米× 76厘米,1941年 ,纸本设色)

认识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杰出 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说说你所了 解的徐悲鸿。

徐悲鸿在南洋举行赈灾画展时的留影(摄于1938年)。

徐悲鸿为战斗英雄画像(摄于1951年)。

认识徐悲鸿

画艺高超

爱国忧民

生活简朴

徐悲鸿笔下的奔马 有什么特点?

■精神抖擞、豪气勃发。 ■刚劲稳健的白描线

条勾勒出马的形态。

■饱满酣畅的墨色扫

出马的鬃尾。

■同时吸收西方绘画

光影和明暗的表现方法, 用淡墨渲染出马的结构 和层次。

想一想: 徐悲鸿要借奔 马抒发自己什 么思想感情?

■ 抒发爱

国忧民的思想, 表现不屈不挠、 勇敢坚毅的民族 精神。

群马(中国画,109厘米× 121厘米,1940 年)徐悲鸿

马在中国人民心中始终民族精神的象征。

《马踏匈奴 》陕西霍去病墓石 雕 西汉 高168厘米,长190厘 米 。

《马踏飞燕》青铜雕塑 东汉 高 34.5厘米,长45厘米。

徐悲鸿经常利用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 画面气势宏

大,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人 物的神情动态程蓄势待发之状。

愚公移山(中国画,143厘米× 424厘米 1940年)徐悲鸿

融合中西

白描线条勾勒人物 外形,凹处着力渲 染以突出明暗和体 积感。

仔细观察,徐悲鸿的国画人物与 传统人物画有什么不同?

肌肉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力之美。

画家用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 力,鼓舞人民大众去取得最后的胜利。

田横五百士(油画,198厘米× 355厘米,)1928—1930年)徐悲鸿

九方皋 (中国画 ,351厘米× 138厘米,1931年)徐悲鸿

徐悲鸿中 西融合的写实 主义画风影响 了蒋兆和、李 斛等一大批画 家的创作。

流民图(中国画,2700厘米× 200厘米, 1942—1943 )局部 蒋兆和

嘉陵江纤夫(中国画) 李斛

“古法之佳者守 之,垂绝者继之,不 佳者改之,未足者增 之,西方画可采入者 容之。” ——徐悲鸿 徐悲鸿在中国画 中融入西方写实主义 技巧,更好地发挥了 艺术的社会作用,振 兴了民族艺术!

徐悲鸿《自画像》素描 1925年

认识潘天寿

潘天寿(1897— 1971),浙江宁海人,中 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 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 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 寿者等。擅长写意花鸟和 山水画。他的绘画不受西 方艺术的影响,完全根植 在民族艺术的土壤里。

十四岁时潘天寿 便立志当一名中国画 画家。 在浙江第一师范 上学时,老师李叔同 就教诲他:“作画不 求名利,唯求人格完 美”。

青年时代的潘天寿

吴 昌 硕

二十七岁时, 潘天寿在上海与大 画家吴昌硕成为忘 年交,画风深受吴 昌硕的影响,但是 他并未停下创新的 脚步„„

秋花湿露图 潘天寿

菊花图(中国画,137 厘米×68厘米,1915 年)吴昌硕

记写雁荡山花 这是潘天寿雁荡山写生归来的创作。画家在 那里发现了山石、幽草、山花这样细微题材的美。 他将山水画和花鸟画相结合,开创了“近景山水 杂以山花野卉”的新画法。

折枝花卉 清代居廉

■构图 潘天寿绘画的构图以奇险取胜,一块巨石占据画面 的五分之四,被称为“潘公石”。布局上善于“造险” 和“破险”。

■笔墨 巨石多以短促有力的方折 笔勾勒,求得岩石的方折陡峭。 花卉的形象采用柔和的曲线, 双勾描绘,浓重的墨点增强了 画面的整体效果。

■色彩

山花的朱砂色和野草 的石青、石绿色和墨色交 相辉映。使得画面的色彩 艳而不俗、清新古雅。

潘天寿认为绘画要有“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即 使同一题材的作品,他也在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

露气(中国画,129.6厘米×154.2 厘米,1958年)潘天寿

画,17厘米×22.7 厘米,20世纪60年代)潘天寿

想一想:同样是荷花,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潘天寿绘画作品欣赏

睡猫图(中国画, 87厘米×76.2厘米, 1954年)潘天寿

潘天寿绘画作品欣赏

铁石帆运图(中 国画,249.5厘 米×242厘米, 1958年)潘天寿

潘天寿绘画作品欣赏

潘天寿在绘 画上主张“强其 骨”。他的作品 总能给人钢筋铁 骨般的气势美, 同时又洋溢着勃 勃生机和浓郁的 时代气息„„

小龙湫一角(中 国画,107.5厘 米×107.8厘米, 1963年)潘天寿

小游戏

按照自己的想象,把右侧的零散形 象拼到左侧的画面中,力求体现潘天 寿绘画大气磅礴、构图奇险的特点。

小憩图(中国画,224厘米×105厘米, 1954年)潘天寿

潘天寿绘画 作品欣赏

小憩图(中国画, 224厘米×105厘 米,1954年)潘 天寿

人品和画 品,人品第一。 画品和人品紧 密相联,二者 不可分割。

——潘天寿

课堂活动

1.说说三位美术家作品各自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课堂活动

2.课下查找资料,看一看张择端、徐悲鸿、潘 天寿的作品分别在哪些博物馆收藏?记录下这 些博物馆的位置和馆藏情况,下节课回来和老 师、同学一起交流。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六: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七: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八: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九:3.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位中国美术家反思篇十:7三位中国美术家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